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中心化能消灭贫困吗
❶ 持续的经济增长可以消除绝对贫困,但不能消除相对贫困
图片来源: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供图
2018年3月24日,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哈佛大学教授、201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埃里克·马斯金提出,要真正解决贫困问题,必须要政府介入,给无技能工人赋能,赋予他们技能和工具进入全球的劳动力市场,才能够真正解决贫困的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脱贫攻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目标和标志性指标,被纳入“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确立了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的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消除区域性整体贫困的目标。
据国家开发银行行长郑之杰介绍,从2012年到2017年共实现了6853万人的减贫。同时,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世界经济新议程”中,财政部副部长朱光耀也提及,中国的减贫人口为全世界减贫贡献了76%的份额。
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部长叶兴庆介绍,从更大的时间维度上来看,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全国的农村贫困人口从1978年的7.7亿人减少到3046万,贫困发生率从97.5%下降到3.1%。
“可以称得上人类历史减贫史上的一个奇迹,也成为全球第一个完成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国家,为世界的减贫事业做了非常巨大的一个贡献,”郑之杰说,“美国的未来学家约翰·耐斯比特说过中国的减贫努力,对寻求摆脱贫困的新兴经济体具有巨大的价值,有巨大作用。”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部长叶兴庆解读说,观察中国脱贫可以从三个维度,首先,持续多年的经济快速增长,使大多数人从中间受益,但经济增长的绝对效应随着发展水平提高会减弱,要提高经济的包容性。
“但过去40年里面,还是有一部分群体难以从中受益。政府要出台专门针对贫困人口的计划,从1983年开始中国政府就有专门的扶贫计划,1986年成立专门的机构,1994年以来先后出台三个全国性的扶贫计划。特别是2015年以后,中国提出了一个精准扶贫的战略,应该说这样一种专门的扶贫计划不能被绝对效应所覆盖、不能被包容性所覆盖的人口起了很大的作用。”叶兴庆说。
但叶兴庆问道,“到2020年全部消除绝对贫困的目标基本可以完成,主要的问题是提高质量,但我们更关心的是三年之后怎么办?”
据他介绍,最近这三年,中国农村的收入分配的结构,并没有改善,反而是在拉大,过去十多年来,农村最低收入的20%的相对收入水平是下降的,城乡收入差距也在拉大。
“2020年之后,我们的扶贫恐怕要从目前的精准扶贫,转向缓解农村的相对贫困问题,更多的关注20%的贫困人口的就业问题,收入问题。”叶兴庆说。
哈佛大学教授、201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埃里克·马斯金观点也为这一问题提供了注解。
据埃里克·马斯金介绍,全球化的支持者认为全球化可以解决贫困的问题,发展中国家有很多的贫困人口,国际贸易能够让发展中国家专注于那些具有比较优势的那些生产产品,低技能工人的收入也可以有所增长。
但埃里克·马斯金却认为,实际的情况却并非如此。他介绍道,生产的国际分工意味着劳动力市场本身全球化,这也是发展中国家的工人从中受益。
“问题是,这也排除了没有技能的工人,尤其是农村的劳动力,因此无法从全球化从中受益。” 埃里克·马斯金说。
因此,埃里克·马斯金认为,必须政府要介入来提高无技能工人工资,帮助他们摆脱贫困。只有给他们赋能,给他们技能和工具进入全球的劳动力市场,才能够真正解决贫困的问题。
❷ 我们青少年能为消除贫困做些什么
正常情况下,我们青少年能做的就是:一在物质上不浪费,让社会有更多资源流向贫困地区。二是好好学习,在能力上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三是有为社会担当的热忱,敢于去消除贫困。
❸ 什么是去中心化
去中心化(英语:decentralization)是互联网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社会关系形态和内容产生形态,是相对于“中心化”而言的新型网络内容生产过程。
相对于早期的互联网(Web 1.0)时代,Web 2.0内容不再是由专业网站或特定人群所产生,而是由权级平等的全体网民共同参与、共同创造的结果。任何人都可以在网络上表达自己的观点或创造原创的内容,共同生产信息。
随着网络服务形态的多元化,去中心化网络模型越来越清晰,也越来越成为可能。Web 2.0兴起后,Wikipedia、Flickr、Blogger等网络服务商所提供的服务都是去中心化的,任何参与者均可提交内容,网民共同进行内容协同创作或贡献。
之后随着更多简单易用的去中心化网络服务的出现,Web2.0的特点越发明显。例如Twitter、Facebook等更加适合普通网民的服务的诞生,使得为互联网生产或贡献内容更加简便、更加多元化,从而提升了网民参与贡献的积极性、降低了生产内容的门槛。最终使得每一个网民均成为了一个微小且独立的信息提供商,使得互联网更加扁平、内容生产更加多元化。
❹ 货币去中心化有什么问题吗
在Token经济学里面,去中心化货币并不是唯一的价值流通和度量的客体,所以,一个固定总量的去中心化货币并不一定会导致被市场拒绝。
去中心化货币中的去中心化包含多层含义:货币发行去中心化、货币流通去中心化、货币回笼去中心化……
就我们现行的经济系统而言,货币的发行是由央行或者其他类似机构进行的,由国家信用进行背书。因此,货币的发行显然是一种中心化的,被政府或机构控制的一种货币发行方式。然而在现有的经济系统中,货币的流通是去中心化的。
虽然在我们现在的金融体系中,绝大部分货币都已经通过银行在进行流通,然而这种流通方式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货币所有者自行控制的,也就是说货币的流通并不受中心化机构的控制。除了因为金融中某些特定的要求,对某些流通进行了监管;或者由司法机关介入,强行对货币的流通进行管理。这些的中心化的操作从比例上来看,是极少的,因此,我们可以说现有的经济系统中,货币的流通是去中心化的。
事实上,央行等金融管理机构,正是利用货币发行的权力,艰难的对整个市场进行调节,维护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和货币的稳定性。
我们在经济学中曾经学习过,货币的流通总量是要和当前贸易情况匹配的,换句话说,货币的流通总量,是和经济情况紧密相连的。货币的流通需要通过调控,来影响市场;而市场也通过各种反馈,迫使管理机构对货币进行调控,以维持货币的稳定性。
❺ 真正的去中心项目具备哪些条件
真正的去中心项目具备,这篇是“成为更好区块链的关键要素”系列文章的第二部分。尽管去中心化本身并不是目的,但它是达到许多目的的一种手段,包括抵抗审查,腐败和串通。多方参与的包容性机构; 以及财富,权力和影响力的公平分配。 去中心化由于效率低下和成本较高而不适用于大多数应用程序,但是对于那些需要去中心化的应用程序,底层平台比口头上的去中心化服务靠谱的多。 我们去中心了吗? 我想提醒我们,去中心化是多维的,远非二进制。 另一个关联紧密的主题是无许可授权,这部分也将在此进行讨论:允许任何地方的任何人为项目,平台或社区做出贡献是去中心化精神最重要的部分之一。
是否有多个客户端应用?这里有两种思想流派。一个假设是,单一的规范客户端应用可以将有限的资源集中在一个项目上,并且一个开发团队可以更轻松地进行交流,这将最大程度地提高相对于其他平台的成功率和竞争力。此外,单个客户端应用可防止由于不同节点本地账本不一致导致的共识失败(至少只要每个节点都在硬分叉后升级其软件就可以解决)。另一派则认为,存在多种客户端会使网络更有可能幸免于攻击(一个客户端可能完全停止区块产出)或共识失败(一个或多个客户端无法正确运行协议,这可能导致产生错误区块或全停止区块产出)。事实上,两者在以太坊中都发生了。但还有更微妙的原因。首先,多个客户端应用并行的降低了单个核心开发团队对网络的主导影响,这是比特币治理的最大问题之一(Zcash基金也会决定构建第二个Zcash客户端,以平衡 Electric Coin 公司的权力)。而且,不同的客户端可能会做出不同的架构决策并具有不同的优势(例如,挖矿,数据查找),并且使用不同的语言编写客户端可以使更多的开发人员可以参与核心开发。虽然并行应用,Beta应用等很不错,但真正可行主流的还是主网客户端:例如,比特币至少有15种客户端应用,但是97%的节点运行一个程序,即比特币核心。
采矿算力是由多少个组织控制的?参与采矿的各方越多,就越难相互勾结,进行自私的采矿,或进行双花攻击(通常称为51%攻击,实际上的数学原理更为复杂)。这不是一个假设的风险,因为它已经发生在以太坊经典和比特币黄金等网络中。另外,更多的矿工意味着更公平地分配采矿奖励。尽管许多个体矿工可能会参与挖矿,但因为激励他们会聚集到少数几个矿池中,甚至看似去中心化的网络也可能依赖于少数几个实体进行挖矿:三个最大的以太坊矿池共同控制总算力的60%,而比特币矿池的前四名约占56%。
❻ 去中心化交易所,需要暂停交易升级么
千万不要在非法平台上进行任何交易,非法平台上的风险太大了,一旦跑路会让你血本无归。
❼ 为什么说我国创造了消灭贫困的世界奇迹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成功践行世界最大消除贫困工程新华社记者王丽、孟娜、黄艳朱仲河流域是地处中国西南珠江上游的一片河谷流域,这片山林茂密的地区曾因当地农民过度开垦和砍伐,陷入极度"生态贫困"之中。过去20多年间,一度"食不果腹"的贫困群众,在党委、政府持续不懈扶贫工程的帮助下,渐渐告别了饥荒。"开荒开到边、种地种到天",瘠薄的土壤被雨水卷走,田园渐渐变成裸露的石海,在这片生活着8个村庄1.8万余人的流域中,落后生产方式让当地农民陷入"越穷越垦、越垦越穷"的恶性循环中。桶井村位于朱仲河流域腹地,因为深度石漠化而成为一类贫困村,超过80%的土地面积被岩石取代,泥石流、地质灾害频发。为了让深陷贫困的群众走出贫穷,当地了一场持续的扶贫"攻坚战"。"以前住的是30平方米的木板房和茅草房,一次冰雹就把房顶给掀翻了,既透风又漏雨。"桶井村农民吴维勇说,去年他们一家人搬进了240平方米的砖瓦新房。产业扶贫工程帮助他们在石旮旯山里种植中药材,全家一年有近20万元收入。54岁的村支书彭柱才说,像这样的生态脆弱区,种玉米等粮食作物没有出路。这些年,党和政府各类扶贫资金向贫困村倾斜,加大投入改善通往乡镇的道路。农业科技人员来到这里,和农民一起在石头缝里反复试种中药材等林木,终于获得成功。"产业扶贫"将药材、果树等种植项目与石漠化治理结合起来,为农民兴建起"绿色银行"。近5年来,村里3100多农民人均纯收入翻了一倍,以前的土墙房和茅草房正在变成砖瓦房,村里12个村民小组全部可以通车。"乌蒙磅礴走泥丸",桶井村所在的毕节地区,是当年红军长征走过的地方,也是中国出了名的穷地方。20多年前,这里是中国西南贫困带的核心区域,曾被联合国确定为不适宜人类居住的地区之一。"人穷、地乏、环境恶",这是毕节过去真实的写照。这个面积26853平方公里的地区,山地就占了93.3%,境内山高坡陡,每平方公里所承载的人口达200多人。1988年6月,时任中共贵州省委书记的胡锦涛为破解贵州经济贫困、生态恶化、人口膨胀等突出难题,深入基层调研,在广泛吸收人类最新思想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国家深化改革的形势,倡导并经国务院批准建立了毕节"开发扶贫、生态建设"国家改革试验区。23年来,这个中国"最穷的"改革试验区实践着一场特殊的反贫困试验,努力变救济式(输血式)扶贫为开发式(造血式)扶贫,在增强贫困区域和贫困人口反贫困能力的同时,着力打造具有地方特色与优势的产业平台,为脱贫致富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基础。毕节地区贫困人口从312万人减少到31.84万人,绝对贫困发生率从65.4%下降到7.6%。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国务院扶贫副主任郑文凯说,新中国成立60余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的32年里,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走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扶贫开发道路,扶贫减贫工作取得了显著成就。1978年,中国农村仍有2.5亿尚未解决温饱问题的极端贫困人口。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在2010年7月召开的亚洲政党扶贫专题会议上说,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从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制定了符合国情的扶贫战略与政策,成立了专门的扶贫领导机构,启动实施了针对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专项减贫计划,大力加强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经济结构调整、生态保护和资源开发。同时,积极引导和帮助贫困地区的广大群众参与扶贫开发,使他们成为反贫困的主体力量。中国共产党强调发挥党的基层组织和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带动群众相互帮扶、发展致富。郑文凯说,2010年,按照年人均纯收入1274元的扶贫标准,全国贫困人口已减至2688万人。32年中,中国解决了近2亿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也是世界上最早提前实现千年发展目标中减贫目标的发展中国家。目前,全球范围内有9.25亿人正承受着饥饿的折磨。世界银行2008年公布的最新贫困人口测算数据显示,在1981年至2005年间,东亚以1.25美元贫困线衡量的贫困人口占本地区总人口的比重从近80%下降到18%,这主要是由于中国在减贫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过去25年全球减贫事业成就的70%左右来自中国。"接下来的十年,中国扶贫的任务更艰巨、难度更大。"郑文凯说,由于中国人口太多,从全国发展水平和不同区域比较来看,不同地区在人口、资源配置、环境条件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此外,中国还面临着贫困人口规模大,返贫因素增加,贫困呈动态性、相对贫困日益突出等问题。中共中央政治局4月26日召开会议,研究当前扶贫开发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审议《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会议强调,中国扶贫开发已经从解决温饱为主要任务的阶段转入巩固温饱成果、提高发展能力、加快脱贫致富、缩小发展差距的新阶段。"新时期扶贫,本质上是一种更宽领域、更广视角的'大扶贫'。"郑文凯说,所谓大扶贫,不只是指扶贫主体要多元化,还要关注扶贫对象收入以外的方方面面状况,包括其享有的文化、教育、卫生等方面服务的状况,使新阶段扶贫开发有效地促进扶贫对象的全面发展。
❽ 为什么去中心化了还能升级
什么是“去中心化”?
“去中心化”翻译自英语单词Decentralization,是由前缀de-、词干central、后缀-ization组成。其中,词干central意为“中心”,后缀-ization意为“……化”,而前缀de-则有离开、除去、取消、相反等含义。因此,将其翻译为去中心化是非常准确的。
那么,去中心化具体而言是什么含义呢?
以太坊创始人Vitalik Buterin于2017年2月发表的《The meaning of decentralization》一文中,详细阐述了去中心化的含义。他认为应该从三个角度来区分计算机软件的中心化和去中心化:架构、治理和逻辑。
架构中心化是指系统能容忍多少节点的崩溃而可以继续运行;治理中心化是指需要多少的个人和组织能最终控制这个系统;逻辑中心化是指系统呈现的接口和数据是否像是一个单一的整体。
区块链是全网统一的账本,因此从逻辑上看是中心化的,这一点无可置疑。从架构上看,区块链是基于对等网络的,因此是架构去中心化的。从治理上看,区块链通过共识算法使得少数人很难控制整个系统,因此是治理去中心化的。架构和治理上的去中心化为区块链带来三个好处:容错性、抗攻击力和防合谋。
区块链与传统分布式系统的5点区别
作为一种全新种类的分布式系统,区块链往往被错误地当作是一个分布式的数据库或日志系统,实际上区块链与传统的分布式系统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去中心化。现在我们来审视一下区块链与传统分布式系统的主要区别:
(1)一致性算法:区块链需要解决的是拜占庭将军问题,即网络中存在一个或多个欺诈节点,可能会故意违反协议或传输错误的数据,因此区块链往往采用拜占庭容错的一致性算法(通常称为共识算法),如BFT、PoW、PoS等;而传统分布式系统只需考虑节点失效和通讯错误的情况,往往采用paxos、raft之类的一致性算法,这类算法不能对抗欺诈节点。
(2)中央控制方:在区块链网络中是不存在中央控制方的,没有一个节点可以控制或协调账本数据的生成,各节点通过共识算法进行协调,生成一致的账本。而传统发布式系统则往往是由一个机构进行控制,统一调度各节点参与运算。
(3)规则制定:区块链的规则就是共识协议,又称共识机制,共识算法是其中的一部分。共识机制一般是由一个人或一个团队设计制定,并开发出相应的程序,提供给社区使用。这一点似乎与传统的分布式系统一样,但区块链的共识机制的改变、升级是需要社区对此有一致的共识,如果不能达成共识,则任何人都可以实施硬分叉,另建一个社区、一条链。这就是共识机制的去中心化过程。
❾ 去流量化什么意思去中心化又是什么意思希望通俗易懂
去流量化就是可以将所有的社会化资源聚合起来,一键分发资源。
在一个分布有众多节点的体系中,每个节点都具有高度自治的特征。节点之间彼此能够自由衔接,构成新的衔接单元。任何一个节点都可能成为阶段性的中心,但不具备强制性的中心控制功能。节点与节点之间的影响,会通过网络而构成非线性因果关系。
这种开放式、扁平化、相等性的体系现象或结构,称之为去中心化。
(9)去中心化能消灭贫困吗扩展阅读:
相对于前期的互联网(Web 1.0)年代,今天的网络(Web 2.0)内容不再是由专业网站或特定人群所发生,而是由整体网民一起参加、权级相等的一起创造的成果。任何人,都能够在网络上表达自己的观点或创造原创的内容,一起生产信息。
跟着网络服务形状的多元化,去中心化网络模型越来越清晰,也越来越成为可能。Web2.0鼓起后,Wikipedia、Flickr、Blogger等网络服务商所供给的服务都是去中心化的,任何参加者,均可提交内容,网民一起进行内容协同创造或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