琯头去五大中心
⑴ 闽江口琅岐岛,有什么特色(好玩的)。10人左右,准备玩2天。
琅岐岛人文荟萃,名胜古迹众多。如:宋兵部尚书王祖道、宋参政林存、明礼部尚书陈文肃、户部郎中江文沛、韶州司马董廷钦、工部员外郎董养河、清兵备道陈燮、民国海军少将任光宇。从宋代到清代,琅岐曾出进士、举人40多名。民革福建主委刘通、中共闽东特委常委、军事部长江涛等均是琅岐岛精英。
琅岐岛上现有古刹四座(白云寺、天竺寺、天安寺、南山寺),有古庙宇、古宗祠、古炮台、名人古墓葬10余处。基督教堂2座,基督教活动点3处,摩崖石刻10余处,宋、明古井10余口,古湖一口,区级文物保护单位9个,文物保护点一个。
岛上琅山十景有:白云观日、云龙潮音、双龟把口、五虎守门、天竺听泉、芦洲宿雁、金鸡报晓、白猴镇江、大桥卧波、朴林探幽。其中白云观日最胜。
⑵ 连江县琯头中心小学怎么样
简介:琯头中心小学创办于1906年。校园面积13亩,建筑面积5649M2,现有32个教学班,在校生1500名。全校教职员工78名,其中,小学中学高级教师2名,小学高级教师45名,市级骨干教师1名,省级骨干校长1名(参训), 省级骨干教师7名(参训),市级骨干教师 8名(参训),县级导师3名。
注册资本:1111万人民币
⑶ 温州火车南站到乌牛镇琯头村怎么坐车
你好!双屿客运中心有直接到乌牛的客车你在温州南下车,然后做75路到双屿,然后在双屿做客车到乌牛最晚班次是18点。。票价8块10690
18:00:00
起始:双屿站到达站:乌牛
普通
温州-乐清
8
如果你太晚赶不上,你可以做动车到黄田,然后下车打的。。走高速过去才18-20km左右
比你从南站直接打的好多了,或者你南站下车之后,做78路到中山公园,然后转车到码头坐轮渡到瓯北,再转车到乌牛
⑷ 福州市区到琅岐玩
琅岐自助游的行程方案
36路( 公交福州仁德站→东岐 ) ( 东岐 → 公交福州仁德站 )
市区线路 夏:公交仁德站05:00-18:00 东岐06:00-19:00 冬:公交仁德站 05:20-18:00 东岐06:20-19:00 分段计价
东岐 - 英屿 - 长柄 - 副食品基地 - 亭江中学 - 亭江 - 亭头 - 安福陵园 - 闽安 - 松门 - 打石坑 - 红山 - 君竹 - 阳光学城 - 朏头 - 六江 - 下德 - 上德 - 儒江 - 快安 - 东联 - 龙门 - 上坂 - 魁岐 - 下院 - 车管所 - 鼓山中学 - 硫酸厂 - 远洋 - 浦东(三盛七塑厂) - 前屿 - 肿瘤医院 - 大名城 - 紫阳 - 紫阳立交桥(省工商银行) - 五一路 - 五福天桥(正大广场) - 于山(协和医院) - 南门(福州儿童医院) - 公交仁德站(共40站) 行程一个小时(推荐指数:五星)
36路专线车到东岐码头下车轮渡码头坐轮渡--→轮渡渡船过去2元(需要7-10分钟)--→坐面的2元(或者三峡专线车1元)--→琅岐公社下车即可
市区线路 公交仁德站06:30-15:00 琅岐06:10-15:00 分段计价
40路( 公交福州仁德站→琅岐 ) ( 琅岐 → 公交福州仁德站 )
琅岐 - 渡假村 - 云龙 - 海屿 - 吴庄 - 琅岐镇政府 - 三平 - 衙门 - 东岐 - 英屿 - 长柄 - 副食品基地 - 亭江中学 - 亭江 - 亭头 - 安福陵园 - 闽安 - 松门 - 打石坑 - 红山 - 君竹 - 阳光学城 - 朏头 - 六江 - 下德 - 上德 - 儒江 - 快安 - 东联 - 龙门 - 上坂 - 安昌公司 - 魁岐 - 下院 - 车管所 - 鼓山中学 - 硫酸厂 - 远洋 - 浦东(三盛七塑厂) - 前屿 - 肿瘤医院 - 大名城 - 紫阳 - 紫阳立交桥(省工商银行) - 五一路 - 五福天桥(正大广场) - 于山(协和医院) - 南门(福州儿童医院) - 公交仁德站(共49站) 行程时间,两小时到两个半小时(推荐指数:三星)
返程坐面的2元(或者三峡专线车1元).到轮渡码头.坐36路专线车. 返程
也可以到厝头尾车站乘坐中巴车经过轮渡码头. 直接到福州(转车)
推荐.来琅岐要到海边沙滩走一走。适合时间.(晚上)
琅岐海边自助游
在海边可以去自行烧烤和大排挡。做在沙滩吹吹风。听听海风声。夏天可以看到放风筝的年轻人和小朋友
琅岐岛.属于福州市马尾区,又称琅岐经济区.琅岐岛素称闽江口的明珠,自然条件得天独厚,是福建省第五大岛,岛三面环江,东临大海,琅岐岛上.东面靠海边,渡假村.西北部是章英文武学校.北部正望壶江岛屿.南部是琅岐大桥,岛南面跨江琅岐大桥与长乐市相连,全岛总面积92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55平方公里(平原36.5平方公里,山地18.5平方公里),全岛森林覆盖率达20%。滩涂面积37平方公里,海岸线长30公里。岛东西长15.3公里,南北宽8.1公里,琅岐岛为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四季分明,田园风光。琅岐岛人文荟萃,名胜古迹众多。举办本次活动,希望能调集八方各路“好汉”,应天地之意,于10月1日早7点正式启动。岛儿虽小,风景有限,不过朋友们在一起的乐趣是无限的!
过透红光公园、海屿马祖公园、金沙白云山公园、上岐鳌山公园、下岐牛屿山公园等琅岐岛上公园为琅岐人和来琅岐游客提供了良好的休闲健身娱乐场所,繁荣了乡村文化艺术,丰富了琅岐人和来琅岐观光的游客,创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和谐环境。(白天消遣.晚上两人世界)是年轻人不错的选择
向你推荐琅岐岛上有四个佛教寺庙; 白云寺、天竺寺、南山寺、天安寺。
白云寺坐落琅岐岛白云山上(今海屿村境内),海拔275米,是琅岐最高峰的山。白云寺始建于南末绍兴年间,距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寺建在山坳之中,三面峰峦环抱,白云瑞霭,树木参天蔽日,背山面海坐北向南,风光旖旎,环境清幽,古为避暑纳凉、文人读书、旅游观光胜地。明代状元、礼部尚书翁正春、明工部侍郎董应举、明户部尚书黄周星、元代诗人董渭、明宰相叶向高、明韶州司马董廷钦(琅岐人)、反福建省政协副主席、民革福建主委刘通(琅岐人J等墨客骚人均在白云山留下不少墨迹,或盛赞名山古刹,或观日流连忘返.或触景生情,忧国忧民,许多名篇佳作世代传诵,给后人留下了珍贵的文化遗产。
天竺寺位于琅岐九龙山之麓,罗螟之畔、始建于宋代,距今已近千年。古刹经明万历年间和靖嘉庆年间及民国时期几次重修。近几年,又修葺一新,现已成为旅游观光景点,天竺寺是多神庙,以佛教为主,道、儒三教长期相处。天竺寺以山青水秀,环境清幽,古朴典雅而名闻遐迩,明代闽中“十才子” 之首林鸿、明工部侍郎董应举、明户部主事、员外郎、九门监督董养河等均有诗赞。
南山寺始建于元初,南山寺位于琅岐镇凤窝村,元至治元年辛酉(1321年)重修,明洪武十六年(1383年)扩建.清乾隆、嘉庆、道光、光绪年间又四次重修。南山禅寺位于九龙山支脉南山北麓,古刹三面峰峦环抱,—‘面临江,后有九龙诸峰屏障,景色宜人,环境消幽,站在寺前,可观“双龟驾海”、“五虎浮江”、“狮冈秋牧”、“风津早渡”、“南山晚眺”、“西岭春樵”、“草野耕耘”、“急水夜讴”、 “烟台峰火”、“鸟屿晴观”等自然景色,南山寺历史悠久,古雅简朴,玲珑而富神韵,是岛上保留最完整的元代寺庙之一。
天安寺地处琅岐岛白云山北麓,金砂村莲花潭边。依山临海,风光秀丽.晦景宜人,占有“小南普陀”之称。天安寺传说始建于南宋绍兴年间,至今已有800余年历史,岁月流逝,沧桑巨变,古刹几经兴废。修复后的天安寺背白云山而立,雄伟壮观,呈现南国佛教丛林风光特色,有莲花岩、神鹰岩、观音井、七爷帽等古迹,是琅岐旅游景点之一。
琅岐岛概括
一、自然环境
琅岐镇地处闽江入海口,系闽江口的一个岛屿。闽江环于三面,东与马祖列岛隔海相望,相距18海里,西面隔江与亭江镇毗邻,南面出琅岐大桥与长乐市猴屿镇接壤,北面与连江琯头镇粗芦岛、壶江对峙。距福州市区40公里、马尾区20公里、福州长乐国际机场25公里、松下深水码头35公里、福厦高速公路25公里、台湾基隆146海里。全岛总面积92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55平方公里,滩涂面积37平方公里;岛东西长15.3公里,南北宽8.1公里;海岸线长30公里。岛中部为丘陵地,四周为平原,海拔最高的白云山为275米,其次为九龙山海拔255米。环岛海堤42公里,其中万亩片海堤20公里。境内为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四季分明,最高气温38℃,最低气温-2℃,无霜期360天,日平均气温19℃,年平均降水量1600毫米。受潮汐影响,潮水落差6米,最大潮水达罗零6.8米,每年有影响的台风平均2~3次,风力最大达12级。岛东部靠海为咸水,潮流畅通,饵料丰富,适合海水、滩涂养殖。岛西部沙芦口为淡水,从雁行江注入,日进水150万立方米,供岛内人畜、农业灌溉用水;岛上地下水资源丰富,水井尤多,可供生活用水。
二、建置沿革
琅岐岛古称“琅琦岛”、“琅琦山”、“嘉登岛”,因刘姓人家较早迁居岛上,俗称“刘岐”。唐代属闽县晋安乡海畔里。宋代属闽县晋安东乡,里名不变。元代,海畔里与海曲里(壶江、川石岛,现属连江县琯头镇)合并为嘉登海曲里。明代,改为嘉登里。清代,为闽县东南二区嘉屿区。民国23年(1934年)属闽侯县四区;民国24年改属闽侯县二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49年8月17日琅岐设闽江口军民办事处。同年12月琅岐属闽侯县二区。1954年11月,二区辖闽琅镇和衙前、三平、吴庄、海屿、云龙、金砂、凤窝、龙台、公婆等乡。1956年6月,琅岐划归连江县,同年,10月又划归闽侯县。1958年8月,琅岐拆区并乡,改为琅岐镇;同年11月成立琅岐人民公社。1961年11月,琅岐由闽侯县划入福州市郊区。1963年6月,琅岐设区公所,辖10个人民公社、36个生产大队。1970年,琅岐从福州市郊区划入连江县。1975年12月,从连江县划归福州市郊区。1984年,琅岐人民公社改为琅岐乡。1991年10月,琅岐乡改为琅岐镇,辖9个管理区,39个行政村,1个居民委员会。1995年11月,琅岐镇划入福州市马尾区。
1997年,琅岐镇辖26个村委会(农旗、光辉、星辉、光明、勤耕、群星、星光、红光、红星、劳丰、劳光、争丰、乐村、建光、劳团、东红、荣光、吴庄、海屿、云龙、龙台、后水、院前、南兜、董安、凤窝)和1个居民委员会(闽琅居委会),全镇人口7.23万人。
三、海岛建设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琅岐镇加快海岛建设。“七五”期间,海岛建设总投资1530万元,先后完成人畜饮水等建设工程。1991年以来,继续投资2亿元,作为岛上基础设施建设和市政建设。到1997年底,建有一座11万伏变电站,日供水1万吨的自来水厂及6个自来水供水站;建有万门程控电话模块局,已开通9240门程控电话。开辟商业街750米,拓宽改造旧街1000多米。全岛人均住房面积24平方米。
琅岐岛江海通津,水陆交通便捷。琅岐港为闽江下游三大港口(福州港、马尾港、琅岐港)之一,为闽江门户港口。江阔港深,不冻不淤,为良好避风港和对外通商口岸,岛西北部江岸可建2万吨泊位的码头,利于对外、对台通商。岛西部新道建有300吨轮渡滚装码头,与104国道接连。岛南面建有福州琅岐大桥及接线公路,与长乐国际机场、松下深水码头、福厦高速公路接轨。建成环岛水泥路及江滨水泥路、度假村公路等绿色通道。已开辟琅岐至福州40路班车,轮渡码头(东岐)至福州36路班车,琅岐至福州中巴车站,长乐金峰至连江县城,以及闽东至闽南的车辆多由琅岐岛过境,陆上交通四通八达。岛上设有闽江下游航管站,福州至琅岐的班船、快艇以及福州至连江粗芦岛的班船均在琅岐客运码头靠泊。全镇有运输单位5家,大小货运船只200多艘,农用运输汽车100多辆,货车10余辆,还有中巴、小汽车、的士100多辆。
琅岐岛为滨海生态旅游区。有龙鼓海滨度假村的夏威夷四季会议度假中心、金鸡花园、琅岐会议接待中心、金鸡游艇码头、园元山庄、电信培训中心、邮政培训中心等宾馆、别墅。旅游景点有:白云寺、天竺寺、南山寺、天安寺、金牌山古炮台遗址、天后宫、泰山庙、昭烈王庙、尚书墓,以及朱、董、江、陈氏宗祠,还有度假村的砚池湖、古朴树林、金鸡、白猴以及滨海田园风光的生态农业、观光农业,如绿丰、万叶园、鑫泰盛四季果园等。
四、经济发展
琅岐岛是传统农业区。农业以养殖业、种植业、加工业为主,农产品有稻米、甘薯、柑橘、无公害蔬菜、西瓜、葡萄、枇杷、甜瓜、莲藕、鸭蛋、牛奶、水禽、缢蛏、文蛤、红鲟、芦虾、螃蟹、淡水鱼等。乡镇企业主要是机砖、汽车装潢、农产品加工、冷冻厂、冰厂、建筑、手套出口加工、台甲草编等。在农业产业中,种植业约占50%,畜牧业占20.5%,渔业占29%,林业占0.5%。岛上九龙山高岭土蕴存量500万吨,已部分开采。琅岐岛自古以来就是闽江口农副产品集散地,市场繁荣。全镇现有农贸市场12个,总面积3850平方米,商业户805户,年集市贸易成交额9850万元,社会商品零售额7830万元。琅岐“双圈牌”出口砖曾荣获农业部部优产品称号,琅岐台甲草编参加北京国庆十周年展览,受到国务院总理周恩来的赞扬。琅岐味蛋出口日本、新加坡,琅岐葡萄被评为优质绿色产品,琅岐西瓜在历次质量评比中均名列前茅。琅岐作为“禽蛋之乡”被列入全国《名都、名乡、名号》一书,1988年琅岐跨入全省亿元乡、1990年跨入全省科技示范乡、1996年跨入全省小康镇的行列。1997年,全镇农村社会总产值达8.18亿元,比增22%,工农业总产值3.97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2.63亿元,农业总产值1.34亿元。村镇企业总收入2.1亿元,出口交货总值4327万元,镇财政收入1695万元,农民人均收入3405元。提供蔬菜4.5万吨,生猪出栏4.05万头,家禽出栏188万只,蛋品上市5905吨,水产品上市8296吨,牛奶上市2804吨,水果上市11905吨。
五、文教事业
进入20世纪90年代,琅岐镇文教卫生事业蓬勃发展。1997年,全镇有琅岐中学、金砂中学、龙山中学、海云中学4所中学,其中琅岐中学为完全中学。还有1所福州私立章英学校(为九年制学校),小学15所,其中有中心小学3所。幼儿园12所,其中私立欣贝幼儿园1所,为福州市实验幼儿园。建有学生劳动教育基地。全岛在校中学生4963人、小学生8791多人,教职员工662人,幼儿保教人员80人。全镇有影剧院4家(镇文化宫、红旗影剧院、云龙影剧院、金砂影剧院),有文化中心站、文技校、退休老干部活动中心,村“老人之家”35所,敬老院1所,小公园6处,镇卫生院2所,村卫生所10所,卡拉OK歌舞厅6家,旱冰场3所,业余闽剧团1个,十番乐队5班,管弦乐队2班。群众文化生活有闽剧、肩头戏、高跷、评话、伬唱、舞龙灯、舞狮、龙舟、陆地行舟、腰鼓、歌舞、诗会、盘诗、灯谜、象棋、摄影、录像、琴、剑、书、画等,编有《琅岐民间文学三集成》。
六、人文景观
琅岐岛早在南北朝时就有人烟。唐辟海陬,宋稠庐宇,明标宦绩,清振科名,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岛。岛上人文荟萃,名胜古迹众多。历史上中进士、举人的有40多人。宋明时期,出过3位尚书:宋朝参知政事、礼部尚书林存,兵部尚书王祖道,明代礼部尚书陈文肃。还有贵州左布政使董和、户部郎中江文沛、韶州司马董廷钦、工部员外郎董养河,清代川东兵备道陈燮,民国海军中将任光宇、北京高等法庭庭长翁敬棠,民革福建主委、福建省政协副主席刘通等。琅岐已公布的区级文物保护单位有:金牌炮台、衙前陈氏宗祠、董廷钦墓(附属文物下岐董氏宗祠)。已开放的寺庙有:白云寺、天安寺、南山寺、天竺寺、下岐天后宫、海屿天后宫,基督教堂有村前里堂、海屿堂及金砂、凤窝、云龙等基督教活动点。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意大利茂丽财团、日本东帝士财团、台湾羽田财团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外商曾先后到琅岐考察。1994年7月19日,中共福建省委、省人民政府决定在琅岐建设现代化蔬菜副食品基地和具有田园风光特色的旅游休闲度假区;随后,琅岐又成为海峡两岸(福州)农业合作实验区。
琅岐进岛小手册
(一)进岛路线:
1、自驾车从仓山到从长乐(或从马尾上青洲大桥到长乐),至猴屿过琅岐大桥后一直向右走直到龙鼓度假村。以南门兜出发为准,到度假村要60-70分钟,路程比走轮渡的路线多10公里左右。这条路线的特点是时间有保障。而且在长乐地段沿江滨开车,沿途有不少小公园,还有金刚腿公园。路上风景较好。走长乐线路还有一个注意点,就是走普通公路,可以省下高速公路费,时间也差不多,但是要经过城门地段,交通比较混乱。如果是傍晚或晚上我建议走高速,交10元高速费用。但开车放心。(推荐指数:五星)
2、自驾车从五里亭到马尾,往连江方向走,到东岐码头(在亭江与连江琯头之间),车程30-35分钟,轮渡基本上是30分钟一班(周未会快一点,估计20分钟一班,晚上末班渡是从琅岐21点开出,东岐码头21点15分回航。此后为加班渡,每渡好象为100元),航程大约10分钟,小轿车过渡费为10元/辆。从码头到度假村的车程大约是20分钟。这条线路的特点是,开车人不累。到了渡口就可以歇一下,而且看到渡口江水,度假的气氛就出来了。不过自驾的新司机要小心上轮渡,不然容易打滑或刮到底盘..总时间要70-85分钟。耗时与方案一差不多。这两种方式是最快捷、方便的,但经济指数不高。(推荐指数:五星)
注:自驾车的朋友请注意,琅岐没有正规的汽油加油站(0号柴油加油站在镇中心的厝头尾),但在琅岐大桥往潭头方向 2 公里左右有一中石化的加油站,只有93号汽油和0号柴油(21点后就歇业了)
3、从五里亭的琅岐中巴站(肿瘤医院斜对面)坐到琅岐的直达中巴班车,每人要11元左右,直达琅岐镇中心,大约15到20分钟一班。到镇中心(请在福榕酒家门口下车)后,从面的到龙鼓度假村,每人3元左右,耗时20分钟。总路程大约在1小时30分至2个小时间,耗资15元左右。这个方案比较省事,方便,快捷,经济。(推荐指数:四星半)
4、从茶亭公园坐40路直达琅岐渡假村,车费估计在12元左右。一天4班(开车时间为:6:30、9:00、13:00、15:00)。这个方案比较省心,方便,也比较经济。但车速慢,中途常上下车,估计花时在2个小时-3个小时之间,而且班次也不多,推荐不赶时间的朋友。(推荐指数:四星)
5、在五里亭的琅岐中巴站外坐普桑的士(黑色的,挂闽AT牌),到东岐码头10元,耗时35分钟,非常快捷,也比较经济。只是有时司机要拼成4个乘客才走,如果你赶时间,包车是50元。至东岐后,坐轮渡或小渡船(浪大的话,颠得历害,会晕船的建议不要坐),大约30分钟一班,过渡费为2元/人,航程在8-10分钟。然后从面的进岛,去镇中心2元/人,去渡假村5元(你说是东方学院的学生可以讲到3元)。还有就是坐摩的,这个极不安全,强烈建议不要坐,我有个亲戚就坐摩的摔伤,司机跑了。(推荐指数:四星)
6、从南公园汽车南站、三桥汽车站、五里亭至鼓山沿线任何车站坐福州至连江的中巴客车到东岐码头,车费5-6元,车速快,车次密,大约5-10分钟一班,方便快捷;到东岐码头后,进岛方案同方案5。(推荐指数:四星)
7、从茶亭公园坐36路车到达东岐码头(终点站),也可在闽都至鼓山沿线车站上车,车费6元左右,大约30分钟一班,相对车速慢点;到东岐码头后,进岛方案同方案5。(推荐指数:三星)
6、在台江客轮码头坐船去琅岐,现在这条航线不知停了没有,这个基本没人选择,估计这条航线顺流大约是1个半小时,逆流大约要2个半小时,如果没有游过闽江的外地游客,沿途可当闽江一日游。(推荐指数:一星)
(二)住宿:
高档:是金鸡别墅最低600元,5个房间,9张床,其中一张双人大床;二厅,可打麻将台球'有露天卡拉OK及游泳池(另收费),有条件建议自带麻将。可观江海。(去年有营业,今年不知怎么样了)
中档的:望江楼(在沙滩边上),标间以前是130左右,现在不知多少维,这里旺季餐厅有开业,比较贵;华明楼(在山上,有游泳池)、怡辉楼(在小山上,观海较好),价格不清,估计与望江楼差不多;还有海威大酒店(在望江楼隔壁、金鸡沙滩边上)价位估计与望江楼差不多;国元酒店,算是琅岐最好的酒店了,当然也贵,最近不知有没有营业了;还有一些私人的小别墅,如江东楼也有对外营业,价格不清。
低档的:就是回镇上住边盛或金榕旅舍,标间在100元左右
无档的:自己买张草席,躺在沙滩上看星星(我喜欢这样,搞过几次呢)。也可以在江边租个帐篷。
有时间,我会补一下,游玩线路和饮食特产
祝您旅途愉快.琅岐人民欢迎您的再次光临琅岐岛
琅岐过年游神视频 http://v.sogou.com/v?query=%C0%C5%E1%AA%D3%CE%C9%F1&typemask=6&p=&dp=&w=06009900&_asf=v.sogou.com&_ast=1217347369&dr=
琅岐地图:http://www.0591.gov.cn/lqjjq.asp?AreaID=8
⑸ 琯头中心小学榕树精事件
琯头中心小学榕树精事件,
是假的。
相关信息,
可询问学校办公室、教务处。
你若喜欢,
便是晴天。
⑹ 琯头镇的基础设施
按照“布局合理,结构优化,功能配套,适度超前”的原则,加大投资力度,搭建发展平台。
1、水、电设施建设:建有日供水量2万吨的自建水厂,又引塘坂水源至琯头自来水厂。拥有一座11万伏变电站,11条10万千伏电力馈线。
2、路网设施建设:近年来强化了对路网、桥梁、码头等项目建设。琯福大道、琯安公路等交通要道纷纷建成通车,陆岛交通码头、3000吨级琯头对台贸易码头、壶江岛通岛大桥等设施的建成加强了陆岛联系,全镇28个村居全部时限通村水泥公路,道路交通和水上交通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3、教育卫生设施建设:投资700万元建成高6层、建筑面积5273平方的琯头中心卫生院门诊大楼;投资1200万元,建设琯头中心小学综合楼、琯头中学实验楼和青芝中学教学楼以及连江二中综合楼,合计建筑面积达10000多平方米。
⑺ 琯头到贵安水世界的怎么坐车
公交线路:连江10路 → 连江9路,全程约33.4公里
1、从琯头镇步行约70米,到达侨乡公园(华盛酒店)站
2、乘坐连江10路,经过8站, 到达凤城中学站
3、步行约220米,到达元润国际(江山豪庭)站
4、乘坐连江9路,经过22站, 到达贵安新天地售楼中心(贵安欢乐世界)站
5、步行约270米,到达贵安水世界
⑻ 请问乌牛、北白象、柳市、白石、琯头哪里有演讲口才培训中心
乌牛天天向上演讲口才培训中心是在温州永嘉乌牛镇联祥锦园,在非常漂亮的红色房屋的小区里,停车方便。 2015年7月1号有一天口才入门课,非常便宜实惠,我已报名参加了
⑼ 连江县的社会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集体、个人在县城建造大量房屋和更新城市基础设施,尤其1984年以来,在县城总体规划的指导下,进入了建房高峰期,用地更加合理,布局更加科学。随着该县经济社会持续较快发展,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城乡面貌大为改观,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连江对外联接通过增至5条,一步跨入“高铁时代”,成为福州市规划的大都市区的组成部分。县城建成区面积从2000年的5.8平方公里扩展到2010年的13平方公里,规划区面积已达27平方公里,县城公园面积从2000年5000平方米扩大到2010年的12万平方米。
十一五期间,努力构建一个有活力、生态型、有滨江山水特色的宜居城市。坚持“向东向南沿江发展”的城市发展战略,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完善城市的县域服务中心功能,中心城市形象明显改观,城市构架有效拉开,城市功能进一步完善,完成了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人民广场、江滨公园、玉泉山公园、“五大中心”、连江火车站及站前广场投入使用,马祖路、文笔东路、金安路等新区路网基本完工。健全完善、园林景观、水体管网、亮绿工程等市政设施设施,以路网的不断延伸拉开城市框架,改善公共服务水平,不断健全提升城市品位。
十二五期间,将进一步加快县域中心城区建设。对接福州城市总体规划,加强县域中心城区规划,科学整合凤城、敖江、江南资源,有序推进向浦口、东岱拓展,完善城市发展、基础设施、产业布局等各类发展规划,提升城市产业水平、人口承载能力和辐射能力,增强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带动作用。加强中心城区管理,按照“新区开发、老城提升、整体推进”思路和“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综合开发、配套建设”原则,推动城区向东向南沿江发展,加快建设一批城市主干路网,扎实推进丹凤东西路、文笔路、北江滨东西路、南敖江路、朝晖路、南江滨路、敖江路四期、连江火车站、琯头江滨大道等路网建设,做好104国道的过境道改造工程的前期工作,拓展城市发展框架。健全完善市政设施、园林景观、亮绿工程等配套设施,提升城市品位。 连江的风俗人情淳厚朴素,独具特色。传承文明的节日习俗、地域浓郁的生活习俗、源远流长的生产习俗、独具色彩的人生习俗以及会聚人文底蕴的交际习俗,共同构成了连江风俗人情的基本内容。
【主食】
该县主食以稻米、甘薯为主,杂以麦和豆类。沿海地区以甘薯为主,杂以米、麦、豆类,多数早餐稀粥,午、晚餐干饭。农忙时三餐均为干饭,午前午后各加点心一餐。沿海渔民渔汛季节,爱吃糯米干饭或大米、地瓜稀饭,饮家酿酒。副食品主要是:各类蔬菜、豆制品、肉类、蛋品和海产品。佐料有花生油、茶油、菜油、猪油、酱、鱼露(虾油)、糖、醋、酒、盐等。新中国成立前,一般居民一日三餐粗饭淡菜已很满足,逢年过节或喜庆之事,才宰鸡杀鸭做几道菜肴。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主食以大米为主,杂以面粉和复制品。改革开放后,城乡居民收入日益增加,饮食结构发生很大变化,肉类、蛋品、水产品、奶品逐渐增多,粮食用量逐渐减少。富裕之家开始讲究三餐营养搭配。
【风味小吃】
连江县风味小吃丰富多彩。主要有鱼丸、扁肉(馄饨)、肉燕、肉面、拌面、牛杂、卤味、油饼、麻蛋(麻球)、蛎饼、锅边糊、炸芋糅、春卷、煎包等上百种。连江鱼丸、鱼面,历来名闻遐迩,享誉海内外。鱼丸以新鲜鱼剁碎拌薯粉为壳,以瘦肉等为馅,捏成乒乓球大小丸状,富有弹性,香脆可口,畅销福州及各县。20世纪80年代后在上海成为抢手货,风靡外滩。鱼面,以新鲜鱼剁碎搅拌薯粉手工制作而成,松软香脆,是酒席宴会常用佳肴。20世纪80年代后,流行药膳小吃,在禽畜肉类或鱼类中加枸杞、当归和桂圆等补品或中药炖煮。
【嗜好】
连江县群众历来喜欢饮茶,当地产的绿茶以清明、清明前采摘的“清明茶”、“明前茶”尤受欢迎。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饮用可乐、果汁等饮料。20世纪80年代后咖啡成为待客上等饮料,并时尚矿泉水,但茶仍为主要饮料,中、老年人尤喜饮茶。
县内百姓喜饮家酿酒,以橘米黄酒为主,沿海夏天多饮地瓜烧制的白酒。20世纪80年代后啤酒消费呈逐年上升势头,饮酒习惯有所改变。
【服 式】
清及清前,汉族男装多上为对襟衣,下为扭裆裤;女装上为偏襟衣,下为扭档裤;殷富商绅及教师才有穿长衫、马褂。衣裤布料多系手织棉布和苎布,色调单一,蓝、黑为主;少数人用丝、绸、缎等缝制。畲族服装独具特色,男服与汉族基本相似。只在衣襟和袖口饰以镶边;女上身着凤凰装,襟、袖都用五色花线镶边,腰束红蓝相间带穗的丝织彩带,肚前围四方绣花镶边围身裙;下身穿短裤,腿裹红布条。
民国时期,城镇开始流行中山装、学生装和女旗袍。布料有卡其、斜纹、府绸、香纹纱、阴丹士林、厂布、呢绒、哔吱类;少数人开始用羊毛线编织衣裤。
1949年至20世纪60年代初期,除传统款式外,新添有:列宁装、工作服、捷克衫、棉衣等。“文化大革命”期间,青年男女流行草绿色、黄色、灰色的军式便装和军大衣。20世纪80年代起,人们注重服装的质料、色调、款式和名牌,男女服装不断变化,色调鲜明多样,有西装、运动服、皮衣、风雪衣、外套、蝙蝠衫、牛仔衣、羊毛衫、兔毛衫、夹克衫、呢大衣和新式旗袍等。裤式有:喇叭裤、直筒裤、西裤、健美裤等。裙式有;百褶裙、三角裙、背带裙、背心裙、牛仔裙、超短裙等,连衣裙曾风行80年代中期。各种服装用料有:晴纶、毛料、人造丝绸、人造革和真丝、皮革等。
【鞋式】
清末,男子穿圆口布鞋,农村普遍穿木屐,夏夜走路响声清脆。女子穿圆口绣花牲,老妇穿小脚尖头绣花鞋,平时农妇多穿草屐。民国初期废除女子缠足,年轻的女子不再穿绣花鞋。男子开始时尚绑带球鞋、雨鞋,少数富家男子穿皮鞋。新中国成立后,鞋类款式随生活水平提高逐渐变化,有球鞋、雨鞋、解放鞋、松紧带鞋、皮鞋、塑料凉鞋、各式仿皮鞋等。20世纪80年代始流行旅游鞋、登山鞋,但最普遍的还是皮鞋和塑料凉鞋。农民下地劳动开始穿长筒雨鞋。
【发型】
清代,汉族男子前额剃光,后脑勺留长辫,盘头而束,戴碗帽。未婚女子齐眉梳单长辫;已婚女子梳髻。清末,境内革命党人已先剪辫,至民国时男子普遍剪辫。男式发型多“海军式”,戴呢帽。子发式有齐腰双长辫、羊角辫。畲族女子发式别具风格:未婚结发辫,已婚梳凤凰冠(螺式盘龙髻),发束绒线(年老扎蓝线、年轻扎红线)。新中国成立初,汉族中青年男子理“一片倒”和“三七开”发型。流行戴解放帽或工程帽,老人剪平顶发型。戴风帽、猴帽、棉帽。老年妇女皆梳髻戴黑绒帽。儿童戴风帽。20世纪80年代男子多理分头和平头,青壮年女子多为齐耳短发,有的烫发,少数青年男女讲究梳理港式、广式发型。
【首饰】
新中国成立前,女子梳髻时尚插银簪、银剔、银花、银耳扒,手戴银镯、银戒指,耳戴银耳环。富家女子戴金环、金戒指及珍珠、玛瑙玉镯、翠玉等首饰。畲族妇女喜插银钗、别银针,未婚女子戴耳环,已婚女挂耳坠。50~70年代,汉族女子已不时兴戴首饰。20世纪80年代后。女子戴首饰又开始普遍,也有男子佩戴饰品。
【行旅】
清代以前,连江县水路交通以乘木帆船、舢板为主。民国时闽江、敖江已有机动轮船。陆路靠步行。少数人坐轿或坐篼。新中国成立后,随着交通事业的发展,短途仍靠步行,中长途多以自行车、汽车、机帆船、轮船代步。20世纪70年代。自行车十分普及,城乡男女上下班及下田劳动、送肥料、点心等均骑自行车。20世纪80年代中期摩托车成为代步工具日渐风行。后期人力三轮车充塞县城,既载人又送货,直抵家门。出远门旅行则有汽车抵福州或马尾,然后再乘汽车、火车、轮船、飞机到各地,十分方便。 连江的先民从外地迁移到连江这块钟灵毓秀的沃土上,世世代代繁衍生息。他们选择敖江流域和丹阳、蓼沿、东岱、透堡等地的江河两岸土地肥沃的地方群居栖息。那个时期,人类已经进入母系或父系的氏族社会,开始磨制石器、制作石镞,制造弓箭,烧制粗糙的陶制器皿。
从全县文化遗址大普查来看,已发现古人类使用过的石刀、石斧、石锛(古代人用石片磨制成的耕作器具)、石镞(古代人用石片磨制成的箭矢,即箭的前端部分)、石环以及印有方格纹、席纹、几何纹、篮纹的陶器和化石标本380多件,经福建省文物部门专家分类鉴定,确认是新石器晚期和青铜器时代的文化遗址。这些文化遗址主要分布敖江、丹阳、蓼沿、潘渡、东岱、透堡等6个乡镇沿江、溪两岸30个村庄的荒山、岭地。其中东岱镇的云居山文化遗址面积最广,分布范围约10万平方米,是连江先民最多的聚居地。
古代窑址
窑址,是制作陶、瓷器皿的生产场地。连江早在南朝至宋代就开始发展陶瓷生产,至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在宋、元、明、清时代就已驰名中外,是福建省四大窑系之一。连江生产的陶瓷远销东南亚十几个国家,澳大利亚国家博物馆还珍藏连江浦口龙窑生产的青瓷、白瓷和黑釉精品。
全县各地较出名的有江南乡的魁岐、己古窑址,官坂的塘里窑址,长龙镇的真茹窑址,透堡镇的馆读窑址和浦口镇的浦口窑址。规模比较大的为魁岐村南山窑址,分布五个山丘,范围4000多平方米,陶瓷场地堆积层厚度达3米。从该窑址采集到的瓷器有碗、碟、盏、瓶、罐等生活器皿以及支圈、匣钵、垫座等窑具。陶瓷纹饰有印花纹、凹弦纹、篾纹以及卷草花卉等形状。釉色有青黄、青绿两种,经鉴定为南宋至元代时期窑址。
浦口窑址,以龙窑(龙窑:砖砌窑灶,窑长3050米不等,窑首设灶口,窑尾设烟囱,窑中叠放坯具,形似长蛇,古名龙窑。)为主,共有36个窑,号称三十六龙窑而闻名,分布浦口镇公路两侧十几个山丘和现中学所在地,范围1平方多公里,是连江古代瓷器生产窑数最多、规模最大、花色品种最多样的窑址。生产的陶瓷有黑釉、灰白、青花等,兼以生产彩色瓷,工艺、风格独特,花色品种不断更新,器皿制作形式多样化,除碗、杯、碟、盏外,还生产工艺要求较高的长颈瓶、圆唇撤口瓶、鼓腹瓶等数十种花瓶产品,窑窑各具一格。经鉴定为南宋至明代时期的古窑址。浦口窑址和魁岐窑址,同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中国和澳大利亚专家在定海湾联合进行水下考古,挖掘出土数千件陶瓷器,澳专家还实地考察了浦口龙窑,经分析、考证大部分是浦口龙窑生产的。
古沉船遗址
从闽江口至黄岐湾海域,古称甘棠港,是古今中外舟楫通航的主要航道,但由于古代没有航标设置,加上这里海域暗礁密布,船只夜航,经常触礁沉没。
据文物管理部门考察,先后在黄岐镇长沙村西南方1200米海域、筱埕镇蛤沙村东南方3500米海域和定海村250米海域发现11处古沉船遗址。从沉船点相继发掘陶瓷制品碗、壶、钵、杯、罐,端砚,铁炮,铜铳等水下文物3000多件,经鉴定系宋、元、明、清时期的沉船遗址。
1990年3月,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东南亚陶瓷研究中心研究员柯莱德·克拉克和西澳大利亚海洋博物馆考古部主任吉米·格林、技术员罗伯特·理查德,会同中国历史博物馆馆长俞伟超、研究员张威以及国家文物局文物处考古人员,在福建省博物馆、福州市博物馆和连江县文化局的配合下,带领中国第一代水下考古班学员11人,进驻该县筱埕镇定海村,对周围300米海域进行为时三个月的水下考古,摸清了该海域9处古代沉船遗址,从海底挖掘出陶瓷器皿等文物2000多件,以及许多沉船的残板,并拍摄了海底沉船分布地点和海底文物的录像,测绘沉船点与文物分布地形图,对沉船位置进行了定标、定点,成功地完成了定海水下考古任务。中澳双方联合撰写了连江县定海水下考古学术论文,当年11月在《世界考古学报》上发表。
1975年还在敖江大王宫出土了独木舟,现珍藏于福建省博物馆。 连江文物蕴藏量丰富。20世纪50至60年代开始征集和发掘部分文物。70年代后开始有组织地进行征集和发掘工作,至2005年连江博物馆珍藏文物达4000多件,其中国家二、三级文物达2000多件,位列福州市五区八县之首位。
文物品种有石器、陶器、瓷器、金属器、玉器、木雕、石刻、文具、货币、布帛、砖瓦、族谱、拓片等类别。大部分文物是从民间、寺庙、古墓葬、建筑工地、水下沉船遗址等征集或挖掘而来。
1993年3月凤城镇玉山挖掘1座宋代古墓,出土铁牛、石砚、石俑等文物97件。1997年6月县文物部门配合北京故宫博物院古陶瓷专家冯铭生对浦口宋代古陶瓷窑址进行考察、鉴定,采集100多件古陶瓷标本。1981年5月凤城北门群众建房挖基时发现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连江铸造铁炮2尊。同年8月,东湖镇东塘村在荒废已久的何姓花园里挖掘出一坛古钱币,重达150公斤,其中有30多件宋代古钱币,系珍贵文物。1987年定海小学少先队员,先后捐献出宋至清代陶瓷文物800多件,学校设立文物展览室,作为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88年县文化馆配合福州市文管会,在筱埕镇大埕口村发掘晋代古墓葬3座,征集出土文物21件,其中陶瓷鸡首壶属罕见的文物珍品。
1990年在定海村征集“国姓府”(即明朝皇帝赐郑成功朱姓,故郑成功以“国姓”为标志,如“国姓府”、“国姓船”、“国姓壶”等等。)铜铳1件,经鉴定系民族英雄郑成功水师船所使用的小型火炮。珍藏在连江县博物馆,其复制品在厦门市郑成功纪念馆展出。 古塔和古桥是连江标志性建筑。
古塔:古塔主要有唐代天王寺瑞光塔、元代云居寺普光塔和明代斗门寺含光塔。
古桥:连江水陆交通便利,境内多河流,3公里以上溪流多达73条。据县志记载,连江有古桥149座,后随历史变迁,或毁于水火,或毁于战乱,或为现代公路桥所替代。幸存下来的46座古桥中,建于宋代的有8座,元代的有2座,明代的有6座,清代的有19座,年代失考的有12座。较为有名的有县城的通济桥、蓼沿的朱公桥以及官坂的塘边桥。
⑽ 汽车南站到琯头镇怎么走
公交线路:36路 → 380路,全程约42.2公里
1、从汽车南站步行约480米,到达汽车站(工贸中心)站
2、乘坐36路,经过9站, 到达远洋站
3、乘坐380路,经过26站, 到达琯头车站
4、步行约400米,到达琯头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