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馮的挖礦高手
『壹』 歷史上姓馮的名人
歷史上的:
馮道(882—954)中國大規模官刻儒家經籍的創始人。字可道,自號長樂老。漢族,五代瀛州景城(今河北交河東北)人。歷仕後唐、後晉(契丹)、後漢、後周四朝十君,拜相二十餘年,人稱官場「不倒翁」。好學能文,主持校定了《九經》文字,雕版印書,世稱「五代藍本」,為我國官府正式刻印書籍之始。
馮夢龍(1574—1646),明末小說家,長州(今江蘇省蘇州市)人,字猶龍,又字耳猶,號翔甫、姑蘇詞奴、顧曲散人、墨憨齋主人等。崇禎間貢生,官壽寧(今福建省壽寧縣)知縣。
他通經學,善詩文,尤工小說、詞曲;輯有《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恆言》,世稱「三言」,另有《桂枝兒》、《山歌》、《平妖傳》、《新列國志》等;創作有《雙雄記》傳奇小說,著論有《智囊》、《古今譚概》等多種。
馮子材(1818—1903)晚清抗法名將。字南干,號萃亭,漢族,廣西欽州人。咸豐間從向榮、張國梁鎮壓太平軍,同治間累擢廣西提督,中法戰起,起用為廣西關外軍務幫辦,大敗法軍於鎮南關,攻克文淵、諒山,重創法軍司令尼格里,授雲南提督。甲午戰爭間奉調駐守鎮江,官終貴州提督。治軍四十餘年,寒素如故。卒謚勇毅。
馮玉祥(1882—1948),民國時期著名軍閥、軍事家、愛國將領、著名民主人士;原名馮基善,字煥章,原籍安徽巢縣(今安徽省巢湖市夏閣鎮竹柯村)人,寄籍河北保定;國民革命軍陸軍一級上將,蔣介石之結拜兄弟。
馮國璋(1859—1919),直隸(今河北省)河間人。北洋武備學堂畢業。曾佐袁世凱練兵。1903年北京成立練兵處,任軍學司正使,與王士珍、段祺瑞並稱「北洋三傑」。辛亥革命爆發,任第一軍總統,率領北洋軍鎮壓武昌起義。後又鎮壓「二次革命」。袁世凱死後,北洋軍閥內部皖、直、奉三派分化,為直系首領。1916年當選副總統、次年代理總統。1918年被段祺瑞脅迫下台。後1919年病死於北京。
馮友蘭(1895—1990),字芝生,河南南陽唐河人,著名哲學家,1924年獲哥倫比亞大學博士學位,歷任中州大學、廣東大學、燕京大學教授、清華大學文學院院長兼哲學系主任,西南聯大哲學系教授兼文學院院長,清華大學校務會議主席,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其哲學作品為中國哲學史的學科建設做出了重大貢獻,被譽為「現代新儒家」。
當代:
馮驥才,祖籍浙江慈溪,1942年生於天津,當代著名作家、文學家、藝術家,民間藝術工作者。著名民間文藝家。現任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執行副主席,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小說學會會長,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主席,天津大學文學藝術研究院院長,《文學自由談》雜志和《藝術家》雜志主編,並任中國民主促進會中央副主席,全國政協常委等職,2009年1月16日被國務院聘為國務院參事。
『貳』 歷史上姓「馮」的著名人物有
馮子材,愛國名將,歷經太平天國、中法戰爭,累官至太子少保。於70歲高齡時,大敗法軍於鎮南關,為當時受外國列強欺壓的中國人揚眉吐氣。
馮雲山,太平天國領導人之一,封南王。
馮玉祥,民國時期的著名將領,西北系軍閥首領,愛國民主人士。中華民國北京政府陸軍上將,國民革命軍陸軍一級上將軍銜。
馮達飛,紅軍和新四軍將領。黃埔一期畢業,參加過廣州暴動和百色起義,精通航空飛行技術。
馮夢龍,明代著名文學家、通俗文藝家和文學理論家,著作頗多,涉及到文藝、小說、戲劇。歌謠等方面,有收集整理『三言」、《新列國志傳》、增補羅貫中的《三遂平妖傳》等很多作品。
馮異,東漢光武時期的著名將領,鎮壓過赤眉軍,與銚期、寇恂等後漢28將以及伏波將軍馬援齊名。
『叄』 歷史上有某姓馮的大人物呀
馮夢龍:明末小說家,通經學,善詩文,尤以小說詞曲見長,輯有時代話本集《喻世名言》、《警世通言》、《醒世恆言》,合稱"三言"。
馮 道:五代時歷任四朝宰相,在相位20餘年。他在後唐任宰相期間,倡議由田敏等人在國子監校定《九經》文字,並組織刻工雕印,至後周完成,後世稱"五代監本"。官府大規模刻書自此始。
馮子材:清末著名的老將軍。他曾在年近70歲時,在廣西鎮南關、諒山等地大敗法國軍,取得鎮南關大捷,其名威震邊關。
馮 繚:中國第一位女政治家、女外交家。公元前101年,隨漢解憂公主遠嫁和親到了烏孫國。由於她多才多智,成為解憂公主的得力助手。後嫁給烏孫右大將。她在協助公主加強漢朝同西域諸國之間的友好關系,作出了很大貢獻,深得西域各國的敬服。尊稱她為"馮夫人"。
馮玉祥:近代愛國將領。1993年任抗日同盟軍總司令,多次擊敗日寇,收復許多失地。建國前夕,因乘船失火,受傷身死。
『肆』 有沒有人知道姓馮的,輩分排行,萬,世,立,剛,常,常之後我就不知道了
湖北荊楚馮氏字輩說明:
潛江龍灣清公支系:潤字截止,以潤字改用聖字。
沔陽勝公支系:天字截止,以天字改用聖字。
漢川史公支系:先字截止,以先字改用聖字。
漢川高廟支系:訓字截止,以訓字改用聖字。
監利馮家門支系:澤字截止,澤字改用聖字。
湖南華容支系:百字截止,以百字改用聖字。
岳陽、監利朱河支系:希字截止,以希字改用聖字。
石首支系:昌字延伸四代後啟用錄新派聖字,如石首辛酉年續譜派已用,即詒字改用聖字。
潛江總口支系:已用派不明,與潛江龍灣錦字派品列延伸五代後啟用聖字。
孝感支派福字截止,以福改用聖字,該支系賢良二字已用,因大局已定,只限該支系:成字截止,以福改用聖字,其他支系按原字派不變。
鍾祥馮家嶺卓公支系:成字截止,以成字改用聖字。
山西大同馮氏字輩:「盛時天恕仕緒雲恩畢振」。
河北定州馮氏字輩:「百千萬億雲仍盛富貴榮福祿增知仁聖義和德中」。
湖南馮氏華容派字輩:「本裔榮耀支孫輝煌百年傳芳」。
四川南充馮氏字輩:「文高師書昌儀維樹德用國正天心順大清明治安」。
馮氏一支字輩:「孝友家昌達文章業顯榮賢人常繼起本立樹芳名」。
『伍』 姓馮的出過哪些名人
馮錫范這個大家都知道,鄭成功部將。明末清初福建泉州人。鄭經繼延平郡王位時,任侍衛,參預掌管台灣諸事。康熙十三年(1674)乘耿精忠起兵反清之機,隨鄭經渡海入閩,攻取漳、泉等地。鄭經死,以計罷除陳永華兵權,擁立鄭克塽為延平郡王,獨攬朝政。二十二年,清軍攻台灣,挾鄭克塽降清,領伯爵。
『陸』 姓馮的歷史人物有哪些
歷史名人
馮夢龍:明末小說家,通經學,善詩文,尤以小說詞曲見長,輯有時代話本集《喻世名言》、《警世通言》、《醒世恆言》,合稱"三言"。
馮 道:五代時歷任四朝宰相,在相位20餘年。他在後唐任宰相期間,倡議由田敏等人在國子監校定《九經》文字,並組織刻工雕印,至後周完成,後世稱"五代監本"。官府大規模刻書自此始。
馮子材:清末著名的老將軍。他曾在年近70歲時,在廣西鎮南關、諒山等地大敗法國軍,取得鎮南關大捷,其名威震邊關。
馮 繚:中國第一位女政治家、女外交家。公元前101年,隨漢解憂公主遠嫁和親到了烏孫國。由於她多才多智,成為解憂公主的得力助手。後嫁給烏孫右大將。
她在協助公主加強漢朝同西域諸國之間的友好關系,作出了很大貢獻,深得西域各國的敬服。尊稱她為"馮夫人"。
馮玉祥:近代愛國將領。1993年任抗日同盟軍總司令,多次擊敗日寇,收復許多失地。建國前夕,因乘船失火,受傷身死
『柒』 姓馮的有什麼名人
馮小剛(導演)、馮克軍(作者、設計師等)、北魏馮太後、馮盎(唐代封越國公)、馮寶(馮盎爺爺)、馮仆(馮盎父親)、馮敬堯(歌手)、馮鞏(相聲演員)、馮簡子(春秋時鄭國大夫)、馮異(漢征西大將軍)、馮嫽(中國第一位女政治家、女外交家)、馮秋鶴(清代畫家)...
『捌』 古代馮氏有名的人,姓馮的名人
馮姓早在東周時期就已經出現,據《元和姓纂》和《廣韻》記載,馮姓是周文王之後,他們的祖先,可追溯到周文王的第15個兒子畢公高,他的後代封在魏地,其子孫採食於馮城,於是,這一支子孫就以邑為氏,就是馮氏。而記載姓氏的最早典籍《世本·氏姓篇》說馮姓是「鄭大夫馮簡子之後」。馮簡子是春秋後期鄭簡公時人,據說他博學多才,能斷大事,當時鄭國凡事要跟諸侯打交道,許多大事都先同他商議,再做決定。因鄭國建都於今河南新鄭,故此支馮氏出自新鄭 戰國時的馮驩,為齊國孟嘗君薛文門下食客,曾替薛文到封邑收取債息,把不能還息的債券燒掉,替薛文收買民心。 西漢有馮奉世,上黨潞縣人,宣帝時曾率兵擊破莎車,後為左將軍,封關內侯。 東漢人馮異,被劉秀封為陽夏侯,任征西大將軍;京兆杜陵人馮衍,為辭賦家; 十六國時,長樂信都人馮跋,乘後燕內亂,推翻慕容熙的統治,建立地方政權,國號燕,史稱北燕,歷時27年,於436年被北魏所滅。 五代時的馮道,後唐、後晉時歷任宰相;契丹滅後晉,又附契丹任太傅;後漢時任太師;後周時又任太師、中書令,成為歷史上少有的歷事五姓的人物。 南唐著名詞人馮延巳,任中主(李璟)時的宰相。北宋有大臣馮京,仁宗時是知開封府,神宗時進參知政事。 元代有散曲家馮子振。 明代有散曲家馮惟敏,文學家、戲曲家馮夢龍。 清代有詩人馮班,清末有愛國名將馮子材,於70歲高齡時,大敗法軍於鎮南關,為當時受外國列強欺壓的中國人揚眉吐氣了一番。 太平天國領導人之一的馮雲山。
『玖』 歷史姓馮得有什麼眾所周知的名人嗎
馮玉祥,一個名聲比較好的軍閥
『拾』 姓馮的歷史人物有哪些
歷史名人
馮夢龍:明末小說家,通經學,善詩文,尤以小說詞曲見長,輯有時代話本集《喻世名言》、《警世通言》、《醒世恆言》,合稱"三言"。
馮 道:五代時歷任四朝宰相,在相位20餘年。他在後唐任宰相期間,倡議由田敏等人在國子監校定《九經》文字,並組織刻工雕印,至後周完成,後世稱"五代監本"。官府大規模刻書自此始。
馮子材:清末著名的老將軍。他曾在年近70歲時,在廣西鎮南關、諒山等地大敗法國軍,取得鎮南關大捷,其名威震邊關。
馮 繚:中國第一位女政治家、女外交家。公元前101年,隨漢解憂公主遠嫁和親到了烏孫國。由於她多才多智,成為解憂公主的得力助手。後嫁給烏孫右大將。
她在協助公主加強漢朝同西域諸國之間的友好關系,作出了很大貢獻,深得西域各國的敬服。尊稱她為"馮夫人"。
馮玉祥:近代愛國將領。1993年任抗日同盟軍總司令,多次擊敗日寇,收復許多失地。建國前夕,因乘船失火,受傷身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