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幣圈知識 » 元宇宙書籍什麼時候發布的

元宇宙書籍什麼時候發布的

發布時間: 2023-06-05 03:45:51

① 帶孩子了解虛擬世界,開啟未來的通行證

兒子非常喜歡《神奇校車》這套書和動畫片,每天都要拿出來讓我給他講,還要播放動畫片。這是一部有著科幻元素的科普系列書,裡面一群學校會一起坐著神奇的校車來到人體,宇宙等等這些地方, 探索 那些神奇的知識世界。孩子之所有會喜歡這類的書籍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他的神奇承諾,可以隨時變大變小去到想去的地方,想看血管心臟就可以瞬間去到人體中去,這樣有趣的事情,孩子怎麼會不喜歡呢?這些當時是假的,但是未來,在元宇宙,這些都可以實現。

2022年的春節聯歡晚會上,元宇宙在小品《還不還》的作用下火了一把,元宇宙到底是什麼?對於 科技 渣的媽媽來說可能還不了解,那怎麼讓孩子了解呢?中譯出版社出版的《給孩子講元宇宙》這本書生動講述了什麼是元宇宙,元宇宙涉及的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讓孩子從生活入手,了解什麼是元宇宙,掌握開啟未來的通行證。

千允貞,韓國知名科普作家,有豐富的科普知識傳播、推廣和教育經驗,擁有傳播有趣的科學知識的廣播經驗。

馬羅特和陸小新是兩個好朋友,也是虛擬 游戲 發燒友,他們戴著頭部追蹤器一起來到了一個恐龍世界,感受著耳邊恐龍的呼叫,霸王龍兇狠的對著陸小新張開了大嘴,嚇得他們趕緊退出了 游戲 。接著他們又開啟了混合現實模式,來到了宇宙,遨遊在宇宙里,可以看到哈雷慧星的尾巴,可以看到天狼星真實的樣子。

其實虛擬技術已經在我們身邊了,VR眼鏡,還有一些VR卡片,這些都是利用虛擬技術,利用大腦的錯覺藝術,用一種神奇的障眼法,讓眼睛產生立體視覺效果。虛擬世界就是全方位任務視角都能讓大腦做到視覺錯覺。而元宇宙就是以更逼真的圖像應用到生活中,在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應用虛擬技術。

虛擬技術可以解決生活中的難題。馬羅特和陸小新的好朋友諾寶視力變得越來越差,戴著眼鏡也看不清曲譜了,所以她要放棄弦樂團的活動了,因此她很傷心。馬羅特和陸小新為了幫助他們的好朋友,於是給研發著發郵件,希望可以繼續開發給視障人士服務的VR眼鏡,沒想到竟然成功了,好朋友用上了眼鏡,又可以繼續演奏了。貼近生活的案例讓孩子更加清晰地了解虛擬技術在生活中的應用。

虛擬世界的背後有著不同角色的人,這些不同職業共同努力創造了虛擬技術。智能機器的研發需要學習計算機和電力電子方面的知識,空間設計師是設計虛擬現實和元宇宙中多種空間和環境的人,他們也是虛擬世界的建築師,從事這樣的職業不僅要了解電腦程序和工學技術,還有人數字設計的感知力,協作力。

規劃師是構建 游戲 , 旅遊 ,教育,購物等多種虛擬現實內容和系統的人。需要擁有強大的想像力和創造力,需要熟悉掌握電腦知識和3D技術,還有了解計算機語言,更要有強大的組織力。

形象設計師把真我和假我結合,讓我們可以真正地代入到角色里。想要成為形象設計師,需要有美術功底和人文素養。

每一份職業都有其職業技能,並且需要我們不斷地學習思考,通過了解虛擬世界背後的這些職業,讓孩子對未來有所規劃和期待,明白為什麼而學。

在書的最後留給孩子的是一些對於元宇宙對於未來的思考。虛擬世界真的只有利嗎?利用虛擬技術,我們可以實現很多之前不能做到的事情,可以去到消逝的世界中去,看到那些早就滅絕的動物,看到我們身邊逝去的親人,但虛擬世界真的只有快樂嗎?

虛擬世界也存在問題,這是大腦的一種障眼法。當虛擬世界和現實世界有強烈的反差,我們還能接受所生活的現實世界嗎? 科技 應該是服務於人類,通過技術獲得更好的體驗和教育。人類最好的學習方式是親身體驗,在虛擬世界完全到來之時,我們更應該注重現實生活的體驗,珍惜現實中的人,慎重地做出選擇,因為人生不能重啟,選擇不能重來。就像書的最後告訴我們: 我們不能像玩 游戲 一樣,復位重啟我們的生活。

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元宇宙也是,每個人對它的認識和解讀不一樣, 科技 在進步,時代在發展,虛擬時代也在進化,《給孩子講元宇宙》讓孩子了解元宇宙,思考未來。

② 元宇宙起源於什麼時候

2021年,一個新奇的概念名詞在網路上迅速躥紅,引發科技界和投資界的廣泛關注。這個概念名詞,就是「元宇宙」。
元宇宙(Metaverse)概念起源於科幻小說,或指向互聯網的「終極形態」。Metaverse 一詞來源於1992年作家 Neal Stephenson 的科幻小說《雪崩》,描述了一個人們 以虛擬形象在三維空間中與各種軟體進行交互的世界。
元宇宙的起源·你了解多少?
尼爾·斯蒂芬森描述了一個平行於現實世界的網路世界,並將其命名為「元界」。所有現實世界中的人,在元界中都有一個「網路分身」。
這個「元界」,英文原著中叫「Metaverse」。它由Meta和Verse兩個詞根組成,Meta表示「超越」、「元」, verse表示「宇宙universe」。
書中所說的「網路分身」,英文單詞叫做Avatar。大家有沒有很眼熟?
是的,Avatar就是「阿凡達」。2009年,美國著名導演詹姆斯·卡梅隆的那部經典電影,就是以它命名。
Avatar的原意是「化身」,印度教和佛教中,特指化作人形或獸形的神。如今,電腦游戲或聊天室中玩家使用的虛擬身份,也叫Avatar。
相信大家很快就反應過來了,元宇宙不是真正的世界,而是一個虛擬的世界。其實,更准確來說,元宇宙是未來的虛擬世界。
說到虛擬世界,相信大家馬上又想到了另一部經典電影,那就是2018年美國大導演史蒂文·斯皮爾伯格執導的——《頭號玩家》。
電影《頭號玩家》就描繪了我們嚮往的元宇宙的樣子,它有完整運行的經濟體系,跨越實體和數字世界,數據、數字物品、內容以及 IP 都可以在元宇宙通行,大家既在這個世界享用已有的設施,也可以自己參與創作,進而豐富繁榮整個宇宙。
那麼元宇宙是游戲嗎?
目前元宇宙概念的游戲,特別是鏈游,由於技術和從業人員的局限,畫面渲染、游戲內容和玩法的打造都遠遠的落後於手游和端游,而且鏈游要在鏈上做分布式存儲也造成游戲反應比較慢,體驗感並不算好。
其實很多游戲,特別是 RPG 游戲,創造了一個虛擬世界,裡面有自己的社交場景,升級模式,自己世界觀,自己的經濟系統 ,有的游戲可以在上面創造自己喜歡的虛擬形象,捏臉,換衣服,打架,升級,購買裝備, 社交,甚至可以在裡面結婚,生子,飼養寵物,結拜兄弟組隊一起冒險。其實除了沒有開放共建的生態系統,他們也算是一個自己打造的虛擬世界。所以不少人認為游戲公司可能最適合率先打造元宇宙的世界,成為元宇宙的入口。
元宇宙,到底依賴哪些技術?
所理解的元宇宙 2.0 或者 3.0 版本,不僅僅只是游戲,也是一個去中心化的鏈上開源生態系統,應用場景也不僅僅是娛樂,而是可以在平台上社交、學習、工作、購物、看劇,看展覽、運動、甚至投資理財等等同時進行的平行數字世界。為了實現這樣一個元宇宙,需要多方力量共同搭建,沒有任何一個巨頭或者是個人能獨立完成這項工作。因此我們認為游戲和 VR 只是元宇宙的入口,但除游戲和 VR 外,還有許多投資機會。關於元宇宙的的分類方式很多,接下來我嘗試性的按投資人尋找項目的邏輯來分類闡述一下我認為元宇宙的投資機會在哪些方面,會因分類不同略有重復。
粗略來說,元宇宙包括了這么幾個方面的技術——晶元技術、網路通信技術、虛擬現實技術(VR/AR/MR/XR)、游戲技術(游戲引擎、游戲代碼、多媒體資源)、AI人工智慧技術、區塊鏈技術。
元宇宙是數字宇宙,是平行世界。所以說,元宇宙是建立在數字技術基礎上的,和IT、CT技術密不可分。
要支持龐大的元宇宙運作,首先必須要有極其強大的算力和演算法。
算力的根基是晶元,不用解釋了吧?演算法呢?是軟體,更是長期的人才積累和生態經營。眾人拾柴火焰高,只有更多的人才加入,投入更多的資源,才能一磚一瓦地把元宇宙搭建起來。
虛擬現實技術、游戲技術、AI人工智慧,都屬於IT范疇。站在CT通信的角度,元宇宙也是一個可以蹭的大熱點。
前面不是說「隨地」嘛?沒有通信,沒有低延時的5G/6G/全光網,用戶就不能接入元宇宙,只能在單機里自嗨,那還有啥意思?

③ 《元宇宙的邏輯》《元宇宙學》《元宇宙108問》作者是誰

王鴻賓教授,著名國際公益事業人士,企業家。曾任世界一帶一路組織主席、世界一帶一路基金會主席、中國公益事業促進會副理事長、香港大公報大公之友會名譽理事長、中國對外貿易理事會副理事長、中國改革與發展理事會副理事長。
王鴻賓教授出版發行《元宇宙邏輯》、《元宇宙學》、《元宇宙108問》宇宙系列專著「三部曲」多維度理論與實踐應用的結合,覆蓋了元宇宙方方面面的內容,是教科式書籍。元宇宙之所以如此誘人,部分原因在於它給了我們一個機會,人人都可以參與。王鴻賓教授三本著作,針對性深度解答元宇宙學方面的眾多相關問題,將對行業帶來深遠影響,將指引讀者搶占元宇宙未來賽道,是每個想把握數字經濟發展機遇的人士都應該讀一讀的三本書。

④ 元宇宙詞彙的誕生是誰提出的

元宇宙這一概念最早出自於尼爾·斯蒂芬森1992年出版的科幻小說《雪崩》。小說里的元宇宙是一個脫離於現實世界,卻始終在線的平行數字世界,人們能夠在其中以虛擬化身自由生活。2018年上映的電影《頭號玩家》,被認為是對元宇宙最直觀的影視呈現。隨著VR、AR、AI、5G等技術水平不斷提升,元宇宙的內涵也在不斷拓展。一方面,元宇宙既可以是完全獨立於現實的平行宇宙,或以類似「游戲」的方式存在,通過沉浸式體驗愉悅人們的精神生活;另一方面,元宇宙也可以是虛擬世界與現實世界的融合和交互——現實世界發生的一切事件都會同步到虛擬世界中,而人們在虛擬世界的行為和體驗也將投射到現實世界中,並對現實世界產生影響。這一類我們可以稱之為「融合元宇宙」,通過5G/AI/XR等信息技術促進更廣(范圍)、更深(復雜度)的信息協同,繼而反哺實體經濟發展,積極推動產業、治理、科研方面的改革創新。


在1992年,元宇宙最初作為科幻概念被科幻作家尼爾·斯蒂芬森(Neal Stephenson)提出。他在著作《雪崩》中描述,人類可以通過數字分身(Avatar),在一個虛擬三維空間中生活,現實世界的所有事物都可以被數字化復制到這一空間,作者將這個人造空間稱之為元宇宙。

元宇宙(Metaverse)並非是一個嚴謹的學術概念,目前廣義的認知是人們利用Avatar在時間依然只能單向流動的世界中進行同步實時交互,用共通協定的「貨幣」購買及出售由任何人/組織機構創建的物品(可以是內容、體驗、服務等)。

⑤ 元宇宙是誰提出的

自美國作家尼爾•斯蒂芬森在1992年提出「元宇宙」這一暢想,至今已近30年。「元宇宙」為何近來突然大火,並使2021年成為「元宇宙元年」?當我們回望這30年間的變化,一些問題便有了答案。

在眾多對元宇宙的描述中,技術是保障其實現的基礎。只有在高速無線通信網路、VR、AR、雲計算、區塊鏈等一系列技術突破的基礎上,才有可能搭建一個虛擬的元宇宙空間,實現人與元宇宙空間的對接,特別是保證人的感官體驗和實時交互。而這些關鍵技術都是近30年甚至近10年才得以長足發展的。正是這一系列技術創新的總和,讓人們看見了萬物互聯、虛實同步、虛實融合、虛實共生的可能,讓元宇宙有了出圈的資本。

社會因素也是元宇宙火爆出圈的推手。人類的生活方式正在發生巨大變化,尤其是近兩年新冠疫情使得全社會加長了網上活動時間。有研究表明,在新冠疫情中,隨著遠程辦公、在線學習的推行,很多國家和地區的數字化進程提速了5~7年,人們逐漸成為現實生活與數字生活的兩棲物種。2020年歌手Travis Scott在射擊游戲《堡壘之夜》中舉辦線上演唱會,以虛擬形象在游戲情景中表演,高峰期有1230萬人同時在線。同年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在游戲《我的世界》中舉辦線上畢業典禮,不僅有虛擬的伯克利校園,老師和學生們還有自己的虛擬形象。2021年中國傳媒大學動畫與數字藝術學院選擇在游戲《我的世界》中還原校園場景,舉辦線上虛擬畢業典禮。不可否認的是,線上化、數字化、虛擬化的生活方式是推動元宇宙火熱的重要原因。

這30年間,社會的人群結構和消費需求也在發生變化。互聯網原住民Z世代(1995-2009年出生)成長活躍,習慣線上交互,更加關注社交、游戲、二次元、短視頻等虛擬產業發展的重要行業,能夠接受甚至主動追求虛擬消費和體驗消費,如VR游戲、虛擬偶像、虛擬文化IP。所謂有需求就有市場,年輕消費者對虛擬文化和體驗場景的偏好也促成了元宇宙的大火。

⑥ 元宇宙概念是誰提出來的

誕生於1992年科幻小說《雪崩》
元宇宙(Metaverse)是利用科技手段進行鏈接與創造的,與現實世界映射與交互的虛擬世界,具備新型社會體系的數字生活空間。[12]

元宇宙本質上是對現實世界的虛擬化、數字化過程,需要對內容生產、經濟系統、用戶體驗以及實體世界內容等進行大量改造。但元宇宙的發展是循序漸進的,是在共享的基礎設施、標准及協議的支撐下,由眾多工具、平台不斷融合、進化而最終成形。它基於擴展現實技術提供沉浸式體驗,基於數字孿生技術生成現實世界的鏡像,基於區塊鏈技術搭建經濟體系,將虛擬世界與現實世界在經濟系統、社交系統、身份系統上密切融合,並且允許每個用戶進行內容生產和世界編輯。元宇宙一詞誕生於1992年的科幻小說《雪崩》,小說描繪了一個龐大的虛擬現實世界,在這里,人們用數字化身來控制,並相互競爭以提高自己的地位,到現在看來,描述的還是超前的未來世界。關於「元宇宙」,比較認可的思想源頭是美國數學家和計算機專家弗諾·文奇教授,在其1981年出版的小說《真名實姓》中,創造性地構思了一個通過腦機介面進入並獲得感官體驗的虛擬世界。2021年12月,入選《柯林斯詞典》2021年度熱詞;12月6日,入選「2021年度十大網路用語」。12月8日,入選《咬文嚼字》「2021年度十大流行語」

⑦ 怎麼理解元宇宙

-------怎麼理解元宇宙-------

⑧ 什麼是元宇宙通俗易懂的解釋

元宇宙的通俗解釋就是虛擬世界。

元宇宙就是未來的互聯網,或第三代互聯網。我們知道,第一代互聯網是PC時代,第二代則是移動互聯網,而第三代互聯網,則是以大數據、物聯網、雲計算、人工智慧、虛擬現實及增強現實、區塊鏈等為核心的內容,這些事物的集合,就是我們講的元宇宙。

對於元宇宙這個概念而言,或許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元宇宙的英文是Metaverse,前綴meta意為超越,詞根verse則由universe演化而來,泛指宇宙、世界。在維基網路中,元宇宙通常被用來描述未來互聯網的迭代概念,由持久的、共享的、三維的虛擬空間組成,是一個可感知的虛擬宇宙。

元宇宙的未來前景:

元宇宙的建設和普及還將促進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實現更深層次的融合,從而助力「百行千業」全面轉型升級,為實體產業開辟全新的發展空間。

元宇宙不是空談數字化,而是一個全真、全新的數字世界,它將實現我們總結的「五大融合」:數字世界與物理世界的融合、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的融合、數字生活與社會生活的融合、數字資產與實物資產的融合、數字身份與現實身份的融合。

⑨ 元宇宙是誰提出的

元宇宙是1992年科幻小說《雪崩》裡面提出的。

元宇宙(Metaverse)是利用科技手段進行鏈接與創造的,與現實世界映射與交互的虛擬世界,具備新型社會體系的數字生活空間。

Roblox給出的元宇宙包含八大要素:身份、朋友、沉浸感、低延遲、多元化、隨時隨地、經濟系統和文明。要素眾多,每個要素背後,還有一連串的解釋。總之,一句話說不清楚,這也恰恰說明這一概念的模糊性。

清華大學新聞學院沈陽教授指出,一方面,現實中缺什麼,虛擬世界中就需要補什麼;另一方面,人們在虛擬世界裡面做的事情,對於真實的世界有沒有反哺的作用。然而從人類發展歷史看,虛實之間的平衡將會變得越來越困難。

在元宇宙特徵與屬性的START圖譜中,北京大學陳剛教授與董浩宇博士梳理並系統界定了元宇宙的五大特徵與屬性,即:社會與空間屬性、科技賦能的超越延伸、人、機與人工智慧共創、真實感與現實映射性、交易與流通。

元宇宙本質上是對現實世界的虛擬化、數字化過程,需要對內容生產、經濟系統、用戶體驗以及實體世界內容等進行大量改造。但元宇宙的發展是循序漸進的,是在共享的基礎設施、標准及協議的支撐下,由眾多工具、平台不斷融合、進化而最終成形。

它基於擴展現實技術提供沉浸式體驗,基於數字孿生技術生成現實世界的鏡像,基於區塊鏈技術搭建經濟體系,將虛擬世界與現實世界在經濟系統、社交系統、身份系統上密切融合,並且允許每個用戶進行內容生產和世界編輯。

⑩ 元宇宙是什麼

元宇宙一般指Metaverse,Metaverse 是一個虛擬時空間的集合, 由一系列的增強現實(AR), 虛擬現實(VR) 和互聯網(Internet)所組成。

Metavers是由Meta和Verse組成, Meta表示超越, verse是宇宙universe的意思, 合起來通常表示,互聯網的下一個階段, 由AR,VR,3D等技術支持的虛擬現實的網路世界。

虛擬現實技術囊括計算機、電子信息、模擬技術,其基本實現方式是計算機模擬虛擬環境從而給人以環境沉浸感。隨著社會生產力和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各行各業對VR技術的需求日益旺盛。VR技術也取得了巨大進步,並逐步成為一個新的科學技術領域。

根據系統功能角度分類

系統功能分為規劃設計、展示娛樂、訓練演練等幾類。規劃設計系統可用於新設施的實驗驗證,可大幅縮短研發時長,降低設計成本,提高設計效率,城市排水、社區規劃等領域均可使用,如VR模擬給排水系統,可大幅減少原本需用於實驗驗證的經費。

展示娛樂類系統適用於提供給用戶逼真的觀賞體驗,如數字博物館,大型3D互動式游戲,影視製作等,如VR技術早在70年代便被Disney用於拍攝特效電影;訓練演練類系統則可應用於各種危險環境及一些難以獲得操作對象或實操成本極高的領域,如外科手術訓練、空間站維修訓練等。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vr,網路—元宇宙

熱點內容
元宇宙的投資案例 發布:2025-07-09 01:23:00 瀏覽:443
可以去售樓中心問租房的事嗎 發布:2025-07-09 01:17:25 瀏覽:632
元宇宙游戲貼吧 發布:2025-07-09 01:12:26 瀏覽:210
nba2k20合約耗盡了怎麼辦 發布:2025-07-09 00:57:52 瀏覽:714
圖形卡礦機 發布:2025-07-09 00:56:15 瀏覽:241
元宇宙的代幣現在的價格 發布:2025-07-09 00:54:46 瀏覽:66
區塊鏈360路由器無貨 發布:2025-07-09 00:13:27 瀏覽:606
比特幣24日價格 發布:2025-07-09 00:13:07 瀏覽:761
防抽水eth 發布:2025-07-08 23:57:07 瀏覽:485
央行數字貨幣是什麼概念 發布:2025-07-08 23:36:28 瀏覽:8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