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d顯卡挖礦bios修改
㈠ amd主板bios設置方法
你們知道怎麼設置 BIOS 嗎,下面是我帶來amd主板bios設置 方法 的內容,歡迎閱讀!
amd主板bios設置方法:
不同類型的主板進入BIOS設置程序的方法會有所不同,具體進入方法請注意開機後的屏幕提示。
BIOS設置程序的基本功能如下。
Standard CMOS Features(標准CMOS功能設置):使用此選項可對基本的系統配置進行設定,如時間、日期、IDE設備和軟碟機參數等。
Advanced BIOS Features(高級BIOS特徵設置):使用此選項可對系統的高級特性進行設定。
Advanced Chipset Features(高級晶元組特徵設置):通過此菜單可以對主板晶元組進行設置。
Integrated Peripherals(外部設備設定):對所有外圍設備的設定。如音效卡、Modem和USB鍵盤是否打開等。
Power Management Setup(電源管理設定):對CPU、硬碟和 顯示器 等設備的節電功能運行方式進行設置。
PnP/PCI Configurations(即插即用/PCI參數設定):設定ISA的PnP即插即用界面及PCI界面的參數,此項功能僅在系統支持PnP/PCI時才有效。
PC Health Status(計算機健康狀態):主要是顯示系統自動檢測的電壓、溫度及風扇轉速等相關參數,而且還能設定超負荷時發出警報和 自動關機 ,以防止故障發生等。
Frequency/Voltage Control(頻率/電壓控制):設定CPU的倍頻,設定是否自動偵測CPU頻率等。
Load Fail-Safe Defaults(載入最安全的默認值):使用此選項可載入工廠默認值作為穩定的系統使用。
Load Optimized Defaults(載入高性能默認值):使用此選項可載入最好的性能但有可能影響穩定的默認值。
Set Supervisor Password(設置超級用戶密碼):使用此選項可以設置超級用戶的密碼。
Set User Password(設置用戶密碼): 使用此選項可以設置用戶密碼。
Save & Exit Setup(存檔退出):選擇此項保存對BIOS的修改,然後退出Setup程序。
Exit Without Saving(不保存退出):選擇此項將放棄對BIOS的修改即不進行保存,直接退出Setup程序。
標准BIOS設置:
在BIOS設置主頁面中,通過方向鍵選中Standard CMOS Features選項,按Enter鍵進入BIOS的標准設置頁面。 BIOS設置之前,有必要知道一些控制鍵位功能,如下表所示。
控制鍵位 功 能
<↑> 向前移一項
<↓> 向後移一項
<←> 向左移一項
<→> 向右移一項
<Enter> 選定此選項
<Esc> 跳到退出菜單或者從子菜單回到主菜單
<+/PU> 增加數值或改變選擇項
<-/PD> 減少數值或改變選擇項
<F1> 主題幫助,僅在狀態顯示菜單和選擇設定菜單有效
<F5> 從CMOS中恢復前次的CMOS設定值,僅在選擇設定菜單有效
<F6> 從故障保護默認值表載入CMOS 值,僅在選擇設定菜單有效
<F7> 載入優化默認值
<F10> 保存改變後的CMOS設定值並退出
BIOS的標准設置項中可對計算機日期、時間、軟碟機、光碟機等方面的信息進行設置。
1. 設置系統日期和時間
在標准BIOS設置界面中通過按方向鍵移動游標到Date和Time選項上,然後按翻頁鍵Page Up/Page Down或+/&S722;鍵,即可對系統的日期和時間進行修改。
2. IDE介面設置
IDE介面設置主要是對IDE設備的數量、類型和工作模式進行設置。計算機主板中一般有兩個IDE介面插槽,一條IDE數據線最多可以接兩個IDE設備,所以在一般的計算機中最多可以連接4個IDE設備。 IDE介面設置中各項的含義如下。
IDE Primary Master:第一組IDE插槽的主IDE介面。
IDE Primary Slave:第一組IDE插槽的從IDE介面。
IDE Secondary Master:第二組IDE插槽的主IDE介面。
IDE Secondary Slave:第二組IDE插槽的從IDE介面。 選擇一個IDE介面後,即可通過Page Up/Page Down或+/-鍵來選擇硬碟類型:Manual、None或Auto。其中,Manual表示允許用戶設置IDE設備的參數;None則表示開機時不檢測該
IDE介面上的設備,即屏蔽該介面上的IDE設備;Auto表示自動檢測IDE設備的參數。建議用戶使用Auto,以便讓系統能夠自動查找硬碟信息。
3. 設置軟碟機(Drive A/Drive B)
Drive A和Drive B選項用於選擇安裝的軟碟機類型。一般的主板BIOS都支持兩個軟盤驅動器,在系統中稱為A盤和B盤,對應在BIOS設置中為Drive A和Drive B。 如果將軟碟機連接在數據線有扭曲的一端,則在BIOS中應設置為Drive A;如果連接在數據線中間沒有扭曲的位置,則在BIOS中應設置為Drive B。 在軟碟機設置中有4個選項:None、1.2MB、1.44MB和2.88MB,現在使用的幾乎都是1.44MB的3.5in軟碟機,所以根據軟碟機連接數據線的位置,在對應的Drive A或Drive B處設置為“1.44MB,3.5in”即可。如果計算機中沒有安裝軟碟機,則將Drive A和Drive B都設置為None。
4. 設置顯示模式(Video/ Halt On)
Video項是顯示模式設置,一般系統默認的顯示模式為EGA/VGA,不需要用戶再進行修改。 Halt On項是系統錯誤設置,主要用於設置計算機在開機自檢中出現錯誤時,應採取的對應操作。
5. 內存顯示
內存顯示部分共有3個選項:Base Memory(基本內存)、Extended Memory(擴展內存)和Total Memory(內存總量),這此參數都不能修改。 完成標准CMOS設置後按Esc鍵可返回到BIOS設置主界面。
看了“amd主板bios設置方法”的內容的人還看:
1. amd怎麼進bios界面
2. amd bios設置圖解教程
3. amd顯卡刷bios方法
4. BIOS怎麼設置
5. 主板BIOS升級方法
6. 了解Bios恢復出廠設置的三大方法
7. ami bios設置圖解教程
8. 如何設置主板CMOS優化
9. 三種BIOS設置光碟機第一啟動的圖解
10. amibios怎麼設置恢復出廠設置
㈡ 怎麼在Windows下刷顯卡BIOS
AMD顯卡刷BIOS:
1,需要GPU-z、RBE、ATIwinflash軟體。
2,先在GPU-z里提取顯卡BIOS。
3,用RBE修改BIOS信息。
4,用ATIwinflash軟體進行刷入BIOS。
註:刷BIOS有風險,不懂的請勿嘗試。
㈢ amd顯卡刷黑了,核顯進去找不到卡
AMD RX 系列顯卡刷黑救磚教程
由於 AMD RX 系列顯卡需要刷 bios 修改顯存時序才能獲得最佳挖礦速度,刷新 vbios 便成為了礦工們的必備技能。好在 ATIFlash 使用起來十分簡單,刷新和備份都沒有什麼難度。但刷新 bios 仍然存在著一定的風險性,如有不甚仍然會導致刷黑變磚。如果你的 AMD RX 系列顯卡也不小心被刷黑的話,不如試試自己救磚。
首先我們需要使用核顯或另一張顯卡來開機,具體來說:
使用核顯開機時,將顯示器連接到主板上,並移除所有顯卡,進入 bios 設置首選輸出為 IGD 並保存。關機後插入刷黑的顯卡,隨後開機進入系統。
使用另一張獨顯開機時,將好的顯卡插入主板的第一個 PCI-E x16,將刷黑的顯卡插入主板的第二 PCI-E x16。將顯示器連接到好的顯卡,開機進入系統。
如果設備管理器中仍然能夠看到刷黑的顯卡,直接使用 ATIFlash 刷入原 bios 即可。
㈣ amd顯卡刷bios方法
我以AMD顯卡6系卡為例,給大家介紹一下amd顯卡刷bios 方法 ,希望大家喜歡。
amd顯卡怎麼刷bios
A卡6系卡使用RBE這個工具可以方便地修改bios,參數各種詳細功能各種的強大,然而七系之後rbe工具停止了更新 坑了個爹啊。。
廢話不多說,直接入正題。首先我們打開ATI_WinFlash工具(鏈接我在最後給出)如圖,點擊保存,將顯卡bios提取成ROM文件。
然後我們打開VBE7,點open選項找到剛才保存的bios文件並打開。
第一個頁面概覽,是顯卡的一些信息,在此略過,直接來到第二個選項卡powerplay,這里是顯卡頻率的相關調節。有好幾個頻率,在圖中我附了說明。注意不要過度調節。
這里提供了CCC(自帶驅動超頻)和TDP限制的調節。上半部分overdrive的數據是ccc中超頻可調節的上限,而下半部分是對卡的TDP的直接限制。將TDP限制調高有利於超頻。
這里要注意,TDP不可過分調低,A卡頻率動態調節是優先滿速,發現TDP超出後降頻,也就是說TDP調低會出現卡頻率不穩,時卡時不卡的情況。在CCC中拉低TPD也會出現同樣的現象。
最後一個頁面,風扇調節,這里提供了四個節點,可以調節顯卡風扇隨溫度轉速變化的曲線。適當的調節可以改善散熱性能。
修改好之後,點擊上面的SAVE保存。注意這里不要覆蓋之前的bios文件,以防刷新bios失敗,顯卡無原來bios可救。
最後,再次回到ati_winflash工具中,
點擊載入圖像,選擇修改好的bios,點擊“程序”進行刷新。如果一切順利,重啟後就完成了刷bios的整個過程。
㈤ amd顯卡刷bios工具,有哪幾個選擇
樓上說的很對AMD刷顯卡BIOS只有 atiwinflash 其它經本人測試在WINDOW 內都不好用,方法 進入純DOS畫面 做個PE U盤就可以 列 我的atiwinflash放在了 D盤 BIOS文件里
進入 DOS後 輸入 NTFSDOS 回車 在輸入DIR 看一下磁碟 ,這時會出現 C D E F 你的磁碟 同上在 D盤 輸入 CD D 回車 這時已經進入 D盤 你在輸入 cd bios 回車 後已經在BIOS文件夾了 再次輸入 DIR 查看 BIOS文件夾的內如 如 atiwinflash.exe 和1.ROM 1.ROM為顯卡BIOS升級文件,這是就可以輸入 atiwinflash.exe.空格 -f空格 -p 空格-0空格 1.rom後就刷新BIOS了,你可以去網上查下命令,結合我說的,你就會明白了~純手打請採納
㈥ AMD顯卡刷BIOS教程(附刷BIOS失敗補救措施)
bios不是直接拿來就能用,要改subID,先提取原來的bios打開看原始subID,然後把新bios的subID改成自己的才能刷
注意事項:(重要)
1、刷bios前注意備份原版bios,確保你准備刷入bios支持你的顯卡,比如顯卡的型號,顯存容量,顯卡型號,公版或者非公版,這些都可能導致刷寫失敗。
2、刷寫bios的時候,盡量只插一張顯卡,並且插在16x介面上,不要使用顯卡延長線。
3、刷bios有風險,請謹慎操作;如果刷黑,後果自負。本教程僅供參考學習。
AMD顯卡刷BIOS步驟:
1、使用最新的GPU-Z中文版備份顯卡bios,點擊如圖所示的箭頭,選擇保存到文件,然後選擇保存的位置並輸入文件名稱,確定即可。備份的顯卡bios的後綴為rom
2、使用atiflash刷寫amd顯卡的bios。
首先把atiflash(https://pan..com/s/1bps5ddP
輸入cd/返回c盤根目錄,輸入cdatiflash_274可以進入atiflash_274文件夾所在目錄。
輸入AtiFlash.exe-unlockrom0並回車,解鎖顯卡bios。回車後會顯示romunlocked,表示bios已經解鎖。
然後輸入AtiFlash.exe-f-p0xxx.rom回車刷入bios。
刷完BIOS後重新啟動系統即可。
如果刷BIOS失敗可能導致無法開機,黑屏等問題,所以在刷新BIOS前要考慮清楚。
AMD顯卡刷BIOS失敗後的補救方法:
1、准備一張好的顯卡作為輸出卡插在主板16x介面上,將刷黑的卡使用顯卡延長線插在1x介面上。(主板或者cpu含有集成顯卡或者核心顯卡的,救活的思路類似,但可能需要在主板bios中設置集顯或核顯的優先順序為最高,有點主板中還需要設置集顯為alwayson狀態。因為主板型號及bios版本眾多,故無法詳述)
2、進入windows系統,如果可以在設備管理器裡面識別到刷黑的顯卡,就比較簡單。winwin7.com
使用AtiFlash.exe-i0
確定顯卡信息是否是輸出卡,如果是,按照以下操作刷入備份的backup.rom:AtiFlash.exe-f-p1backup.rom
3、如果不能識別刷黑的卡,可以卸載並重裝驅動,看能否識別。
如果windows下不能識別,需要在dos下刷
1、准備一個可以進入dos的u盤,將備份的bios放在atiflash_274文件夾中,再將atiflash文件夾放在u盤根目錄中。
2、將刷黑的卡插上,改bios為u盤啟動優先。
3、從u盤啟動後,找到dos工具選項打開dos,輸入
c:查看c盤
dir:查看當前目錄文件詳情
以此方法找到u盤文件位置
4、輸入AtiFlash.exe-i查看顯卡信息,如果可以識別,輸入AtiFlash.exe-f-pbackup.rom刷入備份的backup.rom
5、重啟看顯卡是否救回
如果在dos下還是不能識別,可以嘗試盲刷
1、製作一個簡易的DOS啟動U盤;
2、建立一個Autoexec.bat(內容:atiflash-p-f0backup.rom);
3、將備份backup.rom和atiflash文件全部放在U盤根目錄;
4、將刷黑的卡單獨插在16x介面上,設置u盤為第一啟動;
5、重啟,等待一分鍾後按ctrl+alt+alt,拔下u盤;
6、重啟查看顯卡是否救活
好了,到這里大家看完了全部的文章,再考慮是否要刷顯卡BIOS吧。
㈦ amd進入bios設置的方法圖解步驟
總的來講,設置電腦從U盤啟動一共有兩種 方法 ,第一種是進Bios然後設置U盤為第一啟動項。第二種是利用某些電腦現成的啟動項按鍵來選擇U盤啟動。接下來是我為大家收集的amd 進入bios設置的方法,希望能幫到大家。
amd 進入bios設置的方法
一種是沒有硬碟啟動優先順序“Hard Disk Boot Priority”選項的情況,直接在第一啟動設備“First boot device”裡面選擇從U盤啟動;
另一種是存在硬碟啟動優先順序“Hard Disk Boot Priority”選項的情況,必須在這里選擇U盤為優先啟動的設備,電腦是把U盤當作硬碟來使用的;然後,再在第一啟動設備“First Boot Device”裡面選擇從硬碟“Hard Disk”或者從U盤啟動。
有的主板 BIOS 中,在“First Boot Device”裡面沒有U盤的“USB-HDD”、“USB-ZIP”之類的選項,我們選擇“Hard Disk”就能啟動電腦;而有的BIOS這里有U盤的“USB-HDD”、“USB-ZIP”之類的選項,我們既可以選擇“Hard Disk”,也可以選擇“USB-HDD”或“USB-ZIP”之類的選項,來啟動電腦。
設置U盤啟動,不同BIOS設置U盤啟動方法如下:
1、Phoenix – AwardBIOS(2010年之後的電腦):
圖1
上圖1:開機按Del鍵進入該BIOS設置界面,選擇高級BIOS設置Advanced BIOS Features
圖2
上圖2:高級BIOS設置(Advanced BIOS Features)界面,首先選擇硬碟啟動優先順序:Hard Disk Boot Priority
圖3
上圖3:硬碟啟動優先順序(Hard Disk Boot Priority)選擇:使用小鍵盤上的加減號“+、-”來選擇與移動設備,將U盤選擇在最上面。然後,按ESC鍵退出,回到圖2的設置界面。
圖4
上圖4:再選擇第一啟動設備(First Boot Device):該版本的BIOS這里沒有U盤的“USB-HDD”、“USB-ZIP”之類的選項,經嘗試選擇移動設備“Removable” 不能啟動 ,但選擇“Hard Disk”可以啟動電腦。
2、舊的Award BIOS(2009年電腦主板):
圖1-1
上圖1-1:開機按Del鍵進入該BIOS設置界面,選擇高級BIOS設置:Advanced BIOS Features
圖2-1
上圖2-1:高級BIOS設置(Advanced BIOS Features)界面,首先選擇硬碟啟動優先順序:Hard Disk Boot Priority 。
圖3-1
上圖3-1:硬碟啟動優先順序(Hard Disk Boot Priority)選擇:使用小鍵盤上的加減號“+、-”來選擇與移動設備,將U盤選擇在最上面。然後,按ESC鍵退出,回到圖2-1的設置界面。
圖4-1
上圖4-1:在第一啟動設備(First Boot Device)這里,有U盤的USB-ZIP、USB-HDD之類的選項,我們既可以選擇“Hard Disk”,也可以選擇“USB-HDD”之類的選項,來啟動電腦。
3、2002年電腦主板的一款BIOS:
圖1-2
上圖1-2 選擇Boot菜單界面設置U盤啟動
圖2-2
上圖2-2 :啟動優先順序設備選擇(Boot Device Priority)在第一啟動設備(1st Boot Device)里選擇U盤。
如果在圖1-2的硬碟驅動器“Hard Disk Drives”裡面還沒選擇U盤為第一啟動設備,那麼這里就不存在和顯示U盤,如上圖2-2所示,但可以選擇移動設備“Removable Dev.”作為第一啟動設備;
圖3-2
上圖3-2 硬碟驅動器“Hard Disk Drives”選擇:選擇U盤為第一啟動設備“1st Drive”。如果先在“Hard Disk Drives”裡面選擇U盤為第一啟動設備,如圖3-2所示,那麼這里就會顯示有U盤,那就選擇U盤為第一啟動設備,如圖4-2所示。
圖4-2
上圖4-2 :當我們首先在圖3的硬碟驅動器“Hard Disk Drives”中選擇U盤為第一啟動設備“1st Drive”以後,啟動優先順序設備選擇(Boot Device Priority)裡面才會顯示U盤,然後我們優先選擇U盤作為第一啟動設備(1st Boot Device)
看了“amd 進入bios設置的方法”還想看:
1. amd怎麼進bios界面
2. amd主板bios設置方法
3. amd顯卡刷bios方法
4. amd主板bios設置u盤啟動方法
5. amd主板bios設置u盤啟動的方法
㈧ 挖礦bios設置
近期,比特幣的價格一直在上漲,上周單個價格還突破了人民幣 2 萬的大關。相對於炒幣,讓人更為興奮的是自給自足的挖礦。組裝挖礦機也就此水漲船高,成為大家關注的熱點。
為迎合目前挖礦熱潮,各大廠商都發布相應的挖礦主板,以此來搶占市場。什麼可以插 13 塊顯卡的妖板、超穩定供電等等。在狂堆配置的同時,很容易忽視了主板 BIOS 這一點。雖然目前挖礦已經經歷了幾年的磨練,但是目前大家組裝礦機時,還是需要自己去折騰 BIOS,才可以正常的使用多卡來提升挖礦的性能。對於大多數礦友來說,刷 BIOS 是一個極大的考驗。刷好了不說,要是刷壞了,整塊板都報廢了。各大廠商在提升相應配置的同時,卻很少在 BIOS 上投入過多的研發。原因是礦機的 BIOS 難開發,研發時間太長,回本慢。所以,相比於投入研發專用礦機的 BIOS,還不如提升主板配置的利潤來的快。
市面上能找到的挖礦主板很多,但是能有專門為挖礦設置好 BIOS 的主板,是少之又少。梅捷近期為全新升級的專業挖礦主板 SY-B85-BTC 開發了挖礦專用的智能 BIOS。這款主板的 BIOS 能夠智能識別 6 張顯卡。省去各位礦友折騰 BIOS 的時間,即插即使用,方便又快捷,挖礦不再等待。都知道近期 AMD 的挖礦顯卡都賣瘋了,NVIDIA 那邊肯定坐不住了。有消息稱,NVIDIA 將會推出專業的礦卡 GTX1060,此版本是無顯示輸出介面的。具有先見之明的梅捷,為挖礦 BIOS 默認設置了集顯輸出。之後對於 NVIDIA 的 GTX1060 也是可以完美適配的,綽綽有餘。
梅捷 SY-B85-BTC 是基於挖礦業多年驗證的方案設計,也延續了梅捷高效率、低價格的礦板特點,作為一款 ATX 大板,梅捷為其配了 7 相豪華供電,全固黑金電容,PCI-E 穩壓電容設計,保障能穩定、安全的挖礦。
梅捷 SY-B85-BTC 採用 B85 晶元設計,支持 LGA1150 介面的 4 代、5 代 CPU,同時也能支持支持 LGA115x 和 LGA775 兩種舊款散熱器。方便礦友在升級主板的同時,也可以使用舊 CPU 與散熱器。當然,專門為挖礦打造的主板,6 條 PCI-E 插槽是必不可少的。其中 3 條是 PCI-EX16 插槽,3 條是 PCI-EX1 插槽,最高可以支持 6 卡挖礦。梅捷 SY-B85-BTC 還支持 7*24 小時全天候挖礦,雷擊保護,過流保護,過壓保護,高溫保護等。如此犀利的神器,怎能不讓各位礦友心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