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算力简介 » 互联网去中心化思维导图

互联网去中心化思维导图

发布时间: 2021-04-14 10:21:20

A. 如何理解互联网+ 去中心化 去平台化

所谓互联网平台化,就是要对互联网的信息资源进行深度开发利用,我个人理解的是把各行业集中在一起,一键式解决,省了中间的繁琐步骤,16年最新发布的互联网+峰会应该就是腾 讯在16月16日北京召开的吧,这也进一步推动“互联网+”的发展,促进“互联网+”与政务、民生、各行各业的融合,可以通过这个区了解一下

B. 为什么说去中心化和开放是互联网思维的中心

请重点参考加粗部分:

互联网思维,就是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科技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对市场、用户、产品、企业价值链乃至对整个商业生态进行重新审视的思考方式。

最早提出互联网思维的是网络公司创始人李彦宏。在网络的一个大型活动上,李彦宏与传统产业的老板、企业家探讨发展问题时,李彦宏首次提到“互联网思维”这个词。他说,我们这些企业家们今后要有互联网思维,可能你做的事情不是互联网,但你的思维方式要逐渐从互联网的角度去想问题。现在几年过去了,这种观念已经逐步被越来越多的企业家、甚至企业以外的各行各业、各个领域的人所认可了。但“互联网思维”这个词也演变成多个不同的解释。

  • 互联网时代的思考方式,不局限在互联网产品、互联网企业。这里指的互联网,不单指桌面互联网或者移动互联网,是泛互联网,因为未来的网络形态一定是跨越各种终端设备的,台式机、笔记本、平板、手机、手表、眼镜,等等。互联网思维是降低维度,让互联网产业低姿态主动去融合实体产业。

互联网思维是怎么产生的?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互联网技术特征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其在商业层面的逻辑。工业社会的构成单元是有形的原子,而构成互联网世界的基本介质则是无形的比特。这意味着,工业文明时代的经济学是一种稀缺经济学,而互联网时代则是丰饶经济学。根据摩尔定律等理论,互联网的三大基础要件——带宽、存储、服务器都将无限指向免费。在互联网经济中,垄断生产、销售以及传播将不再可能。

  • 而且,一个网状结构的互联网,是没有中心节点的,它不是一个层级结构。虽然不同的点有不同的权重,但没有一个点是绝对的权威。所以互联网的技术结构决定了它内在的精神,是去中心化,是分布式,是平等。平等是互联网非常重要的基本原则。

在一个网状社会,一个“个人”跟一个“企业”的价值,是由连接点的广度跟厚度决定的。你的连接越广、连接越厚,你的价值越大,这也是纯信息社会的基本特征,你的信息含量决定你的价值。所以开放变成一种生存的必须手段,你不开放,你就没有办法去获得更多的连接。

  • 所以,互联网商业模式必然是建立在平等、开放基础之上,互联网思维也必然体现着平等、开放的特征。平等、开放意味着民主,意味着人性化。从这个意义上讲,互联网经济是真正的以人为本的经济。

农业文明时代,最重要的资产是土地跟农民,工业时代最重要的资产是资本、机器(机器是固化的资本)、流水线上被异化了的人。工业时代早期考虑最多的是异化的人,因为人也被当作机器在处理。人只是流水线当中的螺丝钉。

到了知识经济的时代,最核心的资源,一个是数据,一个是知识工作者,就是德鲁克在上个世纪末讲的KnowledgeWorker。企业的管理也会从传统的多层次走向更加扁平、更加网络、更加生态的方式。让KnowledgeWorker真正能够创造价值,变成任何一个组织和整个社会最重要、最需要突破的地方。

C. 思维导图到底是什么

思维导图是20世纪人类伟大的发明之一,它改变了3亿人的思维习惯,因其在学习、生活、工作等各个领域的突出贡献,被现代人誉为“瑞士军刀般”的思维工具。对于渴望了解思维导图的你,不妨静下心来,花10分钟时间系统性了解思维导图的核心内容。

思维导图,英文名:Mindmap,因翻译不同,也被称作心智图或脑图,它是一种有效的发散性思维工具。思维导图实质是一种可视化的图表,能够还原大脑思考和产生想法的过程。通过捕捉和表达发散性思维,可以对大脑内部进程进行外部呈现。

思维导图软件:目前市面上主流的思维导图软件诸如MindMaster,可以很轻松地绘制好看的图。

D. 互联网思维是一种什么样的思维

  1. 去中心化。这是目前互联网行业变化的最大特点,也是让很多传统业者,乃至老一辈互联网行业人士无所适从的特点,无论噱头如何花哨,这个根源上的变化是真实存在的,所以噱头才能忽悠住那么多人。

2.快速精准
既然互联网的碎片化信息传播基本压制住了传统媒体的传播路径,那么担负起原有媒体的内容传播责任也是顺理成章,而且面临新传播节点对于时效和容量的限制,信息的快速更新迭代就成了唯一的解决办法。

3.情感品牌
信息传播的去中心化和快速化,带来的副作用是公信力的缺失,既然人人都有发言权,大家都可以7×24模式的传播自己的观点,那谁说的更有道理,谁更具备说服力,对用户来说就是个很麻烦的事情。微博时代的方韩大战给了我们一个好的样本,在这个事件中,双方发言的对与错,道理和逻辑都已经不再重要,重要的是在情感上用户更相信谁,由此我们看到了一场没有结果的信息对抗。

E. 初一朝花夕拾的思维导图简单

F. 为什么说互联网思维就是女性思维

这是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化研究中心秘书长、《互联网周刊》主编姜奇平老师在2012年就提出的观点,到现在仍很超前,尤其在移动互联到来时,品牌营销界的“女性思维”更为明显。举个栗子,品牌很重要的功能已变为满足人的情感需求,尤其是在物质富足的今天,怎么让人们摆脱孤独感是大家研究的问题;再比如说,体验时代的到来,无论在产品还是做活动,体验已成为不可回避的问题。据说互联网时代,女性独有的情感特征会在这个时代如鱼得水,各位女神好好把握机遇吧。
我们可以重新温习一下这个观点,看看那些以往只被认为是女性特征的东西,如何借助互联网,成为全人类的思想特质。
1) 当代思想的体验化

随着互联网发展,体验经济正在兴起。女性可能更适合体验经济。因为相较男性更擅长理性思维,女性更加感性,更长于体验。当男性也加入体验经济时,人类的思想特质,就从理性化,转向了感性化。

读图时代到来,是互联网体现女性主义特征的一个显著标志。米歇尔在《图像理论》中分析道,按工业化理论(他称之为“一个古代传统”),“语言是人的本质属性”;而“形象是亚人类的媒介”,这些亚人类“包括野人、‘不会说话的’动物、儿童、妇女和大众”。但互联网的多媒体技术,解放了形象,也使女性从“亚人类”变为了主流人类。

但是,这不仅意味着女权兴起。读图时代把男性、女性一起卷入进来。读图最夸张的是,在日本,官方每年的白皮书一般都有两个版本,一个是文字版,一个是漫画版。漫画版的政府白皮书当然不光是给女性看的,日本的男性现在可以在最严肃而理性的政府报告上面,用女性主义的思想特质来进行本质直观了。用不识字的六祖的话说,叫顿悟。就是不经过概念化(男性化)的左脑,用形象思维(女性化)的右脑,直接把握事物。

男性不要因为直觉是以往女性的专长而难为情,事实上,在信息不充分条件下利用直觉洞察进行快速决策,是像拿破仑这样的卓越统帅才具有的思想特质。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即拿破仑战争艺术总结报告)讲的就是用体验这种女性主义思想特质来指挥战争的艺术。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克里斯蒂娃发明用“思想特质”这个词来概括女性主义,比那些女权主义者的高明之处:思想特质也适用于男性。

2) 互联网的情感化思维

情感化,又是女性公认的思想特质。在工业革命时代,人们陷入奥斯汀《理智与情感》那样的矛盾,玛丽安是理智不足而情感有余;约翰·达什伍德夫妇则是理智有余而情感不足。在生意场上,只有象葛朗台那样的冷血动物才能笑到最后。互联网又一次改变了人类的思想特质,女性主义的情感化思想特质,成为时代新女性和新男性的共同优点。

如今在互联网上,情感不再是传说。FACEBOOK就是以爱这种情感作为纽带,而不是以自私这种理智作为纽带,把大家联系在一起的。FACEBOOK和MYSPACE一个上天堂,一个下地狱,区别无非一个是熟人网络,一个是生人网络,而生熟之间的主要区别,就在情感浓度的不同上。而在高情感浓度的地方,女性总是占上风。Aileen Lee在《为什么妇女统治互联网》中道出其中的数据:女性成为社交网站的主要用户,她们比男性在上面多花了30%的时间,而移动社交网络的使用者55%是女性。女性占领了互联网上最主要的生意场。

这同工业时代形成对照。在巴尔扎克笔下,几乎所有女性都是失意者,因为多愁善感的她们,总是处于生意场的边缘,并因此成为社会的边缘人物。生意场上的规则,是以自利为中心,排斥利他的规则。生意场是干的世界,而非湿的世界。如今,互联网的未来是湿的。技术上的互联,激活了情感上的互联。女性通过社交,把市场变成了情场。当以爱的力量赚钱,比靠自私赚的钱还多时,任铁打的男人,最冷血的动物,心肠也会变软,也要改变自己的思想特质,主动去寻找智商与情商的平衡。

FACEBOOK的扎克伯格就是向女性主义的思想特质靠拢的男性,他的商业灵感不是来自巴尔扎克笔下的父系社会,而是来自印第安人的母系社会。他说:“你知道馈赠型经济吗?在一些不太发达的地区,相较于市场经济,这是种非常有趣的非主流经济形式,我拿出一些成果分享给大家,出于感激和表达慷慨之情,人们会回馈给我一些东西。整个文化就建立在这种彼此的馈赠框架下。”他说的就是莫斯发现的母系社会的礼品经济。而礼品经济的要诀,就是中国人都知道,而经济学中从来不讲的一条:礼轻情意重。

3) 互联网的去中心化思维

中心化思维,是男性思想特质的主要特征之一。大到帝国主义的“中心-外围”结构,小到家庭中的一家之主,传统社会凡事都讲围着组织的中心转。女性主义者依利加雷把这一倾向命名为“菲勒斯中心主义”(phallocentrism),它是指逻各斯中心主义的中心控制倾向。而女性和互联网一样,都具有天然的“分布式”特征。依利加雷甚至用女性的性感觉是四周分布而非象男人那样集中于一点这一事实,来说明女性特质中的非中心性、多元性、流动性、开放性、关联性等。

如果我们不象依利加雷那样女权主义的话,就会发现事实的真相在于:中心化是一切机械系统的特征,而去中心化是一切生命系统的特征。女性与去中心化的真正联系,在于她们长期被排斥在男性主导的机械系统活动之外,而与生儿育女等生命系统活动有着更为紧密的联系。反过来说,互联网的女性主义特征,在去中心化这一方面,更内在的联系在于,互联网正向社会生态系统的方向发展,因此产生出更多的节点之间自组织、自协调的特性。

阿里巴巴的组织,不再象卓别林《摩登时代》中那种中央控制的机械系统,而更象女性主义倡导的自组织、自协调、去中心、流动而开放的生态系统,尽管马云个人仍然是那样男子汉气概十足。

看到这里,我们就会发现,去中心化这一女性主义特质,并不是通过女性的身体,传导到互联网上,并对互联网加以影响的。因此按女权主义逻辑阐释的女性对互联网的影响,并没有说到点子上。相反,拉康和克里斯蒂娃的逻辑,更顺理成章一些。在他们看来,这个世界由真实、想象和象征三种结构组成。真实代表物理方面,想象代表心理方面,而象征代表符号方面。去中心化对人们(不管是女人,还是男人)的思想特质的影响在于,透过想象与真实的心物二元,人们到底把什么样的自我,投射到符号构成的人生大屏幕上。他们正确地解读出,笛卡尔时代那个因为物化而中心化的主体,正被互联网时代因为生态化而去中心化的活的自我所取代。

女性在互联网中一旦找到了适合自己的活动方式,可能出于身体、心理的适应性,而比男人先一步如鱼得男性也可能顺应潮流,从船坚炮利的幻觉中醒悟过来,改变自己以往固有的逻各斯中心主义的思想特质。水,但这不等于说只有她们才能觉醒。女性通过自己本能的互联网实践推动了这一过程的出现,不是比仅仅改变自己,更大地改变了世界吗?

女性只是改变自己,世界并不会发生质的变化;女性对互联网的实质性影响在于,通过推动互联网的女性主义特征的形成,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从而改变了整个世界。

G. 互联网中的去中心化是什么意思

最近“区块链”的热度,一直高涨,可能大家都认为比特币的疯狂,会落到区块链,有点像VR元年的时候,创业者都蜂拥而至,某种程度上,可能和那本书的名言有关:站在风口上 猪也能飞起来!但小米这“猪”,是一个非常精细的产品。

本文主要解读一个创业者过渡解读和放大的词“去中心化”。

往往创业者或者某些执迷于创业的人,在公开场合中,说产品的时候会说,我们的产品是“去中心化”的。

对于事情,对于所谓的不明觉厉,人们是盲目的,那么“去中心化”到底是什么?要想了解“去中心”化首先要知道什么是“中心化”。

1、互联网是信息传递的新的形式,中心化就是信息集中发布,参与者往往没有话语权,这里的话语权就是引导舆论导向级别的话语权;

2、去中心化就是参与者可以有话语权,并且可以发声,可以自由传播信息;

中心化是如何形成的?

因为信息资源的匮乏导致中心化,在某种程度上,互联网的用户群也是中心化形成的原因;

去中心化是如何形成的?

因为信息资源的规范导致中心化,在某种程度上,互联网用户群的上升,具备了构建去中心化的条件,同时用户对于信息需求扩大。

H. 有谁看过《互联网时代》的吗,求画一张互联网时代发思维导图

给你参考一下

热点内容
区块链币圈今天的话题 发布:2025-07-05 15:22:06 浏览:796
玩区块链的人群 发布:2025-07-05 15:06:06 浏览:123
VP币是传销还是真正区块链 发布:2025-07-05 15:01:21 浏览:453
个人还能挖比特币吗 发布:2025-07-05 14:46:43 浏览:680
币圈财富自由论坛 发布:2025-07-05 14:12:52 浏览:844
挖比特币有没有风险 发布:2025-07-05 14:02:51 浏览:82
BE区块链生态算网络传销吗 发布:2025-07-05 13:34:31 浏览:657
币圈是什么控制涨跌 发布:2025-07-05 12:51:01 浏览:385
以太坊的运作过程 发布:2025-07-05 12:34:09 浏览:207
如何销售区块链会议 发布:2025-07-05 11:34:12 浏览: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