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坊不是去中心化的
1. 以太坊是不是山寨币
定义一个币种是不是山寨币取决于它是否满足区块链的基本特性。区块链分为公有链和私有链。公有链是基于去中心化开放式共识原则运转的区块链,两个特点:1、去中心化,单点无法控制;2、开放式,所有人或机构可以参与区块链生态的任何部分;私有链或联盟链是基于内部或自我信任为目的,局域去中心化,非开放式运转的区块链,两个特点:1、局域去中心化,比如几家银行各运行一个节点并算力平等;2、封闭式运转,只有官方指定的参与方可以参与区块链运转的核心工作,甚至连区块查询也有限对外开放或根本不开放;以太坊起步是个社区项目,目前仍旧在去中心化的道路上,不过以太是选择跟比特币一样越来越去中心化,越来越公有链。目前国内最大的以太坊交易平台是QUBE,其次是oke,国外的bitmex交易量也不小。其认可程度仅次于BTC。
2. 谁知道以太坊是什么有公司开发吗
以太坊是一个开源的有智能合约功能的公共区块链平台,通过其专用加密货币以太币提供去中心化的以太虚拟机来处理点对点合约。有需要的话可以联系盛世华彩,他们做这个做得很好
3. 最近很多去中心化交易所,基于以太坊的去中心化交易平台有了解得嘛
感觉大同小异,最近看有i-swap这个,打算了解了解。
4. 以太坊区块链ETH目前存在哪些问题
以太坊区块链目前暴露出三大问题,长时间以来其创始人Vitalik Buterin一直无力解读。第一是以太坊区块链整体很低的性能和TPS;第二是资源不隔离,CryptoKitties虚拟猫咪的事件,一度占据了整个以太坊 20% 的流量,直接造成以太坊网络用户无法展开及时的交易,就是资源不隔离最大的痛点;第三个问题在于以太坊治理结构的体现,区块链作为去中心化的分布式账本,以太坊过去以来,创始人团队主导了其网络发展,过于中心化的治理模式,让目前的以太坊出现了ETH、ETC、ETF等分叉,以太坊社区目前进入四分五裂的治理状态。而以太坊网络目前出现的各种弊病,在「aelf」创始人与CEO马昊伯看来,这是无法接受的。于是,「aelf」定位,就是为对标以太坊的下一代去中心化底层计算平台,重点解决目前以太坊存在的性能不足、资源不隔离、治理结构三方面的问题而诞生的。
5. 区块链“去中心化”到底是指什么
中心化服务器金融和去中心化区块链金融对比分析
一、登入界面:
中心化:有独立域名、服务器,网站、app的会员管理入口登入。
去中心化:无服务器,无域名和app。第三方以太坊(ETH)钱包的dapp浏览器都是入口,比如:币安钱包、AM钱包、麦子钱包等。dapp只能在区块浏览器才能读取。
二、本质区别:
中心化:
1、模式和数据储存于服务器,可以任意修改,可以控制资金流出。
2、财务数据无法向投资者公开。奖金是财务人员统一结算。
3、有圈钱跑路的可能性和可行性。
去中心化:
1、整套商业模式依托于以太坊(ETH)智能合约自动执行,脱离了人为管理。
2、财务公开透明,奖金区块结算。
3、杜绝了圈钱跑路的可能性。
三、个人信息和资金安全性:
中心化:
1、报单需要:姓名、电话、身份证、银行卡等资料,有泄露个人信息的危险性。
2、资金储存在项目方的银行卡或中心化钱包,当进场资金>出场资金时继续运行,当进场资金
去中心化:
1、无需任何个人资料,是以太坊(ETH)钱包地址作为身份识别。
2、资金储存于以太坊(ETH)合约钱包地址,任何个人、任何组织无法转移以太坊,资金无论怎样变化,杜绝了圈钱跑路的可能性。
四、泡沬和风险分析
中心化:
1、开发和运营成本10%-20%
2、公司利润30%-80%
3、市场拨比10%-50%作为静态和动态奖金。
去中心化:
1、无开发和运营成本。
2、技术方利润3%
3、市场拨比97%作为静态和动态的奖金。
综上所述:中心化项目必然会走向灭亡,去中心化项目会深得人心!
6. 为什么说以太坊是区块链2.0的代表
区块链1.0时代通常是指在2009年到2014年之间,以比特币为代表的区块链应用发展阶段,它们主要致力于解决货币和支付手段的去中心化问题;2014年之后,开发者们越来越注重于解决比特币在技术和扩展性方面的不足。2013年底,Vitalik Buterin发布了以太坊白皮书《以太坊:下一代智能合约和去中心化应用平台》,将智能合约引入区块链,打开了区块链在货币领域以外的应用,从而开启了区块链2.0时代。(更好的数字货币交易平台尽在“币汇”)
所谓智能合约实际上就是一种基于规定触发规则的,可自动执行的计算机合约,也可以看作是传统合约的数字版本,在20多年前,由跨领域法律学者、密码学研究工作者 Nick Szabo 提出。这项技术曾一度因为缺乏可编程数字系统和相关技术而没有被用于实际产业中,直到区块链技术和以太坊的出现为其提供了可信的执行环境。
与比特币相比,以太坊属于图灵完备的脚本语言,支持开发者在该平台创建和发布任意去中心化的应用程序,从诞生到现在,全球基于以太坊的去中心化应用已经超过了200个。
比特之窗区块链首席研究员表示:以以太坊为代表的区块链2.0时代,已逐渐将区块链技术从货币和支付领域扩展到金融领域。而随着技术的发展,以及区块链应用的愈加广泛,超越货币和金融领域的区块链3.0时代也将指日可待。文章摘自比特之窗,中国专业区块链、数字货币行业分析媒体,秉承中立、客观、辩证的态度,洞悉和解读区块链、数字货币的最新动向。
7. 以太坊能量币是传销吗
以太坊能量币不是传销。
以太坊是一个开源的有智能合约功能的公共区块链平台。通过其专用加密货币以太币提供去中心化的虚拟机(称为“以太虚拟机”Ethereum Virtual Machine)来处理点对点合约。
2013年,19岁的Vitalik Buterin在一本主题为“以太坊白皮书:下一代智能连接与去中心化应用平台”的书中首次提到了以太币的构想。随后在2014年,以太币的算法及协议正式落地,并募集了1.5亿美元,系统本身于2015年7月30日最终完成。
作为区块链2.0代表,主流币种以太币被视作加密数字货币市场风向标。不过,最近一周来,以太币价格持续下跌。2018年08月14日,以太币暴跌20%,最低触到257美元,创今年来历史新低。相较于今年最高点1295美元,以太币价格缩水逾八成。受其影响,2018年08月15日数字货币市场排名前十的主流币种无一幸免,全线下跌,多个单日跌幅超10%。
(7)以太坊不是去中心化的扩展阅读
以太坊差不多在2013年开始规划,到2015年项目开始落地。在此之前,市场上有不少模仿比特币的数字货币,他们在比特币代码的基础上,做的各种修改。这样要开发一个新的区块链应用,要重新部署一个新链,再在这个链上开发应用,开发的难度非常大,单单使用一个POW的共识机制,就是个巨大的维护工作量。这就好比要在手机上开发一个APP,要把安卓系统一起开发出来。
以太坊出来以后,就相当于区块链的底层操作系统,在以太坊上,可以很方便的开发各种DAPP,不用考虑底层的开发,而且还可以共享以太坊的算力和存储。这对程序员来说,瞬间降低了区块链的开发门槛,以太坊的出现,对区块链应用的开发普及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这也是以太坊被称为区块链2.0的原因。
8. 可不可以通俗点解释一下以太坊
以太坊其实并不是某种货币,是一种去中心化的智能协议。可以将其理解为一个硕大的全球通用的账本。这种智能协议的逻辑,在执行上并不需要特定的服务器支撑他的日常运行,取而代之的是各个散落的用户间自动执行者在进入之前给定的协议条款。这算是一种去中心化演化而来的应用。
与比特币作对比后我们可以发现,以太坊建立一种新式的加密技术,对于其的程序开发难度与比特币相比要更为简单。这一突破对于应用区块链技术的开发者来说,大大的减轻了开发成本,和开发时间。以太坊的出现再一次的重申了拆分中心化的必要性,以及将去中心化分布式应用的可行性与优势,给现有的经济市场,金融界一个发展的全新方向和抛给社会一个全新的创业理念与机遇。
9. 什么是以太坊
以太坊(Ethereum)是将比特币中的一些技术和概念运用于计算领域的一项创新。比特币被认为是一个系统,该系统维护了一个安全地记录了所有比特币账单的共享的账簿。以太坊利用了很多跟比特币类似的机制(比如区块链技术和 P2P 网络),来维护一个共享的计算平台,这个平台可以灵活且安全地运行用户想要的任何程序(当然也包括类似比特币的区块链程序)。
我在多元网!!!
10. 怎么看以太坊上的去中心交易所
去中心化交易所被很多人看好,私钥掌握在自己手里,享有用户资产完全的控制权。但是受限于以太坊公链的拥堵情况,以太坊上的去中心化交易所交易体验都不太好,比较慢。目前最被人看好的是0x协议,但如果以太坊的问题不解决,它上面的应用问题根本无法着手。
相比而言,基于EOS上的去中心化交易所就会好很多,因为它的TPS足够快,处理现阶段的去中心化应用是完全足够的,速度要比以太坊上好很多。特别是鲸交所WhaleEx,使用起来很流畅,挂单成交很快,并不输于那些中心化交易所,在所有的去中心化交易所里,算是非常优秀的了。
所以我觉得EOS上的去中心化交易所可能会比以太坊上的更快爆发,特别是鲸交所,会是一匹黑马。它们家的智能合约也是唯一一个通过慢雾安全审计的,安全性特别高,使用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