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卡在什麼能挖礦
『壹』 顯卡挖礦的原理到底是什麼
簡單來說,挖礦就是利用晶元進行一個與隨機數相關的計算,得出答案後以此換取一個虛擬幣。虛擬幣則可以通過某種途經換取各個國家的貨幣。運算能力越強的晶元就能越快找到這個隨機答案,理論上單位時間內能產出越多的虛擬幣。由於關繫到隨機數,只有恰巧找到答案才能獲取獎勵。
中本聰在他的論文中闡述說:
「在沒有中央權威存在的條件下,既鼓勵礦工支持比特幣網路,又讓比特幣的貨幣流通體系也有了最初的貨幣注入源頭。」
中本聰把通過消耗CPU的電力和時間來產生比特幣,比喻成金礦消耗資源將黃金注入經濟。比特幣的挖礦與節點軟體主要是透過點對點網路、數字簽名、互動式證明系統來進行發起零知識證明與驗證交易。
每一個網路節點向網路進行廣播交易,這些廣播出來的交易在經過礦工(在網路上的電腦)驗證後,礦工可使用自己的工作證明結果來表達確認,確認後的交易會被打包到數據塊中,數據塊會串起來形成連續的數據塊鏈。
中本聰本人設計了第一版的比特幣挖礦程序,這一程序隨後被開發為廣泛使用的第一代挖礦軟體Bitcoin,這一代軟體從2009年到2010年中旬都比較流行。
每一個比特幣的節點都會收集所有尚未確認的交易,並將其歸集到一個數據塊中,礦工節點會附加一個隨機調整數,並計算前一個數據塊的SHA-256散列運算值。挖礦節點不斷重復進行嘗試,直到它找到的隨機調整數使得產生的散列值低於某個特定的目標。
(1)顯卡在什麼能挖礦擴展閱讀
最早,比特幣礦工都是通過Intel或AMD的CPU產品來挖礦。但由於挖礦是運算密集型應用,且隨著挖礦人數與設備性能的不斷提升難度逐漸增加,現在使用CPU挖礦早已毫無收益甚至虧損。
截至2012年,從2013年第一季度後,礦工逐漸開始採用GPU或FPGA等挖礦設備[5]。同時,ASIC設備也在2013年中旬大量上市。
從2013年7月起,全網算力由於ASIC設備大量投入運營呈現直線上漲,以2013年7月的平均算力計算,所有CPU挖礦設備均已經無法產生正收益,而FPGA設備也接近無收益。
2013年9月平均算力估算,現有的針對個人開發的小型ASIC挖礦設備在未來1-2個月內也接近無正收益。大量算力被 5 THash/s以上的集群式ASIC挖礦設備獨占。個人挖礦由於沒有收益,幾乎被擠出挖礦群體。有一些比特幣礦工則集資在某些可獲取低價電力的地方興建機房安裝大批挖礦設備進行挖礦。
部分比特幣礦工為省下自己挖礦的成本,將挖礦程序製作成惡意程序,在網路上感染其他人的電腦,來替自己挖礦。
『貳』 我想去挖礦 用什麼顯卡好呢
挖礦么,當然是SP越多越好了,但是也要注意性價比,不然收不回成本 6970就差不多
『叄』 什麼顯卡容易挖礦
現在出了個什麼礦機。但也還有 一些在用顯卡挖礦。
挖礦,也就是搞運算,賺比特幣等虛擬貨幣。因為A卡的管線多,渲染能力強,運算力也相對N卡就強多了。原來精影顯卡出的HD5870,HD5850,就有很多用戶用來進行挖礦的。
但現在HD5870和HD5850早就過時。因它們的功耗特大,有電老虎之稱。所以現在很多人都要搶新出的HD7850,HD7870。甚至於有用AR顯卡的。
話說回來,挖礦風險太大,由於它們不是實物,是虛擬的。沒有什麼穩定性,所以,不建議挖礦的。
僅供參考。希望對你有所幫助喲。
『肆』 什麼叫顯卡挖礦
「顯卡挖礦」其實就是用顯卡去挖比特幣,讓顯卡高負荷工作挖,淘汰了的就成了礦卡,礦卡一般背面核心pc板嚴重變色。
對礦機來說,最重要的就是顯卡,一般入門挖礦可以選擇最基礎的支持6顯卡的主板,以後可以選擇支持12顯卡以上的復雜一些的主板,具體建議如下:
1、cpu——cpu可以選擇最基礎廉價的cpu,只要能把系統正常帶起來就可以了,一般可以選擇intel的G3900這類單價200元左右的cpu即可。
2、內存——配6顯卡的話至少需要4g的內存,如果是12張顯卡的話,windows操作系統至少需要8g以上的內存,否則系統會很卡然後無法正常工作挖礦,linux操作系統的話可以4g內存。
3、主板——主板這里推薦新手直接選擇映泰系列專門的挖礦主板,型號分別是6卡槽的tb250-btc和12卡槽的tb250-btcpro,也有華擎的h81系列主板等等可以選擇。
4、硬碟——硬碟需要ssd硬碟,因為讀取速度快,另外需要設置虛擬內存,ssd硬碟理論上能提升一些性能。如果是用windows系統的話至少需要64gb的,linux系統的話可以16gb。
5、操作系統——windows的話建議win10的系統,對應nvidia系列和amd系列的顯卡最多可以分別識別8張卡,如果12卡的主板需要n卡a卡混插挖礦才能充分利用主板顯卡插槽。
6、顯卡——主流挖礦顯卡型號分別是AMD系列顯卡RX470、RX570、RX580,Nvidia系列顯卡GTX1060、GTX1070等等,內存建議選擇4G以上,最好8G。
『伍』 什麼是顯卡挖礦為什麼不用處理器而用顯卡挖
復制的:
簡單來說,挖礦就是利用晶元進行一個與隨機數相關的計算,得出答案後以此換取一個虛擬幣。虛擬幣則可以通過某種途經換取各個國家的貨幣。運算能力越強的晶元就能越快找到這個隨機答案,理論上單位時間內能產出越多的虛擬幣。由於關繫到隨機數,只有恰巧找到答案才能獲取獎勵。有可能一塊晶元下一秒就找到答案,也有可能十塊晶元一個星期都沒找到答案。越多晶元同時計算就越容易找到答案,內置多晶元的礦機就出現了。而多台礦機組成一個「礦場」同時挖礦更是提高效率。而礦池則是由多個「個體戶」加入一個組織一起挖礦,無論誰找到答案挖出虛擬幣,所有人同時按貢獻的計算能力獲得相應的報酬,這種方式能使「個體戶」收入更穩定。
舉一個通俗的例子:
我在一張紙上隨便寫一串數字,給出部分提示,誰猜對就給他獎金(挖礦)
聰明的人根據提示能作出更多猜測(計算能力)
有人出錢請許多人回來一起猜測(礦場)
有人召集大家一起猜測,無論誰猜到,按照每個人猜測次數比例分配獎金(礦池)
剩下的太長了,你自己去搜索。。。
『陸』 用什麼系列顯卡才能挖礦
挖礦的話最好是A卡,RX580、570、560、480、470什麼的都可以,看你自己荷包
『柒』 用顯卡挖礦是怎麼回事
挖礦,其實是一種解題過程,先弄一個有很多答案的公式,然後莊家每隔一段時間放出一條隨機答案,一個答案就是一個虛擬幣的雛形,看誰在這個時候正好算到這個答案,那麼這個人或者這幾個人分這一個虛擬幣,在這個結果出來時,虛擬幣就附帶了解題人的計算機信息和解題時間等信息,讓虛擬幣比較「實體化」,也就是有追溯性和唯一性屬性,這時,虛擬幣才算正式被挖出來了。
用顯卡是因為顯卡的計算方式側重點與CPU不大一樣,CPU側重邏輯計算,顯卡就是單純的簡單計算,挖礦(也就是解題)正好需要簡單計算能力,所以用顯卡挖礦
比特幣礦機就是進行比特幣挖礦的設備,挖礦設別可以是普通的電腦,也可以是usb礦機,也可以是專業的ASIC礦機。
普通的電腦cpu確實可以進行比特幣挖礦,但由於全世界的比特幣挖礦已經形成一個龐大的產業,個人使用普通電腦是很難挖到比特幣的。你需要購買昂貴且專業的比特幣
ASIC礦機
並加入比特幣礦工組織才能挖到比特幣也即是加入一個礦池進行挖礦。
首先CPU和GPU在計算機中為了不同的使命,設計上不同:
1、CPU主要為串列指令而優化,而GPU則是為大規模並行運算而優化。
2、現代的多核CPU針對的是指令集並行(ILP)和任務並行(TLP),而GPU則是數據並行(DLP)。
3、GPU往往擁有更大帶寬的Memory,也就是所謂的顯存,因此在大吞吐量的應用中也會有很好的性能。
『捌』 為什麼顯卡可以挖礦賺錢
這個是BT幣軟體的設計決定的,它的設計結構和顯卡的架構正好匹配,跑起來的效率更高,所以,才用顯卡跑的,CPU不是不能跑,只是沒有顯卡效率高而已,
『玖』 顯卡怎麼挖礦,可以在家操作嗎
如果你是新手我不建議取弄這個,因為風險是非常大的。而且個體戶的效率很低。
具體需要購買多pcie的主板,一塊主板需要6塊卡,電源需要額定1000W以上的,cpu雙核足夠,內存4G,顯卡需要gtx1060或者amd rx470/570或以上級別的A卡。
只要下載挖礦的軟體就可以開始了。
但是,算一下成本,一塊卡需要3000,6塊就要18000甚至更高,電源最起碼500塊,cpu300,內存300,主板以及pcie延長線要800左右,顯示器一個。這樣子的話一個簡單的礦機就要2萬以上,一塊顯卡功耗平均200W(N卡的級別,A卡250W),6個就是1200W,整機怎麼說也有這個功率,1小時就是1.2度電,一天算全部滿載,16x1.2x0.6+8x1.2x0.3=至少17.85的電費。用A卡雖然效率更高,但電費也更多。
一台礦機一天也就100-200的收入,這要多久才能回本呢?那時候貨幣的價值還能在這個水平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