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mo是cpu挖礦
Ⅰ 在家打dota的時候電腦畫面一直卡。是顯卡的問題么電腦是組裝機器。
你這顯卡是CPU集成顯卡吧。性能有限,相當於N卡GT210級別。玩Dota人多時魔法效果多時肯定會卡。如果不想多花錢,建議你買一塊6570或6670獨顯,可以組成交火,游戲性能會有很大提升。
Ⅱ win7de電腦耍坦克世界的時候會自動重啟是什麼原因
卸了重裝吧,坦克世界你的配置帶的動,應該是游戲問題吧。
Ⅲ 求一台50000以下的電腦主機配置單
未來10年的游戲,現在最好的CPU和顯卡也不能做到。硬體發展的太快了。
根據你的要求配置如下:
CPU Intel 酷睿i7 920(盒) http://detail.zol.com.cn/cpu/index159350.shtml ¥1990
主板 微星 X58 Eclipse(日蝕) http://detail.zol.com.cn/motherboard/index155103.shtml ¥2999
內存 金士頓 HyperX 3GB DDR3 1600(三通道套裝 ×1
http://detail.zol.com.cn/memory/index166796.shtml ¥620
硬碟 希捷 1TB 7200.12 32M(串口/散) http://detail.zol.com.cn/hard_drives/index172848.shtml ¥635
顯卡 XFX訊景 黑卡GTX285(GX-285N-ZDB) ×2 ¥3499 http://detail.zol.com.cn/vga/index181641.shtml
音效卡 德國坦克 DMX 6fire LT(火焰版) http://detail.zol.com.cn/sound_card/index34134.shtml ¥704
光碟機 先鋒 BDC-S03BXL http://detail.zol.com.cn/dvdrw/index192538.shtml ¥999
機箱 酷冷至尊 狙擊手(SGC-6000-KKN1) http://detail.zol.com.cn/case/index173942.shtml ¥1699
電源 酷冷至尊 UCP700W http://detail.zol.com.cn/power/index169024.shtml ¥1588
這套配置費了半天弄出來的,還要附上硬體地址。電源實在不好找,這款德國坦克的音效卡確實不錯。弄一套相當不錯。你說的水冷網上沒有,這個一般都是自己改裝出來的,淘寶上有賣水冷裝置,你去看看幾百元的樣子。
Ⅳ B475內存升級
如果沒錯的話 你那台機器是標配一條2G內存的,你還有一條內存槽,可以再加一條內存;是三代內存!你的獨立顯卡為1G顯存,用於普通辦公上網肯定沒問題!用於非發燒友的3D游戲也是可以的!用於大型3D游戲可能就比較困難!這種配置比較普遍//CQF
Ⅳ 請問我這台電腦顯卡換成GTX750TI可以運行嗎
你的CPU性能太低了,你不能使用GTX750TI這個顯卡,你的CPU不能發揮這個顯卡的最大性能,小U大顯。不搭配的。不建議使用。
Ⅵ ATI/AMD Radeon HD 6410D (SUMO Desktop LN2)可以玩英雄聯盟嗎
lol要求配置
最低配置
CPU P42.0G
內存 1G
硬碟 5G以上
顯卡 128M顯存 Geforce 8600GT或同級顯卡以上
操作系統 Windows XP,Vista(32 bit\64 bit),Windows 2003 serve
驅動程序 Direct X 9.0c、
最近很多人都在問 英雄聯盟對電腦的要求不高 只要網速能達到 2m 玩起來是不會卡的 請採納
Ⅶ 我的筆記本能玩什麼游戲可以做老大的比較自由的單機游戲啊
配置不是很好,AMD-A6的處理器大約相當於i3,顯卡性能太低,可以玩極品飛車14以下,使命召喚7以下,剩下的就是一些比較老的游戲了,可以玩突襲、二戰狙擊手這種游戲,不要玩戰地,地鐵2033,孤島危機這種大型游戲。
Ⅷ APU的架構解析
APU與融合
不同於推土機,Llano APU並沒有使用全新的內核架構,甚至不像Brazos APU平台那樣至少處理器部分是新的「山貓」(Bobcat)架構,說白了主要就是K10處理器、DX11顯卡(以及北橋晶元)的合體,但顯然也不是1+1=2那麼簡單。Llano APU面臨的問題不僅僅是要避免1+1<2,還要爭取做到1+1>2。
Llano APU的設計目標主要有這么幾條:
- CPU、GPU性能綜合:同時提供最好的CPU、GPU性能。
- 獨立顯卡級別的GPU體驗:完整的DX11和功能集;拖拽轉碼和Aero效果等Windows 7體驗。
- 獨有雙顯卡技術:配合AMD Radeon獨立顯卡提供額外性能。
- 下一代視頻加速:也就是UVD3引擎,創新的顯示和畫質功能,更高帶寬。
- 行業和開放標准計算API支持:主要是OpenCL、DirectCompute,同時數據傳輸延遲更低。
- 3D立體:支持HD3D,包括藍光3D、DisplayPort 1.1(不及獨立顯卡的DP 1.2)、HDMI 1.4a。
可以看出,六個目標中有五個半是關於GPU的,涉及CPU的只有半個,Llano APU的關注重點也就不言而喻了,也與AMD VISION這樣的平台名字相符。
Llano APU晶元採用GlobalFoundries 32nm HKMG工藝製造,又分為兩種版本,其一是完整版本,集成14.5億個晶體管,核心面積228平方毫米,又稱為Big Llano或者Llano 1;其二是精簡版本,集成7.58億個晶體管,核心面積暫時不詳,又稱為Small Llano或者Llano 2。二者都採用了新的micro PGA封裝介面Socket FS1,772針無頂蓋,引腳間距1.2192毫米,晶元尺寸35×35=1225平方毫米。
從各方面看,首批發布的Llano APU都是採用了第一個完整版本,雙核版本也是由四核屏蔽而來的,因此熱設計功耗同樣較高。不知道何時才能看到原生的雙核版本,但是AMD透露說會在近期推出不需要風扇散熱的低功耗型號,想來就是了。
和之前的Brazos APU類似,Llano APU也在單獨一顆矽片上集成了以下眾多模塊:x86處理器核心、二級緩存、DDR3內存控制器、圖形SIMD陣列(也就是GPU)、顯示控制器、UVD解碼引擎、PCI-E控制器。從下邊這兩張圖上你就可以看出各個模塊的分布位置和相對大小。
Llano APU內集成了如此眾多的功能模塊,如何確保它們之間的高速互連、以便讓整體隨時保持在最佳狀態、避免任何潛在的瓶頸,這無疑是APU設計過程中最關鍵的一點,也是獲得1+1>2效果的基本前提。AMD在這方面顯然是下足了功夫,比如特意設計了全新的Fusion Compute Link(Fusion計算連接)來將北橋模塊、GPU、IO輸入輸出串聯在一起,允許GPU訪問一致性緩存/內存,同時在GPU和北橋之間還搭建了Radeon Memory Bus(Radeon內存匯流排),讓沒有獨立顯存的GPU通過高速帶寬去訪問系統內存。
說到底,APU並不是簡簡單單地把CPU、GPU整合到一塊矽片上就完事了,不然也不會花費AMD三年多的時間,反復修改設計才最終修成正果。
CPU與Turbo Core
Llano APU中的處理器部分來源於Stars架構,也就是俗稱的K10架構,與Phenom Ⅱ/Athlon Ⅱ系列同宗同源,在移動平台上更確切地說相當於此前的Phenom Ⅱ Mobile系列,自帶128-bit浮點單元、一級緩存(每核心64KB+64KB)、二級緩存(每核心1MB),但沒有三級緩存。
當然一切都不是完全照搬而來的。除了製造工藝從45nm進步到32nm,從而更有效地控制晶體管集成度、核心面積、頻率和功耗,支持C6電源狀態,還在細節上進行了大量優化,包括更大容量的二級緩存、改進的硬體預取、更大的窗口尺寸、硬體分割器、支持第二代Turbo Core智能超頻技術等等,最終將IPC(每時鍾周期指令數)提升了6%以上。
這里特別需要著重介紹的就是Turbo Core,官方中文名:「智能超頻」。該技術最早出現於六核心的Phenom Ⅱ X6系列上,如今已經進化到第二代,支持從推土機到APU的全系列產品,不過截至2011年基本還沒有軟體工具能夠實時監測Turbo Core的動態頻率,只有AIDA64附帶的CPUID還湊合。
我們知道,處理器在不同負載下的實際功耗差別很大,而且都距離最大熱設計功耗還有一定的空間,另一方面多核心處理器在不同應用環境中活躍的核心數量也有所不同,這都造成了處理器資源無法得到充分利用,形成了浪費。
解決方案就是由功耗監視器實時測量每個處理器核心的功耗,由北橋匯總,然後統一報告給P-State電源狀態管理器,再由其根據需要讓處理器的各個核心運行在適當的電源狀態下,或者降速或者提速,特別是提速的時候能短時間超過原始頻率,並且保證始終不超過整體熱設計功耗。
AMD Turbo Core的創新之處在於使用了數字式高級電源管理(APM)模塊,相比於類似技術中的模擬溫度和電流監測方法,能夠提供高靈敏度的電源管理,精確度更高,具備完全可重復性。
更關鍵的是,Turbo Core會自動協調CPU、GPU,讓需要更多資源的能夠獲得更高速度。在GPU閑置的時候,它就會大幅降低其頻率,去盡可能高地提升CPU頻率。
如果碰到了較為繁重的圖形或者視頻任務,GPU就會獲得更高優先順序,CPU退而求其次。
如果GPU執行的是DVD視頻播放等輕負載任務,那麼留給CPU的加速空間就要在整體熱設計功耗中排除掉GPU的那一部分。
極端情況下,如果CPU、GPU都面臨繁忙的任務,或者需要攜手進行OpenCL APP加速計算,此時CPU、GPU就會同時得到加速,甚至會在短時間內超過熱設計功耗限制,然後再根據情況去降低CPU的頻率和功耗(GPU不變),保證核心溫度不致於過高。這一點倒是和Sandy Bridge上的第二代Turbo Boost有些相似。
內存支持上,Llano APU移動版支持雙通道DDR3 SO-DIMM,每通道一條內存條,也就是總共只能插兩條內存,容量最大32GB。頻率和電壓方面標准版DDR3最高1600MHz,電壓1.5V,低壓版DDR3L最高1333MHz,電壓1.35V,帶寬最高25.6GB/s。
Llano APU的桌面版則支持雙通道DDR3 DIMM,每通道兩條內存條,總共可以插入四條內存,容量最大64GB,支持1.35V DDR3-1333、1.5V DDR3-1866,帶寬最高29.8GB/s。
由於CPU、GPU「同處一室」,難免會爭奪資源(事實上APU對內存帶寬的依賴性確實非常強),為此AMD將GPU與內存控制器之間的帶寬提高到了上代平台的四倍,且高於內存控制器與內存之間的帶寬。
DX11 GPU
這部分是Llano APU的重點。它的開發代號為「Sumo」(相撲),源於第一代DX11家族中Radeon HD 5600/5500系列的Redwood核心,最多400個流處理器、20個紋理單元、2個渲染後端、8個ROP單元,顯存位寬128-bit。遺憾的是,獨立的GDDR5顯存是沒有了,而且也不像880G主板那樣有板載硬顯存,只能去共享系統DDR3內存。
除了繼承原有的TeraScale 2統一處理架構,以及完全的DX11、OpenGL 4.1、各種抗鋸齒和各向異性過濾(包括形態抗鋸齒MLAA)、APP並行計算加速技術之外,Sumo核心還增加了來自Radeon HD 6000系列家族的UVD3視頻解碼引擎、功率門控(深度電源管理與節能),重新設計了通往北橋的顯存介面,製造工藝也同步採用了最新的GlobalFoundries 32nm。
Sumo核心自然還是VLIW5 5D式流處理器架構,單精度浮點計算性能最高480GFlops,整數計算性能最高480Gints,都是每秒鍾4800億次。
作為Fusion APU的競爭對手,Intel Sandy Bridge所集成的HD Graphics 3000/2000雖然比前一代也有了巨大的進步,但是在圖形技術、視頻技術方面依然落後得很多,尤其是OpenCL並行計算僅有處理器支持,圖形核心並不支持,無法協同加速。
Llano APU的處理器、圖形核心部分都支持AMD APP加速並行處理技術,尤其是OpenCL標准規范,為此AMD將不斷更新APP SDK開發包,提供更好性能和更多功能。按照規劃,APP SDK 2.5版將於八月份推出,主要更新有Windows 7/Linux性能優化、多GPU支持(Windows 7)、快速傅立葉變換(根基數5)、UVD3/MPEG2解碼、PowerExpress獨顯集顯切換支持、GPU調試器(Windows 7)等等。
值得一提的是,Llano APU正式支持的OpenCL規范版本已更新至1.2。
晶元組與節能
隨著晶元集成度的提高,無論桌面還是移動平台的構成都越來越簡單,傳統的處理器加南北橋雙的三片架構已經消失,取而代之的是處理器加互連晶元的雙晶元架構。原來由北橋負責的大部分功能都已經轉移到處理器內部,包括圖形核心,所謂的晶元組也就剩下了一顆充當南橋功能的小晶元。
Llano APU處理器搭配的Hudson系列晶元組同樣是單晶元設計,在移動平台上有A70M、A60M兩款型號,代號分別為Hudson-M3、Hudson-M2,通過UMI匯流排(PCI-E 1.0 x4+DP)與處理器互連。和之前用於Brazos APU平台的Hudson-M1 A50M是同門師兄弟。
A70M/A60M晶元組採用65nm工藝製造,605球腳FC BGA封裝,晶元尺寸23×23=529平方毫米,典型熱設計功耗2.7-4.7W。
兩款晶元組均支持六個SATA 6Gbps存儲介面並支持RAID 0/1陣列方式,可提供四條PCI-E 2.0 x1連接通道,集成時鍾發生器、消費級紅外接收器、風扇控制、電壓感應、DAC(支持VGA)等等,主要區別則在於USB介面:A70M原生支持四個USB 3.0、十個USB 2.0和兩個內部USB 1.1,A60M則沒有USB 3.0,而是改成了十四個USB 2.0。
這套平台上還有個可選的替補角色,那就是Vancouver Radeon HD 6000M系列獨立顯卡,通過PCI-E x16通道與處理器相連。它不但能為筆記本帶來獨顯性能,還支持與Llano APU集成的圖形核心組成雙顯切換、加速系統。
最後再說一下電源管理與節能技術,這方面同樣很豐富,包括32nm HKMG新工藝、AMD Turbo Core 2.0動態調速技術、系統管理模式(SMM)、ACIP兼容、多重性能狀態(P-states)、多重節能狀態(C-states)、S0/S3/S4/S5休眠狀態、每個核心功率門控(CC6)、PCI-E核心功率門控、Radeon流處理器核心與UVD3視頻引擎功率門控。
功率門控(Power Gating)尤為值得一提。它是AMD 45nm時代非常欠缺的技術,如今終於得到了徹底的支持。相比於時鍾門控(Clock Gating),它不僅可以實時調節各個模塊的運行頻率、電壓,還能在不需要的時候徹底關閉,實現部分零功耗。換句話說,Llano APU的每個處理器核心、每個PCI-E控制器、流處理器陣列、UVD3引擎都是可以完全關閉的,Turbo Core技術也是因此更上一層樓。
以上種種,都屬於AMD AllDay全天計算技術。按照AMD給出的數據,ⅥSION 2010移動平台的待機時間最長為6個半小時,迎來了APU的ⅥSION 2011則可長達10個小時;同時相比競爭對手,待機續航時間長一個半多小時,滿載續航時間也要長一個小時。
Ⅸ 我的電腦能玩 古墓麗影9么
玩不出好效果的,看顯卡就知道了,太弱了,而且CPU也不怎麼樣,不是打擊你哦~~~總的來說,你的電腦配置偏低,玩起來畫面跳幀不會穩的,也就是卡咯。。。你要真想玩這游戲的話,建議換個好點的電腦吧
Ⅹ 想升級下電腦,主要是顯卡,給些意見,謝謝了
雖然第一代的A6 3650性能比較糟糕(無論是CPU性能還是GPU性能),但是換個性能更強的顯卡後還是能繼續服役至少2年的,現在低端入門級的顯卡也都具備了比較不錯的游戲性能,面對各種3D網游和單機游戲都能應付,典型代表有GTX650、HD7750這些,不但玩游戲基本合格,而且功耗也比前任的低端卡更加低,完全不必擔心你的電源了。
我推薦的主要就是3個:藍寶石HD7750 1GB白金版、映眾GTX650冰龍版、微星N650Ti HAWK,這3個卡的性能是從前到後依次提高的,N650Ti HAWK的性能甚至已經和HD6870一樣了。
你如果經常跑3D單機游戲,追求高畫質流暢,那映眾GTX650冰龍版算是一個折中的選擇,價格大概700元出頭,因為頻率高於公版水平,性能基本上等於HD6850(但是功耗更低),我覺得你配這個卡是非常合適了,兼顧到了各方面的情況。如果你打算要N650Ti HAWK的話,那這個卡價格是差不多1000元,可能顯得有點貴了,但是性能確實相當理想。
至於藍寶石的HD7750,完全是公版頻率,沒什麼亮點,作為備選比較好,這個卡就是出貨量極大,它的地位和上一代HD6770是一樣的,專門面對那些不想多花錢、但是又不能接受過低性能的玩家,這個卡價格也是700元,實體店可能賣800元,性價比只能說一般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