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算力简介 » 什么是全球算力大战

什么是全球算力大战

发布时间: 2021-05-04 11:36:29

❶ 什么是第一次世界大战

1914~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国家两大集团——同盟国与协约国之间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势力范围和霸权进行的首次世界规模的战争。交战双方都是非正义的。直接间接卷入战争的国家达三十八个,其总人口占世界人口约四分之三。陆战场遍及欧、非、亚三大洲,其中以欧洲特别是法国为主战场,海战场几乎遍及世界各大洋,尤以北海为主战场。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源于600年前的历史。自从13世纪中期起,一个分裂成众多小邦和公国的德意志,成了征服者的阅兵场。“铁血”宰相俾斯麦通过一系列的政变和小规模的战争,把一群松散的兄弟阋墙的、软弱无力的德意志小邦改造成一个统一的德意志帝国,也是欧洲最强大的国家。

但是,德国的兴起意味着法国的衰落。在那以后,法国这个欧洲大陆上的头号政治大国,在1870~1871年的12个月战争中遭受了惨重失败。从此种下旷日持久的痛苦的种子,民族统一主义,或曰复仇战争已露端倪,俾斯麦对法国复仇精神的政治回答是三国同盟:德国、奥匈帝国和新近联合起来并获得独立的意大利。俄国倾向于法国,从而结成了两国联盟。因此,甚至在铁血宰相没落和垮台以前,战线就已划定,不共戴天的死对头们已经各就各位。

几百万大军向战场迫进。1914年7月底8月初只有大小7个欧洲国家参战,在停火实现前各大洲参战国增加到30个,有的国家背弃原来的盟约,有的中途入盟,随着战争的进展,双方都增添新的盟友。战争开始时,在满目疮痍的欧洲大地上,或者在各大海洋上,约有六、七百万人互相对峙。其中德国经过最初的动员拥有约200万人,经过充分动员翻了一番还多。它是欧洲最大的军事强国,在陆地上显然超过了法国和俄国,在海上仅次于英国。

1914年7月28日,奥匈向塞尔维亚宣战,第二天,炮弹就落到贝尔格莱德。7月30日俄国开始总动员;德国向俄国提交最后通牒,稍后又向法国提交最后通牒。8月1日,德国对俄国宣战。8月3日德国向法国宣战。8月4日晨,在事先发出的最后通牒后,德国通知比利时,德军将开进这个小国。1914年8月4日午夜,英国参加了这场正在扩大的冲突。

史里芬计划设想两线同时作战。该计划预定战争爆发时,尽最大可能集中德国主力和全部精锐部队于西线,在东线则由相对力量的后备部队对付动员缓慢的俄国人,大战一爆发,西线两支大军都投入进攻。双方军队在数量上几乎旗鼓相当:78个德国师对62个法国师、7个比利时师和4个英国师,两个德国右翼集团军——第1集团军和第2集团军必须突破比利时的列日筑垒地域;迅速拔除该地要塞并及早建立强渡墨兹河的桥头堡,对要塞的攻击从8月5日夜间开始,8月16日大功告成。

随后,沿比利时至阿尔萨斯—洛林一线进行的一系列战斗,总称为“边境交战”。在比利时方向,德国军队于8月20日通过布鲁塞尔,突破阿登的密林区。与此同时,执行深远迂回任务的“长柄大镰刀”的刀尖——德军第1、第2集团军继续横扫比利时。

战争迅速达到高潮,鲜血与恐怖相结合的伊普雷战役,是1914年西线的最后一场大战役,以德国人在西线控制法国最富庶的地区而告终。

1914年最后几个月,正当西线马恩河的棋盘上决定着各国命运的时候,东线的森标湖泊和河流中,在进行着另一场决定性的战役,俄国向德国和奥匈发动进攻,随后进行的坦嫩贝格战役于8月30日结束,这是一场现代的故尼大战,它并没有把德国从两线作战的战略困境中解脱出来,而其战果由于同一时间俄军在奥匈的加里西亚取得的胜利而被部分地抵消了。在8月26日~30日的格尼拉亚利帕河战役中,俄国压倒了奥匈第3集团军,使之向西后退至伦贝格。康拉德的退却,使奥帝国的整个加里西亚沦于俄国之手,只剩下一座被围困的普热米什尔要塞。加里西亚战役中,奥匈军死伤约25万人,被俘10万人,而全国参战部队不足百万人,这是极其巨大的损失。这又是一个历史灾难的预兆,一个衰亡帝国垂死挣扎的开端。

1915年战争扩大了英国几乎改变了它在达达尼尔海峡战役中的方针。意大利和保加利亚参战了,塞尔维亚宣告灭亡,卢西塔尼亚客轮被击沉。俄国退缩,西线陷入了僵局。毒气、齐柏标式飞艇和潜水艇给这场大屠杀火上加油。

1915年在西线是相持不下和陷于僵局的一年。处于战略防御态势的德国人,在从瑞士到大海一线的战壕里部署了近200万军队,面对着约达300万的协约国士兵。1915年西线的历次会战以大屠杀著称而不是以胜利著称。

随着历史上最大的两个战役——旦尔登战役和安姆河战役集结了几个大国的力量。1916年战争的钟摆从东线又摆回了西线。1916年凡尔登战役,法国人要求沙皇牵制德国兵力,从而导致由俄国第2集团军向纳罗奇湖附近强大的德军阵地发动一场仓促上阵准备不周的进攻。

1917年很可能是历史将永志不忘的一年,美国背弃了乔治·华盛顿关于不卷入联盟的忠告而参加了一场“结束战争的战争”和“保证世界民主制度安全的十字军”。在俄国,从这个“东欧贫民窟与犹太区”兴起了一场民族革命和国际密谋战争规模扩大了越来越大。

1918年将看到德国人在西线的最后挣扎,俄国和罗马尼亚的最后投降,协约国的集结兵力,在法国、意大利、马其顿和中东发动的强大攻势,保加利亚、土耳其、奥匈和德国的崩溃和投降。1918年还目睹空军未来的不祥之兆——臻于成熟,海上航线被潜艇和水面袭击者袭扰直至最后。1918年是四年多血雨腥风的瓦格纳式的最后一幕。

凡尔塞和约直到1919年6月底才签订。那已是西线月牙形战线上鸟儿重新歌唱几个月以后。德国代表遭受挫败;威尔逊十四的某些理想主义的东西最终披上了强权政治的丑陋甲胄。但是德国已无力抗议,停战条款就是要它处于这种地位。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果,德国为首的同盟国集团战败,英、法削弱,美、日地位上升,从而促使世界战略格局发生了重大的改变。这次大战导致了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成功和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前苏联的出现,同时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民族解放运动的空前高涨。

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世界军事学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大战中首次大量使用飞机、潜艇、坦克、毒气等新式兵器,从而导致新的军兵种和新的作战方式的出现。战后涌现的各种军事思想诸如空军制胜、坦克制胜、闪击战理论和坚固战略防御工事制胜以及总体战,大战略等等,都是从不同角度总结第一次世界大战经验教训的产物。

❷ 什么是世界大战

世界大战,是对立的国家集团之间进行的全球性战争,是帝国主义的产物。它是进入帝国主义时代以来出现的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在帝国主义时代初期爆发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主要发生在欧洲但却波及全世界的世界大战。

这场战争使得当时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卷入其中,它是欧洲历史上破坏性最强的战争之一。

❸ BCH算力大战

嗯,我有完整版,点击我的头像~~

❹ 世界三大赛事分别是什么

世界一级方程式锦标赛(F1)、奥运会、世界杯足球赛并称为“世界三大体育盛事”。

1、世界一级方程式锦标赛(FIA Formula 1 World Championship),简称F1,是由国际汽车运动联合会(FIA)举办的最高等级的年度系列场地赛车比赛,是当今世界最高水平的赛车比赛。首次比赛1894年(巴黎到里昂)到 1900年间。

二、F1与NBA在世界范围内收视率更高的是F1,NBA只不过是在中国和美国比较受欢迎,而到了欧洲,更受欢迎的还是赛车。

工资高的不一定是F1,舒马赫一年的工资顶上姚明五年的工资,而像一些“菜鸟”级的车手他们每年也就挣几十万最多不过二百万。

(4)什么是全球算力大战扩展阅读

NBA历史上收视率最高的4场比赛:

1、1998年NBA总决赛第六场,公牛VS犹他爵士,全美收视率3600万;

2、2016年NBA总决赛第七场,勇士VS骑士,全美收视率3100万;

3、1998年NBA总决赛第五场,公牛VS犹他爵士,卡尔马龙38分,全美收视率3060万;

4、2010年NBA总决赛第七场,湖人VS凯尔特人,全美收视率2820万。

❺ 世界大战是什么是全球乱打吗

指十个以上国家战争。

❻ 有几次世界大战,是什么

近代一共有两次世界大战!分别是:
第一次世界大战(简称一战,1914年8月 - 1918年11月)是一场主要发生在欧洲但波及到全世界的世界大战。当时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卷入了这场战争。

战争过程主要是同盟国(Central Powers)和协约国(Entente Powers)之间的战斗。 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Austria-Hungary)和意大利是同盟国,英国、法国、俄罗斯帝国和塞尔维亚是协约国。在1914年至1918年期间,很多在亚洲、欧洲和美洲的国家都加入了协约国。战场主要在欧洲。值得注意的是意大利虽是同盟国,但是后来英国、法国及俄国与意大利签订密约,承诺给予意大利某些土地,结果意大利加入了协约国对抗同盟国。

这场战争是欧洲历史上破坏性最强的战争之一。大约有65,000,000人参战,10,000,000左右的人失去了生命,20,000,000左右的人受伤。

战争的导火索是1914年6月的萨拉热窝事件,战线主要分为东线(俄国对德奥作战),西线(英法对德作战)和南线1(又称巴尔干战线)(塞尔维亚对奥匈帝国作战)。其中西线最惨烈,著名的战役有马恩河战役,凡尔登战役和索姆河战役。

第一次世界大战摘要
日期: 1914–1918
位置: 欧洲、非洲、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中东
结果: 协约国获胜
死亡 (约数)
将士: 9百万
平民: 7百万
合共: 1千6百万
详情: 第一次世界大战伤亡统计
主要参战国
协约国 同盟国

* 塞尔维亚王国
* 俄罗斯帝国
* 法国
* 比利时
* 大英帝国与其殖民地
* 日本
* 黑山
* 意大利王国
* 更多…

* 德意志帝国
* 奥匈帝国
*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
* 保加利亚

普法战争

普鲁士为了统一德国并与法国争夺欧洲大陆霸权,于是在1870年 - 1871年与法国爆发普法战争。这场战争以法国大败,普鲁士大获全胜,建立德意志帝国告终。而普法停战的和约极其苛刻,和约规定法国割让阿尔萨斯和洛林予德国,并赔款50亿法郎。结果使德法两国结怨,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原因。

互立阵营

普法战争后,普鲁士首相俾斯麦担心法国报复,因此他采取结盟政策,围堵法国。他本来使德国与奥匈帝国及俄国结成“三帝同盟”,可是后来俄国在1878年的柏林会议上,因巴尔干半岛问题,与奥匈帝国发生利益冲突。德国最终在1879年选择了奥匈帝国作为盟友,与奥匈帝国缔结秘密的德奥联盟。此外,俾斯麦转而与因为与法国在殖民地事务上发生冲突,在1881年争夺北非突尼斯失败,而面临孤立的意大利结盟。因此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与意大利王国三国缔结“三国同盟”。

俄国得知德奥两国签订了德奥同盟后,十分愤怒。但俾斯麦是一个老练的政治家。为了保持与俄国的良好关系,于1887年与俄国签订了"再保条约"。可是当俾斯麦在1890年下台后,德皇威廉二世任由条约终止。而法国方面,则在法国财务支援俄国工业化后,在1894年与俄国结盟。是为法俄同盟。

而英国则在1904年与法国签订挚诚协定。这协定并不是军事同盟。这是一项解决两国有关殖民地纠纷的协定。在法国的怂恿下,英、俄双方终于在1907年结束他们的殖民地纠纷,签订英俄条约。同年,法国、英国和俄国因受到德国在鄂图曼帝国的力量威胁,组成“三国协约”。

欧洲从此分为两大阵营,因此只要有任何风吹草动,都有演变为世界大战的可能,第一次世界大战就是因为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被暗杀而引起的。

争夺殖民地

20世纪初帝国主义兴起。在俾斯麦时代,鉴于统一德意志帝国初立,故对殖民地的争夺较少参与。后来,见于国内商人势力兴起,商人要求德国政府争取海外资源和市场。威廉二世即位,俾斯麦被罢后,德皇认为德国殖民地太少,原料产地及商品市场不足,实行“世界政策”,要求重新划分全球势力范围。这触犯了老牌殖民大国--英国和法国的利益。而第一次和第二次摩洛哥危机,和沙皇俄国的既得利益,这亦使得两大阵营的冲突加剧,战争爆发的可能性越益加大。

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年-1945年)是迄今为止,人类社会所进行的规模最大,伤亡最惨重,造成破坏最大的全球性战争。
战争最高峰时期,全球有60%的国家参战,战火遍及亚洲、欧洲、美洲、非洲及大洋州五大洲;交战双方同时也在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及北冰洋四大洋展开战斗。二战的交战双方是以美国、苏联、中国、英国、法国等国组成的反法西斯同盟与以德国,日本,意大利等国组成的法西斯国家轴心国集团。
尽管在1939年9月前,中国的抗日战争,埃塞俄比亚的抗意战争等反法西斯的抵抗已经开始,但一般认为战争从1939年9月1日德国入侵波兰开始,到1945年9月2日日本向盟国投降而告结束。
二战对人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战争所带来的血腥杀戮,所造成的巨大破坏,长久的反映在战后人类的社会生活各个方面。战争的结果使得法西斯这一人类社会的毒瘤被铲除。战后世界的政治,经济格局很大程度上是战争结果所带来的。在军事领域,战争发展了现代军事技术,并产生了大规模使用装甲部队进行作战的主要方式,同时,战略轰炸也成为一种直接影响战争结局的重要军事手段,战争后期,核武器第一次投入战争并体现了其巨大的杀伤力。二战的结果充分证明,在现代技术条件下,战争的胜负与交战双方的科技实力,经济实力,工业技术水平,人员素质有着直接的关系。二战也对军事武器的发展起到了重大推动作用,雷达,喷气战斗机,火箭及导弹,电子计算机,核武器等高科技武器都在战争中投入使用并发挥了重大作用。而这些军事领域的突破又直接催生了战后人类的第三次科技革命。
在这场血腥的战争中,无辜平民的伤亡是历史上最惨重的,其中包括了纳粹德国针对犹太人和其他东欧人种的大屠杀、日本对无数中国与朝鲜平民的屠杀,以及战争末期盟军针对德国与日本境内民用目标的轰炸。第二次世界大战总共导致了全球5千万人的死亡,超过历史上任何一次战争。

❼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什么回事!~

第一次世界大占是一场主要发生在欧洲但波及到全世界的世界大战.当时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卷入了这场战争.
战争过程主要是同盟国(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帝国、保加利亚)和协约国(塞尔维亚王国、俄罗斯帝国、法国、比利时、大英帝国与其殖民地、日本、黑山、罗马尼亚、希腊、美国、中国等)之间的战斗。 德意志帝国和奥匈帝国是同盟国,英国、法国、意大利、俄罗斯帝国和塞尔维亚是协约国。在1914年至1918年期间,很多在亚洲、欧洲和美洲的国家都加入了协约国。战场主要在欧洲。值得注意的是意大利虽是同盟国,但是后来英国、法国及俄国与意大利签订密约,承诺给予意大利某些土地,结果意大利加入了协约国对抗同盟国。
战争的导火索是1914年6月的萨拉热窝事件[1914年6月28日上午9时正,塞尔维亚青年普林西普(当时仅19岁)在萨拉热窝刺杀主张吞并塞尔维亚的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夫妇。这一事件被称为萨拉热窝事件,被认为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普林西普的行动是热爱民族的表现,但是刺杀斐迪南的这一萨拉热窝事件被奥匈帝国当做了对塞尔维亚发动战争的口实。1914年7月23奥国在获得德国无条件支持下向塞尔维亚发最后通牒,包括拘捕凶手、镇压反奥活动和罢免反奥官员等,塞国除涉及内政项目外悉数同意。不过,奥国依然将行动升级。与此同时,德国知悉俄国的军事动员,德皇要求俄国停止并迅速备战。鉴于各国的强硬外交和对国家军事力量的自骄,战争已无可避免。],战线主要分为东线(俄国对德奥作战),西线(英法对德作战)和南线(又称巴尔干战线,塞尔维亚对奥匈帝国作战)。其中西线最惨烈,著名的战役有马恩河战役、凡尔登战役和索姆河战役。
中国参战:
在要不要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对德国宣战这个问题上,北洋政府内部意见不一,斗争激烈。
为了达到主战的目的,段祺瑞将其手下的十几个督军叫到北京,组成“督军团”,对黎元洪施加压力,但未获成功;后来段祺瑞又叫人写了对德宣战书要总统盖印,黎元洪为了平息风波,勉强在文件上盖了章。即使这样,段祺瑞仍不满足,在国会开会讨论时,又大肆干涉,终于触动了众怒。
恰在这时,段祺瑞私自向日本借款一事被揭露。1917年5月21日,黎元洪瞅准时机在这时下令撤销了他的总理职务,段祺瑞愤然离京去津,并且指根据临时约法,总统无权撤销总理职务,不承认黎的免职令。因一方为总统府,一方为国务院,所以它们间的争斗被称为“府院之争”。
之后黎元洪请督军团团长张勋于6月14日入京调解。张勋入京后,拥立宣统复辟。事件为段祺瑞所镇压,黎元洪于事后辞去总统职,总统改由冯国璋担任。府院之争告一段落。
段祺瑞统治下的北洋政府,在英法的支持下,参加了协约国,对同盟国宣战。

中国的搞日战争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一部分,并没有输啊。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世界打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最后是赢的。。

❽ 世界大战是什么意思

世界大战是指对立的国家集团之间进行的全球性战争,交战双方为了达成各自的战争目的,倾注国力,以武装斗争为主,在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外交等战线上展开了激烈的大搏斗,战争规模、消耗与危害,都非常大,给世界人民造成了极大的灾难。

❾ 什么是世界大战

1、定义
世界大战是指对立的国家集团之间进行的全球性战争,交战双方为了达成各自的战争目的,倾注国力,以武装斗争为主,在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外交等战线上展开了激烈的大搏斗,战争规模、消耗与危害,都非常大,给世界人民造成了极大的灾难。
2、政治目的
战争的政治目的是争夺世界霸权。
3、战争规模
战争规模大、危害大。如第一次世界大战,在欧、亚、非三大洲和太平洋、大西洋、地中海展开,33个国家、15亿人口卷入战争,动员军队6500万-7000万人,军队损失3750万人,其中死亡853万人,居民死亡664万人,直接经济损失1863亿美元。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场遍及三大洲、四大洋,84个国家约20亿人口卷入战争,动员军队1.1亿人,军民伤亡1亿余人,其中死亡5000万人,财产损失4万亿美元。

❿ 科索沃战争中的影响;科索沃战争是美国对世界什么趋势的挑战

方面,美欧对决使欧洲内部的民族宗教矛盾明朗化。一般认为,白种人的欧洲同属于基督教文明。其实不然,俄罗斯之所以和塞尔维亚站在一起,一方面是由于他们共属于斯拉夫民族,科索沃是斯拉夫民族的文化摇篮。因而两国同仇敌忾地坚守科索沃底线有文化和民族情感在内。另一方面,俄罗斯和塞尔维亚同属于东正教。前南分崩离析的过程中,属于天主教的克罗地亚就受到罗马教廷的支持。而在科索沃独立的过程中,同属于东正教的塞浦路斯和希腊也表达反对之意。因此,科索沃独立的负面效应已经开始逐渐发酵,欧盟内部也出现了民族、宗教冲突的苗头。这给致力于欧盟全面整合的欧洲人敲响了警钟。更重要的是,由于普京总统调整了全球战略,在全球范围内和美欧展开了直面交接的政策,美俄开始惊呼“冷战”重来。由于俄罗斯能源对欧洲的战略制约作用,欧盟对俄罗斯处于又惊又怕的矛盾心态中。为了化解俄罗斯的忧虑,北约已经考虑让俄罗斯加入TMD的计划。总之,俄罗斯的国力和1999年相比已是天壤之别。此外,俄罗斯反对科索沃独立的现实因素还包括,眼下美国正酝酿同属斯拉夫民族的乌克兰加入欧盟,而乌克兰则是俄罗斯文化的发祥地。因此,俄罗斯支持塞尔维亚,其实也是对本国命运的惺惺相惜。
国际上的负面影响
科索沃独立也并非美、欧、俄、塞、科的私事,对国际形势也带来了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首先,美欧等国以意识形态的偏见,先是绕过联合国通过武力侵凌一国主权,继而鼓励分离主义脱离母国的做法成为一种不可宽恕的违反国际法行为。这种由大国集团操纵所谓“民族自决”的做法,将会鼓励其他国家的分离主义效仿,导致全球性的动荡不安。其次,美欧支持科索沃阿族民族自决,却又反对前南地区塞族的民族自觉,体现了美欧一贯的双重标准。这加剧了该地区擦枪走火的危险性。由于巴尔干地区激燃了上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科索沃独立所引发的欧美俄多边矛盾和利益纠葛会不会引发新的冲突,让人忧虑。必须指出,科索沃独立和中国核心国益也有密切关系。在1999年的科索沃战争期间,中国驻前南大使馆被“误炸”,引发中美间一场差点擦枪走火的大危机。现实是,由于中国存在着台湾难题,加之也有外部势力介入,对西方主导的“民族自决”游戏应该有足够的警惕。更重要的是,由于科索沃独立没有经过联合国达成共识,属于自行宣布独立,从国际法的角度讲,也属于不妥行为。由于俄罗斯表达出在联合国内决议否决的立场,同属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中国当慎思以对,在维护联合国宪章的基础上争取最大利益。

热点内容
调研组在调研btc天 发布:2025-05-18 04:19:18 浏览:556
数字货币ddm是什么意思 发布:2025-05-18 04:14:59 浏览:266
怎么算摩擦力的能量 发布:2025-05-18 04:13:26 浏览:694
币印矿池dcr算力骤减 发布:2025-05-18 04:11:52 浏览:646
虚拟货币唯有茅台和比特币 发布:2025-05-18 03:56:07 浏览:944
比特币挖矿不是浪费钱 发布:2025-05-18 03:51:32 浏览:403
usdt如何卖出人民币 发布:2025-05-18 03:43:08 浏览:417
元宇宙区块链代币yyz 发布:2025-05-18 03:42:28 浏览:419
测绘次新元宇宙 发布:2025-05-18 02:37:55 浏览:970
比特币转让币手续 发布:2025-05-18 02:37:53 浏览: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