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喜贵比特币
❶ 比特币为什么会上涨
上涨原因: 1.自身:去中心化 (机构不能冻结你的比特币)、破解难度大、一定的匿名性。 2.社会问题发生时,引发民众对传统货币保值的担忧: 比如,2013 年 ,塞浦路斯为了获得欧盟 100 亿欧元的紧急援助贷款,政府将向当地银行存户征收存款税。民众人人自危,争先把手中的货币换成比特币,以规避政策风险。之后蔓延到欧元区很多国家。引发比特币第一次大规模上涨。 比如,2020年新冠黑天鹅事件,全球“大放水”(负利率),美元影响力下降,民众及政府需要需求资产保值的手段。 3.区块链的火热,大量机构入场。传统金融机构,上市公司,还包括paypal开通买币通道都推动比特币上涨,但因供应有限,需求大增,推动价格上涨。
❷ 比特币价格再次短暂冲上6万美元关口,比特币不断上涨的原因是啥
比特币价格再次短暂冲上6万美元关口,市场的不断追捧以及比特币本身的稀有属性使得比特币不断上涨,这是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相结合的结果,其实比特币真的是有一定的价值的,毕竟物以稀为贵。
话说回来,比特币不断上涨,并且一次比一次更加值钱,真的是有着主客观的原因的。像我们这种一般的平民百姓,比特币也只是耳闻,而不能真正持有。
❸ 从货币演化的历史探究数字货币的未来发展
欧易OKEx research: 从货币演化的历史探究数字货币的未来发展
摘要: 数字货币(Digital Currency)可以认为是一种基于节点网络和数字加密算法的虚拟货币。去中心化的数字货币没有发行主体,因此没有任何人或机构能够控制它的发行,如比特币,以太坊等;由于算法解的数量确定,所以数字货币的总量固定,从而消除了通货膨胀的可能;由于交易过程中需要网络中的各个节点的认可,因此数字货币的交易过程足够安全。中心化的数字货币指的是有发行主体一类的货币,如央行发行的数字人民币,Facebook的Libra等。
本文从货币的本质、货币载体的 历史 变化和货币发行方逐步完成统一的 历史 变革三个方面进行研究,旨在探讨数字货币是否具备货币三要素,能否逐渐取代现钞实现数字化革命,以及目前数字货币仍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 数字货币、货币史
一、货币载体的 历史 变化
1.1 货币的本质
众所周知,传统货币史上大家认为货币的本质是价值尺度,其最基本的功能是作为交易媒介和价值储藏手段,根本目的是为了组织生产活动并成为维系生产关系的纽带。但随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协同发展,货币本质的解释自然而然地发生了一定的改进,我们可以看到目前货币的本质已进化为了一种人类构建的 社会 机制,其核心是信任,这个信任是由不信任的各方对中间方(货币发行方)的信任。我们大家现在对货币达成了新的共识,就为信任缺失问题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案。
其次,货币的本质也是记账货币,或被称为度量单位,其价值随着国家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经济手段与国内外形势变化而浮动。而一个好的度量单位其价值必然是相对稳定的,由此,在 历史 的进程中,货币总需要一整套机制来确保其价值的稳定,该机制发展至今已较为全面,目前包括支付清算体系、信用创造体系、金融监管等核心基础设施建设。
第三,货币本质上体现的就是开文提到的信用关系。货币既是发行者的一种债务或责任,也是持有者的一种信用或索偿权。因此货币双向影响资产和负债,并可通过两端的变化来得以记录。
最后,这种信任关系是可以流通的。货币如果想要流通使用,就必须用代符来加以表征,用记账系统来记录价值及其转移并清偿各种信用关系。
数字货币要想取代法币,则需要满足上述货币的三大要素。从长期来看,数字货币背后需要有一套完整的机制来确保其价值的稳定,从而实现其作为记账单位的功能,而这一整套机制极有可能由央行来提供,稍后我们会提到这背后的原因。
1.2 货币载体的变化
从 历史 上来看,货币载体遵循从金属货币过渡到银行票据,再到法定货币(fiat money)的变化过程。最初,金属货币的出现大大方便了交换的进行,促进经济 社会 加快发展。然而,随着交易频率的提升、交易范围的扩大,大量携带运送、交割清算金属货币的成本越来越高,难以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商户间分别记账,一段时期结束时,双方再核对账目,互相轧抵往来后,将余额进行货币清算。该货币收据叫做‘汇票’,专门办理汇票业务的商户叫做‘钱庄’或‘票号’。随着票号中汇票的接受度逐渐提升,为了方便流通,票号开始将汇票改造成为事先印好面额(划分不同档次),标明出票人并承诺见票即付,增加防伪验证标识等,但不限定持票人的通用汇票,这就使其演变成为“纸币”。
货币载体的变化解释了人们对其便捷流通性和可信任的需求。该演变过程遵守了格雷欣法则(Gresham’s law),即劣币驱逐良币。最初的货币与金、银、铜等金属的价值挂钩,随着交易的进行,票据和纸币这些不具备真实价值的货币用了对中间方的信任做背书,被人为的赋予了价值,并成功取代了金属货币。
理想状态下的数字货币应由所有人都信赖的第三方或者具有强大技术支撑的去中心化系统发行。这种数字货币可以说是账户数字本身直接转化为货币,货币载体由有形转为无形。
1.2.1 欧洲货币载体的变化
欧洲的近代纸币源于银行券,英国的金店券就是近代欧洲纸币的先驱。我们知道,九世纪之前巴比伦的骆驼商队为避免金银贷款在运输途中被劫,曾采用土简做为附计利息的承兑凭证,这与中国唐代的费钱类似,但其并非近代意义的纸币。16世纪至17世纪,出于安全因素的考虑,英国政府所在地伦敦塔成为商人存放金银的最佳地点,但1646年,查理一世将13万英镑金银没收充作军费的行为让人们不再信任,纷纷转向信用较好的民间金店,金店发放的存放收据就被称为“金店券”,金店券可代替金银货币在市面流通,并用于支付。但由于缺少规范与贪图利息,在1670年英荷战争爆发后英国政府停止支付,金店时代就此结束。1694年英国商人进一步完善规制,以公司形式成立英格兰银行,并获得特许发行120万英镑银行券,就此近代纸币——银行券出现于欧洲。
欧洲大陆上的纸币与约翰·劳(John Law)关系密切。约翰·劳出生于英国爱丁堡的一个银行世家,自小便拥有丰富的货币与银行体系知识。但在其父去世后,却仰仗自己精于数学而沉迷于赌博,1694年甚至因将情敌开枪毙命深陷牢狱,后其狱至欧洲。在逃亡期间,他进一步研究金融与贸易,先后在阿姆斯特丹与荷兰积累了大量经验,这时他敏锐观察到如法国等对纸质通货强烈抵制的国家经济大多萧条,引入纸质通货的英格兰和荷兰却与之相反,纸质通货的不可替代性让约翰·劳逐渐成为了“银行券”的忠实拥趸。
1705年,约翰·劳将自己的理念总结成了《论货币和贸易:兼向国家供应货币的建议》,他在书中极力主张设立国家银行,并呼吁国家银行应与国有企业相辅相成,前者掌握国家金融,后者控制国家商业,从而实现国家对货币和贸易的垄断,垄断得来的利润则反哺国家财政债务。
这一构想想要实现并不容易,直至法国国王路易十四的好大喜功致使了政府的债台高筑。在这种情况下,贵金属的短缺毫无疑问地造成了流通的金属货币急剧减少,法国疲困的财政让约翰·劳看到了希望。1715年,约翰·劳先后说服了法国国王路易十四与奥尔良公爵,下一年约翰·劳就在巴黎成立了通用银行(Banque Generale),该银行有权发行银行券并参与皇家岁入的管理,且纸币可以兑换为铸币,这是法国第一次私营银行大规模发行纸质通货。1717年,约翰·劳又说服法国皇家所有税收必须以银行纸币缴付。直至1718年,在约翰·劳的大力鼓吹下,该银行国有化,摇身变为法国第一家中央银行,这标志着法国从铸币开始转向应用纸币,后英国等国家相继加入纸币阵营,纸质通货在欧洲得到了广泛传播。
1.2.2 美国货币载体的变化
17世纪早期,英格兰在北美洲大西洋沿岸的切萨皮克湾和新英格兰建立了第一批殖民地,到18世纪最终形成了北美13个殖民地。由于殖民者所带铸币较少且尚未在每周发现金银矿,实际铸币供给严重短缺,贸易逆差的长期存在更是加剧了这种情况。为此殖民者主要使用了五种形式的货币。(见表1)
表1 殖民期北美五种货币形式
表2 非纸 币逐渐消失原因
北美殖民地最早的纸币发行是马萨诸塞殖民地于1690年发行的信用券,用于支付远征军军饷,该信用券是介于以税收为担保所发行的短期票据与纯粹的信用货币之间的一种货币形式,当局承认将来可兑付金银,可用于纳税,可作为法偿货币。出于军事融资或征税需求,其他殖民地纷纷效仿,但由于其只承认在未来兑现,这种纸币很快开始贬值,直至1764年英国议会完全禁止了法偿货币的发行。
之后的转机在美洲大陆的独立战争中孕育。当时的中央政府,即大陆会议只是一个各邦领导人集会,并无权征税。在这种情况下,军事融资就要仰仗借债或者印发钞票,托马斯·潘恩与亚历山大·汉密尔顿均支持借债,他们认为“没有一个国家应该没有债务,国债是一种国家凝聚力”,但汉密尔顿同时也认同纸币的必要性。本杰明·富兰克林则是纸币的强力支持者。最终,出于考虑到战争前景未明,且大陆会议并无任何担保,向其贷款风险较大,彼时各殖民地也无充足资金放贷,大陆会议就采用了发行纸币的方式融资。与此同时各州当局也被迫使用信用券用于战争机器的运行。随着纸币的大量发行,自1776开始,大陆券又不断贬值,1781年印刷1美元大陆券的成本甚至高于其货币价值,但由于战争的进行,大陆会议又不得不继续仰仗纸币。独立战争胜利后,美国宪法明确给予了联邦铸造货币与调节其价值的权力,各州无权铸造货币或发行纸币。
在历经了第一合众国银行、北美银行后,来到了第二合众国银行时期,时任美国总统的杰克逊由于不满于银行的1/3股份为外国人持有,对州银行的排挤与对国内外汇兑的垄断等,强烈反对纸币,相信“硬货币“,这使得第二合众国银行最终于1841年倒闭清算,美国央行进程被迫中断。直至1846年,国会批准成立独立的国库系统,就此全国各地海关与造币厂构成的国库或子国库系统存放政府资金,该系统在1913年联邦储备体系成立前一直是美国货币银行体系的主要调节者。
1861年,又是相似的背景,即美国内战爆发了。北方联军急需一种全国性通货来制止上千种银行券造成的混乱。次年2月,国会通过了时任财政部长蔡斯的提议,通过了《法偿法案》,该法案授权财政部发行1.5亿美元的合众国财政票据,也就是“绿背纸“,并宣布其为法偿货币,可用于支付,但不能兑换金银,不能用于支付关税和政府债券利息。这是美国联邦发行的第一种纸币,是完全基于国家信用发行流通、行使货币职能的信用货币。
1.2.3 中国交子等纸币的 历史 变化
中国纸币出现于封建鼎盛的北宋时期,早于欧美近七百年。唐宋期间,川蜀地势复杂而商贸发达,其交易媒介仍是价低笨重的铁钱,极为不便,这就是交子出现的直接原因。从更为本质的角度来看,宋朝铸币外流,“钱荒“严重,军政费用高昂,财政赤字加剧,这与欧美纸币出现的契机相似,但除此之外,中国彼时却是高度中央集权专制政体的封建国家,是由政府直接出面将新的交易媒介(交子)强行推广,这就使中国的纸币(交子等)除了具有货币的经济职能外,还兼有货币的政治职能。
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欧美大陆还是中华文明纸币的诞生与延续,均是以流通手段为基础,以政府为主导,拥有较为稳定广阔的货币市场,并始终伴有浓厚的政治军事色彩,政府希冀通过纸币的发行来支持政府开支与庞大的军费。但中国交子出现时,中国还是重农抑商的农耕 社会 ,经济水平远低于17、18世纪已兴起城市、商业迅猛发展的欧美等国,缺乏稳定的物质基础,商品生产与商品货币关系并不 健康 。更别说在封建统治下,“交子务“随时可能让纸币沦为单纯的财政掠夺工具,其信用事业与信用机构相当不牢靠,这背离了纸币应有的经济职能,而更偏向于”政治职能“,由此,稳定而 健康 的信用机构与信用体系也是信用货币发展的必要条件。
二、货币发行方的 历史 变化
2.1 货币发行方从私人货币向央行货币的转变
铸币权被认为是展现政府权力的根本性因素,政府透过它来展现自己至高无上的权力。早期,政府并没有承担制造货币的任务,而是担保被用作货币的材料的重量和成色,即金、银和铜,并标明其真实的价值。在此阶段中,私人企业并不具备提供健全的铸币能力,提供统一的、容易辨认的铸币技术一直是一个重大的难题。同时,政府发现由自己来铸造货币不仅有益于 社会 ,而且可以抽取用来支付铸造成本的费用,从而扩大收入。在揽过铸币权以后,我们可以说几乎所有的地方政府都在滥用人民的信赖而欺诈人民,这体现在当人们拿着金属块到政府的熔炉去铸造货币的时候,政府强行留住部分;在收回流通中的铸币重新铸造成金银行两较小却表明同样价值的硬币。
在中世纪时期,贸易的收缩导致了货币流通数量的减少。为了恢复贸易,欧洲地区的君主们争相减少铸币的分量和成色。最终,纸币的出现,让政府获得了一种更为廉价的欺骗人民的方法,政府使用了残暴的手段将这些劣币强加于人民。
政府垄断了纸币的发行,这极大的有助于政府权力的增长。我们假设,如果政府有权随自己的意愿创造任何数量的货币,并使人们接受之,这将有利于政府捍卫自己的权力。 近些年来,政府之所以不断扩张,在很大程度上由于其能够发行货币来弥补赤字。因此,我们认为,政府应当在人民认可的范围内发行货币,否则,这种权力将被剥夺。
纸币由多家私人银行发行,逐渐统一为中央银行发行。对于数字货币,目前由众多私人发行,但真正能成为货币的数字货币,最终将由中央银行发行,成为中心化的数字货币。类似比特币这类型的去中心化数字货币,未来可能演化为一种投资品(当前的数字货币并不是真正的货币)。
2.1.1 英格兰银行统一货币权
从17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20年代,各类银行券都在市面上流通,在伦敦地区,以英格兰银行券为主导。1826年,英国议会通过《银行合伙人法案》,表明英格兰银行在伦敦城外65英里的范围内享有唯一发行股份制银行券的特权,但是伦敦的私人银行仍可发行银行券;允许英格兰银行在英国各地设立分支行。该法案通过后,英国一些小型私人银行合并为股份制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迅速发展起来并发行了自己的银行券。此时的英国货币市场中,出现了英格兰银行券、私人银行发行的银行券和股份制银行券并行的情况。
直到20世纪初期,英格兰银行才最终统一发币权。1833年,英国议会通过一项新法案,规定英格兰银行券获得无限“法偿”资格,即法定货币,强制流通,必须接受,不得拒收。英格兰银行券也因此成为首个和唯一一个获得法定货币地位的银行券,在法律上地位等同于黄金。1844年7月,英国议会通过《银行特许法案》。该法案规定,凡是新设立的银行一律禁止发行银行券;在1844年前没有发行过银行券的银行,其发行额度受限制,已经发行的银行券仍可流通;凡发行银行券的银行在伦敦设立分行或同其他银行合并的,均丧失纸币发行权,并将此权利移交给英格兰银行。随着该法案的逐年实施,英国(仅限于英格兰和威尔士)多数银行都渐渐丧失了纸币发行权。到了1921年,实际有纸币发行权的就只有英格兰银行了。
最终,英格兰银行券成为英国的法定信用纸币,并延续使用至今。 1914年一战爆发后,为了给战争筹集资金,财政部发行了10先令和1英镑票据当做纸币在市场上流通。因而,在1921年后,市面上除了英格兰银行券,还有财政部票据。1928年,英国议会通过《通货和钞票法案》,在法律上确认了英格兰银行为全国货币发行的唯一机构。从此,英格兰银行券成为了英国纸币的唯一主宰,完成了纸币流通的大一统。1931年英国彻底脱离金本位后,英格兰银行券成为了“金本位接班人”,成为英国的法定信用纸币(仅靠政府信用背书,不可兑现),并延续使用至今。英国货币制度也转变为不可兑现的信用纸币制度。
2.1.2 美元的统一
1787年,具有跨时代意义的美国宪法诞生,该宪法旨在建立一个由最初13个殖民地组成的共同市场与政治联盟,从法律层面确保了各州之间商品和生产要素的自有流动,并规定和限制了联盟政府的权力。尚未说明联邦政府独占发行银行执照与纸币的权力,由此各州银行在早期纷纷“占山为王”,发行自己的货币(即银行券),其价值取决于发钞行的声誉以及便利性等因素。
纵观 历史 ,美国曾两次尝试创立联邦银行,需要注意的是,此时的银行并非真正的中央银行,仅是处理全国性银行业务的机构。
表3 美国第一银行与美国第二银行概览
与州银行的冲突让美国央行体系发展进程不断受阻,这时南北战争成为了新的突破点。北方各州为融资军政费用,1863至1865年通过了《银行业法案》,建立了作为联邦政府新发型债务交易平台(二级市场)的联邦银行体系。该体系可以解决一些州银行发展的弊端,此外,为了管控银行风险,来确保银行的流动性与清偿性,该法案还要求对商业银行的资本金和资产质量进行严格的监管与信息披露,并实施了准备金制度。与此同时,美国成立了 历史 上第一家银行系统监管机构OOC,负责颁布国民银行执照,OOC监管职责明确。但此时在经济波动时货币供应仍缺乏弹性。
1865年后经济危机频发,直至1907年一些银行因投机而挤兑,银行业受损严重。最后国会要求国家货币委员会进行审查,也由此,经其提议,美联储诞生。
三、对数字货币未来的展望
上文我们总结了货币载体和货币发行方的 历史 变化,不难看出,货币载体的局限性,如交易便捷性、可携带性、交易手续费等问题,决定了货币将必然朝向脱离载体的方向发展。数字货币和纸币等劣币取代金银一类的良币作为货币载体是一个必然的发展过程。 历史 总是惊人的相似,一旦货币数字化或虚拟化得到了共识,维护这种共识和追逐货币利益将必然体现了政治博弈。由政治阶层垄断数字货币发行、调控数字货币供给或许将成为数字货币所必然经历的过程。近些年来,央行对数字货币的 探索 为货币制度的变革带来了一些新的思考与实践,这些 探索 依然路途漫长,但也充满希望。而对于去中心化的数字货币来说,比如比特币、以太坊等,我们认为其更接近于投资品,而不是流通货币。
3.1 央行数字货币的现状
我国的数字人民币CBDC,是由人民银行发行,由指定运营机构参与运营并向公众兑换,以广义账户体系为基础,支持银行账户松耦合功能,与纸钞和硬币等价,并具有价值特征和法偿性的可控匿名的支付工具。数字人民币相对于支付宝和微信支付来说,优势在于第一是双离线支付,即在网络信号不佳的时候也能满足正常的电子支付需求;第二是安全性更高,因为微信和支付宝背后的信用方是腾讯和阿里巴巴两家公司,而数字人民币则以央行的安全系统做背书;第三是多终端选择,微信和支付宝必须要求有网络的手机才能完成支付,而对于没有智能手机的人群,可以选择IC卡、功能机等硬件使用数字人民币。
日前,央行宣布,中国人民银行货币研究所与香港金融管理局、泰国中央银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中央银行宣布联合发起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研究项目(m-CBDC Bridge),旨在 探索 央行数字货币在跨境支付中的应用。该项目已得到国际清算银行香港创新中心的支持。
中国央行正在深圳、苏州、雄安地区、成都四地试点数字人民币,此外,数字人民币也将在未来的冬奥场景进行内部封闭试点测试。2月6日,北京发放了数字人民币红包,每份红包金额200元;2月23日,微信公众号“成都发布“称,成都将预约发放总额4000万元的数字人民币消费红包。
3.2 数字货币存在的问题
数字货币完全取代现钞后,央行通过数字系统可以实施完全的负利率货币政策,使货币政策突破ZLB(零利率下线)。对于普通人来说,存款可能出现负增长的趋势。如果人们持有纸币,在银行利率突破零利率下线的时候,尚可把钱取回家中,从而躲过资产负增长的情况。然而,当数字货币完全取代纸质货币的时候,人们将无奈面对资产的缩水。
从 历史 的角度,我们不难发现,货币的本质已经超越了经济属性,体现更强大的政治属性。未来的货币革命的障碍不在于经济与技术,而在于政治。政府通常采取超量发行货币的方式应对赤字的问题,这将导致通货膨胀,人们手中的钱越来越不值钱。各国针对数字货币的政治纷争会否给数字货币带来巨大的波动性将不得而知。
理想化的数字货币的真实价格绝对不变,可有效的避免通货膨胀的威胁,与商品服务价格只形成结构性相对变动。这样的货币才是真正的稳定币。然而实现这种理想化的数字货币将要突破政治阻碍形成共识,相互制约,建立储备金机制,支付结算机制,信用机制等目标。目前的数字人民币仅仅将现钞数字化并进行了跨境支付的技术尝试,数字货币要取代现钞依旧道阻且艰。
文献参考:
【1】 刘子健,《东西方纸币产生条件的比较研究》,《中国钱币》,1994年4月
【2】 王志军等,《欧美金融发展史》,南开大学出版社,2013年1月
【3】 钱学宁,《货币本质与数字货币解析》,《中国金融杂志》,2019年12月
【4】 【英】弗里德里希·冯·哈耶克著,姚中秋译,《货币的非国家化》,新星出版社,2007年8月
【5】 格物资本,《英国货币史:纸币的诞生和大一统》,2019年6月1日
【6】 周永林,《从货币本质看数字货币未来》,《央行与货币》,2018年12月
❹ 重生买了2万比特币的小说 主角傻傻的
主角叫史阿牛,书名,我真不想当首富啊!
❺ 比特币“M顶”很吓人不要瑟瑟发抖
【文/贵币高级策略分析师 K神】大家好,我是K神,只喜欢研究K线,朋友都叫我“K线狂魔”,你们可以叫我老K。
【K神说】
比特币昨天在新高的情况下杀了一个回马枪,截止写文当下依旧没有明显的止跌信号。一片看空声之下,是不是又瑟瑟发抖了?
【消息动态】
很多人把印度禁止加密货币这个消息解读为市场下跌的原因,这个逻辑是毫无道理的,很简单的逻辑,阿三的购买力不行,影响不了市场,连国人都没有定价权,阿三有个锤子。而且印度方面禁止比特币也不是一天两天了,几年前甚至去年都炒过无数次了,俄罗斯那边不也禁止过么,所以这种消息看看就算了,不要当回事。市场的涨跌自有逻辑,不要人云亦云。
宝马 汽车 M8双门轿跑已经以100%加密货币支付方式售出,该款车报价196.8万人民币。这个信息一看挺平平无奇古天乐的,但大家仔细琢磨会很有意思。按照当前比特币价格,意味着购买这辆车只需要5枚比特币,那么一个有意思的问题就出现了:比特币价格越高,人们可能越愿意拥有甚至使用比特币。因为比特币的波动剧烈,相对高位使用比特币可以获得更好的购买体验,甚至某种程度可以说是赚自己的钱——当下5枚比特币价值200万人民币左右,假设熊市跌幅80%,意味着你相当于使用更少的钱获得更好的商品和服务,因为在熊市这5枚比特币总价格可能只需要40万人民币,换个角度来说,可以理解为你用40万人民币买到了价格200万人民币的商品,你净赚160万人民币。也不知道这逻辑对不对,但我琢磨着比特币价格越高越利于它的推广和使用,因为需要付出的代价并不会随着价格上涨而变得高昂,反而会使得比特币的价值大大提升。我回头得好好琢磨下比特币的支付属性。因为按照我们以往的经验是如果你的钱每一天都比昨天值钱,你会不愿意使用它,类似黄金。但是比特币的高波动性好像完美解决了这个问题——一定时间内比昨天之前,但某个周期会大跌,所以人们长期储存舍不得用的现象反而不容易发生。很值得琢磨。
【技术分析】
比特币童鞋昨天中午12点后整个呈现了一个单边下跌行情,因为跌破了前高58326美金,理论上前高突破如果是有效突破,那么回踩是不该跌破的。昨天12点前上升通道下轨反弹并且出现阴阳并列走势,形势一片大好。12点之后急转直下,一路下跌,中间都不带怎么反弹的,截止今天写文当下最低报价是53266美金,距离53000美金强支撑一线之隔。
为什么会这么下跌,以及还会不会跌,其实老K也没有答案,因为这一笔跌势我根本看不懂,毫无逻辑和头绪。就相当于以往的走势,总有端倪有原因可以找到力哥背后蕴藏的目的,但这一笔,说实话,啥都没有,我是一脸懵。这种情况也并不罕见,以往每一波反弹里都有这么一下子。连我这种“专业”跟在力哥屁股后头的人都蒙了,那么可想而知,对于不琢磨力哥的人来说,更是不晓得市场要干啥。而往往这种时候,反而意味着力哥,要开始真正的大动作了。用社区老用户的话说就是,老K都看不懂都开始怀疑市场的时候,就说明市场要启动了。这是句玩笑话,但也真的如此。比如我这个死多头,在中间过程中都有多次怀疑市场出了问题,全靠一口鸡血吊命,比如9834美金震荡,那时候是真可以大涨也可以跌回去;再比如19425美金调整,那一波是可以玩狠的回13200美金的,当时我也做好了回调的预案,结果都没去。现在的情况也是如此,理论上来说我应该做个预案,但我决定啥也不做,因为事后证明都是瞎折腾。所以接下来的内容,大家可以斟酌看看,但是不用太在意:
首先月线级别:
月均线是有偏离的,这种情况存在回踩均线可能性,而前两月都是长上影线模式,大家觉得本月应该去找了,之前43000美金很多人看空就是这玩意儿作祟。但是并没有,3月开盘位置即为最低并且新高了。这种新高意味着此前的长影线压力都是浮云,既然压力是浮云,再跌回来的确难以理解,但因为还有半个月才收月线,按照当前市场的波动率,要拉回去也不过是等闲,所以这个月线最大的意义就在于突破前高58326美金,宣告这个压力没啥用,也就是指引方向的意义更重要。
周线级别上来说:
目前周线短期均线也还没有破,前面奇异果后创新高,逻辑上来说应该是继续上涨,跌回来确实看不懂,但至少均线还在,周线收线也还有时间,所以也只是一个等待就完事儿了。
日线来说比较有意思,那就是这个走势会给人一种很强的双顶M头心理暗示,制造恐慌效果挺好的,反正至少目前我都蒙了对吧,但是市场的表现又很奇怪,从来只有大市值品种掩护小市值品种出货的,没见过小市值品种呼啦啦涨掩护大市值品种出货的,再者说,量能除了昨天稍微大点之外,此前压根就不大,出货概率太低了,但吓人是真吓人。很多人说大双顶了,要知道这个大双顶一旦成真,那就不是43000美金能挡住的,28800美金前低都可能去晃悠,毕竟那里是颈线所在:
但如果是大双顶,那么问题又出现了。大双顶意味着这个牛市周期不可能更高,那么按照以往熊市经验每一次都跌80%,简单计算下要跌回12360美金一线才罢休,而且熊市的时间长达数年,机构4万美金甚至5万美金都在买,就为了杀回去磨蹭几年?脑子有坑吧。再者说了,之前28800美金力哥都护着玩双底反弹上来,包括16200美金也护着不跌下去,明显就是不给人更低机会。现在你做个大双顶杀回12000一线去,你之前费这么大劲儿干啥,闲的么?而且市场表现来说,老牌山寨强币都还在坚挺着,怎么跌?老牌传统主流还在比特币6000美金水准上,你杀回去,这些老炮们不得跌出翔来,一轮牛市啥玩意儿没有,还创新低,这是啥牛市,五彩神牛?所以反推过来,这里不可能是M顶,再说了比特币 历史 上也没有M见顶的模式,都是三角顶。所以总结下来,这里不可能是顶,那就只可能是折腾人用的洗盘震荡路子。
4小时来说:
43000美金反弹时候是个复杂的头肩底形态,现在下跌又转变成复杂的头肩顶形态,头肩顶底的互相转换毫无转折融合在一起,说白了,是啥玩意儿,箱体。所以这里如果大家非要分析个所以然出来,那就是箱体震荡外加点诱多因素。箱体的话就比较明朗了:
分为两种模式,一种还是双底反弹(白色路径)这就比较快,顶多瞎折腾到4月上旬就突破了,因为这种震荡折腾,所以后面就可以直奔10字头,中间就不折腾了。如果是慢速型,那就是箱体震荡路子(紫色路径)会花更多时间,大约4月下旬或者5月中旬突破,目标会比白色路径更高,因为花了更多时间洗盘更充分。但是会有一个致命的问题,时空会严重失衡,这种情况下除非极大的打开固化空间上限,这个概率有点低。所以当下的细节上虽然有了一些变化,但是最好的路径依旧只能是75710模式。
15分钟来说:
43000美金反弹到61800美金斐波拉契回调位置如上图所示,目前价格在50%-61.8%之间,还处于正常回调状态,只有重新跌回38.2下方才算是市场可能转入震荡状态,目前来说,需要等待看接下来的情况如何。面对这种奇怪的细节走势,又不是顶的局面,合约不好做就耐心等等,现货安心貔貅即可。
以上,就是今天的全部内容,祝大家投资顺利,我是懵逼的貔貅K,还将继续貔貅下去,我们明天见。
❻ 发明比特币的人为什么要放弃成为世界首富
我觉得,放弃是肯定的。
17年参加一个饭局 ,喝了一半酒。群里的人让我分享什么是比特币。然后,一个大人物说:“是中本聪发明了比特币,对吗?他有多少比特币?第一个比特币系统只能在自己的电脑上运行,所以前一个区块他是有报酬的,估计有一百万左右。
大哥也说这个太少了,一共2100万。这个孙子作为创始人和董事长至少要有67%的股份,占绝对控制权,更糟糕的是,51%。而且,他以后每笔交易都要分开。
我不认为老板打算停下来。拉着老板说喝。谁知道呢,中本聪是个白痴。妈妈,我想我刚才讲了另一个有趣的故事。可以,一个比特币的最高金额是10万以上。如果把比特币当成一家公司,那家公司的市值超过2万亿,位列全球前十。如果中本聪给自己更多的分数,他现在将是世界上第一个富人。贝佐斯和比尔盖茨都得给爸爸打电话。
是的,人类是自私的。世界是弱肉强食的。人类的DNA中有共同的基因。那能让我们感受到同样的喜怒哀乐。这是我们人类互相帮助并活到现在的保证之一。
最高价是100万比特币,价值200亿美元。从2009年比特币诞生到今天,中本聪钱包地址已经没有比特币了。
每次想到这一点,考虑到与人性和丑陋的斗争,我觉得生命是值得的。如果我们冷静下来,我们就能赢。
❼ 比特币是一种什么类型的货币未来会成为通用货币吗
比特币的类型是一种虚拟的货币,它是一种支付系统存在的中心化货币。不是靠着单门的货币发行机构发行。还是通过大量的计算法产生。未来的比特币的话可能会成为网络通用货币。
同时大家需要注意的是,不管是现实中还是在网络中,不要购买这种虚拟货币因为首先来说不确定,不是专业的投资者,不确定他是否能够涨跌啊。而且的话第一时间也看不到国际形势,也不知道这个东西会不会受到舆论的影响,从而导致于消失。而且对于普通的家庭来说,有的人任务上网都还是问题,所以说这种虚拟货币的存在对于家人来说也是一个没有意义的事情,能够以解决自己的温饱为目的都是不行的,所以说大家还建议大家还是要脚踏实地,少买了解这些东西。
❽ 比特币,是美国的阴谋吗
视频请见下面链接:
马斯克站台,华尔街疯买!比特币暴涨是美国的阴谋吗?
2021年3月13日,比特币暴涨突破6万美元一枚,比特币暴涨的背后,马斯克在疯狂为之站台,华尔街以及硅谷巨头则在疯狂买入。
比如之前跟大家介绍过的灰度基金,目前持有超过65万枚比特币,占比特币总量的3%,价值超过380亿美元,而灰度基金背后的金主之一,就是大名鼎鼎的华尔街女版巴菲特。
2021年2月,特斯拉宣布花了15亿美元大笔买入比特币,短短一个多月,获利可能已经高达10亿美元,超过了过去一整年特斯拉卖车赚的钱。
华尔街的疯狂,让很多人心生疑惑,比特币,是美国针对东方大国的阴谋吗?很多媒体大V也趁机大肆渲染,美国正在垄断比特币,要谨防美国发动的货币战争。
身为8年区块链玩家,类似的论调我已经不知道听过多少次了。比特币和区块链发展了这么多年,竟然还是能够听到这样的说法,如今我在做 财经 科普,我觉得自己有义务把这件事跟大家讲清楚,这期文章的数据来源包括Chainalysis、Cryptocompare、剑桥大学新兴金融中心、BTC.com、Bitcoin.com等等,正式开始前,没关注的先把关注点了。
决定做这期之后,我把市面上关于比特币是美国阴谋的大V观点都看了一下,总结下来就是:
美国华尔街和硅谷大肆购买比特币,美国的巨头站台比特币,为的是吸引其他国家的投资者像绵羊一样进入羊圈,然后进行收割,将手里越来越廉价的美元换成其他国家的优质资产。
乍一看好像有理有据,符合逻辑,但我要跟大家说的是,这些人要么是自己不懂,就来忽悠大众,要么就是他们自己明白,但是为了博人眼球或者一些原因硬要颠倒黑白,告诉大家比特币是美国的阴谋,制造恐慌。如果是前者,顶多是对比特币的理解不到位,顶多是蠢,如果是后者,就是坏了。
这么说吧, 任何跟你说一个国家或者个人能够垄断比特币的,全都是骗子。
比特币世界里,算力为王。什么是算力?之前说过,比特币其实就是一个大账本,所有人都可以记账,而且记账有很丰厚的奖励,当前,谁能在账本上记上一页,就可以获得6.25个比特币的收入,按照北京时间2021年3月23日晚上11:15分359310元一个比特币的价格算,是225万元,除了这个奖励外,还有其他人转账的手续费收入。
记账能够获得很高的收入,因此很多人都想记账,这个时候如何决定谁来记账呢?
所以每一个参与者都要做一个数学题,谁先做出来,谁就能够得到记账的权力,获得相应的收入。
这个数学题的特点是,正向运算很简单,但是反向运算很难,难到只能一个一个数去试。
比如武大两个货担里各有500个炊饼,很容易知道一共有多少个炊饼,但是如果我只告诉你两个货担里共有1000个炊饼,问两个货担里各有几个,这问题就不简单了,运气不好要猜上几百次才能猜对结果。
所谓的算力,简单理解就是每秒能够进行这种运算的次数,运算速度越快,最先算出结果的概率就越大,从而能够获得比特币的记账权的可能就越大。
随着比特币的发展,近年来比特币全网算力不断增长,目前是1.6*10^20H每秒,相当于全球TOP500超级计算机算力的总和,的50万倍。
谁能掌握比特币网络51%的算力,谁就能控制比特币。那么比特币的大部分算力分布在哪里呢? 答案是,中国。
根据剑桥大学新兴金融中心(CCAF)2020年4月的数据,尽管中国的算力占比有所下降,但是依然高达65%以上,排名第二的美国只占了7%,与俄罗斯接近,中国以省抵国,一个新疆自治区相当于5个美国,在比特币算力这方面,美国完全没有资格说从实力的地位出发同中国谈话。
除此以外,世界前十大矿池,8家都在中国,另两家中还有1家创始人来自中国,世界上唯一曾经控制比特币51%算力的人,是中国人。另外世界前3大矿机生产商,也全部来自中国。正因如此,经常有人说是中国垄断了比特币挖矿。
到这里反问一下吧,如果比特币是美国的阴谋,美国会把比特币的控制权交给中国吗?
如果比特币是阴谋,那么按照那些大V的逻辑, 应该是美国人怀疑比特币是中国的阴谋。
第二个问题,美国能否通过购买比特币的方式垄断比特币,进而操纵比特币价格割全球的韭菜?
理论上是可以的。而且理论上任何人都可以这样做。
这是2011年到2018年比特币成交量的构成图。
2013年之前,比特币交易主要是美元交易,随着国内交易所的成立,2013年之后,人民币主导了比特币交易,比特币的定价权开始向国内转移,图里的红色部分,人民币交易占比长期在80%以上,从而中国对比特币市场也有了无与伦比的影响力。
直到2017年9月4日,为防范金融风险,七部委下发禁令,禁止用人民币购买比特币,9月14日,当时国内很大的一家数字货币交易所比特币中国宣布将停止比特币交易,比特币当天暴跌16%。
短短半个月,比特币从5000美元最低跌到了3000美元,跌幅高达40%。
无论是超过90%的成交量占比,还是禁令对比特币价格的绝对影响力,都说明了同一个问题,这段时间里,比特币的定价权,属于中国。
后来随着大量国内交易所的关停,比特币人民币交易量逐步归零。但是大家注意图里,人民币交易被禁止后,USDT开始崛起。
这里顺便科普下,USDT是一种稳定币,所谓稳定币,就是说他们的币值很稳定,不像比特币这样大起大落,USDT就是对标美元的,1USDT=1美元,这里大家可能会有疑问,搞这么麻烦,直接用美元不行吗?
这个问题很好,可以直接用美元买卖比特币时,当然直接用美元比较方便。但是如果美元交易比特币被禁止了呢?
结合人民币交易量从高达90%以上到归零,大家应该知道USDT的崛起意味着什么了。
从图里可以看到,虽然USDT成交占比相比人民币成交占比低了一些,但依然占比特币成交量的60%左右,而且据我所知,最喜欢用USDT交易的,都是中国人。也就是说,目前为止,中国市场对比特币依然具有很强的影响力。
总结一下,无论是比特币算力占比,还是成交占比,中国曾经都是毫无争议的第一。
不过无论是算力占比,还是成交占比,中国的话语权都在不断下降。
细心的观众应该记得我前面说过,虽然中国在比特币挖矿中依然占据统治地位,但是中国的算力占比正在下降,而美国、俄罗斯的份额则在不断上升。
这是算力。
成交占比上,国内清退交易所之后,美国的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和芝加哥期权交易所(CBOE)相继上线了比特币期货,
纽交所的母公司洲际交易所也开始筹办数字货币交易所,
进入2020年之后,比特币开始加速流入北美交易所,根据Chainalysis的数据,2020年11月的第二周,北美交易所净流入的比特币数量高达21.6万个,相比2020年年初增加了7000多倍。而2020年10月,东亚交易所流失了24万个比特币。
也就是说,在这一波大牛市中, 北美投资者可能才是最大的赢家。
有人曾经举过一个可能不是很恰当的例子,说的是棉花市场,有个国家作为产出国,辛辛苦苦生产出了棉花,但是最后却没有定价权。
面对同样的比特币,有人避而远之,有人则试图降服它,有人拥抱它,也有的人一直骂它是骗局,直到骂到了40万元,才发现想被骗都没有机会了。
最后回头看一下开头的问题,比特币,是不是美国的阴谋?
我的答案是,过去不是,但未来,可能会是。
我们曾经有四大发明,我们曾经有郑和下西洋,我们曾经也有万户飞天,但是因为错过了工业革命,最终被迫签下了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被骂东亚病夫,被羞辱华人与狗不得入内。我们吃洋人的苦头还少吗?
我们曾经也是区块链领域的引领者,难道,我们要错过下一次技术浪潮?艳羡在赛博空间翱翔的美国人吗?
如果有一个国家能够控制、垄断、利用或者摧毁比特币,我希望那个国家是中国。
所以放下偏见,拥抱未来吧!
参考资料:
1. Why Bitcoin is Surging and How This Rally Is Different from 2017,Chainalysis Team
2. Bitcoin Power Analysis Hashrate Implications and Miner Economics,Sam Doctor
3. China’s leadership in the Bitcoin mining instry will be challenged,Philip Salter
4. US Bitcoin Holders Worry About Chinese Control of the Mining Network,Philip Salter
5. China’s BTC Hashrate Is Declining, Here’s Why That’s Bullish for Bitcoin,Simon Chandler
6. 热点聚焦:比特币市场格局转变 北美交易所后来居上,路透新闻部
7. 马斯克站台比特币:国内“韭菜”无奈踏空,定价权已转移华尔街,陈弗也
8. 为什么比特币定价权从中国转移到国外后,价格翻了两番?周炎炎
9. 比特币创12年 历史 新高,这次的牛市为何“静悄悄”? 邹璐徽
10. 比特币成“货币” 美国有可能借此割全球的“韭菜”吗?宋亚芬等
11. 一文解析全球比特币挖矿股全景,吉时通信
12. USDT负溢价背后:比特币定价权正在转移,王也
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❾ 比特币再创历史新高,这是一种值得入手的投资方式吗
资本的本质属性其实快就是逐利。没钱可赚的事,资本家才不会干的。在世界经济发展不理想的情况下,世界上面的热钱,肯定需要找到合适的投资产品。在这样的情况下,比特币就进入了资本家的视线。比特币作为虚拟货币,用来炒作再合适不过了。比特币更多的是一种投机产品,而不是投资产品。
以后数字货币的发展肯定会异常火爆,但是像比特币这样没有可以信赖背书的虚拟货币,它的未来我并不看好。数字货币的发展,更主要的会使国家货币的形式。这样由于货币后边,有国家可以提高可以信赖的背书,人们也会更加认可数字货币的安全性。
而比特币本身就是具有天然炒作的投机产品,对于这样的投机产品。有多少人,可以坚定不移的信赖,这是一个无法办到的事。从这一方面来看,比特币还没有股票更具有投资价值。股票最少还有公司发展的基本面可以参考,而比特币根本没有可靠的根基。
各位,在比特币再创历史新高的情况下,对于比特币的投资属性,您有什么不同看法,可以在评论区畅所欲言。
❿ 世上真的有运气或者命运这回事吗
是有的,我个人觉得运气是个人修行的结果,所以会有人说爱笑的人运气不会太差、越努力越幸运这些话。命运中所有发生的事,其实都是必然,只是命运经常会带给我们无法始料的结果。一切随遇而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