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挖礦知識 » 關於挖礦的紀錄片

關於挖礦的紀錄片

發布時間: 2023-03-09 10:58:15

⑴ 讀懂阿利斯泰爾·麥克勞德了嗎

2018年,我擔任上海高中生書評大賽的評委。我讀到了一個女孩的評論文章,評論的是加拿大作家阿利斯泰爾·麥克勞德的短篇小說集《海風中失落的血色饋贈》。那篇略顯幼稚但寫得情真意切的文章,讀得我等不及地下單買了一本被她說得很好的那本書。果然。

去年10月,阿利斯泰爾·麥克勞德的第二本短篇小說集《當鳥兒帶來太陽》出版,那會兒,我知道了有一部以這位加拿大作家為主角的紀錄片《讀懂阿利斯泰爾·麥克勞德》。讀著他的第二本短篇小說集,我既想看到這部紀錄片,又怕對照電影後發現自己並沒有讀懂《海風中失落的血色饋贈》和《當鳥兒帶來太陽》,就假裝找不到片源將欣賞《讀懂阿利斯泰爾·麥克勞德》這件事,擱置了起來。

阿利斯泰爾·麥克勞德的兩部短篇小說集費解嗎?一點兒也不。

200多年前,一群愛爾蘭人在家鄉實在呆不下去後,下定決心乘上海船,他們歷經艱險遠渡重洋,來到了加拿大靠近大海的一個叫布雷頓角的地方安頓下來,從此以後,他們下海捕魚、下井挖礦,付出最艱辛的勞作,得以在布雷頓角生生不息。阿利斯泰爾·麥克勞德描述祖輩的生活史時,擯棄了20世紀以降世界文壇上此起彼伏的文學新潮流,就這么直截了當地陳述,有什麼讀不懂的道理? 但阿利斯泰爾·麥克勞德的短篇小說寫得太像一位見證者的娓娓道來,反而讓閱讀者心存疑慮:作家是不是在文本里暗藏了玄機?

年初,阿利斯泰爾·麥克勞德唯一一本長篇小說中譯本出版。 譯成中文後,原書名《沒什麼大不了的》被改成了《布雷頓角的嘆息》。這一改,將這部長篇小說的基調盡數道來 :只要可能,每逢周六,「我」就要開車去多倫多,去坐落在皇後西街上一棟破舊的大樓里看望一個人。這個人,來開個門身體都會控制不住地晃動,只有等到「我」拿出一瓶白蘭地讓他喝上幾口,他才能控制住自己肢體……見他喝得那麼痛快,又明白不能再給他烈酒,「我」只好下樓去買啤酒。一周一會終有別時,臨別之際,他一而再再而三地呼喚「我」「留下來陪我吧」…… 多麼傷感的開頭呀,就像《海風中失落的血色饋贈》和《當鳥兒帶來太陽》中的男男女女一樣,布雷頓角並沒有因為他們來自遙遠的愛爾蘭而善待他們,貧窮、困頓是他們的生活常態,且又總是在他們不經意間就將親人從他們的身邊奪走,如果想側耳傾聽布雷頓角的嘆息,那一定是凄苦的,甚至是凄慘的,可是,經由阿利斯泰爾·麥克勞德的選擇,留在他書里的,都是他的祖輩被艱難的生活越挫越勇的故事。

該怎麼解讀阿利斯泰爾·麥克勞德式的虛構呢?我想, 我必須去看一次紀錄片《讀懂阿利斯泰爾·麥克勞德》了,便預約了5月30日下午在上海圖書館放映的那一場,我選擇的理由是,那一場的解說嘉賓是我的好友、作家走走。

這是一部敘事風格非常奇妙的紀錄片,在欣賞的過程中,我們也許會覺得導演拍攝得有些任性,彷彿拿著攝影機跟著阿利斯泰爾·麥克勞德在隨心拍。可一個半小時以後,當字幕緩緩升起時,我們不得不承認,紀錄片是經過導演精心構思的。 片名不是叫《讀懂阿利斯泰爾·麥克勞德》嗎?影片就讓阿利斯泰爾·麥克勞德的身邊人朗讀他的作品,這樣的表現手法,除了呼應了影片的片名外,更讓觀眾通過朗讀者的表情和片言只語的評論,讀懂了阿利斯泰爾·麥克勞德。

那麼, 影片都選擇了誰來朗讀阿利斯泰爾·麥克勞德?

身為大學教授的阿利斯泰爾·麥克勞德,婚後與妻子生活在布雷頓角。難以忘懷將他帶到布雷頓角的祖輩,每天上午作家就拎著個公文包隱身到海邊的小屋子裡寫作,兩三個小時候再回到家裡跟家人一起歡度時日。阿利斯泰爾·麥克勞德說,假如要讓他在孩子和寫作之間選擇,他選擇孩子,所以,他有6個孩子, 影片選擇了女兒瑪麗安、兒子亞歷山大和傑克來朗讀他們父親的作品。除了最後出場的傑克讀著讀著潸然淚下外,瑪麗安和亞歷山大讀完了父親小說的片段後,都試圖用平靜來告訴鏡頭自己完成任務了,可轉瞬之間寫在他們臉上的憂戚和悲憫,掩飾不住地告訴我們,他們再一次被父親的作品打動了。

這就是阿利斯泰爾·麥克勞德的作品!傑克說,許多人經歷過的,父親寫得很有力量。加拿大著名作家瑪格麗特·阿特伍德評論,阿利斯泰爾·麥克勞德的小說,寫得很像民間故事,這種寫法,比想像難多了。 起先不相信只寫過13篇短篇小說的加拿大作家能牛到哪裡去,讀過《海風中失落的血色饋贈》和《當鳥兒帶來太陽》後,愛爾蘭作家科爾姆·托賓說:他寫的都是原始感情,這種感情最能觸動人心。

「能讓人一瞬間心揪緊的短篇小說不多。寫生死的短篇小說很多,但把生與死每天的較量寫得平靜、尊嚴的,極少」,這是幾天前走走再讀《海風中失落的血色饋贈》後寫在朋友圈裡的留言。 在出版物汗牛充棟的今天,得有多喜歡阿利斯泰爾·麥克勞德,走走才會放不下地一讀再讀他的作品?得讀得多麼入心,走走才會在影片剛一放完就識別出,阿利斯泰爾·麥克勞德的兒女們朗讀的作品分別是選自《海風中失落的血色饋贈》中的《秋》和《船》。我們且來分享《秋》所寫的故事,看看阿利斯泰爾·麥克勞德是如何將許多人都經歷過的事情,灌注以原始情感後,再講故事般地寫在書里,使之充滿鼓舞讀者的力量:

那匹叫斯科特的老馬,雖然救過爸爸一命,但在媽媽看來,牲口就是牲口,斯科特老得不中用時,就應該拋棄它,省下的飼料用來喂養在聖誕節前夕可以賣個好價錢的雞。爸爸當然捨不得弄走斯科特,可他知道自己像斯科特一樣老得難以讓一家人衣食無憂了,他只好同意媽媽的決定讓牲口販子牽走斯科特。幾經周折後,斯科特終於被弄上了牲口販子的皮卡。皮卡還沒有開走,家裡最小的男孩大衛就已經在雞棚里「大鬧天宮」了,「渾濁的空中包羅萬象,有從地板上擾起來了各種灰塵,有扯碎的稻草,還有小小的白色雞毛,沾了紅色,在空中飛舞、沉降、旋動」,他把寄託著媽媽希望的雞殺得差不多了。眼看由一匹老馬引發的家庭戰爭就要步入不可收拾的境地,阿利斯泰爾·麥克勞德讓大衛的爸爸和媽媽面對一片狼藉的雞棚緊緊相擁——馬走了,雞死了,生活還要繼續,這就是阿利斯泰爾·麥克勞德的文學世界:每一個有著灰暗背景的生活故事裡,都挺立著再重量級的艱辛都不能折損的男人。

幾乎讀過阿利斯泰爾·麥克勞德小說的讀者就無法忘懷這位產量極少的加拿大作家?美國了不起的小說家、詩人喬伊斯·卡羅爾·歐茨在為《海風中失落的血色饋贈》撰寫的後記中,這么界定這本小說的世界性: 「阿利斯泰爾·麥克勞德的布雷頓角無處不在。任何人只消跨一步便能進入」,所以,阿利斯泰爾·麥克勞德塑造的,何嘗不是我們周邊那些不因為一時的困頓而向生活低頭的人們。

⑵ 最近大熱的HBO新劇《切爾諾貝利》到底屬於劇情片還是紀錄片

劇情片。

《切爾諾貝利》(Chernobyl)是由喬韓·瑞克執導,克雷格·麥辛編劇,傑瑞德·哈里斯、斯特蘭·斯卡斯加德、艾米麗·沃森、傑西·巴克利等主演的電視迷你劇集。

該劇講述了在1986年的烏克蘭,究竟是什麼原因引發了切爾諾貝利事故,以及當年勇敢的眾人是如何犧牲自己拯救處於災難中的歐洲的故事。

(2)關於挖礦的紀錄片擴展閱讀:

1986年4月26日凌晨,位於烏克蘭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普里皮亞季的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發生了嚴重的爆炸事故。瓦列里·列加索夫(傑瑞德·哈里斯飾),作為一個傑出的蘇聯核物理學家,成為了處理這場事故的應急小組的一員,同時也成為最先了解並著手組織處理這場事故的負責人之一。

蘇聯部長會議副主席、蘇聯能源局領導鮑里斯·謝爾比納(斯特蘭·斯卡斯加德飾)在事故發生數小時後被指派領導事故調查委員會,但當時政府還沒意識到反應堆已經爆炸。作為這史無前例人為災難的高級應對官員,他發現自己身陷政治體系問題,以及得面對這場核災難不停攀升的傷亡人數。

蘇聯核物理學家烏拉娜·霍繆克(艾米麗·沃森飾)致力於調查切爾諾貝利事故的真相,好讓未來不會再發生同類事件。但在調查期間她與想埋葬可怕秘密的人產生了未曾預料的沖突,為了真相她得冒著失去自由,甚至生命的危險。

⑶ 深岩銀河(Deep Rock Galactic):有蟲深空的挖礦歷險記

作者:NGA-hjyx01

快速了解深岩銀河(Deep Rock Galactic)

深岩銀河是一款多人合作科幻型第一人稱射擊 游戲 ,設有了不起的矮人、100% 可破壞的環境、由程序生成的洞穴以及無數外星怪物群體。嚴格意義上它並非新作:已經在steam上EA了接近兩年之久,也憑借著優秀的 游戲 素質和頗具特色的核心玩法吸引了大量的玩家(steam評論數達到33000+)。而在2020年的5月13日深岩銀河終於結束了長時間的EA之旅,發售了1.0的正式版。

深岩銀河的LOGO下面有3個D:danger、darkness、dwarves,很好的表明了這是個3D 游戲 , 游戲 的特色:代表著貪婪與采礦、 探索 與勇氣的矮人,在黑暗的行星深處、面對潛伏在陰影中的威脅,獲取最為寶貴的礦物。

本作在玩法上似乎有很多 游戲 的影子,在獲取資源然後撤離這一點上讓我想到了<逃離塔科夫>,在多職業協作的PVE槍戰共斗逃生又有點讓人想到<hellper>,蟲潮追擊的設定又有點像<求生之路>的屍潮,在隨機生成的星球上採集各種礦物則有點像<異星探險家>或者<starbound>。但 游戲 並不是一個沒有靈魂的縫合怪,這些系統加上本作的職業設定和圍繞挖礦的礦工養成系統融合的渾然一體,形成了獨具風格的有趣玩法。

[發行時間] 古(90年以前) 舊(90-00) 近(00-10) 現(10-19) 新(20-)。 本作於2020年5月13日發行於steam平台。

[ 游戲 類型] 探索 采礦 FPS 多人合作 太空 冒險。 可以理解為3D版多人合作的屎大棒或者行星探險家。

[ 游戲 價格] Fantasy girl 伊甸之路 騎馬與砍殺霸主 賽博朋克2077 生化危機RE3,正式版售價90元。

[性價比]全款購入 打折購入 平平無奇 能退就退 白送也虧。 游戲 有著驚人的高完成度、遠超一般小型工作室&獨立工作室的技術表現力和非常不錯的 游戲 素質。

[玩家群體] 兒童 所有人 休閑玩家 硬核大佬 掛逼。暈3D、幽閉恐懼、蟲類生物恐懼、強迫症患者和沒有朋友的玩家慎入。

[配置需求] 土豆 神州 IBM 外星人 天河一號,有顯卡就能玩。

[ 游戲 性] 學徒 助手 工匠 專家 大師,在資源管理、共鬥合作和 探索 樂趣上都有不錯的表現。

[難度] 俄羅斯方塊 刺客信條 超級瑪麗 黑暗之魂 只狼。相對於塔科夫這種硬核寫實派的資源搜集 游戲 ,本作在系統學習成本上並沒有太高的門檻,大部分玩家很快就可以上手,當然對於高難度關卡的挑戰需要大量 游戲 時間來進行經驗的累積。

[時長]
超短(1小時) 短(1天) 中等(1周) 長(1月) 無窮無盡,大約10-20小時可以完成戰役流程解鎖絕大部分飛船功能,50小時以內晉升職業解鎖鍛造和深潛&精英深潛(由3個高難度任務組成的精英副本),但目前的 游戲 內容養成元素有限,也沒有家園建設要素, 以及不是PVP 游戲 ,並不足以支撐數百小時的 游戲 體驗。

[劇情]老滾6試玩版 小時代 神奇女俠 蝙蝠俠 冰與火之歌,挖就完事了。

[畫面] 馬賽克 小雞吃米圖 百鳥朝鳳圖 富春山居圖 蒙娜麗莎,除了Low-poly風格的畫面可能不那麼精細(構成地形地塊的顆粒有點過大),深岩銀河在畫面的表現力遠遠超出了我的預期,在美術風格上它有點像一個解析度不那麼高的<無主之地>,無論是飛船內的各種設施,機械道具、槍械、異蟲生物等都有著不俗的畫面表現力。

[音樂] 雞你太美 青春修煉手冊 告白氣球 以父之名 月光曲,配樂接近於無,但配音&台詞還是蠻逗的。

[其他]多人 游戲 單人 游戲 持續更新 社區支持 創意工坊,獨狼也可以進行 游戲 ,但多人 游戲 會有樂趣的多。


深岩銀河(Deep Rock Galactic) 游戲 玩法與設定

游戲 階段

作為一款以「資源採集」-「等級&裝備提升」形成循環的 游戲 ,深岩銀河雖然沒有主線劇情,但是還是比較清晰的區分了 游戲 階段,幫助新手玩家更好的融入 游戲 的玩法。

首先玩家需要完成 游戲 的戰役任務,戰役任務可以幫助玩家熟悉 游戲 的主要任務類型(采礦、挖蛋、救援、定點採集、消滅目標)和主要地形(沼澤、密林、鹽坑等),為後續的高難度任務打下基礎。

在完成戰役內容以後可以解鎖更多的 游戲 內容(包括槍械、資源交換商店等),玩家也對 游戲 內的主要任務類型和玩法有了一定的了解,接下來就可以將一個職業玩到25級進行晉升。

當某一角色達到25級,即可以在戰役面板領取晉升任務,完成後在房間內的角色面板晉升,需要花費一定的代幣和礦石。晉升後等級歸一,但是角色已解鎖的武器裝備不受等級影響,玩家的頭像框將會多一顆五星。第一次晉升之後,可以解鎖「深潛」和「鍛造」兩個面板,深潛是更為危險的任務,分為深潛和精英深潛,由3個難度遞增的任務組成(可以理解為高難度副本),深潛任務會每周刷新。鍛造可以使武器更加強大。晉升之後,可以領取「核心突破」任務,獎勵是鍛造需要的灌注矩陣核心,升級裝備。

在晉升以後,玩家便可以開始挑戰難度5或者以上的任務,這些任務有著更加復雜的地形、更加強大的敵人、更快的 游戲 節奏,需要玩家熟悉自身職業特色的同時,和隊友也有著更緊密的配合,對於熟手玩家,職業的晉升才是 游戲 的開始,而之前則是一個漫長的教程。


新手上路:關於 游戲 的基礎常識

首先第一步是要選擇職業,目前 游戲 內包含4個職業,每個職業包含2種武器、1種特殊道具和1種探險類槍械:

槍手: 顧名思義主要負責輸出消滅蟲子,武器為加特林機槍,左輪手炮(傷害最高的單發武器)和C4(炸死隊友的神器)。擁有可讓全隊成員使用的滑索發射器,在跨越地形時非常高效,也可以在困難的戰斗中用來占據有利防守位置和滑來滑去躲避敵人攻擊(要記得先把飛蟲消滅了不然會被擊落)。

工程師: 武器為彈鼓霰彈槍,榴彈發射器和機槍塔。工程師的武器殺傷力不錯,但是彈葯相對吃緊,要善於利用機槍塔消滅敵人,擁有平台發射器可以製造一個平台,主要用來給偵察兵去挖高處牆體上的礦產,也可以用來過窄勾。

鑽機手: 武器為火焰噴射器,一把普通手槍和C4,火焰傷害有一個很大的優勢是可以穿甲,同時也能高效的清理大批的雜兵,探險工具為鑽機,鑽機毫無疑問是 探索 第一神器,可以處理任何地形,同時在撤離的時候可以強行挖到出口(當然最好是無路可走了再挖不然來不及)。

偵察兵: 武器為自動步槍和雙管霰彈槍,探險道具為照明彈和彈射勾爪。照明彈有著比其他職業的燈管更大的照明範圍、更久的持續時間和更好的適用性(可以粘附在牆壁表面),彈射勾爪最大的優勢是不限使用次數,配合工程師的平台發射器更是采礦神器。

因為硝石的分布是隨機的,有的時候很富餘,但有的時候很吃緊,在探險過程中最好別太磨嘰(太磨嘰就意味著要打更多輪次的蟲潮),也要節約資源,尤其是探險道具的使用,很多時候前期一次隨意的勾爪或者平台槍使用很有可能就意味著撤離路上近在咫尺的翻車。

在職業選擇完畢以後,就可以去任務面板選擇任務,然後開始采礦之旅了~。雖然家園的飛船里設施眾多,但對於新手階段的玩家是沒有意義的(大多數的選項並沒有開放)。


開始采礦:任務、戰斗與挖掘

按ESC可以獲得關於 游戲 基本常識的一些幫助內容。

從戰役開始,可以開始我們的采礦之旅。任務分為鹽坑(相對最為簡單友好的地形)、熔岩之心(有火焰環境傷害)、放射性區域(有放射性傷害)、水晶洞穴(有雷電環境傷害)、飛沙走廊、黴菌沼澤、密林從原、冰封岩層共8種地形上的采礦(收集一定數量的目標礦石,較為常見)、特殊物品收集(包括蟲蛋、化石等,一般在地圖較為深層和危險的區域,伴隨著守衛的異蟲敵人)、定點提取(需要更頻繁的防守更多敵人的進攻)、消滅任務(消滅一個強大的特定目標)、救援目標(需要保護目標並撤離,有較多的追擊敵人)。不同任務類型與不同地形的組合,加上隨機生成的地圖,構成了能帶來很好重復可玩性的別樣體驗。

存在地形要素的地圖,地形傷害往往是無法去除的,比如雷電晶體,雖然無法直接破壞,但是可以利用放電的間隙通過,還能利用它來給與異蟲傷害。

在選定任務以後,我們就可以進入鑽機,前往星球深處的岩層了。

進入岩層以後,第一件事是打開地形探測器進行掃描,不同於<異星探險家>和<starbound>大部分路線要靠自己挖。在深岩銀河中,除了稀鬆的土層,大部分的岩石和礦層破壞起來是很慢的,但是大部分任務地圖都會有已經形成了的洞穴,玩家需要做的是挖通這些洞穴的連接點,所以一定要善用地形掃描,第一時間對地圖的大致地形進行了解,並且有的放矢的進行挖掘。

如果是獨狼玩家,會全程擁有小機器人博斯科的陪伴,這個機器人有常亮的探照燈,可以挖掘玩家指定的地點(使用ctrl+右鍵),也可以攻擊敵人(當然傷害嘛,就很一般了)、還可以復活玩家(初始2次,可以在家園飛船升級)。

而如果是多人 游戲 ,那麼分頭行動(至少是22分組)很有可能是有必要的:工程師可以在重要目標地點放下平台留下標記,偵察兵快速探查近路,槍手提供繩索,鑽機手挖通洞穴鏈接點。一次高難度任務的順利完成很有可能需要一開始就慎重的規劃路線,越是復雜的地形越是如此。

在沒有光源的洞穴中,最為優先的任務就是照明,照明可以發現資源,敵人,也能在危險的區域規避地形傷害。在資源集中的區域可以使用偵察兵的照明彈,而其他人的閃光棒也最好是CD好了就扔。

任務中一般分為主要目標和次要目標,以採集任務為例,一般主要目標是區域特產的礦石,次要目標就是區域特產的植物。一般洞穴內除了任務目標的礦物與植物,還會有其他礦物和植物(包括用來升級武器模塊的稀有礦物)、金礦(任務完成後直接結算成金幣)、硝石(每80單位可以召喚一個補給艙,用來補給所有的消耗品彈葯)、血石(人物擁有可以回復的藍條護盾和不能自然回復的紅條血量,挖血石可以回復紅條血量)。

礦物類儲量的上限是40,如果接近儲量上限(一般一個礦塊就夠40了)需要呼叫礦騾過來存款,礦騾是一個造型類似無主之地小吵鬧的儲物機器人,除了存礦,還可以用來任務完成後呼叫撤離(完成主要目標即可呼叫撤離),在相對簡單的地形(沒有懸崖溝壑那種)玩家可以跟隨礦騾一起撤離(它會在身後不斷插下綠色熒光棒),但復雜地形最好還是跟著鑽機自謀出路了(因為它可以飛檐走壁你不行)。

任務完成後的撤離過程中會面臨源源不斷的追兵,很多情況下前面需要挖路,後面還需要斷兵,如果走散了往往會面臨任務失敗,但哪怕只有一個人能回艙也最好盡量爭取返回,全滅的話只有少量經驗,會失去全部其他任務獎勵。而根據任務環節中的目標完成情況、資源收集情況等會給與玩家經驗、金錢和物品獎勵。

戰役任務完成還會給與額外獎勵。


我把星球挖禿了,也變強了:家園與養成系統

資源收集類的 游戲 ,最終是為了讓玩家在不斷的 探索 與歷險中,利用獲取的戰利品來建設家園和養成人物,深岩銀河也不例外。一年多前我玩還在EA早期的版本時,並沒有這一塊的內容, 游戲 開始就是乘鑽機下井開挖。不過如今1.0的正式版在這一塊的內容已經相當完善了。

現今的正式版本有了一個作為基地的飛船,飛船內有各個隊員的艙位,裡面可以選擇職業,用績效兌換特長。

績效-特長系統類似於用成就點換技能,完成一定次數特定類型的任務都會獲得績效點。

使用績效點可以獲得各類特長,特長往往同時擁有被動效果和主動效果(在單次探險中可以有限次的使用)。除了績效系統,其他的養成元素主要分為武器&武器模塊和自定義外觀。

自定義外觀可以在自定義外觀的商店解鎖。除了人物的外觀,還可以自定義十字鎬的外觀(鋤頭才是本體?),初始可用的外觀選項不多,但隨著人物等級的提升會有更多可選的樣式逐步解鎖。

武器則是隨戰役任務的進度可以解鎖更多可用武器,而隨人物等級可以逐步解鎖各個模塊的使用,不過同一行的武器模組只能選擇一種來使用(在飛船內可以隨時切換),一般來說不要解鎖多個以免浪費資源。解鎖一般同時需要C幣和高級礦物,在飛船中還有礦物商店,可以用不需要的資源去交換相對緊缺的資源(但是算上手續費會血虧,一般不推薦)。

在職業晉升以後可以通過核心突破任務來獲取核心用來鍛造超頻模塊,超頻模塊是更為強力的武器模組。

類似於武器模塊,無人機也可以做各種模塊化的升級,在單人 游戲 中,無人機的作用非常重要,因此獨狼玩家很有必要盡快提升它的性能。

飛船中還有一些休閑 娛樂 場所比如酒吧,酒吧里部分飲料有提供臨時BUFF的功能~

此外還有點唱機。

也可以玩踢桶子進輪胎的小 游戲 。按ESC可以查看飛船地圖,點各個圓圈就可以查看各個機器的位置避免迷路。


深岩銀河(Deep Rock Galactic)的優點與不足

非常高的完成度

深岩銀河有著非常高的完成度,包括了作為教程的戰役任務流程(這個在早期EA階段是沒有的,是後續逐步完善的),包括了由晉升系統自然區分的新手&老手 游戲 階段,還包括了以資源採集為核心的一套完善的洞穴探險 游戲 玩法。這種完成度對於這種小型獨立 游戲 還是非常難得的。

非常好的優化與 游戲 表現

游戲 運行效果非常流暢,無論是靜態的模型效果還是戰斗、挖掘等過程中的物理特效都非常出色。而且優化非常出色,配置要求很低很少會有卡頓掉幀的情況出現。

頗有合作樂趣的核心玩法

四個職業的設計各有特色,在戰斗和 探索 中都可以形成多樣化的配合,當然本作存在友傷系統,也要提防著類似helldrivers中來自隊友的黑槍。

光源與地形造就的 探索 體驗

本作的任務洞穴中保持著沒有光照的狀態,這是一柄雙刃劍:在多人協作中,隊友的光源是你行動的指示燈,而在單人行動中,無邊的黑暗讓幽閉的恐懼感更強烈了:你在一個完全陌生危機四伏的環境中挖這礦,指揮台告訴你蟲群即將來襲。


不錯的節奏感:蟲群襲擊與緊張撤離

在任務過程中除了會遭遇一些異蟲,也會遇到定期的蟲群襲擊事件。

蟲群襲擊事件中會由一些重甲的異蟲帶著大量的雜兵對玩家進行圍攻。

按G可以使用各種手雷型的技能,比如工程師可以製造一個吸引火力的全息投影,在很多場合下(比如被瘋狂追擊的撤離環節)G技能往往能起到奇效。

而在收集滿資源,呼叫撤離艙以後更是沿途都會大量刷新異蟲,在5分鍾的倒計時中,玩家需要在漫無邊際、地形復雜的洞穴中找到出路,逃出生天。撤離毫無疑問是每次任務最為緊張刺激,讓人心跳加速的環節。

蟲群襲擊和撤離環節的緊張感讓相對單調的任務過程有了更多的跌宕起伏和心跳時刻,增加了 游戲 過程的節奏感。


戰斗環節的正反饋偏少

雖然存在著一些對戰斗增益的變異事件(比如殺蟲掉錢),但總體而言,戰斗環節的正反饋還是偏少。既然有這么多種類的外星異蟲,為什麼不能通過消滅他們收獲到更多特殊的戰利品呢?


沒有建造系統有點可惜

游戲 的養成系統基本集中在挖掘-強化武器的循環中,相對於其他類似 游戲 ,並不存在飛船的DIY系統,這也導致作為一款存在「刷刷刷」(反復做任務)屬性的 游戲 ,相對容易畢業(等級升滿模塊打造完畢),缺少了裝備畢業以後,繼續遊玩的樂趣。

深岩銀河是一款非常適合與朋友同樂的 游戲 , 游戲 內的每一個系統都不復雜,讓新的玩家可以相對容易上手,但是這些系統(不同的地形、任務類型、敵人類型、職業、武器等)相互之間有著不錯的化學反應,共同形成了一個以資源管理(血量、彈葯、探險道具)、資源收集(礦物獲取)、戰斗和裝備強化為循環的有趣的核心玩法。

但由於職業特性的高度區分(主要是勾爪繩梯鑽機平台槍這些 探索 道具)、高難任務的敵人強度和密度、並沒有適合單人遊玩去浸入的背景故事與劇情,本作並不適合很多雖然喜歡此類型,但是沒有朋友一起的獨狼玩家。

雖然沒有泰拉瑞亞那樣養成趣味更足的物品系統或者starbound那樣更有粘性的飛船改造環節,但相對輕肝度的深岩銀河也更適合和朋友一起享受合作探險的樂趣,你為他架好前行的勾索,他為你的撤離掩護背後,在一片歡聲笑語中 撤離失敗 享受合作 游戲 的樂趣:hey,那邊的矮人,我有十字鎬,你有酒么?

⑷ 找一部沒有一句台詞的紀錄片 關於文明的,大部分拍攝非洲的 幾年前看過的

TVB台慶紀錄片《活著》無線電視播放一連十集的紀錄片《活著》,以探討及反思人類活著的意義。是最近的。

⑸ 阿凡達劇情介紹

《阿凡達》劇情介紹:在未來世界中,人類為獲取另一星球——潘多拉星球資源,啟動了阿凡達計劃,並以人類與納美人(潘多拉星球土著)的DNA混血,培養出身高近3米高的「阿凡達」,以方便在潘多拉星球生存及開采礦產。

受傷的退役軍人傑克,同意接受實驗並以他的阿凡達來到天堂般的潘多拉星球。然而,在這唯美幽境里,地上爬的、天上飛的、土裡鑽的生物卻只只巨大且致命。

傑克背負重任,身處險境中,在與納美人首次意外接觸後,雖然開啟了溝通的可能,卻也即將面臨一場異想不到、浩瀚壯烈的世紀沖突,從中他也將獲得空前啟示。

(5)關於挖礦的紀錄片擴展閱讀

《阿凡達》角色介紹:

1,楚蒂·查孔

楚蒂·查孔是一個潘多拉星球上人類軍隊的飛行員,心地善良,非常同情納威人的遭遇,但是無奈立場不同,而不得不參與到人類對潘多拉大勢破壞的惡行,最後在緊要關頭,她實在忍無可忍。

2,邁爾斯·誇奇

邁爾斯·誇奇上校,一個嚴格的軍人,是阿凡達計劃的管理者,傑克·薩利就是被他招到潘多拉來操控納威人化身,他在潘多拉星球上已經呆了很多年,為地球人在潘多拉開采礦石提供強大武力保障。

3,帕克·塞爾弗里奇

帕克·塞爾弗里奇是阿凡達計劃的成員,也是一個技術工程師,是地球開采部隊不可或缺的人,他其貌不揚,但是充滿心機,認為納威人是人類資源開拓的絆腳石,為地球人開采資源而不折手段。

熱點內容
合約機怎麼賺錢 發布:2025-07-13 06:13:18 瀏覽:220
小鳥礦池一天可以賺多少 發布:2025-07-13 06:13:11 瀏覽:673
比特幣挖礦獎勵 發布:2025-07-13 06:05:09 瀏覽:861
比特幣有關的書籍 發布:2025-07-13 05:42:14 瀏覽:907
QOS數字貨幣 發布:2025-07-13 05:38:58 瀏覽:533
鏈十十區塊鏈通證 發布:2025-07-13 05:36:25 瀏覽:446
2016年華強北比特幣礦機 發布:2025-07-13 05:30:29 瀏覽:680
區塊鏈沒搞懂 發布:2025-07-13 05:25:47 瀏覽:202
usdt可以到哪裡辦理 發布:2025-07-13 05:11:01 瀏覽:890
離線的冷錢包能收到幣嗎 發布:2025-07-13 04:52:57 瀏覽: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