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ve挖礦什麼族
❶ EVE里加達里族礦工的發展路線
新人礦工手冊
1. 對於普通礦工,即兼職礦工,礦工技能要求不高,只要「挖礦技能」有3——4級,就能加入礦隊挖礦。
2. 專業礦工,就是專職挖礦,以開上駁船,採掘者為終極目標。
3. 專業礦工,有兩個種族可以選,一個是蓋倫特,一個是加達里。用蓋倫特出生,有4級的采礦技術,用加達里出生,有4級的科學概論,這兩個技能都是開駁船必須的,技能等級也是一樣,升級時間也就一樣。但是用加達里出生,魅力只有3點,而魅力對礦工來說,使無用的,所以這個能力是越低越好。我推薦專業礦工使用加達里族出生。
4. 加達里族專業礦工出生,不要選擇游戲給的「礦工」選項,要選「自定義」,配點時,智力+2,記憶+3,這兩個屬性對礦工很重要,礦工配法如下:
背景:
國家: 加達里 血統: 阿赫爾 家族: 占星師
學歷:
科學及貿易學院 --> 科學系 --> 應用科學 --> CSO
角色屬性:
智力:11 魅力:3 感知:8 記憶力:12 毅力:6
角色技能:
采礦技術 射擊學 加達里護衛艦操作理論 科學原理LV4 小型混合炮塔研究 研究概論LV3 工程學LV2 分析性思維訓練
5. 技能學習順序如下:
1:能力學 等級1 需耗時:14分
2:即時記憶能力訓練 等級1 需耗時:13分
3:能力學 等級2 需耗時:1小時0分
4:即時記憶能力訓練 等級2 需耗時:57分
5:分析性思維訓練 等級2 需耗時:56分
6:加達里護衛艦操作理論 等級2 需耗時:3小時23分
7:采礦技術 等級2 需耗時:56分
8:采礦技術 等級3 需耗時:5小時17分
9:能力學 等級3 需耗時:5小時11分
10:分析性思維訓練 等級3 需耗時:5小時3分
11:即時記憶能力訓練 等級3 需耗時:4小時49分
12:采礦技術 等級4 需耗時:1天3小時15分
13:太空地質學 等級1 需耗時:35分
14:太空地質學 等級2 需耗時:2小時41分
15:太空地質學 等級3 需耗時:15小時9分
16:工業理論 等級1 需耗時:11分
17:工業理論 等級2 需耗時:51分
18:工業理論 等級3 需耗時:4小時49分
19:工業理論 等級4 需耗時:1天3小時15分
20:工業理論 等級5 需耗時:6天10小時7分
21:采礦駁船操作理論 等級1 需耗時:1小時26分
總技能數:21
總耗時:10天22小時18分
6. 如果1秒鍾都不浪費的話,10天22小時就能開上駁船,如何把握練技能的每一分每一秒?建議晚上睡覺時,換上升級時間長的,回家後,就換成時間短的,這樣可以盡量避免浪費時間。
7. 開上駁船後,就可以安裝單級采礦器,這種采礦器3分鍾出一次礦,大概有800立方米左右。你可以通過升級「采礦技術」和「太空地質學」來增加產出,這兩個技能,每升一級,就會增加5% 的礦石產出。
8. 如果技能升滿了,還能造「采礦激光器提升器I」,可以增加5單位的產出。這種准裝備可以由礦工自己製造。
9. 「采礦激光器提升器I」是安裝在低能槽的,可以安裝兩個。但是這種設備比較耗CPU,至少需要學習「電子學」2級,和「礦業提升理論」1級。
10. 關於采冰礦,採集冰礦需要學習「冰礦採集理論」。冰礦石非常大的,1個冰礦就有1000立方米的體積,而每採集一塊冰礦需要10分鍾,建議學習「冰礦採集理論」到4級,每升一級,就會節約挖冰時間5%,即30秒,4級就是2分鍾。再製造2個「冰礦採集能力提升器」,又可以節約1分鍾,這樣就可以節約3分鍾,每7分鍾出一次冰礦。
11. 這兩種設備可以購買藍圖來進行生產。
12. 專業礦工可以多生產一些「采礦激光器提升器I」,提供給軍團的普通礦工使用,不要小看了5單位的產出,算上技能加成和人數,這可增加了不少產出!
13. 團隊挖礦,可以讓一個人學習「團隊速度理論」,每升一級這個技能,可以讓團隊里的人挖礦產出增加2%。想像一下,如果是10個專業礦工組隊,開駁船進行作業,有人練了3級的「團隊速度理論」,按最低每名礦工產出800立方米/3分鍾,也就是10*800*6%=480立方米的產量。注意:只有團隊成員中技能等級最高的人使用才會起作用,所以只要1個人學習就可以了。
❷ EVE求開采衛星礦POS用哪族好和配置,大pos
EVE資料——POS系統詳細介紹
精煉用m族的
POS系統——母星建築
Player Owned Structure(玩家自有建築),簡稱POS,是建立在衛星附近,可移動的建築群總稱,也被稱做母星建築。POS的功能多樣,包括保護盟軍艦船,進行衛星採集,生產二級原料,製造各類艦船與裝備,研究藍圖,精煉礦石,裝配艦船,等等。對於軍團而言,POS就像一顆不停搏動的心臟,將充滿氧氣的新鮮血液輸送到勢力所及的每個角落,為軍團活動提供全方位支持。
POS的成員
所有的POS建築都可以在市場裡面買到,只需通過運載艦把它們運送到衛星附近的建造現場,並在控制塔周圍定錨,你的小小家園便初具雛形。每種建築都有獨一無二的功用,在整個POS的運轉中佔有重要的地位。
控制塔
控制塔(簡稱CT)是任何POS的樞紐,所有的母星建築都圍繞著控制塔部署,由控制塔供給能源,並受到力場的保護。如果控制塔沒有上線啟用,那麼你什麼也不能做。通過控制塔,你可以管理其他建築的運作。控制塔也負責POS的防禦體系,允許哪些人可以進入力場,哪些人不能。
就像每艘艦船都擁有能量柵格和CPU輸出一樣,控制塔也有自己的能量柵格和CPU輸出。每個母星建築在啟用之後都佔用控制塔一定的能量柵格和CPU輸出,所以在選擇建築組合時需要注意。
控制塔一共四個類型,每個種族一種,並有本族特色加成。
艾瑪:增加能量炮塔的最佳射程50%,增加能量炮塔傷害25%,儲藏庫容量增加50%。
加達里:增加導彈發射塔的發射速率25%,增加導彈速度50%, ECM擾斷發射台切換目標間隔時間縮短75%。
蓋倫特:增加混合型炮塔傷害25%,儲藏庫容量增加100%。
米瑪塔爾:增加射彈炮塔最佳射程50%,增加射彈炮塔失准距離50%,加快射彈炮塔發射速率25%。
除此以外,艾瑪的控制塔擁有最少的CPU輸出和最多的能量柵格,而加達里的控制塔正好相反。通常而言,防禦炮塔佔用較多的能量柵格,而生產設施例如工廠,衛星採集陣列等,佔用較多的CPU。也就是說,艾瑪和米瑪塔爾的控制塔適合戰斗,而蓋倫特和加達里的控制塔適合生產,玩家可以根據POS的定位來選擇需要的控制塔種類。
從大小來分,控制塔一共有三類:小型,中型和標准型。中型與標准型相比,擁有較少的能量柵格和CPU輸出,防禦能力也更弱,但只要使用一半的燃料。小型控制塔的燃料消耗更是節約到四分之一,但受屬性所限,周圍能錨定的建築非常有限。
當控制塔處於上線狀態,它會在周圍形成一個力場作為護盾。不屬於你軍團的玩家或者不知道密碼的玩家將被阻擋在護盾力場之外。從外表看,力場像是一個大的青綠色水泡並完全環繞著控制塔。護盾強度值取決於控制塔的種族和大小。
圖中綠色立方體為錨定衛星開采陣列時顯示的位置大小,圖片底部為控制塔上線後張開的力場的波紋
#p#副標題#e#
普通的大型控制塔擁有5千萬的護盾值,你可以想像一下,如果沒有數百艘戰列艦進行數小時的持續攻擊,它是不可能被摧毀的。當護盾值降為0時,你的POS會進入加強模式。在這種模式下,POS會以很快的速度消耗燃料來抵擋傷害。如果你在倉庫裡面存有鍶包合物,加強模式會自動開啟。當鍶包合物消耗殆盡時,你的控制塔就會繼續受到攻擊直至被摧毀。
控制塔能夠自由設定準入艦船許可權,你既可以允許全軍團的人、甚至全聯盟的成員自由進出,也可以給控制塔設置一個密碼,這樣只有知道密碼的好友才可以進入力場。任何處於POS的護盾裡面的艦船都不會受到攻擊,敵人無法直接鎖定你,他們只能鎖定控制塔本身。當然,在力場里的艦船也無法鎖定力場外的任何物體。
控制塔為了維持上線啟用狀態,每一小時需要消耗各族相對應的燃料塊40個(標准控制塔),燃料塊的消耗不會受到能量柵格及CPU使用量的影響。除了增強狀態(需要鍶包合物)以及帝國高安區(需要憲章)之外,母星都只使用燃料塊來維持運轉。燃料塊藍圖在帝國區有售,製作燃料塊的原料列表(材料研究至完美)如下:
•核能燃料:4單位
•氧:21單位
•機械元件:4單位
•冷卻劑:8單位
•機器人技術:1單位
•氮同位素:420單位(僅用於加達里燃料塊)
•氦同位素:420單位(僅用於艾瑪燃料塊)
•氧同位素:420單位(僅用於蓋倫特燃料塊)
•氫同位素:420單位(僅用於米瑪塔爾燃料塊)
•液化臭氧:158單位(控制塔CPU輸出)
•重水:158單位(控制塔能量輸出)
•鍶包合物:400單位(「增強狀態」下消耗)
將燃料塊放入控制塔內,啟用控制塔,一旦燃料塊消耗殆盡,控制塔都將進入離線停用狀態,同時使得其他所有建築停止工作,未保存的資源都會消失。因此若非得以,請不要讓控制塔由於燃料塊不足而停止運轉。在剩餘燃料塊不夠支持控制塔運轉一天的時候,統合部將發送信息提醒你。
通常一個POS內有多個儲藏庫
儲藏庫:儲藏庫用來存放原料、加工過的材料,高級材料或礦物。一個儲藏庫一次只能存放一種材料,啟用時可以輸出材料到其他建築或接受其他建築的輸出,停用後才能更改儲存類型或者從中存取材料。一個生產系的POS通常擁有許多儲藏庫。
#p#副標題#e#
連接裝置陣列:可以將其視為小容量的儲藏庫。連接裝置陣列的作用就像兩個建築的橋梁。若直接將衛星開采陣列與儲藏庫相連,在你想清空儲藏庫的時候,必須先將其停用,結果會浪費一個周期的原料。而在開采陣列和儲藏庫之間放置連接裝置陣列,在儲藏庫處於停用狀態時,臨時開採的原料會暫時存放在連接裝置陣列,避免了不必要的浪費。
軍團機庫陣列:軍團機庫陣列可以讓你存放任何東西,其界面及命名與軍團辦公室或總部機庫完全一樣。雖然空間有限,但用來存放礦物、裝備和戰利品已經足夠了。
衛星開采陣列:用於從月球上直接採集原材料。能夠採集的原材料受到衛星本身屬性的限制。採集到的材料可以運送到儲藏庫內儲存,或直接送入反應堆進行反應,生成更高級的材料。
衛星開采陣列
反應堆陣列:根據配置反應藍圖的種類不同,可分為簡單反應與復雜反應。簡單反應使2種原材料生成1種加工過的材料;復雜反應使若干種加工過的材料生成1種高級材料。這些高級材料是製造二級科技艦船/裝備的必備物品。
反應堆陣列也有2種規格:中型和標准。其中中型反應堆陣列無法進行復雜反應,而且在中型控制塔操縱下只能以半速運轉。標准反應堆陣列無任何限制,但佔用的CPU相當之多。
反應堆陣列,CPU大戶
#p#副標題#e#
導彈炮塔:根據填裝的導彈種類不同而分三類:巡航導彈、魚雷、和堡壘級魚雷。在炮塔加成的影響下,巡航導彈的爆炸半徑為300m,適合對付護衛艦和巡洋艦;魚雷的爆炸半徑450m,適合對付戰列巡洋艦與戰列艦;堡壘級魚雷爆炸半徑2000m,旗艦殺手。
炮塔陣列:分三類,射彈炮,激光炮和混合炮。最佳策略是根據控制塔的加成選用不同類型的炮塔。POS炮塔的威力與艦載炮台不可同日而語,比如一個射彈炮台擁有81倍的傷害加成因子,藉助米瑪塔爾控制塔的加成,可以攻擊450km。小型POS崗哨炮使用中型彈葯。中型POS崗哨炮使用大型彈葯。大型POS崗哨炮使用超大型彈葯。
護盾強化陣列:和艦船上的護盾增強設備同出一轍,用於強化護盾力場某一方面的抗性。共有四種類型的護盾抗性強化陣列,每種針對一個類型的傷害,增加護盾對該傷害的抗性25%,多個強化陣列可以無懲罰地疊加。
電子戰炮塔:
停滯纏繞光束發射台:大型的停滯網發生器,減少目標艦船的75%的速度。
感應抑阻波發射台:大型的感應抑阻器,減少目標艦船的鎖定速度以及范圍50%。
白噪發生器台站:大型的ECM—目標干擾器,對雷達系統特別有效。
相位倒置接收塔:大型的ECM—目標干擾器,對光雷達系統特別有效。
離子力場投射台:大型的ECM—目標干擾器,對磁力計系統特別有效。
空間擾亂發射器:大型的ECM—目標干擾器,對引力計系統特別有效。
躍遷擾斷波發射台:大型增強的躍遷擾斷器,干擾強度3。
躍遷擾頻波發射台:大型增強的躍遷擾頻器,干擾強度6。
能量中和陣列:能量中和波發射台是大型的能量中和器,用於削減目標艦船電容器的能量,能量中和值可達1000GJ。
誘導力場發生陣列:固定的誘導力場發生器,產生一個誘導力場供旗艦級戰艦的跳躍引擎鎖定。
誘導力場系統干擾器:產生一個星系范圍的抑制力場,防止除隱秘誘導力場發生器之外的各種誘導力場發生器發揮作用
移動實驗室:共有四種類型分別是移動實驗室、高級移動實驗室、逆向工程實驗室和葯物實驗室。移動實驗室和高級移動實驗室都可以開展拷貝、材料效率研究以及發明(T2藍圖),區別在於槽位的數量和項目時間加成的多少。葯物實驗室可以用來製造增效劑而逆向工程實驗室則是專門用來逆向工程(T3藍圖)。
精煉陣列:移動精煉廠可以讓你像在空間站一樣處理開采來的礦石。向精煉陣列裡面添加礦石(一次只能添加一種礦石),右鍵點擊精煉陣列,開始加工處理,不像空間站,這種處理不是即時完成的。在你得到礦石之前需要等待1到3個小時。
精煉陣列
目前共有三種移動精煉廠:
精煉陣列:35%回收率(需要1個小時)
中型高純度精煉陣列:75%回收率(需要1.5個小時)
高純度精煉陣列:75%回收率(需要3個小時)
艦船維護陣列:在太空中更換艦船和裝備的建築。因為在0.0地區,空間站非常稀少,通過艦船維護陣列更換艦船是非常頻繁的一件事。該建築內部可以停放艦船。右鍵點擊,選擇「貯藏艦船」,當前艦船就會被存入陣列內,而自己會變成逃生艙狀態。不用擔心安全問題,在POS的護盾裡面沒有人能夠鎖定你。
在艦船維護陣列的幫助下,還能更換艦載裝備。與陣列保持在三千米以內,直接在裝備槽和貨艙之間來回拖曳即可。最後不要忘了將它們改為上線狀態。
艦船維護陣列分為兩類:艦船維護陣列和旗艦級戰艦維護陣列。艦船維護陣列只能儲存母艦以下級別的艦船而旗艦級戰艦維護陣列可以容納下母艦以及泰坦。
裝配陣列:移動式裝配工廠,分為十四個種類用於生產各類艦船、組件、裝備和彈葯。
跳躍橋接:用來連接兩個相鄰星系內的母星,實現兩者之間的瞬間傳送,跳躍橋接有一個最大范圍范圍以外無法連接。
#p#副標題#e#
衛星勘察
為什麼要進行衛星開采?答案很簡單,為了製造二級科技的艦船和裝備。和我們熟知的一級艦船/裝備的製造過程相比,製造二級物品的難點在於:
1.二級藍圖原本非常稀少,只能通過科研任務抽獎獲得。在市場上鮮有出售,即使有也是天價。聯合市場上有時能見到二級藍圖拷貝。
2.製造二級物品需要更高的技能,這些技能主要是工業/科學類,研究二級藍圖也需要這些技能。
3.除了一般的礦物和材料外,二級科技物品需要特殊的「建築組件」。這些組件有且只有從POS的衛星開采才能獲得。
雖說二級藍圖可遇不可求,可有錢能使鬼推磨,用上億的ISK去砸遲早會有成果。高級技能沒有什麼技巧,花時間慢慢訓練就是。但名目繁雜的原材料究竟是如何組合,變為林林總總的建築組件,這些才是本文的重點。
首先,我們通過POS的衛星開采陣列從衛星上採集原材料。通過簡單反應,原材料被加工為各類合金/化合物,我們稱這一階段的材料為加工過的材料。加工過的材料通過復雜反應成為高級材料。最後,在空間站的工廠裝配線上用高級材料組裝成建築組件。
這一過程的圖示:#p#副標題#e#
衛星開采陣列
這是整個開采計劃的第一步。任何POS必然建築在一個衛星旁,而衛星開采陣列負責從該衛星處採集原材料。注意,只有安全等級低於0.3的衛星才能進行採集,能開採到什麼,由衛星本身屬性決定,有些衛星甚至沒有任何資源。為了不白白浪費建立POS的人力物力,建議在為POS選址之前,先對衛星進行一番勘測,詳情參看POS系統介紹——衛星勘探。
衛星開采陣列分兩種:衛星開采陣列I和衛星開采陣列II,一級開采陣列佔用的CPU和能量柵格是二級的一半,在一個周期內採集到的資源也只有二級開采陣列的一半。根據POS規模以及經濟實力選擇適合你的開采陣列。
衛星開采陣列啟用後,以一小時為周期,每周期輸出一批原材料。對於原材料,可以直接輸出到反應堆,也可以暫存到筒艙內,但更一般的做法是先把開采陣列接到連接裝置陣列上,經由後者輸出到筒艙。這樣做的好處在於,筒艙下線之後,開采陣列依然能將原材料輸出到連接裝置陣列緩沖存儲,不至於造成浪費。
原材料
原材料一共20種,分兩類,4種常見的氣體和16種少見的金屬。按照稀有程度劃分,如下表所列:
氣體:標准大氣、蒸發岩沉積堆、碳氫化合物、硅酸鹽
金屬II:鎘、釩、鉻、鉑
金屬III:銫、鍀、鉿、汞
金屬IV:鉕、鏑、釹、銩
其中,金屬II的稀有程度為金屬I的一倍,金屬III的稀有程度為金屬II的一倍,金屬IV最稀有,只有極少數衛星能出產。
簡單反應
在第一階段採集到的原材料可以直接放在市場上出售,但更好的做法是將其送入反應堆陣列,通過簡單反應製成加工過的材料。
反應堆陣列分兩種:標准反應堆陣列和中型反應堆陣列。中型反應堆佔用的CPU和能量柵格只有標准反應堆的二分之一,但只能進行簡單反應,而且在中型控制塔的操縱下,其工作效率僅為標准反應堆的一半。反應堆陣列中存放的藍圖類型決定了反應堆的類型,在這一階段,你需要在反應堆里放入一張簡單反應的藍圖。
在簡單反應中,2種原材料互相反應,生成1種合金/化合物(加工過的材料)。反應以一小時為一個周期,每周期消耗兩種反應物各100單位,生成200單位的合金/化合物。
藍圖配置完畢後,將反應堆陣列上線啟用,此時系統會提示你指定反應材料的輸入輸出。反應堆陣列的輸入可以是開采陣列,連接裝置陣列和筒艙,輸出可以是筒艙或連接裝置陣列。
加工過的材料
合金/化合物一共19種。
#p#副標題#e#
如圖所示,排在越右邊的合金/化合物越珍貴,因為其原材料越來越珍稀。我們還能觀察到不少有趣的現象:微晶合金、菲爾耐熱灼合金、鉻化鈦合金和包鉑鎢合金均由一份金屬I外加一份金屬II合成,除此以外,金屬I再也沒有和其他任何原材料進行反應,而金屬II還和金屬III甚至金屬IV有反應。由此可見,金屬I產量較大,應用又較少,且必須和對應的金屬II配對使用,其開采價值並不高。
然而,並非越珍稀的材料其市場價值就越高,我們還需考慮其使用價值。加工過的材料本身並無用處,其唯一的終點是——復雜反應堆陣列。
復雜反應
在復雜反應里,若干種加工過的材料互相反應,生成高級材料。和簡單反應不同,復雜反應的反應物不止兩種,可能是三種甚至四種。簡單反應由兩份100單位的原材料生成200單位的合金/化合物,復雜反應的反應物都是100單位,但生成物卻不一定是200單位。和簡單反應一樣,每次反應周期為1小時。
只有標准型號的反應堆陣列才能進行復雜反應。你可以使用同一反應堆陣列來進行兩種不同的反應,只需停用反應堆,更換藍圖,再將其上線啟用即可。別忘了更改輸入輸出的筒艙類型設置。
高級材料
高級材料一共11種。
和簡單反應的表格一樣,行為處理過的材料,列為高級材料。最左面的A – F標示了反應物的稀有程度。越靠右的高級材料,所需原料越稀有,每次反應產出的量越少,所以其珍稀度也越高。可以看到,A類復合體參與了11個反應中的8個,而A類復合體的來源是氣體兩兩反應,也就是說,雖然氣體非常常見,但在復雜反應中的需求量也很大。此外,D類的所有反應物,外加E類的超級碳氫化合物復合體和F類的鏑汞合金均參與了兩個反應,其需求量比其他反應物更大,市場價值也一定更高。
通過分析簡單反應和復雜反應的表格,我們大致知道各種高級材料的供給情況,俗話說物以稀為貴,但稀有度並不是決定商品市場價值的唯一因素。如果一種材料產出少,但需求更少,在沒有壟斷的前提下,其價值不一定會比一個產量大需求也大的材料高。為了進一步確認高級材料的價值,我們最後來看看建築組件對各種材料的需求。
#p#副標題#e#
組件藍圖
生產建築組件和生產一般的艦船/裝備並沒有什麼大區別,同樣是使用藍圖,在裝配線上完成製造,只是原料由普通的小行星礦物改成了高級材料。你可以很方便地在星域市場,製造與研究——〉製造藍圖——〉組件——〉艦船組件中找到這些藍圖。製造組件的藍圖屬於二級藍圖,因此復制和研究這些藍圖需要1 額外的技能,2 資料庫(R.DB)和報告之類額外的物品。
建築組件
游戲中一共有36種建築組件,每個種族各9種。以下是各類高級材料製造組件的需求圖表。表格中的數字均為無技能加成,無藍圖研究的初始狀態。提高製造類技能等級,或是對藍圖進行材料效率研究,都能減少原料的消耗。
艾瑪帝國:
加達里合眾國:
#p#副標題#e#
米瑪塔爾共和國:
蓋倫特聯邦:
#p#副標題#e#
觀察4個表格可以看出,4個種族各自對於某種碳化X情有獨鍾,在所有的組件中都用到了大量的此類材料。比如艾瑪帝國的所有組件都用到了碳化鎢,但除此之外,其他種族的部件都不需要碳化鎢。碳化鎢由硫磺酸和包鉑鎢合金生成。而這兩者由2種氣體(標准大氣,蒸發岩沉積堆),一種金屬I(鎢)和一種金屬II(鉑)生成。因此我們得出結論,這四種原材料中最搶手的是金屬II(鉑),其最具市場潛力的星域應該在蓋倫特帝國臨近,因此如果在那裡發現了出產鉑的衛星,就應考慮建立POS來開采。此外,現在使用加達里族的玩家人數眾多,可以預見,碳化鈦及其原料的需求應該比其他碳化物更大,市場價格也會更高。
除了4種專署材料外,其他高級材料只有在一小部分組件中用到,而且4個種族的消耗量大致相似,也就是說,如果控制了5,6個衛星的資源,就能流水線生產同一種組件。但想要製造一個族的所有組件,就必須擁有所有金屬II金屬III金屬IV和專署材料內用到的氣體和金屬I,或許只有規模龐大的聯盟能做到這一點。如果你是軍團長,最好的方法是和其他軍團互相合作,各自生產一種組件,而後等價交換。如果你是一般的玩家或者自由人……直接去市場購買二級裝備的成品吧,沒必要涉足這個異常龐大而又復雜的體系。
有了建築組件,POS衛星採集的使命到此也告一段落。POS提供原料,礦工提供礦物,科學家提供二級藍圖,最後由製造者將3種資源合成,送到前線戰士的手中。正如現實社會一般,EVE提倡的是分工合作,世界太大太廣,一個人的力量實在太渺小。只有和其他個體合作互助,才能發揮自身的最大價值,在歷史上留名。
衛星開采
為了建造二級科技的艦船/裝備,必須在POS站通過衛星採集陣列開采衛星原料。每個衛星都有獨特的資源,有些資源豐富,有些卻只含有普通的礦藏,有些甚至沒有任何產出。在正式開采衛星之前,你首先需要知道它能產出什麼。要進行衛星勘測,需要飛到衛星附近,借用探針來考察衛星。你只能在0.3及其以下星系進行衛星勘測。
勘探工具
- 艦船一艘,推薦工業艦(或者其他具有足夠CPU輸出和貨櫃艙容量的艦船)
- 掃描探針發射器
- 測量探測器
你可以按照下面方法裝配艦船:
高能槽位:掃描探針發射器(一個便已足夠)
高能槽位:隱身裝置(避免在勘測時被人追蹤)
中能槽位:加力燃燒器或者微型曲躍推進器
低能槽位:納米纖維裝備,提高艦船的靈活性,速度,讓你更方便地調整方向。
一個恆星系大約有5個到50個衛星,請准備好足夠數量的測量探測器。
一共有3種測量探測器:
"追求者"測量探測器—I:需要40分鍾掃描一個衛星。
"發現號"測量探測器—I:需要10分鍾掃描一個衛星。
"凝視"測量探測器—I:需要5分鍾掃描一個衛星。
上述這些探針作用一樣,不同的是所花費的時間不一樣。需要時間越短的探針越貴,並且技能要求也越多。
"凝視"測量探測器—I:太空測量學5級,測量學5級,科學原理3級,電子學1級。
"發現號"測量探測器—I:太空測量學3級,測量學3級,科學原理3級,電子學1級。
"追求者"測量探測器—I:太空測量學3級,測量學3級,科學原理3級,電子學1級。
勘探過程
一切准備就緒之後,躍遷到你選擇的衛星15km處。勘探正式開始。
1. 飛到衛星附近:或許你不能看到衛星的全貌,因為每個衛星的形狀和背景都不同。在總覽里選擇顯示衛星,你會看到自己距離目標衛星有5000km左右,點擊選擇那個衛星。
2. 對准衛星:這是最難的部分。調成追尾視角,盡可能將船頭對准衛星。打開推進器或許能幫你校對是否對准這個衛星。
3. 發射探針:確定對准衛星後,你就可以發射測量探測器了。
發射探針之後,打開掃描器,你可以看到探針的生效倒計時。掃描窗口的上面有一個「衛星分析」標簽。當倒計時結束時,掃描結果就會顯示在該標簽頁內。
探針發射之後,你可以躍遷到下一個衛星處繼續勘測,無需在原地等待結果。只要保持你的掃描器窗口是打開的,你就可以繼續勘測。注意:如果你離開這個星系或更換艦船,或停靠到空間站,你的掃描結果就會消失。你必須停留在本星系的空間內等待掃描結果。
當所有的勘測結束後,衛星分析標簽就會閃爍。點擊查看那裡有什麼東西。如果衛星沒有任何材料,你就會得到提示信息。
勘測結果按行星和衛星以列表方式顯示。點擊打開,你就可以看到從衛星上面究竟能夠採集哪些原材料,豐饒程度顯示該衛星含有多少種原料,從1到4。是否要進行開採取決於你。
衛星採集是一項耗費巨大的工程,不僅需要大批ISK投入建設,還要許多時間和精力進行維護。可以進行採集的衛星都在低安全區域,所以POS必須要有足夠的防禦能力保護自己,以及充足的補給來長時間維持控制塔在線。因此,在選定POS建址之前,請一定做好衛星勘探工作。如果能找到出產珍稀原料的衛星,就能極大地彌補POS站的運營成本。
❸ EVE哪個種族好
建議選擇加達里。
1、開局的種族差別其實並不多,新手開局的選項隻影響玩家的出生位置、人物外形和新手船。
2、這些差別基本上在游戲開始後的第一時間就能慢慢彌補,所以玩家還是根據喜好進行選擇即可。
3、EVE手游這樣設計是為了保證玩家有一定選擇自由度的同時,減少開局的難度。
EVE中只有船是不夠的,還需要配裝,所有的艦船都有四種裝備槽位
高槽一般為武器和採集,中槽一般為推進器和護盾增強裝備,低槽一般為武器輔助裝備以及裝甲,改裝件為輔助裝備,可以強化船隻和武器的續航。
配裝不是沒有古代和最優的說法,不同情況配裝都不一樣,今天介紹的只是適合新手的兩套配裝。
第一套,高槽:中型快速導彈發射器MK5X4,低槽:導彈制導計算機、自適應全能立場、中型護盾回充增量、中型加力燃燒器,戰斗改裝件:火箭燃料緩沖隔離裝置、液壓倉推進器
❹ EVE里四個種族分別是什麼族,有什麼特點
EVE里四個種族分別是加達里-Caldari、艾瑪-Amarr、蓋倫特-Gellente、米瑪塔爾-Minmatar
加達里-Caldari,盾抗,先天船速最慢,轉向速度慢,武器主要為導彈(少部分船隻能使用混合炮),偏重動能傷害。導彈優點是命中率省事,射程內肯定命中但傷害變數大,射程最遠,4種傷害可更換,武器發射不消耗電能,還有ECM電子戰也很強力。
艾瑪-Amarr,甲抗,轉向慢,但是先天速度不錯,血厚電多,使用激光武器,少部分船有無人或者加成;船體非常笨重,彈葯傷害為電和熱,攜帶方便,針對電熱傷害強勁,射程中庸,屬於比較全能的種族。電子戰特點為毀電和炮擾。
蓋倫特-Gellente,甲抗,轉向速度中等,先天速度中等,武器是混合炮(動熱傷害),部分船擅長無人機,混合炮的近炮種疾速炮超近的射程和超暴力的傷害,充分體驗了蓋倫特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氣質。磁軌炮和無人機的傷害都在近年得到加強,潛力很大。
米瑪塔爾-Minmatar。一個彪悍的種族,海盜玩家的最愛,因為槽位的設計問題,很多船隻都可盾可甲抗,玩法多變,最為輕快敏捷,武器是射彈炮(可以選擇附帶導彈),射彈炮同樣發射不消耗電容,能切換爆炸、電、熱傷害,射程中下。
❺ EVE哪個種族好
總得來說a族比較均衡。
eve 四個種族都有各自的戰斗方式,武器傷害也不一樣 傷害分四種 電磁 熱能 動能 爆炸 我來簡介說一下
A族 特點:使用激光武器,船體抗性高遠近戰皆可,適合PVP的各種戰場 。
C族 特點:使用導彈,主要以護盾回沖抗怪,適合PVE刷怪或各種任務。
G族 特點:使用無人機與混合炮,適合喜歡工業,采礦,商業類得玩家,PVP也不錯!
M族 特點:使用加農炮,船隻性能比較平均,我沒玩M族,所以感覺這個種族沒啥特別的。
PS:EVE游戲的種族只是針對技能和出生地聲望來劃分的,其實不管你選哪個種族你都能駕駛其他種族的飛船,需要付出的只是練技能的時間而已,並且很多海盜玩家都是四族的船都能開的!
❻ EVE中哪個種族適合跑商以及挖礦,其他可以不考慮。小白求教🐻
四大種族都一樣,
跑商 一般前期使用工業,工業 蓋倫特的工業最大(伊特龍V)可以裝4萬多立方貨物,比其他任何一個T1工業都要裝的多的多
後期使用貨艦 C加達里的貨艦(渡神級)空間最大,當然空間月大攜帶的商品也就越多,其次是蓋倫特(方尖塔級)
挖礦,四大種族沒有區別,都一樣,完全沒有任何區別,你用那個種族的人物學都可以
❼ EVE中,什麼A族G族是什麼意思啊
EVE中A族是艾瑪族的簡稱``G族是蓋倫特的簡稱
換船是在空間站內換船``左邊一排有艦船把那開開來就能看到自己的船
新手挖礦建議加入大型軍團``大型軍團在0.0有許多地方有礦``0.0礦比別的地方貴``
最好挖能分解出超噬礦和石英礦的礦
❽ eve采礦任務做哪個勢力
聯合礦業:全宇宙獨此一家,礦工的不二之選
聯合礦業的艦船跟星捷運的艦船一樣,是有著科技限制的。艦船類型也分為兩個大類,勘探護衛艦和采礦駁船。
勘探護衛艦只有沖鋒者一種,其下有四個型號,采礦駁船則有三種,它們的采礦性能都是往上以次遞增的。畢竟作用都是挖礦,就只是挖得越來越快和裝得越來越多罷了。不過從勘探護衛艦到采礦駁船,其采礦效率也會因為裝備的改變而大幅變化,大概提升3~4倍。所以專精礦業的玩家一定要在到達T7 時,盡快開上第一種采礦駁船——迴旋級。
不過說采礦就不能忽略海盜,在對敵方面,沖鋒者級一般都能輕易逃離,而采礦駁船的這三類就相對難跑了。所以采礦駁船在采礦時大多都需要有隊友開著火力艦在附近保護,否則就是組建一個采礦大隊,以數量逼退三三兩兩的小海盜。再不然,那就只能在收益最低的高安區中慢慢發展了。
總的來說,想要挖礦,聯合礦業無疑是最好的選擇,沒有之一。
❾ eve只想賺錢和挖礦玩那個種族,怎麼玩
種族沒種優勢 關鍵是你要計劃你的技能 吉他是國服商業中心近可以選加達里 挖礦的換最好能掛出霍克挖礦船是終極挖礦船, 就照這個技能學完然後在上T2露天挖礦器+採集晶體 這樣最有效率挖礦
估計要2個月左右你的礦船可以成型 然後轉精練技能 這樣就是一個合格礦工 ISK不成問題
最好建議你多開2-3號 可以2挖一運 有加成號最佳 建議高安出小鯨魚指揮工業船
❿ EVE礦工 新手選哪個種族好呢
那個種族都可以,礦工,發明製造等職業都和種族沒關系了,這些職業的技能需求都是通用的。這些職業的技能訓練速度只和個人的天賦屬性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