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幣圈市場
Ⅰ 國家寶藏總 尼古拉斯凱奇 介紹 華爾街的來歷是什麼
還介紹的是百老匯
華爾街的由來
華爾街起源於17世紀,當時那裡隸屬於荷蘭新移民。那塊被稱為新阿姆斯特丹的地方位於曼哈頓島前端,夾在兩條航運方便的河流之間,是易於停靠船舶的天然深水良港。因而,航海業發達的荷蘭看中了這一地點。
十年後,新阿姆斯特丹北部前沿被三角形柵欄「牆」所取代,它延續了910米,為的是防範新的敵人——英國人。
1664年,英國人和荷蘭人展開了一場海上爭奪戰,英國人成功地佔領了新阿姆斯特丹,「牆」沒有起到多大的防禦作用。1685年,英國人把這條街命名為「華爾街」(WallStreet)。英文單詞「Wall」是「牆」的意思。
華爾街臨近港口,地理位置重要,對於紐約商業金融活動具有特殊意義。在英國人統治時期,紐約迅速發展成為港口城市,並逐漸展現出一個國際大都會的雛形。
把華爾街作為市中心,是英國任命的紐約總督托馬斯·唐干做出的決定。他事先偷偷購買了臨近的大片土地,然後分成許多小塊待價而沽。1686年,華爾街開始大規模建設開發,他便順勢出售牟利。一些人也看出了門道,分別趕在華爾街區域地價飆升之前購入大量地產。在17世紀的最後十年裡,華爾街經過擴建改造,面貌煥然一新,原來老的木柵欄被拆除,基石用於建造市政廳,第一所基督教三一教堂也建造起來,從而拉開了華爾街空前但不絕後的序幕。
漢密爾頓計劃
華爾街居民當中,亞歷山大·漢密爾頓最為著名。在合眾國早期歷史上,一些設計者們,不僅從無到有創建了美國,而且為未來發展指明了道路,漢密爾頓就是其中之一。漢密爾頓堅信,新誕生的國家不僅應該制定明確的憲法,而且還要相應地建立起制定和實施商業法規的有效運作系統。一位觀察家認為,漢密爾頓把自己看做喬治·華盛頓總統任期的聯邦總理,而不僅僅是一位財政部長。
當時,由於獨立戰爭的影響,美國的內、外債總額高達5400萬美元,其中包括嚴重貶值的面值4000萬美元的大陸幣,以及各州政府未償還的2500萬美元債務等。單債務利息一項就高達400萬美元,聯邦政府的年度稅收根本無力償付。
為擺脫困境,漢密爾頓實施了集資和還債計劃。他認為,應該將資金集中於商人、經紀人階層,並由他們對國家的未來進行風險投資。為贏得這些新生資產階級的信任,國家必須預先投資,而自己的計劃就是其中的一個步驟。
在實施計劃過程中,漢密爾頓首先開始發行新紙幣,用以取代大陸幣。其次,漢密爾頓又發行聯邦債券,募集了8000萬美元資金。債券買賣主要面向沿海商業中心地帶的券商和經紀人。
對於大陸幣面值可能重新恢復,華爾街經紀人早有預料。他們以十分優惠的折扣大量購進,用舊幣換新幣,再用新幣買政府債券。當曼哈頓南區普通投資者猶豫不決時,華爾街的經紀人不僅購入大批國債,還從南方各州買進了大批大陸幣,幾乎相當於美國債務總額的三分之二。
這樣,政府有錢了,經紀人持有了國家債券,不值錢的大陸幣退出了流通領域。可是,對於經紀人可以按極低的價格買進舊幣,然後等額兌換新幣,眾多舊幣持有者一無所知,做夢也想不到會出現這種情況,遭受重大損失。正是這種投機,導致了華爾街第一次金融丑聞的發生。
操縱市場的報應
1789年財政部成立的時候,漢密爾頓任命杜爾為助理部長。但杜爾只在這一職位上幹了七個月就提出辭職。
1790年12月,杜爾委託倫納德·布利克作為代理,去南卡羅來納州購買舊大陸幣。有證據表明,在布利克前往南卡羅來納州之前,杜爾已經開始投機交易了,當時他還在財政部任職。與他關系密切的商業合作夥伴,事先從他口中得知漢密爾頓計劃的消息,大多以很低的價格吃進大量大陸幣進行囤積。
杜爾不滿足於僅投機大陸幣,還與別人聯手在市場上秘密收購紐約銀行的股票,試圖取得控股權。紐約銀行是一家州立商業銀行,在漢密爾頓醞釀的金融大餐里,它是一道重要的基礎原料。因為合眾國銀行不屬於商業銀行,不能夠吸納儲蓄或開展借貸業務,所以漢密爾頓需要將一家信譽良好的商業銀行納入其中,以便保持金融穩定,進行必要的政府資金周轉。
杜爾認為這是一個賺錢的機會,便與華爾街一些著名人物一起,秘密開始股票收購的壟斷操作。杜爾的企圖開創了華爾街歷史上進行市場操縱的先河,其具體運作策略是:當股價低落時,盡可能地全部買進,然後消除壓低股價的負面因素,促使價格回升,再拋售手中的股票。問題在於,隨著壟斷者不斷買進,市場力量自然推動股價上漲,而這恰恰是壟斷者滿倉之前所極力避免的事情。為達到這一目的,杜爾在運作中巧妙地設計圈套,誘騙投資者相信一家新的銀行正在建立,將與紐約銀行展開競爭,致使紐約銀行股票價格大幅滑落。此後,杜爾竭盡所能吃進紐約銀行的股票。當用盡了所有資金和抵押的時候,他開始以2%-4%的月利率從紐約中央大街的廣大民眾中集資借錢。
1791年8月,漢密爾頓開始對杜爾產生了懷疑,提醒他不要進行與身份不符的投機生意,後來得知杜爾計劃拼湊一家新銀行,與紐約銀行展開競爭時,漢密爾頓勃然大怒,為避免其將整個國家建立商業信譽的宏偉計劃置於險境,漢密爾頓和紐約銀行合作,採取拒絕抵押的方式,阻止杜爾及其同謀染指紐約銀行。
紐約銀行不再為杜爾及其同夥提供進一步的貸款,杜爾的集資由於必須支付2%-4%的月利息,現金流一旦受阻,將產生致命的影響。這樣,杜爾的壓力驟然增大,災難發生了。
杜爾不得不被迫宣布無法履約付息。消息一經泄露,他們隨即遭到投資者的圍攻,但為時已晚,有人這樣描述當時的混亂情況:晚上人聲嘈雜、喧鬧紛亂,城市裡出現了暴民,聲討投機之父杜爾掠奪了所有財產,使他們血本無歸。暴怒的民眾試圖將他從監獄里揪出來,但被市長和行政官員制止了。由於令人詛咒的投機,這個城市一半人傾家盪產了。
梧桐樹協議
金融丑聞是導致《梧桐樹協議》簽署的重要事件之一。經紀人希望制定公共管理條例,規範金融市場,以便平息公眾的憤怒,同時將約束機制掌握於自我手中。
據說,在杜爾被捕一星期後,在《梧桐樹協議》簽署大約兩個月之前,一批經紀人於3月21日在克里賓館集會。根據《美國政府公報》報道:「商人和股票經紀人……任命了一個委員會,負責報告與商業交易運作模式有關的法律和法規,並研究他們的意見是否合適。」
美國獨立戰爭期間,樹木大多用來生火,曼哈頓街道上樹木貧乏,因而華爾街68號院這棵尚存的梧桐樹就格外引人注目,樹陰下成了良好的集會場所。1792年5月17日,24個經紀人在樹下召開會議,達成一項協定,協議具有中世紀行業協議的性質,它規定24個簽約者進行債券買賣時,彼此間享有優惠,以統一、固定的比率提取傭金:
我們,簽約者,作為買賣公共證券的經紀人,特此庄嚴承諾並彼此保證:在從今往後的交易中,無論對任何人,無論買賣任何證券,都將以不低於交易額0.25%的比率提取傭金,而我們之間彼此交易時,則相互磋商,給予優惠。
從此,會員專屬和固定最低傭金成為傳統和定製,延續並影響到以後的交易活動,直到 20世紀。《梧桐樹協議》簽約者的行為,也正是所有市場開拓者們夢寐以求的目標:設置壁壘,將自己和其他人隔離開來,以便實現市場壟斷;只有在方便可行的情況下,才允許其他人進入同一市場。
《梧桐樹協議》的簽署,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為了阻止政府對於金融市場的干涉。
「莊家」的出現
華爾街作為一個金融中心,在最初形成的兩年裡建章定製,為以後兩個世紀的發展奠定了基礎。這樣,華爾街培育了早期的券商。他們既是證券交易的受益者,也擔負著責任和義務。
無論如何,早期的華爾街迅速繁榮起來,並且很快出現了許多重要場所,容納商人們從事金融活動。其中第一場所當屬唐提飯店,唐提飯店由唐提投資機構建造,也因此得名,它不僅是一家飯店,更是一個精心設計的招商引資載體。對於經紀人來說,集資的方式已經不算新奇。從販運皮毛,到買賣奴隸,他們曾經一度無所不為。經紀人作為中間人,從供貨商手裡購買商品。
在1790-1792年劇烈動盪時期過後,華爾街的證券交易停頓了近20年。 1812年對英戰爭爆發,政府又開始通過大量發行債券募集資金,華爾街隨即迎來新一輪投資熱潮。戰爭結束後發生了三起重大事件,將華爾街繼續推向前進: 1816年美國第二合眾銀行重新開張,注冊資金3500萬美元,其中2800萬美元向公眾出售;為造伊利運河,首批債券開始發行,總額達7000萬美元;成立紐約證券交易委員會。
紐約證券交易委員會與《梧桐樹協議》簽約者聯盟一樣,都是會員制,但最大的不同在於,它成為一個行業協會,可以憑幾個經濟人的實力和影響,為華爾街確定證券價格。普賴姆被選為第一任主席,並且成為現代華爾街的偉大規劃者。
最早,普賴姆以銀行間的票據買賣積累財富,他以頻繁交易成為第一個「莊家」,並通過銀行控股,成為第一個私人銀行家。他放貸的利率,被稱為「普賴姆利率」。當時,由於受杜爾丑聞影響,證券交易行業十分蕭條。普賴姆是個革新家,通過對傳統交易去粗取精,他在自己的交易場所營造了安全、穩妥、賓至如歸的氛圍。
此後十年裡,競爭出現了,一方自詡為「官方」交易者,採取各種限制措施;另一方為外來者,認為證券交易不能包辦代替,不時發起挑戰,並聚集在馬路上開出了「路邊市場」。雙方爭來斗去,在法庭內外打起了官司,最終導致了法律、經濟等領域的新觀念的形成——即在一個自由市場體系中,自由應普遍存在,不應僅由一部分人享有這種特權。
羅斯福宣誓就職後不久,就請求國會支持銀行業立法。首先,禁止商業和儲蓄銀行投資股市證券;其次,建立銀行保險金保護儲戶利益。一家金融機構必須做出選擇:是致力於成為一家投資銀行,還是成為大型的、以客戶為主的商業銀行——銀行業的兩種功能間設置了防火牆。
金融大都會的再生
1835年12月16日是一個平淡無奇的日子,但發生了一場特大火災,夜晚火勢驟起,烈焰兇猛,以致連商業貿易大廈的大理石建築都毀於一旦。當大火終於熄滅的時候,原來的華爾街所剩無幾,一片廢墟。火災發生前,紐約共有26家火災保險公司,火災後,其中23家宣布破產。
盡管如此,華爾街的樂觀精神和無窮活力並沒有被摧垮。火災後僅四天,商業貿易就恢復正常營業。一年後,500幢新建築拔地而起或正在興建,一個更新、更好的華爾街如鳳凰再生般展現出來。
火災發生後的一段時間里,紐約證券交易委員會失去了棲身之地,只好四處游動辦公,直到新商業交易大廈在原址重新建造。新大廈位於華爾街和交易場所、漢諾威街和威廉街之間,占據了整片城區。設計者艾賽亞·羅傑斯採用了當時普遍流行的希臘新古典風格,在面對華爾街一面,豎立了12根巨大的愛奧尼亞式立柱。立柱每根重45噸,來自馬薩諸塞州昆西市的一個採石場,都是由整塊的岩石切割打磨而成,使用特製的木筏通過河流向南漂浮運輸,抵達紐約後,用了40組牛群從港口運抵施工現場。新大廈的圓形大廳,可以同時容納3000個交易員來回走動,從事各式各樣的商業貿易活動。
紐約證券交易委員會的辦公地點設在「鮑德廳」,羅傑斯匠心獨具,把它設計成一個規模宏大的商業中心,採光、供熱、通風設施一應俱全,還帶有一個巨大的地下室作為金庫,擺放著鐵皮保險櫃,儲存各式各樣的股票、債券及商業票據。
「賣空」交易的引入
19世紀末20世紀初,華爾街許多偉大的人物都是從「路邊市場」開始職業生涯、發家致富的。他們在交易方法上革新、創造,發展了許多專業技巧。「不間斷交易」就是從「路邊市場」開始的。紐約證券交易委員會每天只進行兩次交易,刻板不變,而「路邊市場」則不同,隨時可以進行交易。這樣,市場交易得以與瞬息變動的證券價格相適應,更趨活躍,市場交易額遠遠高於證券交易委員會。另外,在 「路邊市場」里,對某些特定企業或行業頗有研究的專家們,每天經常站在同一個地方,逐漸固定成習慣。長此以往,並經過發展演變,就產生了20世紀證券交易中具有顯著特點的「交易席位」和「專家」
19世紀三四十年代,最著名的操盤手是雅各布·利特爾,將證券交易中的賣空、買多推上了一個新的高度。賣空意味著以特定價格賣出他並不擁有的股票,約定30天或60天後交割。他賭定屆時市場價格會有所下降,自己可以按照比約定價格低的價格買進,從而保證個人只賺不賠。
利特爾並非完全憑借預感、對市場趨勢的精確分析或者胡亂碰運氣,而是通過壟斷市場、散布虛假消息、利用他人幫助等手段,操縱特定品種的證券價格,使之向著自己的預期價位靠攏,以達到盈利目的。他最著名的一次成功操盤,是在19世紀 30年代中期。他通過囤積「莫里斯運河及銀行公司」的股票,隨即將股價從10美元成功地拉升至185美元,從而賺了個缽滿盆盈。
利特爾一夜暴富,又一貧如洗,一生至少經歷了三起三伏。直到1857年,金融恐慌最終使他傾家盪產,甚至剝奪了他從事金融交易的權利。據一位認識他的經紀人所記錄,利特爾本人結束操盤生涯後,在曾經享受國王般的待遇、備受尊崇的鮑德廳里,像鬼一樣出沒,進行五股這樣小份額的買賣,而恰恰同一隻股票,他曾經一度可以翻雲覆雨。
脆弱的金融體系
國家經濟造就了國家金融體系,信用票據毫無阻隔地從一個大洋流向另一個大洋。在政府和普通民眾的支持下,華爾街成了美國資本和金融市場的管理者。華爾街的股票交易成了國家金融市場平衡所依賴的杠桿。這一金融機構的頂層是華爾街新的代理人——私有投資銀行,它徹底改變了華爾街力量的對比,一躍成為19世紀最後25年中華爾街最重要的力量。
新興投資銀行中最強大的是J·P·摩根,摩根大廈就在華爾街和百老匯大街交匯處,摩根戰略性地把辦公大樓建在財政部大樓及華爾街證券交易所對面,暗示摩根最終掌控的國有及私有經濟領地——正如他既經營華爾街的鐵路債券,又經營賓夕法尼亞大道的政府債券那樣。摩根秉承了維多利亞時代銀行家的風范,他把誠信、聲譽和自律作為推進事業的核心准則。
穿著舊式的套裝和樣式古板的襯衫,摩根在華爾街總部里一張大書桌後面發號施令,管理由自己一手締造的金融帝國,經營鐵路運輸、黃金、石油和鋼鐵,這是美國新工業經濟的核心——這也是摩根的首選。
但是,這個國家忽視了一個警告:「用公眾的錢漫無目的地修路是不合理的。」 1865-1873年,美國鐵路里程增長了一倍;運輸能力的增大導致了價格戰,新興集團公司的運輸優惠也由此產生——鋼鐵業巨頭卡內基和石油業巨頭洛克菲勒都是摩根的客戶。危機的伏筆是托拉斯合並和兼並的過分泛濫,幾年中,有3000家公司因兼並而消失。在頂峰的1899年,資本總額達22.7億美元的 1200家公司被工業托拉斯吞並,這些托拉斯公司的名字在20世紀是人們非常熟悉的:標准石油、卡內基鋼鐵公司、聯合水果公司、全國餅乾和聯合碳化物公司。
然而,美國沒有管理流動資本擴張活動的中央銀行,貨幣供應的增長受到限制貨幣供應擴張的金本位制的控制。這種進退兩難的窘境,即經濟擴張繼續而貨幣擴張停滯的局面,在繁榮的遮羞布褪下時最終爆發。
風向標是不斷累積而無法兌付的國債,由此產生的第二輪投機使情況愈發加劇。結果,投資回報如同一個隊列,每一份獲取的收益都在遞減。華爾街大買家最先到達,中央大街的投資者永遠遲到,只揀到內部交易者盛宴後的殘羹剩飯,其收益之低可想而知。這種模式每次都要重復,從1792年第一次危機到最近20世紀末的網路泡沫,概莫能外。
戳破氣泡的事件是聯合銅業公司的垮台,該企業背後有摩根的支持,其領導人是信託公司的查爾斯·巴尼。當摩根拒絕巴尼的援助請求時,他舉槍自殺了,隨之出現其他自殺事件。市場的信心馬上崩潰,暴露出堂皇的金融大廈相當脆弱的根基。在之後很短時間,即1907年10月22日,摩根被迫從他心愛的圖書館出來,主持對美國的金融援救行動。
1907年l0月22日,美國財政部長喬治·科特柳,按摩根的安排投放 2500萬美元以穩定美國金融市場和平息外國投資者中對欠款延付的擔心。兩天後,為了避免迫近的國內金融動亂,紐約股票交易所主席H·托馬斯造訪摩根,告知他,經紀行的大面積破產迫在眉睫,除非摩根拿出2000萬美元堵住華爾街虧損的洪水。接到摩根的通知,一位又一位銀行家步入他的辦公窒,到當天下午,趕在市場閉市的三點鍾之前,他集資2500萬美元向經紀行放貸,這就實現了中央銀行「最後援助貸款方」的功能。
但他們並沒能立刻結束危機,在這期間,儲戶們排隊從銀行取錢,人數之多迫使城裡的警察像今天的麵包店一樣分發編號的紙條以維持秩序。10月28日,紐約市長請求摩根給予3000萬美元的緊急融資並獲得同意,這是摩根財團牽頭進行的四次金援,在僅僅一周之內聚集了總額達8000萬美元的資金,摩根拯救了華爾街、紐約和美國財政部在國際金融市場的信譽。
構築「防火牆」
摩根去世的1913年,美國取得了兩個在金融改革之路上意外而又重要的進展。國會當年建立了聯邦儲備制度,從而解決了關於成立一家合眾國銀行的論爭。第一次世界大戰使華爾街從1914年負債超過30億美元的凈債務人,變成了1917年向世界各地放貸50億美元的凈債權人。在其後的20年代,牛市吞沒了華爾街,汽車改變了美國人的活動方式,電話在家庭和工廠的普及加速了信息的傳播,美國似乎走上了一條持久繁榮的大路。當氣泡在1929年10月24日這個周四又一次破碎的時候,美利堅銀行倒閉了,這在象徵意義上成為大蕭條的導火索。恐慌第二天就蔓延到了證券交易所,拋售的浪潮打擊了股價,股價暴跌的結果,就是嚴重的通貨緊縮和經濟大蕭條。
富蘭克林·羅斯福的當選,對普通美國人預示了一場新政,而對華爾街則是新一輪監管約束。1933年3月,羅斯福宣誓就職後不久,他就請求國會支持銀行業立法,其法理基礎是「古老的真理」:那些經營銀行、公司和其他管理或使用他人錢財的機構是代表他人利益的託管人。
《格拉斯——斯蒂格爾法》(1933年)為普通銀行儲戶提供了協調保護。首先,禁止商業和儲蓄銀行投資於股市證券;其次,建立銀行保險金保護儲戶利益——聯邦儲蓄保險公司。一家金融機構必須從中做出選擇,是致力於成為一家投資銀行,還是成為大型的、以客戶為主的商業銀行——銀行業的兩種功能間設置了防火牆。
第一部管理華爾街證券市場的法律經國會通過——《1934年證券交易法》,該法的實質是透明度,憑借SEC(證券交易委員會)和聯邦貿易委員會的執法權的要求注冊和完全的信息披露,其現有權力擴大到管理新發行的證券。
1934年,羅斯福任命埃克爾斯擔任聯邦儲備銀行主席,他在這個位子上幹了14年。作為一個遠離華爾街地理和意識形態圈子的人,埃克爾斯正是民主主義者夢寐以求的人物:一個來自西北的堅定正直的銀行家,他改革了聯邦儲備銀行,以新的方式控制了貨幣政策。
20世紀30年代形成的監管制度一直執行到20世紀80年代,這半個世紀中美國經濟要比歷史上任何其他可比時期的增長更快,同樣,這也是華爾街惟一一個沒有發生重大或甚至輕微金融危機的50年。
Ⅱ 幣圈年輕人現狀:炒幣揮金如土,生活縫縫補補
幣圈一天,人間十年。
當炒幣客在幣圈待了三四年,如約成為老韭菜,會不會對這個圈子沉澱出自己的視角?
5.19幣圈地震,有人日虧百萬,又為何心中毫無波瀾?
馬斯克喊單、各部門監管、新韭菜亂入...2021又是幣圈黑天鵝頻飛的一年,對年輕人來講,這是一個可以把豬吹上天的風口嗎?亦或是一個連光也逃不脫的黑洞?時間給了不同的人不同答案。
這次我們請了幾位炒幣客,聊了聊自己的炒幣經歷。我們也要先提醒想入場的朋友,如果這是個新事物,請對它保持敬畏,也保持懷疑。
以下是受訪者的口述——
編輯: 九歌
監制: 景歲
玩幣收益近千萬,吃10多塊的面都嫌貴
——大魚 成都 27歲 最高浮盈1000w
區塊鏈的技術是螺旋式上升的,數字貨幣僅僅是它的一種表現形式,我們的信仰是區塊鏈。
我是2019年進的場,我老公比我早兩年,他算是這個圈子裡的KOL(關鍵意見領袖),喜歡分析幣圈的技術面,也懂一些金融知識,不算是完全的投機者。
我們本金加起來3萬塊左右,從2017到現在,最高收益到過千萬,但是炒幣客的狀態很相似:幣圈揮金如土,平常縫縫補補。 我們連外面10來塊的面條都覺得貴,平常的 娛樂 也就是外出看看電影, 到了生活層面的消費,對標的可就是自己的工資了。
幣圈開始有不少屌絲,都是生活上不太如意的人。我們2017年在深圳工作,一線城市的房價真遙不可攀,憑工資想都不要想。當時我老公初進幣圈正趕牛市,3萬本金很快翻到200多萬。但是幣圈一天,人間十年,很快又跌到幾十萬,這幾年做了10多趟過山車,起起伏伏大起大落,5.19那天我們利潤回吐了大概200萬,這樣的經歷算是習以為常了, 幣圈掙的錢,像大風刮來的,會刮來也就意味著會颳走。
房產證丨受訪者供圖
2019年我們回成都買了第一套房,當時還沒在幣圈套過現,首套房的錢就是東拼西湊,當時我們的心態就是什麼也不想,便宜就行。後來套了300萬左右,又在成都買了一套公寓和一套住宅,這時候就比較關注房子的品質和小區環境。 在大部分同齡人還在為首付發愁的時候,我們不到30歲在二線就有了這些資產,生活上會很從容,這個裡面,有很大運氣的成分。
收益圖丨受訪者供圖
開始在幣圈我們處於一個囤幣的階段,自己在平台小程序上挖礦,牛市挖礦非常暴利,幾萬本金一兩天就可以收回來。後來一些大佬帶著幾億幾十億的巨款入場挖礦,基本把礦挖塌了,形成了一種壟斷。幣圈這幾年其實發展的很快,華爾街幾十年沉澱出的金融玩法幾個月就在幣圈落地,加上國家層面的監管,這個圈子在朝著良性發展,規則建立了,投機者就可能變少。
金融市場是人性的修羅場。不少玩家尤其是新入局的嫩韭菜,手裡的幣漲了就認定這是經濟領域的革命,跌了,幣圈就成了龐氏騙局。 我們每天生活的狀態就是工作、下班炒幣、研究玩幣的策略套路、讀項目書,我可能掙一個億也不會離場,它成了我生活的一部分。我們願意和區塊鏈的技術一起成長。當然,我們也不辭職,工作才是比較穩定的收入來源。
想入場的新人千萬不要借錢炒幣,更不能梭哈,最好先虧點錢,心態和技術都需要沉澱,這個圈子裡有不少投機行為,但不要成為一個投機者。 如果這是一場賭局,賭到最後都是人心。
帶我進圈的大哥,
在熊市的時候找了算命先生問漲跌
——左左 北京 30歲 最高浮盈50w
幣圈是把人性放大了很多倍的修羅場 ,24*365不停歇地在路上狂奔,只要賭場還在開門,就一定有賭徒參與進來,狂歡永不眠。
2017年,在一場酒局上,濤哥跟我們談論一種叫數字貨幣的東西,當時這還是一個新概念,現在大家聽到這個詞可能見怪不怪,但在4、5年前聽說這么個詞,還有人告訴你它可以漲幾倍,毫無疑問,你會覺得這是個騙局。
時間不長,當年的9月4號,是幣圈的一個標志性事件,七部委聯合打擊區塊鏈泡沫,幣災從天而降,炒幣客被連根拔起。 但過後不久,數字貨幣就開啟了新一輪的蒙眼狂奔。 到12月份,濤哥已經積累了千萬收益,瀟灑地離開傳統互聯網,轉身去了一家區塊鏈公司。這時候我就想好好研究一下數字貨幣,最終我認為,這大概率就是個擊鼓傳花的鬱金香騙局,可能是本世紀最大的經濟泡沫,但即便泡沫破裂,也足以在世界金融史上留下傳奇的一筆。
對話丨受訪者供圖
作為 科技 公司的年輕人,我決定要做一把時代的弄潮兒,於是就投了5萬,成為了幣圈切身的體驗者。
最近狗狗幣比較火了,經常在熱搜上徘徊,其實4年前就已經有了,當時我還研究了它的白皮書和背景,和狗狗幣的創始人一樣,我覺得這個東西就是在 搞笑 。 那時候狗狗幣一枚價格貌似就一兩分錢,很多人不是買的,是挖礦的時候平台送的。 最近doge瘋漲,當年的很多人才記起來自己還持有,不少人都忘了錢包密碼。
幣圈還是很有意思的,當時我買了一款公鏈的幣,最高收益翻了10倍,但我們就覺得要看到1000倍,天空才是極限。幣圈不像股市,可以分析一隻股票的PB、PE值,從而推導出股價的合理區間。 炒幣是基於共識,就像當有1000個人說玫瑰象徵愛情,那玫瑰就真的和愛情產生了聯系,共識是什麼?有時候就是空氣。
在熊市的時候,共識破裂,我的50萬收益最低連1萬都不到。
濤哥遇熊市,我們去柬埔寨騎摩托散心丨受訪者供圖
最近興起了新一輪炒幣風潮, 我們公司有個炒幣群,我眼睜睜地看著它幾天內從300人變成了兩千人。 裡面很多技術大佬,也有很多年輕人,不少新人來了就開合約,幻想暴富,結果被多空雙爆,他們又嚷嚷著要把炒幣群改名為「虛擬貨幣維權群」,給出各種奇奇怪怪的維權點。在我看來,這是一群心態不成熟的投機者、渴望不勞而獲的賭徒,對他們來講,幣圈可能是一個黑洞。
幣圈真是存在人生百態。當時引我入圈的濤哥,牛市的時候感覺飛黃騰達,階層跨越,做各種投資,周遊全世界。熊市的時候就很低落,大規模盈利消失,甚至去找了算命先生,問人家幣圈會朝什麼方向發展;有的人追漲殺跌不知適可而止,賠進家財也不收手;也有人幾句喊單就能引起幣圈大震。
這是一個各種毒蛇猛獸出沒的叢林,心態不好的人成不了萬獸之王。
我想和新來的炒幣客聊一聊
——何文 深圳 26歲 最高浮盈百萬
馬斯克屬於一個亂入者,幣圈這一輪牛市和去年的新冠疫情關聯太大。
剛入圈的時候我是個投機者。2017年12月,比特幣單價超過2萬美金,當時真被這個價格吸引了,不過真正炒幣是從18年3月開始的。當時充了大概5萬塊左右,最初玩的時候也沒碰過比特幣,對小散戶來講,它的價格太高了,而且漲跌幅比較穩定,一天漲10個點,在幣圈不會滿足的,買的主要還是以山寨幣為主。
18年下半年遇到了大熊市,當時手裡的三款山寨幣全部腰斬,有的跌掉了百分之九十,最慘的時候,5萬本金只剩4000塊錢。後來在區塊鏈媒體公司工作,和一些同事聊了聊,才慢慢懂了一些操作。到今年最高浮盈百萬左右,5.19幣圈被血洗的時候,我一天浮虧了20萬,其實還挺難受的。
18年第一次看到btc漲10個點丨受訪者供圖
炒幣是個心神不寧的生意,幣圈波動性太大,會忍不住隔一會就看一眼平台。 要盯價格盯k線,研究是不是做的方向反了,會不會虧損,要不要止損止盈。可能睡覺的時候一個波動,單子就爆倉了。
以前我開單的時候,基本上晚上會醒兩三次,3點醒一次,5點又醒一次,這是不需要鬧鍾的,是生理的應激反應。 這幾年,就覺得頭發白了不少,也掉了許多。
炒幣客自我調侃丨圖源網路
去年疫情,不少國家放水,大家為了抵抗通脹,不少人進了幣圈,加上馬斯克的喊單,和各種莊家的輿論博弈,市場情緒顯得很浮躁。 作為一個老韭菜,還是想對打算入場的人聊點看法——
投資是掙的認知和認識邊緣的錢。 如果你剛剛進場就翻了許多倍,千萬不要覺得那就是你的能力了,你可能就是運氣好。你不去了解這個行業,不去總結歸納這個行業的規則,不提升自己的認知水平,到手的錢一定會虧出去。就像我18年的時候,總體還是虧得挺慘的。
同時也希望每一個炒幣客都能坦然地經歷一次牛熊。 熊市來了也不要恐慌,這是一個非常好的買入時機,大部分的投資本身就是掙高買低賣的差價,事非經過不知難,切身走了這一個流程,你才能明白其中的一些規則。
最重要的一點,千萬別碰什麼資金盤、傳銷幣,這個東西太害人,隨時都能跑路的平台才是最大的風險環,一定要走正規的渠道。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人物均使用化名)
-THE END-
Ⅲ 比特幣成為幣圈老大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第一,比特幣生態不斷發展
由華爾街巨頭支持的加密貨幣平台可以進行比特幣交易,該平台還1得到了投資界的認可,這一舉動意義重大。雖然比特幣不在常規投資當中,但是,比特幣的投資門檻是越來越低,這就意味著越來越多的人能夠跨入比特幣當中。
第二,監管機構已接受比特幣
本來以為國家會聯合監管機構,殺掉比特幣,最後得出的結論就是,加密貨幣不會威脅全球的金融體系,所以,監管機構不會壓制比特幣。
第三,比特幣ETF遲早會通過
第四,多元化投資組合,比特幣有一定分量
調查發現,在多元化投資組合當中,比特幣占據了一定的分量。比特幣不會受到股市影響,和貨幣及商品也沒有關系。而比特幣的收益,也是受市場因素驅動的,不會被傳統資產影響收益。
第五,比特幣的需求一直在上漲
第六,比特幣的貨幣屬性
比特幣具有貨幣屬性的非法定貨幣。
第七,商品屬性
《關於防範比特幣風險的通知》,該通知中明確了比特幣的性質是一種特定的虛擬商品。
第八,稀有性
比特幣總量根據底層技術設定,大約為兩千一百萬枚,目前開採的數量大約在一千七百萬枚,還剩下20%未被開采出來,據計算,比特幣全部產出的時候大約會在2140年之後。
第九,流通性
比特幣和黃金大體上只是存在形式的差別,在充當貨幣的功能中無太大的差別,比特幣被稱為「數字黃金」並不為過。
Ⅳ 比特幣一天跌去4000美元,給幣圈人造成了哪些影響
對於眾多的比特幣投資者來說,損失肯定是巨大的。雖然比特幣一直被稱作黃金一樣稀有資產,但至今為止,任何一種金融資產,還沒有像比特幣一樣波動這么大,在規模已經如此龐大的基礎上,還出現30%以上的波動。這對於專業投資者來說,是難以接受。其實一直以來,華爾街的金融機構都在嘗試將比特幣納入自己的資產配置之中,因為這種數字貨幣的漲幅一直都很好,但可惜的是,這次大幅調整之後,這種可能性越來越低了。因為無論比特幣價格有多高,投資者都無法承受有這么大的波動。
就像日前美國石油管道被黑客攻擊這起案件,就是黑客通過比特幣交易的方式,來獲取利益的。而事實上,類似的事情未來可能越來越多,因為比特幣不光是交易沒有監管,賬戶也是毫無監管,政府根本無法是誰收了這筆錢,又是誰將其套現,這對警方來說,會增加破案的難度。所以短期來看,比特幣依然不是一個安全的交易資產。
Ⅳ 2020年幣圈是熊市還是牛市
偏向於熊市。
近期也看到了很多利好,不管是ETH的信託通過還是華爾街機構還是基金公司紛紛購入BTC,還是撰文寫BTC多好多好,這是一個歷史趨勢,現在全球面臨的局勢就是不斷印鈔應對經濟下行,造成法幣貶值,而購入BTC等作為抗通脹的保險就是未來很多機構的選擇。雖然這些機構布局的金額一般只佔了總體金額的1%-5%之內,但是這也是相當了不起,未來買BTC就是全球機構的一個大趨勢,一定會越來越多基金機構選擇購入BTC,這是不可改變的大勢!
BTC仍然是今年全球表現最佳的資產,因此我們對此要有充分的信心,雖然當下還沒能走出獨立行情,但是今年的幣圈在我看來是過去幾年中最精彩的一年,後續也是最值得期待的一年,包括Defi的創新,以及區塊鏈技術的再一次發展升級,ETH、波卡,Near等為代表的公鏈我相信會對後續幣圈整體產生較大的底層式技術改變帶來的熱度升級。
Ⅵ 比特幣等數字貨幣徹底涼了
昨晚,央行出手發文,金融業三大協會發聲:提供虛擬貨幣交易服務涉嫌開展非法金融活動。比特幣大跌。
一、正確認識虛擬貨幣及相關業務活動的本質屬性;
二、有關機構不得開展與虛擬貨幣相關的業務;
三、消費者要提高風險防範意識,謹防財產和權益損失;
四、加強對會員單位的自律管理。
在中國,估計幣圈逐漸就涼了,不能通過銀行和第三方支付買到數字貨幣了,數字貨幣的高潮也就過去了。
早些時候,中信銀行就宣布禁止數字貨幣交易。
涼了,比特幣已經跌破4萬美金了。這也算利好傳統的黃金。
央媽的話,還是要聽的。
數字貨幣炒上天之後,沒有更多資金流入,流動性就會出問題。之後,華爾街大鱷們就會再來一輪蹦極跌。火箭漲,蹦極跌,幣圈演繹得淋漓盡致。
08年大空頭也開始做空特斯拉了。
資本市場,逐漸進入很混亂的狀態了。還是謹慎點好。
看到市場這個樣子,我將股市的倉位也降至60%左右了,計劃如果再上上漲,倉位降到50%。這樣,就可以進可攻退可守了。
比特幣是全球熱錢流動性指標之一,特斯拉也算。他們前面紅極一時,現在逐漸不被看好了,也表明市場的熱錢降溫了。
美股也開始走經濟過熱的預期了,商品為王正在上演,之後便是現金為王啦。
沒有人能精準預測哪一個時間點現金為王最好。既然商品為王之後是現金為王,現在就應該做准備了。
留部分現金,等待大危機之後抄底機會。但也別空倉,萬一危機推遲個三年五載呢?誰也說不清楚。
但是,08年的大空頭已經動手了,這些牛人通常會敗給杠桿和時間,但是大的方向通常不會錯。
跟在牛人的背後吧。我也不會做空,就是要留好現金等待更好的機會。我還要學習巴菲特芒格但斌林園的精髓,永遠有倉位在場內,這部分是要去從穿越牛熊的。
葉飛這哥們似乎瘋了,膽子真大,私募冠軍絕對是當時他的實力。就憑他的膽識,金融圈就沒幾個人能比的了。但是,有點過了,讓人看得太不舒服。什麼話都敢說,什麼人都敢諷刺。哎,取關了。
Ⅶ 一周幣聞:吳忌寒和詹克團同時卸任比特大陸CEO,王海超或將接任
要聞:
吳忌寒和詹克團或將卸任比特大陸CEO
12月28日有媒體報道,吳忌寒和詹克團不久或將同時卸任比特大陸 CEO ,接任者或為王姓人士。該王姓人士原是圈外人,進入比特大陸已有一段時間。「還沒板上釘釘,目前處於過渡期。」 接近比特大陸的消息人士稱。
五六 財經 評論: 據分析,兩人同時卸任之後,王海超很有可能成為信任CEO,目前王海超任比特大陸產品工程總監。也有人猜測此王姓人士可能是華為前董事會成員王勝利。這兩個是可能性較大的猜測。
可以確定的一點是,比特大陸內部確實存在權力斗爭。比特大陸的雙CEO,詹克團希望比特大陸能香AI方向發展,吳忌寒則偏向區塊鏈,繼續生產礦機和新的晶元,兩人早有分歧。兩人同時卸任可能是內部爭斗的結果。
幣圈動態:
比特大陸將在本周末前解僱近一半員工
據CNN報道,比特大陸將在本周末前解僱近一半員工。北京公司今天裁掉了一個開發比特幣現金客戶端的團隊。當Blockstream首席戰略官和BTCC前首席運營官Samson Mow在推特上發布消息時,這條消息立即引起了軒然大波。Mow稱:「Bitmain已經悄悄地裁掉了他們整個哥白尼團隊,只有1周的通知。有些人剛剛加入公司,裁員剛好趕上聖誕節」。
日元超越美元,成為比特幣場外交易量最大法幣
12月24日,根據Coinhills的數據顯示,日元的市場份額為48.03%,而美元為44.38%。日元已超過美元,成為比特幣場外市場上交易量最大的主權貨幣。據五六 財經 了解,日本在數字貨幣法律法規、投資融資等領域有較為友好的環境。
華爾街正悄然走出加密市場
彭博社報道稱,華爾街正在悄然離開數字貨幣市場。根據報告,華爾街在市場上的安靜退出有兩個原因:市場低迷以及缺乏數字貨幣監管框架。第一個原因相對簡單。對於數字貨幣市場來說,2018年已經瘋狂,總市值暴跌80%以上。區塊鏈公司出現裁員和倒閉潮。在監管方面,缺乏清晰的監管規定,會繼續阻止金融業大機構進入該行業。
中國政法大學成立世界通證研究中心
12月24日,據中華網報道,近日,中國政法大學成立了世界通證研究中心暨全球首家「通證經濟與法律國際智庫」。該中心的宗旨是開展通證理論研究、拓寬通證實踐領域、 探索 通證應用場景、創建以維護全球共同利益為導向的網路空間命運共同體。
鏈圈動態:
麥肯錫報告:區塊鏈技術能夠助力銀行也提效降成本
12月24日,今天,麥肯錫在一份報告中指出,從2008年到在現在,銀行業面臨區塊鏈、大數據、雲計算、機器學習等新技術的沖擊。
報告強調,如果銀行業加速數字化進程,到2015年銀行業的凈資產收益率將回升至9.3%。事實上,一些銀行加速數字化轉型之後的業績表現,也證明了它的可行性。數字化和金融 科技 轉型可以有效地幫助銀行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提升業績並且增加投資人的信心。
中國首家電子時間銀行運用區塊鏈等創新技術
12月24日,據中國證券網報道,中國平安集團表示,其旗下全國首家以電子社保卡為載體的電子時間銀行近日在青島正式啟用。該電子銀行平台以中國平安旗下平安醫保 科技 的「城市一賬通」APP為獨家技術平台,通過移動互聯網、大數據、區塊鏈等創新技術,為志願服務搭建「時間交換」平台。與電子時間銀行簽約的志願者,通過申領「城市一賬通」App電子社保卡進行實名認證,開通本人時間銀行賬戶後,即可實現志願服務時間的記錄、存取、查詢、轉讓等功能。
杭州市長、副市長近日調研嘉楠耘智
12月19日,杭州市市長徐立毅和副市長陳衛強等人參觀調研了嘉楠耘智。徐立毅表示:「區塊鏈技術很好,你們要用區塊鏈解決人工智慧的安全性,做好一顆大家都用得起的晶元。區塊鏈和人工智慧的融合是未來,非常看好你們。」
人民日報刊文:利用區塊鏈等技術做到崗位匹配最優化
人民日報刊文《讓改革催動基層治理創新》。文章指出,身處 科技 創新時代,要善於利用大數據、區塊鏈技術,特別是運用「數據說話」「精準發力」「平等共享」等「互聯網+」思維,重組有限的人力、物力、財力,努力做到崗位匹配最優化、分工設置最合理、資源配置最高效。
交易所動態:
Binance趙長鵬:將添加以XRP為報價貨幣的交易對
12月24日,趙長鵬剛剛在推特宣布,幣安將很快推出以XRP為報價貨幣的交易對,並將ETH市場更名為ALTS市場。
火幣:人員優化確實是有,但火幣仍在新進員工
12月25日火幣相關負責人回應裁員表示,人員優化確實是有,現在正在做末位淘汰,不過和單純減員不同,火幣仍在新進員工,主要集中於核心業務和新興市場。對於2000道考題,火幣從2018年初即開始籌備區塊鏈從業資格考試,目的是為加強員工的職業化和專業度,以提高公司整體運營效率,和人員優化沒關系。但熊市不言底,適當減員,做好過冬的准備。
火幣合約於本周五上線EOS合約
火幣合約(Huobi DM)26日發布公告稱,將於新加坡時間12月28日(本周五)18點上線EOS合約。
OKEx合約限制買價,爆倉頻發
12月26日上午,OKEx的多個合約出現問題,限制買入價,空倉無法平倉。同時,在限價的情況下,出現多倉爆拉的情況。最終,很多空軍被爆倉。據五六 財經 不完全統計,光ETH的季度合約,爆倉單有3萬ETH以上。
此外,據用戶爆料,EOS合約出現同樣問題。
徐明星:OKEX「拔網線」是胡說
12月24日,徐明星接受界面采訪時稱,在OKEx數字貨幣合約中,OKEx「拔網線」的說法純屬胡說八道。此外,他本人不再是OKEx股東、法人代表和董事。
政策:
廈門市人民政府《意見》:對從事區塊鏈等領域企業給予研發費用補助,每年最高100萬元
《廈門市人民政府關於加快推進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發展的意見》近日發布,《意見》指出,鼓勵企業加大數字經濟項目投資。對年度新增研發費用超過100萬元,從事大數據、雲計算、網路安全、數字創意、區塊鏈等細分領域,或從事純軟體產品研發的企業,在現行企業研發費用補助政策基礎上,再按研發費用較上年新增部分的10%給予獎勵,每家企業每年最高100萬元。
日本金融廳將「虛擬貨幣」更名為「加密資產」的方針遭反對
日本金融廳將「虛擬貨幣」更名為「加密資產」的方針遭到了國內業界團體的反對。日本加密貨幣商業協會(JCBA)會長奧山泰全表示,更名違背了初衷。區塊鏈促進協會(BCCC)代表理事平野洋一郎稱,「貨幣」不依賴於國家或銀行即可進行價值轉移,反對使用「資產」一詞。精通虛擬貨幣的律師增島雅和表示,「虛擬貨幣」一詞具有非常強的訴求力,政府似乎很討厭這個稱呼,但在生活中決定稱呼的不是政府,而是我們普通市民。此外,很多企業已經用「虛擬貨幣」進行了注冊,此時更名不可避免會導致各種問題。
韓國金融委員會主席:明年1月之內將發布ICO調查情況
近日在韓國第四次產業革命特別委員會全體會議上,針對政府正在進行的ICO情況調查,金融委員會主席崔鍾久表示:「實態調查本身已經基本完成,但還需要進行分析和收尾工作,所以可能會在1月份之內完成。我們將全面討論,並調查其他國家的做法,以便在明年1月之內更加明確地表明立場。」
觀點:
Binance趙長鵬:一旦價格穩定下來,一切都會恢復
Binance首席執行官趙長鵬在最近的一次采訪中評論說,他認為加密的未來會是一個巨大的繁榮和增長。他對比特幣及其山寨幣表兄有信心,並且知道一旦價格穩定下來,一切都會恢復。並稱,「對於社區的定價來說,2018年是艱難的一年,我們看到很多項目都沒有在今年實現,所以這是一個修正年,但技術將保持不變,我們希望2019年開始爆發所以我認為業內人士對未來仍然充滿信心。所以,不用擔心這一點。」
萊特幣創始人李啟威:比特幣獎勵減半不會對價格產生巨大影響
針對社區中認為比特幣和萊特幣獎勵減半會對價格產生巨大影響的觀點,萊特幣創始人李啟威認為:獎勵減半與價格沒有直接關系。如果礦工們對於代幣存在信仰,獎勵減半後挖到的代幣仍然會惜售,也許會對價格稍有提振,但我不認為它對價格會產生巨大影響。
Weiss Rating:Tether在沒有完成合規審計前,其它證據都不足以完全信任
12月26日,Weiss Rating推文稱,盡管彭博聲稱目睹了銀行對賬單,證明Tether確實擁有支撐USDT的相應美元儲備,但這是遠遠不夠的。我們再說一遍:Tether還沒有完成正式合規審計,沒有它,所有這些說法都不足以得到真正的支持。
Ⅷ 全球幣圈十大交易所
交易所作為數字貨幣市場中的樞紐,起到了橋梁的作用,讓投資者和項目方聯系起來。全球幣圈有十大常用的交易所,分別是:(1)幣安網 Binance;(2)OKEX;(3)火幣網;(4)CoinbasePro;(5)Bitfinex;(6)Bittrex;(7)Kraken;(8)BitMEX;(9)Bitflyer;(10)雙子星 Gemini。
1、 幣安網。幣安交易平台是一群數字資產愛好者創建而成的一個專注區塊鏈資產的交易平台。總部位於日本東京,是目前中文交易所里最具影響力的平台之一。Binance由「Binary」和「Finance」的融合變形組成,意為數字科技與金融的融合。
2、 OKEX。OKEx是全球著名的數字資產交易平台之一,主要面向全球用戶提供比特幣、萊特幣、以太幣等數字資產的幣幣和衍生品交易服務,隸屬於 ACX Malta Technology Company Limited。
3、 火幣網。火幣全球專業站是火幣集團旗下服務於全球專業交易用戶的創新數字資產國際站,致力於發現優質的創新數字資產投資機會,目前提供四十多種數字資產品類的交易及投資服務,總部位於新加坡。
4、 CoinbasePro。CoinbasePro總部設立在美國,為用戶提供安全的平台,方便用戶進行各種數字資產投資。
5、 Bitfinex。Bitfinex是iFinex Inc.公司所有和經營的數字貨幣交易平台,提供多種數字貨幣交易服務、保證金融資,以及比特幣和萊特幣的保證金交易。目前佔有全世界數字貨幣交易平台市場份額的8%左右。
6、 Bittrex。Bittrex成立於2014年,是美國的數字資產交易所,國內用戶稱其為"B網",提供幣幣交易、美元OTC交易。
7、 Kraken。Kraken成立於2011年,總部位於舊金山,是歐元交易量最大的比特幣國際站。
8、 BitMEX。BitMEX建立於塞席爾共和國,是最先進的比特幣衍生品國際站,對於比特幣類產品提供高達100倍的杠桿,同時也提供針對其它數字貨幣產品的高杠桿。BitMEX自內而外採用最新的多重因素安全機制,安全性能高。
9、 Bitflyer。Bitflyer由高盛前員工創立,總部在日本。2015年以來,該公司推出了許多新服務,包括bitFlyerLightning、為專業人士設計的比特幣國際站、chainflyer區塊鏈瀏覽器等。
10、 雙子星 Gemini。Gemini雙子星是由Winklevoss兄弟創立的比特幣和以太坊國際站,是一家數字貨幣金融投資平台和託管機構,允許客戶投資和儲存數字資產,直接受紐約州金融服務部門的監管。
Ⅸ 幣圈誰來管啊各種虛擬貨幣相繼崩盤,為何還是有人相信
所謂的幣圈就是一個龐氏騙局詐騙犯、投機客們的集中地,那就是一個不法之地,唯一的規矩就是沒有規矩。但幣圈也不是沒有人管,虛擬貨幣會被炒得這么熱,是因為背後有西方勢力在暗中支持,所以幣圈是被西方金融大鱷們暗中操持著。
現在張嘴閉嘴虛擬貨幣,所以先要釐清一個概念,何為電子貨幣。
一般稱比特幣為龐氏騙局,比特幣其實不是龐氏騙局,它就是一個擊鼓傳花的賭博,賭自己不會是最後接手花的那個人。雖然欺騙手段並不高明,不過因為背後做局的是以華爾街為首的西方金融界,憑借著手裡雄厚的資本托底,所以虛擬信號們能夠歷經風雨不倒。西方金融機構在等待著割韭菜的那一天到來,因此自以為能在那一天到來前跑掉的投機客們紛紛入場,跟這些金融機構對賭。
隨著比特幣火爆,各種虛擬的如火幣之流也冒了出來,投機客們都在賭自己能在幣圈崩潰前撈得盆滿缽滿安然離場。而這其中中國投機客資本據說佔了幣圈總投入的四成以上,甚是令人擔憂啊,當割韭菜的那一天到來時,且看天台站多少人吧,一點也不值得同情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