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算力简介 » 科技算生产力的一种吗

科技算生产力的一种吗

发布时间: 2021-08-15 15:02:27

①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还是人是第一生产力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马克思曾指出:“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并且说:“固定资本的发展表明,一般社会知识,已经在多么大的程度上变成了直接的生产力。”
马克思还深刻地指出:“社会劳动生产力,首先是科学的力量”;“大工业把巨大的自然力和自然科学并入生产过程,必然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
生产力主要有三个要素:劳动者、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包括自然物经劳动加工后的原材料)。显然,科学技术被劳动者掌握,便成为劳动的生产力;科学技术物化为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就成为物质的生产力。管理也是生产力。
现代科学为生产管理提供了崭新的科学理论、方法和手段,使生产力诸要素更有效地组成一个整体,从而使其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
社会生产力是人们改造自然的能力,作为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能力的自然科学,必然包括在社会生产力之中。科学技术一旦渗透和作用于生产过程中,便成为现实的、直接的生产力。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特点和现状告诉我们,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正以越来越快的速度向生产力诸要素全面渗透,同它们融合。

② 科技是生产力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这是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新时代的强国方针.

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给世界生产力的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推动。当前,以微电子技术为基础,以计算机、网络和通信技术为主体的信息技术,已渗透到经济的各个领域。信息技术的发展,已给人类经济生活方式带来质的变化。未来的科技发展还将产生新的重大飞跃。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要重视科技创新,重视科技人才的培养,重视科技事业的发展。现代科技每前进一步,都引起社会生产力的深刻变革,特别是本世纪以来,量子力学、相对论等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科学成果,孕育产生了第三次新技术革命,以信息技术和生命科学为核心的当代科学和高技术突飞猛进,使世界生产力的发展产生了革命性的变革。初见端倪的知识经济,更是为社会生产力发展和人类的文明进步开辟广阔的空间,产生了深刻的巨大的影响。总之,科学技术已越来越成为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标志。特别是高新技术,已成为当代人在社会生产力上的制高点。

③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指

不明白你的意思,为什么各个选项中都有自相矛盾的部分。
科技不是直接的生产力,它不符合生产力的定义,应该算是一种潜在的生产力,它渗透到生产要素中转化为生产力。

④ 科学技术真的是是第一生产力吗

当然不是,

生产力是一个人/财/物/制度相结合和共同的结果,

这当中是缺一不可的,就象对一个人说,你的眼睛是第一位的,可是它的肝就不重要了吗,还是它可以少一条腿呢,

生产力的各个要素都是重要的,这个不过是一个口号,是一种宣传,是一种政治需要,

至于现实,谁需要呢,谁关心呢,

当然,我不是说科学不重要,而是说,它说的不重要,否则,我们就应当是科技大国,而不是什么衬衫大国,鞋子大国,内裤大国,

从这一点上,不就说明了一切了吗,,,,,,,

⑤ 科学技术与生产力的关系是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迎接新世纪的挑战,科技是关键。邓小平说:"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而且是第一生产力"。我国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发展科学技术的政策和计划,科技工作在三个层次上向纵深展开。科技第一生产力的巨大作用,科技进步的重要意义,逐步被各级领导所理解、所认识,全社会促进科技进步的新机制正在形成。
科技园地里呈现出鸟语花香、彩蝶纷飞的景象,围绕着科技第一生产力,展现了色彩斑斓的画卷,出现了一系列令人兴奋的故事。
从体制说起
新中国的科技体制是伴随着计划经济体制而建立起来的。这种体制在当时虽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随着经济和科技事业的迅猛发展,旧体制的弊端越来越突出:科研单位缺乏必要的自主权和经济上自主发展的能力,科研和生产建设相分离。这种"两张皮"的状况阻碍着科研人员积极性的发挥,对经济建设不能起到更大的推动作用,也难以适应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挑战。科技体制的改革势在必行。
1985年 3月,专门讨论科技体制改革的全国科技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一贯重视科技工作的邓小平同志在会上兴奋地说,我很高兴,现在连山沟里的农民都知道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他指出,现在要进一步解决科技和经济结合的问题。所谓进一步,就是说,在方针问题、认识问题解决之后,还要解决体制问题。
会议对《中共中央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草案)进行了讨论。邓小平认为,这个草案是个好文件。这个文件的方向,同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是一致的。
经济体制、科技体制,这两个方面的改革都是为了解放生产力。新的经济体制,应该是有利于技术进步的体制,新的科技体制,应该是有利于经济发展的体制。双管齐下,长期存在的科技与经济脱节的问题,有可能得到比较好的解决。
总结了中国科技工作 30多年来正反两个方面经验,凝聚着全国800多万科技工作者智慧的《中共中央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终于在1985年 3月13日正式出台。如果说,新时期过去的7年科技体制改革是初试锋芒,那么现在可以大显身手了。
《决定》明确指出,我们应当按照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战略方针,尊重科学技术发展的规律,从我国的实际出发,对科学技术体制进行坚决的有步骤的改革。
科技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是:
在运行机制方面,要改革拨款制度,开拓技术市场,克服单纯依靠行政手段管理科学技术工作,国家包得过多、统得过死的弊病;在对国家重点项目实行计划管理的同时,运用经济杠杆和市场调节,使科学技术机构具有自我发展的能力和自动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活力。
在组织结构上,要改变过多的研究机构与企业相分离,研究、设计、教育、生产脱节,军民分割,部门分割,地区分割的状况;大力加强企业的技术吸引与开发能力和技术成果转化为生产能力的中间环节,促进研究机构、设计机构、高等学校、企业之间的协作和联合,并使各方面的科学技术力量形成合理的纵深配置。
在人事制度方面,要克服"左"的影响,扭转对科技人员限制过多,人才不能合理流动、智力劳动得不到应有尊重的局面,造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良好环境。

⑥ 技术属于生产力还是生产关系

第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观点的继承和发展:

早在100多年前,马克思和恩格斯就根据近代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明确提出:“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科学技术是“直接的生产力”.根据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理论,生产力是由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者构成的,而劳动资料和劳动者又在其中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指的是科学知识和技术手段应用于生产过程,引起劳动力和其他生产要素的发展变化,转化为直接的生产力.邓小平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观点的基础上,通过深刻分析现代科学技术的性质和作用,又推进了这一思想的发展.“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不仅从质的方面肯定了科学技术在本质上属于生产力的范畴,而且从量的方面指出了现代科学技术在现代生产力诸多要素中的“第一”的地位.“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论断,旨在强调科学技术在生产力系统中的高智能要素,渗透到生产力的其他各要素之中,对生产力的发展起到第一位的推动作用,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

第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要求.现代化主要包括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则是实现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其一,中国要用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占世界22%的人口,农业必须要有大发展.而这种大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来解决发燕尾服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因此,农业的现代化实际上是农业的科学化.其二,现代工业实际上是由新兴科学技术武装起来的行业,“现代科学为生产技术的进步开辟道路,决定它的发展方向”.只有运用科学技术,才能实现工业的现代化.其三,现代战争是由新兴科技武装起来的立体式战争,武器装备、后勤供应、部队组成、战斗部署和指挥等,都要采用先进的科学理论、科学方法以及由此而创造的技术手段.没有现代科学技术,就没有国防的现代化.总之“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没有现代科学技术,就不可能建设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
2.“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反映了当今国际竞争的实质.20世纪50年代,科学技术迅速发展,一场新的科技革命悄然兴起.新的科学技术广泛而深入地改变着当代劳动的条件、性质和内容,改变着生产力的结构,导致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带来了新的经济繁荣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当今国际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科技尤其是高科技的作用,从经济发展角度来讲是生产力,从军事角度来讲是威慑力,从政治角度来讲是影响力,从社会发展角度来讲是推动力.因此,科技尤其是高科技已成为影响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主要因素,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发达与否的重要标志. 怎样理解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 (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有机结合和统一,构成社会的生产方式.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对立统一辩证关系 (2)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发经济规律的特点包括:
(1)经济规律总是和人们的 经济活动相联系.
(2)绝大多数经济规律不是长久不变的.
(3)在阶级社会里,认识和利用经济规律总是有阶级背景的.按照经济规律依以产生和发生作用的经济条件不同,经济规律的类型包括: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各个阶段所共有的经济规律、几种社会形态共有的经济规律、某种社会形态特有的经济规律.
经济增长:国民收入的增长其基础是技术进步、制度变革和意识形态的调整.是指一国生产的商品和劳务总量的增加,即国民生产总值(gnp)的增加或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
(1)经济增长通常是指宏观经济增长,即一国在一定时期内产品量和服务量的增加.(2)决定经济增长的直接因素:
一是投资量.一般情况下,投资量与经济增长成正比.
二是劳动量.在劳动者同生产资料数量、结构相适应的条件下,劳动者数量与经济增长成正比.
三是生产率.生产率是指资源(包括人力、物力、财力)利用的效率.提高生产率也对经济增长直接作出贡献.
三个因素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大小,在经济发展程度不同的国家或不同的阶段,是有差别的.一般来说,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或阶段,生产率提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较大.在经济比较落后的国家或阶段,资本投入和劳动投入增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较大.
2.实现较快经济增长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1)量度经济增长速度快慢的指标是经济增长率.
(2)我国实现经济较快增长的必要性在于:
第一,现在我国与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在国民生产总值的总量和人均量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只有实现较快的经济增长,才能逐步赶上并最终超过它们.
第二,我国人民现在的生活水平不高,生活质量比较差.只有实现经济较快的经济增长,才能较快地增加人民群众的收入,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第三,我国目前也面临着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如失业、社会保障、环境污染等),没有较快的经济增长也难以解决.
(3)我国经济实现较快增长的可能性在于:
第一,资源条件比较有利.(可以从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源、资金积累的潜力等多方面进行分析)
第二,制度条件良好.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的建立,为迅速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经济快速增长创造了根本性条件;改革的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是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强大推动力.
第三,国际条件有利.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给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有利的条件,为我国开展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加快经济增长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3.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1)科学技术是知识形态的生产力,它一旦加入生产过程,就转化为物质生产力.科学技术在当代生产力发展中起着决定性作用,技术进步已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首要因素.
技术进步通过两种途径来推动经济增长:
一是技术进步通过对生产力三要素的渗透和影响,提高生产率,推动经济增长.
二是在高科技基础上形成的独立的产业,其产值直接成为国民生产总值的组成部分和经济增长的重要来源.
(2)我国实现技术进步的途径:
第一,从我国国情出发,实施正确的科学技术发展战略.
第二,着重发展关键技术.
第三,改革科技体制推动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⑦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所指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邓总设计师1988年提出的一个论断,是强调科技对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性,强调要重视发展科技,尤其是在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这一论断符合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论,也符合生产力发展过程的实际。
传统的生产力论认为生产力主要有三要素:劳动者、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目前人们提出还应该包括管理要素。 但这些要素中,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劳动工具的更新,劳动对象范围的扩大,管理水平的提高,都离不开科学技术的进步发展。先进科学技术产生并被劳动者所掌握,劳动技能提高,新机器、新能源、新材料产生,生产经营管理水平提高,劳动生产率成倍甚至几倍地提高,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在当代世界,科技水平直接决定一个国家生产力水平的高低。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指科学技术不仅在生产力发展中具有首要地位、起特殊作用,而且是现实的直接生产力。

⑧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科学是反映事物规律的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理论体系;技术是科学在生产中的运用,表现为方法、经验、工艺和能力等等。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中的智能性要素,不是生产力中的独立要素。它一经渗透到生产力的实体性要素之中,就成为现实的生产力。
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途径是:
1.转化为劳动者的知识和技能;
2.物化于劳动资料之中,改变生产工具,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
3.物化于或进一步扩大劳动对象;
4.转化为科学的生产管理手段。
我们不但要承认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而且要强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是因为:
第一,它对现代生产力发展起着第一位的变革作用,科学技术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生产力系统中最重要的也是第一位的构成要素,现代社会生产力巨大的发展,劳动生产率大幅度的提高,主要是靠科技的力量;
第二,科学技术日益成为现代生产力发展的先导和基础;
其三,科学技术日益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增长的首要的决定性因素;
第四,知识创新和创造知识的劳动在现代生产中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日益突出。
当前重视科学技术的作用对于加速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第一,为在现代条件下真正完成发展生产力的任务指明了现实的途径,这就是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第二,这一理论不仅对于经济建设有重要意义,对我国社会的政治生活、社会思想、文化精神生活都会发生重大影响,从而影响整个社会发展;
第三,这一理论对在现代条件下发展科学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⑨ 为什么说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生产力主要有三个要素:劳动者、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包括自然物经劳动加工后的原材料)。显然,科学技术被劳动者掌握,便成为劳动的生产力;科学技术物化为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就成为物质的生产力。管理也是生产力。

现代科学为生产管理提供了崭新的科学理论、方法和手段,使生产力诸要素更有效地组成一个整体,从而使其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马克思曾指出:“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并且说:“固定资本的发展表明,一般社会知识,已经在多么大的程度上变成了直接的生产力。”



(9)科技算生产力的一种吗扩展阅读:

发展历程

1988年9月,邓小平同志根据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和现状,在全国科学大会上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

邓小平同志的这一论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理论和科学观。“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既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特点,也是科学技术发展必然结果。

社会生产力是人们改造自然的能力,作为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能力的自然科学,必然包括在社会生产力之中。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特点和现状告诉我们,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正以越来越快的速度向生产力诸要素全面渗透,同它们融合。


⑩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一部分,生产力中包含科学,怎么理解

生产力具有复杂的系统结构.其基本要素包括:一是劳动资料,也称劳动手段.二是劳动对象.三是劳动者.

生产力中还包含着科学技术.

(一)科学技术革命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

首先,对生产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

其次,对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

最后,促进了思维方式的变革.

(二)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具有两重性

由于对科学技术应用不当等原因,也会产生一定的消极后果.一种情形是由于对自然规律和人与自然关系认识不够,或缺乏对科学技术消极后果的强有力的控制手段而产生的.还有一种情形与一定的社会制度有关.

热点内容
龙岗中心城去深圳北站高铁 发布:2025-08-18 23:21:32 浏览:630
比特币石啥 发布:2025-08-18 23:03:24 浏览:80
怎么取消永续合约 发布:2025-08-18 23:03:16 浏览:580
币圈打工底仓是什么意思 发布:2025-08-18 22:53:10 浏览:881
币圈现金排行榜 发布:2025-08-18 22:17:19 浏览:948
usdt对冲btc 发布:2025-08-18 21:44:21 浏览:804
以太坊价格usdt 发布:2025-08-18 21:44:21 浏览:352
区块链公益慈善的案例 发布:2025-08-18 21:12:48 浏览:616
比特币可以半个买卖吗 发布:2025-08-18 21:05:59 浏览:857
微信就是区块链 发布:2025-08-18 20:41:26 浏览: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