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算力
『壹』 如何提高计算能力
一、发现问题,改变学生认识
为了让学生认识到计算的重要性,我首先在学生中开展了一项活动:让学生自己搜集计算中经常要犯的错误,以两个周时间为准,可以每位同学自己进行,也可以通过小组合作一起找,两周后上交错题记录,包括出错原因,看谁找的认真,错因找的准。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也就把问题抖落了出来:
(1)题目看错抄错,书写潦草。6与0,1和7写得模棱两可;
(2)列竖式时数位没对齐等;
(3)计算时不打草稿;
(4)一位数加、减计算错误导致整题错;
(5)做作业时思想不集中.”
从一些学生的计算错误来看,“粗心”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由于儿童的生理、心理发展尚不够成熟,另一方面则是由于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第一方面是个自然成长过程,第二方面则可以采取相应方法进行培养,所以在引导学生分析原因的同时,要把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突出出来,这是提高计算能力的关键,也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做题计算中出现的错误,大多数是粗心大意、马虎、字迹潦草等不良习惯造成的。因此,良好的计算习惯是提高计算能力的保证。在计算训练时,要求学生一定做到一看、二想、三算、四查。
1.看:就是认真对数。题目都抄错了,结果又怎么能正确呢?所以,要求学生在抄题和每步计算时,都应当及时与原题或上一步算式进行核对,以免抄错数或运算符号。要做到三点:①抄好题后与原题核对;②竖式上数字与横式上的数字核对;③横式上的得数与竖式上的得数核对。
2.想:就是认真审题。引导学生在做计算题时,不应拿起笔来就下手算,必须先审题,弄清这道题应该先算什么,后算什么,有没有简便的计算方法,然后才能动笔算。另外,计算必须先求准,再求快。
3.算:就是认真书写、计算。作业、练习的书写都要工整,不能潦草,格式一定要规范,对题目中的数字、小数点、运算符号的书写尤其要符合规范,数字间有适当的间隔,草稿上的竖式也要数位对齐、条理清楚,计算时精力集中,不急不抢。
4.查:就是认真演算。计算完,首先要检查计算方法是不是合理;其次,检查数字、符号会不会抄错,小数点会不会错写或漏写;再次,对计算中途得到的每一个得数和最后的结果都要进行检查和演算.因此,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是防止计算错误,提高计算能力的重要途径。
三、培养学生口算能力,切实打好基础
口算是主要靠思维、记忆,直接算出得数的计算方式,它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必须打好口算的基础。
1.为了提高学生口算的准确率和速度,我根据学生知识结构,有意识地让学生记一些特殊数学的组合,如:和是整十、整百的两个数(73和27,98和2等);积是整十、整百的两个数(25×4,125×8等);这些计算结果的记忆,不但对提高学生的计算准确率有很大的帮助,而且大大地提高了学生的计算速度。
2.每堂课上安排练习。每节数学课视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选择适当的时间,安排3~5分钟的口算练习,学生每人准备一个本(口算天天练),这样长期进行,持之以恒,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3.多种形式变换练。 例如:视算训练、听算训练、抢答口算、口算游戏、“对抗赛”、“接力赛”等等,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
四、加强估算教学
估算可以培养学生的“数感”,可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运算”,可以帮助学生检查计算的结果正确与否,运用估算的方法可以对计算的结果做预先定位,快速地确定计算结果的取值范围,通过计算前的估算和计算后的检查,可以避免由于粗心大意造成的错误。可以让学生看计算结果的末一位,如个位是3和8,结果的个位相加就肯定是1,相乘就一定是4,如13×26积不可能是两位数等等.
总之,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应该贯彻在整个小学数学教学的全过程,既要加强对学生基本技能的训练,同时也要注重对学生的针对性训练。只要认真钻研,工作中不断进行总结和完善,认真挖掘计算题中的能力因素,学生的计算能力一定能得到提高。
『贰』 如何培养数学计算能力.
培养数学计算能力的方法:
一、加强口算训练,为其他计算打好基础。
口算是一切计算的基础,只有基本口算达到非常熟练的程度,才能使学生过好计算关,形成良好的计算能力,为此,我总是利用早自习等小块空余时间做一页的口算题卡。家长也可以坚持让孩子每天做口算题。口算的内容包括本册的口算题和以前学过的基本口算内容,都让学生进行反复的练习,以求达到熟练的程度。
二、设计多种形式的练习,提高学生学习计算的兴趣。
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就必须通过连续的、大量的练习来达到目的,而让学生反复做大量、单调的试题计算练习,学生容易产生厌倦情绪,收不到预期的效果。因此,必须设计形式多样,灵活多变,既有针对性、知识性,又有趣味性的练习,利用学生“好动”、“好胜”的心理,设计一些数学游戏的计算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予,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1、培养认真审题的习惯。审题时要做到:一看(看清题中的数字和符号)二划(在试题上标出先算哪一步,后算哪一步)三想(什么时候用口算,什么时候用笔算,是否可以用简算)四算(认真动笔计算)。
2 、培养认真演算的习惯。训练学生作题要有耐性,不急躁,认真思考,即使做简单的计算题也要谨慎。演算时要书写工整,格式规范。就是在草稿纸上计算也要书写清楚,方便检查。
3、培养及时检验的习惯。检查时要耐心细致,逐一检查。一查数字符号,二查演算过程。概括为“一步一回头”的计算习惯,在计算时做一步回头检查一步。检查数字、符号抄写是不是正确,得数是否准确等,并要求学生根据各种相应的计算法则耐心细致地计算,克服粗心大意的毛病。
4、培养巧妙估算的习惯。一是系统计算前进行估算,可估计出得数的范围;二是系统计算后进行估算,可判断出得数是否正确合理。
『叁』 如何提高计算能力
首先思想一定要集中,很认真地对待每一道题,做完后要检验一遍。当然,计算题做多了也要提高时间效率,
祝你好运~GOOD LUCKY~~
演算时草稿很重要
我不知道你是怎么打草稿的
草稿不能太潦草,一个题目要一步步往下写,开始不能省略
尽量用“圈、勾”等手段画出重要的地方提示自己不可以错
不要的数据及时划掉
口中默念也有一定帮助
等正确率上来了再提高速度,做得简略一点心算多一
首先,你应该练习口算,简单的加减乘除直接口算,再记一些常用数,比如11到19的每个整数的平方是多少?我们小学就记住了。
其次,锻炼竖式计算能力,尤其是乘除。小九九得熟,别笑,这是基本功。
『肆』 如何快速提高计算能力
一、充分认识计算的重要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器、计算机等先进计算工具已日渐在人们的生活中普及,严重影响了人们对口算和笔算的认识,越来越多的人,认为传统的计算不需要了,只要会使用计算器和计算机就行了.正是由于这种错误思想的影响,许多同学产生了对计算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过于依赖计算器,而高考中是不允许使用计算器的,所以导致有很多同学在高考中很多分都丢在计算上了.
二、要落实基础
要想提高计算能力,决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提高计算能力,必须从小做起,就好像建高楼一样,万丈高楼必须从地起.学习计算,要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地打好基础,才能学好,否则,一旦掉档,特别是掉得太多,那要想补起来,就难了.
『伍』 如何才能提高计算能力
计算是小学数学系中一项重要的基础知识,要学生学好计算,并形成一定的计算能力至关重要。我认为教师要帮助学生养成以下良好计算习惯。“一看、二想、三计算”的认真计算习惯。计算是一件非常严肃认真的事情,来不得半点马虎,但恰恰有许多学生没有这一良好习惯,拿到一道计算题,没有看清数字,没有弄清楚运算顺序,就算起来了,那能不出错吗?是学生不会计算吗?不是,完全是不认真造成的。所以,在计算中,教师一定要注意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的习惯。
善于打草稿的习惯。学生在计算时,不喜爱打草稿,是一个或者其他地方,写上一两个竖式,算是打草稿,有的干脆观望,等待别人的结果,这些都是不良的计算习惯。
认真检查的习惯。一道题初步计算完了,不能算计算完全结束了,学生在计算中,难免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这就要求学生进行仔细的检查。比如,数字看错了没有,运算顺序错了没有,写错了没有等,有的还可以进行检验和验算,看结果是否正确。良好的计算习惯,直接影响学生计算能力的形成和提高。
因此,教师要严格要求学生做到认真听课,认真思索,认真独立的完成作业,并做到先复习后练习,练习中刻苦钻研,细心推敲,不轻易问别人或急于求证得数。还要养成自觉检查、验算和有错必改的习惯。教师还要以身作则,作学生的表率。如:解题教学,审题在前,分析在后。思路清晰,层次分明;板书简明,重点突出。
『陆』 如何提升计算能力
运算能力是数学的基础,解决数学问题首先计算要过关,计算需要重视起来。我是王老师,专注于小学数学,分享解题策略,推广趣味数学,提供家庭辅导建议,欢迎大家的关注。计算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基本的运算法则是上小学后逐步获得的,加减与乘除四则基础运算是需要花大量时间练习才能掌握的。学生建立真正意义上的数概念系统以后,才能进行抽象的加减符号运算。运算能力的高低体现在运算的准确性、速度以及运算的灵活性三个方面。以下详解,供您参考!
数学计算能力培养
首先要明确的是数学计算内容学习是个系统的、连续性的体系。以小学计算内容为例,学习序列如下图:
① 数概念系统
数的计算基本上是伴随着数域的扩充逐步加深的,从一年级20以内加减法,到三年级万以内加减法,四年级的更大的数,整数概念已基本形成并伴随着小数概念系统出现,五年级是分数概念发展的关键阶段。
从整数 → 小数 →分数,构成了小学生数概念发展的认知过程,数的大小,数的比较,基数与序数,奇数与偶数,数位,数的组合和分解,这些是计算的学习准备。
② 运算的准确性和速度
学习序列决定了每个阶段的计算学习都很重要,是下个阶段的基础,夯实基础是数学计算能力提升的必要条件。运算首先要算对,这是前提,这需要不断进行多种类,多方面的运算练习。三年级一定要以保证计算100%准确率为练习目标,只有运算准确率发展的同时,再进一步提升速度,基础的口算要达到一感知算式就能立即得出答案。
越到高年级,基础计算所占认知资源比例就越来越小,计算是一种程式,只有把计算练成数学事实,随时提取,才能把更多的认知资源放在更复杂的题目解决上去。
没有捷径,唯有勤练。
③ 计算的灵活性
不要学一些单练整数运算的技能型培训项目,计算灵活性体现在孩子对于算理的启蒙和运用上,比如一年级的凑十法就是凑整先算思想的启蒙,不经历法则和算理,就不能提炼数学思想。
越到高年级,越考察计算的灵活性,理解并灵活运用简算定律,实际上是对运算进行合理处理的思维过程,运算达到既快又灵活的境界。四年级是整数速算与巧算的关键阶段。比如王老师四年级课外数学整理的计算版块知识点。
多接触不同题型,才能使得各种巧算思维和方法去融合,计算的灵活性是体现数学计算能力高低的考察重点。
『柒』 象棋,如何提高计算力
世情雅趣是残局比较实用系统,打谱还是推荐象棋谱大全,多打谱计算力就自然提高了,计算力一多半是固定的棋局棋势,只有那么走才发展的好,另一半是临场经验。。。别着急,慢慢来!
『捌』 计算能力如何提高
你好 很高兴为你解答
这可能是要 尽量多做题目
时间长了 就会自然而然的提高了
『玖』 如何提高数学计算能力
如何提高中考数学的计算的正确率,以下有四种方法以供借鉴:
第一,要对计算引起足够的重视。
很多同学总以为计算式题比分析应用题容易得多,对一些法则、定律等知识学得比较扎实,计算是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因而在计算时或过于自信,或注意力不能集中,结果错误百出。其实,计算正确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例如计算一道像37×54这样简单的式题,要用到乘法、加法的运算法则,经过四次表内乘法和四次一位数加法才能完成。至于计算一道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式题,需要用到运算顺序、运算定律和四则运算的法则等大量的知识,经过数十次基本计算。在这个复杂的过程中,稍有粗心大意就会使全题计算错误。因此,计算时来不得半点马虎。
第二,要按照计算的一般顺序进行。
首先,弄清题意,看看有没有简单方法、得数保留几位小数等特别要求;其次,观察题目特点,看看几步运算,有无简便算法;再次,确定运算顺序。在此基础上利用有关法则、定律进行计算。最后,要仔细检查,看有无错抄、漏抄、算错现象。
第三,要养成认真演算的好习惯。
有些同学由于演算不认真而出现错误。数据写不清,辨认失误。打草稿时不能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竖式,出现上下粘连,左右不分,再加上相同数位不对齐,既不便于检查,又极易看错数据。所以一定要养成有序排列竖式,认真书写数字的良好习惯。
第四,不能盲目追求高速度。
计算又对又快是最理想的目标,但必须知道计算正确是前提条件,是最基本的要求,没有正确作基础的高速度是没有任何价值的。所以,宁愿计算的速度慢一些,也要保证计算正确,提高计算的正确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