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币勒索的表情图
Ⅰ 比特币勒索邮件怎么处理
比特币勒索邮件是指邮箱里收到一封电子邮件,邮件的内容一般含有:电脑上的恶意软件已经通过网络摄像头捕获到了收件人的不雅照片、知道收件人的真实密码等,让收件人产生恐惧,并要求以“比特币”的形式支付封口费。
如果勒索人通过邮件还会有下一步的行动,并且确实掌握了很多重要的资料。那么无论如何都不要给勒索人转比特币,这绝对是一个无底洞,保留好所有的证据,报警是好的选择。以上个人浅见,欢迎批评指正。认同我的看法,请点个赞再走,感谢!喜欢我的,请关注我,再次感谢!
Ⅱ 勒索病毒赎金,比特币与我们的世界(上)
黑客与赎金
美国当地时间5月15日华特迪士尼公司CEO鲍勃·艾格在ABC的纽约员工大会上揭露,目前迪士尼影业有一部即将上映的电影成片(加勒比海盗5)被黑客盗走。黑客要求迪士尼支付高昂的赎金,并且要以比特币的方式支付。
Ⅲ 全球爆发的比特币勒索病毒到底有多可怕
近几日全球范围内100多个国家爆发了一种名为WannaCry(想哭吗)或WannaDecryptor(想解锁码)的比特币勒索病毒,这轮爆发主要针对的是国内高校,其中不乏一些计算器强校。这类病毒主要是加密用户电脑中的核心文件,以此来换取比特币,此手段使电脑的重度使用用户颇为头疼。此次勒索病毒的前身,是之前泄露的NSA黑客武器库中的“永恒之蓝”攻击程序,如今被不法分子改造后变成了现在的勒索软件。

电脑中毒界面
尤其是近期高校毕业生面临着毕业论文,经常是在快要进行答辩的时候,重要文件被病毒加密,导致文件丢失,不得不投入重金赎回文件,但是交了钱就真的可以找回已经丢失的文件吗?答案是否定的。所以网友们也不要再上当缴纳赎金了。
难道就没有什么方法可以防范这种病毒吗?使用正版win7及以上系统的用户可以放心,微软已经针对这种病毒发布了MS17-010补丁,修复了永恒之蓝的攻击系统漏洞,用户们请抓紧下载,网址为http://technet.microsoft.com/zh-cn/library/security/MS17-010。对于XP、2003等微软已不再提供安全更新的机器,推荐使用360的NSA武器库免疫工具检测系统是否存在漏洞,并及时关闭受到漏洞影响的端口,可以避免遭到勒索软件等病毒的侵害,免疫工具的下载地址为:http://dl.360safe.com/nsa/nsatool.exe。
除了以上方法之外,广大用户们要养成备份文件及上传文件到网盘的好习惯,这样即使电脑中毒也不会损失特别惨重了。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Ⅳ 勒索病毒有哪些危害比特币勒索病毒是怎么传播的
WannaCry利用Windows操作系统445端口存在的漏洞进行传播,并具有自我复制、主动传播的特性。
被该勒索软件入侵后,用户主机系统内的照片、图片、文档、音频、视频等几乎所有类型的文件都将被加密,加密文件的后缀名被统一修改为.WNCRY,并会在桌面弹出勒索对话框,要求受害者支付价值数百美元的比特币到攻击者的比特币钱包,且赎金金额还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加。
Ⅳ 比特币勒索病毒 一下子这么疯狂,有何猜想
一开始听说,一下子这么严重,作为一个从业者,真是有种恐惧感,一旦在我的范围传播,对我的工作造成无穷的麻烦,而且报道中夸大了一些现象,比如不需要操作,自动感染病毒,这个原理不知道怎么来的,是不是神话了网络技术,病毒木马恶意软件变成无法控制的魔头。
“永恒之蓝病毒”即可扫描开放445文件共享端口的Windows机器,从而植入恶意程序。世上没有绝对安全的操作系统,都是外国人早的系统,再说世界上本来就没有完美无瑕的东西,只能自己多加学习,好好防范,我就从事企业信息化及安全工作,知道病毒,木马,恶意程序的危害,早起的熊猫烧香就闹腾的人不行。解决方案搞了一大堆,还是有人中毒。
具体如何关闭 445、135、137、138、139 端口,关闭网络共享也可以避免中招。方法如下:
运行 输入“dcomcnfg”,在“计算机”选项右边,右键单击“我的电脑”,选择“属性”。在出现的“我的电脑属性”对话框“默认属性”选项卡中,去掉“在此计算机上启用分布式 COM”前的勾,选择“默认协议”选项卡,选中“面向连接的TCP/IP”,单击“删除”按钮,
关闭 135、137、138 端口:在网络邻居上点右键选属性,在新建好的连接上点右键选属性再选择网络选项卡,去掉 Microsoft 网络的文件和打印机共享,和 Microsoft 网络客户端的复选框。这样就关闭了共享端 135 和 137 还有 138端口。
关闭 139 端口:139 端口是 NetBIOS Session 端口,用来文件和打印共享。关闭 139 的方法是在“网络和拨号连接”中“本地连接”中选取“Internet协议 (TCP/IP)”属性,进入“高级 TCP/IP 设置”“WINS设置”里面有一项“禁用 TCP/IP的 NETBIOS ”,打勾就可关闭 139 端口。
关闭 445 端口:开始-运行输入 regedit. 确定后定位到HKEY_LOCAL_,新建名为“SMBDeviceEnabled”的DWORD值,并将其设置为 0,则可关闭 445 端口。
不管是从业者还是一般用户,面对病毒木马漏洞恶意代码都是个难题,如何确保自己安全,就是要提前行动,防范于未然,把安全警示常记心间,不要乱上网,乱操作,乱点击。坏人这么多,防不胜防,那就全民全社会行动起来,让病毒,坏人无处藏身。
Ⅵ 全球爆发的 比特币勒索病毒 到底有多可怕
这次在全球爆发的病毒袭击,也说明了两点:世界上没有绝对安全的系统;别说任何程序后门只要掌握在“好人”手里就是安全的。
此次勒索病毒的前身,是之前泄露的NSA黑客武器库中的“永恒之蓝”攻击程序,如今被不法分子改造后变成了现在的勒索软件。
这跟实验室里的生物病毒被盗取后,如不向其支付金钱,就将病毒投放到社会上传播一样。而如果大家有印象,就会记得,去年年初美国FBI与苹果等硅谷公司之间有过一场争论,即电子产品是否应为执法部门留下“后门”,以便用于打击恐怖分子。
现在大家应该心里有了答案。没有人能制造绝对的安全系统,也没有绝对安全、只为“好人”所使用的“后门”。
只要工具制造出来了,坏人总会有办法拿到——在这个世界上,也没有只能为“好人”所用的武器。
工具没有好坏,决定其利弊的,是使用它的人。
Ⅶ 您好,比特币勒索这个邮件最后怎么处理的,就是不理会嘛
如果遇到比特币勒索邮件,首先应该注意看下邮件标题,养成看邮件标题的好习惯,千万不要随便点开不熟悉的人发送的邮件。如果不幸点开了,那么先不要按照骗子的指示进行汇款,应该立马报警,让网络警察介入,这样能够快速地找到不法分子。
比特币勒索邮件确实很可怕,但是遇到比特币勒索邮件不能首先就自乱阵脚,应该冷静下来,这种勒索诈骗虽然只是网络上存在的,但是却对现实财产产生了威胁,我们一定要慎重处理。
(7)比特币勒索的表情图扩展阅读
比特币勒索邮件就是一个病毒木马会进入邮箱,当用户点开邮件的时候,就会发现这个邮件页面是有倒计时的。
其实从打开邮件的那一刻起,用户的电脑就中毒了,病毒已经挟持了该电脑,如果不按照页面的提示进行比特币充值汇款,电脑就会崩坏,存在电脑里面的资料都会被销毁。比特币勒索邮件同类事件其实非常的多,大多数幕后黑手其实都被抓到了。
Ⅷ 刷爆朋友圈的比特币勒索病毒到底是怎么回事
目前只靠手机安全软件难以全方位覆盖各类用户,病毒库的精准性与时效性也会不足,而云计算可以弥补这一缺陷。
试试腾讯手机管家查杀,支持对病毒及其病毒子包的精准查杀,可从手机管家官方网站下载安装,并将病毒库升级至最新,然后开启全盘扫描。
腾讯手机管家支持管家和卡巴斯基双核引擎查杀以及联网云查杀
Ⅸ 你怎么知道买的比特币是真的呢
我大脑中一直有这样一个问题:如果拿比特币当钱的话,我们怎么知道这个比特币是真实的呢?就像如何鉴别钞票的真伪一样。
虽然说,比特币从技术上解决了最重要的两个问题,让大家对其信任度非常高,如下:
如果确实回忆不起这两个特点的人可以好好去回顾下之前的课程了,课程链接可通过关注上方公众号,在菜单“基础课程”那里可以找到。
但是,这里有个非常关键的问题很多人没搞清楚: 鉴别钞票真伪的时候我们已经拿到这个钞票了,但是我们在提“比特币是否为真的?”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有拿到这个比特币吗?
毕竟比特币是一种虚拟货币,是个看不太懂又摸不着的玩意儿,所以把很多人绕得云里雾里的,甚至都不知道自己买的是不是比特币,到底有多少比特币。我没说错吧?
比如我在某交易所买了一点比特币,大家看下交易流水:
这些是比特币吗?虽然我们基本知道比特币是一个采用数学加密算法产生的虚拟货币,是一串字符或者说是一个utxo结构( 参考前期utxo课程 ),那么上面这“一串字符”是否是我的比特币呢?
好,仔细想了想,这么多条记录可能是交易明细之类的东西,这能理解。但是,我的比特币交易数量在哪里?我有多少比特币怎么看?
我有时候也被交易所给搞糊涂了,比如我只能通过卖出时的数值才知道自己拥有多少比特币:
看见红色框框没,只有在卖出时我才大概知道我有多少比特币,大部分情况下都是一脸懵逼的表情。
通过上面的截图,大家可以发现一个很严重的问题:
当然,这是我很久前的一个困惑,后来光顾着学习,有些忘记了。在我的处女课《 如何从零入门区块链技术 》里,当然有个人提了这么一个问题: 我怎么知道自己买的比特币是真的?
当然只能草草作答,直到今天才得空进行全面展开。
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
在上周 数字货币投资小密圈 里我对交易所的内容进行了一个阐述,举一个简单的例子:
假设你在某交易所的账号里有5000美元和3个比特币。你相用580美元/比特币的价格买两个比特币,这时交易所帮你找到交易对手并促成交易。现在,你的账号里有5个比特币和3840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当你在交易所完成上述交易的时候, 区块链上并不会记任何交易。交易所不需要在区块链里把比特币从一个地址转到另一个地址。 交易所只是修改了和你的合约,交易前,它说“我们日后会还给你5000美元和3个比特币。”交易完成后,它说“我们日后会还给你3840美元和5个比特币。”所以,交易前后,比特币并没有真正在区块链中移动,只是你和银行的合约变化了而已。对于你的交易对手而言,也是如此。
就是说,在我们通过交易所买卖比特币时,其实我们手里还什么都没有,交易所只是给我们用“笔”记录了一笔账而已。
那么,要想确保自己买到的比特币没问题,首要的也是最重要的一点:
如何正规,这里不深入阐述了,在数字货币小密圈里我会深入展开。
但是,购买还只是第一步。而我们绝大部分人,目前也仅停留在这一步,毕竟我们购买的比特币数目不太多,没那么兴师动众的。所以,就这样把“比特币”扔在交易所的账户里躺着,其实,那些我们能看到的字符只有交易记录和明文数字,与我们理解的比特币还差很远。
由于放得太久,或许有一天,我们都有点遗忘了:这玩意儿是我的比特币?
如果我们持有“比特币”数据较多,或者是喜欢钻研的人,我们就要进行到第二步:提取比特币。因为只有提取比特币,交易所才会把刚才第一步记录的账进行兑现,将真实的比特币给你。就如同,平时我们在银行存的钱只是数字,只有提取的时候,银行才会把真正的钞票给我们一样。
所以为了提取,要么你自己有一个钱包,要么你在另外一个交易所有一个收款地址。为了演示,我在OkCoin上注册了一个,并将比特币转到了对应的收款地址上。
虽然,在转账完成后,本文第二个图显示可用BTC为零了,大致可以确定交易发生后,交易所已经兑现了承诺,将比特币转到了我指定的收款地址上。但是,仍然一脸懵逼: 比特币去哪里了?我怎么确认转账真的发生了?
同样地,在OKCoin上我依然只能通过卖出时的可用BTC来确认此次转账的发生,仅此而已。前文提的问题,如果验证它的真伪,这个问题还是没解决。
到这里,就进入了本文要介绍的关键所在,在验证真伪之前,先要问自己一个问题:
什么是真的?什么是假的?
回顾一下,比特币解决的第一个关键问题“货币伪造”,是如何做到的?这里需要大家回顾一下以前的基础课程细节,在关于 utxo那节课 中,提到了比特币里非常重要的数据结构utxo。
仔细学习后,我们应该知道,“1个比特币”的概念是不存在的,utxo结构将货币从诞生(铸币)到花费的所有记录都连接了起来,从而保证了货币无法伪造。关于确认货币真伪的问题,最后归结为:
如何查询这些信息呢?讲了这么多,卖了这么多关子,神秘的面纱就要揭开,也是本文要告诉大家的:
比如,我在提取所有比特币到OKCoin上后,当时使用的收款地址时:。
于是,我通过blockchain.info进行了查询,结果如图:
上面有多笔交易的转账记录,基本展现了一个utxo的面貌,在这里可以查到很多信息,比如:
刚开始进去搜索的时候,可能有些迷茫,但是慢慢结合自己之前的学习,你能发现很多有意思的现象,也能理解得更深入。如果你能看懂一些规律,你或许就能明白了,我之前在一个课程里为什么说“ 比特币其实不是匿名的 ”。
比如上图,转给我收款地址的一个地址是: 。这个地址我理解应该是交易所的地址,就是说我在提币的时候,交易所通过这个地址将指定数目的比特币转了出去。
但是,这个地址有故事:
更多信息,请大家自行搜索。
通过本文详尽的介绍,大家应该知道如何辨别你比特币的真伪了吧?
如果没有,请赶紧复习前期基础课程,来我千聊课程里听听我的语音解答也是不错的选择哟:
Ⅹ 勒索病毒是什么 比特币勒索病毒介绍
比特币勒索病毒wanacry介绍:
WannaCry(想哭,又叫Wanna Decryptor),一种“蠕虫式”的勒索病毒软件,大小3.3MB,由不法分子利用NSA(National Security Agency,美国国家安全局)泄露的危险漏洞“EternalBlue”(永恒之蓝)进行传播。
该恶意软件会扫描电脑上的TCP 445端口(Server Message Block/SMB),以类似于蠕虫病毒的方式传播,攻击主机并加密主机上存储的文件,然后要求以比特币的形式支付赎金。勒索金额为300至600美元。
2017年5月14日,WannaCry 勒索病毒出现了变种:WannaCry 2.0,取消Kill Switch 传播速度或更快。截止2017年5月15日,WannaCry造成至少有150个国家受到网络攻击,已经影响到金融,能源,医疗等行业,造成严重的危机管理问题。中国部分Windows操作系统用户遭受感染,校园网用户首当其冲,受害严重,大量实验室数据和毕业设计被锁定加密。
目前,安全业界暂未能有效破除该勒索软件的恶意加密行为。微软总裁兼首席法务官Brad Smith称,美国国家安全局未披露更多的安全漏洞,给了犯罪组织可乘之机,最终带来了这一次攻击了150个国家的勒索病毒。
数据引用: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