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挖礦
1. 金字塔內挖出16具清朝人遺骸,背後隱藏著一段怎樣的歷史
金字塔內挖出的清朝遺骸是一段血史,也是一段秘辛,這一段過往源於清末政府的無能導致,讓華人死於異國他鄉,也因此,後續遷引回國都不願,只因為其經歷過於慘痛,讓人心生絕望。
20世紀60~90年代期間,李鴻章、張之洞等為首的官僚開展自救運動,促使中國富強,為了力爭國家崛起,華工也迎來生命的轉折點,飽受苦難的華工奮起反抗,在秘魯起義,並派遣代表向清政府上書請求保護,同時,國際輿論因為華工形如黑奴,在國際引起軒然大波,於是李鴻章等人代表清政府在1874年正式與秘魯交談,同年6月24日達成《中秘友好通航條約》,也是此後,秘魯的華工結束苦力,成為自由人。
但獲得自由的華工很多都沒選擇回國,其一,本身在壓迫的年間,傷亡很多,其二,已經不相信清政府。
而在秘魯,華工死亡,是不能埋於教會,最終葬於秘魯的金字塔下,這也是為何秘魯推到歷史文明重建時,為何挖出很多華人的遺骸緣由。
2. 向12315舉報網吧挖礦有用嗎
3. 序曲:就要干別人不敢幹或幹不成的事
——單向思維和直線運動的終結
創業理念:把紫金的事當作自己家裡的事來辦——從洞採到露采,逆向行為的開始——螺旋型的擴張模型:單向思維和直線運動的終結——紫金礦業的崛起
在許多人的記憶中,20世紀90年代是一個激情燃燒的時代,是一個不斷探索的時代,是一個充滿了創造力與活力的時代。特別是1992年鄧小平同志南巡講話之後,神州大地更是春潮翻湧,掀起了改革開放的第二次浪潮,房地產熱、股票熱、集資熱……華夏神州再一次駛入了經濟發展的快車道。
新中國成立以來,尤其是改革開放20多年來,我國的黃金工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全行業由建國初期僅有的幾座礦山,發展成了功能齊全、完整、獨立的黃金行業體系。中國已經進入了世界主要產金國前列。
但是,由於長期以來始終處於計劃經濟體制下,加之從20世紀50年代後期開始,國家對黃金工業採取了一系列特殊的優惠政策,這使得我國黃金工業在自成體系的同時,也形成了相對較為封閉的發展模式,與其他行業相比,黃金行業游離於國際市場的時間更長,至今仍沒有與國際市場完全接軌。特別是,我國黃金企業一般都設置了一系列行政管理機構和大批管理人員,企業辦社會的現象嚴重,形成了一個龐大的、非生產性的服務網路。這種社會管理職能對黃金企業的生產經營形成了一種巨大的額外負擔。與此同時,大量可投入生產的資金用於辦社會,也提高了黃金生產的單位成本,削弱了企業參與競爭的活力。在分配機制上,這種大鍋飯式的「按需分配」削弱了獎酬機制中活的因素,不利於企業有效的內部激勵機制的建立。
20世紀80年代近10年的時間內,在「有水快流」及「國家、集體、個人一起上」的政策引導下,國家黃金資源的開采強度急劇增大,使黃金這個自古以來就是統購專營的特殊商品成了生產建設上的自由市場。其結果是,個體礦山包圍集體和國有礦山,甚至蠶食國有礦山;部分個體企業非法開采、越界開采,給國有黃金企業的生產和職工生命安全帶來了極大的威脅;為了爭奪資源而產生的各種惡性事件也屢屢發生。
由於缺乏可持續發展意識,黃金企業在采、選、冶等生產過程中,對自然環境與生態環境產生了嚴重的污染和破壞;企業實施的「棄貧采富」的開采方略也造成了資源的嚴重浪費。自然環境和生態環境的破壞,反過來又影響著黃金企業的生產和職工的生存生活環境,資源的浪費使礦山的發展無以為繼,企業生命周期縮短,職工就業形勢嚴峻,企業富餘人員不斷增加。此外,近年由於國際黃金市場價格持續低迷,企業成本加大,相當一部分黃金企業已經瀕臨破產的邊緣。
同時,我國黃金企業普遍地處偏僻,規模小而分散,生活條件艱苦,因而難以吸引優秀技術人才和管理人才,加之生產任務重,企業疏於經營管理,忽視人才的培養、選用,這使得相當一部分企業的經營管理水平遠遠落後於其他行業的企業。另外,黃金企業領導缺乏戰略決策意識,也使企業發展受到嚴重影響。凡此種種,導致我國黃金企業技術落後,企業嚴重缺乏技術力量,職工整體素質偏低,技術裝備的效能難以有效發揮,相當部分企業仍然沒有擺脫繁重的體力勞動,勞動生產力低,生產成本無節制上升,缺乏競爭性。
人們已經充分地認識到,黃金企業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必須通過轉變觀念、不斷深化改革來解決。為了適應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的形勢需要,為了適應延伸黃金產品鏈的市場需要,為了適應與國際接軌的需要,黃金企業必須制定明確的發展戰略,必須對傳統的發展模式進行變革。
幾乎就在同時,在距離中國改革開放最早的四個經濟特區之一廈門280公里處的上杭縣紫金山,以陳景河為首的幾個年輕人卻在對一個非常現實的問題進行著一場異常冷靜的思索:怎樣去開發紫金山?紫金山金礦開發的切入點到底在哪裡?另外一個異常重要的問題是:紫金山到底是一座聚寶盆還是一隻燙手的山芋?十年的勘探,陳景河、曾慶祥、蘭福生等紫金拓荒者深信紫金山極具開發價值,他們也深知在上杭這樣的革命老區,發現紫金山這樣的金礦對老區人民和當地經濟意味著什麼。
可是專家可行性論證報告的結論卻是令人沮喪的——紫金山雖然是當時福建省惟一探明的金礦床,但按照地質隊詳查的結果,其提交的各類儲量總和是18.9噸,平均品位2.24克/噸,而儲委批準的工業儲量只有5.14噸,平均品位4.24克/噸,屬於小型金礦。專家可行性論證報告認為紫金山金礦品位低、投資大、風險高,開發價值極小。為此,紫金山金礦在國家立項時差點被否決,而福建省和龍岩市則決定將紫金山的開發權下放給上杭縣,由地方組織開發。
這是挑戰,更是機遇!
機遇雖然有了,可並不是每一個人都能抓得住!白紙好作畫,可也得有好的構圖和畫筆。
此時的陳景河,並沒有曹植「利劍不在掌,交友何須多?」的感慨,他考慮得更多的是——如何把紫金山變成一個聚寶盆,讓令他魂牽夢縈的紫金山在中國黃金行業中佔有一席之地?
對於紫金山礦山開發可行性研究報告中的結論,陳景河坦言,「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資金,並取得重大勘查和科技成果的紫金山金銅礦竟然沒有開采價值!」這真是令人難以置信的結果!根本原因何在?不是技術問題,是體制問題!紫金山礦業要發展,必須改變長期計劃經濟體制下形成的思維定勢,必須突破傳統的辦礦模式,必須進行體制的創新!
起步階段,紫金人並沒有參與國家黃金企業發展戰略的討論,但他們以自己的行動,開始了探索新時期黃金企業發展模式的征程。
「敢走前人未走路,勇攀世界最高峰」,充滿了豪氣,充滿了自信,充滿了激情,聽來讓人盪氣回腸,精神振奮!這兩句,就出自現任紫金礦業總經理羅映南的筆下,是他為「紫金礦業之歌」填的詞。從某種意義上說,紫金礦業能有如今的發展,靠的就是紫金人的開拓意識,靠的就是紫金人的這種豪氣——「就要干別人不敢幹或幹不成的事」!
2900萬元人民幣,這是設計部門設計的紫金山第一期開發所需的資金!1993年,當陳景河在國家黃金局的支持下,終於從人民銀行獲得了350萬元專項資金的時候,他的心裡並不輕松——2900萬:350萬,差距太大、缺口太大!用350萬元去干2900萬元才能完成的事,可能嗎?
「把紫金的事當作自己家裡的事來辦!」
這是陳景河辦企業的理念,堅定不移。
首先搞技術改造!
作為一名地質高級工程師出身的總經理,陳景河深知技術對於礦山企業的重要。在紫金山的十年勘探,他非常清楚,紫金山金礦品位低,這是紫金山的劣勢,但他也很明白,紫金山金礦的氧化度高,這又是開發紫金山金礦的優勢。他果斷決定:和原地礦部低品位黃金堆浸技術咨詢中心聯系,引進堆浸法選礦工藝!
對於搞黃金的人來說,堆浸法並不陌生,特別是在中國西部和北部氣候條件較好、地勢平坦的地方,堆浸法選礦工藝更是取得過輝煌的成果。可是上杭地處閩西山區,氣候潮濕多雨;紫金山環境不太好,多懸崖峭壁,堆浸法選礦工藝能夠成功嗎?對此,當時的人們心裡沒底,而領導和專家們則普遍持否定態度。
「就要干別人不敢幹或幹不成的事」!紫金豪氣沖雲天。
紫金人確立了自己企業發展的理念基點——按市場經濟規律辦。
紫金人並沒有蠻干,他們深知,商場如戰場,干企業是要有一點冒險精神的,但他們更注重資金投入的效益,否則就是打水漂。在商場上,沒有效益的企業終究是會被淘汰出局的。市場不相信眼淚,這就是市場經濟的鐵律。
早在1991年,巍巍紫金山就目睹了陳景河帶著一幫人在自己腹地進行的堆浸工業試驗。好鋼要用在刀刃上。在公司啟動資金非常困難的情況下,紫金人毅然決定投入大量資金進行第一期技術改造。
一期技改的成功,為紫金人成功地建成第一期工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他們利用堆浸法取代了當時國內黃金行業普遍採用的全泥氰化工藝,在規模擴大五倍多的同時,總投資只用了700多萬元,不到原設計投資的四分之一。
一些專家認為在南方潮濕環境下效果不會好的堆浸工藝,紫金人搞成功了!
建房子,首先要有地,這是盡人皆知的常識;開礦山,首先要有礦山開采權,這是法律的明文規定。紫金人在發展企業的過程中卻遇到了一個難題——也許是有關部門對紫金人的技術實力心存疑慮,也許是為了在福建搞一個引進外資開發低品位金礦的試點,紫金山的礦產開發權閑置了好長一段時間,並沒有賦予紫金人。這種情況下,對紫金山金礦的開采風險可是太大太大了。
在紫金礦業,現在有一個傳統——新來的員工上崗前,必須接受嚴格的崗前培訓,其中一個重要內容就是到距離上杭縣城70公里的古田會議舊址參觀。古田會議的精神對紫金人的影響太大了!
紫金人認為,古田會議是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典範。毛澤東同志運用馬克思主義思想武器,敏銳洞察出無論是走黨的「六大」提出的大量吸收產業工人入黨用以改造黨的成分作為建設黨、建設紅軍的路子,還是走按照中國舊式軍隊思想建設紅軍的路子,都走不通。只有從中國的國情出發,從紅四軍的實際出發,從黨對紅軍的要求出發,才能建設一支新型的人民軍隊。毛澤東同志正是在這一重大問題上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才奠定了建黨建軍的基礎。
紫金人沒有忘掉自己是革命老區,沒有忘掉古田會議在中共歷史上的地位,沒有忘掉古田會議的宗旨,沒有忘掉古田會議精神的實質,更沒有忘掉,到了20世紀90年代,上杭這個為中國革命做出過巨大貢獻的革命老區,還是一個省級貧困縣。這時的紫金人,更深刻地理解了小平同志「發展才是硬道理」這一論斷的科學內涵和巨大意義,更深刻地理解了古田會議精神中蘊含的「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緊跟時代、勇於創新;知難而進、一往無前;艱苦奮斗、務求實效;淡泊名利、無私奉獻」這五種精神的內涵。
是的,發展才是硬道理!他們決定先干起來再說!
日本著名企業家松下幸之助曾說過:「非常時期需要非常手段」。紫金人決定首先苦練內功,進行技術革新;在此基礎上,他們積極尋求各級政府的支持。
對懦夫而言,壓力意味著退卻和死亡;但對於意志堅強者來說,壓力帶來動力,壓力帶來創新!
緊接著第一期技術改造,紫金人又自籌400萬元資金進行了第二期技術改造。1996年,二期技改完成之後,紫金的生產能力提高了一倍。
紫金產量、利潤幾乎呈幾何級數的增長,使得紫金礦業很快成為了上杭縣的財政支柱企業。
紫金人的膽識得到了各級政府的贊賞,紫金的發展也得到了各級政府的大力支持。
紫金山金礦雖然沒有趕上國家以優惠政策扶持黃金工業發展的列車,但是紫金山金礦誕生在上杭這塊紅色的土地上,又是幸運的,因為上杭縣、龍岩市乃至福建省有關部門的領導,對紫金山金礦都傾注了大量心血,為紫金的發展創造了良好的外部條件和氛圍。
在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過程中,上杭縣委、縣政府切實地執行了「規劃、協調、監督、服務」的政府職能,努力為紫金山金礦創造寬松的發展環境,為紫金企業家營造施展才幹、發揮潛能的良好機制。
上杭縣領導明確表示,政府辦政府的事,企業干企業的事,政府要為企業的發展創造寬松的環境,積極提供服務,不插手企業內部事務。這賦予了紫金礦業集團公司很大的自主權,使之可以放開手腳干大事。上杭縣委、縣政府領導明確表示,只要符合鄧小平同志提出的「三個有利於」精神的項目,紫金礦業集團公司就可以大膽放手去干。
為保障企業積累,上杭縣給紫金礦業集團公司明確規定:每年除按規定繳足所得稅外,剩餘利潤用於企業擴大再生產;同時嚴格禁止各單位、各部門向紫金礦業集團公司伸手要錢。
各級領導的大力支持,極大地鼓舞了紫金人探索具有紫金特色的發展之路的信心,振奮了紫金人積極進取的精神,激發了紫金人求實探索、艱苦奮斗的熱情!
紫金人一方面以自己生產經營業績的事實說話,一方面積極利用上杭老區的影響,進行了各種推介企業的活動。他們沒有忘記,紫金山是人民的礦山,是國家的礦山,他們有信心開好這座被普遍認定為「貧窮」的「金山」,他們要向世人展示紫金人的實力——他們並不比外國的企業差!外國企業能夠開發的低品位礦山,他們,堂堂正正的中國人,本鄉本土的上杭子弟,五湖四海的炎黃子孫,也能夠做到!
紫金人的努力終於獲得了豐碩的成果。1999年,紫金礦業的礦權問題得到了最終的解決。從此他們完全具備了國際法上「承認」的四個要件:第一,他們擁有了自己的礦區;第二,他們擁有了自己的職工隊伍;第三,擁有了自己的管理機構;第四,他們以自己的生產業績得到了普遍的認可。
我們的政府、我們的國家是公正的。紫金礦權的獲得充分地說明了這一點。
由於露天開采具有成本低的特點,因此,國內礦山開發,大多是先進行露天開采,以節省資金投入,並為下一步由露天開采轉入地下開采進行資本積累。所以,采礦,國內由露天轉到地下的不少。
但是,采礦由地下轉到露天的卻不多。
紫金山早期的開采方式,採取的是被紫金人形象地稱為「掏蛋黃吃」的洞采方式。但是這種方式的缺陷是明顯的——礦石采選量少,影響了企業生產能力的提高。紫金人充分意識到了,要做大企業,擴大企業規模,提高生產能力,紫金就應該改變采礦方式,由洞采改為露采。
但是,企業一旦由洞采轉到露天開采,則意味著前兩次技改的成果將成為歷史遺跡。可是,搞企業必須講效益。為了企業的發展,把企業當作「自己的事」來辦的紫金領導層沒有其他的顧慮,他們又果斷地邁出了一大步。我們不知道他們在做出這個決定的時候是一種什麼樣的心態,也不清楚他們是否會想到他們的這個決定在紫金發展史上所佔有的位置,但是,這個決定他們做出了!
紫金人又幹了一件別人不敢乾的事!
1997年11月,經過嚴密的組織,隨著一連串沉重而歡快的爆炸聲,片片煙雲在紫金山飛起,紫金山沸騰了——這一場被稱為「大揭蓋」的千噸級大爆破,削平了紫金山的整個山頭,拉開了紫金第三期技改的序幕,也拉開了紫金礦業大發展的序幕。
「金猴子」蹦出來了,沉睡了幾個世紀的紫金山這一次徹底地睜開了雙眼,聚寶盆的蓋子被紫金人揭開了!
20世紀90年代以來,國內外企業經營環境發生了重大變化,新技術革命日新月異,經濟社會制度變遷加劇,市場形勢復雜多變。從國內來看,對外開放、體制改革、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系的建立和推行現代企業制度等,使企業的經營環境也處於不斷變化之中。
黃金行業是一個特殊的行業。但是按照紫金人的說法,他們連黃金行業的末班車都沒趕上。但也許正是黃金行業的改革,打破了黃金行業「皇帝的女兒不愁嫁」的現狀,方才催生了紫金的超常發展。
紫金地處上杭,位於閩西這個十分落後的地區。當紫金剛剛起步的時候,只有區區十幾個人,而且在一般人的眼中,黃金企業人員素質普遍偏低,礦山開采只是體力活、粗活,誰會把他們和高新技術企業聯系起來呢?在許多人那裡,恐怕這是連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但是,紫金人又做到了。
1999年,是紫金礦業集團公司發展過程中具有特殊意義的一年。這一年,其依託產業——紫金山金礦的黃金產量、采選規模均獨佔全國黃金礦山鰲頭,公司被列入了國家經貿委黃金管理局重點扶持的十大黃金集團,被核定為大型企業和高新技術企業。紫金領導人陳景河也被中國地學最高學府——中國地質大學(武漢)聘為客座教授。
紫金礦業長期實施的人才開發和科技創新戰略也結出了累累碩果。2001年12月,經中華人民共和國人事部批准,紫金博士後工作站正式設立,國內一些院校、科研院所的專家、學者被吸引著從四面八方來到了紫金礦業。同年,公司實驗室順利通過國家實驗室認可的現場評審,獲得了中國實驗室國家認可委員會頒發的正式證書。屆時,根據實驗室認可國際互認的原則和我國參加的多邊協議,由紫金礦業實驗室簽發的金錠、標准陰極銅、銀錠等3項產品的檢測報告,可在美國、英國、德國、日本、韓國等30餘個國家和中國香港、台灣獲得承認。在科技開發上,他們在金礦的開采、冶煉等領域也取得了一系列成果,2002年,由紫金礦業技術人員研製的預氧化技術,在紫金礦業中部開發的主戰場——貴州水銀洞金礦的運用中取得了重大突破。中國科學院院士、礦床與地球化學科學家塗光熾先生在考察後,指出該項技術是「開發難選冶原生金礦的一個重大突破,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紫金人是不安分的。在他們那裡,似乎有著無窮無盡的思想的火花,從那裡能冒出無窮無盡的企業開拓的「泡泡」。他們沒有被大山限制住自己的視野,而是積極地放眼全國,搶抓機遇。
2001年3月6日,在北京舉辦了「新疆東天山共同願望勘查招標招商活動開標儀式」,這標志著我國礦業權市場進入了一個建立和完善的新階段。在這場招標活動中,來自閩西山區的紫金礦業勇拔頭籌。對此,時任國土資源部副部長的蔣承菘說:「我非常佩服紫金礦業的勇氣」,「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在國家礦業權改革試點中,紫金人又一次做了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同時也拉開了自己西部大開發的序幕。
陳景河有一句話,干凈利落:「如果我們把企業的定位僅僅放在把紫金山金礦開好,從長遠來說,就死定了!」
思維方式決定著企業的發展方向,這是紫金人深切的體會。
是的,紫金人一開始就沒有把自己只定位在挖礦上。
作為一個礦山企業,挖礦和做企業是什麼關系?有人認為挖礦就是做企業,挖好了礦就是做好了企業。但紫金人十分清楚,一個礦山企業即使管理得很好,財務報表很過硬,各項技術經濟指標都很先進,但是如果只局限於挖礦,一天一天挖下去,終點是什麼?結果是不言而喻的。也許正是非常清楚單向思維和直線運動乃至平面運動的結果,紫金人從挖礦的第一天起,就打定主意不能那麼老老實實地挖礦。他們把企業經營定位在立體坐標中一個滑動著的點上,可以向任何一個方向運動,思維可以盪向任何一個方向。他們知道,礦山企業資源的有限性決定了礦業的特殊性。他們沒有讓狹窄的採掘巷道擋住挖礦人的視線,他們開始琢磨這個問題——他們的礦挖多少年合適?挖完了怎麼辦?因此,他們不滿足於挖礦,而是一門心思要把企業做大。要把5噸的儲量做大,自然要琢磨出做大的辦法。於是他們上下求索,從思想上突圍,從技術上突圍,從體制上突圍。
陳景河設計了紫金企業的標志:中間一個點,然後是一個螺旋形向四面擴散,這是一個螺旋型的擴張模型。紫金人解釋說,他們要從這個點走出去,旋轉著,一圈一圈擴大。誰說紫金人只能挖上杭的礦?誰說紫金人只能挖福建的礦?誰說紫金人只能挖金礦?普天之下,只要有適合紫金人開的礦,紫金人就去開;只要有適合紫金人乾的產業,紫金人就去干。於是他們的市場空間便隨著那個螺旋形拓展開來了。
紫金的目標是要做世界級的礦業公司。紫金總經理羅映南說:「我們就是喜歡不斷地想入非非,我們專門找別人幹不了幹不成的事干。」
十多年來,紫金人以自己的膽識和豪氣,以自己卓越的企業成就,宣告了辦礦單向思維和直線運動的終結。
4. 諾頓中國不會挖礦吧
諾頓中國會挖礦。
相比本地或者其他網路錢包,他們為消費者提供了一種安全可靠的方式來挖礦,用戶不用擔心被暴露在陷阱中,而且可以雲存儲加密錢包,防止丟失或者被盜。
不過Norton Crypto不免費,它會抽取用戶15%的挖礦收入,而且用戶在區塊鏈之間轉移數字貨幣也有可能會被收取交易費用。
由於諾頓360支持了挖礦功能,國內已經有機構開始示警,廈門大學在1月11日發布了《關於諾頓360防病毒軟體自帶挖礦功能的風險》的通知,指出諾頓360增加的挖礦功能與國家對虛擬貨幣的全面整治精神背道而馳,有一定安全風險,要求廣大師生慎重使用諾頓360殺軟。
廈門有沒有礦機廠商我不是很清楚,不過附近的深圳是有生產比特幣礦機的。你如果想購買礦機的話也不需要非在廈門買啊,你在網上進行預購不就行了嗎?目前,比特幣行業不景氣,比特幣價格持續走低,但全網算力還在緩慢增長,一些一代二代asic礦機回本基本上是遙遙無期的,除非價格上漲,千萬別被一些礦機廠商忽悠了,如果你想加入挖礦的大軍,建議你購買阿瓦隆三代礦機。
6. 采礦業板塊股票有哪些
亞盛集團(600108)
廈門鎢業(600549)
鋅業股份(000751)
中金嶺南(000060)
貴研鉑業(600459)
西藏礦業(000762)
包鋼稀土(600111)
錫業股份(000960)
東方鉭業(000962)
蘭太實業(600328)
7. 福建廈門區塊鏈培訓大概要多少錢
價格一般是在兩萬五到三萬左右,課程安排是4個月至6個月 可以關注新浪 @廈門尋論學院
8. 廈門鎢業具有稀土采礦權嗎
沒有,廈門鎢業暫時沒有稀土采礦板證,福建共有4張稀土采礦權證,分別掌握在長汀縣、寧化縣、永定縣和上杭縣4個縣政府手中,不過廈門鎢業作為福建省唯一的稀土概念上市公司,隨著國家稀土戰略的深化,有機會整合福建四縣的稀土資源,所以,獲得采礦權證也就是這一兩年的事情。不知道以上回答對你有沒有用。
9. 想買雷達幣defi生態幣RNA該如何質押挖礦買上它,操作手法是什麼樣的,最好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