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大學72礦機同學群
A. 誰知道名言故事
愛迪生的故事
愛迪生 一生只上過三個月的小學,他的學問是靠母親的教導和自修得來的。他的成功,應該歸功於母親自小對他的諒解與耐心的教導,才使原來被人認為是低能兒的愛迪生,長大後成為舉世聞名的「發明大王」。
愛迪生從小就對很多事物感到好奇,而且喜歡親自去試驗一下,直到明白了其中的道理為止。長大以後,他就根據自己這方面的興趣,一心一意做研究和發明的工作。他在新澤西州建立了一個實驗室,一生共發明了電燈、電報機、留聲機、電影機、磁力析礦機、壓碎機等等總計兩千餘種東西。愛迪生的強烈研究精神,使他對改進人類的生活方式,作出了重大的貢獻。
「浪費,最大的浪費莫過於浪費時間了。」 愛迪生常對助手說。「人生太短暫了,要多想辦法,用極少的時間辦更多的事情。」
一天,愛迪生在實驗室里工作,他遞給助手一個沒上燈口的空玻璃燈泡,說:「你量量燈泡的容量。」他又低頭工作了。
過了好半天,他問:「容量多少? 」他沒聽見回答,轉頭看見助手拿著軟尺在測量燈泡的周長、斜度,並拿了測得的數字伏在桌上計算。他說:「時間,時間,怎麼費那麼多的時間呢?」愛迪生走過來,拿起那個空燈泡,向裡面斟滿了水,交給助手,說:「裡面的水倒在量杯里,馬上告訴我它的容量。」
助手立刻讀出了數字。
愛迪生 說:「這是多麼容易的測量方法啊,它又准確,又節省時間,你怎麼想不到呢?還去算,那豈不是白白地浪費時間嗎?」
助手的臉紅了。
愛迪生喃喃地說:「人生太短暫了,太短暫了,要節省時間,多做事情啊!」
歷數古今中外一切有大建樹者,無一不惜時如金。古書《淮南子》有雲:"聖人不貴尺之璧,而重寸之陰。"漢樂府《長歌行》有這樣的詩句:"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晉朝陶淵明也有惜時詩:"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唐末王貞白《白鹿洞》詩中更有"一寸光陰一寸金"的妙喻。法國作家巴爾扎克把時間比作資本。德國詩人歌德把時間看成是自己的財產。魯迅先生對時間的認識更深刻。他說:"時間就是生命。無端地空耗別人的時間,其實無異於謀財害命。"法拉第中年以後,為了節省時間,把整個身心都用在科學創造上,嚴格控制自己,拒絕參加一切與科學無關的活動,甚至辭去皇家學院主席的職務。居里夫人為了不使來訪者拖延拜訪的時間,會客室里從來不放坐椅。76歲的愛因斯坦病倒了,有位老朋友問他想要什麼東西,他說,我只希望還有若干小時的時間,讓我把一些稿子整理好。
當代青少年多數都很羨慕美國、日本富裕的生活及其轎車、電器,然而,你知道他們是多麼珍惜時間嗎?早在200多年前美國還沒獨立的時候,美國啟蒙運動的開創者、科學家、實業家和獨立運動的領導人之一富蘭克林就在他編撰的《致富之路》一書中收入了兩句在美國流傳甚廣、擲地有聲的格言:"時間就是生命","時間就是金錢"。20世紀90年代初,中國遼寧青年參觀團在日本出席一個會議,出國前團長准備了厚厚一疊發言稿,可是屆時日方官員遞上的會序表卻寫著:"中方發言時間:10點17分20秒至18分20秒。"發言時間僅為一分鍾。這在那些"一杯茶水一支煙,一張報紙看半天"的人看來,似乎不可思議,而在日本卻是極為平常的。日本從工人到學者,時間觀念都非常強。他們考核崗位工人稱不稱職的基本標准就是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單位時間的勞動量,時間一般精確到秒。
參考資料:http://www.gaopeng.com/txy/blog/xsoblog/more.asp?name=yuqi&id=22831愛迪生的故事
愛迪生 一生只上過三個月的小學,他的學問是靠母親的教導和自修得來的。他的成功,應該歸功於母親自小對他的諒解與耐心的教導,才使原來被人認為是低能兒的愛迪生,長大後成為舉世聞名的「發明大王」。
愛迪生從小就對很多事物感到好奇,而且喜歡親自去試驗一下,直到明白了其中的道理為止。長大以後,他就根據自己這方面的興趣,一心一意做研究和發明的工作。他在新澤西州建立了一個實驗室,一生共發明了電燈、電報機、留聲機、電影機、磁力析礦機、壓碎機等等總計兩千餘種東西。愛迪生的強烈研究精神,使他對改進人類的生活方式,作出了重大的貢獻。
「浪費,最大的浪費莫過於浪費時間了。」 愛迪生常對助手說。「人生太短暫了,要多想辦法,用極少的時間辦更多的事情。」
一天,愛迪生在實驗室里工作,他遞給助手一個沒上燈口的空玻璃燈泡,說:「你量量燈泡的容量。」他又低頭工作了。
過了好半天,他問:「容量多少? 」他沒聽見回答,轉頭看見助手拿著軟尺在測量燈泡的周長、斜度,並拿了測得的數字伏在桌上計算。他說:「時間,時間,怎麼費那麼多的時間呢?」愛迪生走過來,拿起那個空燈泡,向裡面斟滿了水,交給助手,說:「裡面的水倒在量杯里,馬上告訴我它的容量。」
助手立刻讀出了數字。
愛迪生 說:「這是多麼容易的測量方法啊,它又准確,又節省時間,你怎麼想不到呢?還去算,那豈不是白白地浪費時間嗎?」
助手的臉紅了。
愛迪生喃喃地說:「人生太短暫了,太短暫了,要節省時間,多做事情啊!」
歷數古今中外一切有大建樹者,無一不惜時如金。古書《淮南子》有雲:"聖人不貴尺之璧,而重寸之陰。"漢樂府《長歌行》有這樣的詩句:"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晉朝陶淵明也有惜時詩:"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唐末王貞白《白鹿洞》詩中更有"一寸光陰一寸金"的妙喻。法國作家巴爾扎克把時間比作資本。德國詩人歌德把時間看成是自己的財產。魯迅先生對時間的認識更深刻。他說:"時間就是生命。無端地空耗別人的時間,其實無異於謀財害命。"法拉第中年以後,為了節省時間,把整個身心都用在科學創造上,嚴格控制自己,拒絕參加一切與科學無關的活動,甚至辭去皇家學院主席的職務。居里夫人為了不使來訪者拖延拜訪的時間,會客室里從來不放坐椅。76歲的愛因斯坦病倒了,有位老朋友問他想要什麼東西,他說,我只希望還有若干小時的時間,讓我把一些稿子整理好。
當代青少年多數都很羨慕美國、日本富裕的生活及其轎車、電器,然而,你知道他們是多麼珍惜時間嗎?早在200多年前美國還沒獨立的時候,美國啟蒙運動的開創者、科學家、實業家和獨立運動的領導人之一富蘭克林就在他編撰的《致富之路》一書中收入了兩句在美國流傳甚廣、擲地有聲的格言:"時間就是生命","時間就是金錢"。20世紀90年代初,中國遼寧青年參觀團在日本出席一個會議,出國前團長准備了厚厚一疊發言稿,可是屆時日方官員遞上的會序表卻寫著:"中方發言時間:10點17分20秒至18分20秒。"發言時間僅為一分鍾。這在那些"一杯茶水一支煙,一張報紙看半天"的人看來,似乎不可思議,而在日本卻是極為平常的。日本從工人到學者,時間觀念都非常強。他們考核崗位工人稱不稱職的基本標准就是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單位時間的勞動量,時間一般精確到秒。
B. 施迪明公司的規模怎麼樣
江西理工大學(原江西冶金學院,南方冶金學院)傑出校友榜政 界郭聲琨,79年選礦畢業。現任十七屆中央候補委員,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書記,廣西壯族自治區第十一屆人大常委會主任。 中共十六大代表,中共十六屆、十七屆中央候補委員。曾任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總公司公司副總經理、國家有色金屬工業局黨組書記,中國鋁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徐樂江,81年冶機畢業,現任十七屆中央候補委員。寶鋼集團董事長。李德水,67年采礦畢業。第十一屆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曾任國家統計局局長,曾任中國國際工程咨詢公司黨組書記、重慶直轄市副市長、國務院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李介車,61年煉鋼畢業,吉林省副省長。黃名鑫,65年采礦畢業,江西省人大副主任張文,91年工業自動化專業畢業,深圳市副市長林 武,82年煉鋼畢業,湖南經貿委主任。曾任湘潭鋼鐵公司總經理。林衛國,77年煉鐵畢業,福建省經貿委。曾小平,81年煉鋼畢業,天津市冶金工業局局長。揭贛元,77年采礦畢業,江西省委組織部副部長、江西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廳長。王成雲,75年冶機畢業,第八屆中國僑聯副主席。溫州市政協副主席,曾任溫州市副市長。程宗錦,69年采礦畢業,江西省人事廳副廳長。朱方生,81年煉鐵畢業,江西省人事廳助理巡視員。湯喬蔭,61年煉鋼畢業,江西省公安廳副廳長。韓茂前,69年采礦畢業,南昌海關副關長。劉曉斌,81年采礦畢業,江西省黃金管理局副局長。顧秋麟,76年礦機畢業,紹興市委副書記。王朝新,84年有色畢業,萍鄉市副市長。塗 強,67年礦機畢業,浙江省經濟技術協作辦主任(廳級)黃繼晏,76年礦機畢業,省高招辦副主任。曾曉文,91年礦機畢業,省公路局副局長。饒俊達,64年采礦畢業,撫州地區人大副主任。陳建德,77年軋鋼畢業,廈門市委統戰部部長。管躍慶,81年煉鐵專業畢業,廣西自治區國資委副主任。程國江,84年采礦畢業,國家經貿委產業政策司處長。徐水源,91年冶機畢業,國家人口與計劃生育委員會處長。黃松保,78年有色畢業,《紹興日報》社副社長。企業界江西理工大學被譽為有色冶金人才的搖籃,中國有色冶金企業的高管大多是江西理工的校友。按照《財富》雜志2009年世界500強榜單,包括大陸和台港澳在內的中國地區共有43家企業入選,其中就有寶鋼集團、中鋁的領軍人物出自江西理工大學。而按照中國校友網大學傑出校友排名,江西理工大學排在60名左右。這些對於一個非重點院校來說,堪稱不大不小的奇跡。熊維平,76年選礦畢業,中國鋁業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曾任中南工業大學(現中南大學)管理學院院長,中南工業大學常務副校長。陳茂生,75年采礦畢業,中國鋁業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曾任中國有色金屬南昌公司經理。劉同高,76年稀冶畢業,廈門鎢製品公司總經理。朱錦彥,67年采礦畢業,江西銅業公司副總經理。龍子平,82年有色專業畢業,江西銅業公司副總經理。閻鑫元,70年采礦畢業,江西省冶金集團公司總經理。曾任省冶金廳廳長。陳雪山,75年軋鋼畢業,江西省冶金集團公司副總經理。張福連,88年測量畢業,北京百分通聯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總裁。傅民安,81年軋鋼畢業,南昌鋼鐵集團公司董事長。唐飛來,81年煉鋼畢業,南昌鋼鐵有限公司總經理。信維克,77年煉鋼畢業,南昌鋼鐵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鄒立志,77年稀冶畢業,江西省有色工業公司總經理。姚迪明,79年采礦畢業,江西省投資公司總經理。陳 翔,82年煉鋼畢業,江西省投資公司副總經理。董金武,81年煉鋼畢業,山東濟南鋼鐵集團有限公司組織幹部部部長。劉江,83年冶機畢業,山東濟南鋼鐵集團有限公司冷軋板廠廠長兼書記眭志華,03年礦機畢業,山東濟南鋼鐵集團總公司中板廠李世中,81年軋鋼畢業,杭州鋼鐵股份公司副總經理。廖彩通,62年冶機畢業,洛陽銅加工集團公司巡視員。鄭文達,85年采礦畢業,深圳中金嶺南有色公司副總,原韶關凡口鉛鋅礦礦長。王 文,89年礦機畢業,韶關凡口鉛鋅礦副礦長。羅水根,66年采礦畢業,山西中條山有色金屬公司副經理。殷永生,68年冶機畢業,中國第五冶金建設公司總經理(成都市)。晏從高,64年采礦畢業,柳州華錫集團公司副總經理。姚根華,89年采礦畢業,柳州華錫集團公司副總經理。顧建國,77年煉鋼畢業,馬鞍山鋼鐵股份公司董事長、總經理。施雄梁,77年煉鋼畢業,馬鞍山鋼鐵股份公司副總經理、總工程師。張建平,81年煉鋼畢業,馬鞍山鋼鐵股份公司技術中心副主任,博士。甘富華,77年礦機畢業,中國冶金進出口江蘇公司總經理。李安平,79年稀冶畢業,中國冶金進出口江蘇公司副總經理。王洪,83年金屬壓力加工專業,現任新余鋼鐵有限責任公司副董事長、新余鋼鐵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長兼總經理。薛劍峰,77年軋鋼畢業,江蘇冶金貿易公司總經理。蔣筱春,81年軋鋼畢業,南鋼寶興鋼鐵股份公司總經理、黨委書記。朱炳安,86年礦機畢業,中國冶金設備南京公司副總經理,副書記。王方漢,81年采礦畢業,南京棲霞山鋅陽礦業公司董事長、總經理。全國采礦權威人士。陳耀連,82年冶機畢業,南京冷軋板公司經理。邵 武,82年采礦畢業,銅陵有色集團公司副總經理。邱曉悌,65年采礦畢業,銅陵有色集團公司總經理助理。謝 蘇,83年礦機工業,銅陵中金銅箔公司副總經理。吳根篩, 年礦機畢業,南京華新瑞實業公司(原南京第二鋼鐵廠)董事長、黨委書記。陳揚毅,79年冶機畢業,江蘇機械設備進出口公司總經理。徐寰宇,83年壓加畢業,廣州橡膠企業集團董事長、總經理。原任廣州有色金屬集團公司副總經理,廣州鋁材廠董事長。羅小博,82年稀冶畢業,廣州珠江冶煉廠廠長、黨委書記。塗贛華,89年有色畢業,廣州珠江冶煉廠副廠長。彭在美,65年冶機畢業,珠江鋼管有限公司高級顧問,全國燃氣、石油管材標准委員會委員、權威人士。何繼長,82年煉綱畢業,廣東伊佩克環保產業(集團)公司副總經理。韓家新,81年選礦畢業,中冶國際商品交易有限公司(廣州)總經理。龔天培,67年礦機畢業,中金嶺南鉛鋅集團公司黨委書記。黃 全,84年自動化畢業,國泰君安證券股份公司南昌營業部總經理。李建芳,67年礦機畢業,華東地勘局副局長。熊冬生,76年冶機畢業,核工業260廠黨委書記。魏仲文,62年軋鋼畢業,江西建材機械廠總工程師。危時安,75年采礦畢業,漂塘鎢礦礦長。李上鑒,75年選礦畢業,西華山鎢礦礦長。洪饒生,82年軋鋼畢業,廈門市諾維信商貿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柯真明,81年選礦畢業,福建三木股份公司副總經理。(上市公司)陳 偉,87年有色畢業,南平鋁業公司副總經理。陳軍偉,79年煉鐵畢業,三明鋼鐵公司副總經理。林 平,81年測量畢業,寧波聯合集團建設開發公司總經理。吳文中,81冶機畢業。夏 江,81冶機畢業。寶鋼公司。封國富,85年選礦畢業,新疆有色金屬工業公司總經理。高 翔,89年計算機畢業,重慶冶煉集團公司副總經理。潘貽芳,83屆煉鋼畢業,天津鋼鐵集團公司副總工程師。余旦新,82年有色畢業,白銀有色金屬公司冶煉廠總工程師。陸維和,82年有色畢業,河南中州鋁廠技術中心主任。何明德,82年選礦畢業,廣西柳州有色冶煉股份公司總工程師。蒙建德, 廣西平果鋁業公司炭素廠廠長。楊吉華,85年冶機畢業,山東鋁業公司氧化鋁廠廠長。王克岳,86年礦機畢業,山東鋁業公司副總經理。陳 強,85年有色畢業,江蘇南通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副主任、博士。姚士良,79年煉鐵畢業,馬鋼駐滬辦主任。蔡景章,81年自動化畢業,景德鎮焦化煤氣總廠、副總經理。金 輝,83年煉鋼畢業,廣東韶關鋼鐵公司供應處處長。吳雨霖,83年冶機畢業,海南鋼鐵公司計劃處處長。許 勝,83年采礦畢業,深圳發展銀行杭州分行行長。研究院所、高校界胡筱敏,81年選礦畢業,東北大學環境工程中心主任,博士。蔡嗣經,75年采礦畢業,北京科技大學博導,教務處處長。韓正炎,76年礦機畢業,景德鎮陶瓷學院教務處處長。賴遠明,83年礦山機械專業畢業,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2002年),中國科學院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凍土與寒區工程研究室主任,博導。入選中國科學院2007年增選院士侯選人名單。黃元魁,76年煉鋼畢業,贛州電大校長。胡奕信,1964年選礦畢業,江西教育學院巡視員。仇厚授,76年稀有金屬冶煉畢業,華南熱帶作物大學工學院院長。施逢年,76年選礦畢業,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礦物研究中心,教授林多賢,1976年稀冶畢業,贛南師院黨委書記、院長。孫弘安,82年數學師資班畢業,贛南師院副院長。高峰,82年數學師資班畢業,集美大學師范學院教務處長。薛世山,82年物理師資班,銅陵職業技術學院副院長。李炎生,1976年稀冶畢業,九江學院副院長。蔣漢榮,79年煉鐵畢業,閩西大學副校長。陳粟宋,81年自動化畢業,順德職業技術學院科技處處長。夏 忠,83年稀冶畢業,鄭州輕金屬研究院科技處處長。呂彥海,77年選礦畢業,山東冶金設計研究院副院長。殷惠民,81年煉鐵畢業,江蘇冶金設計院院長。王占清,沈陽有色冶金設計研究院院長助理。王京海,82年壓加畢業,洛陽有色金屬加工設計研究院院長。王運敏,81年采礦畢業,馬鞍山礦山研究院院長。項宏海,81年采礦畢業,馬鞍山礦山研究院副院長。黃平華,81年軋鋼畢業,馬鞍山鋼鐵設計研究總院副院長。
C. 尋找合肥礦機小學04屆 六一班的同學們。王道傑,張芳帶過的班。
哦買尬!居然還有人記得這個小學!我上到四年級的時候這個學校就和和平小學合並了!現在都沒這個學校了!
D. 長春工業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的科研成就
學院的一大突出特點是擁有較多的國內外最先進的現代實驗設備。實驗室面積近2800平方米,材料分析、性能測試和材料儀器設備較為齊全。實驗室分材料微觀檢測分析實驗室、金相實驗室、高頻實驗室、金屬防腐與防護實驗室、力學性能實驗室、高分子材料實驗室、熱處理實驗室、化學分析實驗室、無損探傷實驗室和國內一流的焊接實驗教學基地。裝備的國內外先進材料檢測儀器設備主要有:透射電子顯微鏡(日本電子JEM-2000EX)、掃描電子顯微鏡(日本電子JSM-5500LV)、能量譜儀(美國EDAX公司FOCAU2)、X射線衍射儀(日本理學D-MAXⅡA型)、直讀光譜儀(日本島津PDA-7000)、電液伺服動靜疲勞試驗機(日本島津)、電子萬能拉壓試驗機,陶瓷陰極離子鍍膜機(MH-800),X射線探傷儀、金相定量分析光學顯微鏡、光學顯微鏡(德國MM-6)、離子濺射儀(KYKYSBC-12)、鍍膜機(日本電子JEE-4X)、離子減薄儀(GL-69D)、TGA/DSC同步熱分析儀、多用途沖擊試驗機、各種硬度計、等離子熱噴塗設備(美國3710)、高頻熱處理設備、金屬表面抗腐蝕設備、真空熔煉爐、真空燒結爐、超薄切片機(萊卡公司)、各種磨損試驗機、各種熱處理試驗設備、各種先進的焊接設備、傅立葉變換紅外光譜儀(美國尼高力)、激光粒度儀(美國)、放電等離子燒結機(日本)、振動樣品磁強計(美國lakeshore)、梅特勒精密密度儀(瑞士)、電阻儀(AT512)等。
在教學工作中,學院注重基礎理論學習與實驗操作及生產應用相結合的教學模式,重視本科生的實驗教學,一般實驗室及實驗儀器全天開放並無限制使用,並規定每位本科生的現代大型儀器實驗課超過15學時(必上實驗課有:透射電子顯微鏡,掃描電子顯微鏡,能量譜儀,X射線衍射儀,電液伺服疲勞試驗機,直讀光譜儀等),特別是畢業論文期間允許學生大量使用這些現代大型儀器。這是國內其他大學難以做到的。
焊接試驗室可同時提供70名學生進行焊接試驗,配備各式先進的焊接設備,焊絲等消耗材料也基本無限制使用。
由此說明學院培養學生的目標除要求學生具備專業理論知識外,還要具備過硬的動手能力。在注重啟發式互動式和培養學生獨立分析與解決問題能力的教學方式,注重生動形象的多媒體教學,更注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提倡學生參加教師科研課題組,提高學生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意識,提高學生動手操作能力。鼓勵學生深入廠礦企業進行專業調研和參與技術攻關活動,鼓勵學生進行專業技術革新和發明創造活動。形成了從課堂到社會、從實驗技能到工程應用的立體式學習氛圍。所培養的學生基本達到懂理論、會實驗、能應用,畢業後即可成為社會有用人才。學院畢業生考研率較高,連年畢業就業率超過95%,連年畢業就業滿意率在80%以上。
學院除了注重學生的專業學習外,還非常注重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組織各種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堅持「學習高等文化知識,先要學做高尚品德人」的教育觀念。使學生能夠自覺加強道德修養、深刻榮辱觀念,以大學生行為規范嚴格要求自己,營造了濃厚的學習氛圍,培養了誠信友愛、團結合作的凝聚精神。
學院組織學生以深入部隊、農村、社區、工廠為重要組成部分的大學生「三下鄉」暑期社會實踐活動連年被評為省、市級社會實踐「優秀團隊」,榮獲長春工業大學 「共建20周年雙擁工作先進集體」稱號。
學院組織學生以「挑戰杯」大學生課外科技作品大賽為依託,積極增強學生的創新意識、提高學生實踐動手能力,在大學生課外科技作品大賽中,榮獲全國第八屆「挑戰杯」三等獎一項,省特等獎、一等獎各一項、二等獎兩項和三等獎各兩項。通過活動,極大地提高了同學們的專業學習興趣,也促進了學院的學風建設。
學院在科研方面近年來得到了長足的發展,陸續建立了材料技術與裝備工程、焊接材料與技術、材料表面工程技術、高分子合成與應用等校級研究所(研究中心)。學院對外開展了廣泛的行業合作,並在通化鋼鐵集團建立了「金屬材料加工工程研發基地」;在吉林鐵合金股份有限公司建立了「合金材料工藝技術與節能工程研發基地」;在四平高斯達納米製造設備有限公司建立了「金屬納米材料製造工藝與應用研發基地」。還與北京等地大型企業、清華大學、中科院金屬所、吉林大學汽車材料重點實驗室、日本東京工業大學和東北大學、中國一汽集團、吉化公司、長客集團、通鋼集團、吉林油田公司、鞍山鋼鐵公司、浙江等各地院所、企業建立了各種形式的合作關系。
學院學術氣氛活躍,科研成果豐碩。近3年發表科研論文約200餘篇,被SCI、EI和ISTP檢索約50餘篇;承擔國家、省部級科研項目約40餘項,科研經費年均400萬元以上;獲省部級科技成果獎8項,專利發明12項, 成果推廣為社會創造經濟效益約9000萬元。其中:《低碳低合金空冷貝氏體鋼》成功用做卡車前橋,其疲勞壽命達到和超過日本同類產品的指標;《捷達轎車連桿國產化》項目採用非調質處理工序代替調質鋼,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合金滲碳鋼坯等溫正火工藝及生產線》通過國家級成果鑒定,批准為國家級重點新產品。《轎車深沖件IF鋼板國產化》,在汽車鋼板輕量化方面創造了較好的經濟效益。《激光熔覆技術》對材料表面進行改性處理,為一汽集團公司創造直接效益1200餘萬元。另在礦機耐磨材料,鋁、鎂、鈦合金,金屬化合物陶瓷,功能合金材料,納米材料製取與應用,等離子噴塗與堆焊復合材料等方面取得了大量成果與生產應用效果。
E. 蘭州理工大學的歷屆領導人
蘭州理工大學的歷屆領導人及任職時間分別為:
一、校長
1、牛載坤,1919.5--1920.7
2、水枏,1920.8--1943.7
3、崔雨田,1943.8--1945.6
4、蒲敏政,1945.7--1946.3
5、胡嘉善(代理),1946.4--1946.7
6、王紹文,1946.8--1950.12
7、周篤彥,1950.12--1958.4
8、朱培屏,1958.4--1958.6
9、高樹勤(革委會主任),1967.10--1971.3
10、程繼章(革委會主任),1971.3--1972.12
11、馬繼孔(革委會主任),1972.12--1976.12
12、李之欽,1978.9--1982.9
13、張德鄰,1983.6--1985.10
14、陳劍虹,1985.1--1996.3
15、洪毅,1996.3--1999.3
16、王智平,1999.5--2002.9
17、袁占亭,2002.9--2005.1
18、李慧,2005.3--2008.3
19、王曉明,2009.5--2015.10
20、夏天東,2015.10--2016.10
21、芮執元,2016.10--
二、黨委書記
1、朱培屏,1958.8--1965.3
2、靳汝驤(副書記),1965.3--1967.10
3、程繼章,1971.11--1972.12
4、馬繼孔,1972.12--1978.9
5、李之欽,1978.9--1982.9
6、李頻如,1982.9--1983.6
7、張德鄰,1983.6--1985.10
8、唐國選,1987.1--1992.6
9、張弼,1992.6--1996.3
10、劉秀芝,1996.3--2002.9
11、王智平,2002.9--2012.8
12、李貴富,2012.9--2016.10
13、夏天東,2016.10--
(5)東北大學72礦機同學群擴展閱讀:
蘭州理工大學前身是1919年創立的甘肅省立工藝學校;1958年,在組建蘭州工學院的基礎上,將甘肅交通大學並入,定名為甘肅工業大學;1998年,轉制為「中央與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為主」的院校;2003年,正式更名為蘭州理工大學。
截止2019年9月,學校有蘭工坪校區、彭家坪校區兩個校區,佔地面積2430畝,校舍建築面積107萬平方米,圖書館館藏圖書239.6萬冊,電子圖書113.6萬冊。設有19個學院、1個教學研究部,教職工2309人,專任教師1478人,全日制在校生2.8萬餘人。
學校現任領導為:
1、夏天東,黨委書記
2、芮執元,黨委副書記、校長
3、俞樹榮,黨委常委、副校長
4、丁虎生,黨委副書記
5、韋堯兵,黨委常委、副校長
6、李仁年,副校長
7、時寧國,副校長
8、宋琦,副校長
9、李香楓,黨委常委、紀委書記
10、王全進,黨委常委、副校長
11、曹潔,黨委常委、副校長
12、曾華輝,黨委常委、副校長
F. 歷史名人的資料
在我的認識里,評價一個君主到底是暴君還是明君,要看他做的什麼事來判斷,亦或者是功大於過亦或者是過大於功來看待。
嬴政生活的年代是戰國的末期,當時戰國七雄之間彼此攻伐無度,最受苦的就是列國之中的百姓。周朝建立八百年的時間里,諸侯國之間頻繁的攻打,由起初的幾百個諸侯國,發展到最後變成七個諸侯國之間彼此攻打。
從這個層面上來看,秦始皇的功勞絕對大過他的過錯,在我看來,修皇陵確實奢侈了一些,但正因為如此,還給我們留下了足以震懾世人的秦兵馬俑。
總之我認為,秦始皇算是個明君。
G. 勵志小故事100字
1. 詹天佑為國不計名與利:近代科學先驅、著名工程師詹天佑,在國內一無資本、二無技術、三無人才的艱難局面面前,滿懷愛國熱情,受命修建京張鐵路。他以忘我的吃苦精神,走遍了北京至張家口之間的山山嶺嶺,只用了500萬元、4年時間就修成了外國人計劃需資900萬元、需時7年才能修完的京張鐵路。前來參觀的外國專家無不震驚和贊嘆。當時,美國有所大學為表彰詹天佑的成就,決定授予他工科博士學位,並請他參加儀式。可是,詹天佑正擔負著另一條鐵路的設計任務,因而毅然謝絕了邀請。他這種為國家不為個人功名的精神,贏得了國內外的稱贊。
2.華羅庚毅然回國:大數學家華羅庚,在「七·七」事變後,從生活待遇優厚的英國回到抗日烽火到處燃燒的祖國,不為金錢和學位,回國後積極參加抗日救國運動。1950年,他已經成為國際知名的第一流數學家,並被美國伊里諾大學聘為終身教授,但他毅然帶領全家回到剛解放的祖國。
3.愛國英雄楊靖宇:楊靖宇21歲參加革命,1940初,他被日軍圍困,身負重傷,啃不動樹皮,只能將棉衣里的棉花和著冰雪吞下去充飢。日軍勸降不成,便放亂槍,年僅35歲的楊靖宇壯烈犧牲。殘忍的日軍剖開他的遺體,當看到他的胃裡只有野草和棉絮時,這些被楊靖宇帶領的抗日聯軍弄得焦頭爛額的侵略者全呆住了。在冰天雪地的長白山密林中,支撐著楊靖宇與敵人戰斗的力量是對祖國的一腔熱愛之情
你選選
H. 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高層中哪些是東北石油大學畢業的
王玉普(中石油大慶油田前總經理,現任黑龍江副省長)1978年至1982年大慶石油學院礦機專業學生。
蘇樹林 1983屆畢業生。曾擔任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副總經理,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高級副總裁,現擔任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總經理、黨組書記,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中國青年「五四」獎章獲得者。黨的十六屆、十七屆中央候補委員。
傅成玉: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總經理,兼中國海洋石油有限公司董事長、首席執行官
史興全:原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
胡文瑞: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
沈殿成: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兼煉油與化工分公司總經理;
謝文彥:中油遼河油田公司總經理;
I. 各位大哥們幫幫忙呀!!!!!!
您好:
1.一桶水可以裝滿10碗或12杯,倒入5杯水和3碗水在空桶內,水面高度占桶高度的多少?
碗1/10,杯1/12,1/12*5+1/10*3=答案
2.單獨完成一項工程,甲要20天,乙要30天,甲先單獨做5天後,乙又參加工作,還要多少天完成任務?
(1-1/20*5)/(1/20+1/30)=答案
3.某班參加外語小組的人數佔全班人數的3/7,參加數學小組的人數佔全班人數的1/6,外語和數學至少參加一組的人數佔全班人數的11/21,求兩組都參加的人數佔全班人數的幾分之幾??
3/7+1/6-11/21=18/42+7/42-22/42=3/42=1/14
兩組都參加的人數佔全班人數的1/14
4、電影票480張,如果先給五年級學生,剩下的只能給六年級一半的學生,如果下面分給六年級,剩下的給五年級,剩下的給五年級,那麼五年級會有1/3的學生分不到票。五、六年級各有學生多少人?
解:設五年級X人,六年級2(480-X)人。
六年級2(480-X)人,五年級[480-2(480-X)]除以三分之二
X+2(480-X)=2(480-X)+[480-2(480-X)]除以三分之二
X=360.............五年級
2(480-X)=2*(480-360)=2*120=240..............六年級
5、加工同一種零件,甲需要3分鍾,乙需要3.5分鍾,丙要4分鍾.現在加重這樣的零件1825個,他們三人同時加工零件,在完成任務時各加工多少個零件?
甲工效1/3,乙工效1/3.5=2/7,丙工效1/4
甲工效1825*1/3=1825/3個,
乙工效1825*2/7=3650/7個
丙工效1825*1/4=1825/4個
這批零件1/(1/3+2/7+1/4)=84/73小時
甲84/73*1825/3=答案
乙84/73*3650/7=答案
丙84/73*1825/4=答案
6、某工程先由甲單獨做63天及可完成,再由乙單獨做28天即可完成。如果甲乙合作,需48天完成。現在先由甲做42天,然後由乙來完成,那麼還需要做多少天?
63甲+28乙=48(甲+乙) 3甲=4乙 甲每天工作量1\84,乙還要56天
7.某村種植了m公頃玉米,總產量為n千克;水稻種植面積比玉米的種植面積多p公頃;水稻的總產量比玉米的2倍多q千克。寫出表示玉米和水稻的單位面積產量的式子。如果兩式的分母不同,進行通分!
玉米:總產量為n千克,m公頃,
則:每公頃n/m千克.
水稻:總產量比玉米的2倍多q千克,就是2n+q千克。
種植面積比玉米的種植面積多p公頃,就是m+p千克。
則:每公頃2n+q/m+p千克
玉米每公頃n/m千克,水稻每公頃2n+q/m+p千克 然後通分
玉米每公頃n(m+p)/m(m+p)千克,
水稻每公頃m(2n+q)/m(m+p)千克
9.學校把170元獎學金發給在數學競賽中獲獎的張三和李四兩位同學,張三得到的2/9與李四得到的1/4相等,兩人各得獎學金多少元?
張三得獎元數*2/9=李四得獎元數*1/4
可設:
張三得獎元數=1/4
李四得獎元數=2/9
則:
張三得獎元數*2/9=李四得獎元數*1/4
1/4*2/9=2/9*1/4
張三得獎元數與李四得獎元數的比是1/4:2/9=9:8
那麼按比例分配,
170*9/9+8=90元 張三得獎元數
170*8/9+8=80元 李四得獎元數
10.已知兩個數的最大公因數為4,最小公倍數為120,求這兩個數???
設一個X一個Y
最大公約數4,
最小公倍數:
4 |X Y
|----------
A B
最小公倍數=4*A*B=120
A*B=30,AB互質,所以A=2,B=15
X=2*4=8,Y=15*4=60
所以,這兩個數是8和60.
11.航模比賽中,分成甲、乙兩組的人數比是7:8。如果從乙組調8人到甲組,則乙組人數是甲組的五分之四(4/5),參賽的一共有多少人?
(要具體過程)
設乙組X人,甲組7/8X人
X-8=(7/8X+8)*4/5
12. 一桶鹽水重200千克,含鹽率10%.要使含鹽率達到16%,要蒸發掉多少千克水??
鹽的重量不變,鹽有:200*10%=20千克
含鹽是16%時總量是:20/16%=125千克
那麼要蒸發水:200-125=75千克
13.一瓶飲料,喝掉25%後,連瓶重950克.喝掉50%時,連瓶重700克,飲料和瓶各種多少千克??
喝掉水:50%-25%=25%的重量是:950-700=250克
水總重量是:250/25%=1000克=1千克
瓶重:950-1000*75%=200克=0。2千克
14、某次數學比賽,有兩種評分方法:第一種答對一題得5分,不答得2分,答錯不扣分;第二種先給40分,答對一題得3分,不答不得分,答錯扣1分,某學生用兩種方法評分均得81分,請問這次比賽共有多少道題?
答對x題,不答的y題,答錯z題
5x+2y=81
40+3x-z=81 得出3x-z=41
由5x+2y=81 可知x一定是單數
由3x-z=41 可知41+z一定被3整除
當z=1時 x=14 不合題意捨去
當z=4時 x=15 此時y=3
當z=7時 x=16 不合題意捨去
當z=10時 x=17 此時y=-2 不合題意捨去
所以本次比賽共有x+y+z=15+3+4=22題
15.工程隊要修一條水渠:如果每天多修8米,可提前4天完工;如果每天少修8米,則延後4天完工。請問這條水渠的長度?
設規定時間是X天
由題意得知,4天的工作量是:8[X-4],那麼一天可以修:2[X-4]
[2(X-4)-8][X+8]=X*2[X-4]
[2X-16][X+8]=2X^2-8X
2X^2+16X-16X-128=2X^2-8X
8X=128
X=16
即規定時間是16天,一天可修:2*[16-4]=24
所以,總長是:16*24=384米
16.一個數被3除餘1,被4除餘2,被5除餘4,這個數最小是幾?
題中3、4、5三個數兩兩互質。
則〔4,5〕=20;〔3,5〕=15;〔3,4〕=12;〔3,4,5〕=60。
為了使20被3除餘1,用20×2=40;
使15被4除餘1,用15×3=45;
使12被5除餘1,用12×3=36。
然後,40×1+45×2+36×4=274,
因為,274>60,所以,274-60×4=34,就是所求的數。
17.一個數被3除餘2,被7除餘4,被8除餘5,這個數最小是幾?
題中3、7、8三個數兩兩互質。
則〔7,8〕=56;〔3,8〕=24;〔3,7〕=21;〔3,7,8〕=168。
為了使56被3除餘1,用56×2=112;
使24被7除餘1,用24×5=120。
使21被8除餘1,用21×5=105;
然後,112×2+120×4+105×5=1229,
因為,1229>168,所以,1229-168×7=53,就是所求的數。
18.一個數除以5餘4,除以8餘3,除以11餘2,求滿足條件的最小的自然數。
題中5、8、11三個數兩兩互質。
則〔8,11〕=88;〔5,11〕=55;〔5,8〕=40;〔5,8,11〕=440。
為了使88被5除餘1,用88×2=176;
使55被8除餘1,用55×7=385;
使40被11除餘1,用40×8=320。
然後,176×4+385×3+320×2=2499,
因為,2499>440,所以,2499-440×5=299,就是所求的數。
19.有一個年級的同學,每9人一排多6人,每7人一排多2人,每5人一排多3人,問這個年級至少有多少人?(澤林老師的題目)
題中9、7、5三個數兩兩互質。
則〔7,5〕=35;〔9,5〕=45;〔9,7〕=63;〔9,7,5〕=315。
為了使35被9除餘1,用35×8=280;
使45被7除餘1,用45×5=225;
使63被5除餘1,用63×2=126。
然後,280×6+225×2+126×3=2508,
因為,2508>315,所以,2508-315×7=303,就是所求的數。
20.有一個年級的同學,每9人一排多5人,每7人一排多1人,每5人一排多2人,問這個年級至少有多少人?(幸福123老師問的題目)
題中9、7、5三個數兩兩互質。
則〔7,5〕=35;〔9,5〕=45;〔9,7〕=63;〔9,7,5〕=315。
為了使35被9除餘1,用35×8=280;
使45被7除餘1,用45×5=225;
使63被5除餘1,用63×2=126。
然後,280×5+225×1+126×2=1877,
因為,1877>315,所以,1877-315×5=302,就是所求的數。
科學家的故事
波義耳——懷疑派化學家
波義耳1627年1月25日出生於愛爾蘭的一個貴族家庭。父親是個伯爵,家庭富有。在十四個兄弟中他最小。童年時波義耳並不特別聰明,說話還有點口吃,不大喜歡熱鬧的游戲,但卻十分好學,喜歡靜靜地讀書思考。他從小受到良好的教育,1639至1644年,曾游學歐洲。在這期間,他閱讀了許多自然科學書籍,包括天文學家和物理學家伽利略的名著《關於兩大世界體系的對話》。這本書給他留下深刻的印象。他後來的名著《懷疑派化學家》就是模仿這本書寫的。
由於戰亂、父親去世、家道衰落,1644年他回國隨姐姐居住在倫敦。在那裡開始學醫學和農業。學習中接觸了很多化學知識和化學實驗,很快成為一位訓練有素的化學實驗家,同時也成為一位有創造能力的理論家。在這期間,他同許多學者一起組織一個科學學會,進行每周一次的討論會,主要討論自然科學的最新發展和在實驗室中遇到的問題。波義耳稱這個組織為「無形大學」。這個學會就是著名的以促進自然科學發展為宗旨的「皇家學會」的前身。波義耳是該學會的重要成員。由於學會的分會設在牛津,波義耳於1654年遷居牛津,在牛津,他建立了設備齊全的實驗室,並聘用了一些很有才華的學者作為助手,領導他們進行各種科學研究。他的許多科研成果是在這里取得的。那本劃時代的名著《懷疑派化學家》是在這里完成的。這本書以對話的體裁,寫四位哲學家在一起爭論問題,他們分別為懷疑派化學家、逍遙派化學家、醫葯化學家和哲學家。逍遙派化學家代表亞里土多德的「四元素說」觀點,醫葯化學家代表「三元素說」觀點,哲學家在爭論中保持中立。在這里,懷疑派化學家毫不畏懼地向歷史上權威的各種傳統學說提出挑戰,以明快和有力的論述批駁了許多舊觀念,提出新見解。該書曾廣泛流傳於歐洲大陸。
波義耳十分重視實驗研究。他認為只有實驗和觀察才是科學思維的基礎。他總是通過嚴密的和科學的實驗來闡明自己的觀點。在物理學方面,他對光的顏色、真空和空氣的彈性等進行研究,總結了波義耳氣體定律;在化學方面,他對酸、鹼和指示劑的研究,對定性檢驗鹽類的方法的探討,都頗有成效。他是第一位把各種天然植物的汁液用作指示劑的化學家。石蕊試液、石蕊試紙都是他發明的。他還是第一個為酸、鹼下了明確定義的化學家,並把物質分為酸、鹼、鹽三類。他創造了很多定性檢驗鹽類的方法,如利用銅鹽溶液是藍色的,加入氨水溶液變成深藍色(銅離子與足量氨水形成銅氨絡離子)來檢驗銅鹽;利用鹽酸和硝酸銀溶液混合能產生白色沉澱來檢驗銀鹽和鹽酸。波義耳的這些發明富有長久的生命力,以至我們今天還經常使用這些最古老的方法。波義耳還在物質成分和純度的測定、物質的相似性和差異性的研究方面做了不少實驗。在1685年發表的《礦泉水的實驗研究史的簡單回顧》中描述了一套鑒定物質的方法,成為定性分析的先驅。
1668年,由於姐夫去世,他又遷居倫敦和姐姐住在一起,並在家的後院建立實驗室,繼續進行他的實驗工作。晚年波義耳的工作主要集中在對磷的研究上。1670年,波義耳因勞累而中風,之後的健康狀況時好時壞,當無法在實驗室進行研究工作時,他致力於整理他多年從實踐和推理中獲得的知識。只要身體稍感輕快,就去實驗室做他的實驗或撰寫論文,並以此為樂趣。1680年,他曾被推選為皇家學會的會長,但他謝絕接受這一榮譽。他雖出身貴族,但他一生醉心的卻是在科學研究中工作和生活,他從未結婚,用畢生精力從事對自然科學的探索。1691年12月30日,這位曾為17世紀的化學科學奠定基礎的科學家在倫敦逝世。恩格斯曾對他作出最崇高的評價:「波義耳把化學確定為科學。」
故事二:
普利斯特里——氣體化學之父
普利斯特里1733年3月13日出生在英國利茲,從小家境困難,由親戚撫養成人。175年進入神學院。畢業後大部分時間是做牧師,化學是他的業余愛好。他在化學、電學、自然哲學、神學等方面都有很多著作。他寫了許多自以為得意的神學著作,然而使他名垂千古的卻是他的科學著作。1764年他31歲時寫成《電學史》。當時這是一部很有名的書,由於這部書的出版,1766年他就當選為英國皇家學會會員。
1722年他39歲時,又寫成了一部《光學史》。也是18世紀後期的一本名著。當時,他在利茲一方面擔任牧師,一方面開始從事化學的研究工作。他對氣體的研究是頗有成效的。他利用製得的氫氣研究該氣體對各種金屬氧化物的作用。同年,普利斯特里還將木炭置於密閉的容器中燃燒,發現能使五分之一的空氣變成碳酸氣,用石灰水吸收後,剩下的氣體不助燃也不助呼吸。由於他虔信燃素說,因此把這種剩下來的氣體叫「被燃素飽和了的空氣」。顯然他用木炭燃燒和鹼液吸收的方法除去空氣中的氧和碳酸氣,製得了氮氣。此外,他發現了氧化氮(NO),並用於空氣的分析上。還發現或研究了氯化氫、氨氣、亞硫酸氣體(二氧化碳)、氧化二氮、氧氣等多種氣體。1766年,他的《幾種氣體的實驗和觀察》三卷本書出版。該書詳細敘述各種氣體的制備或性質。由於他對氣體研究的卓著成就,所以他被稱為「氣體化學之父」。
在氣體的研究中最為重要的是氧的發現。1774年,普利斯特里把汞煙灰(氧化汞)放在玻璃皿中用聚光鏡加熱,發現它很快就分解出氣體來。他原以為放出的是空氣,於是利用集氣法收集產生的氣體,並進行研究,發現該氣體使蠟燭燃燒更旺,呼吸它感到十分輕松舒暢。他製得了氧氣,還用實驗證明了氧氣有助燃和助呼吸的性質。但由於他是個頑固的燃素說信徒,仍認為空氣是單一的氣體,所以他還把這種氣體叫「脫燃素空氣」,其性質與前面發現的「被燃素飽和的空氣」(氮氣)差別只在於燃素的含量不同,因而助燃能力不同。同年他到歐洲參觀旅行,在巴黎與拉瓦錫交換好多化學方面的看法,並把用聚光鏡使汞銀灰分解的試驗告訴拉瓦錫,使拉瓦錫得益匪淺。拉瓦錫正是重復了普利斯特里有關氧的試驗,並與大量精確的實驗材料聯系起來,進行科學的分析判斷,揭示了燃燒和空氣的真實聯系。可是直到1783年,拉瓦錫的燃燒與氧化學說已普遍被人們認為是正確的時候,普利斯特里仍不接受拉瓦錫的解釋,還堅持錯誤的燃素說,並且寫了許多文章反對拉瓦錫的見解。這是化學史上很有趣的事實。一位發現氧氣的人,反而成為反對氧化學說的人。然而普利斯特里所發現的氧氣,是後來化學蓬勃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因此各國化學家至今都還很尊敬普利斯特里。
1791年,他由於同情法國大革命,作了好幾次為大革命的宣傳講演,而受到一些人的迫害,家被抄,圖書及實驗設備都被付之一炬。他隻身逃出,躲避在倫敦,但倫敦也難於久居。1794年他六十一歲時不得不移居美國。在美國繼續從事科學研究。1804年病故。英、美兩國人民都十分尊敬他,在英國有他的全身塑像。在美國,他住過的房子已建成紀念館,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普利斯特里獎章已成為美國化學界的最高榮譽。
故事三:
居里夫人
瑪麗·居里(居里夫人)是法籍波蘭物理學家、化學家。
1898年法國物理學家貝可勒爾(AntoineHenriBecquerel)發現含鈾礦物能放射出一種神秘射線,但未能揭示出這種射線的奧秘。瑪麗和她的丈夫彼埃爾·居里(Pierrecurie)共同承擔了研究這種射線的工作。他們在極其困難的條件下,對瀝青鈾礦進行分離和分析,終於在1898年7月和12月先後發現兩種新元素。
為了紀念她的祖國波蘭,她將一種元素命名為釙(polonium),另一種元素命名為鐳(Radium),意思是「賦予放射性的物質」。為了製得純凈的鐳化合物,居里夫人又歷時四(MarieCuI7e,1867--1934)載,從數以噸計的瀝青鈾礦的礦渣中提煉出1O0 mg氯化鐳,並初步測量出鐳的相對原子質量是225。這個簡單的數字中凝聚著居里夫婦的心血和汗水。
1903年6月,居里夫人以《放射性物質的研究》作為博士答辯論文獲得巴黎大學物理學博士學位。同年11月,居里夫婦被英國皇家學會授予戴維金質獎章。12月,他們又與貝可勒爾共獲190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1906年,彼埃爾·居里遭車禍去世。這一沉重的打擊並沒有使她放棄執著的追求,她強忍悲痛加倍努力地去完成他們摯愛的科學事業。她在巴黎大學將丈夫所開的講座繼續下去,成為該校第一位女教授。1910年,她的名著《論放射性》一書出版。同牟,她與別人合作分析純金屬鐳,並測出它的性質。她還測定了氧及其他元素的半衰期,發表了一系列關於放射性的重要論著。鑒於上述重大成就,1911年她叉獲得了諾貝爾化學獎,成為歷史上第一位兩次獲得諾貝爾獎的偉大科學家。
這位飽嘗科學甘苦的放射性科學的奠基人,因多年艱苦奮斗積勞成疾,患惡性貧血症(白血病)於1934年7月4日不幸與世長辭,她為人類的科學事業,獻出了光輝的一生。
恕我不才只能找到這些了,深感歉意!
J. 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 報考學校求推薦
給你個建議:太原科技大學的前身就是太原重型機械學院,而燕山大學的前身也叫哈爾濱重型機械學院;兩校都屬於機械工程強校。燕山大學在機械工程學科非常強,在教育部2012學科排名中,列第十四名。燕山大學不顯山不露水,考取難度可能比有些211大學容易一些,而且風險小,比好多985大學要強得多。以上所言,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