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鸿祎喷区块链
A. 周鸿祎认为网络安全面临哪些威胁
周鸿祎认为,网络安全的危害已经从传统网络攻击影响的线上网络空间,扩展到国家安全、国防安全、关键基础设施安全、社会安全、家庭安全,乃至人身安全。因此,周鸿祎认为网络安全已经从“信息安全”时代,进入了“大安全”时代。
在大安全时代,网络攻击带来了新威胁和大挑战。周鸿祎在演讲中指出,大安全时代,我们面临着六大新威胁。
第五,网络攻击威胁金融和经济安全。互联网金融已经深入大众生活,而针对金融系统的网络攻击也层出不穷,威胁金融和经济安全。区块链的火热也让虚拟货币已经成为黑客攻击的新目标。
第六,网络攻击威胁用户个人安全。数据显示,网络犯罪正在成为第一大犯罪类型,未来绝大多数犯罪都可能借助网络实施。网络犯罪除了造成用户隐私泄露、财产损失外,甚至也在影响人身安全。
B. 为什么周鸿祎说自己没买虚拟货币
5月30日12点30分在火星财经“王峰十问”第十七期中,360集团创始人兼CEO周鸿祎表示,至今也不觉得自己懂区块链,个人也没有买虚拟货币。
以下是回答全文:
周鸿祎:我至今也不觉得自己懂区块链,我个人也没有买虚拟货币,看着大家在这些群里热烈的讨论,每个人都忧国忧民,每个人都像经济学家、哲学家、思想家一样的发出各种见解,我真的觉得自己像个白痴一样听不太懂。
但是我们比较懂的就是安全,所以我们希望和大家一起交流,让区块链行业更安全。
主要还是宣传安全360。
来源:搜狐
C. “元宇宙”火了,这玩意到底是啥
元宇宙(Metaverse)是利用科技手段进行链接与创造的,与现实世界映射与交互的虚拟世界,具备新型社会体系的数字生活空间。[12]
元宇宙本质上是对现实世界的虚拟化、数字化过程,需要对内容生产、经济系统、用户体验以及实体世界内容等进行大量改造。但元宇宙的发展是循序渐进的,是在共享的基础设施、标准及协议的支撑下,由众多工具、平台不断融合、进化而最终成形。[23]它基于扩展现实技术提供沉浸式体验,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生成现实世界的镜像,基于区块链技术搭建经济体系,将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在经济系统、社交系统、身份系统上密切融合,并且允许每个用户进行内容生产和世界编辑。[23]
元宇宙一词诞生于1992年的科幻小说《雪崩》,小说描绘了一个庞大的虚拟现实世界,在这里,人们用数字化身来控制,并相互竞争以提高自己的地位,到现在看来,描述的还是超前的未来世界。[1]关于“元宇宙”,比较认可的思想源头是美国数学家和计算机专家弗诺·文奇教授,在其1981年出版的小说《真名实姓》中,创造性地构思了一个通过脑机接口进入并获得感官体验的虚拟世界。
D. 收集有关于“周鸿祎”的创业风格创业故事的,自己他的详细资料…
周鸿祎是个不断自省的人。他被记者称为“口水大王”不光是因为直言不讳,很多问题都自问自答了多遍。早期产品白皮书的每句话都经反复朗诵、推敲审定,就像把课本抄上一百遍的小学生。
在员工看来,除了工作上苛刻以外,这家伙机敏、幽默,不难相处。周有个能喷水的遥控坦克,数次袭击过推门进来、忐忑不安的员工。后来有人说这是“办公室暴君”,他就把坦克藏起来了。直到2003年8月,周鸿祎请来曾任新华社通信技术局副局长的齐向东做总经理,才算找到了合意的搭档。经历雅虎中国时期至今,现任奇虎总裁的齐向东与周仍是琴瑟和谐。
洗心革面:
周鸿祎转身当了雅虎中国总裁,从创业者变成了外企经理人。为了团结雅虎中国的老人们,他拍桌子、骂娘,喝高了还摔坏了门牙。熬过了互联网低潮,自建销售渠道是3721走向盈利的突破口。周鸿祎的买卖越做越大。到了2003年底,他把年收入近两亿元人民币的3721标价1.2亿美元卖给雅虎。接下来又收编了雅虎中国。由此时算起,这只“土鳖”深入敌后,当了两年的“海龟”。
2004年,周鸿祎实现了雅虎中国历史上首次盈利。现金收入超过4000万美元,毛利接近1000万美元,同时把一搜和1g邮箱做起来了。虽如此,他还是无法改变一切。雅虎中国全部业务就靠3721挣的钱养活;考核指标全部是利润,周做得越多就越削弱利润,非常矛盾。
到2005年,网络上市、google进入,门户压力日增……仗是打不下去了。2005年8月,周鸿祎宣布辞去雅虎中国总裁,在两年协议期未满时离开,随后成为idgvc合伙人。外界估算周鸿祎得到3721最终卖价的六成———超过五千万美元。与此同时,雅虎掏出10亿美元,其中阿里巴巴业务与雅虎中国合并。马云称该事件为“阿里巴巴收购雅虎中国”;按照正常的理解,套现3.6亿美元的软银是交易的大赢家。
反躬自省:
周鸿祎出任奇虎董事长是在2006年3月。这家公司成立于2005年9月,一班干部则追随周多年。在搜索领域,奇虎一出生就会走路。周鸿祎曾经表示:“过去的员工彼此合作过、比较了解。我肯定会帮他们。但我只是教练,公司能不能做好,还要靠他们自己。”当年出手3721、失去上市机会,企业中高层难免利益受损。如今兄弟们“啥也别说了”,机会在自己手里。奇虎就像“2.0版3721”,股权结构更加均衡。奇虎于2006年3月获得了红杉资本、鼎晖、idg、ma-trix以及周鸿祎联合投资的两千万美元,八个月内完成两轮融资,注入三笔资金。
早在2001年初,周首创“插件安装”,成为中文ie插件的先行者。由于锁定了庞大的用户群,3721的做法被广为效仿:门户掀起了插件第二波高潮,纷至沓来的还有网络搜霸、易趣、淘宝、中搜……插件是“双刃剑”,最终发展到搞乱浏览器、陷于缠斗,令用户头痛不已;企业被“潜规则”卷入欲罢不能的恶性循环。“我虽不杀伯仁,伯仁因我而死。”顶着“流氓软件之父”的帽子,周自然不好受。如今亲手刺破这只“大痦子”、摧毁潜规则,他清算了中国网络业一段历史,也实现了创业以来最彻底的转身。
“事实证明了,在中国互联网市场上,美国公司统统都不行,必须是本土公司才行。”周鸿祎宣称:“中国的互联网江湖老大是‘各领风骚三百天'。新生代有更多的创造力。我要到草根、创业公司中间去,发掘互联网未来的新锐力量。”
周鸿祎是个不断自省的人。他被记者称为“口水大王”不光是因为直言不讳,很多问题都自问自答了多遍。早期产品白皮书的每句话都经反复朗诵、推敲审定,就像把课本抄上一百遍的小学生。
在员工看来,除了工作上苛刻以外,这家伙机敏、幽默,不难相处。周有个能喷水的遥控坦克,数次袭击过推门进来、忐忑不安的员工。后来有人说这是“办公室暴君”,他就把坦克藏起来了。直到2003年8月,周鸿祎请来曾任新华社通信技术局副局长的齐向东做总经理,才算找到了合意的搭档。经历雅虎中国时期至今,现任奇虎总裁的齐向东与周仍是琴瑟和谐。
E. 区块链今年是否会明朗
区块链今年就明朗的可能性非常小。
区块链今年就明朗的可能性非常小。
首先,区块链的构想是1950年代就提出来了,和互联网同龄;2009年,比特币问世,区块链进入了一个新时期。但是现阶段区块链的主要应用,还是用来发代币,就像周鸿祎说的,现
在必须要用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只有比特币
。
在必须要用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只有比特币
如果区块链在今年就要走出低谷,开始向上走,那一定要出现一个解决区块链致命弱点的共识机制,并且成为所有区块链技术的共识机制,正如当初的TCP/IP出现一样。
目前还没看到这样的共识机制,所以说,区块链不会在今年变得明朗。
F. 360有前科
有啊,360的老大和原来的头号流氓软件3721上网助手的老大是一个人
3721,一款普通的软件,现在看来功能没多少,但却不是那么容易卸载,也正是因为3721那种强制性的不可卸载,成就了3721。而不可卸载,正式许多流氓软件的特征。可以说,3721是国内所有流氓软件的祖师。360,一款以清除流氓软件而自我标榜的软件,在业界也是大有来头。表面上,3721和360貌似不可调和,但是当您知道了他们的幕后老板是同一人的时候,不知道会不会心生感慨:原来左手和右手也可以这么玩,还玩得这么精彩!
周鸿祎是靠3721打下江山的。3721是帮助用户用中文上网,当年采用与微软合作等推广方式,在很多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安装到用户电脑上。后来以1.2亿美元卖给雅虎。
周鸿祎是靠360重出江湖的。360就是把3721这样的流氓软件曝光给用户,征得同意后再把这些软件从电脑上卸掉。3721装的越多,模仿3721的软件越多;对360的需求就越多,360就装得越多。
用户因为3721而对周鸿祎的误解和埋怨越多,他们因为360而对周鸿祎的感激和支持也就越多。以前,3721进驻用户电脑是悄无声息,现在,360进驻用户电脑是敲锣打鼓。
结果都一样,周鸿祎成了。
3721,它显然没落了,但它还有些价值,这就是成就了新的360。就是让用户喜爱360,进驻用户电脑,最终获得商业成功。只不过,以前是阴谋,现在是阳谋;以前是诡计,现在是王道。
手还是那只同样的手,翻过来就朝天,是承载的力量,覆过去就朝地,是打压的力量。手的一翻一覆很容易,不过动静就很大。天翻地覆,从一个世界到了另一个世界。
周鸿祎一手导演的这两个产品,这一伏一起的惊骇转身,可用两个字形容:经典。
3721这具尸曾经辉煌过,成就了周鸿祎早年的江湖地位。
1998年10月,3721公司创立,推出“3721网络实名”,开创中文上网服务。用户在浏览器的导航条直接输入中文,就能直接到达相关网站。这对于不熟悉英文的中国人来说,确实是个实惠功能。
可当年,3721初创,周鸿祎没钱搞宣传教育市场,就想到用浏览器的地址栏插件这种方式来推广。当用户打开某个网页或安装某软件时,这一款“可以帮助网民上网更方便”的3721插件,就自动安装进用户的电脑。此后,当用户在浏览器导航条里输入中文,就能直接到达相关网站。
在其后与CNNIC、网络的地址栏争夺大战中,各家公司为争夺用户电脑,先是互相卸载对方,然后为了不被对方卸载而不断加强自我保护,最后逐渐发展到连用户都难以卸载。由于3721在这一恶性竞争中最后“成功”胜出,自然成了众矢之的,理所当然地被当做“流氓软件”的最大代表。
这个方式直接促成3721的快速普及。媒体报道,2003年,在全国网民仅有8600万的情况下,3721的装机量超过7000万台。占有率80%以上。
2003年,3721网络实名及其地址栏搜索的使用量高达每日3000万人次,在全国拥有近4000家渠道合作伙伴。2002年销售额达1.4亿人民币。2003年,3721有现金约6000万。
3721的快速成功立刻在业内传开,人人羡慕,也招来众多模仿者,也就是媒体所说的“周鸿祎的徒子徒孙”。
这些所谓“徒子徒孙”多达几百上千家,都有一个相同之处: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安装进用户电脑,并难以卸载。包括网络猪、8848搜索助手、易趣购物按钮等。
但逐渐,这些“徒子徒孙”开始走向一个极端。其实像3721、易趣购物按钮这样的大公司软件,都对用户有具体而实惠的功能,但后来越来越多的小公司不再提供有实际价值的功能,而只是强行向用户弹出广告、推荐黄色信息、甚至干扰其他软件运行。
久而久之,有了“流氓软件”或者“恶评软件”的说法,指这种“不干正事老搞骚扰”的软件。这些“徒子徒孙”不但不向周鸿祎上供缴税,甚至还成了3721的直接对手。但是网民对这些大大小小的流氓软件的愤怒,账却全算到周鸿祎的头上。这让老周觉得“被扣了屎盆子,很冤枉”。
2003年底,3721作价1.2亿美元卖给雅虎,周鸿祎并出任雅虎中国总裁。2005年7月,周鸿祎离职,3721又被雅虎转手倒卖给阿里巴巴。
如此,3721这块资产对于周鸿祎来说,就成了一具“尸首”,腐朽落后、没有作为。因为:一方面,3721成为他人囊中之物,不再由周鸿祎控制。另一方面,3721虽然更名为雅虎助手,但越发臭名昭著,且其恶名一直都由周鸿祎来承受。
从雅虎离职后,周鸿祎之切身痛苦,莫过于如何消除缠在身上的坏名声,还自己一个清白。
好,这里有个一举两得的解决方案。不仅能还己清白,还能奠定基业。
2005年9月,奇虎创立,得到周鸿祎投资。2006年3月,周鸿祎出任奇虎董事长。2006年7月,奇虎推出360安全卫士,专门用于扫描被安装在用户电脑上的一切“恶评”软件,并在用户同意下,将软件卸载。在其“恶评”软件列表里,就包含前身是3721上网助手的雅虎助手。
这正是中国互联网用户被数以千计的“恶评软件”严重骚扰、不堪忍受的时候,360一推出,立刻赢得用户欢呼。
刚发布仅两个月,就有超过600万网民下载360。每天卸载的恶评软件达100多万,其中每天卸载的雅虎助手就达60万次以上。截至2008年8月,360拥有1.6亿用户,网民覆盖率超过60%,每天活跃用户数超过3000万。在杀毒与安全市场,360短短两年就成为市场占有率第一的个人网络安全软件。
商业上的成功,今天的360与当年的3721如出一辙。都是一个独特和创新的手法高速扩张,进驻用户电脑,获得了用户认可并取得收入。并且,成为众多公司甚至是对手的模仿。这个行业里的领先者,包括瑞星、卡巴斯基、金山以及腾讯,都推出与360类似的产品。
但讲到声誉上的成功,360则完全逆转3721时代的被动。周鸿祎不惜得罪整个流氓软件产业,“朝过去的自己开火”,斩断与以往“恶评软件”的种种关联,此举反而迎来中国网民的铁杆支持。在“恶评软件”与360的较量中,网民几乎都一边倒,站到360这一边。
2007年,有数家网站发起“360安全卫士公投活动”。其中一家,有超过9万网民参与投票,其中九成网民都表示支持360“反恶评软件”的行动,更有近2万条网友留言,力挺360。在针对“你是否支持360安全卫士查杀恶意软件”的投票中,99%的网民选择“支持,恶意软件就该杀”,而认为“不支持,应该由官方机构指定软件查杀”的投票者仅为1%。
这态势,跟当年涉及3721的新闻评论90%以上都是攻击的情况,已恍如隔世,有天壤之别。
中国有句俗话,爬得越高,摔得越惨。反过来也可以讲,跌得越低,反弹也就越生猛。
这就是360踩在3721尸体上扶摇直上的道理。也是目前中国互联网上,玩好这套逻辑的唯一案例。
其实,策略的转变只是表面,背后是个性的转变。3721时代的周鸿祎,年轻气盛、急于求成,“眼睛里只有对手”,而做下伤害用户的事情,得不偿失。360时代的周鸿祎,眼界更远、棋路周全。不仅仅要在市场上成功,还要“弥补以往的过失”。境界高了一层。
周鸿祎简介
周鸿祎1970年10月出生于湖北,1995年毕业于西安交大管理学院系统工程系获硕士学位,毕业后就职方正集团,先后任职研发中心副主任、事业部总经理等职。1998年10月,周鸿祎先生创建3721公司。2003年3721被yahoo收购,2004年3月,周鸿祎出任yahoo中国总裁。2005年7月6日,周鸿祎宣布将于8月31日正式辞去雅虎中国总裁一职。现为奇虎网董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