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幣圈知識 » 野蠻生長的幣圈真的結束了嗎

野蠻生長的幣圈真的結束了嗎

發布時間: 2023-05-15 22:09:29

❶ 人民幣數字貨幣來襲!幣圈的世紀騙局還能持續多久

編輯 | 娜美

作者 | 鄭鎧

來源 | 商業金英

然而,做為區塊鏈技術應用的官方集大成者,人民幣數字貨幣的出現,必將給野蠻生長的幣圈生態鏈帶來覆滅性的一擊!

歷史 告訴我們,正規軍進山,第一步就是先剿匪!

長期以來,頂著區塊鏈,高 科技 的概念到處招搖撞騙的幣圈,被稱之為中產收割機!

贏可能需要很多次,但輸光,只需要一次。除了極少部分創始人賺得盆滿體盈逍遙法外,放眼望去,全是一片綠幽幽的韭菜!

近年來,幣圈騙局不斷暴雷!

號稱全球最大幣圈騙局的plustoken暴雷,堪稱慘烈,300萬人血本無歸,400億資金全部充公。

數字貨幣交易所FCoin創始人張健圈了8億人民幣,無力兌換跑路!

波場創始人孫宇晨套現20億,逃到美國與巴菲特共進午餐,被稱之為幣圈賈躍亭。

.......

可憐又脆弱的中產階層以為自己很有錢,其實只有一點點錢,一次大病,一次暴雷,分分鍾一夜回到解放前!

拼了命的追求高收益,做著財富自由的美夢,最終成為他人走向財富自由的墊腳石!


一.為何區塊鏈被國家鼓勵發展?

幣圈卻是十幣九騙?


首先,我們來理清一下什麼是區塊鏈,從本質上講,它是一個共享資料庫,存儲於其中的數據或信息,具有「不可偽造」「全程留痕」「可以追溯」「公開透明」「集體維護」等特徵。

比特幣為例,本質上它是一連串的加密數據(而不是具體的「貨幣」),儲存在各個終端的數據環環相扣,當一個比特幣(數據)從一個終端轉移到另一個終端的時候,會生成一連串新的加密數據,並上傳到區塊鏈(不同的數據終端節點)。

通過數據交易產生貨幣價值。市場越是追捧,關注度越高,交易價值越大。其價值更像是荷蘭鬱金香,有人認可才有交易價值,一旦無人問津,隨時可能崩盤。

而貨幣的本質是信用背書,主權國家貨幣能在市場上流通,是基於人們對於主權國家綜合實力兌換能力的信任。

比特幣作為市場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受到全世界極客的追捧,在全球掀起虛擬幣熱潮,但至今難以流通兌換,堪稱無本之木。比特幣尚且有崩盤風險,為何批量生產的啊貓啊狗幣可以大肆流行,收割韭菜?


二.天下騙術千千萬萬

萬變不離其宗的是利用人性的貪婪!


區塊鏈技術比較復雜難懂,一般人難以理解,認為國家支持,高新技術,應該沒問題!殊不知這正中下懷,打著高新技術的幌子,聲稱公司管理人員核心技術來自清華北大,矽谷中關村,營造大型跨國 科技 公司的聲勢,利用公眾對於區塊鏈技術的一知半解,大肆宣傳虛擬幣,以暴利為賣點,誘惑公眾為「夢想窒息」。

比特幣用9年的時間暴漲2000萬倍,令頂著超越比特幣的便宜山寨幣開始描繪自己的宏偉藍圖。

幣民輕飄飄,以為可以復制比特幣造富神話,在數字貨幣沒有股票漲跌幅度限制的情況下,部分炒幣者選擇了「賭博式」買賣, 漲了一夜暴富,爆倉傾家盪產。

實際上虛擬幣的漲跌根本毫無依據! 由於缺乏國家主權信用做背書,任何風吹草動都能導致虛擬幣暴跌,某些幣種所謂的優質運用token不屬於虛擬幣本身的屬性,難以支持虛擬幣價格,例如Q幣,依託的是騰訊公司的兌付信用,而不是Q幣可以運用於購買 游戲 裝備。

虛擬幣市場依然存在莊家操盤。 開發團隊通常囤積大部分數量虛擬幣,足以利用市場風吹草動大肆打壓虛擬幣價格收割韭菜,循環收割。

更加血腥的是,某些虛擬幣壓根就只是交易平台上的一個模擬數字,價格變動可以在後台隨意控制。 幣民買入虛擬幣所花的錢全部流入開發團隊口袋,高興就調高價格,吸引投資者進場,不高興分分鍾暴跌,讓投資者血虧。

由於缺乏監管,幣值漲跌完全掌控在發行方手裡,人性的惡被無限放大!如此一本萬利的生意令各種五花八門的虛擬幣如潮水一樣湧向。說投資虛擬幣是賭博簡直侮辱了賭場智商。

當然,多如牛毛的虛擬幣不可能像主流幣那樣獲得巨額的流量與關注度,因此衍生出了 旁氏騙局式的虛擬幣 傳銷式虛擬幣


三.幾乎可以斷言

承諾保本高收益的虛擬幣全部都是騙局!


以前陣子被公安機關一窩端的幣圈最大騙局plus token為例,為了吸引客戶,聲稱最低只要投入500美金,就可以每月為投資者提供10%-30%的收益,一年利潤600%,如此明顯的騙局, 僅僅只是披上高大上的區塊鏈高新技術就可以大肆進行斂財,通過新進客戶的本金兌付舊用戶的收益,平台大肆擴張,達到一定就宣告倒閉,捲款跑路,手法與P2P如出一轍。

比P2P更狠的是,還有傳銷幣騙局 ,不光騙投資者的錢,還要把投資者身邊的親人朋友同事客戶一起拉下水。通過鼓勵客戶拉人頭返佣,發展下線的方式形成病毒式傳播,裂變,最終將受害者整個家族甚至是朋友圈一起拉下水!

你以為自己為親朋好友找到了一個投資理財的好項目,殊不知正是自己一手將其一起拉入深坑中!

更令人激憤的是,由於這種方式涉嫌互聯網傳銷,即便平台破產倒閉,創始人被抓,投資者也無法追回任何損失! 依據法律規定,傳銷涉案資金將全部充公!參與傳銷的投資者不僅自己血本無歸,甚至還要承擔法律責任。

截至2019年,倒閉跑路的虛擬幣平台超過200家,由於資金互聯虛擬化運營的諸多特點決定了,最終破案和把錢要回來的概率鳳毛麟角。

大多數資本家已經帶著血腥收割的巨額資金逍遙海外,甚至乎換個馬甲以成功人士的身份重新活躍在大眾眼前,一邊喊著為夢想窒息的口號,一邊在心裡嘲笑又是一片片綠幽幽的韭菜!


結語


銀監會主席郭樹清說過: 高收益意味著高風險,收益率超過6%就要打問號,超過8%就很危險,10%以上就要准備損失全部本金!(指年化收益率!!)

股神巴菲特縱橫資本市場大半輩子,平均年化收益率也只有20%!!

你還在做著依靠投資一夜暴富的美夢嗎?

如果你不想看到自己身邊的朋友,家人還在被同樣的騙局欺騙。動動手指轉發朋友圈讓更多人看見!讓我們一起戳破幣圈這個世紀大騙局,還互聯網一片清凈!!

❷ 比特幣遭遇拋售跌破5萬美元,幣圈神話真的破滅了嗎

比特幣在暴跌的那一刻起,已經使幣圈神話破滅,人們看到了比特幣炒作的風險,不再相信比特幣永遠漲的神話。

比特幣自從誕生以來,價格一路高漲,從幾美分漲到了六萬多美元,甚至有的投資者相信,比特幣會一直漲下去,一直到數十萬美元。但是比特幣雖然漲幅很大,但是也集聚了風險,越來越多的人在炒作比特幣過程中爆倉,最後導致血本無歸。

一、比特幣價格暴跌,炒作風險增加。

比特幣價格出現了暴跌,從六萬多美元一下子到了五萬美元以下,讓很多炒作比特幣的人爆倉,這些人不僅沒有通過炒作比特幣賺錢,反而失去了不少錢。

比特幣價格出現暴跌,其實證明了比特幣背後炒作風險加劇,很多投資者想要落袋為安,不看好後市價格,才拋售比特幣,導致市場上比特幣價格下跌。

比特幣的神話在暴跌中破滅,人們認清背後的風險。大家對此有什麼其他看法,歡迎留言討論。

❸ 幣圈真的要完蛋了嗎

其實,幣圈區塊鏈這個行業是一個層次非常鮮明且魚龍混雜的行業,上層次如高盛,JP,A16Z等頂級機構與玩家,下層次可能一些社區裡面絕大多數圍繞著小學沒畢業的人。

聊的話題也是完全不同,CX,盤子,土狗圈也許聊的只是買買買,沖沖沖,all in,開20倍,100倍合約,完全就是原來股票圈那一套「老師」忽悠韭菜的玩法,如果你長期處於這種類型的圈子,你的確經常會覺得幣圈要完蛋了。因為這里只看幣價,就像有些人炒股只看股價而根本不看公司幹啥的一樣

那麼為啥幣圈一直沒完蛋呢?

因為行業里還是有很多人是真的在認認真真研究新金融,新技術能為未來 社會 帶來的價值與真實貢獻,雖然這些人可能也喜歡炒幣,炒期貨,偶爾沖土狗。但他們經常聊的話題一定是價值與未來,所以才能在大波動中穩住,並對未來抱有希望。

從大趨勢來看,區塊鏈技術的確可以優化很多環節,各行各業,數字貨幣技術也的確可以使金融更加便捷化,高效化,國際化,速度化。如此看了,排除了犯罪,騙子,傳銷等不良因素,從好的層面看,整個是良性的大趨勢,這樣的大趨勢下,又怎麼會輕易完蛋呢?

人民日報還是新華社來著,之前說幣圈早期是非常多高學歷的人進來,現在很多不是,其實這句話前半句是對的,的確早期進來了很多高學歷。但是,近兩年進來的高學歷人才絕對比早期要多很多,這就像比特幣的價格與市值一樣,早期漲的多,但市值總量也小,現在市值大了,容量也大。同理,現在知名度高了,吸引來的人才同樣也是會更多的,只不過吸引來的韭菜也非常多。所以,的確有的沒有金融交易經驗的人,不理智分析的情況下容易出現操作問題也是能理解的

❹ 幣圈真的要完蛋了嗎


是的,加密冬天來臨了,是收拾行李還是繼續深挖?

當金融市場和改變範式的技術發生碰撞時……事情會變得很奇怪。

時間被扭曲了。市場總是試圖為未來定價,當顛覆性技術出現並有望改變我們對世界的一切了解時,人類會不經意地將其定價。

2017年,當BTC從1000美元上漲至20000美元,ETH從10美元上漲至1440美元時,人們是在為未來定價。支付這些新定價的投資者認為,3-5年的生態進步正……立即被定價。

但金融市場並沒有那麼簡單。市場是一個二階混沌市場,與一階系統(如行星和恆星的天氣或軌跡)不同,二階系統會根據人們對它們的預測改變其軌跡。

也就是說,市場會對人們給出的預測做出反應。

這使得市場既是一個自我實現的預言……

……同時也註定這些人的答案都是錯誤的。



市場是突發的,其誕生於個體參與者的集體思維。價格會根據我們彼此分享的故事和敘述而上漲或下跌。

當談到金融市場和突破性技術的交叉點時,資產的定價取決於我們告訴自己的共享故事和敘述。

最終,這意味著這些市場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敘事驅動的,我們告訴自己的故事最終決定了這些市場如何展開。

我認為這也是加密行業出現這些大規模繁榮和蕭條周期的原因之一。最終,樂觀和繁榮的時候到了,在經歷了 3 年殘酷的熊市之後,在 COMP 代幣引發了收益農耕革命之後,人們集體決定是時候再次看漲了。

除了情緒看漲,沒有其他的原因 _(ツ)_/



樂觀和繁榮將比特幣的價格推向了平流層。從一些基本、可靠的基本面開始,加上一個非常好的敘述,同時也在一個以指數級上升而聞名的行業里,突然間你得到了大量感興趣的資金,這遠遠超過了我們開始的基本面。

它也是雙向的。從行業的基本負面因素(比特幣能源浪費)開始,對通脹的一些擔憂,以及一個在推特上擁有大量追隨者的垃圾億萬富翁,然後,對未來的所有樂觀和興奮,都轉變成了對監管的恐懼和對實際採用率的懷疑。



在過去的3個月里,加密市場上出現了大量的垃圾,例如Doggie幣,號稱10000%年化收益的流動性挖礦代幣,到處在CX的ADA,喊著「to the moon」的狗狗幣,對嗎,伙計們?

這些都是加密遊客,他們來這里只是因為數字在上升,他們不知道為什麼會上升,但他們並不在乎。

他們來到這里,是為了刺激和致富。



似乎有很多加密遊客已經離開了。新的穩定幣供應持平了,gas費處於全年的低點,高收益流動性挖礦正在消失。

遊客們正在離開,而那些仍然在這里的人還在這里,因為他們知道事情還沒有結束。與 2017/18 年不同的是,這個行業背後有很多我們以前從未有過的積極驅動因素,同時普通民眾越來越接近使用加密資產作為他們日常財務的一部分。

所以現在是時候問問自己了:你在收拾行李嗎? 還是在深入 探索 ?



如果你是因為牛市而進入這個行業,你可能會覺得自己遲到了。你感到落後是因為要學的東西太多,你不知道的東西太多,其他人都知道,而你一無所知。

加密市場的安靜時期是建立事物的時期,這是創造價值的地方。這是你建立自己的知識、積累具有真實基礎的優質加密資產的長期頭寸以及與行業中志同道合的人建立聯系的機會。



如果你帶著成為加密貨幣百萬富翁的夢想進入這個行業,那如果你在安靜的時期留下來,這個夢想就會成為現實。

你不會在一夜之間成為百萬富翁,沒有這樣的事。但是,如果你堅持下來,做好功課,注意並積累優質的加密資產,那麼當加密遊客回來時,你將成為每個人生活中都需要的加密資產專家。



如果你決定在加密行業建立營地,你將能夠親眼目睹:

雖然我們可以盡最大努力推測這些事情會是什麼樣子,但親眼目睹這些事是無可替代的。為了在這個行業中脫穎而出,成為你想成為的加密貨幣百萬富翁,你必須親自體驗這些事情。

當事情發生時,你必須在那裡,並在這些事情發生時看看自己。

所以,拿出你的鏟子和斧頭,建立自己的營地,深入 探索 。現在是時候讓自己定位於長期的成功,而不是短期的快樂。

財富在非理性繁榮時期得到表達。

而現在,繁榮已經離開了市場,這是建立財富的時候。

❺ 幣圈留給普通人的機會還有多久

3年。隨著加密世界生態越來越龐大,監管越來越完善,四年周期(2022-2025)結束後的下個周期,比特幣減半對幣圈的影響會越來越弱,普通人進入門檻更高,價格波動襪搜更小。槐好猜所以鉛型,在下輪牛市到來前,是我們普通人的一次高確定性,且為數不多的布局時機。

❻ 幣圈真的涼了嗎

幣圈真的涼了嗎?為什麼會有此問呢?

5.18日中國三大協會集體發聲,幣圈迎來監管重拳整治。當晚,互聯網金融協會,銀行業協會,支付清算協會聯合發布《關於防範虛擬貨幣炒作風險報告》,要求會員機構不得開展虛擬貨幣交易兌換以及其他相關金融業務。

5.19日幣圈被血洗。

比特幣當日下跌14000點

「幣圈崩盤」沖上熱搜第三

5.21日,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召開第五十一次會議,會議表示堅決防控金融風險, 打擊比特幣挖礦和交易行為然後幣圈又開始全線下跌。

恐怖如斯,整個市場處於恐慌狀態,讓人不禁發問,幣圈真的涼了嗎?波哥認為還沒有!這個消息是昨天晚上10點多傳出來的,幣價也應聲而跌,當時波哥正在開車,消息已炸。

波哥覺得主要是因為前段時間的動物幣的瘋狂,吸引了一大波新人韭菜進場。連續兩波大利空造成了市場處於一個恐慌敏感期,散戶大量拋售手上持有的幣,莊家拉盤拉不過來,所以導致幣價持續下跌,造成了更大的恐慌,惡性循環。

而且消息面上來講的話,國家只是覺得幣圈太瘋狂了,宏觀調控一下。

緊接其後,美聯儲發表聲明

所以說現在要冷靜下來,不要盲目恐慌 ,幣圈還有救。

以上均為個人看法,僅供參考。

❼ 幣圈集體崩盤,幣圈的未來將何去何從

近日,一則“幣圈集體崩盤”的消息,引發了廣大網友們的熱議,在網上鬧的沸沸揚揚。那麼,幣圈的未來將何去何從呢?我認為有三個可能性。第一種可能性,就是迎來強監管。因為目前的虛擬貨幣市場是沒有監管的,所以這就導致了馬斯克可以隨意的對市場進行操縱。第二,就是泡沫破裂,隨著主升浪的結束開始下跌,人們對於虛擬貨幣的熱情也會大大的降低。第三,就是繼續維持原樣,該漲漲,該跌跌,繼續收割韭菜。那麼具體的情況是什麼呢?我來給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看法。

一.強監管

第一種可能性就是迎來強監管。這次虛擬貨幣遇到國內政府的強力打擊,就是因為總是暴漲暴跌,導致了很多人的爆倉損失財產。政府為了防止更多的人爆倉,就選擇了斬立決的雷霆手段,以後參與虛擬貨幣交易的中國人就會變少。而馬斯克這樣的操縱市場的行為如果有監管的話,造就被抓去談話甚至罰款十次了。

以上就是我對於這個問題所發表的看法,純屬個人觀點,僅供參考。大家有什麼不同的看法都可以在評論區留言,大家一起討論一下。

❽ 幣圈崩潰,幣圈的未來何去何從

幣圈崩潰,幣圈的未來將回歸常態,並不會有特別虛高的價格。

當通貨膨脹加劇且人們擔心經濟發展時,比特幣應運而生,它的誕生是為了抗衡現有的貨幣體系。盡管比特幣的發展存在許多漏洞和問題,但這一新事物為我們反思現有的貨幣體系提供了很大的啟發。當然,每件新事物的出現總是伴隨著優點和缺點,這既給我們帶來了啟發,也給社會帶來了許多問題,例如使用比特幣洗錢,逃稅和許多其他法律問題。我們只會盡力解決這些問題,以使比特幣新事物對我們更好。

投資比特幣采礦機的投資者應了解其生產原理,並區分可以進行比特幣交易的平台是否正常。任何違反根據真實比特幣挖掘演算法生成的比特幣規則的行為都是虛假宣傳。投資應謹慎,保持理性和清醒是關鍵。

❾ 監管近期密集表態:螞蟻金服們的野蠻生長要結束了

越來越多的跡象表明,「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在資管、P2P網貸等領域落定後,下一個即將收緊的對象將是——「規模互聯網金融機構」,而且這個進程很快就會到來。 消金界注意到,近來央行前行長、財政部、央行現任官員密集表態。

強監管信號頻傳

11月17日,在第九屆財新峰會上,央行前行長周小川表示,IT行業、互聯網行業會出現「贏者通吃」的現象。但是他強調,這種現象「跟我們原本的目標是有所不同的」,對於Fintech,應該設計一種多渠道研發、相互競爭的體制,要保證不管是成功還是失敗,它的後果是可控的,不能放任不管了。

中財辦副主任、財政部副部長廖岷,在談到金融創新問題時表示,技術能夠推動金融創新發揮更多的潛能,但是也需要注意到金融創新「不確定性」的一面。

廖岷強調,過去幾年,中國在金融創新上已經積累了一些風險隱患,現在需要時間去解決。

廖岷對新金融頗有研究,是監管層中比較熟悉金融科技的官員,在任上海銀監局局長時,就表示,監管需要評估新金融業態對金融穩定的影響,要加強監管的一致性,防止監管套利。

就在同一天,另外兩位央行官員的表態則更為直接。

在2018全球金融科技(北京)峰會上,中國人民銀行國際司司長朱雋表示,大的金融科技公司在技術、信息、營銷和規模方面具有多重的優勢,與傳統銀行直接形成競爭。

但她強調,大型金融科技公司卻不用像銀行那樣,向監管當局披露有關業務信息,也不用滿足資本充足率等監管要求,這種不對等的監管要求產生了監管套利。

朱雋更指出,大型金融科技公司,一般實行混業經營,個別公司已經具備控股集團特徵,增加了跨風險、跨市場、跨領域傳播的可能性。如果這些企業長期游離在監管之外,也不受金融安全網保護,一旦出現問題,將會產生巨大的影響。

中國人民銀行研究局局長徐忠認為,大金融科技公司的滲透與競爭,可能會侵蝕一些中小金融機構的經營,增加金融穩定的風險。

徐忠強調,這種風險,加上網路的放大效應,大型金融科技公司可能造成更高程度的市場集中,形成系統性金融風險。

他建議,對大型技術公司的金融業務,監管應實時介入,避免相關風險從小到不值得關注,演變到大而不能忽視,橋早甚至大而不能倒。

監管層甚至聚焦到了具體某一互聯網產品。

金融穩定局局長周學東明確表示過,「從規模和影響力來看, 支付寶 已經成為具有系統重要性的非銀行支付機構。」

監管層面的這些態度表明,對大型金融科技公司的認識與監管,已經形成高度共識,這預示著監管思路或已成熟。

此前,央行在媒體吹風會上表示,《關於完善系統重要性金融機構監管的指導意見》會盡快公布。

而據財新報道,螞蟻金服、騰訊金融兩家新興的互聯網金融機構,有可能被列入20家國內系統重要性金融機構的大名單。備受市場關注的《金融控股公司監督管理試行辦法》(以下稱《辦法》)明年上半年也有望出台。

在互聯網金融大潮中,金融科技領域的巨無霸們,狂飆突進式地發展即將結束。

被央行點名的「互聯網金控」公司

11月2日,央行發布了《中國金融穩定報告2018》(以下稱《報告》),透過《報告》可以看出,「防範系統性風險」仍然櫻譽是現在金融監管的主旋律,而在化解金融風險的過程中,互聯網金融是外界關注的焦點。

在報告發布的吹風會上,央行正式披露了5家金控試點公司:招商局集團、螞蟻金服、蘇寧集團、上海國際集團和北京金控。

5家金控試點公司中,就包括兩家互聯網金敏頌雀控集團:螞蟻金融和蘇寧集團。

《報告》中還提到,互聯網企業在電子商務領域取得優勢地位後,逐步向金融業拓展,獲取多個金融牌照並建立綜合化金融平台,並列舉了阿里巴巴、騰訊、蘇寧雲商、 京東 四家企業。

按照慣例,如果擁有兩個或者兩個以上不同類型金融機構的實質控制權,就可以稱為金融控股公司。

央行《報告》中提到的阿里巴巴、騰訊、蘇寧雲商、京東都是具有多張金融牌照的互聯網金融控股公司。

阿里巴巴持股的金融機構包括網商銀行、天弘基金、雲鋒金融、眾安在線、支付寶、螞蟻小貸、螞蟻商城小貸等,擁有第三方支付、小貸、保險、基金、銀行等牌照。

騰訊作為大股東的金融機構包括前海 微眾銀行 、富途證券、好買基金、財付通和財付通小貸等。擁有銀行、第三方支付、小貸、保險、基金等牌照。

蘇寧雲商在金融領域,則持有蘇寧銀行、蘇寧消費金融、易付寶、蘇寧 徵信 、蘇寧商業保理、重慶蘇寧小貸、南京蘇寧基金銷售、蘇寧保險銷售等股權。蘇寧金融集齊了銀行、消費金融、第三方支付、小貸、基金、保險等核心金融牌照。

京東雖被點名,但目前只有第三方支付、小貸、基金銷售、保險牌照,含金量高的銀行、基金都沒有。

除了被央行點名的這幾家企業,網路、美團、小米、網易、新浪、奇虎360、攜程等互聯網巨頭,均已涉足金融業務。

互聯網平台業務的「泛金融化」,實質上已沖擊了原有的金融監管體系。

但「不是阿貓阿狗都可以做金融」,在P2P網貸暴雷潮後,傳統金融人士在公開場合感嘆一些平台藐視風險的下場。

監管邏輯與思路

央行在《報告》中,系統地提出了對金控集團的監管邏輯和思路。監管層的底線仍然是「不發生系統性的金融風險」。

《報告》種列舉了金融控股公司存在的七大問題:盲目介入金融業、虛假出資、集團運作、隱匿架構、逃避監管、關聯交易、急劇擴張。

並指出,金融控股集團已經成為可能引發系統性風險、具有急性病特徵的問題,在分業監管體制下,金融控股公司的監管主體不明確,存在監管盲點,金融控股集團的風險還在加速積累和顯現。

下一步,將對金融控股公司進行全面、持續、穿透監管,建立統籌監管機制,並賦予監管主體有效的監管手段。

這些具體措施包括:明確市場准入監管,加強資本充足率監管,設置資產負債率要求,嚴格股權結構管理,明晰公司治理結構,增強集團整體風險管控,強化關聯交易監管等。

《報告》中提到的問題,不僅是傳統金控集團的問題,現有的互聯網金控集團也面臨著挑戰。

一位大型互聯網公司的從業者向消金界表示,互聯網公司以後拿金融牌照會更難了。

不過,於監管層而言,監管螞蟻金服、騰訊金融這樣的互聯網金融巨頭,並沒有現成的國際經驗可以借鑒。

周學東在吹風會上表示,因為金控集團類型很多,要通過選取不同類型的金融控股集團試點,將來制定出來的監管辦法才能更有操作性,既適用於傳統金控,也適用新金控。

對於已經成為互聯網金控的互金企業來說,影響最大的還是監管提出的7大監管原則,以及即將出台的《辦法》。

春江水暖鴨先知,對於監管的收緊,最先感受到的還是互聯網金融巨頭們。

無論是螞蟻金服和京東金融(升級品牌為「京東數科」),都在不停的強調自己是「科技公司」,但是強調自己的「技術」屬性,並改變不了他們已經具有的「金融」屬性:控股多家金融機構,具有多張金融牌照。

這些機構納入金融監管已經板上釘釘,未來金融業務與非金融業務會不會拆分也未可知。

在完成最新一輪140億美元的融資後,螞蟻金服估值高達1500億美元,合約1萬億人民幣,成為全球估值最高的獨角獸公司。要知道, 招商銀行 (600036.SH)目前市值僅為7100億人民幣。中國銀行(601988.SH)市值也在1萬億上下。

中國互聯網經濟研究院副院長歐陽日輝認為,有關金控集團新規的出台,有可能影響螞蟻金服等平台的估值。外資可能會擔心將這些平台納入監管後,行政會有所干預。

一位銀行人士告訴消金界,如果將大的互聯網金控集團也納入到監管體系當中,那麼它們就會像銀行那樣,在資本充足率等方面有更嚴格的規定,合規成本肯定會比現在更高了。

不過,螞蟻金服們希望監管區別對待。

一位內部人士曾對媒體表示,建議對他們的監管與對傳統金控集團的監管區分開來,不建議給他們增加過高的資本金成本,限制其發展規模。

但是從前面監管層的表態來看,監管就是擔心螞蟻金服這樣的金控集團規模過大,可能引發系統性風險。

從近期監管密集發聲看,互聯網金控的監管 「不會是撓癢癢」,但具體答案還要等《辦法》頒布才能揭曉,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互聯網金控監管套利的時代結束了。

❿ 2022年幣圈熊市結束了嗎

熊市即將結束的跡象

分析師研究市場周期以預測熊市何時結束。一般來說,市場周期包括四個階段:積累、加價、分配和減價。對於比特幣,市場周期發生在四年,即 1,275 天。最後一個階段通常與熊市有關。

2022 年 6 月 13 日,BTC 的實現價格超過了市場價格。

到 7 月 12 日,這個周期已經完成了 1,198 天。由於整個周期需要 1,725 天,到該日期為止,距離實際價格超過 BTC 市場價格還有四個月。

然而,在四個月結束時,比特幣還需要 222 天才能達到之前的歷史最高點。這意味著從 7 月開始,熊市總共需要 5 到 6 個月的時間才能結束。

如果當前的市場周期採用與 2012 年和 2016 年周期相似的結構,並且如果 Grayscale 的調查結果准確,那麼熊市可能會在 2022 年 11 月至 2022 年 12 月之間結束。

比特幣交易者預計熊市將持續多長時間

比特幣極端主義者傾向於將比特幣減半作為預測下一次牛市的指標。回顧歷史,BTC 在每個比特幣區塊獎勵減半後的 18 個月內形成了一個峰值。

如上圖所示,過去,比特幣減半發生在加密貨幣牛市之前。因此,主張減半時間表直接影響比特幣看漲或看跌性質的 BTC 可能是正確的。

由於幾個原因,2022 年的熊市是獨一無二的。首先,高利率和通脹飆升等關鍵宏觀經濟變數增加了影響。同樣,整個加密生態系統中的 Terra-LUNA 崩盤和高杠桿率也促成了熊市的開始。

值得注意的是,根據Coin Metrics 的數據,這是股市與比特幣之間存在相關性的第一個熊市,2022 年 7 月相關率超過 0.6 。這也是 BTC 的價值首次跌破前一個周期峰值,BTC 的價值跌破 17,600 美元。

2021 年加密貨幣牛市和 2022 年熊市之間的對比情況讓加密貨幣投資者感到困惑。認為,目前的熊市將在 2022 年 11 月至 2022 年 12 月之間結束,牛市可能會在 2024 年底至 2025 年初之間開始。

熱點內容
共享電腦算力 發布:2025-07-12 12:58:15 瀏覽:159
以太坊挖出來怎麼體現 發布:2025-07-12 12:45:38 瀏覽:364
比特幣交易繳稅嗎 發布:2025-07-12 12:45:37 瀏覽:901
以太坊老闆身家 發布:2025-07-12 12:45:36 瀏覽:154
區塊鏈技術必須以幣為 發布:2025-07-12 12:40:09 瀏覽:257
以太坊連接圖 發布:2025-07-12 12:40:03 瀏覽:477
廣東帝舵售後中心去廣州萬菱匯A塔7層 發布:2025-07-12 12:11:17 瀏覽:828
幣圈kol喊單 發布:2025-07-12 12:01:25 瀏覽:363
交換機的con口和eth口 發布:2025-07-12 11:51:22 瀏覽:59
幣圈的幾個分支 發布:2025-07-12 11:41:41 瀏覽: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