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礦內存和cpu有影響嗎
A. 內存會影響cpu和顯卡的性能嗎
不同大小內存對於運行程序不同,比如跑分會有差異,內存的更換,4GB到8GB,內存容量越來越大,性能也越來越強。
測試4GB和8GB二種內存對於CPU顯卡性能發揮影響如下;電腦內存4GB時,內存的默認頻率為1600Mhz就成為主流了,跑分如圖:
內存是程序和數據運行的場所,內存小,大量需要使用的程序和數據就不得不經常性地和硬碟進行數據交換;
各配件需要協同一致,綜合性能才會達到最佳,CPU、內存、顯卡這三個硬體中,只要有一個跟不上需求,都會造成「電腦很卡」;cpu決定數據的處理速度,cpu慢,數據處理速度就慢;
普通的辦公,上網和小游戲,對圖形數據的處理量很小,所以此時顯卡對電腦綜合性能幾乎沒有影響。
B. 內存條和cpu有關系嗎
首先是外頻率:頻率是影響傳輸帶寬的重要因素,這就決定了設備間數據傳輸的速度。協調的頻率有利於各設備間同步運行,這對於設備速度比較有利。你說的確實很對,但cpu頻率的提升,對於提高機器運行頻率很有幫助,內存在低頻率下可以保持低延遲,這也會對機器運行很有幫助。在相同cpu頻率下,盡量保持
內存的頻率(多個內存的話,頻率保持一致)*通道數(雙通道為2,單通道為1)=cpu前端匯流排(或HT匯流排*N倍)
為最好。對於HT匯流排,由於N可以調節,所以可盡量保持與內存以N倍的速度來同步,大大提高了靈活性,超頻效果更好更容易。HT匯流排現在只有amd有,intel還是前端匯流排。
奔騰4
CPU採用了Quad
Pumped(4倍並發)技術,該技術可以使系統匯流排在一個時鍾周期內傳送4次數據,也就是傳輸效率是原來的4倍,相當於用了4條原來的前端匯流排來和內存發生聯系。在外頻仍然是133MHZ的時候,前端匯流排的速度增加4倍變成了133X4=533MHZ,當外頻升到200MHZ,前端匯流排變成800MHZ,所以你會看到533前端匯流排的P4和800前端匯流排的P4,就是這樣來的。
在以前P3的時候,133的外頻,內存的頻率就是133,CPU的前端匯流排也是133,三者是一回事。現在P4的CPU,在133的外頻下,前端匯流排達到了533MHZ,內存頻率是266(DDR266)。問題出現了,前端匯流排是CPU與內存發生聯系的橋梁,P4這時候的前端匯流排達到533之高,而內存只有266的速度,內存比CPU的前端匯流排慢了一半,理論上CPU有一半時間要等內存傳數據過來才能處理數據,等於內存拖了CPU的後腿。這樣的情況的確存在的,845和848的主板就是這樣。於是提出一個雙通道內存的概念,兩條內存使用兩條通道一起工作,一起提供數據,等於速度又增加一倍,兩條DDR266就有266X2=533的速度,剛好是P4
CPU的前端匯流排速度,沒有拖後腿的問題。外頻提升到200的時候,CPU前端匯流排變為800,兩條DDR400內存組成雙通道,內存傳輸速度也是800了。所以要P4發揮好,一定要用雙通道內存,865以上的主板都提供這個功能。但845和848主板就沒有內存雙通道功能了。
剛才說的是INTEL
P4的FSB概念,它的對手AMD的CPU有所不同。
舊的462針腳的AMD
CPU,採用ev6前端匯流排,相當於外頻的兩倍,也就是133外頻時,AMD
462腳的CPU的FSB是333,使用DDR333內存和他搭配就剛剛好,如果用兩條DDR333做成雙通道,雖然內存有666的傳輸速度,但對於333的FSB,作用不大,所以雙通道內存對CPU的幫助不明顯。
新的AMD
754/939
64位CPU,內部就集成了內存管理器(以前內存管理器在主板心片里),所以AMD
64位CPU的前端匯流排FSB頻率與CPU實際頻率一致。
內存可以超頻也可以降頻的,ddr400可以降低成ddr333使用,同時延遲也會降低。有人會問:如果cpu超到300mhz前端匯流排就變為1200mhz,即使是兩條ddr400也會拖後腿。那麼,要超頻的話是不是要換內存?就是要選用ddr2的內存和主板?
但那是不大可能的,呵呵。P4系列cpu倍頻非常高,基本都在17倍以上。300M的外頻,你想下主頻該是多少?你認為這個頻率容易超到么?超到的話也由於頻率太高導致電子遷移,壽命可就大大降低。
不過現在的確是有1333的前端匯流排,當然是很高端的cpu。
而這些cpu平台基本都是支持ddr2的,只要匯流排有夠高,兩條ddr2
667不就可以了么?
ddr2
800都不用,呵呵!
其實現在更重要的是延遲,內存本身延遲和cpu訪問的延遲。ddr2的內存延遲普遍很高,不如超頻後的ddr400理想。amd由於cpu集成內存控制器可以直接訪問內存,cpu訪問延遲相對來說比較低。
其次是:CPU和內存頻率關系
我們知道,電腦有許多配件,配件不同,速度也就不同。在286、386和早期的486電腦里,CPU的速度不是太高,和內存保持一樣的速度。後來隨著CPU
速度的飛速提升,內存由於電氣結構關系,無法象CPU那樣提升很高的速度(就算現在內存達到400、533,但跟CPU的幾個G的速度相比,根本就不是一個級別的),於是造成了內存和CP
查看原帖>>
C. 安裝內存對CPU有有影響嗎
正經的說沒啥意思,我打個比方說吧。把整個電腦的運轉比作一個人用瓢舀水。CPU就是你舀水的能力,就是你能舀多快,內存就是這個瓢有多大,另外再加個「桶」,這樣好理解;桶就相當於是硬碟大小。你舀得快,整個舀水的工作也會進行得快,但你用的瓢也很關鍵,如果瓢小了(也就是你的內存小了)你的CPU就得多工作次數,對舀水的整個工作速度有影響,你動作快(CPU快)加上瓢大(內存大),自然整個處理就快了。另外至於桶嘛,就是看你能裝多少水。不知道這樣講是否合適,是否容易理解:)
D. 挖礦都關鍵是顯卡還是cpu
理論上講,CPU運算和GPU運算都是可以挖礦的。
在一種虛擬貨幣問世的初期,挖礦相對容易,可能一塊性能足夠強悍的CPU就可以比較容易地挖到幣。
隨著挖幣越來越難,CPU面對挖礦所需的巨大算力早已力不從心,而顯卡GPU核心大規模的流處理器並行運算的恐怖性能,更加的適合挖礦這種並行運算。
因此,現在的專業礦機,早已成為GPU以及專業晶元的天下,CPU在其中最多起到協調的作用。並且,隨著挖礦難度的增加,對礦卡的顯存容量要求越來越高,幾年前2~3GB就夠用,現在可能6GB都不夠用了。
E. 內存會影響cpu和顯卡的性能嗎
肯定影響。
電腦硬體系統,是一個完成的整體,內存是最基礎的硬體,其它硬體的性能都必須在它穩定、優越的性能基礎上發揮各自的性能。
所以內存的質量,直接影響CPU、顯卡等等硬體的性能的發揮。
F. 內存越大對什麼有影響(16g,32g),CPU有影響嗎會給CPU帶來更多的處理工作嗎硬碟了主
可用內存大於實際應用內存會提高點效率,尋之空間多了CPU就不用那麼費勁去找空間往裡存了;
如果內存不夠用那麼CPU就會忙著找可用空間、沒有可用空間的時候就會用有限的資源來清理內存給正在運行的程序騰地方。
內存大提升性能有限,反之內存不夠大那麼性能會成指數性下降。
G. 挖礦對CPU內存的要求高不高。上4G內存是不是夠用。
你說的沒錯,挖礦主要是消耗顯卡運算能力,要求CPU內存不大的,很多人都用奔騰CPU+4G內存來挖礦,所以主要是顯卡一定要運算能力強,
H. cpu和內存有關系嗎
內存的頻率越高,傳輸速率也就越高,提供的帶寬也就越大!自然,CPU的前端匯流排頻率越高,要求的帶寬也就越大。如果內存提供的帶寬達不到要求的話,就會影響CPU性能的發揮,舉個例子:按理說CPU這里,一天可以處理100輛車的數據,需要4車道的路才能讓這100輛車通過,內存也就需要提供4車道的帶寬,但這條內存頻率低,只能提供2車道的帶寬,這樣自然無法通過100輛車了,CPU處理的數據也就少了,也就慢了!明白了吧?
現在的主板都支持雙通道內存了,插兩條一樣的內存,可以提供更大的帶寬,所以很多裝機高手,都選擇兩條內存!
具體前端匯流排頻率多高,要求多大的帶寬,就不太清楚了,你可以自己查一下!
總結就是:CPU的匯流排頻率越高,要求的內存頻率也就越高!所以,現在推出了DDR3內存,頻率最高可達1600MHz,提供的帶寬更高
I. 挖礦也會影響到cpu價格嗎
不會影響CPU價格,挖礦屬於分布式運算方式,對CPU性能要求極低,但對於顯卡性能要求很高,而且amd顯卡挖礦效率相對比同樣游戲性能的英偉達顯卡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