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區塊挖礦
1. 這個甲骨數鏈和IPFS有什麼關系
甲骨數鏈是基於IPFS做的公鏈,IPFS是一個互聯網協議,取代HTTP的,在全世界有超高的共識,無人能及。甲骨數鏈的token都發了,都上了兩家所了,走得比filecoin快一些,打個時間差吧。關鍵還是要看後期的發力情況。
2. 甲骨文公司為什麼會涉及區塊鏈領域
甲骨文公司涉及區塊鏈領域,主要是為了擴展自己公司的業務。
資料庫軟體巨頭甲骨文正式成為區塊鏈領域的一員。這家科技巨頭在舊金山舉行的2017年openworld大會上正式宣布了其企業區塊鏈雲平台。隨著這一預計將於明年某個時候正式推出的首次亮相,甲骨文成為「區塊鏈即服務」生態系統的最新進入者,加入了IBM和微軟這兩大技術巨頭,這兩大巨頭目前正吸引企業客戶使用自己的雲分布賬本資源。根據甲骨文公司高管的聲明和聲明,Oracle正試圖利用雲計算技術來擴展(簡化)現有的雲產品,主要用於各種業務的數字化。
他解釋說,區塊鏈網路的數據拷貝需要所有節點保存。甲骨文核心客戶群對區塊鏈的日益採用,實際上將對該公司的傳統數據存儲解決方案帶來新的要求。」在傳統的計算機科學中,資料庫只有一個副本。對於區塊鏈,所有分類賬都是分布式的,所以事實上,每個人都有一個數據副本。這樣只會擴大對數據存儲的需求。」
3. 甲骨文超級碼怎麼樣
業務方面的話,做得還不錯,數字鄉村、數字農業、一物一碼追溯等等,都挺全面,區塊鏈用得也比較早,做的案例也多。
公司氛圍方面的的話,說實話,90後很多的公司,氛圍一般都不差,去參觀的時候,精神氣兒看著都不錯,企業文化也挺積極向上。
4. 區塊鏈的應用場景有哪些
在甲骨文公司的網站上列出了區塊鏈的十類行業應用場景
包括金融、生產、教育、傳媒、娛樂、政府、零售商務、健康、醫療、供應鏈、保險、公共事業。是不是很高大上?但是我想說的是這些應用場景,在真正高能的區塊鏈應用面前,這些應用場景只能先躲到牆角,瑟瑟發抖。
現在區塊鏈真正高能的應用場景是龐氏應用,俗稱「龐氏騙局」。是智能合約型的錢寶、是滾動入金出金的區塊鏈游戲、是以交易為目的的ICO、是全球通用的養老金平台。
龐氏騙局是我們人類最古老的應用場景之一,在互聯網出現之後,龐氏騙局已經升級了一次「互聯網+」,即「互聯網+龐氏騙局」。互聯網為龐氏騙局賦能,所以發生了類似錢寶百億級別的事件,在互聯網時代以前,很少有這么大規模的龐氏騙局,通過互聯網賦能,通過手機APP入金出金,最後滾動幾年,達到了百億級別的規模。
互聯網實現了打破地域限制,物理限制,資金流動限制,傳播限制。只要有手機就能玩錢寶APP,人人參與,人人入金,人人出金,涉案人數據說達到百萬級別,相對而言,還停留在線下拉人頭的傳銷(龐氏騙局1.0),天天開會洗腦不能停,使用暴力非法手段,簡直弱爆了。隨著區塊鏈技術的興起,使用「區塊鏈+」賦能的龐氏騙局,已經不能用如虎添翼來形容了,簡直是如雞變虎。跟互聯網一樣,「區塊鏈+」技術對應用場景的提升是實打實,龐氏騙局在「互聯網+」的二代基礎進一步升級,因為有重大的場景提升和改進突破,變成龐氏騙局3.0,其特徵主要在以下幾方面體現:
1、去中心化,無首腦化。區塊鏈的智能合約是自動運行的,不需要人為干預,也無法被人為中斷。代碼規則寫死,無法篡改。在場景改進上,解決了幾千年來,龐氏騙局最大的痛點,即首腦跑路的問題。因為首腦是程序,是代碼,區塊鏈的程序可以做到永久存在,沒有任何人可以刪掉它。我認為這是最大的突破。這個虛擬的首腦是一直在的,跑不掉,也不會跑,也不會改,規則永遠不變,堅持龐氏路線一百年一千年一萬年。可能會有人說,智能合約是可以迭代的,還可以做手腳留後門。沒錯,但是也可以做到不需要迭代,即使迭代,也是透明可見的,留了後門,也是一目瞭然的。這就是區塊鏈智能合約的特點,你在上面作弊,等於在老師眼皮下拿出小抄,這樣的智能合約,上線了也沒人參與。所以經過技術審查、驗證,沒有後門,公平規則,不可撤銷的智能合約,可以使用區塊鏈技術實現。這樣的可靠性,一次驗證通過,永久不變。這就是智能合約的確定性,一段程序,一個字元的代碼都不變,運行一百萬次一萬億次,結果都是一致的確定性。
2、過程透明化。入金人數、地址賬號、數額、時間;出金人數、地址賬號、數額、時間;全部可見。區塊鏈具有公共的賬本功能,全世界人人可以查看,人人查看的賬本數據完全一致。錢寶為什麼爆倉?因為我們看不到他的後台賬號,每天進去多少錢,出來多少錢,具體的每一筆明細。這樣在入金之前就能看到兌付能力的評估,而且這個評估結果也是絕對確定性的,即不會在你入金之後發生變化。
3、徹底匿名化。你如果聽過什麼零知識證明技術。這部分就可以跳過。簡單來說,以前我們在數學知識庫裡面的一些東西,很多發明之後是沒有應用場景的,後來被人發現,這些知識拿來做匿名化很好用。區塊鏈裡面的密碼學技術,能夠很好地實現身份隱匿。大家知道,知乎在技術結構上是實現不了真正意義上的匿名的,區塊鏈可以。
4、規則公開,對所有人公平。入金一塊錢,返利出金十塊錢,所有人都是這個規則,永久不變。你入金一塊錢,先去給前面的人出金,然後後面的人入金,再給你出金。公平吧?這一點,我反思了很多次,覺得還是很公平。
5、可持續迭代。低級的龐氏騙局,首腦、產品設計者、利益分配者、利益獲得者經常是四位一體,而區塊鏈龐氏騙局,可以完全邏輯分離四個角色。實現永續迭代。通過基於社會化的協作,這些項目可以永續迭代下去。圍繞比特幣進行開發,還在不斷更新代碼的資深工程師現在有400名,這些人可以誰也不認識誰,只要這個應用有價值,就可以一直迭代下去。哪個中心化的項目可以做到,就算是BAT級別的公司,也聘不到這么多分散在全球的專業人士。這種社會化迭代方式不受某個具體的人和具體的組織的變動的影響。
「區塊鏈」賦能的龐氏騙局,使用的區塊鏈技術范圍各不相同,因為這個領域的技術還在不斷更新,像智能合約這一塊的應用是這兩年才多起來。最早的區塊鏈應用是比特幣,有人認為比特幣本身就具有龐氏騙局的特徵,2013年我寫過一個回答就隱晦地指出,這種新型的龐氏騙局殺傷力會很大,因為具有無首腦、賬本公開、不會跑路、規則公開公平的特徵。後來,我也發現,身邊的很多人,對龐氏騙局的喜好,遠高於對區塊鏈技術的興趣。一聽說比特幣不是龐氏騙局,在我開始講點區塊鏈的技術之前,一般就默默走開了,反之,你跟他說是龐氏騙局,然後他們接著就會問,在哪裡買?當然,比特幣算不算龐氏騙局是有很多爭議的,因為比特幣的實際應用場景是一直在擴展的。
而在ICO熱潮裡面,有很多空氣幣,則是如假包換的龐氏騙局,是沒有任何應用場景的,這些空氣幣,買的人大概也知道是龐氏騙局,但是看包裝得不錯,就買了。這樣的空氣幣估計有幾百種上千種。涉案范圍遍布全球,金額何止百億。這些ICO使用智能合約進行認籌和分配,然後自行到二級市場流通。這種情況下,出金是沒有保證的,有人虧得血本無歸。很多人區塊鏈專業人士,一直想跟這些應用劃清界線,因為這些空氣幣雖然用了部分區塊鏈的技術,但背後還是一個中心化的組織或者個人,網路節點極少,用戶入金的時候直接匯聚給了某個組織或個人(因此會被卷跑),但無疑,空氣幣還是利用區塊鏈進行入金和發籌,解決了一部分跑路的問題,提升了龐氏騙局的范圍和傳播能力。這是客觀發生的情況。
而從今年開始,隨著技術的進展,利用智能合約實現更加去中心化的龐氏騙局,開始浮出水面。入金和發籌使用智能合約鎖定,完成完整的入金、認籌、出金閉環。已經可以是很純粹的區塊鏈應用,有一些區塊鏈游戲,已經可以很大方地承認,發行後公開聲稱自己就是一個龐氏游戲,他說:你看,規則透明、代碼可見、入金合約鎖定、不會跑路、無人為干預、自動出金。早玩早收益。這是很關鍵的一步突破,公開承認自己是龐氏騙局,這種玩法是以前龐氏騙局1.0和2.0做不到的(不敢公開承認自己是龐氏騙局)。厲害了。玩法簡單粗暴啊。
這就解決了以前龐氏騙局推廣過程的重大障礙,以前是靠洗腦拉人頭,現在靠代碼說話。你看「這段程序不會自己跑路吧,裡面沒有後門吧?首腦已經消失了吧?中本聰被抓住也不影響程序繼續執行吧?」所以區塊鏈龐氏騙局第一批上鉤的是看得懂代碼的碼農,然後這些碼農再站出來說,經技術驗證,確實是這么一個效果,帶動其他不看代碼的人加入。
區塊鏈除了實現娛樂、賭博、詐騙性質的龐氏騙局應用場景之外,在涉及國計民生、公共事業性質的龐氏騙局應用場景也有大展拳腳的機會,甚至可以極大地增強人民獲得感、幸福感,以及實打實改善人民生活。比如基於區塊鏈的國家或全球公共養老金平台應用,這種平台因為基於區塊鏈,可以解決養老金的幾大弊病:
1、資金挪用問題。賬本公開,資金非中心化鎖定,沒有人可以解鎖,除了符合規則的領取人可以出金。沒有挪用可能性。
2、通貨膨脹問題。現行的養老金體制每年都要根據通貨膨脹等一系列復雜的演算法,調整系數,調整完之後,領取者經常會不滿意,因為總額上升了,但是購買力下降了。利用虛擬貨幣無法增發的特性,可以剋制通脹率,保證領取到的都是真金白銀。
3、不可預測的問題。我們很難預測30年後養老金的出金情況,通過智能合約則可以實現提前預測。刺激繳納積極性。
4、政策漏洞和公平問題。任何養老金政策面向的群體多樣化,裡面會有不公平情況,任何人都想著少繳多拿、晚繳早提。區塊鏈的透明度細化到每個賬號,而不是一套籠統的政策,堵住實施過程的漏洞。每個人都是一樣的,多繳多出,早繳早出。甚至可以繼承,永不丟失。
這么干極大地減輕了國家管理養老金的負擔和成本,現有的養老金制度能做到的事情,使用區塊鏈技術之後,仍然能夠做到,比如國家補貼,往合約里打錢就行了,打進去就鎖定,不會有假,比如強制繳納,每筆記錄也都是真實可追查的。總而言之,現有的體制和規則全部可以上鏈,在不影響現有效果的基礎上,提升了效率和產出水平,保證公平,而且因為減少了龐大的管理體系的成本,每個人能領取到的絕對數說不定能上升一大截,這就起到了實打實改善人民生活的效果,還是那句話,有獲得感、幸福感的提升。在養老金這件事情上,我們信任的主體從單一的國家政府,變成國家政府+區塊鏈,50%以上的過程變成固定的軟體程序,我們這樣不是更相信了嗎?如果100%實現鏈上養老金系統,那麼甚至可以打破國家范圍限制,由一段誠實的、不會作弊、無法篡改的代碼來實現,自動入金、自動出金,信任它,就像信任一個死人,不會有錯誤。
下一代人養這一代人的設計,是我們人類進化的一個偉大發明,加速了社會發展的速度,這樣表面看,好像地球上的最後一代人會比較吃虧,其實不會,因為地球的最後一代人也不一定知道自己是最後一代人(可能最後幾秒鍾知道,但又如何),何況地球都消失了,最後一代人還需要出金養老嗎?顯然,不需要啊。
龐氏騙局,最大的弊端就是中途跑路,資金斷裂,區塊鏈在解決這個問題上,有明確的技術解法,而且還能被證明、也能夠被證偽,所以,這個技術是科學的。弊端被消除,好處逐步顯現,龐氏騙局未來還將取得更大的發展。
我也想問一個問題,在人類歷史上,有沒有哪些原來是負面的、或者沒用的東西,後來隨著技術的發展,弊端被消除或規避,作用被發掘,然後變得越來越有用,越來越重要?
5. 在家打游戲賺錢 神龍戰士 打寶挖礦 自由交易 日賺300是真的嗎
打天天打董卓就可以,一天上千也有可能。
6. ORA甲骨數鏈是什麼
這個甲骨數鏈就是甲骨文公司的,有圖為證
7. 目前區塊鏈很火,國內有哪些有實力的大公司在做
IBM、微軟、甲骨文、誒森哲、騰訊、阿里、京東、網路等全都有做,包括平安銀行等眾多大型銀行也推出了自己的區塊鏈解決平台或者解決方案。但是要補充一點的是大公司不代表技術實力就強,因為區塊鏈在全球還處於概念火熱階段。未來很有可能會出現獨角獸區塊鏈公司,比如現在國外的EOS,國內的泛融科技的蜂巢鏈等TPS、打包成塊等效率可能都要比大公司的高很多。
8. 亞馬遜是如何一步步把甲骨文逼上雲的
全球最大的資料庫公司甲骨文最近在「雲計算之都」西雅圖租賃了16萬平方英尺的辦公區,這距離它的總部加州矽谷約為上千公里,卻與它最新的競爭對手亞馬遜咫尺相隔。
市值2045億美元的甲骨文,至今仍是世界上最賺錢的軟體公司之一。創始人拉里·埃里森是一個強勢、侵略性不加掩飾的人物。在2013年前,他是矽谷創業的典範——白手起家,巧妙抓住時機,不擇手段橫向擴展,銷售額連年翻番,他本人也成為矽谷首富。
在這之後,埃里森卻開始以浮誇的言辭和對商業競爭對手的諷刺而著稱。今年3月,他公開表示,亞馬遜和微軟都是失敗的競爭對手,至少在雲計算的技術層面。讓人難為情的是,甲骨文與他們之間存在著數倍的差距。
事實上,甲骨文在SaaS(軟體即服務)的擴張更加積極。一方面,甲骨文對內全面雲化。一位前甲骨文戰略部管理者告訴,埃里森啟動強制性的手段,將以往應用產品的銷售從提供本地部署全面轉向SaaS的模式銷售,並且公司不斷增加招聘SaaS銷售人員。
另一方面,甲骨文在市場上大肆收購,並完成與自有產品的整合。在這場軍備競賽中,微軟和亞馬遜AWS雖然也陸續出手收購一些創業公司,但是遠不如甲骨文一盤端的架勢來得兇猛。
截至目前,甲骨文已發布了3500項SaaS服務,形成客戶體驗解決方案(CX)雲、人力資本管理(HCM)雲,以及企業資源計劃(ERP)雲等在內的業務矩陣。
對比來看,亞馬遜AWS通過SaaS服務商和ISV(獨立軟體開發商)的產品部署在其雲平台之上,向垂直領域拓展,自有服務剛開始嘗試;微軟雖然憑借Office 365、Dynamics 365,以及收購的LinkedIn在SaaS收入排行榜上引領市場,但產品組合比較單薄。
一位熟悉甲骨文的IT行業專家告訴,這將成為甲骨文最有可能突圍成功的雲業務,「畢竟現階段在這個領域,微軟、亞馬遜等雲計算巨頭都不能對甲骨文構成威脅」。
反噬亞馬遜
就像其他經歷痛苦轉型的IT公司一樣,按合同訂單收費轉向按需收費的商業模式後,甲骨文很可能在接下來一段時間內難以保持高營收,甚至有些俯沖的趨勢,利潤也會受到影響。
過去四年的激進轉型拉近了甲骨文和AWS的距離,IT公司雲和恩墨創始人蓋國強向《財經》記者評論,接下來,就要看甲骨文如何在這個基礎上通過創新超越別人。
甲骨文甚至開始向亞馬遜AWS的優勢領域進攻。2016年,甲骨文完成了對NetSuite的收購,交易金額為92億美元,遠超甲骨文2009年對Sun的74億美元收購,成為公司史上最大收購。甲骨文CEO馬克·赫德(Mark Hurd)告訴,通過收購,甲骨文獲得了NetSuite的4萬家中小企業客戶,將與甲骨文現有客戶形成互補。
2017年11月,甲骨文在中國宣布了新一批客戶,摩拜單車、科大訊飛等這些科技行業當紅炸子雞榜上有名。其中,摩拜單車已部署了HCM和ERP雲,希望藉此解決公司發展規模擴大後,員工年輕化和跨生態業務模式對公司內部管理的挑戰。這家公司在企業級業務上的經驗積累逐步釋放。
然而,互聯網客戶對雲平台的忠誠度並不高,往往根據業務需求出發選擇不同的服務提供商。因此,留住以往傳統核心客戶,對甲骨文更為關鍵。混合雲可以滿足這些用戶的遷移需求。傳統客戶希望可以在公有雲、私有雲之間無縫切換,以保證他們可以降低風險嘗試新的技術。而甲骨文重寫代碼後,打通了全線產品,可以支持一鍵式遷移的需求。
馬克·赫德表示,客戶會發現甲骨文的公有雲和私有雲,具有相同的標准、架構、產品和技能,這有利於客戶在兩者之間無縫遷移降低成本,並加速獲得更多的創新。
事實上,雲計算用戶需求,已從成本支出節省的量變,轉向獲取數據分析、業務預測等增值服務的質變。
甲骨文產品開發總裁托馬斯·庫里安(Thomas Kurian)表示,雲計算的未來有五大趨勢:人工智慧與機器學習、「自治」軟體、物聯網、區塊鏈和人機交互。這也是亞馬遜AWS和微軟布局的重點。
2017年10月,甲骨文集中發布了物聯網、區塊鏈等方向的雲解決方案,但早已開始與客戶利用相應解決方案展開合作。同年8月,三菱電機藉助甲骨文物聯網雲服務為其工廠自動化開發新平台。利用這個平台,客戶可以在生產現場完成快速收集、分析和利用數據,進而開發應用滿足生產需求,優化供應鏈,管理遍布全球的工廠。
傳統的銷售客戶正在轉變為甲骨文的研發合作夥伴。服裝零售商Gap將其銷售相關的雲服務部署在了甲骨文雲上。Gap首席信息官保羅·查普曼(Paul Chapman)表示,過去六個月時間里,其所在團隊與甲骨文共同完成了開發、規劃解決方案,到部署上線的全過程。
甲骨文需要更加擴大合作夥伴范圍,構建完整的雲計算生態。截至目前,加入甲骨文合作夥伴網雲計劃的成員已經超過2600家,但卻仍低於以往甲骨文以軟體為基礎構建上萬家規模的生態體系。
微軟之外,甲骨文是第二個提出完整轉型方案的,這給其他傳統IT公司帶來新的希望,即使它們已經老去。
9. 浙江甲骨文超級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 2005年1月31日,公司前身「杭州甲骨文科技有限公司」成立。 2016年3月11日,公司名稱變更為「浙江甲骨文超級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顧惠波
成立時間:2005-01-31
注冊資本:100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330106000049946
企業類型:其他股份有限公司(非上市)
公司地址:杭州市西湖區華星路99號東軟創業大廈五層A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