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礦下井一天工資
⑴ 我想去井下挖煤,請問下各位煤礦朋友下井挖煤工資多少呢
是很高,應該是5000到8000左右吧,不過別去好點很危險
⑵ 煤礦工資具體多少
具體看工種。如果下井挖礦,一般是300元一天
⑶ 勞動法井下煤礦工人一天的工資是多少
勞動法沒有對某個崗位的具體工資做出規定,只要不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在法律上就不違法。
⑷ 礦山地質員工每天在井下工作多長時間工作環境怎麼樣工資待遇如何呢最重要的是能找到老婆嗎
不定 。一般九點多下去,十二點左右上來, 有時要素描的地方多的話,可能搞到下午一兩點。 地質員可以去其他的地方的話,不要來礦山,礦山是以采礦為主 ,地質測量都是給采礦服務的。工作環境當然不好,我剛來的時候很壓抑,現在兩三個月雖然適應一點了,但是每次下井都會想換工作的。我打算年後再做打算了。實發工資也就兩千出頭。 找老婆得看自己了,看自己要求了。來這里,團委的書記啊 ,四五十多歲的大媽會給你介紹對象,想讓你留在礦山工作。呵呵,都被我拒絕了,我鐵定要換個工作的。
⑸ 淮南丁集礦下井累不累 一個月能有多少工資
小頭頭能有7、8k一般工人也就4、5k吧。 我同學就有畢業後去礦上的。
⑹ 煤礦下井工人工資高么
現在煤礦不景氣,半年沒有開資了
⑺ 挖礦工資高嗎人工下井的那種
礦工工資高不到那去啊!礦工說白了就是體力工作者,現在社會體力工作者基本都是處於社會底層,工資有可能高嗎?中國什麼最多人最多。
⑻ 礦工工資一個月能拿多少
在遼寧撫順某礦附近,有許多低矮的房屋,密密麻麻的錯落有序。筆者來到這里,泥土路上滿是灰塵。房屋之間的空地上堆滿了出窯不久的煤炭,低矮的泥坯房正是該礦百餘工人的居住之地。 每間房屋的門口均盤著一個夏季時在屋外用來做飯的爐子,屋前散落著濕漉漉的爐渣,地面上流著做完飯後被任意傾倒的臟水,水上還漂著大片的白菜葉。房屋中間的這條小街上唯一有點現代氣息的場所,就是門口掛著香港影星的理發店。開店的女老闆四十多歲,姓李,礦工稱她為李姐。她告訴筆者,她也在這家礦上工作過,每個月800 元的工資,現在下崗了。目前丈夫還是礦上的工人,女兒在外地上大學。由於急著用錢,她就開了理發店。丈夫每個月可以拿2000元左右,這在當地已經是不錯的了。她說:「老公很辛苦,起早貪黑干,關鍵是孩子上大學,家裡經濟比較吃力。」 在小街上,隨處可見菜販,「蘿卜五角、白菜四角。新鮮的辣椒每斤九角!」菜販面無表情地高聲喊著,一旁不住地搓手、踱步的一個穿著臟黑衣服的青年人應聲說道 「比肉還貴呢!」這位青年是這里的礦工,菜價高是他最為頭痛的一件事情,但他對此沒辦法。 李姐說:「不僅是菜貴,這里啥都貴,一斤雞蛋四塊五,一斤五花豬肉賣九塊錢。上個月我老公過生日,我花十塊多錢割了一小塊肉。」為了省錢,住在這里的礦工只能吃最便宜的白菜,每天都是「白菜煮麵疙瘩」。 在這里,住宿條件也十分簡陋。破爛的木門,是他們全部家當的門戶,用磚架上木板,鋪上薄薄的又黑又臟的被子是他們的床,騰著濃濃的煤煙泥糊下的爐子是他們唯一的取暖做飯設施,三合板做成的菜板、在牆中央掏開的窗戶、到處是土的地面,就是這群人的生活場所。 李姐說:「煤礦工人乾的是最險、最累的活,但收入卻與沉重的勞動形成了強烈的反差。」 在一些較小的煤礦務工的礦工,礦工做為高收入階層的歷史早已一去不返。「人們都以為我們工資高,實際上我們掙的工資和建築工地上的小工差不多,可我們的活要比他們苦得多,累得多。」一名礦工說。 「與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相比,煤礦工人的收入標准已大大降低。過去,一個煤礦工人養活一家人綽綽有餘,家中的煙、酒、糧都是特供的。而現在許多井下一線煤礦工人年收入不足一萬元,家中的生活相當困難。」國家煤礦安全監察局一位領導曾這樣說。 現實中,煤礦工人在工資待遇問題上明顯屬於「弱勢群體」,除了工資與勞動強度不相適應外,礦工的工資還經常被無故剋扣。個別黑心老闆把工人當成了非法牟利的工具,肆意盤剝他們的勞動。 在采訪中,筆者所接觸到的礦工大多來自陝西、安徽、河南幾個省份,這些來自天南地北的礦工都有著相似的家庭狀況,貧困的陰影幾乎存在於每個礦工的心裡,因此拚命掙錢便成了他們唯一的目的。 「煤礦的活兒就是三個字:『臟、苦、累』,一班八個小時,一刻也不能歇。」礦工們說。 挖煤——吃飯——睡覺,這已成為大多數煤礦工人一日生活的三部曲。在他們的窩棚內記者沒有發現一台包括電視在內的影音設備。實際上,即便有這樣的設備也是多餘的,在每天高強度的勞動過後,礦工最需要的是卧床休息。而相對於單調的生活而言,最令人擔心的還是礦工的身體狀況。可在中小型私營煤礦上,包括醫療保險在內的社會保險和養老保險則與他們無緣,礦工得了疾病以後的治療費用(除工傷外)亦無人買單。如此之下,礦工實際上是在以犧牲身體健康為代價在換取少得可憐的金錢。 在今年兩會期間,政府代表熱議職工收入,我國是煤炭生產大國,隨著市場的不斷變化,煤炭價格直線攀升,尤其是從去年以來,一噸原煤從100多元漲到300多元,一度低迷的煤炭市場開始全線飄紅,煤礦業主盈利上百萬、上千萬元,可是很多井下礦工的工資卻停留在10多年前的每月1000多元上,這與他們的勞動付出所創造的價值很不相稱,建議有關部門改變這種不合理現象。 江蘇徐州礦務集團公司礦工戴興旺代表每月就500元。「2月份我拿到的錢就500元。」戴興旺代表告訴記者, 「雖然我工資應該有1100元,不過扣除各種保險、費用以後,拿到手的就只有500元,這已經包括了單位給我的300 元補貼。」 49歲的戴興旺是江蘇徐州礦務集團公司一名礦工,曾經下井採煤20年,如今考慮到年齡、工作環境等因素不再下井,做起了發煤的工作。「經常有人給我買兩條煙,給點錢,想拉好煤,我都拒絕了,雖然工資低,但不能賺那黑心錢。」 他說,雖然礦工工資低,但不能提高收入「一刀切」, 「必須按生產量拿工資」,「以往定額發工資時,年輕礦工總是對老礦工不服氣,說我們乾的多,卻沒你們拿的多,引發了一些矛盾,所以不論年齡按勞動量取酬才是正確的方法。對老礦工,可以提高補貼,做好養老保險等等。」 礦工在井下採煤不僅是個危險工種,而且對礦工的身體造成很大的損害。因此,現在有些礦業主怕礦工在井下干久了得上職業病,便想法不斷地更新井下礦工。其實,礦工的工資不僅是他們所付出的勞動報酬,而且也包含著身體的隱性損害費。試想,礦工大都是家庭中的頂樑柱,患上職業病自己並不知曉就被礦業主辭退了,以後職業病一旦發作,往後他們將如何生活呵?因此,建議國家有關部門根據我國國情,立法規定煤礦井下採煤礦工的最低工資,讓從事繁重、危險、損害身體的工作的礦工得到比較合理的報酬,實現社會公平,構建起一個和諧社會。 從2006年10月1日起,河南、山西、吉林、重慶等產煤大省(市)紛紛行動,調整煤礦職工井下崗位津貼。這是各地貫徹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關於調整煤礦井下艱苦崗位津貼有關工作的通知》的具體措施,是各地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促進煤炭工業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精神,提高煤礦工人的工資收入,穩定煤礦職工隊伍,促進煤炭行業持續穩定健康發展,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具體行動。 「煤礦井下艱苦崗位津貼」是給予煤礦職工井下艱苦崗位的特殊津貼,既要防止擴大崗位津貼的發放范圍,把不該發的發了,更要避免縮小發放范圍,把該發的不發。 按照《通知》規定:井下艱苦崗位津貼適用於各類煤炭企業的井下作業職工,不包括露天煤礦職工。具體發放范圍為:井下採掘工人、輔助工人、安檢人員及下井工作且編制在井下採掘、輔助隊的基層幹部、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 按照《通知》規定:井下艱苦崗位津貼由三個部分組成,即井下津貼、班中餐補貼和夜班津貼。在具體落實時,三者必須同時到位,只發一、兩種津貼,而缺少任何一種津貼都是國家政策不允許的。據了解,有的煤礦沒有按照要求三種津貼同時到位,同時下發,而只發其中的一部分,這顯然是違反政策要求的。 《通知》要求的標準是:一是井下津貼。井下採掘工15-30元/工;井下輔助工10-20元/工。安檢人員、基層幹部、技術人員及管理人員的井下津貼標准按井下輔助工標准執行。二是班中餐補貼6-10元/工。班中餐補貼由企業集中用於井下作業職工的伙食,不得挪作他用,也不得直接支付給職工個人。 三是夜班津貼。前夜班6-10元/工;後夜班8-12元/工。 《通知》要求各類煤炭企業要認真執行國家關於井下艱苦崗位津貼的有關規定,切實落實井下人員的相關待遇。企業發放的井下艱苦崗位津貼不得低於各地確定的標准。實行噸煤工資含量計件制的企業,應結合職工出勤情況,在噸煤工資以外發放井下艱苦崗位津貼。企業要結合提高井下艱苦崗位津貼的要求,採取多種措施,提高井下職工的收入水平,使工資分配向井下一線職工傾斜,形成合理的井下人員與地面人員的工資收入分配關系。 同時,各類煤炭企業要在提高井下艱苦崗位津貼的同時,積極改善勞動條件和勞動環境,切實保證職工的身體健康。 各地區在切實貫徹國家規定的發放津貼標准區間內,一方面,要綜合考慮井下勞動強度、工作時間、煤層的賦存條件以及水、火、瓦斯等自然災害和粉塵、溫度、濕度、雜訊等作業環境,合理確定本企業井下艱苦崗位津貼的具體標准,把崗位劃分更具體、津貼標准更細化;另一方面,要把工作的重點放到工作落實上,把提高井下艱苦崗位津貼的工作切實落到實處,收到實效,真正做到足額按時發放。
⑼ 問新手下井挖煤一月能有多少錢
要看你在哪家公司去挖了,各家公司的福利待遇也都大不相同,另外工種也很重要,挖煤有井上井下,也有機器和人工采崛之分,更有大小煤礦之分,現在基本都機械化或者半機械化了,不過還是有一定危險性,請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