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卖比特币属于非法经营
❶ 2024年,交易虚拟货币违法吗会被没收获利或处罚吗会被拘留涉刑吗
2024年,交易虚拟货币不违法。但如涉及违法犯罪活动,会有被没收获利、处罚以及拘留涉刑的风险。以下是对该问题的详细解答:
一、交易虚拟货币是否违法
目前,国内对于虚拟货币的相关监管主要以通知、公告等规范性文件为主,法律法规规章并没有对虚拟货币交易进行规定。
- 根据2013年人民银行等部门发布的《关于防范比特币风险的通知》,比特币不是由货币当局发行,不具有法偿性与强制性等货币属性,并不是真正意义的货币。但比特币交易作为一种互联网上的商品买卖行为,普通民众在自担风险的前提下拥有参与的自由。USDT作为稳定币,是比特币等主流虚拟货币价值/价格体现的锚定对象,也应当受到法律的同等保护。
- 2017年人民银行等七部委发布的《关于防范代币发行融资风险的公告》禁止的范围,限定在非法代币发行融资领域,并没有禁止个人持有、交易买卖虚拟货币(包括泰达币USDT)。
- 2021年人民银行等十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防范和处置虚拟货币交易炒作风险的通知》提示公民防范虚拟货币带来的金融风险,但单纯的虚拟货币交易行为并不违反我国现行法律、行政法规的相关规定。
综上所述,法律法规并没有禁止虚拟货币的交易,法无禁止即自由,因此虚拟货币交易在国内不违法。
二、虚拟货币交易的获利能否被没收或者处罚
在我国现行的法律制度下,2013年通知、2017年的94公告、2021年的“924通知”等规范性文件不得设立行政处罚的类型和措施。
- 根据《行政处罚法》第16条规定,除法律、法规、规章外,其他规范性文件不得设立行政处罚。因此,执法机关不能仅仅依据这些规范性文件认定虚拟货币交易属于违法行为,不能对从事虚拟货币交易的给予行政处罚或没收获利,否则执法机关处罚的行为就属于违法行为,当事人可以对执法机关提起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
所以,单纯的虚拟货币交易获利不会被没收或处罚。
三、为何交易虚拟货币不违法却可能被冻卡甚至涉刑
虽然交易虚拟货币本身并不属于法律禁止的行为,但由于虚拟货币的特性,容易滋生洗钱等犯罪活动。
- 冻卡原因:如果你交易虚拟货币时收到违法犯罪的资金,如电诈、网赌等资金,等到受害人报案,公安机关侦查到后,就会顺着资金流冻结你的银行卡。这是币圈常见的现象,即卖U出金收到涉案资金,导致收款银行卡被异地公安机关司法冻结。
- 涉刑原因:在银行卡冻结的基础上,如果你交易虚拟货币的交易方式存在异常行为,就可能涉及到刑事犯罪。根据刑法及相关司法解释,如果你被推定为主观明知对方进行信息网络犯罪或资金来源是电诈资金,就可能构成帮信罪或掩隐罪等。异常行为包括但不限于不在主流交易所交易、通过加密软件联系、出售价格明显异于市场价、使用他人银行卡或银行卡被冻结过继续交易、无本金投入按照上游指示买入卖出、频繁交易USDT且银行卡流水大等。
此外,如果你交易对方是网赌赌客或进行换汇的,也有一定的法律风险。如明知对方是网赌赌客而卖U给其进行赌博上下分,可能构成非法经营罪;如明知对方通过人民币换U再换成美元而提供USDT作为媒介,金额超过一定标准也可能构成非法经营罪。
重点内容:虽然交易虚拟货币不违法,但容易滋生洗钱等犯罪活动。因此,务必谨慎交易,避免涉及违法犯罪活动。如遇到可疑情况,应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并配合调查。
❷ 买卖虚拟货币犯法吗
买卖虚拟货币是否犯法,需要视情况而定:
1、如果交易虚拟货币涉嫌违法处理赃款,需要根据主观判断你对货币价值和性质的推定,来判断你是否构成犯罪。
2、虚拟币属于刑法意义上的财物,属于合法财产,除非虚拟货币被持有人用于违法犯罪或直接源于持有人的违法犯罪等,否则应当保护虚拟货币持有人的财产权益。
3、虚拟货币交易的业务活动违法,业务活动一般指个人或某个机构的专业工作,对于偶尔的买卖活动,显然不能定义为业务活动,因此不能将个人偶尔买卖虚拟货币的行为也定义为非法金融活动。
4、如果虚拟货币交易炒作扰乱了经济金融秩序,滋生了违法犯罪活动,严重危害人民群众财产安全,虚拟货币相关业务活动属于非法金融活动,不受法律保护。
5、如果来源诈骗资金,更不受法律保护,公安机关将有可能予以冻结并返还给受害人,其损失只能自行承担。
非法经营罪名的构成要件
1、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由故意构成,并且具有谋取非法利润的目的,这是本罪在主观方面应具有的两个主要内容。
2、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即一切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依法成立、具有责任能力的单位也可以成为本罪的主体。
3、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限制买卖物品和经营许可证的市场管理制度。
4、客观方面,违反国家规定从事经营活动,扰乱市场秩序,且情节严重。
总的来说,如果倒卖的是网络游戏币,可能属于一般违法,会受到行政处罚。如果倒卖的是比特币这种数字货币,就要根据具体的情况来看是否涉嫌犯罪。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二十五条
违反国家规定,有下列非法经营行为之一,扰乱市场秩序,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未经许可经营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专营、专卖物品或者其他限制买卖的物品的;
(二)买卖进出口许可证、进出口原产地证明以及其他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经营许可证或者批准文件的;
(三)未经国家有关主管部门批准非法经营证券、期货、保险业务的,或者非法从事资金支付结算业务的;
(四)其他严重扰乱市场秩序的非法经营行为。
❸ 买卖虚拟币赚差价犯法吗
行为人买卖虚拟货币的行为一般是合法的,但如果利用虚拟货币从事非法的活动那就是违法的。
未经国家有关主管部门批准非法经营证券、期货、保险业务的,或者非法从事资金支付结算业务的为非法经营罪。本罪侵犯的客体应该是市场秩序,为了保证限制买卖物品和进出口物品市场,国家实行物品的经营许可制度。
虚拟货币在国内是合法存在的,比特币在国内被定义为一种特殊的互联网商品,现阶段,各金融机构不得提供比特币相关的产品或服务。
比特币不能且不应该作为货币使用,比特币不是由货币当局发行,不具有法偿性与强制性等货币属性,并不是真正意义的货币。
虚拟货币是指非真实的货币。虚拟货币不是货币当局发行,不具有法偿性和强制性等货币属性,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货币,不具有与货币等同的法律地位,不能且不应作为货币在市场上流通使用,公民投资和交易虚拟货币不受法律保护。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等部门发布的通知、公告,虚拟货币不是货币当局发行,不具有法偿性和强制性等货币属性,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货币,不具有与货币等同的法律地位,不能且不应作为货币在市场上流通使用,公民投资和交易虚拟货币不受法律保护。
法律依据
《刑法》 第二百二十五条
违反国家规定,有下列非法经营行为之一,扰乱市场秩序,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
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未经许可经营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专营、专卖物品或者其他限制买卖的物品的;
(二)买卖进出口许可证、进出口原产地证明以及其他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经营许可证或者批准文件的;
(三)未经国家有关主管部门批准非法经营证券、期货、保险业务的,或者非法从事资金支付结算业务的;
(四)其他严重扰乱市场秩序的非法经营行为。
❹ 做比特币被公安抓有事吗
做比特币被公安抓有事。实施倒买倒卖外汇或者变相买卖外汇等非法买卖外汇行为,扰乱金融市场秩序,情节严重的,以非法经营罪定罪处罚。国有公司、企业的董事、经理利用职务便利,自己经营或者为他人经营与其所任职公司、企业同类的营业,获取非法利益,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二十五条
【非法经营罪】违反国家规定,有下列非法经营行为之一,扰乱市场秩序,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未经许可经营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专营、专卖物品或者其他限制买卖的物品的;
(二)买卖进出口许可证、进出口原产地证明以及其他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经营许可证或者批准文件的;
(三)未经国家有关主管部门批准非法经营证券、期货、保险业务的,或者非法从事资金支付结算业务的;
(四)其他严重扰乱市场秩序的非法经营行为。
❺ 买卖虚拟货币是否构成“刑事犯罪”
导言:当前司法实践中,部分侦查机关在处理虚拟币交易案件时,存在对法律的错误理解。他们往往认为,炒币不违法,但当问及法律依据时,他们通常会提到2021年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924”文件,认为该文件禁止了虚拟币交易。这一错误理解导致了对单纯个人买卖虚拟货币行为的不当定性,引致了不必要的法律困扰。本文旨在系统性地解析这一问题。
一、法律文件概览
1. 2013年12月3日,央行等五部委发布《关于防范比特币风险的通知》中明确指出,比特币为特定虚拟商品,具有财产价值。USDT作为稳定币,应与主流虚拟货币一样,受到法律保护;
2. 2017年9月4日,央行等七部委发布的《关于防范代币发行融资风险的公告》并未禁止个人持有、买卖虚拟货币,包括USDT;
3. 2021年9月24日,央行等十部委发布的《关于进一步防范和处置虚拟货币交易炒作风险的通知》中,虽然强调了虚拟货币相关业务行为的潜在风险,但并未否定个人持有、买卖虚拟货币的合法性,而是明确了虚拟货币作为商品的财产属性。
二、交易性质与犯罪界限
虚拟币交易可能引发其他犯罪,如非法集资、非法经营、传销犯罪等,但单纯交易行为本身并非刑事犯罪。判断是否构成犯罪需明确行为是否违反相应法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条,除非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否则不得定罪处刑。我国现行法律并未明确买卖虚拟货币构成刑事犯罪。
三、法律后果与保护
个人进行虚拟币交易,只要不涉及系统性的商业行为或与相关违法犯罪行为无关,通常不会被追究法律责任。从法律层面,虚拟币交易本身违法的后果顶多是合同无效,投资失败,不受法律保护。法院在处理相关纠纷时,会依据《民法典》的相关规定,认定合同无效,但同时会要求违约方承担相应的责任。
总结:个人持有、买卖虚拟货币行为的本身并不触犯刑事犯罪。但在实际操作中,个人应当注意交易的安全性和合法性,避免涉及非法活动。法律界对虚拟币交易的界定和处理正逐步明确,以保护交易参与者的合法权益。
❻ 玩比特币会坐牢吗
玩比特币本身不一定会坐牢,但如果涉及违法活动则可能面临刑事责任。
在中国,比特币属于虚拟财产并受法律保护,但它不具有与货币等同的法律地位,不能且不应作为货币在市场上流通使用。普通民众在自担风险的前提下,拥有参与比特币交易的自由。若仅以数字货币热衷者身份,用个人合法收入购入或抛售比特币,不涉及非法目的,通常不会坐牢。
不过,以下两种涉及比特币的情况可能会被认定为犯罪行为并面临刑事处罚:
- 非法经营:从事比特币交易的换汇、兑换等商业运营活动(OTC交易),为法币与虚拟代币提供兑换服务并赚取差价,违反我国《刑法》规定,可能构成非法经营罪。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单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 洗钱等非法活动:若比特币交易涉嫌参与洗钱等非法活动,比如接收非法犯罪活动的赃款并通过比特币洗钱,或协助电信诈骗等犯罪活动的赃款进行洗钱,触犯反洗钱法规,会被认定为犯罪行为。
此外,若利用比特币从事非法集资、诈骗等非法金融活动,也会触犯相关法律,量刑根据具体案件实际情况和法律规定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