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年挖礦算力
從廉價電力到集中采礦作業,我國的資源環境為比特幣礦商提供了多項優勢。近年來,比特幣礦商們在新疆和內蒙古等煤炭豐富的地區利用廉價電力來擴大業務,這些地區可以說是一些世界領先的采礦公司的創始人的家園。
隨著比特幣價格的攀升,加入比特幣挖礦業務的人群越來越多,相應的,挖礦消耗的能源也越來越多。很顯然,我國政府也意識到了這一點。
根據文件要求,監管者要求地方政府採取與電價、土地使用、稅收和環境保護相關的措施來指導比特幣礦工退出該業務。根據外媒報道,監管監管部門出台關停政策主要是擔心其中所涉及的洗錢和金融風險,但過高的電力消耗也是不可忽視的因素。從原理上來說,比特幣采礦消耗大量電力的原因在於,每生產一個新比特幣都需要通過高性能計算機執行的加密過程來解決復雜的數學難題。挖掘計算過程用於在區塊鏈中驗證比特幣交易來確保安全,而缺點就是要消耗大量的能源。
Ⅱ 你們知不知道算力蜂雲算力挖礦究竟是什麼為什麼現在那麼多人都在做
算力蜂雲算力挖礦,是將自身礦機產生的算力進行整合,出售給投資者。雲算力挖礦降低了參與者的門檻,同時提供給用戶可觀的收益。可以看作是算力的證券化,讓普通人也能享受到挖礦的紅利!
Ⅲ 3060顯卡挖礦算力
一般來說,RTX 3060 的算力約為 40-45 MH / s,但是挖礦限制一定開始生效,它的算力就會降至 20-25 MH / s。【摘要】
3060顯卡挖礦算力【提問】
一般來說,RTX 3060 的算力約為 40-45 MH / s,但是挖礦限制一定開始生效,它的算力就會降至 20-25 MH / s。【回答】
Ⅳ 顯卡長時間挖礦會不會讓算力下降
肯定是有損害的, 首先 挖礦只能用A卡,N卡挖礦就是自找無趣
其次挖礦需要電腦一直運行做運算,不能關機, 對電腦的要求很大。各個部件長時間做大量運算都是有損害的,而且對電腦供電要求也較高。
挖礦不能斷電,斷電以後需要重新運算。 顯卡長時間做大量運算 會導致顯卡壽命大大縮短, 所以自己家用, 不建議做挖礦, 挖的礦還不如電費貴
Ⅳ 2021挖礦顯卡算力排行是多少
2021年的雙11前後應該會回歸正常價,當下可以先買個主機使用,然後等到降價了再入手顯卡,這樣會省錢不少。
顯卡的回落價格,目前是遙遙無期,想要原價拿到顯卡,很難實現,與其期待降價,不如去買個主機更合適。
首先漲價主要有兩個原因,一個就是疫情導致的產貨量低,一個就是很多人買去挖虛擬貨幣導致。據悉PS5國行將會在4-6月份出,這個價格只需要3000多,雖然游戲貴了一點,但是最起碼一分錢一分貨。目前顯卡動輒7000-8000,想要入手溢水價格太高了,容易得不償失。
如果想要降價,就只能等到礦難,但是根據目前的情況來看,這個幾乎短時間內是不可能的,至少在2021年618前後是希望渺茫的。可能年末11月份的時候會降價,但是這個也不能保證,因為現在挖礦收益依然很高,甚至連以前的1060價格都上漲了,所以想要降價還是遙遙無期。
2021顯卡價格暴漲的原因:
由於比特幣的價格上漲,使得當下顯卡挖礦異常的火熱,算力高的3070和3080等顯卡價格上漲超過100%,甚至二手顯卡都有很好的市場。顯卡主要負責一台電腦的圖形計算,無論玩游戲還是剪輯視頻都需要一塊好的顯卡。從去年底開始,受虛擬貨幣影響,新發售顯卡的價格也大幅上漲。
很多顯卡被買去挖掘以太幣了。作為虛擬貨幣中市值第二大的幣種,從去年10月至今,以太幣漲幅超過了400%,一枚以太幣的價格漲到了11000多元。利益驅動下,新建的礦場層出不窮,投資金額往往過億。通常是市面上的顯卡有多少,礦主就收多少。
此外從去年至今,顯卡廠商的產能不足也是顯卡缺貨漲價的重要原因。由於疫情影響,全球晶元都出現了緊缺的情況,顯卡也不例外,這也導致顯卡廠商的產量出現了大幅下滑。央視表示,由於以太幣成本僅為幣值的7%,在利益優惠下,短期內顯卡價格仍難回歸發售價。
Ⅵ 筆記本1060顯卡挖礦算力
Ⅶ 芝麻算力挖礦賺錢嗎怎麼玩是真的嗎
我用了芝麻算力差不多半年,從去年8月份左右參加了礦機眾籌,到現在已經回本了,礦機還在繼續挖,可以賺錢!
Ⅷ 算力蜂雲算力挖礦的收益怎麼樣
現在在算力蜂挖礦的話,收益還是可以的,有兩份收益,除了囤到當前算力挖到的比特幣之外,還可以有HBT的獎勵收益,可以用來復投算力合約,追加算力,復投的方式可以讓算力增長越來越快,挖到的幣也越來越多。
只要HBT獎勵一直都在,那麼相當於一直可以復投算力,挖礦理論上就可以永久的挖下去。購買的算力是三年周期的,但是實際上挖礦的收益是遠遠的大於三年這個周期的。
Ⅸ PoC挖礦中的算力是什麼意思
PoC的本質,用一個普通人也可以理解的話說,就是用硬碟挖礦。沒錯,PoW是用CPU(或者顯卡、ASIC礦機,他們的本質都是更強的計算晶元,與CPU本質上是一樣的)挖礦、PoS是憑借持幣比例挖礦,DPoS是根據投票決定超級節點,而PoC就是憑借硬碟挖礦。
我們可以這么理解:
-在PoW里是誰的晶元計算快、誰就容易挖到礦;
-在PoS里是誰持幣多,誰就容易挖到礦;
-在DPoS里是誰獲得的投票多,誰就能成為超級節點進行挖礦;
-在PoC里就是誰的硬碟容量大,誰就容易挖到礦。
是不是足夠簡單易懂了吧!
要理解PoC的具體原理,我們還是得從比特幣PoW入手(研究區塊鏈,PoW就是你永遠也繞不過去的技術概念)。
PoW的全稱是Proof of Work,即工作量證明。這兒所謂的工作量,就是礦工的CPU(或者顯卡、ASIC晶元,我們前面已經說過,這些硬體只是計算速度更快,本質和CPU並無區別)執行一種叫做哈希演算法的計算工作。簡而言之,誰能夠在單位時間內執行更多次的哈希計算,誰就有更大幾率產生一個符合要求的哈希結果、進而拿到寫入區塊鏈的權利。
可以這么說,比特幣PoW的本質就是算力競爭挖礦。每一個新區塊的產生,就是給礦工出一道「難題」,礦工通過算力競爭,比拼誰能夠先找到符合要求的「答案」。礦工通過購買牛逼的計算晶元,以及持續地消耗電能進行高頻率高強度的哈希計算,去獲得更強的算力佔比,進而獲得更大的找到 「答案」的概率。如果一個比特幣礦工擁有全網20%的算力,理論上他就可以挖出20%的新區塊、進而獲得20%的區塊獎勵(最早每個塊有50個比特幣獎勵,現在已經減少到12.5個,明年還會繼續減半)。
PoW挖礦規則簡單粗暴、算力可以自由進出,因此能建立足夠的安全性,來保證區塊鏈不被篡改的特性。這就是為什麼比特幣雖然技術看似簡單,但是能夠成為幣王之王,占據一半左右的市值。
此外,比特幣的分叉幣(例如BCH和BSV)、萊特幣LTC、以太坊ETH、門羅幣Monero、達世幣Dash也都是全部或部分採用了PoW機制挖礦的幣種,只不過這些幣種可能在一些技術參數上與比特幣有區別,但總體思想是類似的。
我們今天的主角PoC,和比特幣PoW有異曲同工之妙,但是又有一些實質性的區別。我們知道,比特幣PoW要求礦工持續地、反復地執行哈希計算,礦工需要高強度地運行他們的計算晶元,並消耗極為可觀的電力資源。
我們的PoC則是另行開辟了一條極為巧妙的道路:它要求礦工預先計算好數量巨大的哈希結果,並將這些數據存儲在硬碟里;挖礦的時候,礦工也是爭相破解「難題」,不同的是「難題」的答案要在硬碟數據中找,而不是實時地計算。自然而然,誰的硬碟容量更大,誰就有能預先存儲更多的「備選答案」,誰就有更高的概率找到能夠匹配「難題」的那個「正確答案」。
有人可能要問了,在PoC這個機制中,礦工有沒有可能通過晶元去計算答案作弊呢?不可能。PoC的演算法設計決定了它在找「答案」的時候,對存儲空間這一要素非常敏感,而對晶元的計算能力不那麼敏感。強大的算力對礦工挖礦成功率加成並不是很大,而擁有更多的存儲空間倒是能成倍地提高挖礦成功率。PoC的這種特性也被形象地稱為「空間換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