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m服务器算力单位
❶ 统计IBMX3650M4服务器使用单位
您好,这样的:
IBM3650M4的2U设备可以有2颗CPU,单颗CPU有12根内存插槽,有网口和远程管理口,还有4个扩展插槽,硬盘槽位是8个,具体的行咨询IBM800吧,可能解释的更详细一些!
外形/高度 2 U 机架
处理器(最大) 多达 2 个八核英特尔至强 E5-2600 系列处理器
Number of sockets 2
缓存(最大) 每个处理器 20 MB
Memory (std/max) 利用 24 个插槽高达 768 GB* (UDIMM/RDIMM/LRDIMM*/HCDIMM)
介质托架 可选的 DVD 和磁带驱动器托架
磁盘托架 16 个 2.5 "、6 个 3.5 " 硬盘驱动器或 32 个 1.8 " 固态驱动器*
RAID 支持 主板上的 IBM ServeRAID M5110e RAID,
集成式 6 Gbps 硬件 RAID-0、-1、-10 和可选的 RAID-5、-50 或 -6、-60
电源(标配/最大) 1/2 冗余 550 W AC、750 W AC、900 W AC 或 750 W DC*(因型号而已)
易插拔器件 电源、风扇模块和硬盘驱动器
网络接口控制器 (NIC)
可信平台模块 (TPM) 4 个 1 GbE(标配),2 个 10 GbE 嵌入式适配器(无插槽选件)/TPM
PCIe 3.0 扩展插槽 (x16/x8) 4 - 6 个 PCIe 端口、4 个 PCI-X (CTO) 或 2 个双宽 PCIe(用于 GPU*,通过特殊报价)
USB 端口 前端 2/后端 4/内部 2
VGA 端口 前端 1/后端 1
最高内部存储量 多达 16 TB(2.5 " 型号)或 18 TB(3.5 " 型号)SAS/SATA
符号 NEBS 1/ETSI 和节能标准 AC 和 DC* 电源二者均符合,符合 80 PLUS® Platinum 和 ENERGY STAR®* 标准(因型号而已)
系统管理 带可选 FoD 远程在线支持的 IBM IMM2、预测性故障分析、诊断 LED、光通路诊断面板、服务器自动重启、IBM Systems Director 和 Active Energy Manager™
支持的操作系统 Microsoft Windows Server、Red Hat Enterprise Linux、SUSE Linux Enterprise Server、VMware vSphere
有限保修 3 年客户更换元件和现场有限维修,下一工作日 9x5,服务可升级。
❷ ibm服务器是什么
IBM服务器和其他服务器一样,都能当域控服务器、文件服务器、杀毒服务器、打印服务器、代理服务器、邮件服务器及DNS服务器、DHCP服务器等等。服务器只是硬件,它和PC的区别就是冗余。说白了,PC也能当服务器用,就是容易坏,这样损失就大了。
置于IBM和其他服务器的区别嘛,就是IBM贵,他是服务器行业的开拓者和领袖,他大机小机技术是遥遥领先的,他就顺手(我说的简单了)将大小机的技术下移到服务器上了。号称技术先进,稳定性好。技术嘛,我认同;稳定性嘛,我没啥感觉。不过IBM的刀片服务器,我对比了一下其他品牌的,确实在设计上就胜人一筹的。
❸ 请问一台IBM服务器x3500的功率大概是多少
IBM System x3500系列服务器是部门级塔式服务器,该产品采用5U结构,配备1个四核Xeon EM64T Quad core E5405处理器,IBM System x3500系列服务器拥有服务器自动重启,硬盘驱动器、处理器、VRM、风扇和内存上的IBM预测性故障分析,带有侧视面板的光通路诊断,集成的IPMI系统管理处理器,并且还具备加电口令、可选引导顺序、无人干预启动等安全性能
❹ IBM服务器和联想服务器到底什么关系
联想再未收购ibm x86系列服务器之前,自己也有自主研发的服务器,只是性能上跟ibm有差距。
后来联想收购ibm x86系列服务器,这两种服务器现在都属于联想旗下的服务器品牌,只不过售后服务和产品研发貌似是不同部门在做。
❺ IBM的PC服务器有两个编号,一个是SN号,一个是MT号,请问分别代表什么意思
SN是产品的序列号(这个一般用于保修等),MT一般代表机箱型号(微机箱),你可以去服务器厂商(正睿服务器)的网上看看。几分钟就清楚了!
❻ 单位的服务器IBM xseries 365 8862
如何组建RAID系统
如果你有两块硬盘,并且主板的南桥芯片支持RAID功能,或者主板集成了第三方的RAID控制芯片,那么就可以组建RAID系统了。
一、支持RAID功能的芯片
目前支持RAID功能的南桥芯片主要有Intel的ICH5R(常见于一些高端的i865PE、i875P主板上)、ICH6R和ICH6RW(用于i915和i925系列主板),以及VIA的VT8237。这些芯片均支持SATA RAID功能,即利用两块SATA硬盘来组建RAID 0或RAID 1系统,而且它们的设置方法也大致相同。
注意:在构建RAID系统时,最好购买同容量、同品牌的同型号硬盘,这样可以最大程度地保护投资,避免资源浪费。
下面,我们就以Intel的ICH5R芯片为例,讲解如何利用两块硬盘来组建RAID 0或RAID 1系统。
二、在BIOS中打开RAID功能
安装好SATA硬盘之后,就要进入BIOS中打开南桥芯片的RAID功能。具体方法是:进入BIOS设置程序的“OnChip IDE Device”窗口,找到一个名为“SATA Mode”的选项,将它设置为“RAID”,然后保存BIOS设置并重新启动电脑。
三、组建RAID系统
在BIOS中启动了RAID功能后,ICH5R南桥芯片内置的“Intel RAID Option ROM”便开始启动,该软件是Intel RAID应用程序,提供BIOS和DOS服务。在系统启动POST(加电自检)时,屏幕上会有一些提示信息,按“Ctrl+I”键便可进入Intel RAID Configuration Utility窗口
在该窗口中,窗口上半部分是主菜单,下半部分显示的是已经安装好的两个硬盘的信息,例如硬盘型号、容量、是否已经组建RAID系统等。将光标移动到主菜单的“1.Create RAID Volume”上,然后按回车键,此时便进入创建RAID系统的主界面。
首先将光标移动到“Name”选项上,在此输入一个RAID卷的名称,一般用默认的名称即可;按“TAB”键,将光标停留在“RAID Level”选项上,在此按向上或向下的箭头按键,可以选择RAID的类型——RAID 0或者RAID 1;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选择RAID类型后,按“TAB”键将光标移动到“Strip Size”选项上,选择串列值,一般选择“128KB”。完成上述设置后,按“TAB”键,使光标停留在“Create Volume”上。
按下回车键,此时会出现一条提示信息,询问是否确认创建RAID系统。
小提示:
注意,如果是创建RAID 0这种类型的RAID系统,必须在创建前备份硬盘上的数据,否则一旦创建RAID 0系统,则硬盘上的所有数据及分区都会被删除。
按“Y”键确认创建RAID,此时会回到主界面,在窗口的下方会发现硬盘的信息已经发生改变,显示已经创建了一个RAID卷。
按“Esc”键,此时会出现确认是否退出的提示信息,按“Y”键退出RAID配置程序,此时系统重新启动。
四、硬盘分区及安装系统
如果创建的RAID系统是RAID 1,那么系统会自动将主盘上的数据备份到从盘上,此时如果主盘上已经安装了操作系统,则可以直接进入Windows,只要在进入Windows后安装Intel的ICH5R RAID驱动程序即可。
如果创建的是RAID 0,那么两块硬盘上的数据会全部被删除,此时要在DOS下对硬盘重新进行分区。分区的方法与常规的硬盘分区没有什么区别。分区完成后,在安装操作系统时,如果是安装Windows 2000/XP等NT核心的系统,则必须在出现“Press F6 if you need to install a third party SCSI or RAID driver……”这样一段提示语的时候按“F6”键,然后插入ICH5R的RAID驱动程序软盘,按“S”键装载该驱动。具体的操作方法与其他SATA控制芯片在安装Windows2000/XP时加载SATA控制器驱动时一样。
SATA接口BIOS设置解析
SATA硬盘和传统IDE接口硬盘在应用设置上有诸多的不同,很多电脑用户抱怨,具备SATA接口的主板在BIOS中的相关设置非常复杂,映射关系常常让人摸不着头脑,因此本篇对常见的问题做一些解析,希望能有助大家用好SATA硬盘。
ICH5 南桥、Award BIOS的设置
ICH5、ICH5R系列南桥是搭配i865PE/i875芯片组的,是第一代正式在南桥中集成SATA功能的芯片,也是目前较为成熟和兼容性较好的产品。它支持2个ATA100接口和2个SATA150接口,一共支持4个IDE设备和2个SATA设备,其中ICH5R还支持SATA RAID0和RAID1。我们测试用的主板是一块升技的IS7,这款主板采用i865PE/ICH5R芯片组,BIOS是我们平时用得最多的AWARD6.0版。
在“系统周边设备”选项里,可以看到IDE和SATA的设置。
对于OnChip Serial ATA来说一共有5项可修改值:
Disable(禁止)、Auto(自动)、Enhanced Mode(增强模式)、Combine Mode(组合模式)、SATA Only(仅仅为SATA模式)。
Disable和Auto的意思一目了然,就不用说了,但是下面3种呢?看下面的表格。
是不是有点复杂?其实采用默认的Auto设置实质上和Enhanced Mode一样,一般BIOS里的默认设置也都是Enhanced Mode,因为只有Enhanced Mode 才能完全启用6个设备,这时候会开启4个IDE通道,其中传统的IDE在一、二通道,SATA在三、四通道。
那么Combine Mode是起什么作用的?一会禁用这个,一会禁用那个的,用得着这么麻烦吗?其实这个模式主要是为了解决某些老型号的硬盘和光驱对ICH5的兼容性问题,所以实际用到的情况极少。
如果只有SATA设备(SATA接口的刻录机已经有上市产品了),也可以避免麻烦的设置,只用SATA Only。
基本的原则大家了解了,最后再举个实例来说明一下吧:比如,现在已经有一个PATA硬盘和两个光存储设备,后来又买了一个SATA硬盘准备作为系统主盘,那在BIOS里该如何选择呢?答案就是设置为Enhanced Mode,然后把PATA硬盘接在IDE1上,两个光存储设备接在IDE2上,SATA硬盘接在SATA1上,这样SATA硬盘就会自动识别为在IDE3通道上。这时还要注意的是BIOS中的启动优先级应设为Onchip SATA优先,即表示接在ICH5集成的SATA口上的硬盘为系统主盘。
至于ICH5R的RAID功能,也是在同样的位置开启,这时候会自动转换为Enhanced Mode。开启好了以后,系统自检完后会多一个RAID BIOS自检界面,这时按“Ctrl+I”就可以进入RAID BIOS,设置各种RAID功能。
开启RAID功能后,在Windows设备列表里会多出一个名叫“82801ER”RAID设备,如果使用RAID盘做系统盘,那么在安装Windows时需要按F6键,并插入随主板附送的驱动软盘安装RAID驱动程序。
ICH5 南桥、AMI BIOS的设置
也有很多主板用的是AMI的BIOS,特别是OEM型号用得较多。下面我们就以微星的865PE NEO2为例,介绍一下AMI BIOS中的ICH5 SATA设置:
和Award BIOS一样,这些选项也在“系统周边设备”设置里,其实近年来Award和AMI的BIOS选项的一致性已经越来越高了。但是进入图8所示的界面以后是不是有点晕了?怎么如此复杂……其实有点窍门的,可以用Award BIOS的相应选项来类比:
Legacy Mode = Combine Mode
Native Mode = Enhanced Mode
Legacy Mode下,选择映射SATA端口到IDE端口就可以了,Native Mode什么也不用设置,系统会自动开4个IDE通道出来。
至于SATA Only模式,在如图11所示的位置设置。
看来Award BIOS的人性化方面比AMI的还是要好不少,不过用了类比方式,较复杂的AMI BIOS设置也搞明白了。
VT8237 南桥的设置
和其他功能一样,老牌的芯片组厂商VIA和SiS两家也跟在Intel后面紧追不舍。VIA的VT8237南桥和SiS的SiS964南桥比ICH5发布得要晚一些,但是这两种南桥都只有RAID模式,没有映射模式,所以设置起来要简单得多。下面我们以升技的KV7主板(KT600北桥/VT8237南桥)为例来介绍一下VIA的SATA功能设置。
VT8237的SATA功能其实不用在主板BIOS里做任何设置,系统自检过后,和ICH5R一样,会多一个RAID自检界面,只不过快捷键变成了“Tab”而已,这时候已经检测到了SATA接口上的两个硬盘,按“Tab”进入,可以进行各种RAID设置,如果不建RAID,可以直接跳过。
和ICH5R一样,用SATA硬盘做系统盘的时候必须按F6,并插入随主板附送的驱动软盘。但是和ICH5系列有一点很大的不同,那就是在VT8237上不管是接1个硬盘还是2个硬盘,不管是否组建RAID,只要是在SATA硬盘上安装操作系统,都必须插入驱动软盘,按F6安装相关驱动,否则是无法识别硬盘的;所以买VT8237南桥主板的人可要注意了,软驱是不能少的!目前也只有ICH5系列南桥集成的SATA可以不用这个步骤,其他无论是南桥集成的(如VIA VT8237、SiS964、NV MCP-RAID),还是独立的SATA控制芯片(如SiI3112、Promise20387),都必须按F6键加载相关驱动。
SiS964的设置也和VT8237的基本一样,就不再详细叙述了。
来自:http://bbs.zol.com.cn/index20060411/index_101_53023.html
❼ 现在都什么公司需要用到服务器 IBM的
需要服务器的人家,都是潜在客户
❽ IBM服务器 我单位是老款System X3650服务器 声音特别大!
服务器里面能发声音的要么就是风扇,要么就是峰鸣器。两种声音相信你能区分得出来。峰鸣器是报警的声音,比较尖锐。除此之外,能发音的就是风扇(别的都发不了声音)了。
风扇的声音也分两种:一种是异响,比如风扇的轴缺油,涩。二是转速太高。而转速是由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主机CPU温度决定的,温度高了,为了降温就必须提高风速。提高风速了噪音就会大。所以存在的可能性有以下几种:
一是机房环境温度过高。二是服务器散热不好,三是风扇损坏。
解决方法:
降低环境温度,保持在二十度左右。二是确定是电源的风扇异常还是主板上的风扇异常。电源的直接更换电源组件。主板上的需要打开机盖,清理灰尘。给CPU上增加一些导热硅脂(两块钱一瓶),如果还是不行,就更换风扇
经过这两步还是不行,那就是温度传感器设置有问题。可以通过后台管理端查看温度是否异常192.168.70.125 user/USER password/passw0rd
❾ IBM几个服务器之间的区别
System X系列服务器型号有四位数字:3xxx,
后两位是“00”的表示该服务器是塔式机箱,“50”表示,机架式设计,另外有一款特殊的X3610,是X3650的简化版,也是2U机架式的,但是精简掉了很多功能。
前两位大概代表了该服务器的性能指标,其中“31”和“32”是一路服务器,如3100、3250等,这类服务器只能安装一颗CPU。“34”“35”“36”如3400、3550、3650都是两路服务器,即可以安装2颗CPU,“38”和“39”是多路服务器,单机支持4路CPU,通过扩展组件可以实现16块CPU的密度,这是业界基于X86构架服务器的最高CPU密度。
另外还有一个不太常见的系列,就是结尾两位是“55”的服务器,如X3755等,这些服务器是基于AMD皓龙CPU的,国内很少出货。
一般31xx~32xx级别的System X都是用作简单的应用,如打印服务器,文件共享服务器等;34xx~36xx级别的可以用作部门级的应用,如边界应用服务器,小型ERP,CRM,域控服务器等;38xx和39xx可以算得上PC服务器里的“战斗机”了,性能可以和低端System p比肩,一般用作后端数据库服务器,大规模ERP应用,或者高CPU密度的计算任务等。
❿ 关于IBM服务器的~~~~~~!(高分啊)
cisco集线器有啥好研究的,cisco的好玩的是防火墙和路由器和核心交换机,ibm什么x系列,p系列都是硬件方面,没啥搞头,AIX不好学,关键是要有P系列小型机做实验才行,问题是一台P系列的上百万~~还有ibm和cisco的san也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