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X挖礦dpos共識機制
⑴ 什麼是DPOS、POR共識演算法
現在DPOS基本上被扣上了中心化區塊鏈的帽子,我也覺得這樣違背區塊鏈精神。POR共識協議是最新由貝克鏈提出的一種共識機制,由公鑰之父、圖靈獎得主Whitfield Diffie的Cryptic Labs孵化,這個實驗室是世界上最牛的網路安全實驗室。
⑵ dpos公鏈開發中的DPOS機制是什麼
DPOS是以EOS為代表的公鏈在用的,超級節點每年可以得到200多萬個幣,所以很多人拉票,然後就產生了賄選,所以挺不公平的,有錢的可以更有錢。
這個POR比較有趣,個人認為很有潛力,第一是公平,人人都有機會通過日常的活躍度成為記賬節點,而不單單是靠錢,而且這個貝克鏈的速度很快,目前全球最快的公鏈了,這種技術網路阿里都做不到,未來商業應用真正落地的時候一定會首選這樣的公鏈。
⑶ NULS的POC共識與POS和DPOS共識機制有和區別
POC:(Proof-Of-Credit)信用共識機制,由NULS團隊首創並運用,共識機制為:節點信用達標的情況下,鎖定一定保證金即可加入共識,共識節點重新排序後每輪輪流出塊,退出共識時保證金解鎖。NULS的POC分為委託共識和節點共識,委託共識抵押2000NULS,節點共識抵押20000NULS。節點建立者維護節點,收取委託共識的部分傭金,共同維護NULS主網節點健康運行。
POC共識機制綜合了POW/POS/DPOS的優勢特點,把區塊鏈中難以統一的去中心化、效率、一致性在不同方向上的特點做到了更好的協調。
1、去中心化:在POC共識機制的中,沒有節點數量的硬性限制,節點的數量是動態的,任何滿足條件的都可以加入節點,這里每一個出塊節點都類似POW中的礦池,通過持有權益的方式來加入這個礦池中共識。在POW中礦池根據算力來獲得記賬權益,在POC中,所有的礦池獲得記賬權的機會是隨機對等的,這使得POC共識機制的節點分布相對更去中心化。
2、效率:影響區塊鏈網路效率的兩個關鍵因素是節點分布廣泛的程度和提供節點的硬體網路資源。在協調這兩個參數中,POC共識機制引入了信用系數機制,直接會影響到節點的穩定,所以每一個節點以及參與到這個節點的委託人都會做出對網路最有利的選擇,保證節點能高效穩定的提供服務,另外通過權益的方式來加入節點共識,使得節點的數量會在一定的區間內浮動,可以通過更改激勵參數來調節,參數一定的情況下市場會進行自動的調節。在這些節點中,融入了DPOS的隨機排序後出塊原則,保證了網路的的安全和高效,可提供較高的TPS承載能力。
3、一致性:在POC共識機制中,全員皆可以參與共識,節點只能向參與者收取一定的手續費,所有的人參與共識的機會是均等的,獲得的激勵根據權益和節點信用系數來決定的。節點和所有的參與者都會為了提供穩定的節點服務達成共識。
⑷ 區塊鏈目前用到哪些共識機制它們各自的優缺點和適用范圍是什麼
目前主要有四大類共識機制:Pow、Pos、DPos、Pool
1、Pow工作量證明,就是大家熟悉的挖礦,通過與或運算,計算出一個滿足規則的隨機數,即獲得本次記賬權,發出本輪需要記錄的數據,全網其它節點驗證後一起存儲;
優點:完全去中心化,節點自由進出;
缺點:目前bitcoin已經吸引全球大部分的算力,其它再用Pow共識機制的區塊鏈應用很難獲得相同的算力來保障自身的安全;挖礦造成大量的資源浪費;共識達成的周期較長,不適合商業應用
2、Pos權益證明,Pow的一種升級共識機制;根據每個節點所佔代幣的比例和時間;等比例的降低挖礦難度,從而加快找隨機數的速度。
優點:在一定程度上縮短了共識達成的時間
缺點:還是需要挖礦,本質上沒有解決商業應用的痛點
3、DPos股份授權證明機制,類似於董事會投票,持幣者投出一定數量的節點,代理他們進行驗證和記賬。
優點:大幅縮小參與驗證和記賬節點的數量,可以達到秒級的共識驗證
缺點:整個共識機制還是依賴於代幣,很多商業應用是不需要代幣存在的
4、Pool驗證池,基於傳統的分布式一致性技術,加上數據驗證機制;是目前行業鏈大范圍在使用的共識機制
優點:不需要代幣也可以工作,在成熟的分布式一致性演算法(Pasox、Raft)基礎上,實現秒級共識驗證;
缺點:去中心化程度不如bictoin;更適合多方參與的多中心商業模式
在使用共識機制,保證數據一致性時的巨大優勢(共識機制則是Ripple首先提出的,數據正確性優先的網路交易同步機制,在共識網路中,無論軟體代碼怎麼變動,無法取得共識就無法進入網路,更不要提分叉了)。
——————————————————
PS:稍微自黑下,雖然共識機制絕對能確保任何時候都不會產生硬分叉。但是,這種機制的缺點也比較明顯,那就是要取得與其他節點的共識,明顯要比當前Bitcoin網路漫長的多。極端情況下,在Ripple共識機制網路中掉線的後果也是很恐怖的。
有可能你家停電一天,第二天整個系統就再也無法與其它Rippled節點取得共識了(共識機制事實上需要超過80%的節點承認了你的數據,你的提交才會被其它節點接受,否則就會被排它的拒絕連接),甚至只能清空自己全部500多GB數據重新同步才能連上其它Ripple節點。
所以目前來說,現有的Rippled端並不適合民用(商用的話影響就比較小,比如RL自己的Rippled節點託管在亞馬遜雲數據中心,長時間無響應是可以高額索賠的,而且那種地方除了大型災害幾乎不會斷),這也是RL一直想改進的方面之一。
⑸ 金窩窩區塊鏈技術中 共識機制的類別有哪些
重慶金窩窩分析區塊鏈技術中的共識機制如下:
區塊鏈技術的核心是在沒有中心控制的情況下,在互相沒有信任基礎的個體之間就交易的合法性等達成共識的共識機制。
區塊鏈的共識機制目前主要有4類:PoW、PoS、DPoS、分布式一致性演算法。
⑹ 什麼是dpos機制
DPOS:Delegated Proof of Stake,委任權益證明
PS:關於此協議的詳細內容,可以參考最新的博文《[區塊鏈]DPoS官方共識機制(BTS/EOS)詳解》
比特股的DPoS機制,中文名叫做股份授權證明機制(又稱受託人機制),它的原理是讓每一個持有比特股的人進行投票,由此產生101位代表 , 我們可以將其理解為101個超級節點或者礦池,而這101個超級節點彼此的權利是完全相等的。從某種角度來看,DPOS有點像是議會制度或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如果代表不能履行他們的職責(當輪到他們時,沒能生成區塊),他們會被除名,網路會選出新的超級節點來取代他們。DPOS的出現最主要還是因為礦機的產生,大量的算力在不了解也不關心比特幣的人身上,類似演唱會的黃牛,大量囤票而絲毫不關心演唱會的內容。
⑺ 共識機制包括哪些分別有何特點
馬克思這么說:「全部社會生活在本質上是實踐的」(莫笑,我要把馬克思捧出來站站場),實踐是社會關系的發源地。實踐內在的包含著三重關系,即人與自然的關系、人與人的關系以及人與其自身意識的關系,這些關系構成了人類社會最基本的關系
因為我們要討論的問題很低層,它不僅是區塊鏈核心問題,也是人類社會的基本問題:機制,協調好這三層關系,更好的發揮作用,必須要有一套機制
基於博弈的社會追求一種動態平衡,但是一套好的機制使事物完美博弈,達到均衡談何容易,未知的新事物在不斷涌現,打破現有的均衡;哪怕是已有體系也不時出現漏洞,造成一定范圍的震盪。我們的法律不斷再修正,跟我們改bug一樣,經常在patching。有監督的系統尚且這樣,可想構造無監督的自適應機制的難處,區塊鏈所追求的是構造無監督自適應的共識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