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蒙古挖礦怎麼樣
① 小孩子問我為什麼蒙古國、中亞五國比特幣挖礦機銷量寥若晨星,怎麼解釋清楚
因為礦機的耗電量和發熱量非常大,一台普通礦機的日用電量能達到40度,所以大量的礦場都布放在水電站旁邊,能夠降低成本。蒙古和中亞的水電站非常少所以礦場也少。
② 內蒙古新巴爾虎右旗新鑫有限責任公司(采礦的),這個公司怎麼樣
這個公司貌似在很多招聘網站上公布了招聘信息,卻找不到國內的任何信息,估計懸,如果是出國外派勞務的話,會有風險,如果他們要求你交押金或者其它名目的勞務費用的,估計風險會很大,而且外蒙古礦業多數在偏遠的地方,如果生病或發生意外,連救命的地方都沒有,生活上也很艱苦,有很多蒙古公司招了人後甚至連勞務簽證都不辦就讓你長期幹活,等到了很長時間,蒙古政府部門來查的時候,發現你的護照已經超期很久了,就會把你拖到拘留所關起來然後遣送回國,而那些蒙古人和中國人是不會管你的死活的,能把護照給你就是不錯了,不給你護照的話,你更麻煩!
③ 蒙古是個怎樣的國家
跟他們打過交道,從經濟和投資的角度說說我的看法。 蒙古經濟的特點和礦產豐富的太平洋島國很像:經濟周期性強,環境問題嚴重,文化和經濟支柱產業存在嚴重沖突,地權混亂,人力資源錯配,腐敗嚴重。我一條條解釋。 1)蒙古的經濟支柱是礦產和畜牧業。 礦業:礦業佔到了蒙古GDP的3成和出口的9成,而大量這方面的投資和實際運營來自外資,尤其是中國,俄羅斯,加拿大三國。美國和澳洲的投資也在快速增長。礦業的周期性是非常強的,所以在外需不景氣的時候(比如去年)蒙古政府就必須搞大量的投資來穩定經濟,維持增長。去年蒙古的GDP增長大概是史上最高,13%還多,但是蒙元MNT貶值了1成多,居民平均收入也降低了;這一年裡政府公共開支也暴漲。對於這種外資主要流動在出口行業和貿易行業的經濟體,在經濟不景氣時會有很大幾率發生資本外逃;蒙元和美元又可以直接互相兌換,這進一步增加了蒙古貨幣體系的風險。我認為這是蒙古經濟的一個致命傷,如果他們的央行不能像我朝央行那樣有效控制資本賬戶和經常賬戶資金出入的話,未來的索羅斯們一定會對蒙古國下手。 畜牧業:蒙古人的傳統是養羊。這既是他們的經濟來源和生活方式,也是他們的社會組織形式和文化傳統。然而養羊需要大量的牧場,而且需要在不同牧場來迴流動--所以誰也不能說這片土地是我的,一個人一小片土地養不活羊群,一人獨霸一大片剩下的人得跟他拚命。這樣的社會結構是地權混亂的直接原因。反觀中國和歐洲,是以種植農業為過去的經濟支柱,祖祖輩輩都住這個村種這片地,所以沒有地權問題(當然被某黨攪和過的地方很多本來不是問題的問題最後都變成大問題)。畜牧業另一方面又受到天氣的劇烈影響,09年到10年冬天的嚴寒即基本把蒙古畜牧業打垮,這樣的風險在未來會更大。全球氣候變化是蒙古非常擔心也非常有必要擔心的問題--這個還有部分人爭論存不存在的問題對於中國來說可能是兒子輩倒霉,對於美國來說是孫子輩倒霉,而對於蒙古的多數人來說則是已經實實在在承擔了不該承擔的苦難,以至於兒子都未必養得活了。畜牧業在後面幾條還會重復出現。 除了這些產業外,蒙古別的產能寥寥無幾。以前連糧食和蔬菜都產不夠,現在雖有改善,但是還遠遠達不到夠蒙古人吃的水平。蒙古對自己生產的原材料基本沒有加工能力,石油都靠俄羅斯提煉,礦石賣給中國人處理。實際上別看蒙古是礦產國,蒙古的凈出口是負值--出口所得都轉手拿到中國來買挖礦的設備了。工業附加值很低,而且很多生活必需品都依賴進口。 2)環境問題。沙塵暴什麼的就不說了,蒙古境內的河流在以最多一年乾涸400多條的速度減少,加上現在越來越常見的極熱和極冷的天氣,這些對於畜牧業和礦業都有直接的影響。對於畜牧業來說,自然就是牧場減少。實際上由於牧場減少和牧草質量下降,牧民們不得不減少綿羊數量增加山羊數量。我記得今年夏天蒙古環境部的官員跟我說過,兩三年前蒙古畜牧業牲畜里綿羊跟山羊是3:1,現在已經變成1:1了。而山羊是吃草根的,所以雖然目前蒙古牧民靠多養山羊還可以勉強過活,但這已經是完完全全的竭澤而漁了。水的問題,大家知道礦業是需要很多水的,尤其是銅礦。加/澳企業力拓在Oyu Tolgoi建了一個超大型銅礦--這也是加拿大和澳洲政府對蒙古感興趣的主要原因--這個銅礦預計明年投產,挖出來的銅礦石簡單處理後就近賣給南邊兒的中國人,預計能給蒙古GDP最多貢獻3成。(蒙古GDP已經3成靠礦產了同志們--這個項目投產後很快蒙古GDP半數就靠挖礦賣給中國人了。萬一明天中國經濟垮了他們吃什麼啊?!所以你們為了世界人民大團結也千萬要努力為祖國發展賣命啊)這么大的銅礦要用多少水,我不是這行的不知道,但是肯定會跟畜牧業用水和民用水起沖突。實際上這裡面還涉及文化問題,後面說。 3)文化和經濟支柱的沖突。這個經濟支柱,就是礦業了。挖礦就不可避免要在地表大動工程,可是蒙古文化里土地是神聖的,是蒙古人的母親,不能挖--成吉思汗時代規定不經許可動土者判死刑--現在來了一幫外國人,在母親身上一頓鑿,然後把鑿出來的聖物賣給了隔壁最讓人咬牙切齒恨的中國人,這還不說,錢還都被外國人,權貴跟政府分走了:這還了得?! 你以為這就夠亂了?差得遠。前面說了礦業要用水,可是傳統蒙古人眼裡水也是神聖的--咱們中國有個查干湖,查干就是蒙古字,神聖之意--這個也不難理解,游牧民族最稀缺的資源就是水。 那麼總結一下「:現在長得跟咱們北邊鄰居,咱家二號仇人老毛子一模一樣的一批人在咱媽身上刨個洞,東西掏出來後拿聖水一頓灌,然後賣給咱家南邊鄰居,咱家頭號仇人漢人,賣完了把錢數一數,這幫人就跟官僚買辦們把錢分了--氣憤之中咱走出門想讓風吹吹醒醒神,發現昨晚下雪咱家的羊也死光了。這還讓不讓人活了?! 當然這是誇張。但是蒙古社會和文化跟蒙古經濟形態的沖突的確非常激烈,蒙古牧民心中確實有此郁結。如果蒙古人再多一點兒的話,說不準就會冒出類似義和團的民族主義激進組織來。實際上烏蘭巴托確實有類似的暴力集團,規模沒那麼大罷了。 4)地權混亂。這個前面講了,蒙古因為游牧民族的歷史,沒有地權這個概念。只有牧民自己心中有個大概界限--這一片是我的牧區,什麼季節我在哪個地方放牧。所以礦產投資就難以按照正常規則進行--你如果春天跟一批牧民買了這片地,很可能秋天另一批牧民趕著羊就來搗亂了;如果跟政府買這片地,兩批牧民都不會饒了你。這一點和巴布亞紐幾內亞很像--咱們中國投資者都沒少吃不懂當地歷史和文化的虧--解決辦法只能是期望政府用法律手段明確界定地權,然後再跟地權所有者協商。目前蒙古確實在核實地權,並且把大部分土地收歸國有--95%的蒙古人不擁有合法地權。可是蒙古雖有法律,沒有執行;而這個土地國有化的過程帶來的利益,咱們國人是再熟悉不過。所以腐敗無數,也可以肯定未來一定會有蒙古式的『拆遷土地糾紛』。 5)人力資源。蒙古人口年輕人,尤其是24歲以下的年輕人居多。這些年輕人不願意從事畜牧業,最聰明又肯吃苦的那一批去了礦業,最有錢那一批出國留學回來從政,剩下的就無所事事了。可是礦業不需要那麼多大學生--礦業需要的是專科畢業生和經驗豐富的老礦工。所以一邊兒畜牧業保持原始,沒有從教育中獲益;一方面礦業吸收走了應該去第三產業的人才;而這批人又不能完全滿足礦業的要求,所以蒙古每年還要從中國引進大批勞工,這些人又會刺激到找不到工作的年輕人,引發民族情緒和社會問題。而且由於女性不適合當礦工,所以很多男性不讀書去幹活,很多女孩子讀了大學找不到工作,也找不到老公。這些都嚴重影響了蒙古經濟轉型,更全面發展的潛力。 6)腐敗嚴重。這個前面已經解釋過了,蒙古雖然有完整的民主體系,但是法律的執行很差。礦業本身有很強的權貴資本主義特色(資本密集,高利潤,參與各方或者有資本,或者有地權或者有行政權),自然腐敗滋生。烏拉巴托是個各方做交易的地方,外國人很多,本地人卻基本不能受益。蒙古前總統剛剛卸任就被抓了。 我今天可是真心沒事,敲了這么長一個答案。其實我邊敲邊想,如果我是新任蒙古總統,我該怎麼辦。我很悲哀的發現,在這樣的地方,集權和強人政治是我的答案。公有經濟會變成主體,對礦業收取高稅負,加強教育投資,控制貨幣體系,發展大宗商品金融市場,變成下一個阿聯酋或者新加坡。但是蒙古身處兩大非民主超級大國之中--俄羅斯和中國--如何能夠保證一個集權國家不會被這兩個國家脅迫,同時還能夠通過他們的領土延續貿易?如何保證政治體制的可持續性?這時候民主又成了保持國家獨立的答案。蒙古豐富的礦藏本是上天眷顧,可是地緣劣勢和文化桎梏反而使得礦藏變成貧瘠與混亂的源頭。這里是投機者來往的賭桌,是大國角力的賽場,卻是良性資本望而卻步的地方。 也許民主與集權之辯的復雜性,貧窮與發展的復雜性,集中在了這個不大不小的國家身上吧!
④ 外蒙古和內蒙古經濟比較 為什麼外蒙古經濟不如內蒙古
外蒙是前蘇聯和現在俄羅斯的奴才,蘇聯不會要一個經濟發達的蒙古,而中國不會幫助一個叛國地區,侯爺←守山說的也許有道理,但作為一個內陸國那個面家,而且還是兩個大國之間的緩沖國家,國家發展必然要受兩大國左右,而且外蒙民眾都非常懶惰,非常粗魯,其文化沒有發展空間當然落後,其實外蒙要發展優勢很大,不一定非發展污染工業,發展傳統工業也一定能行(在經濟方面)但外蒙的人實在懶到極點,和印尼人有得一拼。
⑤ 外蒙古如今發展成怎樣了
元代的成吉思汗,可謂是一代天驕。他南征北戰,把中國的疆域擴大到了歷史的最高峰。東南亞的一些國家也被收入麾下。而今天的外蒙古也被劃入了元朝的版圖。
外蒙古與中國之間的關系拉拉扯扯,三言兩語說不清楚。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有時候,一定要學會堅守自己的立場,不要左右搖擺不定。牆頭草只會在最後失去所有人的信任。
曹操斷發,不會引來眾人的嘲笑,反而會受到其手下的尊重。說明誠信不因人的尊卑而有所偏袒,一個人如果喪失了誠信,就等於失去做人的根基。誠信是一種高貴的品質,不會因為時間的流逝而貶值。講求誠信永遠都不會晚。
良好的道德風尚要靠整個社會,也包括政府和社會上的每一個人,從日常生活中的一點一滴做起,誠信不會因為時間與空間的變化而變化,誠信有的只是這種默契的守候。人與人之間需要誠信相待才可以互相信賴,共同扶持,如果拋棄了這些人與人之間就只剩下了欺騙和傷害。人類的生存也將面臨危機。
⑥ 在蒙古國投資作什麼好呢.
現在大部分都是過去搞原料。
各種皮毛絨張是主要的。
再強一點的就挖礦或搞工程。
開辦各種加工廠的很多。比如說服裝啊,塑料回收啊,皮革褪毛啊等等等等。
這些都是我所知道的。
至於各行各業,其實都有中國人的身影。有開飯館旅店的,有賣泡膜板的。。應該都是有可能掙錢的。當然,我見過的賠錢的人也很多很多。不一而足。可以 說跨國的生意風險很大。
關鍵看樓主本人的資金實力和興趣,以及您的知識還有合作夥伴。。這樣才能具體到某一個生意上。
蒙古雖弱,但也是個國家,也有三百六十行。呵呵。如果你想具體了解某一個方面。也許是我了解的。也許我不了解,但是也可以幫你打聽。。請給我的ID發信息。
⑦ 到蒙古國投資什麼好
現在大部分都是過去搞原料。
各種皮毛絨張是主要的。
再強一點的就挖礦或搞工程。
開辦各種加工廠的很多。比如說服裝啊,塑料回收啊,皮革褪毛啊等等等等。
這些都是我所知道的。
至於各行各業,其實都有中國人的身影。有開飯館旅店的,有賣泡膜板的。。應該都是有可能掙錢的。當然,我見過的賠錢的人也很多很多。不一而足。可以 說跨國的生意風險很大。
關鍵看樓主本人的資金實力和興趣,以及您的知識還有合作夥伴。。這樣才能具體到某一個生意上。
蒙古雖弱,但也是個國家,也有三百六十行。呵呵。如果你想具體了解某一個方面。也許是我了解的。也許我不了解,但是也可以到蒙聯華蒙古投資去咨詢下,我就是在那打聽的。。
⑧ 外蒙古挖礦什麼情況
中國的公司被抵觸。就算被批准開采了,當地的森林警察和民眾會天天來找茬。執法著是不會管的。 不是法治不夠的問題。誰也不會讓別人破壞自己的家鄉的生態,更別說是從自己家鄉的土地里挖走金子!
⑨ 蒙古國面臨的主要環境問題及其成因
蒙古國植被以草原為主,就從草原生態來說了。
在自然因素和人類活動的雙重破壞下,蒙古國草原生態日益惡化,表現為草原荒漠化,土壤質量退化,濕地面積急劇縮小,風蝕沙化和水土流失加劇等,生態屏障作用減弱嚴重限制了這一區域農業的發展。
自然因素從氣候,大氣環流,地形等方面來考慮 ,不過風力作用應該更強些。大致是:氣候乾旱少雨;土質疏鬆,多沙質沉積物;大風日數多;氣候異常等
人類活動:破壞植被;過度開墾;過度放牧;水資源利用不當;工礦交通建設中不注意環保;對當地煤,銅,石油等資源的不合理開采;(還有就是蒙古國當地人的習慣,每年都喜歡火燒草原┑( ̄Д  ̄)┍這個絕壁有毛病,都能把自己家給燒了,可以寫蒙古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