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5420挖礦
1. 大災變4.2 挖礦賺錢還是采草賺錢
這2個專業只要有時間賺錢都不慢,根據情況而定。我們服采礦的人較多,效率較慢一小時七八百金,同工會的德采葯,1小時1000g無壓力,差不許多,具體還是看各服採集人員的多少。礦和錠一般都是錠貴一些,因為有些不會熔錠的人只能ah買,所以自然是錠賣的貴,但建議還是先看看行情在定,難免有些壓價的吧市場搞亂。
2. 挖礦是怎麼挖的,在什麼平台挖的
挖礦晶元經歷了CPU挖礦到GPU挖礦到FPGA挖礦,如今走入了ASIC挖礦時代。然而挖礦的方式也經歷了從一兩台礦機挖礦到小礦機作坊,再到如今走入了大規模礦場挖礦的時代。
(1)挖礦方式:從一台礦機到大規模礦場。
如果你開始嘗試挖礦,你需要准備一台礦機、一台能聯網的電腦、一個AUC、一個樹莓派、電源及各種連接線等。各種設備的連接順序為網線->樹莓派->MicroUSB線->AUC->4PIN連接線->礦機和電源。
3. 比WannaCry還厲害的Adylkuzz挖礦僵屍網路是怎麼被發現的
最早是騰訊安全發現的,也在上半年互聯網安全報告提到了
可以安裝一些殺毒軟體在電腦上
如電腦管家一類的,然後一直保持開啟
這樣就可以預防病毒進入到電腦當中了
4. 為什麼說手機挖礦是騙局
因為手機挖礦後面進來的都會被割韭菜。
注意事項:
1、近兩年,有關區塊鏈的各種「一夜暴富」神話不斷上演,「挖礦」加密貨幣,成為一種新的致富潮流,手機挖礦也越來越流行。
2、真正的挖礦都是會有專門的礦機的,畢竟現在每一台礦機也是不便宜的,手機自動挖礦都是很便宜就可以獲得,挖的也不是比特幣,基本上自己發的山寨幣,也不值錢啊,到時候還是被割韭菜。
5. 顯卡如何挖礦有哪位懂
教你最簡單的方法!僅需三步:
1、網路哈魚礦工,點擊下載
2、打開軟體,手機號登錄
3、點擊一鍵挖礦
OK,你的顯卡已經開始挖礦了!
6. 井下采礦權實測
井下采礦權實測包括:井上、井下聯系測量,井下平面控制測量,井下高程式控制制測量和採掘工程測量。
(一)實測對象
實測對象主要為礦井的井巷系統、采區系統和采空區。井巷系統包括主井、副井、運輸大巷、一般巷道、石門、井底車場等;采區系統包括採掘工作面、采區運輸巷、上下山、回風巷、人行道等;采空區主要收集礦山地測數據,一般不必實地測量。對於尚未進行開採的采礦權,應實測井口位置。
如果采礦權人已完成控制測量、採掘工程測量任務,編制有採掘工程平面圖或類似圖件,應選取3~5特徵點進行實測檢驗,檢驗符合要求的,不必重復測量工作。最近完成的採掘工程圖中上沒有標明的,需補測。
(二)實測要求
1.運輸巷道測量
對於開拓工程的運輸巷道、回風巷道、石門、上下山、各種硐室等採用全站儀測中心線拐點的坐標和高程,量取巷道寬度的辦法。對於有圖的礦業權收集主要巷道分布圖,在末端檢測2~3個點,大量點位於碹體、梁棚頂部,需要量取巷道的高度。
2.掘進巷道測量
對於掘進巷道,只測中心線拐點。使用全站儀有困難時,可以使用掛線羅盤、鋼尺等低精度設備進行測量,使用圖解法標定巷道位置。
3.采面導線測量
碎部導線測量的目的,是在巷道和回採工作面建立控制點,控制巷道和回採工作面的平面位置和高程,然後根據導線點測繪巷道和回採工作面平面圖。下面分述采面導線測量的方法。
選點:在巷道兩幫適當位置選定點,用樁或鐵釘等作為標志,寫明點號。為了便於懸掛儀器,導線採用對角線的形式,兩幫各選一點。前後兩點間必須暢通無阻,距離不要大於20米。導線的第一點必須是井下的高級控制點,如果井巷中有經緯儀導線點,必須與它相連接。
測定方位:用掛羅盤儀測量導線邊的磁方位角時,先用細線繩拴在前後兩點的鐵釘上,掛好儀器,使儀器00指向線路的前進方向。等磁針靜止後,從磁針北端讀出測線的磁方位角值。一般應在繩的兩端各測一次,取其平均值。
量距:兩個測量點間的距離,通常用皮尺丈量,量到厘米為止。距離也應當丈量兩次,取其平均值。
坡度(高程)測量:用測斜儀測坡度時,先在前後兩點拴緊細繩,把測斜儀分別掛在繩的兩端1/3處各測一次,讀出傾斜角度,取其平均值,當場記錄在測量記錄表傾角欄內。
量點高:用鋼尺測量測點小釘(樁)到礦層(或巷道)底板的垂高。
記錄:按測量記錄表的格式當場把實測數據詳細記錄下來。
4.采面和碎部測量
外業測定方位,量距記錄應當場詳細校核。磁方位角應用掛羅盤在導線邊的兩端觀測,兩端測得磁方位角的差值,不得超過1°;碎部導線的邊長可用鋼尺或檢查過的皮尺丈量兩次,讀數可取至厘米,同一邊長兩次丈量結果的差值不得超過邊長的1/200。
碎部導線邊大都是傾斜的,丈量得到的長度也是傾斜長度。在繪制平面圖以前,必須把傾斜長度換算成水平長度。計算高程:標高的計算,可分兩步進行。第一步根據斜長和傾斜角計算高差,第二步根據已知點的高程和求得的高差及測點點高計算測點的高程。展繪碎部導線:羅盤儀測量成果,通常不計算坐標,直接利用量角器和三棱尺按測量成果進行展繪。
(三)井上、井下聯系測量
1.基本要求
為了井上、井下採用統一的平面坐標系統和高程系統,應進行聯系測量。聯系測量至少獨立進行兩次,在互差不超過限差時,採用加權平均值或算術平均值作為測量結果。
在進行聯系測量工作前,必須在井口附近建立近井點、高程基點和聯測導線點,同時在井底穩固的岩石中或碹體上埋設不少於4個永久導線點和3個高程基點(也可以用永久導線點作為高程基點)。
通過斜井或平硐的聯系測量,可以從地面近井點開始,用測距高程導線或水準方法進行。
各礦井應盡量使用陀螺經緯儀定向,只有在不具備此條件時,才允許採用幾何定向。
採用幾何定向的測量方法,從近井點推算的兩次獨立定向結果的互差,對兩井定向和一井定向測量分別不得超過1'和2'。當一井定向測量的外界條件較差時,在滿足采礦工程的前提下,互差可放寬至3',礦井一翼長度小於300米的,兩次獨立定向結果的互差可適當放寬,但不得超過10'。
通過立井井筒導入高程時,井下高程基點兩次高程的互差,不得超過井筒深度的1/80000
在礦井范圍內,對各種通往地面的井巷,原則上都應進行聯系測量,並在井下用導線連接起來進行檢驗和平差處理。
井下使用的儀器規定如下:
經緯儀:J2級、J6級光學經緯儀;防爆速測儀;激光經緯儀;陀螺經緯儀。
水準儀:S1、S2級、S3、S10級水準儀。
測距儀:防爆光電測距儀、中短程紅外線測距儀、防爆全站儀。
其他儀器:電子平板儀、礦井掛羅盤、測斜儀等輔助測量儀器及地質羅盤;激光指向儀、鋼尺、皮尺、測繩等。
2.近井點測量
在井口附近建立的近井點和高程基點應滿足下列要求:盡可能埋設在便於觀測、保存和不受開采影響的地點;近井點至井口的聯測導線邊數不超過3個;高程基點不少於2個,近井點可以作為高程基點使用。
近井點可以在礦區基礎控制點的基礎上,用插網法測定,本次核查對於沒有基礎控制的礦區可以一起考慮近井點的布設,以求近井點的精度更好。對於插網法測定的近井點,其點位中誤差不得超過±7厘米,後視方位角中誤差不得超過±10″。
為了滿足一些重要井巷測量精度的要求,近井點布設時應盡可能使各近井點位於一個控制網中,並使相鄰井口近井點構成一條邊或力求間隔邊數最少。
由近井點向井口定向連接測角中誤差不超過±5″的支導線或不超過±10″的閉合導線。
井口基點的高程聯測應按四等水準要求進行,各點的高程中誤差不超過±20毫米。
3.定向投點
為了減少投點誤差,投點和聯測期間停止風機運轉,特殊情況下,可以採取隔離或降低風速等措施。
定向投點用的設備應符合下列要求:絞車各部件必須能承受投點時所承受荷重的3倍,滾筒直徑不得小於250毫米,必須有雙閘,導向滑輪直徑不得小於150毫米,鋼絲上懸掛的重鉈,其懸掛點四周的重量應相互對稱。
投點用的鋼絲盡可能採用直徑小的高強度鋼絲,必須保證足夠的抗拉強度,重鉈的重量應是鋼絲抗拉強度的60%。
垂線放下後,必須檢查重鉈與桶壁、筒底間及垂線與井壁、井筒間有無接觸之處。採用幾何定向,一井定向的兩垂線間井上、井下量的距離互差不超過2毫米。
採用標尺法或定中盤法確定擺動垂線穩定位置時,應按垂線擺動最大幅度在標尺上的位置,必須連續讀取13次以上(奇數)的讀數,並取左右讀數平均值作為垂線在標尺上的穩定位置。按上述方法連續進行兩次,結果不超過1毫米。如垂線擺幅很小,可採用儀器直接觀測垂線的方法進行。
4.幾何定向
一井定向一般採用三角形連接法,如圖5-1所示。要求:DC>20米;γ+α<2°;a/c最小。
圖5-1 三角形連接法示意圖
井上、井下連接三角形應滿足下列條件:兩垂線間距離應盡量大;三角形銳角γ+α應小於2°;a/c值應盡量小;CD邊應盡量大,當CD小於20米時,在C點觀測水平角,儀器要求對中3次,每次對中將照準部位置變換120°
一井定向使用儀器、測回數和限差應符合表5-1規定。
表5-1 幾何定向測量要求
丈量連接三角形各邊長度,應對鋼尺施以檢定比長時的拉力,記錄測量時的溫度,在垂線穩定的情況下以不同起點丈量6次,同一邊長各次觀測值互差不大於2毫米。
在垂線擺動的情況下,應將鋼尺沿所量三角形的各邊方向固定,然後用擺動觀測法,確定鋼尺在標尺上的位置,以不同起點丈量6次,同一邊長各次觀測值互差不大於3毫米。
為了檢查連接三角形的結果應將解算的C 邊的長度與實際丈量結果進行比較,其互差在井上不得超過2毫米;井下連接三角形不得超過4毫米。
在進行兩井定向測量之前,應根據一次定向中誤差不超過±20″的要求,用預計方法確定井上、井下連接導線的實測方案。兩井定向計算所得井上、井下兩垂線距離之差,經投影改正後,應不超過井上、井下連接測量中誤差的兩倍。
5.導入高程測量
通過立井導入高程測量,可採用鋼尺法、鋼絲法或其他方法。井上、井下高程基點與鋼絲上相應標志間的高差,應用水準儀兩次儀器高進行測量,其互差不得超過4毫米。
測量鋼絲上、下兩標志間的長度,可將鋼絲拉伸,放在平坦地面上,施加導入高程時所用重鉈重量相同的拉力,用光電測距儀測量。
用鋼尺法、鋼絲法導入高程的計算,應加入溫度、鋼尺比長和鋼絲自重伸長改正。當鋼尺下端懸掛的重鉈重量大於比長鋼尺的拉力時,還應計算鋼尺加重的伸長改正數。
(四)井下平面控制測量
1.基本要求
井下平面控制分為基本控制和采區控制兩類,兩類控制點都應敷設成閉合導線或復測支導線。基本控制導線按測角精度分為±7″,±15″兩級,采區控制導線分為±15″,±30″兩級,各礦井根據採掘工程的實際需要,依礦井和采區大小選定。主要技術指標如下:基本控制導線應符合表5-2要求;采區控制導線應符合表5-3要求。
表5-2 基本控制導線精度要求
表5-3 采區控制導線精度要求
基本控制導線沿礦井主要巷道(斜井、平硐、井底車場、水平運輸巷道、總回風道、集中上下山、集中運輸石門)敷設。采區控制導線沿采區上、下山,中間巷道或片盤運輸巷道及其他巷道敷設。
在布設井下基本導線時,一般每隔1.5~2.0千米,應加測陀螺定向邊。7″、15″基本導線的陀螺經緯儀定向精度分別不低於±10″,±15″。
對於已建立井下控制的礦井,應在導線末端檢測2~3個點。條件允許時,應加測陀螺定向邊改建井下控制網,以提高精度。記錄格式使用測距高程導線的格式(見附錄H)。井下使用陀螺經緯儀,應嚴格遵守井下安全規定。
為井下采礦權所做的控制點,高程是按放寬要求的特殊情況做的,要求取控制點高程和礦用高程的差值並在單個礦業權圖上註明。對於開采不規范、以前沒有圖的小型采礦權實測精度可適當放寬,各種井口,井下開拓巷道要求准確測繪,其他巷道,采面等可用羅盤、皮尺等簡單工具圖解法測定。
2.導線點設置
井下導線點分為永久點和臨時點兩種,永久點應設在碹頂或巷道頂板穩定岩石中,臨時點可設在頂板岩石或牢固的梁棚上。
永久導線應設在主要巷道中,一般每300~500米設置一組,每組至少有3個相鄰點,有條件時,也可在主要巷道中全部布設永久點。
3.水平角和邊長測量
井下經緯儀導線水平角觀測,所採用的儀器和作業要求應符合表5-4的規定。
在傾角小於30°的井巷中,經緯儀導線水平角觀測限差應符合表5-5的規定。
表5-4 井下導線精度要求
表5-5 經緯儀導線水平角觀測限差精度要求
在傾角大於300的井巷中,各項限差可按表5-5放寬1.5倍。傾角大於15°或視線一邊水平、另一邊傾角大於15°的,水平角宜用測回法,在觀測過程中,水準氣泡偏離不得超過1格。
井下使用測距儀或全站儀量邊。氣壓讀到100Pa,氣溫讀到1℃。有的全站儀可以將氣象數據安置在儀器中,需將儀器取出後等待10分鍾再安置。每條邊測回數不少於2個,每測回讀數兩次,1測回讀數差不大於10毫米,單程測回間不大於15毫米,往返水平距離互差小於1/6000。井下使用儀器遵守安全規定。
井下允許使用鋼尺量距,測回數不少於3個,每尺段以不同起點讀數3次,估讀到0.1毫米,長度互差小於1 毫米。溫度計貼近鋼尺讀數,單程比長結果不大於1/100000。丈量基本控制導線,分段不得小於10米,定線偏差小於5厘米,每尺段讀數3次,長度互差小於3毫米,對鋼尺施以比長時的拉力。導線邊長必須往返丈量,加入各種改正數後的水平邊長誤差不大於1/6000。在長度小於15米,或傾角15°以上,往返水平邊長允許適當放寬,但不得大於1/4000。
井下測量使用測距高程導線的記錄格式(附錄H)。角度秒值、邊長米以下數字不允許塗改。
(五)井下高程式控制制測量
1.基本要求
井下高程點和經緯儀導線點的高程在水平巷道中,應用水準測量方法測定,在其他巷道可以採用測距高程導線方法測定。水準測量使用精度不低於DS3級水準儀和普通水準尺進行,井下高程點應設在巷道頂、底板或兩幫穩定的岩石中,可以用永久導線點作為高程點。一般每隔300~500米,設置一組,每組由3個高程點組成。
2.水準測量
井下每組水準點間的高差應用往返測量的方法測定。往返測量高差的較差不大於±50毫米
3.測距高程導線
測距高程導線,往返高差互差,不大於10毫米+0.3毫米×L,L為導線水平邊長,以米為單位。允許使用經緯儀三角高程,三角高程閉合差不應大於±100毫米〓,L為導線長度,以千米為單位。邊長可用鋼尺丈量,兩次互差不超過4毫米。
高程閉合差按導線邊長分配。
7. 很多人說中鏈雲挖礦效率高,是不是真的
當然是真的,為什麼不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