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宇宙安信證券
Ⅰ 風電+光伏大基地時代到來,AR產業鏈有望快速成長丨明日主題前瞻
①風電+光伏大基地時代到來,儲能需求爆發式增長
全國發展和改革工作會議近日在京召開。會議強調,加強能源產供儲銷體系建設。充分發揮煤電油氣運保障工作部際協調機製作用,做好煤炭、電力、天然氣等供應保障。先立後破有序推進能源結構調整優化,積極推進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區為重點的大型風電、光伏基地建設,繼續發揮傳統能源特別是煤炭、煤電的調峰和兜底保供作用。
安信證券表示,儲能需求爆發式增長,2020年全球風電光伏裝機配套儲能比例不到3%,預計2025年配套比例有望提升至15%,儲能時長則有望提升至2.5h,儲能裝機規模或將超過80GW/200GWh,對應2021-2025年平均復合增長率約為80%。
相關個股:許繼電氣、金冠股份、新風光等
②中國 游戲 產業年會召開,元宇宙 游戲 將迎加速發展
2021年度中國 游戲 產業年會於12月14日至16日在廣州舉辦,年會包含中國 游戲 產業年會大會、 游戲 十強年度榜盛典等。
國金證券認為,元宇宙可以藉助 游戲 為人們提供構建新聯系的平台,而依託雲上強大的計算和渲染算力提供沉浸式體驗的雲 游戲 ,有望成為元宇宙領域最先落地的場景之一,元宇宙 游戲 有望迎來加速發展。
相關個股:昆侖萬維、順網 科技 、會暢通訊等
③廣東大力推動海上風電項目開發,行業持續高景氣
廣東省政府辦公廳14日發布《廣東省海洋經濟發展「十四五」規劃》,提出推動海上風電項目開發,力爭到2025年底累計建成投產裝機容量達到1800萬千瓦,加快建設陽江、粵東海上風電產業基地。
根據規劃,我國將圍繞山東半島、長三角、閩南、粵東、北部灣五個千萬千瓦級海上風電基地,共布局41個海上風電集群,總容量約2.9億千瓦。東興證券洪一表示,隨著政策持續指引,海上風電將逐漸成為風電行業裝機的重要組成部分,大基地+風電下鄉+海上風電將助力風電集中式和分散式市場的共同發展。
相關個股:中天 科技 、日月股份、海力風電等
④智能眼鏡新產品接連推出,AR產業鏈有望快速成長
OPPO公司14日召開未來 科技 大會,發布了新一代智能眼鏡OPPO Air Glass,還在5G和AR兩大領域分別推出了OPPO 5G遠程競速賽車、CybeReal全時空間計算AR應用2.0。OPPO智能眼鏡採用了定製的衍射光波導技術,單塊鏡片重量僅為6.6克。
此前華為已發布第二代VR智能眼鏡,蘋果公司也有意把AR眼鏡和智能 汽車 作為未來發展重點。銀河證券傅楚雄認為,AR終端將成為新一代引爆ICT行業的終端產品。為實現較好的用戶沉浸感,AR產業鏈的核心為光學、顯示零部件。預計光學將繼續向自由曲面、光波導技術發展,顯示將向硅基OLED、MicroLED方向發展。
相關個股:寶通 科技 、水晶光電、聞泰 科技 等
Ⅱ 風光發電再迎重大利好
快速輪動對策
中報季行情結束後,前期熱門賽道 光伏、儲能、動力電池 進入休整階段,而隨著穩增長預期的提升,基建鏈、金融地產鏈等低估值板塊開始逐漸有所表現。
風格有再平衡和「高低切換」、「大小切換」的傾向。
板塊上,漲價驅動下出現強者恆強的情況, 化工、煤炭、有色 等周期股掀起各種漲停潮。
題材概念上,受 元宇宙概念 影響的雲 游戲 、電子競技板塊開始出現大漲, 北交所概念 有所冷卻。
目前市場整體處在非常活躍的狀態,兩市自7月21日以後,成交額連續突破萬億。
交易熱度持續上升,但主要指數並未創出新高,而且也沒有明顯增量資金。
說明成交額和換手率的上升主要是存量資金在進行博弈,導致行業輪動加速,熱點切換過快。
在行業快速輪動的行情下,可以從中期視角來制定相應的投資策略,A股投資如果單從一兩個月到半年的時間維度看,最關鍵的是把握好行業景氣度。
比如,上半年二季度開始啟動的 半導體、鋰電材料、光伏 等板塊,市場走勢就正好跟行業的景氣度緊密貼合。
而行業的總體景氣程度,又跟凈利潤增速呈正相關關系。
按照安信證券的回測,把2005-2020年334個申萬三級細分行業每年按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速排序分為數量相當10大組,從第1到第10大組的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速依次降低。
結果表明,當年景氣度居前、業績同比靠前的行業具有更好的超額收益,即從中期視角來看,行業景氣度與超額收益存在顯著的正相關關系。
因此,即使最近資金會在各板塊間出現反復橫跳的情況,咱們只要把握好行業景氣度情況,耐心持有或逢低布局就好。
從中報業績來看, 高端製造業 和 硬 科技 依然是明確的景氣主線,將8個硬 科技 賽道分為22個細分行業,並根據其2022年的業績增速和估值進行判斷。
考慮對2022年的增速預測, 光伏組件及材料、新能源車鋰電 及設備的景氣程度會持續到明年。
軍工 的增速雖然處於中游水平,但是在幾個軍工整機廠的預付賬款、合同負債超預期大幅度增長後,未來有業績上調的可能。
目前來看,有色中的 鋰、鋁、錫、錳 等,化工中的 黃磷、純鹼、電石、玻纖 等品類漲價有望持續。
綠色電力
9月7日,全國綠色電力交易試點正式啟動,首批共17省份259家市場主體參與,達成交易電量79.35億千瓦時。
綠色電力主要是通過 風能、太陽能 等可再生能源轉換而成的電能,這些電能的碳排放為零或近零。
而綠電交易,則是以風電、光伏等綠色電力產品為標的物的中長期交易。
來自上海的巴斯夫、科思創、施耐德、等企業率先交易,同寧夏簽訂了2022~2026年總計15.3億千瓦時光伏電量的重磅訂單,成為綠電交易開市後首批跨省訂單。
首批綠電交易,主體以 風電 和 光伏 為主,後續將逐步擴大到水電等其他可再生領域,價格完全由發電企業與用戶雙邊協商、集中撮合等方式形成。
首批平均交易價格較當地電價有0.03-0.05元/千瓦時的增長,溢價幅度較大 ,附加收益歸發電企業所有。
因此,對於具有存量補貼的新能源項目,綠電交易產生的附加收益可用於抵消政府補貼, 風電、光伏、垃圾焚燒等新能源運營商將全面受益 。
「3060」助推風電光伏快速發展
2020年,國內整體發電量的大頭依然以火電為主,占總發電量的60%以上。
而根據「3060」政策的要求,2030年國內風電、光伏總裝機容量要達到12億千瓦以上,未來十年風電、光伏年均新增裝機將超過6650萬千瓦。
截至2021年6月,國內風電、太陽能累計發電裝機容量分別為29192、26761萬千瓦,風光發電裝機容量保持增長態勢。
發電量方面,風電發電量大幅增長超44%,在所有電力類型中,風力、光伏發電量的增速相對較高,在碳中和政策推進背景下,二者行業景氣度更高。
火電漲價利好清潔能源
2020年底以來,全 社會 的用電量增速持續超預期,而煤電作為我國電力系統中最大電源,卻受到碳中和政策性壓制。
近年來煤電的佔比下降,事實上削弱了電力系統整體的增發效應與穩定保供能力。
隨後進入21年,由於煤炭供需形勢異常緊張,市場煤價大幅上漲至 歷史 高位,火電企業盈利和現金流雙重承壓。
3季度,預計煤價將進一步上行,火電虧損情況或將大幅惡化 ,個別成本控制能力較差、大量采購現貨的公司可能瀕臨現金流虧損。
在下半年電力供應持續緊張,煤價高位震盪的預期下,2022年煤電綜合電價有望全面上漲。
在當前的電力體系中,火電上網電價電價高於水電、與核電及平價風電光伏基本持平、低於帶補貼的風電光伏。
後續火電上網電價出現整體提升,平價風電、伏憑借未來的成本迭代下行,有望加速實現相對火電的成本優勢。
優先受益的運營商
市場上的風光運營商主要由央企、地方國企、民企組成。
對於央企而言,此前在火電與水電領域積累多年的大型項目經驗、地方政府溝通基礎、以及電網消納溝通基礎,有助於其加速落地大型風光水火儲一體化項目。
以2020年底風光裝機規模進行對比, 龍源電力 以2275萬千瓦領先於同為發電央企旗下的 三峽能源、華能新能源、中廣核風電、華電福新、大唐新能源 ,這5家企業均處於1200-1600萬千瓦的區間。
此外,火電轉型風光的運營商也具備優勢,由於風光發電正處於高速擴張周期,高度消耗資金,使得風光發電商經營活動現金流很差。
而火電業務可以帶來現金流,對公司構成良好補充,滿足後續大額資本開支,因此具有優勢。
火電轉型新能源運營商: 華能國際、福能股份、華電國際
全國性風電運營商: 龍源電力、中閩能源、節能風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