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宇宙挖礦
❶ 快去宇宙搶礦藏
「壯闊的荒涼。」
這是1969年美國宇航員巴茲·奧爾德林登上月球時的第一印象。現在,塵封40多億年的月球依然是一片蒼涼沉寂,但這不會持續太久。如果太空采礦步入正軌,未來的月球旅行者將看到一副完全不一樣的場景:深深的傷痕、忙碌的挖掘機器人和連綿的礦山。
這看起來像是未來主義者幻想中的場景,但並非不可思議。各國公司已經「磨刀霍霍」,准備瓜分宇宙啦!
如何采礦?
找到礦產之後,還要解決如何在低重力或零重力條件下安全著陸和采礦的問題。對於任何被送往其它星球進行挖掘工作的機器人而言,首要的條件便是它必須小巧輕便,以便於放到火箭上進行發射;但反過來,它也必須具有一定的質量,這樣才能穩穩地落在那些重力比地球小的星球上,並順利展開工作。
要兼顧這兩點並不容易,至少科學家們目前還做不到。比如2014年11月,歐洲航天局的菲萊登陸器在登陸彗星67P時就出現了失誤。登錄器著陸的時候被地面彈開,最後降落在懸崖附近。此地的光線不足,導致著陸器供電不足,無法正常工作。小行星的質量和彗星差不多,所以登陸小行星和登陸彗星時所面臨的情況差不多——引力很小或沒有引力,這使得著陸和取樣都是難題。
為了解決在些難題,各個公司各出奇招。在深空工業公司的計劃中,派遣到小行星的取樣飛船除了檢測行星資源,還將一並檢測其「可挖掘度」。可挖掘度意即登陸該小行星和挖掘礦產的難易程度。
曾協助美國宇航局開發勇氣號和機遇號火星探測器的蜜蜂機器人公司,設計出了一款多「腳」的小行星水分提取器。它的多隻特別設計的「腳」讓它能牢牢地附著在小行星表面,哪怕表面如混凝土一樣堅硬。小行星水分提取器通過鑽孔獲取混有冰的土壤,然後從中提取水分以供使用,而剩下的乾燥土壤可以作為分析資源的樣本。
美國宇航局正在測試用於月球露天開採的采礦機器人。這台名為Rassor(全稱「表土層先進表面系統操作機器人」)的采礦機器人兩端都有滾輪式的鏟斗。這兩個挖掘滾輪可以向著相反的方向旋轉,互相為對方提供足夠大的摩擦附著力,讓挖掘工作得以在低重力環境中順利進行下去。然後,這些小「礦工」將挖掘到的土壤倒入專用的設備中,分離水分和礦物。
誰挖到就歸誰?
在不久的將來,我們不僅可以將太空資源運回地球,還可直接在太空建立加工工廠,甚至將破壞地球生態環境的工業遷往太空。
不過在這之前,我們得先明確太空采礦是否合法,採到的礦產都歸誰所有?
目前僅有兩個國際條約提到過太空礦產開采問題:《外層空間條約》和《月球協定》。二者都認為太空是屬於全人類的,人們可以自由開采和利用月球及其他天體的資源。從中我們可以看出,確實是誰挖到就歸誰。也就是說,如果我國明天在月球上挖出了幾百噸鑭的話,我們並沒有犯法,並且這些鑭都是我們的。
隨著太空采礦事業的快速發展,許多經濟問題也隨之產生。最明顯的問題就是所有權沖突。如果有多個公司宣稱自己有權利開采某顆小行星,並在上面建立工廠,我們可以想像這些公司及其所在國家間的將爆發的矛盾。事實上,這已不僅僅是資源開采問題了,它已逐漸成為地緣政治問題,沒有國家希望其他國家成為某個星球或某項資源唯一的擁有者。
另一個大麻煩是壟斷和隨之產生的貧富差距。進入太空采礦行業的高成本,加上經濟和法律制度不健全,會造成該行業史無前例的壟斷。只有極少數人能把公司開到外太空,並建立連鎖,其產出將成倍增長,或許到最後會發展成為一個比地球上任何企業都大數百萬倍的公司。所以太空采礦業會將資本集中到少數人手中,加劇貧富差距。
不過這些問題都無法阻止人類瓜分宇宙資源的步伐,人類將會建立一個涵蓋整個外太空的完整的經濟制度和法律體系。到那時,太空中就將布滿人類的開采基地,上面穿梭著各種忙碌的機器人。部分人類也將移居於此,負責維護生產設備和進行其他科學研究。
?本文源自大科技*科學之謎 2017年第1期雜志文章
❷ 人類離上太空采礦還差多少時間,金錢時間人類還需要投資多少錢,才可以研發出來
這不是投資金錢就可以的,需要的是技術突破,技術突破是需要人才,時間,資金,基礎技術等條件的。
並不是用錢就能堆出來的
❸ 太空中有無限的礦產,那以後能去太空中采礦嗎
據報道,近日,有科學家發現在零重力的條件下,微生物可以幫助人類提取岩石中的經濟元素,這意味著,未來人類或許可以「使喚」微生物去太空中開采礦石,這項研究也發表在最新一期的《自然·通訊》雜志上。
不過,由於太空中是零重力的環境,而且除了地球之外,其它星球上的環境都是非常極端惡劣的,這就導致在開采太空資源的過程中,人類想要抵達地外星球親自開采是非常困難的,而藉助無人探測開采設備,一些元素又很難被提取出來。
幸運的是,通過研究,科學家們發現微生物竟然可以將地外星球上的稀有元素提取出來,而在地球上,通過實驗,已經證明了微生物可以採集到岩石中很難獲取的稀土元素,未來也將逐漸開展太空實驗,幫助人類獲得太空資源。
說起來,用微生物來進行礦產資源的開采,看起來是一件非常不可思議的事情,科學家們發現,有一種叫鞘氨醇單胞菌的微生物,在遇到玄武岩之後,會通過一系列的化學反應,將玄武岩中的稀土元素給浸出,而在國際空間站中,在完全模擬零重力的條件下,鞘氨醇單胞菌的稀土元素浸出率,同樣高達70%。
這個發現意味著,通過微生物去開采太空中的稀有元素,是完全可行的,只需要搞清楚哪一種微生物對哪一種稀有元素有效就可以了。
研究者表示,通過實驗證明,鞘氨醇單胞菌、枯草芽孢桿菌和貪銅桿菌在太空零重力的環境中,都可以存活,這是因為微生物中普遍具有特異性,這讓它們可以在極端環境中仍然存活,不像人類和其它生物一樣,離開地球在沒有任何保護的情況下,就會喪命。
目前來看,火星、月球等環境中,鞘氨醇單胞菌、枯草芽孢桿菌和貪銅桿菌都可以幫助人類在上面提取稀有元素,這意味著,很多人類暫時無法抵達的地方,未來微生物都會先行抵達,並且幫助我們採集到需要的礦產資源帶回地球。
不過,這里也有一個問題,那就是如果未來地球上的微生物被人類送往不同的星球,它們是否會在太空中安家落戶,導致地外生命的誕生?
❹ 宇宙幣如何挖礦
2014年1月馬年,誕生了一種類似於比特幣的虛擬貨幣,稱之為「馬幣」。馬幣正如馬年俗語一樣,馬上流行起來,各大媒體爭相報道,目前不到兩個月的時間,注冊已經超過3萬多用戶。馬幣採用了SCRYPT演算法,用AMD顯卡挖礦。 馬幣設計為平均每40秒產生一個區塊,每天約2160個區塊,第1年發行量達8.8億,10年後11.28億,50年後達到總量約22億。現在教大家怎樣挖礦。
工具/原料
官網下載cgm軟體,macoin客戶端,以及錢包等。
方法/步驟
登陸官網後,點擊礦池。
點擊左側sign up進行注冊。這里要解釋一下,pin是四位取款密碼,不要忘記。
注冊完成後,選擇左邊login進行登錄,然後選擇my works。
這里注冊用戶名和密碼創建礦工。這里需要大家注意一下,創建的礦工後面有"."。
礦工創建完畢後,點擊getting started。這里我們需要記錄下地址stratum和埠port,進行接下來cgminer.conf的配置。
下載cgm後,將example.conf修改為cgminer.conf,並用記事本打開它。
url是"地址:埠",user是"礦工用戶名",pass是"礦工密碼"。
一切配置好後,雙擊cgminer.exe就可以挖礦了
❺ 在新星際家園的太空怎樣挖礦,是什麼東西
裝備飛船,太空挖掘臂,引擎,到太空後找隕石,(因為隕石就是礦)找到後將速度調到23左右,(記住挖礦不是自殺,不能把速度調快,不然會撞在隕石的,會減血的),然後點擊隕石就可以挖礦了,(需要挖礦等級到達150級,才可挖太空礦),記住挖礦時要跟著隕石的運動方向走,不然隕石可能會跑掉,也可能會把你撞死!
❻ 有的星球下鐵雨,有的下鑽石雨,人類能不能去太空挖礦
太空中真的有太多千奇百怪,我們難以想像的故事了。我還記得看紀錄片的時候第一次了解到木星是會下鑽石的,我整個人都懵了。我這去土星一遭,我回來不得就發財了嗎?如果地球也能下鑽石雨的話,那鑽石可就一點都不值錢了。那這些奇怪的現象是如何產生的呢?為什麼有的星球能下鐵雨,能下鑽石雨,這些資源最後能被人類開采和利用嗎?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一顆被命名為WASP-76 b的星球可謂是人類目前在宇宙中發現的最奇葩的系外行星之一了,竟然會下鐵雨。這顆行星的溫度極高,溫差也極大,最高溫度達2500度,溫差甚至可差1000度,這讓這顆星球產生了最為奇特的氣象,星球核心中的鐵被高溫所融化,凝結成了鐵蒸汽,從而下起了鐵雨,這顆星球的白天半球和黑夜半球也有巨大的差別。除了它下鐵雨,另一顆巨型氣態行星木星,每年可下一千噸的鑽石雨,這種現象是由高溫和高壓產生的,然而這些鑽石無法落到地面上,在半空中就會被高溫熔化成液體。
❼ 國內有太空采礦公司要從宇宙淘金,這在現在可能實現嗎
有可能實現的。如果和這顆小行星最終的價值相對比,50 億元人民幣的投入可以說是小巫見大巫了。直徑為 10 米的富金屬小行星凈重大約是 10,000 噸,鉑金富含豐度約為千分之一到百分之一,如果是百分之一的話,那就是 100 噸鉑金,以 200 元/克計算,100 噸鉑金在今天的價格達到了 200 億元人民幣。
太空采礦的主要目標是靠近地球的小天體,這些小天體大部分分布在火星和木星軌道之間,那裡有一個被稱為主帶的小行星帶,主帶上的小行星由於引力的影響,會時不時跑到地球周圍。人類現在大概發現了兩萬多顆小天體,它們不僅含有非常豐富的太空資源,而且比月球、火星的資源要容易開采很多倍,所以這些小天體將會成為我們走向太空的第一步。
❽ 關於新星際家園太空挖礦!急!
1:系統礦一般來說根據材料需要,因為星際家園有很多版本,所以應根據市場要求出售,賣系統是1:1的,也就是1組是999星際幣。
2:150級
3:根據個人需要,如果說那個時候市場上需要加一些要用太空礦的裝備,那麼也就相應值錢,當然地上與天上不一樣,如果可以,建議你專門練一個采地,一個采天,如果想體驗一下用腳本的快意,請加這個群 :25640127共享里有 ,可以自動幫你挖礦
我玩星際8年了,有什麼問題歡迎發信息問我!
❾ 人類在未來有可能去宇宙中的小行星采礦嗎
從第一次工業革命至今,各類采礦工業飛速發展的同時,帶來的最直接後果就是空氣污染、水污染和自然景觀受到了嚴重的破壞。一些危險的化學物質和稀有金屬都被採集用來製作我們周圍最常使用的東西(電子產品等),雖然給現在的人類帶來巨大的便利,但我們好像從沒想過,這些挖去的“空洞”用什麼來填補。
有沒有一種對人類無害且能取代地球采礦業的辦法呢?科學家將視線看向了宇宙深處的小行星。
科學家提出了幾種辦法,比如可以把它們裝進從太空返回地球的可重復使用的飛船里,或者利用3D列印機做出一個便捷的運輸裝置,類似一個膠囊,直接降落在海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