诈骗比特币律师
『壹』 盗窃比特币什么罪
盗窃比特币构成盗窃罪。
比特币作为一种虚拟财产,同样受到法律的保护。盗窃比特币的行为,实质上是对他人虚拟财产所有权的侵犯,与现实生活中盗窃他人财物的行为具有相似性。
具体来说,盗窃比特币的行为,可以视为对他人电子数据的非法获取。这种行为不仅侵犯了他人的财产权益,也破坏了虚拟世界的秩序和安全。根据刑法相关规定,非法获取他人财物,达到一定数额的,即构成盗窃罪。因此,如果行为人通过非法手段盗窃比特币,数额较大,那么其行为便符合盗窃罪的构成要件。
另外,随着区块链技术的普及和比特币等虚拟货币的日益发展,各国法律体系也在逐步完善对虚拟财产的界定和保护。在许多国家和地区,虚拟财产已纳入刑法保护范畴,因此对盗窃比特币行为的惩处也会更为严格。如果涉及此类行为,建议及时咨询法律专家或律师,以便了解自己的权益和法律责任。
总之,盗窃比特币的行为构成盗窃罪。这不仅是侵犯他人财产的行为,也破坏了虚拟世界的秩序和安全。对此类行为,法律会给予相应的惩处。
『贰』 比特币“矿机”买卖合同被判无效:违反公序良俗和生态文明
本文由团队李佩佩律师撰写。2023年1月19日,最高人民法院民二庭评选的2022年度全国法院十大商事案件中,第三件“胡某诉王某买卖合同纠纷案”聚焦于比特币“矿机”买卖。
在2021年10月,胡某与王某通过微信达成买卖协议,胡某购买三台神马M20S型机器,即用于在网络上挖比特币的专用计算机设备。交易过程包括胡某转款62220元,双方确定交货和收货信息,以及王某通过微信提供货物快递单号。然而,2021年10月23日,胡某发现机器无法使用,随后联系王某要求协商解决。2021年10月25日之后,胡某无法再联系上王某,于是诉请解除合同并要求返还设备款。
一审法院认为,此案焦点在于买卖协议的有效性以及双方财物如何返还。法院指出,胡某购买“矿机”的目的是挖比特币,此类活动对能源消耗和碳排放量大,不利于国家产业结构优化、节能减排,不利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也不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同时,虚拟货币生产、交易环节衍生的多种风险有损社会公共利益。因此,胡某与被告之间的协议因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不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而被认定无效。法院判决被告王某返还胡某货款62220元,胡某需返还“矿机”。
点评专家程啸教授表示,此案例体现了人民法院维护金融管理秩序和人民群众财产安全的立场,对防范金融风险、贯彻生态文明原则以及指引市场主体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此案,法院有效预防了虚拟货币交易带来的金融风险和社会经济秩序的影响,同时强调了民事活动应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原则。此外,此案对社会大众起到了价值引领和警示作用,提醒投资者增强风险防范意识,保护个人财产安全。
最终,法院对合同无效做出判决,胡某主张的货款资金占用利息及王某的抗辩并未得到支持。执行过程中,法院扣划被告银行存款并支付给原告,将被告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并限制其消费。经财产调查,未发现可供执行财产,法院裁定终结本次执行程序。这表明,尽管胡某最终完全追回货款的前景艰难,但此案对参与虚拟货币交易的公众具有警示意义,提醒他们面临巨大的法律风险。
『叁』 创业公司走错路:借比特币获利,棋牌游戏背后藏着互联网大案!
肖开强,一位曾经的青年企业家,如今却在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人民法院接受审判。他在2015年4月至2017年7月,通过三个网络赌博平台非法获利共计11.3842亿元,与46名同伙一同被提起公诉。他们分别位于整个犯罪链条的各个环节,包括开发维护平台的技术团队、链接平台与银商的客服团队、提供游戏币买卖结算服务的商务团队,以及一名涉嫌窝藏的司机。
肖开强利用比特币进行分成,这恰逢比特币价格的上涨时期,获取了巨额收益。他仅通过变卖比特币就退得赃款和孳息近7亿元,违法所得及孳息总计7.78亿元。尽管主犯尚未全部归案,但团伙已退出的赃款超过10亿元。
肖开强的公司最初从事一些正规业务,但在2015年之前,公司净利润为负数。肖开强试图改变局面,将目光投向赚钱的生意。他利用平台输赢率的操控,让游戏平台运行得更好,既不让玩家输得太多,也不让平台赚得太少。技术团队的底层执行者萧函只能听命于客服团队或公司领导,她负责增加金币的账号被称为“出分口”,这些账号给公司打钱购买金币,属于一手批发商,然后分销给下一级,再卖给玩家,各级赚取差价。新业务使公司扭亏为盈,2016年净利润达到538万多元,2017年达到1483万多元。然而,赌博平台的盈利实际上远超这些数据。
至2017年7月19日,玖发棋牌累计净销售游戏币146402亿个,非法获利7.3201亿余元;新版捕鱼累计净销售游戏币76157.8亿个,非法获利3.8311759亿余元;大鱼棋牌仅运行三个月,累计净销售游戏币4612.4亿个,非法获利2329.262万余元,三个赌博平台非法获利共计11.3842亿元。为了隐匿资金流向,2016年2月后,玖发棋牌和新版捕鱼先后采用比特币分红,由“客服团队”负责人张晓明操作。
张晓明供述,出分口直接将赌资打给比特币交易平台,后者再将比特币返给他。比特币到账后,他会按比例分给肖开强、何自立等主要参与者。张晓明表示,他每个月在某网站上基本购买比特币2000个以上,总共买了超过2.8万个,在黑市购买的比特币数量记不清。深圳一家科技公司的法定代表人称,张晓明与他们每次交易比特币100个左右,每个比特币价格8000元左右。世纪阳天公司还曾试图“生产”比特币,花费上亿元购买数千台比特币矿机,产生理论收益数千个比特币。
公诉人当庭宣读了几名玩家的证言,有人每天沉迷游戏,输掉十几万元,还有人被朋友赠送了1000万个游戏币,几个月后输掉5万元。一年后提及此案,许多办案人员仍认为,这是一桩典型的互联网犯罪大案。一位主犯的辩护律师表示,通过此案,他了解网络赌博平台的输赢并非真正的随机,而是操控人心的算法,参与者永远都不会赢。
(文中部分当事人姓名为化名)
『肆』 寰嬪笀鏂囬泦 閮蹇楁旦寰嬪笀:浜ゆ槗铏氭嫙璐у竵鏃堕摱琛屽崱琚鍐荤粨鎬庝箞鍔濡備綍瑙e喕
鑷杩戞湡澶琛岀害璋堝悇澶ч摱琛屽拰閲戣瀺鏀浠樻満鏋勪互鏉ワ紝澶ч噺铏氭嫙璐у竵浜ゆ槗瀵艰嚧閾惰岃处鎴疯鏆傚仠鎴栧喕缁擄紝璁稿氬规ゆ湁鐤戦棶鐨勬姇璧勮呭彲浠ュ湪鍚勫ぇ甯佸湀绀惧尯璐村惂涓鏌ラ槄缃戝弸鐨勮ㄨ恒備粖澶╋紝閮寰嬪笀灏嗕负澶у跺垎鏋愯櫄鎷熻揣甯佷氦鏄撲腑閾惰屽崱琚鍐荤粨鐨勫師鍥犲強瑙e喕鏂规硶銆
涓銆侀摱琛屽崱琚鍐荤粨鐨勫師鍥
閾惰屽崱琚鍐荤粨閫氬父鍒嗕负涓ょ被鎯呭喌锛氫竴绫绘槸鍙告硶鎴栨墽娉曢儴闂ㄥ喕缁擄紝鍙︿竴绫绘槸杩濆弽閾惰岃勫畾瀵艰嚧鐨勫喕缁撱
鍙告硶鎴栨墽娉曢儴闂ㄥ喕缁撻氬父鏄鍥犱负娑夊珜鍒戜簨鐘缃銆佹秹鍙婅屾斂寮哄埗鎺鏂芥垨姘戜簨璇夎笺傞栧厛锛屾牴鎹銆婂垜浜嬭瘔璁兼硶銆嬶紝妫瀵熼櫌鍜屽叕瀹夋満鍏冲彲浠ュ规秹瀚屽垜浜嬬姱缃鐨勫珜鐤戜汉杩涜屽喕缁撱傚叾娆★紝銆婅屾斂寮哄埗娉曘嬫巿鏉冭屾斂鏈哄叧鍦ㄥ疄鏂藉己鍒舵帾鏂芥椂鍙浠ュ喕缁撹储浜с傛渶鍚庯紝銆婃皯浜嬭瘔璁兼硶銆嬪厑璁告硶闄㈠湪璇夎艰繃绋嬩腑锛屾牴鎹褰撲簨浜虹殑鐢宠锋垨鑱屾潈锛屽硅储浜ц繘琛屼繚鍏ㄥ喕缁撱
杩濆弽閾惰岃勫畾瀵艰嚧鐨勫喕缁撳垯鍩轰簬閾惰屼笌瀹㈡埛涔嬮棿鐨勫悎鍚屽叧绯诲強鐩稿叧娉曞緥娉曡勩傞摱琛屾湁鏉冩牴鎹瀹㈡埛绛剧讲鐨勫悎鍚屾潯娆撅紝鎷掔粷鎻愪緵鏈嶅姟锛屽寘鎷璐︽埛寮绔嬨佺櫥璁般佷氦鏄撱佹竻绠椼佺粨绠楃瓑鏈嶅姟銆傛牴鎹銆婂叧浜庨槻鑼冩瘮鐗瑰竵椋庨櫓鐨勯氱煡銆嬪拰銆婂叧浜庨槻鑼冧唬甯佸彂琛岃瀺璧勯庨櫓鐨勫叕鍛娿嬶紝閾惰屾湁鏉冨喕缁撲粠浜嬭櫄鎷熻揣甯佷氦鏄撶殑瀹㈡埛鐨勮处鎴枫
浜屻佸備綍瑙e喕琚鍐荤粨鐨勯摱琛岃处鎴锋垨寰淇°佹敮浠樺疂璐︽埛锛
瑙e喕璐︽埛鐨勬柟娉曞彇鍐充簬璐︽埛琚鍐荤粨鐨勫師鍥犮
1. 鑻ュ洜杩濆弽閾惰岃勫畾瀵艰嚧鍐荤粨锛屽㈡埛闇鍚戦摱琛屾彁鍑鸿В鍐荤敵璇枫傝В鍐绘柟寮忓彲鑳藉洜閾惰岃屽紓锛屽㈡埛鍙鑳介渶瑕佹彁渚涚浉鍏宠瘉鏄庢潗鏂欍傚嵆浣胯处鎴疯鍐荤粨锛屽㈡埛浠嶅彲鍙栧嚭瀛樻俱傚傛灉閾惰屾嫆缁濋厤鍚堬紝瀹㈡埛鍙浠ラ氳繃娉曞緥閫斿緞瑕佹眰閾惰屽饱琛屽哄姟銆
2. 鑻ュ洜琛屾斂杩濇硶琛屼负琚鍐荤粨锛屽㈡埛闇璇佹槑鑷宸辨病鏈夎繚娉曡屼负鎴栭厤鍚堣屾斂鏈哄叧瀹屾垚澶勭綒锛屼互渚胯В鍐昏处鎴枫
3. 鑻ュ洜姘戜簨璇夎间繚鍏ㄨ鍐荤粨锛屽㈡埛鍙鎻愪緵鎷呬繚鎴栫瓑寰呰瘔璁肩粨鏉熴佸饱琛屾皯浜嬩箟鍔″悗瑙e喕銆傚傛灉娉曢櫌鍒ゅ喅瀹㈡埛鏃犺矗浠伙紝瀹㈡埛杩樺彲浠ヨ佹眰瀵规柟璧斿伩鎹熷け銆
4. 鑻ュ洜娑夊珜鍒戜簨鐘缃琚鍐荤粨锛岃В鍐昏繃绋嬭緝涓哄嶆潅銆傚㈡埛搴斿悜鍔炴堝崟浣嶆彁渚涜瘉鏄庝氦鏄撳悎娉曠殑鍑璇侊紝濡傚悎鍚屻佸彂绁ㄣ佹湇鍔″嚟璇佺瓑锛屼互璇佹槑浜ゆ槗鐨勫悎娉曟с傚逛簬缂轰箯鍑璇佹垨娑夊強鍥藉朵笉鏀鎸佷氦鏄撹屼负鐨勫㈡埛锛岀淮鏉冨彲鑳借緝涓哄洶闅俱
瀵逛簬鍥犺櫄鎷熻揣甯佷氦鏄撹鍐荤粨鐨勮处鎴凤紝瀹㈡埛闇瑕佸悜鍏瀹夋満鍏虫彁渚涚浉鍏宠瘉鎹锛屽苟瑙i噴铏氭嫙璐у竵浜ゆ槗鐨勬硶寰嬪悎娉曟с傞儹寰嬪笀灏嗗湪鍚庣画鍐呭逛腑娣卞叆鍒嗘瀽铏氭嫙璐у竵浜ゆ槗鐨勬硶寰嬪睘鎬с
『伍』 交易虚拟货币是否会认定为洗钱罪
众所周知,在各地官方反诈骗、反洗钱的宣传推文中,都把虚拟货币纳入是洗钱的新型手段。但是在实务中鲜有将利用虚拟货币洗钱的行为直接定性为洗钱罪,而是多以帮信罪、掩饰隐罪或者上游犯罪的共犯予以处罚。
网友询问:
交易虚拟货币是否会认定为洗钱罪?
北京道可特(天津)律师事务所贾永强律师解答:
如果个人仅仅是买卖虚拟货币并不会涉及犯罪问题,但是,很多人会利用虚拟货币进行一些犯罪活动,例如诈骗、洗钱等。
司法实践中,行为人把集资诈骗的资金、财物进行转换、转移定性为自洗钱的行为,特别是在以虚拟货币为骗取对象的案件中,比如张三集资诈骗的财物是1万个比特币,然后将部分比特币变现成人民币,这种行为,有可能被指控自洗钱。
2021年9月15日,国家多个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防范和处置虚拟货币交易炒作风险的通知》,我们主要关注一下以下4点:
1、虚拟货币不具有与法定货币等同的法律地位。
2、虚拟货币相关业务活动属于非法金融活动。
3、境外虚拟货币交易所通过互联网向我国境内居民提供服务同样属于非法金融活动。
4、参与虚拟货币投资交易活动存在法律风险。
北京道可特(天津)律师事务所贾永强律师解析:
洗钱罪:是指为掩饰、隐瞒毒品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恐怖活动犯罪、走私犯罪、贪污贿赂犯罪、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犯罪、金融诈骗犯罪的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的来源和性质,提供资金账户,将财产转换为现金、金融票据、有价证券,通过转账或者其他支付结算方式转移资金,跨境转移资产的行为。可以将洗钱罪理解为一个特殊的“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
洗钱罪的认定主要分为论上游犯罪事实的认定以及刑法第一百九十一条规定的五种洗钱活动两部分。首先,上游犯罪。洗钱罪的对象是上游犯罪的收益及其收益,即如果洗的非毒品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恐怖活动犯罪、走私犯罪、贪污贿赂犯罪、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犯罪、金融诈骗犯罪的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则并不成立洗钱罪。
具体而言:
1. 毒品犯罪指刑法第六章第七节规定的犯罪;
2. 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恐怖活动犯罪是指以黑社会性质组织、恐怖活动组织及成员为主体实施的各种犯罪(部分财产犯罪);
3. 走私犯罪指刑法第三章第二节规定的走私罪;
4. 贪污贿赂犯罪则需要细分讨论,刑法第一百六十三条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也包括在其中。当然,第八章贪污贿赂罪并非所有罪名均可成为洗钱罪的上游犯罪,例如《刑法》第384条规定的挪用公款罪需要具体案例分析。挪用公款的成立并不要求占为己有,并且公款不是上游犯罪的“所得”。而挪用公款后产生的收益属于上游犯罪产生的收益,可以作为洗钱罪的对象。
5. 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和金融诈骗犯罪,分别刑法第五节的规定和刑法第三节所指的犯罪。
其次,关于洗钱的行为,《刑法》第191条规定了五种:(1)提供资金账户;(2)将财产转换为现金、金融票据、有价证券:(3)通过转账或者其他支付结算方式转移资金的;(4)跨境转移资产的;(5)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收益的来源和性质的。
只要具有相关证据能够认定上游犯罪事实的,上游犯罪未经刑事审判也不影响对洗钱罪的认定。
贾永强律师简介
贾律师毕业于海南大学法学院。执业以来,代理多起刑事案件,多起案件取得缓刑、无罪、不起诉乃至撤销案件的承办结果,获得当事人高度评价;贾律师担任多家公司法律顾问,办理大量合同纠纷和债务纠纷,执业经验丰富。
『陆』 “虚拟币”骗局曝光,有人被骗百万
“虚拟币”骗局曝光,有人被骗百万
“虚拟币”骗局曝光,有人被骗百万,通过区块链代币游戏实现获利是不稳定的,甚至很有可能是一场骗局。不要轻信所谓的好机会,对于能在短时间内赚快钱的说法要谨慎,“虚拟币”骗局曝光,有人被骗百万。
“虚拟币”骗局曝光,有人被骗百万1
在元宇宙概念的加持下,各种NFT链游项目蓬勃发展,犯罪团伙也紧跟风口,开发所谓的链游项目、发行游戏代币并上线去中心化交易所。
凌风透露,以虚拟货币为噱头的这类网络传销案早在三四年前就已出现,国外则更多。“这类案件特征明显,基本都是用新的虚拟货币相关概念炒作,吸引民众参与投资。”他说。
凌风表示,“在推特、贴吧等平台上,如果有人主动私聊,给你介绍他们的项目,那么这些基本可判断为骗局;如果有人发邀请码,则基本可判定为传销。”
根据知帆科技发布的《2021年区块链和虚拟货币犯罪趋势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虚拟货币传销类案件的模式主要包括交易所模式、钱包模式、虚假“智能合约”模式、智能合约模式、矿机租赁模式、云矿机模式、量化机器人模式、短视频模式、矩阵DAPP模式、链游元宇宙模式这10种典型情况。
以当下火热的“元宇宙”为例,在元宇宙概念的加持下,各种NFT链游项目蓬勃发展,犯罪团伙也紧跟风口,开发所谓的链游项目、发行游戏代币并上线去中心化交易所。
《报告》指出,该类案件通常为项目方通过蹭热点、挂靠知名项目等手法吸引投资人入场,不断拉升游戏代币价值,又靠动静结合的高额收益来吸引更多投机者加入,其本质仍是靠用户兑换平台币消耗的主流币来扩大资金池,项目方趁机套钱跑路。
业内人士分析称,作为新型网络传销形式,虚拟货币传销隐蔽性强,但骗术万变不离其宗,不外乎三大典型特征:一是入门费,投资者需通过交纳费用取得加入资格;二是拉人头,传销参与者的收益来源于其所发展的下线成员交纳的费用;三是复式计酬,以直接或间接发展人员的数量作为依据给付报酬。
针对前述这些情况,相关部门也在加大监管力度。比如2022年2月底,最高人民法院首次将虚拟币交易纳入非法吸收资金的情形之中。另外,中国银保监会此前也发布了关于防范以“元宇宙”名义进行非法集资的风险提示。
记者注意到,在今年两会期间,多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也表达了加强元宇宙相关产业监管的观点。全国政协委员、第五空间信息科技研究院院长、上海市信息安全行业协会名誉会长谈剑锋表示,目前,以区块链技术为基础的NFT虚拟艺术品(如卡通人像、电子油画)等在“元宇宙”大行其道,而监管却较难落实,可能形成新的洗钱通道。
“数字经济要深化发展,必须要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但同时要谨防资本利用国家发展规划和热点概念,制造新的虚拟经济泡沫,防止个别人钻政策红利‘空子’、割投资者‘韭菜’。”谈剑锋说。
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王鹏对记者表示,目前包括电信诈骗、非法集资等网络诈骗层出不穷,主要是利用了大众两个心态,一是新技术、新要素或者新的应用产生,大家普遍不理解;二是投机心理,未经了解就去投机、想去赚一笔快钱。
为此,王鹏提出以下建议以便防范以元宇宙、NFT等概念为噱头的网络诈骗,一是相关政府监管部门要加强打击力度,及时发现相关的线索,及时切断、及时处置,而不是说把小问题转化成了大的社会性问题才去处置;
二是行业协会等相关专业化机构要针对元宇宙、NFT等新技术出台相关的行业守则,加强对大众的教育;三是大众媒体要加强相关的宣传,一方面是对技术应用本身加强宣传,去掉技术的神秘感,另一方面是让大家提高风险意识。
“最后,我觉得从自身角度出发,一是要加强对于技术的学习,不要人云亦云,风险和收益是成正比的,收益越高风险越高;二是不要轻信所谓的好机会,对于能在短时间内赚快钱的说法要谨慎,要从长远出发考虑问题。”王鹏说。
“虚拟币”骗局曝光,有人被骗百万2
近来,菲律宾国内有超过15万年轻人沉迷于玩一款宠物养成游戏赚钱。其原理是玩家通过饲养一个小精灵获得电子卡牌。这种卡牌其实是一种虚拟货币,玩家可在专门的网络加密交易平台自由交易,从而换取现实中的货币。
这些年轻人靠“挖矿”得到虚拟货币,每月能获得几百美元不等的收入。这本质上就是包着游戏外衣的区块链代币游戏,然而在人均月收入约200美元的菲律宾,玩游戏还能获得一笔不菲的收入,对于年轻人来说无疑有着巨大的吸引力。
然而要看到,通过区块链代币游戏实现获利是不稳定的,甚至很有可能是一场骗局。比如今年年初风靡一时的“火星志愿者”区块链游戏,虽然蹭上了元宇宙和马斯克,宣传“边玩边赚”、收益高达万倍,但是需要先花600多元购入虚拟币,最终游戏宣传的高收益因币值崩溃化为泡影。
针对此类行为,今年2月18日中国银保监会发布的《关于防范以“元宇宙”名义进行非法集资的风险提示》中就提到,一些不法分子蹭热点,以“元宇宙投资项目”“元宇宙链游戏”等名目吸收资金,涉嫌非法集资、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从本质上来说,打着玩游戏的旗号获得的虚拟代币到底能换多少钱,是基于极不稳定的市场交易价值,一旦崩溃,最后就会沦为一场泡沫游戏。
因此,中国一直注重对比特币等的监管,去年5月,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召开会议,要求坚决防控金融风险,打击比特币挖矿和交易行为。从纯技术的角度看,专业矿机在区块链“挖矿”效率上远胜过一般玩游戏的机器。中国一度占据全球“矿场”算力60%以上,许多“矿工”在中国寻找小水电等能源便宜的地方布设了海量矿机。
然而,中国即使能通过挖比特币等各类币种获取一些海外收益,仍然坚决关停了各地的矿场,算力占全球比例迅速降到5%以下。这是正确的决策,因为浪费巨量的能源只是用来生产赌场的筹码,对中国整体而言没有益处,许多人发现之前显卡的价格大涨,就是与大量显卡被用于挖矿有关。如果引发年轻人参与区块链货币炒作,后果则会更加糟糕。
但是像中国如此坚决监管并关停各类区块链货币炒作的国家在全球范围内并不多。韩国青年因生活压力巨大,纷纷参与数字货币游戏,指望一夜暴富。2017年冬天,全球最大宗的比特币交易有三分之二发生在韩国。
毫无疑问,数字技术的发展是新世纪以来全球经济的亮点,但是对“e时代”的年轻人来说不见得全是好事。全球大多数国家的年轻人生长于数字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受各种暴富神话的影响,他们对财富的认知也在发生变化。上一代人在工厂流水线上辛苦工作积累财富的方式在年轻人心中“大势已去”,没有吸引力了。
其实对于菲律宾等劳动力众多、缺少就业机会的国家,即使是收入一般的工厂流水线工作,对年轻人来说也是不错的发展起点,而且工厂还能解决大量就业,当地政府非常欢迎。然而,电子文化先于工业文化侵袭了这些国家,只需要低档的电脑和手机就足以让整个国家的年轻人沉迷其中。
因此,有的国家意识到这个问题,会将数字技术引导向正确的用途,如在疫情期间提倡远程教学、限制青少年打游戏的时间、对游戏内容进行监管。但是世界各国发展水平不一,能通过发展享受到数字技术的成果已经不容易,想要进一步兴利除弊则提出了更高的挑战。
无论科技如何进步,国家想要实现长远发展,年轻人奋发向上的精神内核不能丢。拨开技术编织的迷雾,正确认识种种新包装下的庞氏骗局或者泡沫经济炒作,是正能量社会的应有之义。
随着人工智能、机器人、新能源等各种科技的不断进步,也许有朝一日,传统行业的劳动性质会发生本质上的改变,但这种改变需要将年轻人引向真正的科技创新,而非越来越多地沉溺于“资本与人性”的泡沫游戏。
“虚拟币”骗局曝光,有人被骗百万3
日常生活中,经常有陌生电话号称免费拉人进股票群;网络平台上,也经常有各种股票讲课的广告。很多人抱着不花钱只是进群看看、听听课的心态,没想到却一步步陷入被骗的漩涡,损失惨重。记者在调查过程中发现,这些股票群里所谓的“老师”首先推荐股票,取得信任后,就会推荐自行发行的虚拟数字货币,来骗取投资者钱财。
“虚拟币”号称100倍溢价 网站关闭卷款跑路
记者以投资者的身份潜伏进股票群后发现,全国各地有不少受害者因为免费而入群。
声音来源——某股票群讲课音频: 贝特曼是我国首家、唯一一家数字货币平台即将上线。该平台要发行它的平台币相当于它的股票,相当于IPO。我预计它的平台币有10到20倍的溢价,甚至有100倍的溢价。
在所谓10倍到100倍暴利诱惑下,很多人买入大量“虚拟币”。突然,贝特曼虚拟货币交易平台一夜之间关闭,毫无征兆,股票群被解散,再也联系不到任何一个所谓的“老师”或“客服”,受害者投入的所有资金都无法提取 。有受害者表示,被骗金额最高达百万元 。
北京市投资者: 4月9日凌晨1点钟,半夜醒了以后拿手机看一眼这个盘面怎么样,发现平台点不开了,所有数字都不见了,自己账号也空了,那些群都没了,所有链接都打不开了。我一共被骗了40多万元,多的被骗100多万元。
广东省深圳市投资者: 我老公生病了,我们贷款出来,基本上这100多万元都是贷的。现在最主要的问题是有小孩子读书,信用卡还不上会影响征信,小孩子读书读不了,我的信用都会出问题,已经走头无路了。
一位股龄近20年的女士,投资非常谨慎,觉得自己肯定不会被骗,刚开始看着群里其他人纷纷跟着老师操作数字货币也不为所动。但是,随着群里人不停晒一些超高利润的盈利截图,以及“老师”的不断洗脑 ,于是也抱着试试的心态投进了第一笔钱。
河南省平顶山市投资者: 还是禁不住诱惑,先转进去了4000元,打新又中奖了,晚上12点又买进,等于44000元全投入进去了。投入进去之后,他说这是锁仓期,又开始发行了平台币,平台币又是10倍的利润。
北京市康达律师事务所律师 夏禹: 我国《刑法》的第二百六十六条的规定,涉嫌诈骗罪,根据具体的犯罪情节,最高有可能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甚至无期徒刑。
用股票讲课当幌子 人情关怀蒙骗老年人
为何这种常见的`诈骗套路能屡试不爽?记者发现,除了打感情牌取得受害者的信任,最重要的是,这些诈骗团伙多次冒充一些大型的正规金融平台为自己背书,编造一些虚假的一夜暴富故事 ,引诱受害者上钩。
记者在股票群中看到,这个网络讲课平台名为“朗盛翻倍大讲堂”。投资者通过其发布的股票授课广告而加入,很多人一开始抱着试试看的心态进入平台听课 。除了讲课,每天半夜所谓的“老师”还会发长文为“学员”答疑解惑,配上美女头像的“助理老师”,随时解答“学员”的股票疑问。在逐渐取得信任后,“老师”游说“学员”购买虚拟数字货币 。
广东省深圳市投资者: 开始给你推荐几只股赚钱了,后面推荐的几只股,他就不管了,一直叫你拿着,然后说现在大行情不好,就让你把股票全部卖了,来买新币。
北京市投资者: 虚拟币利润太高了,高到一会儿几元、几十元就涨上去了,我们这一拨最终炒的是要达到10倍。他循循善诱地讲课,人情味特浓,特别关心人。
不少受害者告诉记者,他们也曾有过怀疑,但诈骗团伙屡屡用一些大型券商的身份作为背书来迷惑投资者 ,记者在股票群里看到,一旦有投资者表达出疑惑,马上就会被禁言或踢出群,最后留下的都是一些没有接触过虚拟货币,缺乏金融知识的受害者 。
受害人向记者透露,直到现在他们都没见过这个所谓的证券公司李总,甚至都不知道他的全名。
并且,事后他们才反应过来,“贝特曼虚拟货币交易平台”实际上并不存在,所谓的“虚拟货币”打新和涨跌幅也并不真实,完全是诈骗平台自导自演的数字假象 。
五类网络诈骗屡禁不止 警方提示风险
目前,多名受害者已经报案。记者在调查中发现,目前还有很多类似的诈骗团伙仍在行骗。那么,普通投资者应该如何避免被骗?
多名受害者告诉记者,他们最近发现又有新的股票讲课平台和新的数字货币交易平台出现 。当他们用自己的手机号及身份证信息注册登录时,发现只要以前在贝特曼交易平台上注册过的人 ,在新的所谓的“奥斯曼交易平台”注册后,账号都显示处于冻结状态无法进入 。
北京市投资者: 我发现了一个奥斯曼平台,也是数字货币。内容跟贝特曼一样,就是名字不一样。币种有些区别,其他的操作方式,包括资金管理、新币申购、流水查询等内容都一模一样。
记者又在多个网络平台发现,还有非常多受害者在不同时间也被同样的手段骗过,除了平台名字及讲课老师名字不同,其他行骗手段几乎完全一样。在得知被骗后,多位受害者已经报警。
北京市公安局大兴分局红星派出所 工作人员: 这个案子已经立案并展开调查,后期刑警负责查。
警方表示类似的诈骗案件非常多,投资者一定要提高警惕,向陌生账户转账过后,一旦感觉异常,应该立即报警 。
目前公安机关发现的诈骗类型已经超过50种,其中5种主要类型案件高发多发,分别是是网络 刷单返利、虚假投资理财、虚假网络贷款、冒充客服、冒充公检法 。
北京市康达律师事务所律师 夏禹: 在此提醒广大投资者应选择正规、合法的投资渠道。谨记“天上不会掉馅饼”,应警惕那些超高收益的投资。
『柒』 比特币是否属于虚拟财产受法律保护
根据文中公布的北京仲裁委员会裁决书的电子扫描件,仲裁庭认为:“本案中包括比特币在内的虚拟货币属于虚拟财产,受法律保护。103010第127条规定,法律对互联网上的数据和虚拟财产的保护有规定的,从其规定。我国目前没有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禁止包括比特币在内的虚拟货币进行交易。”
北京仲裁委公布的与主流不同的判决,再次凸显了比特币涉及的虚拟货币纠纷的争议性。在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市场的背景下,如何统一此类案件的司法裁判标准,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合法性争议:全部非法,还是部分合法?同一款,两种解读。半年前的《通知》是明确了所有与虚拟货币相关的活动,还是只将虚拟货币活动作为非法金融予以禁止?
可以说,比特币等虚拟货币如果受中国法律保护,其前提是必须符合《民法典》中对虚拟财产的认定。
可以看到,在上述案件的“认为”部分,北京仲裁委提出:“本案中包括比特币在内的虚拟货币属于虚拟财产。”
那么,虚拟货币真的属于虚拟财产吗?
对于这一认定,第一个争议点是各方对相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解释空间。
如前所述,《民法典》确实承认了虚拟财产的法律地位,但没有明确虚拟财产的构成要件,其他法律、行政法规也不明确。
唯一涉及的是2013年12月央行等五部委发布的《民法典》。其中,在定义比特币的属性时提到:“在性质上,比特币应该是一种特定的虚拟商品,不具有与货币同等的法律地位,不能也不应该作为货币在市场上使用。”
需要说明的是,北京仲裁委员会仲裁员王锦在2020年的《关于防范比特币风险的通知》号文中指出,虚拟物品不是一个法律概念,唯一与之法律上近似的概念是《从比特币的法律性质谈比特币纠纷的裁决思路》号(2021年1月1日起废止)第127条规定的虚拟财产。
另外,上述行政法规只提到了比特币,没有谈到其他虚拟货币属性。
也有律师持否定观点,认为在我国目前的监管体制下,虚拟货币无法获得合法地位。
他进一步指出,由于2021年9月央行、最高人民法院等十部门发布的《民法总则》(以下简称《关于进一步防范和处置虚拟货币交易炒作风险的通知》)第一条第二款第一句明确提到“与虚拟货币有关的业务活动属于非法金融活动”,因此虚拟货币失去了合法性,无法受到法律保护。
但也是基于本《通知》第一条第二款,但该款第二句是北京仲裁委引用的:“涉嫌非法买卖代币、擅自公开发行证券、非法经营期货业务、非法集资等非法金融活动以及以中央对手方身份买卖虚拟货币、为虚拟货币交易、代币发行融资、虚拟货币衍生品交易提供信息中介和定价服务等其他与虚拟货币相关的经营活动。
因此,北京仲裁委认为,《通知》并未禁止一切以虚拟货币为标的的交易活动,而是将与虚拟货币相关的经营活动作为非法金融活动予以禁止。
刘洋也同意北京仲裁委员会的裁决。
他说,虚拟货币相关业务只有涉嫌非法金融活动才应该受到控制,而不是所有与金钱相关的行为,比如持有虚拟数字货币。持有本身不违反任何法律法规和监管政策。
对于《通知》发布后的部分合法性,刘洋引用了第一条第四款第二句话:“法人、非法人组织、自然人投资虚拟货币及相关衍生品,违反公序良俗的,相关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由此造成的损失由其自行承担。”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所有投资虚拟货币及相关衍生品的民事法律行为都被认定为无效,就不需要加上‘违背公序良俗’这句话。”刘洋认为,只有在投资行为违反公序良俗的情况下,相关民事法律行为才能无效。换句话说,如果投资行为不违反公序良俗,民事行为是有效的,有效的后果是受法律保护。
回到本文开头的判决本身,北京仲裁委的审理也包含了其对发展中的新生事物宽容审慎的判决思路。
《通知》颁布前,王锦在前述文章中指出,在民商事审判中,一方面要考虑监督的相关规定,支持监督机构依法有效行使监督职能;但也要严格区分民商事审判和行政监督的不同职能。
“最好从法律角度看待行政监督领域的这种禁止性规定,不要过度干预。”王锦认为,在不明显违反国家强制性规定、不明显损害公共利益和公序良俗的前提下,应尽可能保障双方的契约自由。
“在大多数商人和律师看来,比特币明显具有财产属性,但监管发声,司法系统必须尊重。”夏海龙对此有明确的看法。在我国目前的监管体制下,虚拟货币无法获得合法地位。
审理尺度不同:对虚拟财产的认定存在差异。在司法实践中,北京、上海等地多家法院认可比特币等虚拟货币具有虚拟财产的属性,而更多地方中级法院不认可比特币以外的虚拟货币的属性。一些法院承认比特币是虚拟财产,但称其“缺乏合法的经济评估标准”。
不同当事人对虚拟货币的法律性质和国家相关规定的把握,加上审判的价值取向,造成了“同案不同判”的现象。
例如,2021年8月,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2021)京03第10254号]认为,比特币的物理存在形式是数字代码,存在于网络空间,可以用现有的计量标准量化其价值。因此,根据法律规定,比特币可以视为网络虚拟财富。
产的特征,具有物的属性。2021年11月,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2021)沪01民终11624号】认为,BSN币作为一种虚拟货币,是使用矿机(超级计算器)连接指定矿池根据特定算法完成特定工作任务后所获得的奖励。从其产生的过程看,挖矿的过程凝结了人类的劳动成果,具有一定价值;由于其特定的程序和算法的限制,也不可能无限生成,具有稀缺性;挖出之后,所有权人可以上特定的交易平台进行交易兑现,可以进行使用支配。BSN币具有虚拟财产的属性,可以作为普通商品进行交易。
与此同时,更多的地方中级法院则对除比特币以外的虚拟货币的财产属性不予认可,部分法院认可比特币作为一种虚拟财产,但称其“缺乏合法的经济评价标准”,故最后的审判结果还是指向“诉请不予支持”“合同无效”“不属于民事诉讼案件受案范围”“风险自担”。
比如,2021年7月,广东省珠海市中级人民法院【(2021)粤04民终2401号】认为,由云付通支付科技有限公司创立的数字代币CC币是未经批准由平台发行,数量由平台自由发放,并不凝结人类抽象劳动,且无法用现有的度量标准度量其价值,因此该数字代币不属于网络虚拟财产,不具备商品的流通性。
2021年11月,湖南省长沙市中级人民法院【(2021)湘01民终11978号】认为,案件中涉及的虚拟货币既非货币,亦不具备虚拟财产的商品属性,本质上是一种未经批准非法从事代币发行融资的行为,涉嫌从事非法金融活动,故本案涉嫌刑事犯罪,不属于人民法院民事案件受案范围。
2021年12月,贵州省遵义市中级人民法院【(2021)黔03民终9625号】认为,以太坊不由当局发行,不具有与货币等同的法律地位,也不具有种类物的属性,亦无法用法定货币进行量化。
2022年2月,浙江省台州市中级人民法院【(2022)浙10民终352号】认为,比特币作为一种虚拟财产,缺乏合法的经济评价标准,参与虚拟货币投资交易产生的风险应当由参与者自行承担。
此外,在司法实践中,比特币等虚拟货币纠纷案件还面临哪些裁量难题?
娄鹤表示,相关案件面临取证难、司法程序处置难等困境,由于虚拟货币的技术属性,在案件处理中会涉及信息壁垒、域外取证及认定标准不统一等;对虚拟财产进行冻结、委托第三方处理等。
“一方面,我国已经明确将虚拟货币相关行为定义为非法金融活动,因而否定了基于虚拟货币主张经济利益的可能性,但另一方面,也有大量其他国家并未禁止虚拟货币,行为人又的确能够通过虚拟货币获得实际的经济利益。”夏海龙指出,在涉虚拟货币的刑事案件中,如何对相关的“盗窃”、诈骗行为定罪、犯罪金额如何认定等问题均存在较大争议,亟待解决。
娄鹤也认为,此类案件在经济损失的认定上有难度。“目前相关认定标准不统一,去中心化特点导致虚拟货币在不同市场的价格差异,价格波动较大。”他说道。
其实,国内在目前审判尺度不一的情况下,对于承认虚拟货币财产价值的纠纷案件,便存在着价值认定的“矛”与“盾”。
判例中的比特币价值:零、市场价,还是共同认可价格?“《关于防范比特币风险的通知》中亦认可比特币属于‘一种特定的虚拟商品’,虽不具有与货币等同的法律地位,但仍具有财产性价值,如果一概拒绝予以保护,对当事人而言恐有失公平。”
以全国首例涉比特币的仲裁裁决撤销案件【(2018)粤03民特719号】为例。
2017年12月2日,当事人签署的一份协议中规定,高某要分三期将李某委托其进行理财的数字货币资产(20.13个比特币、50个比特币现金、12.66个比特币钻石)全部归还至李某的电子钱包。
结果,该协议签订后,高某未履行合同义务。
李某遂根据协议中的仲裁条款向深圳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提出要高某归还上述数字货币资产相等价值的美金和利息等诉求。
仲裁庭经审理认为,高某未依照案涉合同的约定交付双方共同约定并视为有财产意义的比特币等,构成违约,应予赔偿。
在比特币的财产价值上,仲裁庭参考李某提供的okcoin.com网站公布的合同约定履行时点有关BTC(比特币)和BCH(比特币现金)收盘价的公开信息,估算应赔偿的财产损失。
高某宇随后诉至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请求深圳中院撤销上述仲裁裁决,撤裁的主要理由是该仲裁裁决违反我国公共利益。
具体而言,高某主张,根据央行等七部委联合发布《关于防范代币发行融资风险的公告》,自2017年9月4日起,任何交易平台不得从事法定货币与“虚拟货币”之间的兑换业务,不得买卖或作为中央对手方买卖代币或“虚拟货币”,不得为代币或“虚拟货币”提供定价、信息中介等服务。
因此,自2017年9月4日起,okcoin.com网站提供数字货币的交易及定价均为非法。仲裁裁决认定高某赔偿李某与比特币等值的美元,再将美元折算成人民币,实质上是变相支持了比特币与法定货币之间的兑付、交易,因而违背社会公共利益,故仲裁裁决应予撤销。
2021年11月份,北京仲裁委官网发布的《中国商事仲裁年度观察(2021)》(下称《年度观察》)中,将该案称为全国首例涉比特币的仲裁裁决撤销案件,亦是近年来法院确认仲裁裁决违背公共利益并予以撤销的极少数案件之一。
根据《报核规定》第3条,人民法院认为我国内地仲裁机构作出之仲裁裁决违背公共利益而拟予撤销的案件必须逐级上报最高院批准。
也就是说,该案结论已得到最高院背书,因此结论具有可参照性和可复制性,对未来司法和仲裁实践均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年度观察》认为,《关于防范比特币风险的通知》中亦认可比特币属于“一种特定的虚拟商品”,虽不具有与货币等同的法律地位,但仍具有财产性价值,如果一概拒绝予以保护,对当事人而言恐有失公平。
而在上海部分法院的判决中,在确定比特币等虚拟货币的价值时,并未如上述仲裁裁决一样采用第三方平台所公布的比特币市场价格,而是采用当事人共同认可的价格作为标准,以此避开了监管部门对虚拟货币的兑付、定价和信息中介的禁止性规定。
“如何在不违反国家货币政策的前提下客观公平地确定虚拟货币的财产价值并对其予以保护,是未来司法实践需要解决的难题。”《年度观察》提到。
娄鹤认为,在民事及刑事案件处理过程中,都不可避免涉及虚拟财产都定价问题,通常可以参考标准有:根据用户真实货币的投入计算;根据市场交易价格来确定;网络运营商确定的定价;根据受害者的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来确定。
相关问答:请问中国唯一合法虚拟货币是什么?
我国并没有一种合法虚拟货币的。对于虚拟货币(比如比特币)中国目前没有说不合法,但也没说合法,只是禁止虚拟货币的交易,但是还是有很多中国人交易,中国人民银行等七部委联合发布《关于防范代币发行融资风险的公告》,对相关行为作出了明确规范,七部委联合发布的《公告》明确指出,代币发行融资中使用的代币或“虚拟货币”不由货币当局发行,不具有法偿性与强制性等货币属性,不具有与货币等同的法律地位,不能也不应作为货币在市场上流通使用。
虚拟货币:比特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