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算力简介 » mysql去中心化数据库

mysql去中心化数据库

发布时间: 2021-04-29 09:22:18

㈠ MYSQL 数据库用什么命令切换数据库,谢谢大家教我。

要用哪个库 就写

use 库名

就可以切换过去了

㈡ 如何移值Mysql中的innoDB的数据库

对于Mysql有两种模式,MYISAM与INNODB
如果是MYISAM的话,在data目录下里会.frm .myd .myi 三种文件,那么直接把DATA移过去,配置好权限就可以还原了。
如果是INNODB的话,那是相当的烦啊。在data目录下只有.frm(这只是一个数据格式),这个移过去后,是无法还原原始数据的。
真正的数据是正放在data目录下的iddata1里。因此,如果有这个文件,那么还是有希望还原的。

但我试了网上所有的文章,都还是提示“数据库里没有表”。
最后我找到了答案。那就是my.ini的配置文件。里面有一项:
innodb_data_home_dir="C:\Program Files\MySQL\MySQL Server 5.1\data"
只要把上面的地址设为你正确的地址就可以了。
记得重启一下mysql (在CMD里输入net stop mysql,然后net start mysql)就可以了还原了。。。
我花了一天时间发现的问题,希望能对同样遇到问题的朋友有所帮助。

总结,对于Mysql还是默认采用MYISAM的比较好,容易转移。数据库与数据库是分开的,不会混在一起。所以可以在My.ini里设一下默认项:
default-storage-engine=MYISAM

㈢ mysql数据库的存放位置在哪里

数据库文件默认存放位置:C:Program FilesMySQLMySQL Server 5.0data。

数据库的配置文件在C:Program FilesMySQLMySQL Server 5.0my.ini。

在data文件夹里找到不test的数据库文件夹和自己创建的文件夹是因为test数据库是空的数据库,用于测试使用,自己的文件夹需要去mysql数据库寻找。

mysql数据库文件默认存放位置:C:Program FilesMySQLMySQL Server 5.0mysql。

MySQL是一种开放源代码的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RDBMS),MySQL数据库系统使用最常用的数据库管理语言--结构化查询语言(SQL)进行数据库管理。

下面详细介绍几个找不同数据库用到的命令:

1、选择你所创建的数据库

mysql> USE MYSQLDATA; (按回车键出现Database changed 时说明操作成功!)

2、:使用SHOW语句找出在服务器上当前存在什么数据库

mysql> SHOW DATABASES;

3、查看现在的数据库中存在什么表

mysql> SHOW TABLES;

4、显示表的结构。

mysql> DESCRIBE MYTABLE;

(3)mysql去中心化数据库扩展阅读:

mysql数据库服务器有三个数据库:information_schema数据库,mysql数据库,test数据库。

1、nformation_schema数据库:这个数据库保存了mysql服务器所有数据库的信息。比如数据库的名、数据库的表、访问权限、数据库表的数据类型,数据库索引的信息等等。就是关于这个数据库的点点滴滴信息都存储在这个数据库中。

nformation_schema数据库是MySQL自带的,它提供了访问数据库元数据的方式。什么是元数据呢?元数据是关于数据的数据,如数据库名或表名,列的数据类型,或访问权限等。有些时候用于表述该信息的其他术语包括“数据词典”和“系统目录”。

在MySQL中,把 information_schema 看作是一个数据库,确切说是信息数据库。其中保存着关于MySQL服务器所维护的所有其他数据库的信息。

如数据库名,数据库的表,表栏的数据类型与访问权 限等。在INFORMATION_SCHEMA中,有数个只读表。它们实际上是视图,而不是基本表,因此,将无法看到与之相关的任何文件。

2、mysql数据库:这个数据库中是mysql数据库中的所有的信息表。

这个是mysql的核心数据库,类似于sql server中的master表,主要负责存储数据库的用户、权限设置、关键字等mysql自己需要使用的控制和管理信息。不可以删除,如果对mysql不是很了解,也不要轻易修改这个数据库里面的表信息。

3、test数据库:空的数据库,用于测试用。

这个是安装时候创建的一个测试数据库,和它的名字一样,是一个完全的空数据库,没有任何表,可以删除。

㈣ WEB服务器上mysql数据库中的数据如何移到新数据库中去

理论上是可以实现的。首先要确认两个mysql数据库的版本是否一致,如果不一致,最好转换数据版本。使用专业的数据库备份恢复软件,或者虚拟主机自带的数据备份恢复也可以。如果自己操作不熟练,建议联系服务商,让他帮你备份和恢复。以免数据丢失。

㈤ 如何导入MySQL数据库

1、打开电脑,在电脑桌面的开始界面中找到mysql,如图所示。

㈥ Mysql变成分布式数据库

1、amoeba相当于一个SQL请求的路由器,目的是为负载均衡、读写分离、高可用性提供机制,而不是完全实现它们。用户需要结合使用MySQL的Replication等机制来实现副本同步等功能。amoeba对底层数据库连接管理和路由实现也采用了可插拨的机制,第三方可以开发更高级的策略类来替代作者的实现。这个程序总体上比较符合KISS的思想。
2、由上一条,建议使用MySQL的Replication机制建立Master-Slave来做副本。我一开始理解有误,使用了amoeba的virtual DB(负载均衡pool)做writePool,结果使得本应插入同一个表中的数据被拆分地写入了不同的物理数据库中。这样自然与副本的语义不符了。
3、amoeba已经实现了数据的垂直切分与水平切分。水平切分方面,粒度是行。使用SQLJEP语句可以设计出复杂的切分规则,个人认为是比较强大的。垂直切分的粒度是表,可以把针对不同表的请求发送到不同的节点上执行,但不能以列作为分片粒度。从作者的说法看,amoeba不做SQL解析和重写。在目前的机制下似乎是难以实现同一个表不同的列在不同节点上的分布。不过对开发人员来说,设计良好的表结构应该可以实现简单的基于关系属性的负载均衡的。

㈦ mysql怎么做一个数据库复制到另一个mysql服务器 不借助任何工具,纯sql语句

直接在执行器里运行sql语句的好像是没有的,可以用备份和还原命令语句,也能远程备份和还原的,在程序命令库里就能执行,windows和linux都可以。

备份:mysqlmp -h 127.0.0.1 -u root -p test1 > sql_bak.sql

还原:mysql -h 127.0.0.2 -u root -p -P 3306 test1< sql_bak.sql

㈧ 请问如何把MySQL数据库绑定到网站空间去谢谢

首先,登录mysql(127.0.0.1/phpmyadmin)输入用户名、密码,用户名通常是root,密码自己看着办,然后在本地导出数据库,存为一个扩展名为xxx.sql的文档。如果你在数据库里用到了GB2312记得用Dreamweaver打开,替换成GBK,因为我的PHPMYADMIN里面没有GB2312编码。

然后通过浏览器打开网址的后台管理界面,用新网给你的用户名和密码登陆。在最下方有一个MYSQL数据库管理入口。

进入新网后台以后,进去后再次要求输入密码,再次验证,你照开始一样输入就可以。我的MYSQL数据库没有直接导入功能,所以把刚刚在Dreamweaver编辑的代码全部复制到SQL执行窗口,点击执行即可!接下来就是修改网站文件里的链接代码,将对应的服务器地址、用户名和密码换成对应的就可以了

㈨ 如何查看mysql数据库隔离级别

术式之后皆为逻辑,一切皆为需求和实现。希望此文能从需求、现状和解决方式的角度帮大家理解隔离级别。


隔离级别的产生

在串型执行的条件下,数据修改的顺序是固定的、可预期的结果,但是并发执行的情况下,数据的修改是不可预期的,也不固定,为了实现数据修改在并发执行的情况下得到一个固定、可预期的结果,由此产生了隔离级别。

所以隔离级别的作用是用来平衡数据库并发访问与数据一致性的方法。


事务的4种隔离级别

READ UNCOMMITTED 未提交读,可以读取未提交的数据。READ COMMITTED 已提交读,对于锁定读(select with for update 或者 for share)、update 和 delete 语句, InnoDB 仅锁定索引记录,而不锁定它们之间的间隙,因此允许在锁定的记录旁边自由插入新记录。 Gap locking 仅用于外键约束检查和重复键检查。REPEATABLE READ 可重复读,事务中的一致性读取读取的是事务第一次读取所建立的快照。SERIALIZABLE 序列化

在了解了 4 种隔离级别的需求后,在采用锁控制隔离级别的基础上,我们需要了解加锁的对象(数据本身&间隙),以及了解整个数据范围的全集组成。


数据范围全集组成

SQL 语句根据条件判断不需要扫描的数据范围(不加锁);

SQL 语句根据条件扫描到的可能需要加锁的数据范围;

以单个数据范围为例,数据范围全集包含:(数据范围不一定是连续的值,也可能是间隔的值组成)

1. 数据已经填充了整个数据范围:(被完全填充的数据范围,不存在数据间隙)

  • 整形,对值具有唯一约束条件的数据范围 1~5 ,

    已有数据1、2、3、4、5,此时数据范围已被完全填充;

  • 整形,对值具有唯一约束条件的数据范围 1 和 5 ,

    已有数据1、5,此时数据范围已被完全填充;

  • 2. 数据填充了部分数据范围:(未被完全填充的数据范围,是存在数据间隙)

  • 整形的数据范围 1~5 ,

    已有数据 1、2、3、4、5,但是因为没有唯一约束,

    所以数据范围可以继续被 1~5 的数据重复填充;

  • 整形,具有唯一约束条件的数据范围 1~5 ,

    已有数据 2,5,此时数据范围未被完全填充,还可以填充 1、3、4 ;

  • 3. 数据范围内没有任何数据(存在间隙)

    如下:

  • 整形的数据范围 1~5 ,数据范围内当前没有任何数据。

  • 在了解了数据全集的组成后,我们再来看看事务并发时,会带来的问题。

    无控制的并发所带来的问题

    并发事务如果不加以控制的话会带来一些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1. 范围内已有数据更改导致的:

  • 更新丢失:当多个事务选择了同一行,然后基于最初选定的值更新该行时,

    由于每个事物不知道其他事务的存在,最后的更新就会覆盖其他事务所做的更新;

  • 脏读: 一个事务正在对一条记录做修改,这个事务完成并提交前,这条记录就处于不一致状态。

    这时,另外一个事务也来读取同一条记录,如果不加控制,

    第二个事务读取了这些“脏”数据,并据此做了进一步的处理,就会产生提交的数据依赖关系。

    这种现象就叫“脏读”。

  • 2. 范围内数据量发生了变化导致:

  • 不可重复读:一个事务在读取某些数据后的某个时间,再次读取以前读过的数据,

    却发现其读出的数据已经发生了改变,或者某些记录已经被删除了。

    这种现象就叫“不可重复读”。

  • 幻读:一个事务按相同的查询条件重新读取以前检索过的数据,

    却发现其他事务插入了满足其查询条件的新数据,这种现象称为“幻读”。

    可以简单的认为满足条件的数据量变化了。

  • 因为无控制的并发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这些问题会导致无法满足我们所需要的结果。因此我们需要控制并发,以实现我们所期望的结果(隔离级别)。

    MySQL 隔离级别的实现

    InnoDB 通过加锁的策略来支持这些隔离级别。

    行锁包含:

  • Record Locks

    索引记录锁,索引记录锁始终锁定索引记录,即使表中未定义索引,

    这种情况下,InnoDB 创建一个隐藏的聚簇索引,并使用该索引进行记录锁定。

  • Gap Locks

    间隙锁是索引记录之间的间隙上的锁,或者对第一条记录之前或者最后一条记录之后的锁。

    间隙锁是性能和并发之间权衡的一部分。

    对于无间隙的数据范围不需要间隙锁,因为没有间隙。

  • Next-Key Locks

    索引记录上的记录锁和索引记录之前的 gap lock 的组合。

    假设索引包含 10、11、13 和 20。

    可能的next-key locks包括以下间隔,其中圆括号表示不包含间隔端点,方括号表示包含端点:

  • (负无穷大, 10] (10, 11] (11, 13] (13, 20] (20, 正无穷大) 对于最后一个间隔,next-key将会锁定索引中最大值的上方,

  • 左右滑动进行查看

    "上确界"伪记录的值高于索引中任何实际值。

    上确界不是一个真正的索引记录,因此,实际上,这个 next-key 只锁定最大索引值之后的间隙。

    基于此,当获取的数据范围中,数据已填充了所有的数据范围,那么此时是不存在间隙的,也就不需要 gap lock。

    对于数据范围内存在间隙的,需要根据隔离级别确认是否对间隙加锁。

    默认的 REPEATABLE READ 隔离级别,为了保证可重复读,除了对数据本身加锁以外,还需要对数据间隙加锁。

    READ COMMITTED 已提交读,不匹配行的记录锁在 MySQL 评估了 where 条件后释放。

    对于 update 语句,InnoDB 执行 "semi-consistent" 读取,这样它会将最新提交的版本返回到 MySQL,

    以便 MySQL 可以确定该行是否与 update 的 where 条件相匹配。

    总结&延展:

    唯一索引存在唯一约束,所以变更后的数据若违反了唯一约束的原则,则会失败。

    当 where 条件使用二级索引筛选数据时,会对二级索引命中的条目和对应的聚簇索引都加锁;所以其他事务变更命中加锁的聚簇索引时,都会等待锁。

    行锁的增加是一行一行增加的,所以可能导致并发情况下死锁的发生。

    例如,

    在 session A 对符合条件的某聚簇索引加锁时,可能 session B 已持有该聚簇索引的 Record Locks,而 session B 正在等待 session A 已持有的某聚簇索引的 Record Locks。

    session A 和 session B 是通过两个不相干的二级索引定位到的聚簇索引。

    session A 通过索引 idA,session B通过索引 idB 。

    当 where 条件获取的数据无间隙时,无论隔离级别为 rc 或 rr,都不会存在间隙锁。

    比如通过唯一索引获取到了已完全填充的数据范围,此时不需要间隙锁。

    间隙锁的目的在于阻止数据插入间隙,所以无论是通过 insert 或 update 变更导致的间隙内数据的存在,都会被阻止。

    rc 隔离级别模式下,查询和索引扫描将禁用 gap locking,此时 gap locking 仅用于外键约束检查和重复键检查(主要是唯一性检查)。

    rr 模式下,为了防止幻读,会加上 Gap Locks。

    事务中,SQL 开始则加锁,事务结束才释放锁。

    就锁类型而言,应该有优化锁,锁升级等,例如rr模式未使用索引查询的情况下,是否可以直接升级为表锁。

    就锁的应用场景而言,在回放场景中,如果确定事务可并发,则可以考虑不加锁,加快回放速度。

    锁只是并发控制的一种粒度,只是一个很小的部分:

    从不同场景下是否需要控制并发,(已知无交集且有序的数据的变更,MySQL 的 MTS 相同前置事务的多事务并发回放)

    并发控制的粒度,(锁是一种逻辑粒度,可能还存在物理层和其他逻辑粒度或方式)

    相同粒度下的优化,(锁本身存在优化,如IX、IS类型的优化锁)

    粒度加载的安全&性能(如获取行锁前,先获取页锁,页锁在执行获取行锁操作后即释放,无论是否获取成功)等多个层次去思考并发这玩意。

㈩ 如何连接到服务器上的mysql数据库

首先你要先和服务器的网络是能Ping通的
MYSQL连接一般需要输入目标服务器的IP地址,端口号,用户名和密码。
如:ip地址:192.168.11.101
端口 :3306
用户名:root
密码:root
其中用户名和密码一般输入root都是可以进入的。不行就去目标服务器上的数据库管理下用户。
MYSQL一般都是用NAVITE for mysql。点击左上角的连接按钮。输入以上信息就可以了,记得先PING网络。

热点内容
收到假eth币 发布:2025-10-20 08:58:16 浏览:973
暗黑破坏神2eth打孔 发布:2025-10-20 08:42:58 浏览:105
BTC和CBT是一样的吗 发布:2025-10-20 08:42:57 浏览:233
华硕trx40Pro供电 发布:2025-10-20 08:33:26 浏览:432
晒人民币编号的朋友圈 发布:2025-10-20 08:25:32 浏览:687
doge格式 发布:2025-10-20 08:02:00 浏览:382
以太坊会爆发吗 发布:2025-10-20 08:01:59 浏览:772
一台比特币矿机的功率 发布:2025-10-20 07:39:24 浏览:925
trx辅助带 发布:2025-10-20 07:35:29 浏览:48
比特币哈希值有多少位 发布:2025-10-20 07:31:20 浏览: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