幣圈怎麼看壓力位和支撐位
1. 支撐位和壓力位怎麼看是什麼意思 支撐位和壓力位如何看
1、壓力位:又叫阻力位,在股價上升時可能遇到壓力,從而反轉下跌的價位。支撐位:是指在股價下跌時可能遇到支撐,從而止跌回穩的價位。
2、形成壓力位和支撐位的幾種因素:均線形成的壓力位和支撐位,高點低點形成的壓力位和支撐位,缺口形成的壓力位和支撐位,上升和下跌通道形成的壓力位和支撐位。
3、均線形成的壓力位和支撐位:當行情上漲時,每條均線都起支撐作用;當行情下跌時,每條均線都起壓力作用。
4、在K線上漲的時候,可以看到起到支撐作用,價位觸及5日均線就會上漲。而股價跌破均線下跌的時候,這條白色的均線就變成壓力線,漲到壓力位就漲不上去了。
5、高點低點形成的壓力位和支撐位l當K線的價格漲到前期的低點或者高點的時候,或者當K先的價格下跌到前期高點或低點的時候,會觸碰成交密集區價位,這個時候就會對當前的走勢造成一定影響,形成新的壓力位和支撐位。
6、在不同的時間具有壓力和支撐的雙重作用。在某一時間可以壓制價格漲不上去無法突破,同時又在某一時間支撐價格無法下跌。
2. 壓力位和支撐位怎麼看出來的
你好,壓力位又叫阻力位,指的是在股價上升時可能遇到壓力,從而反轉下跌的價位;支撐位是指在股價下跌時可能遇到支撐,從而止跌回穩的價位。用以下方法可以找出支撐位和壓力位:
1、可以根據k線形態,找前面的最高點和最低點分別作為之後行情運行的阻力位置和支撐位置。這里需要注意的是,一般最高點和最低點附近,都是一個橫盤整理的區域,選擇這樣的價格區域作為支撐位和壓力位比較有效。
2、可以利用技術指標發現支撐位和壓力位。比如用布林線來判斷壓力位和支撐位。當價格在布林帶上軌和中軌之間運動時,布林帶的中軌和上軌就會起壓力作用,即會產生壓力位。而有效突破的壓力位,就反過來成為支撐。
3、利用趨勢線來判斷壓力位和支撐位。畫趨勢線的方法:在上升趨勢過程中,連接其中的兩個或兩個以上較為明顯的支撐或低點形成的直線就是上升趨勢線;在下跌過程中,連接其中兩個或兩個以上較為明顯的壓力或高點形成的直線就是下降趨勢線。利用這種辦法,通常可以找到第三個支撐位或壓力位。
4、除了這幾個常用的方法,還有其他的許多方法,比如說用黃金分割線,速阻線等等。
而在實際的運用中,阻力與支撐是可以互換的,如果重大的壓力位被有效突破,該壓力位則反過來變成未來重要的支撐位;如果重要的支撐位被有效擊穿,該價位反而變成今後價格上漲的壓力位了。
最後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使用均線法分析,那麼買賣都要按照均線的支撐和壓力位去做。其它兩種方法也要這樣。不能混合起來使用,那樣會無所適從的。
拓展資料:什麼是支撐位
1.支撐位簡單來說就是價格在某一位置所獲得的支撐,這個支撐讓整個價格出現跌不動跌不了的情況,因而這個支撐的位置就被我們成為支撐位。一般這個位置要麼是技術上形成的,要麼是數字規律計算形成的,還有些就是因為密集成交所形成的,因而我們在具體環境中要多加辨別。
2.從整個市場上看,支撐分為很多種,但是大致上只有兩類,一類是因為成交量形成的,一類是因為技術形成的。
3. 支撐位和壓力位怎麼看
股市中比較重要的兩個技術指標是壓力位和支撐位,可以較為清晰地幫助我們把握個股的價格走勢,斷定買賣信號,這對我們的實戰交易是具有指導性的。如果還有朋友不知道這個好用的技術指標,接下來的內容可要好好了解了。開始之前,不妨先領一波福利--機構精選的牛股榜單新鮮出爐,走過路過可別錯過:【絕密】機構推薦的牛股名單泄露,限時速領!!!
一、 什麼是壓力位和支撐位
1、壓力位:倘若股價上漲到某價位的附近了,股票將不再上漲,有可能會回落。這樣一種可以阻止或暫時阻止股價上升的價位,就是壓力位。
2、支撐位:如果說股價跌到某個價位附近了,股票將會停止跌價,並不排除會有上漲的可能。支撐位是一種價格--阻止股價繼續下跌或暫緩股價繼續下跌。
定義理解起來很容易,壓力位的意思就是壓著盡量不讓你漲的位置,撐著盡量不讓你跌的位置是支撐位,但是我們該如何才能推斷出壓力位和支撐位呢,我想這才是大家關心的。
二、 壓力位和支撐位怎麼看
1、均線形成
關於均線,大家還是有所耳聞的,打開行情軟體後,除了一眼會看到的K線外,數量最多的就是同K線交織在一起的均線。這些均線作用可不小呢,投資者獲利可就要看這些均線了。可以看看這個例子,10日均線其實就是最近10個交易日投資者的平均入手價格,也就是說當股價上漲後跌至10日均線時,就很容易可以形成股價的支撐了,因為投資者的交易成本在近10個交易日都在這個價左右,為了避免股價擊穿自己的成本,很多投資者會通過補倉的方式來應對。相反的,假設下跌後回漲至10日均線附近,就很容易產生壓力,只因成本在此位置的投資者迫不及待的回本減倉。為此我們常會發現,均線周期越長的話,那麼支撐和壓力的作用也就會隨之越強,由於有一些長期持股的,或者就是堅定持有者,跌至附近後空頭所剩無幾;要麼或者是太久被套牢了,跟成本價齊平後迅速賣出。
2、前期高低點形成
就在K線的價格漲到前期的高點或跌到前期的低點時,比較輕易招致壓力和支持,這是什麼原因呢?由於前期高點,總地來說都是由大量投資者買進 ,堆積形成了一個階段性高點,這么說的話,在這個位置的套牢籌碼是相當多的,要是股價漲到這個位置附近的話,這樣一來也就有十分多的投資者們想趁回本出逃了,於是形成了拋壓。反過來,若是前期低點的話,基本上都會是比較強的支撐,這個也很好理解,大家設想一下,到底會有什麼樣的投資者敢於在恐慌的低點進行介入呢?自然是堅定看好的投資者,所以如果價格跌到了低點附近的話,相對來說會是一個比較好的支撐了。
那麼今天暫且就講到這里吧,如果你還是搞不懂怎麼去操作好,不用擔心!這個買賣時機提示神器可以幫到你,它會識別莊家動向和主力資金流向,合理提示你什麼時機買入賣出,直接點擊獲取就行【AI輔助決策】買賣時機捕捉神器
應答時間:2021-08-27,最新業務變化以文中鏈接內展示的數據為准,請點擊查看
4. 幣市技術分析:正確尋找支撐、壓力位
大多數人在實際交易中,不知道什麼點位買入,什麼點位賣出,不知道什麼位置是關鍵位置,比如行情上漲,漲到什麼時候會停,行情下跌,跌至什麼時候會得到扼制,或許經常看到或聽到一些分析師所說的支撐位,壓力位,卻不知如何尋找,通過本文教你如何正確尋找壓力和支撐位!
一、 什麼是壓力和支撐 - (可點擊查看)
二、判斷支撐和壓力點位的七種方法:
1.MA移動平均線:( MA移動平均線、與支撐壓力的關系 - )
比較常用,簡單易懂。實戰中5、10、20、30、60、120日線比較常用。移動平均線是有效的,有效率達到60%到80%,但不夠精確,因為均線值是變動的。當價格偏離均線很遠以後,價格通常會回踩,回踩的點位買入比較安全。
①正常情況下。當處於反彈走勢的時候,如果已經跌破均線,反彈過程中,離現在的價格最近的均線就是壓力線(如圖5日線為壓力線)
②正常情況下。如圖,如果行情開始下跌,離現在價格最近的均線(圖中最近的是5日線)這條均線就是價格下跌的支撐線.
③當價格運行在均線上方時,這些均線都可以被稱之為支撐線,相反當價格運行在均線之下時,這些均線被稱之為壓力線。
如圖,如果只從均線來判斷支撐和壓力,離目前價格最近的黃色10日線為首個壓力位,白色為下一個壓力位。紫色20日線為首個支撐位,藍色30日線為下一個支撐位。
2. 籌碼密集區 :( 幣市技術分析:成交量與支撐、壓力的關系 - )
也是非常常用的判斷支撐和壓力點位的方法,而且非常精確,重點講一下籌碼密集區,因為它的精確度在所有的判斷支撐和壓力點位里是最高的。
籌碼密集區,真正反應了,價格,量能,以及背後心態,幾者相結合的,重要知識點 。
代表,某個區間內有很多人買入,獲利。或者有很多人在這個位置,價格下跌,被套牢。如果是買入獲利的,將來價格回調的時候,就會變成強有力的支撐。同樣,如果這個位置是放量跌下來以後,上方形成套牢盤,未來價格在上漲過程中,要途徑這個套牢盤的區域,就會變成強大的壓力區。因為,大家要解套。
支撐 :下跌過程中,在之前放量上漲的k線的上沿。
兩根放量上漲K線的實體部分為支撐區間(是籌碼密集區)紅色線為支撐區間的首個支撐位,跌破後進入綠色線的支撐區間。全部跌破後尋找下一個支撐。
在支撐位置買入,比較安全。屬於安全區間。
壓力 :反彈過程中,在之前放量下跌的k線的下沿。
同樣,整個K線實體部分為壓力區間,橫線位置是首個壓力位,突破整個壓力區間後,進入下一個壓力。
如果用日線看不到明顯的量能增量,可以用4小時。1小時線。
3.最高點和最低點:
比較常用,但不精準。在一個區間之內一個固定時間之內的最高點和最低點,這是屬於經驗性質的,但是也非常的實用。也能夠判斷支撐和壓力點位。最高點,最低點,就是近期形成的最高點和最低點。都可以變成支撐和壓力位。
破低點有新低,破高點有新高。高點壓力被突破後,將成為回調時的支撐。低點被跌破後,將成為反彈時的壓力。
4.斐波那契回撤 :( 幣市戰法 斐波那契回撤水平 實戰操作 - )
不常用,點位不夠精確。通常用在大趨勢里。又稱黃金分割線,其中23.6%、38.2%、50%、61.8%、78.6%,這些分割線都可以看做壓力位或支撐位,最具參考價值的兩條線是38.2%和61.8%。
下跌行情中,最高反彈位置為61.8%,這個位置的價格是重要的壓力位置。一般情況下是不會超過61.8%位置的,到了61.8的位置會繼續下跌或橫盤、箱體震盪。如果突破了61.8%位置,會發生價格的變化,變成上漲趨勢,這個位置變成重要的支撐水平。同樣在上升趨勢中也是一樣的,如果跌穿的61.8%位置,意味著下跌走勢。
5.趨勢線 :( 幣市戰法 趨勢線的畫法和作用 - )
不常用,適用於長期或中期趨勢,不精確。畫趨勢線時使用裸k比較清晰。
上升趨勢線支撐作用:上升行情中當價格回調時,只要不跌破上升趨勢線,代錶行情繼續上漲,如果放量跌破趨勢線,代表上升趨勢結束,盤面要橫盤或下跌。
下降趨勢線壓力作用:下跌行情中當價格反彈時,只要不突破下降趨勢線,代錶行情將繼續下跌,如果放量突破下降趨勢線,代表下跌行情結束,盤面要橫盤或上漲。
6.Boll線中的壓力和支撐:( 幣市技術分析 布林線(Boll) - )
上軌和中軌有壓力作用、中軌和下軌有支撐作用,當價格在中軌下方運行時,中軌為壓力線、當價格在中軌上方運行時,中軌為支撐線。
向上傾斜的中軌支撐線支撐效果最好,水平的可能被反復穿越,向下支撐效果較弱。反過來成為壓力線指標的時效果相反。
7.K線形態平頭頂、平頭底:
上漲過程中形成平頭頂,未突破就會形成短期壓力位。
下跌過程中形成平頭底,未跌破就會形成短期支撐位。
掌握前三個方法,是比較實用和常用的。尤其是籌碼密集區。這三個方法, 在實際運用中,哪一個離現在的現價最近 , 就以哪個為首要的支撐壓力點位。
(比如;一個幣,現價1元,在上漲過程中,5日均線顯示壓力位在1.5元,但在放量下跌的k線的下沿顯示壓力位是1.2元。那麼第一壓力位就是1.2元。)
二、判斷支撐和壓力位的強度:
一般從:停留時間的長短、成交量大小、與現在時間的距離、多次驗證等方面判斷。
1.幣價在這個區域停留時間的長短:如果一個位置的壓力久攻不過或支撐位久跌不破,時間越長,嘗試突破或跌破未成功的次數越多說明這個位置的支撐力度或壓力程度越強。
2.從支撐或壓力位置的成交量來判斷支撐位的力度:伴隨有較大的成交量的時候,其支撐或壓力的力度較大。
3.之前形成的壓力和支撐與現在時間的距離:近期形成的力度較強。
4.均線根據時間長短不同,壓力與支撐強度也不同,短期均線的壓力與支撐強度較低,長期均線的支撐與壓力作用力度較大。
5.如果多個指標同時驗證一個支撐位或壓力位更准確,其強度也較大。如圖:10日均線和放量上漲K線的上沿同時結合驗證一個支撐平台,形成強有力的支撐點位,4250左右。
三、實際應用買入和賣出:
支撐位、壓力位可以幫助我們更好的判斷後續行情走勢,也可以作為買入或賣出的參考依據,特別是對於短線操作的交易者,支撐位和壓力位幾乎是必學的功課之一。
1.行情持續上漲時,價格回調至支撐位買入,不要追漲。
2.行情上漲無力時,在壓力位減倉或獲利出逃。
3.行情持續下跌時,價格反彈至壓力位即是減倉時機。
4.幣價無法跌破支撐位時建倉買入,放量跌破支撐位時賣出止損。
5.幣價無法突破壓力位時賣出止盈,放量突破壓力位時逐倉買入。
所有的支撐位和壓力位僅作為參考,操作需要結合技術面,基礎面,消息面等綜合各方面復雜因素,更要注重大盤環境,在實戰中不斷尋找,實踐,總結。
5. 什麼是壓力位和支撐位怎麼看出來的
支撐位和壓力位是體現在大盤的分時圖和K線圖上的一種參考位置,支撐位是指數向下運行到某個點位時,場外的資金會進行買入的操作與場內賣出的資金進行對沖換手,使得指數在這個位置上停止下跌並出現反彈的現象。在分時上會以波谷的形式展現出來,例如今日(2020年6月10日)上證指數的分時圖:
波谷最多的黃線處為當日支撐位參考
壓力位則是與支撐位相反,壓力位是指數向上運行到某個點位時,場內的資金會進行賣出的操作與場外買入的資金進行對沖換手,使得指數在這個位置上停止上漲並出現下跌的現象。在分時上會以波峰的形式展現出來,壓力位的參考可以參照多日分時圖來獲取,如下圖:
上證指數6.4-6.10五天的分時走勢圖
如圖所示,將多個波峰和波谷的尖點畫一條橫線,這些尖點都是資金進行博弈換手後所形成的,這樣所形成的連線才具備交易的參考價值。因為壓力和支撐在資金的博弈中是可以互換角色的。
某一時期形成的支撐位可以是下跌後反彈所形成的壓力位,而某一時期形成的壓力位可以是突破後調整回踩的支撐位。如上周五考驗了2910點附近後得到支撐確認,拉到了2930點收盤。而本周指數在高開後一直在反復向下考驗2935點,分時圖每到2930(缺口起點)-2935(多個波谷尖點連線)附近都會停止下跌,後反身向上走反彈。這就說明這個點位附近買入的資金大於賣出的資金,原來的壓力位變成了支撐位。
6. 怎麼看壓力位和支撐位
壓力位和支撐位,是股市裡非常重要的技術指標,能夠比較清楚地幫助我們掌管個股的價格走勢,斷定買賣信號,從而可以對我們的實戰交易進行指導。如果還有不知道這個好用的技術指標的小夥伴,接下來的內容可不要錯過了。開始之前,不妨先領一波福利--機構精選的牛股榜單新鮮出爐,走過路過可別錯過:【絕密】機構推薦的牛股名單泄露,限時速領!!!
一、 什麼是壓力位和支撐位
1、壓力位:假設股價上漲到某價位附近了,股票就不漲了,甚至會回落。這樣一種可以阻止或暫時阻止股價上升的價位,就是壓力位。
2、支撐位:若是股價跌到某個價位附近的時候,股票跌價將不會再繼續,還有一定的幾率會上升。阻止股價繼續下跌或暫緩股價的價格就是支撐位。
概念很好理解,壓著盡量不讓大家漲的位置,稱之為壓力位,支撐位能起到讓你撐著盡量不讓你跌的作用,只是我們具體應該怎麼操作才能找出壓力位和支撐位,我想這才是大家關心的。
二、 壓力位和支撐位怎麼看
1、均線形成
關於均線,大家還是有所耳聞的,行情軟體點開之後,除了有K線外,要說數量最多的還是要看那些同K線交織的均線了。不要認為這些均線不重要,投資者還是要看這些均線走勢,再決定如何來投資。比如說,10日均線其實就是最近10個交易日投資者的平均入手價格,其實就是說當股價上漲後跌至10日均線時,那麼股價形成支撐就不是很難,因為近10個交易日投資者的交易成本都在這個價位上下浮動,為了防止股價打壓自己的成本,補倉很有可能是大部分投資者的選擇。反之,若下跌後回漲至10日均線附近,便很簡單的形成壓力,因為成本在此位置的投資者急著回本減倉。所以我們會發現,均線周期變的越長的話,支撐和壓力的作用也就會越來越強大,因為長期持股,或者就是堅定持有者,跌至附近後空頭所剩無幾;要麼或者是套牢時間太長,跟成本價相等了就迅速賣了。
2、前期高低點形成
正在K線的價格漲到前期的高點或跌到前期的低點時,容易引起壓力和支撐 ,為何這么說呢?原因是前期高點,通俗來講,都是由大量的投資者購進,堆積出來的一個階段性高點,這么說的話,這位置會有特別多的套牢籌碼,若是股價一下子漲到了這個位置附近,那很多的投資者都會想要趁回本出逃,隨之形成了拋壓。反過來,要是前期低點,那一般情況下都有比較強的支撐,這個大家都很好理解,大家想一下好了,是什麼樣的投資者才會敢在恐慌的低點進行介入呢?那肯定是有著堅定信念看好的投資者了,所以如果價格到了低點附近,相對來說也是一個更強有力的支撐了。
今天暫時就說到這里,如果你還是搞不懂怎麼去操作好,不用擔心!這個買賣時機提示神器可以幫到你,它會識別莊家動向和主力資金流向,合理提示你什麼時機買入賣出,直接點擊獲取就行【AI輔助決策】買賣時機捕捉神器
應答時間:2021-08-31,最新業務變化以文中鏈接內展示的數據為准,請點擊查看
7. 支撐位和壓力位怎麼看
1、壓力位:是指當股價的價格達到某一較高水平位置的時候,好像產生一條對價格起壓力作用,抑制價格繼續上漲的線,就將其稱為壓力位。支撐位:當股價達到某一較低水平位置的時候,彷彿會出現一條對價格起支撐作用,防止價格繼續下跌的線,就將其稱為支撐位。
2、投資者比較常用的判斷壓力位和支撐位的方式主要有這幾種。
(1)均線:這是一種很常用的判斷支撐位和壓力位的方法,均線系統反應了一段時間之內的市場平均價,當股價運行在均線之上,均線就會對股價產生支撐作用,反之,則會產生壓力。
(2)缺口:短線投資者使用的方法,跳空缺口會對股價產生一定的牽引作用,如果股價在缺口之下,那麼缺口位會產生壓力,反之,會產生支撐力。
(3)趨勢:通過鏈接股價的兩個以上高點或兩個以上低點形成一條直線,這條直線就是趨勢線,股價在其上形成支撐,在其下形成壓力。
(4)前期高點:股價前期的高點將會對股價產生一定的壓力,然後一旦突破了這個高點,那麼這個高點也會對股價產生一定的支撐作用。
3、壓力位和支撐位是圖形技術當中,最為普遍也是最為常見的技術術語,當一隻股票有壓力,就不免會有回調的風險,而當一隻股票處於支撐位時,那麼,往往代表著階段性底部的形成,一個不懂得看壓力位和支撐位的股民,往往會錯過高拋低吸的機會,也常常會陷入一拋就漲,一買就套的困境當中。關於壓力支撐位的尋找,不同的投資者有不同的方法,而且它是因人而已,並不是固定的。總之,壓力位與支撐位不是靠一兩天的走勢就能看出來的,需要我們進行長期觀察。在股票中,我們經常會通過一些技術指標和形態來對其未來走勢進行一個研判。其中最常用的就是支撐位和壓力位,這能夠在短期交易中幫助我們很好地對股票價格所處位置有一個大致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