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挖礦知識 » 玻利維亞挖礦

玻利維亞挖礦

發布時間: 2023-04-03 21:44:42

1. 遠在南美洲的秘魯,為什麼會有這么多華人

秘魯的第一批中國移民,是被當作苦力販賣來的,七八十世紀隨著大量的移民潮,使得這里華僑猛增。據中新網報道,秘魯是南美洲華裔人口比例最多的國家,華裔的比例達到了秘魯總人口的15%。另外,根據史料,可以斷定秘魯是中國移民最先踏上的南美洲土地。目前,華僑華人的總人數已發展到約130萬人,其中土生華裔或混血華人後裔約120萬人。

馬來西亞統計局2016年數據顯示,總人口3166.07萬。華裔共664.8萬,占馬來總人口的21.00%。今,世界各地都遍布著華人的身影,他們雖然加入了外國國籍,身體里卻依舊流淌著華人的血液。菲律賓,目前華人數量在120萬左右。好幾百年前就有華人移民,大都是臨海城市或者外出勞作的人們。

2. 買的肖邦戒指內側有公平金

[腕錶之家 鍾表雜談] 近幾年來,蕭邦的「公平采礦」金屢屢在我們的視野中出現,但幾乎沒有在其他手錶品牌中有所耳聞,所以這就有點神秘了,為什麼只有蕭邦有,而其他品牌卻不用?帶著這個疑問,我們查詢了多方資料,漸漸撥開迷霧,想看看蕭邦「公平采礦」認證的金,有怎樣的「秘密」。

2017年蕭邦使用「公平采礦」金製作的L.U.C系列腕錶
在蕭邦官網上,我們可以看到最直觀的答案,什麼是「公平采礦」認證的金?即「獲『公平采礦』認證的金是經公平采礦(FAIRMINED)標准認證的小規模手工采礦者按照符合倫理道德准則的工序流程開採的金原料。采購獲『公平采礦』認證的金原料,即支持獲得認證的負責任的采礦者和他們的家庭嚴格推行符合礦區社會發展、環保、勞動條件和經濟發展要求的責任行為。」意思就是,這種金有明確的來源,有倫理道德、社會層面上的保障。

「公平采礦」認證的印記
這個解釋很有意思,因為它讓我們開始關注到手錶、珠寶的原材料。當我們在了解一款手錶或者珠寶時,我們首先想要了解的,是它的材質,它的設計,或者它的價格,但是我們極少數會去細究這些材料的來源,但是隨著國際組織、民間組織的引導和呼籲,我們開始關心起這些原材料,因為我們誰都不想購買一件使用非人道主義甚至非法獲得的材料,而製作的東西。我相信很多朋友看過一部電影叫《血鑽》,這種礦區對外提供大量的鑽石,但其採集的過程卻蔑視了人性、道德與法律,而這部電影所講述的事情,並非憑空捏造,類似的礦區真實存在過。

蕭邦首次用「公平采礦」金製作金棕櫚獎杯
蕭邦經「公平采礦」認證的金,能夠確保原材料在礦區開采過程中的合理、合法以及社會責任屬性,這不是一項單純的公益項目。蕭邦與責任采礦聯盟協力合作,敦促拉丁美洲礦區獲得公平采礦認證,這項合作包括改善礦區勞作條件,管理采礦行為對環境的影響等,以推進可持續發展奢侈產業的「The Journey」計劃。

ASM礦工
目前經過「公平采礦」認證的小規模手工采礦組織(ASM)為6個,這些組織均需要經過第三方的嚴格審查,才能獲得認證,並提供一個有效期,其中位於玻利維亞的Aurífera礦業合作社於4月到期,另有一個將於今年10月到期,其餘有效期至2018年二月或三月。這些被授權的小規模手工采礦者或組織,由IMO按照「公平采礦」標准進行審查,符合規定才能擁有「公平采礦」認證,並進入該認證平台交易。IMO是Ecocert集團的一部分,創建於1989年,總部在瑞士,但與超過90個國家有合作關系,專門從事有機、生態和社會標準的國際檢驗和認證服務。

除了礦區采礦者需要經過審查認證,中間的交易商業都需要審核認證,方能進行「公平采礦」金的買賣。同樣的,這些交易環節也有第三方監管公司進行監督審查,包括SCS國際、Mazars公司以及UL(Responsible Sourcing)。這三個機構,都是國際大型審驗公司,包括財務和物流等。經此三個公司認證,目前共擁有13個「公平采礦」認證供應商,其中瑞士有兩家,英國一家,美國五家,法國、加拿大、哥倫比亞、西班牙和秘魯各一家。此外,共有約133家授權經銷商,可以銷售「公平采礦」認證的製品,其中蕭邦是唯一一家珠寶手錶品牌,亞洲有五家授權的經銷商,分別是Dede Marconato(香港)、R Jewels(日本)、Earthrise(日本)、Hasuna(日本)以及Saught(新加坡)。
那麼從一個礦區到「公平采礦」認證,再到市場,都是怎麼運作的呢?首先,ARM(責任采礦聯盟)按照「公平采礦」認證的侍脊慎標准,對小規模手工采礦者或組織進行考察評定,這個過程需要18-24個月並且需要大量投資,然後由ARM致力於支持這些曠工進行認證,直接與他們實地對接,或者與當地合作夥伴組織進行合作,並由第三方機構進行審查以符合「公平采礦」認野盯證。一旦通過認證,這些曠工或組織就可以參與到「公平采礦」認證金的交易,礦工必須確保持續遵守「公平競爭標准」的要求,確保組織和社會發展和環境保護。

對於消費者而言,購買「公平采礦」認證的產品,首先可以放心,因為原材老敬料是具有社會責任性、可持續性的開采,具有社會價值;其次,有一個情感上的關聯;第三,能查詢到原產地;第四,通過購買對「公平采礦」產生積極的社會影響。
所以我們可以清楚的認識到,「公平采礦」認證是對原材料從礦區一直到最終進入消費層級,進行把控,對消費者乃至整個市場參與者來說,都很重要。就在前不久,有新聞爆料「大理黑麵包坊原料堆廁所外,產品疑流向部分學校」,這是很恐怖的一件事情,在監管不力的時候,市場會出現亂象,那麼消費者不僅花了錢,還成了受害者。不僅食品,在奢侈品行業,類似的監管和可持續發展意識,同樣重要,並且大多數市場參與者,正在遵守和積極推動這些標准,比如歐洲高級手錶所使用的鱷魚皮表帶,需經過認證才能出口。

3. 2014年哪國禁止比特幣

具體如下:
1、中國,中國官員多次向人民發出警告,遠離數字資產市場,並嚴厲打擊該國的挖礦以及國內外的貨幣兌換。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局副局長尹有平將加密貨幣稱為投機資產,並警告人們「保護好自己的腰包」。
2、玻利維亞,自2014年以來,玻利維亞全面禁止使用比特幣。玻利維亞中央銀行發布了一項決議,禁止比特幣和任何其他不受國家或經濟區監管的貨幣。
3、哥倫比亞,在哥倫比亞,不允許金融機構促進比特幣交易。Superintendencia Financiera 在 2014 年警告金融機構,他們可能不會「保護、投資、經紀或管理虛擬貨幣業務」。
4、伊朗,比特幣與伊朗政權有著復雜的關系。為了逃避嚴厲的經濟制裁的最壞影響,伊朗轉而採用利潤豐厚的比特幣采礦業來為進口提供資金,為此,伊朗當局發布了為期四個月的比特幣開采禁令。

4. 南方老地震,這是怎麼回事

地下被挖礦的人,挖的太空,在一個海洋氣候是影響土地沙化的源頭,舉個例子,河裡的沙子帶泥土的成分百分之50、江邊的沙子攜帶泥土成分百分25、海邊攜帶泥土成分百分之0,再加上大陸架被挖的空虛,所以塌陷很嚴重,因為如果有常識的話,就想想學校里學的地理課,地震是什麼在運動,可是全是塌陷,所以最簡單的就是人為因素形成的地表面塌陷,大陸的肚子空了,並非地震。

5. 重新認識區塊鏈:1550餘個應用案例帶來的啟示

作者:冉偉

(本文節選自《2021全球區塊鏈應用市場報告》)

當我們談論區塊鏈的時候,但凡對區塊鏈有所了解的人都能夠就相關主題或多或少地表達出自己的一些見解。例如:從技術體繫上看,區塊鏈是分布式數據存儲、點對點傳輸、共識機制、加密演算法等計算機技術的新型應用;從功能屬性上看,區塊鏈具有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全程留痕、可以追溯、集體維護、公開透明等特徵。

回顧區塊鏈的 歷史 ,就繞不過比特幣。2009年1月3日,序號為0的比特幣創世區塊誕生。幾天後,也就是2009年1月9日,序號為1的比特幣區塊誕生。當兩個區塊連接起來時,區塊鏈就此「橫空出世」。

化名為「中本聰」的比特幣發明者可能自己都很難想像:在過去12年間,以比特幣為中心,一個龐大的「加密貨幣家族」已經在全球金融市場掀起一場持續至今的「巨浪」。其間,與加密貨幣相關的創新與風險交織,進步與泡沫同在,追捧與批判共存,並推動著各國政府部門不斷完善貨幣與金融體系、 社會 治理與監管體系。

與此同時,與比特幣相伴相生的區塊鏈同樣在快速進化,而且早已超越「比特幣的底層技術」范疇,應用到了 社會 與經濟發展的各個角落。

那麼,區塊鏈到底通過什麼樣的機制發揮作用,相比傳統技術和模式到底有哪些優勢,其應用效果到底如何?在資本實驗室與遠望智庫聯合發布的《2021全球區塊鏈應用市場報告》中,我們通過對2020全年和2021年一季度全球1550餘個應用案例的研究,試圖為上述問題提供具有一定實證性的答案。同時,基於這些案例的研究,我們可以建立起對區塊鏈的重新認識:區塊鏈即信任、區塊鏈即共享、區塊鏈即交易、區塊鏈即替代、區塊鏈即效率。

在比特幣創世論文《比特幣:一種點對點電子貨幣系統》中,「中本聰」反復強調了比特幣具有不依賴於「可信任第三方」的特性,也就是「去中心化」的特性。

反過來看,比特幣的底層技術——區塊鏈恰好正是為「信任」而生。換句話來說,重塑數字化時代的「信任」是區塊鏈最基礎的功能,只不過這種信任由人與人之間、法人主體之間的信任轉換成了機器與機器之間、區塊與區塊之間、節點與節點之間的信任。有趣的是,後續誕生的「智能合約」功能通過與區塊鏈的融合又進一步強化了這種信任。

身份編碼與認證是實現上述信任機制的第一步,分布式身份識別(Decentralized Identity, DID)系統是其中的核心。有了DID應用,從個人到組織,再到物聯網設備,從實體物品到虛擬產品,都能夠被賦予數字「身份」,並實現可信交互。也正因為此,基於區塊鏈的存證、賦權、驗證、流通、交易才得以實現,也才有了區塊鏈在各行業的落地實施。

來自全球的應用案例顯示,新的信任機制為 社會 與經濟運行提供了新的規則和動力:

l 中國正在全面推進區塊鏈電子證照的應用,企業與居民得以享受更高效、便捷的政務服務;

l 「一魚一碼」、「一果一碼」、「一茶一碼」等應用正在推動全球農產品防偽溯源與食品安全體系的升級;

l 通過區塊鏈與大數據、人工智慧的結合,企業的信用「畫像」更為精準,並能夠據此獲得更快捷、成本更低的融資服務;

l 公益機構紛紛將愛心善款「上鏈」,以形成更透明、更規范的公益跟蹤與管理系統;

l 中國相關城市啟動基於區塊鏈的氣瓶產品追溯管理系統,氣瓶檔案信息源頭可信度與氣瓶安全管理水平大幅提升;

l 德國正在為其分布式能源資產建立基於身份認證的數字注冊系統,以推動可再生能源開發與交易,並應對數字化能源時代的到來……。

在區塊鏈的三種類型(公有鏈、聯盟鏈、私有鏈)中,聯盟鏈得到了最廣泛的應用。除了對技術性能、運行效率、可操作性、預期成果等方面的考量,這主要是因為聯盟各方已經具備一定的信任基礎。這也從另外一個角度表明:在超越比特幣等加密貨幣的區塊鏈應用中,「多中心化」,而非完全的「去中心化」是更為現實的一種選擇。

此外,不可否認的是:不同於比特幣「挖礦」所依託的工作量證明機制,區塊鏈在實際應用過程中並不能從源頭上完全確保上鏈數據的真實性。也就是說,某個聯盟成員或節點可能會有意無意地提供虛假數據。不過,藉助區塊鏈不可篡改、可追溯、多方共識等特性,聯盟可對造假行為進行識別,並作出相應的懲罰,例如將造假成員「踢出」節點。因此,在某種意義上,基於區塊鏈的信任在很大程度上是建立起聯盟成員對數據真實性的敬畏,以及對數據造假行為的震懾。

如果說「信任」是區塊鏈應用的基礎,數據共享就是區塊鏈應用的核心。沒有數據共享,就產生不了合作,區塊鏈的落地應用便無從談起。

l 國家外匯管理局「跨境金融區塊鏈服務平台」試點已全面鋪開,通過外匯局、稅務、銀行及企業相關市場主體之間的信息交換推動了外貿出口業務的發展;

l 台灣11家保險公司聯合建立的「保全/理賠聯盟鏈」投入運營,各公司在該平台實現了「單一申請、文件共通」;

l Contour、TradeLens等區塊鏈平台通過企業、金融機構、航運公司、碼頭、海關等機構間的數據協同,正在重塑全球供應鏈,並為國際貿易的數字化變革提供動力……。

l 在中國,政府各部門間通過數據協同,實現了「一數一源、一源多用、一網通辦、全程網辦」;

l 通過「司法鏈」平台,各類電子證據得以與公證、仲裁、司法鑒定、法院等司法機構無縫對接,在提高司法體系效率的同時降低了成本;

l 面向全國基層法院的「審判輔助性事務跨域協作機制」可實現不同地域法院之間的「跨域送達、跨域取證」,有效提升了審判輔助性事務效率和審判質效,降低了司法運行成本……。

l 中國「粵港澳大灣區組合港」項目正式啟動,可支持大灣區五大直屬海關轄區之間貿易各方的互聯、互通,成為大灣區首個貫通港口、海關、物流、企業、金融等貿易全流程的互聯共享區塊鏈網路;

l 日本KDDI電信、日立公司、關西電力、積水建房等大型企業組建區塊鏈聯盟NEXCHAIN,以形成跨行業的房地產信息共享與管理模式,並推動跨行業創新;

l 法國雷諾集團完成其區塊鏈項目「XCEED」的測試,用於在零部件供應商和 汽車 製造商之間共享合規信息,並簡化合規認證……。

上述金融、政務及各行業的應用案例雖然只是少數的典型案例,但也足以說明:一方面,數據共享是區塊鏈應用的內在要求。在具體實施上,一切都要從打破「數據孤島」與「信息不對稱」開始;另一方面,區塊鏈的應用實踐又反過來推動了跨層級、跨部門、跨行業、跨區域、跨國界的數據共享和前所未有的合作。

由上述案例還可以看出,基於區塊鏈的透明度、安全性、可信任性等特徵,數據共享讓原本看起來不太可能的合作得以達成,並形成更多的開放式創新成果;數據共享能夠有效提升商業體系、金融體系與 社會 治理體系的運行效率;各類組織在與外部機構進行數據共享與合作的同時,促進了自身的組織變革、流程變革。

在信任與共享的基礎上,「交易」是區塊鏈應用價值最直觀、最深層次的體現。目前,區塊鏈正在開啟全球各行業交易模式變革的新篇章。

從功能架構上看,基於區塊鏈的交易絕非只是交易環節的變革,而是綜合了區塊鏈的各項獨特功能,是對防偽溯源、供需對接、倉儲物流、支付/結算、供應鏈融資、保險、網路安全等區塊鏈應用的一體化整合。

從應用形態上看,基於區塊鏈的交易超越了產品或服務交易的傳統概念,代表了更廣泛的數據在流通中的價值實現。

從應用場景來看,基於區塊鏈的交易涉及實體產業的升級、金融行業的數字化進階,以及「通證經濟」的創新應用。

在實體產業,以農業區塊鏈的應用為例:一方面,基於區塊鏈的供應鏈溯源已經成為食品安全的重要屏障;但另一方面,對於種植者或養殖者來說,供應鏈溯源功能還遠遠不夠。如何幫助他們擴大農產品銷售,並盡可能獲得更多收入,才是區塊鏈技術持續推動農業發展的「硬道理」。在其它行業,這一點同樣適用。

在上述背景下,全球實體產業的新型交易平台不斷涌現:

l 印度政府使用區塊鏈平台幫助偏遠地區的農民銷售農產品,以在減少中間費用的同時,獲得更高收入;

l 瑞士公司Cerealia搭建基於區塊鏈的農產品貿易和融資平台,以推動全球新興市場國家的農產品出口;

l 全球最大的獨立精製糖生產商、阿聯酋Al Khaleej糖業公司推出基於區塊鏈的糖產品交易平台DigitalSugar.io,實現基於現貨的國際原糖交易;

l 江西贛州上線基於區塊鏈的國際木材電子交易平台,對木材交易進行全流程上鏈管理,並將為木材市場提供監管雲倉、物流、金融、保險等全產業鏈服務;

l 山東省啟動山東互聯網中葯材交易平台,將通過區塊鏈等技術實現質控、交易、支付、結算和監管的線上一體化服務;

l 蘇州相城區渭塘鎮發布基於區塊鏈的珍珠在線交易平台,對珍珠核心參數及檢測報告上鏈存證,還將增加供應鏈管理、貿易金融、智能合約、支付結算、激勵機制等功能;

l 霍尼韋爾公司推出飛機零部件新件與二手件在線交易平台GoDirect Trade,為大型製造商如何將區塊鏈應用於零部件交易與流通提供了有價值的參考……。

在金融行業,區塊鏈正在從證券交易、資產證券化、貿易融資、跨境結算等方面推動金融交易業務的數字化進階:

l 澳大利亞國家證券交易所推出基於分布式賬本技術的數字證券交易平台ClearPay,可提供當日多幣種、實時DVP結算,並將替代原有的交易所結算系統;

l 瑞士公司Finka以玻利維亞有機牧場的牲畜為標的推出了相關的證券化代幣投資平台,以促進當地畜牧業發展;

l 美國公司Securitize建立了基於數字證券的日本房地產投資平台,旨在盤活日本農村的閑置不動產,並提升農村經濟活力;

l 中國郵儲銀行與建設銀行完成首筆跨區塊鏈平台福費廷交易,華夏銀行昆明分行首次實現二級市場福費廷轉售業務;

l 南京鋼鐵分別與澳大利亞力拓公司、巴西淡水河谷公司完成了基於區塊鏈的鐵礦石交易;

l 寶鋼股份與澳大利亞力拓公司完成首單基於區塊鏈的人民幣跨境結算交易……。

當然,在區塊鏈推動金融交易業務進階的同時,與區塊鏈、加密貨幣相關的炒作、騙局、洗錢、網路攻擊等陰暗面如影隨形。如何既能持續推動金融創新,又能進行高效的風險防控,以及對違法犯罪的有力打擊,是一個需要長期應對的重要問題。從全球來看,中國在這方面已經做出態度鮮明、措施嚴厲,並富有成效的回應。

實體產業、金融行業藉助區塊鏈實現的交易變革只是區塊鏈改變傳統交易方式的初級階段,「通證經濟(Token Economy)」才是區塊鏈「交易」功能的更高層級。

在「通證經濟」的框架下,從電子證照到技能證明,從信用記錄到公益活動參與記錄,從社交媒體軌跡到碳減排行動,當各種數據成為被加密的數字權益證明,並且可流通、可交換的時候,就被賦予了「通證」功能。

撇開「非同質化通證(Non-Fungible Token, NFT)」的投資/投機熱潮不論,我們已經可以看到全球為數不少的「通證經濟」早期應用:

l 由奧地利政府支持的HotCity項目通過眾包模式與區塊鏈、 游戲 化代幣的結合,鼓勵居民提交供暖余熱熱點,以更高效地滿足城市供熱需求;

l 福特公司為採用混合動力 汽車 的商業和市政車隊建立「綠色里程」,以幫助改善城市空氣質量;

l 河南新鄉市衛濱區在其區塊鏈產業園項目中基於商家和企業積分體系發行通證,以建立新型商業服務平台;

l 成都市發布基於區塊鏈的社區治理產品「鏈動社區」,居民可通過志願者服務等活動獲得該平台的「時間銀行」積分,並兌換成社區商戶提供的福利和優惠;

l 全球非營利組織「移動開放區塊鏈計劃」的電動 汽車 充電網路工作組(EVGI)啟動去中心化 汽車 充電技術的全球標准系統,涵蓋了通證化碳信用(TCC)場景;

l 區塊鏈獎勵平台MiL.k與韓國零售商合作,為其會員提供基於區塊鏈的積分管理服務。會員可通過MiL.k平台將現有積分轉換為本地MLK通證,也可以兌換成其他第三方積分……。

由上述案例及更多的案例可見,「通證經濟」具有幾個顯著特徵:

「通證經濟」為更廣泛的數據賦予了資產屬性和可交易屬性,並通過跨領域、跨平台的互信與流通,能夠提高整個 社會 與經濟系統的運行效率;

「通證經濟」是一種新的價值創造和實現過程,不一定直接以貨幣為交易媒介,而是更多體現為各種要素、資源的互換互利與重新配置;

「通證經濟」往往與激勵機制結合在一起,通過對「好人好事」、「好企業」、「好機構」的激勵,將有效重塑 社會 價值體系與 社會 信用體系。

總體而言,「通證經濟」將催生出新的生產要素,將重塑生產關系,並極大地解放 社會 生產力;「通證經濟」代表了「信息互聯網」向「價值互聯網」的進化,昭示著數字經濟最激動人心的未來;基於區塊鏈的「通證經濟」已經初見倪端,並開始對經濟運行、 社會 治理,以及每個人的生活方式帶來持續可見的變革。不管是各類機構,還是個人,都應該為這場變革做好思想與行動上的准備。

與其它新技術一樣,區塊鏈在應用和普及過程中,不斷產生著平台、媒介、模式、方法等方面的替代效應:實體證件被電子證件替代,信用記錄被通證替代,人工審核被數據驗證替代,城市管理平台被「城市大腦」替代……。

這樣的替代已成常態:

l 阿根廷央行開始就新的區塊鏈清算系統展開概念驗證,該系統可能會替代現有清算系統;

l 韓國造幣和安全印刷公司(KOMSCO)拓展區塊鏈數字禮券業務,以替代紙質禮券,並在紙幣和硬幣發行量大幅下降的同時實現了創紀錄的營收提升;

l 中國各地法院在不動產查封執行中開始採用區塊鏈電子封條替代傳統的紙質封條;

l 上海市法院系統正在通過人工智慧、區塊鏈等新技術的採用, 探索 以數字化庭審記錄替代人工庭審筆錄;

l 日本公司SUSMED推出「使用區塊鏈技術的臨床數據監測系統示範」試點,表明葯物或醫療設備臨床試驗中必要的監控過程可以使用區塊鏈系統進行替代;

l 支付寶與悟空租車合作推出「刷臉」租車服務,通過區塊鏈技術與信用免押模式,遊客只需「刷臉」即可租車,通過手機操作就能歸還車輛;

l 在新冠疫情下,中國各地方政府密集推出結合區塊鏈技術的「非見面、不接觸、零跑腿」式政務服務,替代了傳統的線下服務方式,為疫情期間的遠程招投標、「雲端」通關、金融支持、復工復產等工作的順利進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此外,我們還可以看到,通過區塊鏈技術的使用,各類企業級服務同樣在實現替代與進化:從紙質合同到電子合同,再到基於程序化、可自動執行智能合約的區塊鏈合同,區塊鏈正在推動合同簽署進入「鏈簽約」時代;從線下的人力資源公司到線上的人力資源平台,再到基於區塊鏈的人力資源市場,全球人力資源服務已經經歷了從1.0時代到2.0時代,再到3.0時代的持續變革。

總體來看,當區塊鏈「侵入」到各行業,便「毫不留情」地刪除著一切不必要的環節和流程,一切不必要的人工操作,並加速迎接無紙化、無人化、自動化時代的到來。

在我們分析全球1550餘個區塊鏈應用案例的過程中,類似「提高」、「加快」、「縮短」、「降低」、「減少」、「節約」、「節省」等詞彙頻頻出現在我們的眼前。這些詞彙表明,效率的提升是區塊鏈應用各方的共同追求,也是區塊鏈替代效應的最直接成果。

眾多的應用實踐正在為此添磚加瓦:

l 肯亞公司Shamba Records為該國農民提供區塊鏈溯源、交易與融資服務,目前已覆蓋6000多小型農戶,並幫助他們將收入提高了至少40%;

l NTT DATA、三菱等公司參與投資的區塊鏈貿易平台TradeWaltz完成試運行,結果顯示該平台最多能夠削減傳統貿易流程50%的工作量;

l 沃爾瑪加拿大公司通過DL Freight區塊鏈平台的應用,將其與承運人之間的發票糾紛顯著降低了97%;

l 國網公司電力交易存證溯源查詢平台投入運行,實現了注冊用戶的真實性審核全流程自動化,節省了99%的可信人工審核時間;

l 中遠海運集運與山東港口集團青島港合作推出區塊鏈無紙化進口放貨模式,平均每個集裝箱可為客戶節省提貨時間近24小時;

l 浙江台州利用「物聯網+區塊鏈」回收系統解決海洋污染治理難題,相比傳統處理方法,該回收系統可以節約94%的人力成本和84%的運營成本……。

綜上所述,通過信任機制、共享機制與交易機制的共同作用,區塊鏈形成了明顯的替代效應,提高了金融、政務與各行業的運營效率,並將持續形成系統性的變革。這種變革重塑著人與機器、人與 社會 、人與環境的關系,並清晰地指向三個終極目標:效率、福祉與環保。

6. 秘魯紙幣簡介-

秘魯的原始居民是印第安人。公元11世紀,印第安人開始定居在庫斯科,農業和手工業高度發展消談。13世紀,屬於奇楚亞的印加部落自庫斯科盆地向外擴張,1438年佔領整個秘魯和附近一些地區,建立以庫斯科為首府的印加帝國。1531年,弗朗西斯科·皮薩羅率西班牙遠征隊入侵,翌年11月16日在卡哈馬卡誘俘了印加國王阿塔瓦爾帕,勒索大量財寶後背信棄義地將他處死。1533年,秘魯淪為西班牙殖民地。

1542年,西班牙王室在利馬設總督府,建立秘魯總督區,成為西班牙在南美殖民統治的中心。當時秘魯商業發達,商人操縱著大部分南美的進出口貿易,西班牙人從南美掠奪的貴重金屬及其他物資均從秘魯運出。殖民者在秘魯大肆侵佔土地,強制推行「米塔制」,迫使印第安人到礦場從事奴役性勞動,致使印第安人大量死亡。為反對西班牙殖民統治,印第安人舉行過多次起義,其中規模較大的有1535年的曼科起義、1742年的胡安·桑托斯起義和1780 1781年的圖帕克·阿馬魯起義。

1821年7月28日宣布獨立,建立秘魯共和國。

1951年-1966年之間發行了幾版紙幣,面值分別是5、10、100、500索爾,圖案都是一樣的,版別不一樣,顏色不一樣。

10索爾(1966年版)

正面:手持矛和盾牌的自由女神坐像

背面:國徽、面額、紋飾印刷:ABNC

1968年,發行了新一版紙幣,面值分別是5、10、50、100、200、500、1000索爾。1969-1977年之間不斷再版,下面就介紹一下這套錢幣中的幾個低面值紙幣,高面值紙幣市面很難見到了。

5索爾

正面:印加帝國第九代國王帕查庫蒂克 Pachacutec 1438-1471。他建造了舉世聞名的馬丘比丘城。左面圖案是印加王朝出土的日用陶器。中間是國徽圖案。

背面:印加文化遺址——沙克沙華孟要塞 (Sacsahuaman),是當時的拿棗碰印加帝國建造的一些巨大的紀念碑,在庫斯科附近的SACSAHUAMAN要塞,用巨大的尺寸極為精確的多邊形石塊拼接在一起構成建築。

印加文明,11-16世紀土著人印第安人創建的王朝,帝國頂峰時期的版圖曾經涵蓋了整個南美洲西部。包括現在的秘魯、厄瓜多、哥倫比亞、波利維亞、智利和阿根廷。是美洲三大文明之一。源於印加文明的土豆和玉米,仍為現代人受益。古首都是庫斯科(Cusco),被譽為印加文明的搖籃。

國徽簡介

秘魯國徽中心圖案為盾徽。盾面左上方是一隻南美駱馬,為該國國獸,代表國家的動物資源,也是秘魯民族的象徵之一;右上方是一棵金雞納樹,代表該國的植物資源;下半部為一隻象徵豐饒的羊角,代表該國的自然資源和礦藏。盾徽上端為一個綠枝葉環;兩側各有兩面秘魯國旗。

10索爾

正面圖案為印卡·加西拉索·德拉維加(西班牙語:Inca Garcilaso de la Vega;1539年4月12日-1616年4月23日)麥士蒂索人,作家,擁有西班牙人與印加人的血統。西班牙「新體詩」的第一位偉大詩人。門多薩和古斯曼家族的後裔。加爾西拉索·德·拉·維加 1503 年出生於托萊多,受過貴族教育,通曉希臘語、拉丁語、義大利語和法語。1520年擔任查理五世的宮廷侍衛。1523年被封為聖地亞哥騎士。參加過遠征義大利、奧地利、突尼西亞等地的戰爭。1530年隨女王去法國,游歷巴黎等地。後因婚姻問題違背朝廷意志而失寵,被放逐到歐洲一個島上。

背面圖案是的的喀喀湖,是南美洲海拔最高、面積最大的淡水湖,也是世界最高的淡水湖之一。位於玻利維亞和秘魯兩國交界的科亞奧高原上,被稱為「高原明珠」。面積有8,330平方公里,湖海拔3,812米,水深平均100米,最深處可達256米。其中2/5在秘魯境內。湖為群山環抱,景色秀麗,湖岸蜿蜒曲折,形成許岩空多半島和港灣。秘魯境內有45條河流注入此湖,僅有東南角的德薩瓜德羅河為湖的出口。的的喀喀湖是南美洲印第安人文化的發源地之一。印第安人稱為聖湖。阿依馬拉族認為,他們世代崇拜的創造太陽和天空星辰的神祗也來自湖底。在湖中及沿岸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從遠古起,印第安人用香蒲編成小舟或筏子,下湖捕魚。湖中還有幾十個印第安人烏羅族居住的「漂浮島」,它們是用香蒲在湖面堆集而成的人工島,島上的居民都以捕魚為生。湖岸的印第安人從遠古起使用鳥糞肥種植玉米、土豆等農作物。他們在雕刻、建築、冶金、制陶方面都達到很高水平。

50索爾

正面:秘魯印第安革命家圖帕克·阿馬魯二世 Tupac Amaru II 1740-1781。出生於秘魯廷塔省蘇里馬納村一個印第安人家庭,父親是家鄉附近3個村的酋長。父親死後,他的哥哥克萊門特繼任了酋長的職位。圖帕克·阿馬魯二世是拉丁美洲民族解放運動的先驅,是秘魯印第安人反對西班牙殖民統治起義的領袖者。早期對西班牙殖民者抱有幻想,後來受美國獨立運動影響,領導印第安人起來反抗西班牙殖民統治,從者眾多,後來因叛徒告密,被捕,被西班牙殖民者四馬分屍。兩個世紀以來,圖帕克·阿馬魯二世的名字和業績在秘魯以至拉丁美洲印第安人民中間世代傳頌,婦孺皆知。他所發動的1780年11月4日大起義嚴重動搖了西班牙在秘魯的殖民統治,揭開了拉美獨立戰的序幕。

左面圖案是兩個工人在手工鍛造鋼鐵工具。

背面:秘魯的一個 歷史 文化小鎮 Tinta 的一處教堂景觀。

1976-1987年間,為了應對國內的通過膨脹,又發行了新版大面值紙幣,分別是1000、5000、10000、50000、100000索爾。

1986年,進行了幣值改革,廢除了貨幣單位索爾(Soles de oro),換成了蒂爾(Intis),1蒂爾 100索爾,發行了新的貨幣,面值分別是10、50、100、500、1000、5000、5000、10000、50000、100000蒂爾。

10蒂爾

正面是秘魯作家裡卡多.帕爾馬,里卡多·帕爾馬Ricardo Palma(1833—1919) 秘魯浪漫主義作家、學者。一生在動盪年代中度過,未受到系統正規教育。先後當過法庭書記員、會計、圖書館員等。1860年因參加政治斗爭流亡到智利。1863年回到利馬,參加反對西班牙的革命運動。。1868年在巴爾塔政府中任職。1872年辭去政府工作,專心著作。1884年受命重建被智利軍隊摧毀的國家圖書館,任國立圖書館館長,直到1912年退休。以50年時間寫成了7卷集巨著《秘魯傳說》。

背面是秘魯農業耕種、收割的畫面。

50蒂爾

正面圖案為是尼古拉斯·皮耶羅拉 Nicolas de Pierola (1839-1913),1883-1885任秘魯總統,曾參加過1879年的南美太平洋戰爭。

背面是油田生產場景。

100蒂爾

正面圖案為拉蒙·卡斯蒂利亞(Ramón Castilla,1797年8月31日 - 1867年5月25日),全名拉蒙·卡斯蒂利亞·馬克薩多(Ramón Castilla y Marquesado)。秘魯軍人,國務活動家,出任過四屆秘魯總統。他是秘魯 歷史 上最著名的軍事領袖和民族解放者,指揮軍隊使得秘魯成為一個獨立的國家。他在多明戈·涅托死後短期出任總統(1844年),後在1845年至1851年、1855年至1862年兩次出任總統,1863年再次短期出任總統。

背面是秘魯紡織廠女工工作的場景。

500蒂爾

秘魯印第安革命家圖帕克·阿馬魯二世 Tupac Amaru II 1740-1781。叛徒告密,起義失敗後,被西班牙統治者四馬分屍。

背面是秘魯最高山峰瓦斯卡蘭山,是秘魯中西部安第斯山脈山峰,海拔6768米,山頂終年積雪。這里登山運動和 旅遊 業發達。畫面中是登山運動員在登山。秘魯的地形是安第斯山脈縱觀南北,山體佔全國面值三分之一,全境從西向東分三個區域,西部沿海區是狹長的乾旱地帶,是熱帶沙漠區,氣候乾燥溫和,有斷續分布的平原,灌溉農業發達,城市人口集中,中部山地高原區主要是安第斯山中段,平均海拔4300米,亞馬遜河發源地。東部是亞馬遜的熱帶雨林,屬於亞馬遜的上游流域,是山麓地帶與沖積平原,終年高溫多雨森林遍地,地廣人稀,是秘魯新開發的石油產區。

1000蒂爾

正面人物為M. Caceres(他在秘魯 歷史 上是個重要人物,一支反政府武裝就以他名字命名)

背面圖案為秘魯Chan-chan遺址及發掘出的文物。

昌昌古城是南美洲古印第安文明中奇穆王國的都城,位於秘魯北部從11世紀起存在了約500年,1470被印加帝國征服後衰落。昌昌古城是美洲最大的泥土建築群。最具特色的是其 歷史 建築及建築上的裝飾浮雕圖案。這些或連續出現的符號化圖案多取材於自然界或當地的動物,造型簡約,卻頗為形象非常獨特。城牆和房屋用粘土、砂礫和貝殼粉末建成,極為牢固。城內許多房屋的牆壁上都裝飾有壁畫,題材多取自於生活中常見的樹木、鳥獸、蟲魚等。很多牆上還飾有以捕魚為內容的浮雕。

奇穆文化約存在於11 15世紀間,分布在秘魯北部廣大地區,農業生產發達,有大規模的灌溉網。昌昌古城是美洲最大的泥土建築,也是全世界最大的古城遺址。「昌昌」在奇穆語中代表「太陽」的意思。

16世紀西班牙殖民統治者侵佔了這里,大肆掠奪並對該城進行了破壞,昔日繁華的昌昌古城,變成我們今天所見到的一片荒漠、殘垣斷壁。

5000蒂爾

正面圖案為近代民族英雄弗朗西斯科博洛涅西(Francisco Bolognesi)上校。1816年生於利馬,本在阿雷基帕市的聖傑羅姆大學神學院做研究,後來加入了秘魯軍隊,在太平洋戰爭中,為保衛秘魯國犧牲在智利的阿里卡(Arica)戰役上。在利馬廣場中央有1925年為他立碑鑄像。利馬在1928年也專門修建了一座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博洛涅西廣場(Plaza Bolognesi)。

背面是礦工在地下礦洞里挖礦。

5000蒂爾

正面圖案為秘魯海軍上將Miguel Grau,他在太平洋戰爭中以一己之力跟智利海軍耗了大半年,最後犧牲在智利,是秘魯人民心目中最偉大的民族英雄,2000年他被評為「El peruano del milenio(一千年來最偉大的秘魯人)」

背面圖案是三個漁民在漁船上整理漁網,為捕魚做准備。

10000蒂爾

正面:秘魯詩人塞薩爾·巴列霍 Cesar Vallejo (1892~1938),秘魯現代詩人,生於安第斯山區,父母皆有印第安人血統。一生貧困,且思想激進。他是秘魯最重要的詩人,也是拉美現代詩最偉大的先驅之一。他的詩既狂野原始,又溫柔美麗;既真摯可觸摸,又具有濃烈的超現實主義色彩。而在多年之後,越來越多的人認為巴列霍是比聶魯達更偉大的西班牙語詩人。

背面:巴列霍的出生地——秘魯北部山區的聖地亞哥·德·丘科Santiago de Chuco街景。

50000蒂爾

正面圖案為維克托·勞爾·阿亞·德拉托雷Víctor Raúl Haya de la Torre (1895-1979),秘魯政治領袖,曾任秘魯總統。出生於秘魯北部城市特魯希略。1913年考入特魯希略國立大學,學習文學。在大學時期結識了秘魯詩人塞薩爾·巴列霍(César Vallejo)。後就讀於利馬的聖馬科斯國立大學。思想進步,對當下時事多有不滿,致力於改革,並成立了Universidades Populares Gonzalez Prada組織,為之後組建人民黨奠定了基礎。1923年,他因對政府提出不當的言論,被奧古斯托·萊基亞·薩爾塞多政府流放,1924年5月7日在墨西哥城組建了秘魯人民黨。1931年,他回到秘魯競選總統。同年遭到15個月的判刑,他的政黨被強行解散。1945年,他推舉布斯塔曼特·伊·里韋羅為總統候選人,參加競選獲勝。然而在1948年10月部分黨員在卡亞俄策動海軍起義失敗,人民黨再次遭到解散,重新轉入地下。同年11月,曼努埃爾·阿圖羅·奧德里亞·阿莫雷蒂政變後,他前往利馬的哥倫比亞大使館尋求庇護,之後流亡哥倫比亞,直到1954年回國。他的政黨於1956年才恢復合法地位。1962年他宣布競選總統,獲得了微弱的勝利。但是軍政府重新在1963年舉行選舉,他在競選中落敗。1979年在他臨終前,參加了制憲會議,簽署了秘魯新憲法。

背面是議會會議室。

7. 勇敢的心跟阿凡達有關系嗎

這兩天電影比較火,關於這個片背後的一些邏輯幾年前就像寫來著,借著第二次復映,我把這些想法說說,當然了,我是借著電影說歷史,借著歷史說現實,不討論電影的好壞。

咱們先說電影里的幾個基本隱喻:

星際時代≈大航海時代

地球人≈歐洲殖民者

科學家≈皇家科學院的學者們

潘多拉≈美洲大陸

納美人≈印第安人

電影里暗示的實在是太多了,而且是個大雜燴,比如最明顯的,納美人長得都是些藍人,大家第一反應想到啥?

當然是「凱爾特靛藍突擊者」,也就是《勇敢的心》里邊那伙把藍色塗臉上的人,真實歷史中他們的塗裝比電影里誇張得多,赤身裸體,渾身塗藍,遠遠看起來就是個小藍人,可不就跟納美人似的?

再比如納美人熱愛「絕灶騎射」,這肯定不是印第安人的特點 ,美洲大陸上沒有馴服的大牲口,所以這個設定又跑歐洲那邊的游牧部落去了。納美人還拖了個大辮子,可能在他們的眼裡,大清跟印第安人差不多。至於項圈和小臟辮,又明顯是非洲特色。下圖就同時出現了非洲,印第安人,大清的三種發型。

而且電影里反復講到「鏈接」,納美人認為他們和整個自然是一體的,完全融合的,而且他們說能聽見祖先的低語,博士死前也說看到了聖母愛娃,其實就是說,在潘多拉上,死了的活著的,動物或是人,都是鏈接在一起的。問題是現實世界裡,還誰有這種奇葩的觀念?

那必須是印第安人啊,印第安人覺得萬物都有靈魂,萬物都是一體的,甚至山川湖泊動物和人類之間,都有鏈接。這也是為啥咱們翻開美國的殖民史,里邊有的的印第安人寧願全部戰死在自己的地盤,也不離開,因為他們覺得自己祖宗的靈魂已經融入了當地的土地,他們絕對不離開,那不離開就只能被屠滅了。

美國最早的那幾個總統都是「印第安屠夫」,包括華盛頓,華盛頓自己好像沒有剝人皮做靴子的事,不過華盛頓手底下的軍隊確實以此為樂,他們對印第安人充滿敵意,把人皮剝下來綁在腿上禦寒,像不像《阿凡達》電影里那群當兵的對納美人的態度?

至於那個人類科學家是個另類,她是想了解納美人,彌合矛盾,所以才開發那個神奇的技術,像極了早期的神父和後來東印度公司里的科學家們,他們接受的知識比較多,觀念也比較超前一些,我們經常能在書里看到有人竭力阻止殺戮,甚至跑去向教皇和國王痛斥發生在萬里之外的殺戮,不過然並卵,國王派他們過去是為了搞點新材料和礦石,不是讓他們摻和軍人們的事務。

至於電影男主角,他是人類社會的邊緣人( 電影有個加長版,大家有興趣看看,那個版本對這部分內容描述很多),到了外星人中間反而融入得非常好,像不像《三體》里的雲天明,他也是個地球上的非主流,跟人類世界格格不入,跑到三體人的世界裡反而混的風生水起。

不過然並卵,這些人從來都是少數,畢竟驅動人類搞大航海的,並不是對科學的探索,也不是善意,主要茄高原因還是對利潤的渴望,當初派出探險隊的國家都是要出去開拓新航線找金子的。電影里壯美的鏡頭,像不像當初西班牙大帆船到達美洲岸邊:

而且殖民者一般都不會是些溫和的人。

這是一個雙向選擇的過程,參加大航海的人如果不是那種極度狂熱和渴望財富的人,沒法呆在極其狹小的船艙里,忍受惡臭和腐敗食物,在海上顛簸幾個月去新大陸冒險,所以早期從事大航海的,一般叫「顫宏尺冒險家」,還有不少本來就是囚犯,歐洲各國都頒布了法律,死囚都可以通過海外冒險來獲得特赦,比如哥倫布的第一批船員,都是死囚,這些人能在海外干出來啥,就不用多說了吧。

電影里星際殖民也差不多,也是個艱苦而危險的經歷,下圖的那個雇傭兵一開始就說,潘多拉不比地獄好多少。而且和哥倫布時代一樣,殖民團隊是商人、雇傭兵、科學家的一個綜合體,女人特別少,好人特別少,大部分都是極度趨利的人。

哥倫布他們遠渡重洋去找金子,《阿凡達》里的人去找那個什麼礦,本質都是一回事,利潤推動下的星際殖民。

既然是利潤為核心,那根本就沒土著什麼事,或者說土著什麼心情,根本沒人關心。

也不是完全沒,大家知道一個東西叫波多西銀礦吧?

西班牙殖民者在現在的玻利維亞發現了世界上最大的銀礦,在隨後的300年中,從這個礦里挖出來了2.5萬噸白銀,巔峰時期這里的白銀產能佔到全世界的一半,這些白銀參與了東方貿易,大西洋三角貿易,催生出了工業革命,一定程度上促成了現在世界的形成。

那代價是啥呢?

西班牙人在這300年中驅趕著上千萬印第安人去采礦,前後有800萬人死於礦山,到最後,當地的印第安母親生出來孩子都會掐死,有殖民者很納悶,覺得為啥當地有這神奇的風俗?拜託,人家寧願把孩子掐死也不給你挖礦,為啥就看不懂呢?。

下圖電影里的巨大的挖掘機,讓我第一反應就是波多西,只不過電影里不需要納美人,只需要他們滾遠點,別干擾挖礦。

後來有一個叫多明戈的神父,角色和《阿凡達》里的博士差不多,到了當地後精神都崩潰了,說這特么是「地獄之門」。傳教士回到歐洲後曾經向國王和主教控訴過,然並卵,歐洲那些年天天打仗,巨大的軍費壓力讓國王也喘不過氣來,哪有功夫管殖民地土著人的死活,在他們眼裡,土著跟當地的野獸一樣,都是影響挖礦的絆腳石。知道華盛頓時期,華盛頓還把印第安人稱呼為「無情的野獸」,而且《阿凡達》電影里,負責殖民地采礦業務的經理把納美人稱為「藍猴子」,異曲同工。

更神奇的是,電影里那個殖民者的基地,就叫「地獄門」,結合我們上文牧師對波多西銀礦的稱呼,不知道是不是故意的:

也就是說,真實的殖民史比《阿凡達》里殘酷血腥得多,電影只是展現最溫情的那一面。

那納美人反抗殖民者不是成功了嘛、

很悲觀地講,他們沒可能反抗成功,他們唯一的出路,就是想辦法把礦給炸了,就像大象把象牙撞掉一樣,不然這根牙會給它們招來殺身之禍。

真正的資本主義是不講仇恨的,只講成本和利潤。只有童話里才有擊敗惡龍後過上幸福生活,真實的世界裡,惡龍之後還有更多的惡龍,想歲月靜好,唯一的辦法就是你別住城堡,或者在城堡上架上機槍,否則麻煩會一直來找你。

納美人打敗了地球人,地球人灰頭土臉退出了潘多拉,但是這絕對不是事情的結局,事實上才是事情的開始,畢竟真實世界裡,這種事太多太多了。

歐洲殖民世界不是一帆風順的,哪怕美國對印第安人的戰爭也不是一帆風順,甚至發生過幾次美軍被印第安部落打得全軍覆沒。

但這不重要,本質都是成本核算,資本主義世界裡,所有行為唯一的准則就是是否有收益率,戰場上傷亡的那些人就跟我們公司衛生間里的擦手紙一樣,本質都是消耗品,只要礦在,人就會來,只要有利潤,或者說將來有利潤,那納美人會像美洲土著一樣,迎來一波又一波的入侵。

比如英國第一次殖民美洲,那就完全是個大悲劇,補給船把殖民者送到美洲,然後回到英國,等從英國回來的時候,殖民地的人已經完全消失了,不知道哪去了,可能是被殺了,也可能被吃了,反正沒了,到現在依舊沒找著。

南非土著祖魯人也創下過上神話,兩萬祖魯武士拿著標槍木盾屠滅了1300多英軍士兵,但很快就迎來了英軍的反擊,在隨後的羅克渡口戰役中,150人的英軍隊伍頂住了三四千祖魯人的進攻;最殘酷的一次,1893年,50名英軍步兵使用4挺馬克沁機槍擊退了5000名祖魯人的猛烈進攻,擊斃了3000人。不過英國人也沒高興太久,在馬恩河戰役中英國人又被德國機槍屠了一遍。

可見偶爾的受挫影響不了殖民進程,只是讓英國人今後武裝更加強大,籌備更加精細,指揮官更加專業,而且不會玩的這么簡單暴力,對於殖民者來說,最基本的操作就是拉一撥打一撥,讓本地人互磕,當初印第安人就分成好幾伙,其中一夥跟著英國人,其中一夥跟著法國人,燒白宮那次戰役就有印第安部落的人參戰。反正只要有利可圖,沒啥能阻止殖民者的到來。

回到《阿凡達》,人類和納美人的第一次角逐中,人類落敗,不過這事改變不了啥,只要礦在,殖民者就會回來,將來的戰爭只會更殘酷,最終的結果想都不用想,納美人只能是死一批,剩下的前往保留地,說不定將來地球人給他們個特權什麼的,比如現在的美國印第安人有經營賭場特權。

8. 白銀的采礦歷史最早可追溯到哪個朝代

白銀生產的重要分水嶺是在1492年哥倫布發現了新大陸,從而發現墨西哥、玻利維亞和秘魯的銀礦,因此帶來了世界白銀生產快速增長的巔峰時期。這段巔峰同時伴隨著白銀提煉技術的升級,從質和量上提高了開采銀礦的利用率。隨後的技術革新,尤其是在19世紀晚期和20世紀初期,主要是加強了白銀生產的基礎,並且提高了銀礦開採的速度。

從累計產量來看,世界上只有大約25%的白銀是生產於16世紀70年代以前。在18世紀前的紀錄仍然不完整,但是對歷史累計產量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以下將介紹白銀生產的歷史。

舊世界的白銀(公元前4000年-公元1500年)

安納托利亞(現在的土耳其)被認為是首個開采白銀的主要發源地,為小亞細亞地區的工匠提供原料。安納托利亞地區為近東、克里特和希臘地區的西方文明提供白銀資源。

銀器工匠主要集中在小亞細亞和希臘各島,以及希臘大陸上邁錫尼文明統治的地區。

銀礦集中開采大約是在公元前3000年開始的。首次成熟的銀礦石加工是在公元前2500年,占星家使用「灰吹法」從鉛銀礦中提取出白銀。當時對銀器的需求,主要來自於繁榮的克里特文明和稍後的邁錫尼文明,令現今是亞美尼亞的地區對銀礦的定位和開采逐漸發展起來。

在公元前1600年克里特文明遭遇災難性毀滅、以及大約公元前1200年邁錫尼文明隕落之後,白銀生產的中心地區轉向靠近雅典的Laurium地區。該地區為處於萌芽時期的希臘文明提供白銀。另外,小亞細亞和北美地區的白銀貿易在公元前8世紀開始大規模擴張。

Laurium的礦產非常豐富。從歷史文獻和古礦場遺留下來的實際證據來看,當年該地區巔峰時期(公元前600年至公元前300年)白銀產量大約是每年100萬盎司。實際上,到公元1世紀前的一千年中,Laurium是產銀最多的一個地區。除了Laurium,其他產銀區主要在小亞細亞、撒丁島等其他希臘地區,以及亞洲部分地區。

隨著希臘Laurium地區礦產全盛期的結束,迦太基人對西班牙銀礦的開采繁榮了起來。在羅馬和迦太基之間的三次戰爭之後,羅馬人取代迦太基人成為西班牙銀礦的開掘者,並且把銀礦開採的觸角伸向了歐洲大陸的其他地方。

西班牙在近一千年的時間內都是非常重要的白銀來源,但這一切在摩爾人於公元8世紀征服西班牙後一度暫停。西班牙銀礦不僅滿足了羅馬帝國大部分內在需求,還是展開亞洲香料貿易的重要白銀資源。為了滿足尚在萌芽的貿易需求,希臘、小亞細亞、義大利也是除西班牙以外的白銀重要產區。

摩爾人入侵西班牙,讓白銀開採在更多的國家普遍起來,主要是在歐洲中部。在公元750-1200年間發現了幾個重要銀礦,包括德國著名的開姆尼斯、Rammelsburg、哥斯拿和薩克森地區。同時,奧匈帝國和東歐其他一些地方也發現了銀礦。

基於目前的歷史文獻和檔案,從公元前300年到公元1000年期間,白銀產量不太可能較Laurium地區的每年大約150萬盎司有大幅增加。西班牙礦產在公元後一千年內風光無限,同一時期的Laurium和小亞細亞逐漸衰弱。白銀產量的實際擴張是在公元1000-1500年間的500年以內,那時礦產地數量增加,采礦和加工技術也開始提高。

新世界的白銀(1500年-1875年)

技術上的巨大變革以及1492年「新大陸」的發現,引發了白銀產量數量級式的增長,尤其是在汞齊化加工方法發展後。「新世界」時期首個主要開采地是玻利維亞的Potosi地區。雖然很難准確衡量玻利維亞1500-1800年間的實際產量,但西班牙的歷史記錄顯示當時生產了大約10億盎司。同時,墨西哥在1700-1800年內生產了大約15億盎司的白銀。

秘魯的高產更持久一些,在1600-1800年內平均每年產量超過3百萬盎司。從歷史來看,塞羅德帕斯科(Cerro de Pasco)地區一直是秘魯最主要的銀產地之一。

西班牙人到墨西哥開發銀礦是從14世紀初期開始。

在1500-1800年間,玻利維亞、秘魯和墨西哥佔世界白銀生產和貿易的份額超過85%。其餘份額主要來源於德國、匈牙利和俄羅斯等歐洲國家,以及智利和日本。

9. 礦產勘查會展

全球礦業會展是分類的,有綜合性的、有專門礦種的、有技術設備的、有按礦業不同階段設展的,如礦產勘查、礦山建設、采礦、環保復墾的礦業會展。礦產勘查會展是針對礦產勘查、可行性研究領域的會展,是境外尋求投資機會、獲取礦產勘查商業信息的重要來源,也是廣交礦產勘查市場各類市場主體的機會。

勘查會展的參加者主要有:

★ 尋求引資和投資機會的初級勘查公司經理人員;

★ 出讓權益的個體探礦者;

★ 尋求投資項目的大型礦業公司地質學家;

★ 尋求項目或並購機會的勘查投資機構或基金公司;

★ 為初級勘查私公司上市的經紀人;

★ 投資初級勘查公司股民 (了解投資對象狀況) ;

★ 尋求咨詢合同的礦產勘查咨詢公司;

★ 尋求承包合同的礦產勘查實物工作承包商;

★ 與商業性礦產勘查有關的媒體和信息服務商;

★ 獨立勘查地質學家和礦業分析家;

★ 為推進礦產勘查開發引資的政府官員;

★ 為礦產勘查提供公益性服務的地質調查所;

★ 聯系礦產勘查市場主體的各類協會;

★ 學習和尋找工作的學生;

★ 為會見老友的退休勘查地質學家等。

全球礦產勘查會展很多,例如加拿大的勘探與開發者年會(Prospector & Developer Association Conference,PDAC) 、英國的礦業財富論壇 (Mines & Money,M&M) 、澳大利亞的挖礦人和買賣人年會 (Diggers & Dealers,D&D) 、澳大利亞的悉尼全球礦業和勘查投資 會 展 (Global MinES Sydney ) 、 智 利 的 探 礦 采 礦 年 會(EXPOMIN) 、中國的國際礦業 大 會、南 非 的礦 業 投資 (Mining Investment) 等。這些會議規模較大,會吸引世界各地的與會者參會。還有大量地區性的礦產勘查會展,針對性強,規模較小。例如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省礦產勘查協會舉辦的礦產勘查集市(Mineral Exploration Rounp) ,只是針對加拿大 BC 省的礦產勘查會展。

現在筆者以全球規模最大、影響力最強的礦產勘查會展——加拿大勘探與開發者年會 (PDAC) 為例,做一個解剖。

1994 年,在北京舉行的國際地球化學勘查會議上,加拿大獨立勘查地質學家 J. 巴拉克索問筆者,為何在國際地學的學術會議上,甚至是非常專門的學術會議上,都可以看到中國的地質學家的身影,中國的代表團往往都是最大的,但為什麼在商業性的礦產勘查會議上卻看不到一個中國人。不待筆者回答,他建議筆者一定要參加加拿大勘探與開發者年會 (PDAC) 。在他的幫助下,1995 年筆者第一次參加了 PDAC 大會。到2011 年,筆者一共參加了11 次 PDAC大會,可以說對 PDAC 是有所了解的。

加拿大勘探與開發者協會的年會 (以下簡稱 PDAC) ,從 1932年開辦,已連續舉辦79 年,時間地點未曾改變。每年3 月的第一個星期的星期日在加拿大多倫多的皇家約克飯店舉行,1997 年會議主體移至近傍的國際會展中心 MTCC。會議舉辦初期僅是加拿大國內的個體探礦者和小型勘探公司的一個商業性礦產勘查會展,後來漸漸演化為一個國際性的商業性礦產勘查會展,形成品牌,成為全球最大的固體礦產勘探與開發的會展。加拿大是全球最大的商業性礦產勘查國家,也是全球最大的風險勘查資本市場所在地。加拿大風險勘查投入佔全球風險勘查投入的 16%,高於第二位的澳大利亞 3個百分點。在加拿大注冊的初級勘查公司數量和上市初級勘查公司的數量居全球第一,在全球五大洲開展礦產勘查。因此參加 PDAC,可以了解到全球礦產勘查動向,為境外礦產勘查收集到大量最新的商業信息。

根據其信息豐度,依次從以下 5 個方面,獲取境外礦產勘查信息。

一、展覽

按慣例劃分為3個展區。

1. 投資者交流展區 (Investors Exchange)

投資者交流展區基本就是初級勘查公司設的展區,另有部分個體探礦者以個人的名字設展位。初級勘查公司在其展位中,展示公司勘查項目的找礦潛力和開發前景,用形象化圖片,用 「濃眉大眼」的地質圖、剖面圖、三維動畫,展示物化探異常,勘查的鑽探、坑探工作進展,吸引參觀者駐步。公司的經理人員和地質學家向來訪者詳細介紹公司勘查項目的情況,回答他們的問題,並提供可供進一步評估項目的資料,提供光碟或 U 盤資料。

初級勘查公司參展的目的是: 尋求定向增發、期權轉讓、合資勘探、出售項目的商業機會,進一步籌集勘查資金。提高礦產勘查市場對公司項目的了解和認可,有利於推高公司的股票價格。公司展台也是會見客戶的場所,因為初級勘查公司資金和管理資源有限,不可能到世界各地走訪客戶,通過在展台和來訪者的面對面交流,了解客戶的勘查投資理念和需求,判斷來訪者是不是潛在的合作者,可否進一步聯系。大型礦業公司、投資公司、基金機構、股票經紀人等與會者則在投資者交流展位上,收集信息,尋找投資機會。

投資者交流展區共有 570 個展位,因為部分展區分上下半時,上下半時展出的公司不同,有不少展位是幾家初級勘查公司共用的,例如有 4 家初級勘查公司: Strategic Metal Ltd. ,Atec Resources Ltd. ,Arcus Development Inc. ,Rock Haven Resources Ltd. ,它們勘查地區相同、目標礦種相近、市值不高、共享勘查技術和經驗、共享市場資源,組成了一個初級勘查公司團隊 Discovery Group,在PDAC 大會上共用一個展位,降低了商業性礦產勘查的營銷成本。估計 PDAC 大會期間,大約有 800 家初級勘查公司參展。按金屬礦業集團統計,每個上市初級勘查公司,平均擁有 6 個項目計,投資者交流展區總計約有 4 800 個勘查項目,簡直是一座境外礦產勘查信息的超大型富礦。從圖 6-1 中,僅可見到約 20 個展位,只佔投資者交流展區的 1/30,可見場面之大。從這張圖片上,也可以體會到其火爆的場景。巴拉克索稱 PDAC 是 「Rounp」,就是個礦產勘查的 「騾馬大會」,或者說像一個礦產勘查的 「大集」,這是非常確切的。熙熙攘攘皆為利來,趕場的人流不是去了解什麼 「新精神、新動向」,也不是來探討地質學術問題,而是只想了解商業性礦產勘查的信息,捕捉全球商業性礦產勘查的商機。這里就像瑞麗的賭石市場一樣或像北京潘家園古董市場一樣,大家都想看能不能 「淘到什麼寶貝」。

投資者交流展區展示了初級勘查公司作為境外礦產勘查的主角形象。大型礦業公司一般不在投資者交流展區,在這里看不到必和必拓、力拓、紐蒙特這些耳熟能詳的大型礦業公司的展位。

2. 商貿展區 (Trade Show)

商貿展區就是為礦產勘查提供各類服務的展區,主要是為初級勘查公司提供服務的展區。因為初級勘查公司規模小,除了勘查地質學家、少量經營管理人員外,不能形成小而全、類似我國地勘單位那樣的機構,需要各類服務。商貿展區體現了礦產勘查服務的高度專業化服務,這也是商業性礦產勘查市場化需要的結果。

PDAC 的商貿展區共有 608 個展位。按服務的領域,可將展位分為以下 13 類:

圖 6-1 PDAC 投資者交流展區

(1) 鑽探承包公司和鑽探設備供應商。該領域重要的公司,如長年公司 (圖 6-2) 、兄弟公司、寶峨公司等,歷年都有展位,中國無錫的中國地質鑽探設備公司自 2008 年起也開始設置展位。

圖 6-2 長年公司展位

(2) 地球物理承包公司與物探設備供應商。歷年來都是參展公司最多的門類。這從一個側面反映出找礦難度加大、礦產勘查對物探的需求增加的狀況。有的公司研製出售物探儀器設備,又承包航空和地面物探掃面,以及培訓和咨詢。其中,Fugro Airborne Service是全球最大的航空物探公司,從事地面物探的 Phoenix、Zonge 等公司已打入中國物探市場多年。

(3) 商業實驗室和分析儀器供應商。其中最著名的是 ALS Chemex 公司,其分析實驗室分布全球。還有 Innov-X Systems 公司每年推出的多款、最新的野外攜帶型分析儀展位,吸引了很多勘查地質學家。

(4) 勘查軟體公司、互聯網公司、遙感和制圖公司。這幾年,勘查軟體公司的展位迅速增加,說明礦產勘查智能化水平的提高。2011 年 PDAC 商貿展區該門類的展位達 19 家,包括著名的 Maptek及最早進入中國的 Micromine 等。

(5) 礦產勘查後勤服務。為提高礦產勘查效率,特別是邊遠地區的勘查,現在廣泛使用小型直升機用於勘查。在 2011 年 PDAC 商貿展區就有14 家航空運輸服務公司展位。另外,還有勘查設備供應商。大的有包建野外作業活動房,實現酒店化管理,提供野外營地每人每天 100 ~ 150 加元的食宿包干,按每人·日計費。還有地質錘、放大鏡、野外記錄本、安全繩等野外易耗物品的供應商,以及海事衛星通訊服務公司等。

(6) 咨詢服務公司。咨詢業務的范圍很寬,涉及獨立勘查地質學家對礦產資源量儲量的計算和審查、勘查項目的地質潛力評估、概略性研究、預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礦產勘查設計、勘查項目管理、遙感和 GIS 服務、選礦和冶煉試驗、勘查資料庫的建立和管理、礦權的價值評估等。有的是從事專門咨詢的或有專長的,可隨境外勘查工作的需求選取。例如 rePlan 公司就專門咨詢在非洲的礦產勘查開發,Snowden 公司擅長礦產勘查資源量/儲量估算和風險管理咨詢。許多咨詢公司認定了中國商業性礦產勘查這個大市場,在中國開展業務和為中國境外礦產勘查服務,例如著名的 AMEC、SRK、WGM、WARDROP、LAVALIN 等,都在中國設立了辦公室。

(7) 勘查信息服務。礦產勘查信息服務商,如金屬經濟集團Metals Economic Group (MEG) ,為初級勘查公司提供勘查、融資、儲量/資源量的重要信息,以及戰略性研究報告。MEG 每年的 《世界勘探趨勢》報告,具有權威性。出版商提供及時的市場信息。包括著名的 《The Mining Journal》、 《The Northern Miner》、 《Canadian Mining Journal》 等。它們報道重大勘查消息、評論勘查項目、分析地區和礦種的勘查動向、刊登商業性礦產勘查廣告。

(8) 與礦產勘查開發業務有關的律師事務所、保險公司等。

(9) 政府及相關政府機構。政府展位可以分幾個層次: 一是國家部級的展位,這個不多,2011 年 PDAC 只有中國、智利、愛爾蘭、印度、奈及利亞、加拿大 6 國,在過去以國家資源部設展位的國家較多,近年來有減少的趨勢。例如前幾年設展位的加彭、迦納、幾內亞、馬達加斯加、馬里、莫三比克、茅利塔尼亞等國,現在都不設展位了。二是國家級的一些政府機構,如迦納的礦業委員會、日本的油氣和金屬國家公司。三是一些礦業國家的省級的與礦業有關的政府機構,例如加拿大魁北克省礦產和自然資源部、澳大利亞昆士蘭省礦業和安全部等,這類省級展位,佔了政府展位很大比例。四是與礦業有關的一些政府部門的展位,例如加拿大安大略省土著人委員會,指導勘查投資者如何處理與原住民社區的關系,為吸引勘查投資提供服務。

(10) 地質調查所。地質調查所的展台很多,參展的目的是向勘查投資者提供地質調查的最新成果,提供公益性、基礎性的地質資料,通過展台指導投資者如何獲得信息。加拿大和澳大利亞這兩個國家是固體礦產勘查的大國,各州省的地質調查所都設展台或聯合展區,公益性地質的服務工作也做得很突出。一些發展中國家的地質調查所也都積極設台引資,例如坦尚尼亞、厄利垂亞、納米比亞、葉門、阿富汗、巴布亞紐幾內亞、墨西哥等。

(11) 礦業和勘查協會。除加拿大礦業冶金協會 (CIM) 、國際礦業金屬協會 (ICMM) 以外,還有加拿大 BC 省礦產勘查協會(AME) 、加拿大安大略省獨立勘查地質學家協會 (APGO) 、加拿大新斯科舍省獨立找礦人協會 (NSPA) 等專門的地質勘查協會。

(12) 大學及研究機構。主要是加拿大本土大學地質系和研究機構,其目的是和初級勘查公司建立產學研的聯系平台。例如 UBC(不列顛哥倫比亞) 大學地質系、多倫多大學地質系、女王大學地質系、滑鐵盧大學地質系等,這些地質系都是加拿大的頂級地質系。

(13) 其他。例如,礦產勘查的環保組織 e3Plus 展台; 人力資源公司 HiHR,為初級勘查公司尋找地質學家、提供獵頭服務、培訓、搭建合作團隊; 為地質人員提供休閑場所的俱樂部,如西海岸釣魚俱樂部等。這些展台體現了豐富的商業性礦產勘查的文化氛圍。

3.岩心庫(Core Shack)

岩心庫共有40個展位。岩心庫展位的目的是:初級勘查公司把年度內打到的最好、最有代表性的岩心拿出來展示。用實物標本給參觀者一種震撼,以提高公司和項目的知名度,提高公司的股票價格。例如FNX Mining Company在肖德貝里的Levac kMine礦權區礦體的深部,根據UTEM異常,FNX6010孔打到了一個全盲礦體,見礦厚8.86米,含Cu26.2%,Ni3.7%,Pt+Pd+Au15.5克/噸。看到黃澄澄像銅棒似的岩心,的確感受到了震撼。又如瑪麗河鐵礦的岩心,含Fe70.5%,SiO20.1%,Al2O30.1%,S0.01%,會使參觀者動心的(圖6-3)。

圖6-3 巴芬島鐵礦公司瑪麗河鐵礦高品位岩心

PDAC 這1218個展位,向我們展示了商業性礦產勘查的 全景圖。

二、專題論壇

PDAC 專題論壇就一年來礦產勘查業內的全局性問題、發展趨勢、市場動向、勘查熱點、關注焦點、勘查技術等,進行研討。主體論壇的設置,專題論壇、研討題目和發言人的確定,都由權威的大會指導委員會精心選擇。選擇的原則是要給參會者帶來有用的信息,而不是考慮代表性或為某個單位做宣傳。以第73 屆 PDAC 為例。

這次年會的主題論壇是 「重設勘查的時鍾」,意思是重新審視礦產勘查中的一些重大問題。主題論壇討論了資源的循環使用、礦產勘查開發的得失、礦產勘查對可持續發展的作用和影響、如何滿足人類社會對礦產品需求的挑戰、物探在找礦中的越來越大的作用、礦產勘查從發達國家移向發展中國家等問題。同時本屆年會設置了 10 個專題:

1. 礦產品及其市場展望

礦產品需求及其市場狀況,是礦產勘查的原動力,這是每年不變的專題,其分礦種討論。第 73 屆勘查市場關注的礦種是金、銅、煤、鎳、鋅、鉑族金屬、銀、鈾、金剛石。不同的年度市場關注的焦點不同,討論的礦種也有調整。2011 年第 79 屆 PDAC 選擇的礦種是金、銀、鈾、鉑族金屬、鐵礦石、鋅鎳、鉀鹽。

2. 從蒙古到裏海

蒙古奧尤陶勒蓋斑岩銅金礦的發現,吉爾吉斯斯坦庫姆托爾金礦開發成功,使從蒙古到裏海成為礦產勘查開發的熱點帶。專題討論了該帶成礦地質條件和潛力,重點討論了斑岩銅金礦的成礦環境。還介紹了加拿大 Centerra Gold Inc. 在蒙古勘查開發 Boroo 金礦的成功經驗。

3. 非洲——黃金的狩獵遠征 (A golden safari)

Safari 一詞是特指歐洲人在中非、東非的狩獵遠征,如今用來形容在非洲興旺的黃金勘查形勢。從撒哈拉到南非林波波省是世界上黃金產量增長最快的地區。在非洲,機遇和風險同在。剛果盆地和西非是關注的重點地區,紅土地帶覆蓋區的地質和地球化學測量是找礦的關鍵技術。專題還討論了在非洲勘查的籌資問題。

4. 非洲——有色金屬勘查的機遇

這個專題討論了非洲的有色金屬勘查。非洲中部的砂岩銅礦帶是討論的重點,分析了新建礦山的經濟可行性。在南部非洲尋找鎳和鉑,圍繞布希維爾德岩體老區開展工作。還介紹了在厄利垂亞的 Bisha 的塊狀硫化物礦床。

5. 全球的金剛石勘查

第73 屆的專題研討仍然保留了金剛石勘查的專題,但討論的內容全部是新區找礦。西北歐的卡累利阿克拉通是找礦的熱點地區,芬蘭和俄羅斯都在該區尋求找礦突破。南美也有了發現金剛石礦床的重要線索。

6. 新發現

這個專題報道了全球礦產勘查重大的新發現,包括布吉納法索的 Essakan 金礦、阿根廷的 Navidad 銀礦、哥倫比亞的 Angostura 金銀礦、俄羅斯的 Vego 和 Asacha 金礦、馬里的 Loulo 金礦、澳大利亞的 Prominent Hill 銅金礦。新發現專題和礦產品及其市場展望專題一樣,是每年的保留節目,也是最受關注的專題。2011 年的重大新發現是: 布吉納法索的 Bombore 金礦、愛爾蘭的 Pallas Green 鉛鋅礦、印度尼西亞的 Tujuh Bukit 銅金礦、巴西的 New Serra Pelada 金鉑礦等。

7. 熱點礦區

這個專題對全球熱點礦區及其周邊地區的勘查活動進行評述,包括阿根廷巴塔哥尼亞高地的勘查活動、委內瑞拉 Las Cristinas 金銅礦床、美國A華達州 The Gold Hill 礦床、伊朗 Medhiabad 鋅礦項目、加拿大安大略省 McFauld 發現的 VMS 礦床、澳大利亞塔斯馬尼亞州 Avebury 發現的特殊類型的鎳礦。

8. 加拿大礦產資源

因為 PDAC 原是加拿大的國內會議,後來才演化成全球性的勘探大會,所以加拿大礦產勘查的新發現和新進展是保留的傳統專題研討題目。2011 年關注的是 「加拿大北緯 60°以北的勘查」,是近年來北冰洋圈的勘查熱在 PDAC 上的反映。

9. 礦產勘查開發的異常思路 (Sublime ideas)

西方勘查界崇尚異常思路。20 世紀 90 年代初,加拿大地質學家普菲克提出在加拿大北部 Yellowknife 附近的湖底找金剛石,當時豈止是異常思路,那時有人認為簡直是發瘋的想法。但這個異常思路使加拿大變成世界上第三大產金剛石國。所以大家在會上談談異常思路,是有好處的。

10. 礦產勘查的新物探技術

對於尋找金屬礦的隱伏礦床,物探是最有效的方法。這個專題也是 PDAC 每年的保留節目。根據 VTEM 資料,直接打鑽發現礦體的成功事例,如前述的 Lavack 鎳礦的發現,引起了與會者的關注。

三、信息發布和研討

1. 投資者交流展、商貿展、岩心庫展位的參展商的信息發布會

這三類展覽都配有專題講演,參展商可以對展出內容做進一步的說明和介紹。初級勘查公司介紹公司經營狀況和找礦信息,對旗艦項目做說明; 物探、鑽探、化驗、勘查軟體公司介紹其新技術和新產品。信息發布會有數百個,參會者可根據會議手冊選擇時間、會議室,進一步了解感興趣的信息。

2. 國家和地區招商投資和信息發布會

如中國、印度、秘魯、阿根廷、蒙古、馬達加斯加、墨西哥等國都舉辦過。介紹本國礦產勘查投資的條件、礦業法的架構、找礦的潛力、礦業的狀況、外資投資成功的典型例證等。由政府和企業兩方面的代表來講,並與與會者展開討論。

以哥倫比亞為例。哥倫比亞是礦產勘查投資的新熱點,該國位於安第斯成礦帶上,斑岩銅礦、斑岩銅金礦、遠成熱液型金銀礦、IOCG 型鐵銅礦,和厄瓜多、秘魯有相似的成礦條件。但一提到哥倫比亞,馬上會聯想到販毒、反政府武裝、綁架,從而不予考慮。目前,情況正在變化,哥倫比亞政府逐漸控制了局勢,投資條件不斷改善,其投資風險和厄瓜多、秘魯、玻利維亞應在一個水平上。哥倫比亞是有很大投資潛力的國家,針對目前勘查投資者較少的情況,在 2011 年 PDAC 上,就舉辦了哥倫比亞能源礦業部的信息發布會,發布會的主題是 「走向繁榮的礦業」。

3. 研討會

這類研討會很多,有政府組辦的,也有協會、企業組辦的,針對某一專門問題討論。例如中國國土資源部和加拿大自然資源部共同主辦的 「中加礦業投資論壇」,專門研討中加雙向勘查開發投資問題,過去以加拿大企業到中國為主,現在以中國企業到加拿大投資為主。這類研討會是 PDAC 的會外活動,也不在主會場內舉行。

4. PDAC 開幕式

PDAC 大會的開幕式非常簡單,在大會開始後的第二天舉行。只有加拿大礦產勘查開發者協會主席介紹本屆大會概況和加拿大自然資源部官員兩個例行發言。協會主席介紹本屆大會的概況和特點,並表達勘查界對政府的一些意見; 部長則闡述政府對礦業現狀的看法。然後由土著人表演一個小節目,開幕式歷時不會超過 1 個小時。因為沒有什麼實質性的內容和信息,與會者一般不重視開幕式。大約只有占與會人員 1% ~2%的人參加開幕式。

四、培訓

培訓是 PDAC 會前和會後的一個重要活動。鑒於商業性礦產勘查人才的緊缺,需求推動,PDAC 會上的培訓班也逐年增長。從培訓班的選擇,也可以看出業內關注的問題。例如,2011 年 PDAC 共有10 個培訓班,培訓的題目是: 關注原住民的意識; 地浸工藝的岩石物理性質和數字定向岩心測定; 勘查中的應用構造地質; 金礦地質和礦床類型; 與原住民協商的方法; 礦產勘查投資基礎知識; 礦產勘查界的戰略溝通; 將資源量轉化為儲量,獲取現金流; 修改NI43-101 對貴公司的影響; 綜合研究和協作,是深部找礦成功的關鍵。

五、其他活動和會外交流

PDAC 大會開會期間,有數不清的會議外活動。很多公司在會議期間舉行董事會,有業務關系公司之間舉行雙邊或多邊會見。如果你按公務級去報名參會 (600 加元) ,你就可以要求大會為你約見你想會見的政府或公司人員。晚上許多公司在周邊的酒店舉行酒會,每晚酒會就有幾十個之多。誰都可以來,邊喝邊聊,許多礦產勘查的商機由此而來。例如,由幾家勘查開發銀礦的公司組織的銀界招待會,勘查開發銀礦的業內人士,雲集於此。2011 年的銀界招待會,大家都為開年以來銀價的飆升舉杯,喜形於色。

還有一間專門的會議室,有幾十個桌子,每個上面插一面國旗,有該國政府部門或地質調查所,或協會的人員接待。如你想去阿根廷投資勘查,你就尋找阿根廷國旗的桌子,進行咨詢。

嘉年華晚會富於加拿大的特色。必和必拓公司贊助的價值15 000 加元的金剛石抽獎活動活躍了展覽會的氣氛,但是必須參觀10 個展位,蓋章後才能抽獎。

面對 PDAC 數以百計的專題研討、數以千計的展位、數以萬計的參會者,對於所有的參會者而言,要在會上找到商機,本身就是一次困難的、令人激動的 「勘查」活動。怎樣獲取盡可能多的商業性礦產勘查信息,怎樣找到你所需要的項目,怎樣找到你潛在的合作者,怎樣充分利用寶貴的 3 天半會議時間,是每一個參會者必須面對、必須考慮到的。這也可以解釋,為何只有約 1% ~2% 的代表去參加 PDAC 開幕式。與找信息、找項目、找合作者關系不大的活動,不要隨便參加,這是筆者參加 11 次 PDAC 的體會。參會者要記住一個數據,參會成本大約是 1 500 元人民幣/小時、25 元/分鍾。為了提高參會的實效,參會前應首先參加虛擬 PDAC 大會,訪問www. vertual-pdac. com,制定出參會計劃。我國的參會者正在成熟,許多地勘單位已從旁觀者變為參與者。會前,做了大量的功課,根據本公司的境外礦產勘查發展戰略,從目標國家、目標礦種、目標公司,確定要訪問的展位和參加的論壇、研討會,直奔目標,取得了好的實效。

整個大會都表現出了礦產勘查全球化和礦產勘查商業文化的特色。中國的礦產勘查界要主動融入這樣的氛圍,推進境外礦產勘查。

10. 太平天國余部去到南美洲專家曾經澄清:沒那麼多人

太平天國是中國近代史上規模最大的農民起義,橫掃大半個中國,但是由於內部的分裂和中外反動勢力的聯合絞殺最終失敗。然而太平天國失敗神沖後,他的故事並沒有結束,有一支太平軍殘軍為了避禍,橫渡太平洋,逃往大洋彼岸的秘魯,在南美洲大陸成為最強的軍事力量,把南美強國挨個吊打,繼續揚我中華國威。1864年天京被湘軍攻破,太平天國正式失敗,但是當時仍有許多太平軍殘部還在堅持斗爭,有一支三萬多人的太平軍就一路南下堅持斗爭,突破清軍的圍追堵截,甚至殺了福建提督。然而太平天國已經大勢已去,僅靠這支太平軍孤軍很難流轉局面,長此下去遲早會被清軍消滅。這支太平軍就開始謀劃出路。近代西方國家經常到中國招募華工,販賣到東南亞和美洲地區當苦力,太平軍就想藉此逃亡海外,保住自己的性命。一萬多名太平軍和他們的親屬,為了活命,選擇作為勞工去了南美洲的秘魯,他們最終被販賣到秘魯的伊基克。伊基克是南美洲著名的硝石和鳥糞礦區,這批太平軍到了異國他鄉,被當地的礦主瘋狂壓榨,這些礦主不僅給他們很少的工錢,還經常打罵他們,不把他們當人看。太平軍初到此地人生地不熟,也只能隱忍等待反抗的時機。1879年,智利與玻利游頃殲維亞和秘魯為爭奪硝石資源,爆發了硝石之戰,玻利維亞聯合秘魯圍攻智利。正在挖礦的太平軍聽到了戰爭爆發的消息,覺得這是翻身的好機會,就趁勢發動起義。當時還剩兩乎亂千多太平軍將士,他們拿出壓在箱底的太平軍三角旗,又重新在頭上纏上太平巾,操起太平短刀,打死了礦區的監工,搶走他們的武器,很快就佔領了伊基克礦區。這些太平軍殘部本身就是身經百戰的老兵,雖然在國內打了敗仗,但是對付南美的這些小國的軍隊簡直就是跟玩一樣,他們陸續打敗了幾波平叛的秘魯軍隊,還俘虜了幾百個政府軍。在伊基克站穩腳跟,太平軍就派出使者和智利軍隊聯絡,智利軍隊得知有這支武裝後大喜,把太平軍改編為智利第6邊境縱隊,配合智利軍在秘魯塔拉帕卡省作戰。太平軍在南美洲所向披靡,每次都以少勝多,最終,太平軍和智利軍隊聯合攻佔了秘魯首都利馬。在太平軍的幫助下,智利最終獲得了硝石戰爭的勝利,奪取了所有的爭議礦區。戰爭結束後,智利政府為了感謝太平軍,提出把伊基克地區贈送給太平軍,設立自治鎮,但是要讓太平軍成為智利政府軍的僱傭軍。太平軍經歷了多年的戰爭,只想過安定的生活,就拒絕了智利政府的提議。不過太平軍和他們的親屬都選擇了在伊基克定居,他們的後代也在此繁衍生息。現在伊基克60萬人口中,有四分之一都是太平軍的後裔,他們還會說一些中國話,保留著中國的習俗。

熱點內容
比特幣能到五萬嗎 發布:2025-07-08 20:42:14 瀏覽:399
區塊鏈加科技龍頭股票 發布:2025-07-08 20:40:08 瀏覽:537
萊特幣錢包全節點錢包 發布:2025-07-08 20:30:01 瀏覽:432
怎樣用電腦挖以太坊 發布:2025-07-08 20:14:45 瀏覽:393
以太坊介紹的書 發布:2025-07-08 20:12:49 瀏覽:521
挖掘比特幣和萊特幣 發布:2025-07-08 20:10:22 瀏覽:882
芝加哥eth期權交易所 發布:2025-07-08 19:56:36 瀏覽:713
以太坊算力減半 發布:2025-07-08 19:55:33 瀏覽:628
合約怎麼出貨 發布:2025-07-08 19:51:33 瀏覽:147
萊特幣今日最新價 發布:2025-07-08 19:36:53 瀏覽: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