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挖礦知識 » 挖礦產資源減少貪婪

挖礦產資源減少貪婪

發布時間: 2021-04-16 21:38:05

『壹』 怎樣做才有利於節約礦產資源

1、提高回收率
2、進行綜合利用
3、國家宏觀調控,提供礦產資源利用成本

『貳』 石油等礦產資源儲量急劇減少怎麼辦

還有很多替代能源的,雖然目前還不是很成熟,無法完全取代石油,天然氣,煤炭。
比如風能,太陽能,地熱,潮汐發電,可燃冰,水能發電,核能(核裂變,核聚變)等等
最有前景的還是核聚變,這也是太陽發光發熱的能量來源,但是目前還處於實驗階段

『叄』 礦物資源日益減少,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什麼影響

礦產資源的日益枯竭,會使許多原來自給型的工業轉變為進口型工業,原材料漲價,導致國內價格上升,對市場的沖擊很大。其次,礦產資源減少,會使許多產業無法正常生產,甚至倒閉,為我們的生活帶來許多不便。從大的方面來說,一旦原材料需要進口,就代表我國的發展會遭受許多限制。

『肆』 非法采礦造成礦產資源嚴重破壞且無悔罪表現如何量刑

兩高《關於審理非法采礦、破壞性采礦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為依法懲處非法采礦、破壞性采礦犯罪活動,根據刑法有關規定,現就審理這類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的若干問題解釋如下:

第一條 違反礦產資源法的規定非法采礦,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經責令停止開采後拒不停止開采,造成礦產資源破壞的,依照刑法第三百四十三條第一款的規定,以非法采礦罪定罪處罰:

(一)未取得采礦許可證擅自采礦;

(二)擅自進入國家規劃礦區、對國民經濟具有重要價值的礦區和他人礦區范圍采礦;

(三)擅自開采國家規定實行保護性開採的特定礦種。

第二條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屬於本解釋第一條第(一)項規定的「未取得采礦許可證擅自采礦」:

(一)無采礦許可證開采礦產資源的;

(二)采礦許可證被注銷、吊銷後繼續開采礦產資源的;

(三)超越采礦許可證規定的礦區范圍開采礦產資源的;

(四)未按采礦許可證規定的礦種開采礦產資源的(共生、伴生礦種除外);

(五)其他未取得采礦許可證開采礦產資源的情形。

第三條 非法采礦造成礦產資源破壞的價值,數額在5萬元以上的,屬於刑法第三百四十三條第一款規定的「造成礦產資源破壞」;數額在30萬元以上的,屬於刑法第三百四十三條第一款規定的「造成礦產資源嚴重破壞」。

第四條 刑法第三百四十三條第二款規定的破壞性采礦罪中「採取破壞性的開采方法開采礦產資源」,是指行為人違反地質礦產主管部門審查批準的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方案開采礦產資源,並造成礦產資源嚴重破壞的行為。

第五條 破壞性采礦造成礦產資源破壞的價值,數額在30萬元以上的,屬於刑法第三百四十三條第二款規定的「造成礦產資源嚴重破壞」。

第六條 破壞性的開采方法以及造成礦產資源破壞或者嚴重破壞的數額,由省級以上地質礦產主管部門出具鑒定結論,經查證屬實後予以認定。

第七條 多次非法采礦或者破壞性采礦構成犯罪,依法應當追訴的,或者一年內多次非法采礦或破壞性采礦未經處理的,造成礦產資源破壞的數額累計計算。

第八條 單位犯非法采礦罪和破壞性采礦罪的定罪量刑標准,按照本解釋的有關規定執行。

第九條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高級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本地區的實際情況,在5萬元至10萬元、30萬元至50萬元的幅度內,確定執行本解釋第三條、第五條的起點數額標准,並報最高人民法院備案。

『伍』 如何對待日益減少的礦物資源

鐵礦:全國已探明的鐵礦區有1834處。大型和超大型鐵礦區主要有:遼寧鞍山一本溪鐵礦區、冀東一北京鐵礦區、河北邯鄲一刑台鐵礦區、山西靈丘平型關鐵礦、山西五台一嵐縣鐵礦區、內蒙古包頭一白雲鄂博鐵銹稀土礦、山東魯中鐵礦區、寧蕪一廬縱鐵礦區、安徽霍丘鐵礦、湖北鄂東鐵礦區、江西新餘一吉安鐵礦區、福建閩南鐵礦區、海南石碌鐵礦、四川攀枝花一西昌釩鈦磁鐵礦、雲南滇中鐵礦區、雲南大勐龍鐵礦、陝西略陽魚洞子鐵礦、甘肅紅山鐵礦、甘肅鏡鐵山鐵礦、新疆哈密天湖鐵礦,等等。

錳礦:全國已探明的錳礦區共有213處,主要有:遼寧瓦房子錳礦;福建連城錳礦;湖南湘潭、民樂、瑪瑙山、響濤園等錳礦;廣東有小帶、新椿等錳礦;廣西八一、下雷、荔浦等錳礦;四川高燕和轎頂山錳礦;貴州遵義錳礦。

鉻鐵礦:有56處產地,主要是新疆薩爾托海、西藏羅布莎、內蒙古賀根山、甘肅大道爾吉等鉻礦。

銅礦:已探明礦區910處,主要為:黑龍江省多寶山;內蒙古自治區烏奴格吐山、霍各氣;遼寧省紅透山;安徽省銅陵銅礦集中區;江西省德興、城門山、武山、水平;湖北省大冶一陽新銅礦集中區;廣東省石菉;山西省中條山地區;雲南省東川、易門、大紅山;西藏自治區玉龍、馬拉松多、多霞松多;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阿舍勒等銅礦。

鋁土礦:有310處產地,主要為:山西省的克俄、石公、相王、西河底、太湖石、郭偏梁一雷家蘇、寬草坪;河南省的曹窯、馬行溝、賈溝、石寺、竹林溝、夾溝、支建;山東省的淄博;廣西壯族自治區的平果那豆;貴州省的遵義(團溪)、林歹、小山壩等鋁土礦區。

鉛鋅礦:有產地700多處,主要為:黑龍江省的西林;遼寧省的紅透山、青城子;河北省的蔡家營子;內蒙古自治區的白音諾、東升廟、甲生盤、炭窯口;甘肅省的西成(廠壩);陝西省鉛硐山;青海省的錫鐵山;湖南省的水口山、黃沙坪;廣東省的凡口;浙江省的五部;江西省的冷水坑;江蘇省的棲霞山;廣西壯族自治區的大廠;雲南省的蘭坪、會澤、都龍;四川省的大梁子、呷村等鉛鋅礦。

鎳礦:有產地近百處。主要是吉林省的紅旗嶺、赤柏松;甘肅省的金川;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喀拉通克、黃山;四川省的冷水菁、楊坪;雲南省的白馬寨、墨江等鎳礦。

鉬礦:有產地222處,主要是吉林大黑山;遼寧省楊家杖子、蘭家溝;陝西省金堆城;河南省欒川等鉬礦。

鎢礦:探明產地252處,主要是江西省西華山、漂塘、大吉山、盤古山、畫眉坳、滸坑、下桐嶺、巋美山;福建省行洛坑;湖南省柿竹園、新田嶺、瑤崗仙;廣東省鋸板坑、蓮花山;廣西壯族自治區大明山、珊瑚;甘肅省塔兒溝等鎢礦。

錫礦:探明產地293處,主要是廣西壯族自治區大廠、珊瑚、水岩壩;雲南省東川;湖南省香花嶺、紅旗嶺、野雞尾等錫礦。

汞、銻礦:探明汞產地103處、銻產地111處。主要是貴州萬山、務川、丹寨、銅仁;湖南省新晃等汞礦,湖南省錫礦山、板溪;廣西壯族自治區大廠;甘肅省崖灣等銻礦。陝西省旬陽汞銻礦。

金礦:探明礦區1265處,主要有黑龍江省烏拉嘎、大安河、老柞山、呼瑪;吉林省夾皮溝、琿春;遼寧省五龍;河北省張家口、遷西;山東省玲瓏、焦家、新城、三家島、尹格庄;河南省文峪、桐溝、金渠、秦嶺、上宮;廣東省河台;湖南省湘西;雲南省墨江;四川省東北寨;青海省斑瑪;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阿希、哈密等金礦。

銀礦,探明產地569處,主要有陝西省銀硐子;河南省破山;湖北省銀洞溝、白果園;四川省砷村;江西省貴溪;吉林省山門;廣東省龐西洞等銀礦。

稀土、稀有金屬:主要分布在內蒙古自治區(白雲鄂博、801)、山東省(微山)、江西省(贛南、宜春)、廣東省(粵北)、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富蘊)等地

教學資源分析
工業革命推動人類社會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但隨著人類的不斷開采開發,一些礦產資源已面臨著枯竭。本課是在了解岩石、礦物的性質和用途的基礎上,從資源枯竭的角度來認識岩石、礦物與我們的關系,使學生認識到科學在不斷發展的同時,也給人類帶來了一些負面的影響,認識到科學技術的雙刃劍作用。教材分為兩個部分:
第一部分:介紹人類對岩石和礦物的開采活動,導致礦物資源的日益枯竭。首先出示一組圖片讓學生認識到礦產資源正在不斷的開采,並真實地出示了開采後留下的一片廢墟,讓人感到心酸。接著教材中又提供了部分礦物資源的枯竭時間表(煤炭 200年 石油 40-50年 鐵礦 21世紀中葉 銀、鋅、汞、鉛、硫 20-30年),使學生認識到:礦物資源在不斷地減少,是不可再生資源,今天多用一點,多開采一些,就減少一些,我們的子孫也就少用一些,從「二、三十年」中感到一種危機感,引起思想上的震憾,如果我們再不節約使用,若干年後,我們的子孫將生活在一個什麼樣的世界裡。
第二部分:介紹人類為保護岩石和礦物資源做出的種種努力:放慢開採的進程,開發新能源。教材中介紹了人類利用風能、太陽能、水能的情景,使學生認識到風能、太陽能、水能都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能源,而且安全無污染,它們是最廉價的能源。最後從學生的角度出發,提出:作為學生,我們能為礦物資源的保護做些什麼呢?引發學生的深思,把課堂延伸到課外。
教學目標:
過程與方法:
能夠調查和了解岩石和礦物與我們的關系。
能夠查閱並搜集有關新型能源的資料。
科學知識:
知道人類的開采活動給資源和自然景觀帶來的正反面影響。
理解保護岩石和礦物的重要性。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意識到人類在發展的同時,也破壞了環境,消耗了資源,我們應該合理使用礦物資源,開發新能源。
教學准備:
師:岩石礦物的開采圖片、部分資源枯竭時間表、風能、生物能、潮汐發電、太陽能、地熱等新能源的圖片。
生:搜集有關新型能源的圖片資料。

教學過程設計:
一、 聯系生活實際,談談岩石與礦物的用途
1.講述:前一段時間,我們已經學習了岩石的特徵,還學習了礦物的性質,人們掌握了它們的特點,便在生活中加以運用。
請同學們聯系生活想一想,岩石與礦物有哪些作用呢?
2.學生聯系生活談談岩石與礦物的作用。
(評:建構主義認為:學生在入學之前並不是一張白紙,而是帶著他自己的生活經驗和對一些問題的直接的看法。科學課上,就是要充分調動學生的已知經驗,並將科學課上所教學的內容和學生的已知經驗融合在一起,真正地形成學生自己的東西。學生在生活中會接觸到許多有關岩石與礦物用途方面的知識,把生活中的一些現象帶到科學課中來,這叫從生活中來,或叫做「源於生活」,然後通過一系列的討論、實驗,把這些現象加以解釋,再將所學到的運用到生活中,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這叫到生活中去,又叫做「高於生活」,科學課就是「從生活中來,又到生活中去」。)
二、 介紹岩石、礦物的開采,引發學生認識到有些礦物資源面臨枯竭
1.提問:既然岩石與礦物有這么多的用途,那它們是怎麼被開采出來的呢?
引導學生從煤、石油、鐵礦石等的開采談談礦物的開采方式,教師相機出示一些圖片,再補充一些礦物的開采方式,如淘金。
(注意:這部分並不是教學的重點,只要求學生了解就可以了。)
2.思考:開采過後,那些地區或地表會是什麼樣的呢?(第一層次的思考)
學生可能從自然環境的破壞,礦物資源的短缺進行闡述。
教師出示開采後的廢墟,引導學生進行深層次地思考:為什麼會造成這樣的情形呢?看到這些你有一些什麼想法呢?(第二層次的思考)
學生可能想到:這是由於人們過度開采造成的。
這給自然環境帶來了極大地損害。
……
3.出示部分礦物資源枯竭時間表
引導學生進一步的思索:從這張表當中,你看到了什麼?有什麼想法?有何想說的或者有些什麼好的建議?(第三層次的思考)
引發學生來自內心的呼籲:我們要合理使用礦物資源,不能過度開采。
(評:三個層次的思考由表及裡,由現象到本質,逐步深入。從開採到廢墟的圖片,再到一組嚴峻的數據,引起學生心靈上的震撼,這種震憾是觸及靈魂的,而不是無病呻吟。)
三、 學生交流搜集的新型能源的資料,呼籲保護礦物資源
1.提問:我們該怎樣解決人類需要與礦物資源不足的矛盾呢?
2.學生分組討論,匯報交流。
(1) 合理使用,減慢開採的速度
(2) 不斷開發新能源
3.學生採用合適的方式匯報自己課前收集的新型能源的資料。
(評:《科學課程標准》要求學生能選擇自己擅長的方式(語言、文字、圖表、模型等)表述研究過程和結果。同時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具體目標中明確要求培養學生搜集信息和處理信息的能力。)
4.教師補充介紹一些新能源。
5.討論:這些新能源的優點。
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安全無污染 ……
讓學生充分認識到科學技術對改善人類生活中所起到的具大作用。
四、 拓展延伸:我們該為保護礦物資源做些什麼?
從學生的角度出發,考慮到學生的實際能力,讓他們為保護礦物資源出謀劃策。
我們可以:從自身做起,節約使用礦物
出一期手抄報,宣傳保護礦物資源
寫一份倡議書
給本地的礦物資源管理部門寫一封信,發出呼籲
……
(評:真正地把課內與課外相結合,結合實際進行,不紙上談兵,不搞空中樓閣。)

教學片斷賞析
(介紹完礦物的開采之後)
師:如果一個地區的煤或石油開采完了,會出現什麼的狀況呢?
生:石油開采完了,由於井架拆掉了,這個地方就會出現荒地,莊稼長不出來。
師:你怎麼知道的?
生:我們那兒就是這樣。由於地面上有一些剩餘的石油,所以莊稼長不起來。
生:深山裡的煤採光了,就會出現一個個的廢棄的礦井,在遠處看,就是一個個的黑洞,不像原來那樣山是綠的了。
生:我從一本書上看到有的山因為挖空了,就蹋了,造成人身傷害。
(評:當學生的思維處在積極狀態時,教師提出問題之後,他會聯想起他周圍的一些情形,聯想起他以前看過的一些書籍。所以科學教師要做的就是要創設一個好的問題情境,一個民主寬松的氛圍,讓學生有話可說,有話想說。)

總評:
總的看來,這節課有兩大方面的特點:
一是讓學生在搜集資料的過程中獲得發展。他們需要通過上圖書館,閱覽室,或者通過向老師、家長詢問,或通過網路查詢,在此過程中,他們的信息收集與處理能力得以發展,他們的涉交能力得以鍛煉,他們學會了合作,學會了與他人分享,這些都是在活動的過程中得以培養的,而是無法通過教師的講來代替的。
二是注重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讓學生聯系當地實際情況,由表及裡的向學生展示了礦物資源正在不斷枯竭的事實,引發學生進行思考,而且提出了合適的建議。學生的主人翁意識得以提升,一種責任感得以加強,也許在此基礎上也激發了學生好好學習的動力,長大後要為尋找開發新能源貢獻自己的力量。如果這樣,那將是我們科學課發揮了具大的功效,而不再強調是學到了具體的多少條知識。

『陸』 礦產資源短缺的原因、措施和後果。高中地理

短缺:經濟快速發展,消費量大,人均資源少,另外,過度開發,和無計劃開發
措施:我國資源開發利用不盡合理、科學,浪費、損失嚴重。合理開發利用資源,堅持開發和節約並舉,把節約放在首位。
後果:礦物資源的枯竭,不可再生資源的利用一定要節制;二、浪費,過度的開采,大部分都是那種粗放的形式,因此利用的效率一般不人很高;三、污染,礦產的開采一般會使地面內的污染物帶到地表,如硫,為對大氣,水,土地都有影響;

『柒』 礦產資源減少的原因是什麼

礦產的產生周期一般要5千萬到1億年以上,而人類不停的挖掘,肯定就變少了!

『捌』 哪些礦物資源在大大減少對我們生活有什麼影響急求答案,越快越好。

鐵礦:全國已探明的鐵礦區有1834處。大型和超大型鐵礦區主要有:遼寧鞍山一本溪鐵礦區、冀東一北京鐵礦區、河北邯鄲一刑台鐵礦區、山西靈丘平型關鐵礦、山西五台一嵐縣鐵礦區、內蒙古包頭一白雲鄂博鐵銹稀土礦、山東魯中鐵礦區、寧蕪一廬縱鐵礦區、安徽霍丘鐵礦、湖北鄂東鐵礦區、江西新餘一吉安鐵礦區、福建閩南鐵礦區、海南石碌鐵礦、四川攀枝花一西昌釩鈦磁鐵礦、雲南滇中鐵礦區、雲南大勐龍鐵礦、陝西略陽魚洞子鐵礦、甘肅紅山鐵礦、甘肅鏡鐵山鐵礦、新疆哈密天湖鐵礦,等等。 錳礦:全國已探明的錳礦區共有213處,主要有:遼寧瓦房子錳礦;福建連城錳礦;湖南湘潭、民樂、瑪瑙山、響濤園等錳礦;廣東有小帶、新椿等錳礦;廣西八一、下雷、荔浦等錳礦;四川高燕和轎頂山錳礦;貴州遵義錳礦。 鉻鐵礦:有56處產地,主要是新疆薩爾托海、西藏羅布莎、內蒙古賀根山、甘肅大道爾吉等鉻礦。 銅礦:已探明礦區910處,主要為:黑龍江省多寶山;內蒙古自治區烏奴格吐山、霍各氣;遼寧省紅透山;安徽省銅陵銅礦集中區;江西省德興、城門山、武山、水平;湖北省大冶一陽新銅礦集中區;廣東省石菉;山西省中條山地區;雲南省東川、易門、大紅山;西藏自治區玉龍、馬拉松多、多霞松多;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阿舍勒等銅礦。 鋁土礦:有310處產地,主要為:山西省的克俄、石公、相王、西河底、太湖石、郭偏梁一雷家蘇、寬草坪;河南省的曹窯、馬行溝、賈溝、石寺、竹林溝、夾溝、支建;山東省的淄博;廣西壯族自治區的平果那豆;貴州省的遵義(團溪)、林歹、小山壩等鋁土礦區。 鉛鋅礦:有產地700多處,主要為:黑龍江省的西林;遼寧省的紅透山、青城子;河北省的蔡家營子;內蒙古自治區的白音諾、東升廟、甲生盤、炭窯口;甘肅省的西成(廠壩);陝西省鉛硐山;青海省的錫鐵山;湖南省的水口山、黃沙坪;廣東省的凡口;浙江省的五部;江西省的冷水坑;江蘇省的棲霞山;廣西壯族自治區的大廠;雲南省的蘭坪、會澤、都龍;四川省的大梁子、呷村等鉛鋅礦。 鎳礦:有產地近百處。主要是吉林省的紅旗嶺、赤柏松;甘肅省的金川;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喀拉通克、黃山;四川省的冷水菁、楊坪;雲南省的白馬寨、墨江等鎳礦。 鉬礦:有產地222處,主要是吉林大黑山;遼寧省楊家杖子、蘭家溝;陝西省金堆城;河南省欒川等鉬礦。 鎢礦:探明產地252處,主要是江西省西華山、漂塘、大吉山、盤古山、畫眉坳、滸坑、下桐嶺、巋美山;福建省行洛坑;湖南省柿竹園、新田嶺、瑤崗仙;廣東省鋸板坑、蓮花山;廣西壯族自治區大明山、珊瑚;甘肅省塔兒溝等鎢礦。 錫礦:探明產地293處,主要是廣西壯族自治區大廠、珊瑚、水岩壩;雲南省東川;湖南省香花嶺、紅旗嶺、野雞尾等錫礦。 汞、銻礦:探明汞產地103處、銻產地111處。主要是貴州萬山、務川、丹寨、銅仁;湖南省新晃等汞礦,湖南省錫礦山、板溪;廣西壯族自治區大廠;甘肅省崖灣等銻礦。陝西省旬陽汞銻礦。 金礦:探明礦區1265處,主要有黑龍江省烏拉嘎、大安河、老柞山、呼瑪;吉林省夾皮溝、琿春;遼寧省五龍;河北省張家口、遷西;山東省玲瓏、焦家、新城、三家島、尹格庄;河南省文峪、桐溝、金渠、秦嶺、上宮;廣東省河台;湖南省湘西;雲南省墨江;四川省東北寨;青海省斑瑪;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阿希、哈密等金礦。 銀礦,探明產地569處,主要有陝西省銀硐子;河南省破山;湖北省銀洞溝、白果園;四川省砷村;江西省貴溪;吉林省山門;廣東省龐西洞等銀礦。 稀土、稀有金屬:主要分布在內蒙古自治區(白雲鄂博、801)、山東省(微山)、江西省(贛南、宜春)、廣東省(粵北)、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富蘊)等地 教學資源分析 工業革命推動人類社會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但隨著人類的不斷開采開發,一些礦產資源已面臨著枯竭。本課是在了解岩石、礦物的性質和用途的基礎上,從資源枯竭的角度來認識岩石、礦物與我們的關系,使學生認識到科學在不斷發展的同時,也給人類帶來了一些負面的影響,認識到科學技術的雙刃劍作用。教材分為兩個部分: 第一部分:介紹人類對岩石和礦物的開采活動,導致礦物資源的日益枯竭。首先出示一組圖片讓學生認識到礦產資源正在不斷的開采,並真實地出示了開采後留下的一片廢墟,讓人感到心酸。接著教材中又提供了部分礦物資源的枯竭時間表(煤炭 200年 石油 40-50年 鐵礦 21世紀中葉 銀、鋅、汞、鉛、硫 20-30年),使學生認識到:礦物資源在不斷地減少,是不可再生資源,今天多用一點,多開采一些,就減少一些,我們的子孫也就少用一些,從「二、三十年」中感到一種危機感,引起思想上的震憾,如果我們再不節約使用,若干年後,我們的子孫將生活在一個什麼樣的世界裡。 第二部分:介紹人類為保護岩石和礦物資源做出的種種努力:放慢開採的進程,開發新能源。教材中介紹了人類利用風能、太陽能、水能的情景,使學生認識到風能、太陽能、水能都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能源,而且安全無污染,它們是最廉價的能源。最後從學生的角度出發,提出:作為學生,我們能為礦物資源的保護做些什麼呢?引發學生的深思,把課堂延伸到課外。 教學目標: 過程與方法: 能夠調查和了解岩石和礦物與我們的關系。 能夠查閱並搜集有關新型能源的資料。 科學知識: 知道人類的開采活動給資源和自然景觀帶來的正反面影響。 理解保護岩石和礦物的重要性。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意識到人類在發展的同時,也破壞了環境,消耗了資源,我們應該合理使用礦物資源,開發新能源。 教學准備: 師:岩石礦物的開采圖片、部分資源枯竭時間表、風能、生物能、潮汐發電、太陽能、地熱等新能源的圖片。 生:搜集有關新型能源的圖片資料。 教學過程設計: 一、 聯系生活實際,談談岩石與礦物的用途 1.講述:前一段時間,我們已經學習了岩石的特徵,還學習了礦物的性質,人們掌握了它們的特點,便在生活中加以運用。 請同學們聯系生活想一想,岩石與礦物有哪些作用呢? 2.學生聯系生活談談岩石與礦物的作用。 (評:建構主義認為:學生在入學之前並不是一張白紙,而是帶著他自己的生活經驗和對一些問題的直接的看法。科學課上,就是要充分調動學生的已知經驗,並將科學課上所教學的內容和學生的已知經驗融合在一起,真正地形成學生自己的東西。學生在生活中會接觸到許多有關岩石與礦物用途方面的知識,把生活中的一些現象帶到科學課中來,這叫從生活中來,或叫做「源於生活」,然後通過一系列的討論、實驗,把這些現象加以解釋,再將所學到的運用到生活中,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這叫到生活中去,又叫做「高於生活」,科學課就是「從生活中來,又到生活中去」。) 二、 介紹岩石、礦物的開采,引發學生認識到有些礦物資源面臨枯竭 1.提問:既然岩石與礦物有這么多的用途,那它們是怎麼被開采出來的呢? 引導學生從煤、石油、鐵礦石等的開采談談礦物的開采方式,教師相機出示一些圖片,再補充一些礦物的開采方式,如淘金。 (注意:這部分並不是教學的重點,只要求學生了解就可以了。) 2.思考:開采過後,那些地區或地表會是什麼樣的呢?(第一層次的思考) 學生可能從自然環境的破壞,礦物資源的短缺進行闡述。 教師出示開采後的廢墟,引導學生進行深層次地思考:為什麼會造成這樣的情形呢?看到這些你有一些什麼想法呢?(第二層次的思考) 學生可能想到:這是由於人們過度開采造成的。 這給自然環境帶來了極大地損害。 …… 3.出示部分礦物資源枯竭時間表 引導學生進一步的思索:從這張表當中,你看到了什麼?有什麼想法?有何想說的或者有些什麼好的建議?(第三層次的思考) 引發學生來自內心的呼籲:我們要合理使用礦物資源,不能過度開采。 (評:三個層次的思考由表及裡,由現象到本質,逐步深入。從開採到廢墟的圖片,再到一組嚴峻的數據,引起學生心靈上的震撼,這種震憾是觸及靈魂的,而不是無病呻吟。) 三、 學生交流搜集的新型能源的資料,呼籲保護礦物資源 1.提問:我們該怎樣解決人類需要與礦物資源不足的矛盾呢? 2.學生分組討論,匯報交流。 (1) 合理使用,減慢開採的速度 (2) 不斷開發新能源 3.學生採用合適的方式匯報自己課前收集的新型能源的資料。 (評:《科學課程標准》要求學生能選擇自己擅長的方式(語言、文字、圖表、模型等)表述研究過程和結果。同時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具體目標中明確要求培養學生搜集信息和處理信息的能力。) 4.教師補充介紹一些新能源。 5.討論:這些新能源的優點。 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安全無污染 …… 讓學生充分認識到科學技術對改善人類生活中所起到的具大作用。 四、 拓展延伸:我們該為保護礦物資源做些什麼? 從學生的角度出發,考慮到學生的實際能力,讓他們為保護礦物資源出謀劃策。 我們可以:從自身做起,節約使用礦物 出一期手抄報,宣傳保護礦物資源 寫一份倡議書 給本地的礦物資源管理部門寫一封信,發出呼籲 …… (評:真正地把課內與課外相結合,結合實際進行,不紙上談兵,不搞空中樓閣。) 教學片斷賞析 (介紹完礦物的開采之後) 師:如果一個地區的煤或石油開采完了,會出現什麼的狀況呢? 生:石油開采完了,由於井架拆掉了,這個地方就會出現荒地,莊稼長不出來。 師:你怎麼知道的? 生:我們那兒就是這樣。由於地面上有一些剩餘的石油,所以莊稼長不起來。 生:深山裡的煤採光了,就會出現一個個的廢棄的礦井,在遠處看,就是一個個的黑洞,不像原來那樣山是綠的了。 生:我從一本書上看到有的山因為挖空了,就蹋了,造成人身傷害。 (評:當學生的思維處在積極狀態時,教師提出問題之後,他會聯想起他周圍的一些情形,聯想起他以前看過的一些書籍。所以科學教師要做的就是要創設一個好的問題情境,一個民主寬松的氛圍,讓學生有話可說,有話想說。) 總評: 總的看來,這節課有兩大方面的特點: 一是讓學生在搜集資料的過程中獲得發展。他們需要通過上圖書館,閱覽室,或者通過向老師、家長詢問,或通過網路查詢,在此過程中,他們的信息收集與處理能力得以發展,他們的涉交能力得以鍛煉,他們學會了合作,學會了與他人分享,這些都是在活動的過程中得以培養的,而是無法通過教師的講來代替的。 二是注重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讓學生聯系當地實際情況,由表及裡的向學生展示了礦物資源正在不斷枯竭的事實,引發學生進行思考,而且提出了合適的建議。學生的主人翁意識得以提升,一種責任感得以加強,也許在此基礎上也激發了學生好好學習的動力,長大後要為尋找開發新能源貢獻自己的力量。如果這樣,那將是我們科學課發揮了具大的功效,而不再強調是學到了具體的多少條知識。

『玖』 現在停止生產了原先盜採的礦產資源怎麼處理

原先盜採的礦撕完怎麼處理啊?現在還用怎麼處理嗎?賣了吧?簡單。昨晚你要給給政府那是你自己的問題。可是你什麼也得不著。

『拾』 全球礦產資源短缺的原因、措施和後果。高中的地理

過度開采 浪費嚴重 部分礦產儲量較少,稀有 未探明礦產
後果就是無法實現可持續發展 後續建設失衡 資源徹底枯竭
措施 合理開發利用 保護性開發 提升技術冶煉礦渣

熱點內容
usdt每次交易最少多少個 發布:2025-05-26 01:18:51 瀏覽:196
比特幣天氣 發布:2025-05-26 01:12:21 瀏覽:946
查詢usdt是否到賬沒有 發布:2025-05-26 01:03:18 瀏覽:820
比特幣大哥 發布:2025-05-26 00:57:35 瀏覽:607
區塊鏈技術開發公司排名 發布:2025-05-26 00:21:45 瀏覽:445
48萬哥比特幣 發布:2025-05-26 00:21:37 瀏覽:655
電信合約機號碼怎麼查 發布:2025-05-26 00:21:01 瀏覽:461
我的世界混沌宇宙次元生存 發布:2025-05-25 23:50:26 瀏覽:549
usdc穩定還是usdt穩定 發布:2025-05-25 23:37:45 瀏覽:632
2021年幣圈行情預測 發布:2025-05-25 23:37:37 瀏覽:4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