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算力简介 » 心理学的去中心化

心理学的去中心化

发布时间: 2021-04-16 22:07:30

❶ 如何把心理学运用到生活中去

心理学的东西可以说无处不在,其实你时时刻刻都在用着心理学的成果。比如,看见红绿灯没,它的设计除了有工程学的专家(主要考虑车流量)还有心理学家的参与(主要考虑司机在等红绿灯时的心理,如何才能尽量避免司机闯红灯)
还有路边的标示,你天天看见的广告。
不过,若你想知道的是普通人如何运用心理学的话,那主要考虑的就是自我调节和人际交往了。也就是情绪心理学的范畴。一个调查显示,一个普通人每说十分钟话,至少撒谎三次。
若你知道这点的话,你就可以明白不要过度相信别人了吧。当然这些谎言大多是无害的,比如是吹嘘自己,或让他的观点更有说服力(你可以结合自己想想)。
还有人的表情可以泄露很多东西,经过训练的心理学家,可以正确地辨别人是否说谎,比测谎仪还要准。
而原理就是情绪很多是不受意识控制的,比如你生气时会讲很多气话,等你情绪正常时,你就会惊讶你怎么这么失控。
建议你多多看看心理学的书籍,那时就不会有心理学如何运用这样问题,而是惊讶怎么到处都有心理学呀。
ps:我最近在看保罗.艾克曼的《情绪的解析》,很经典的一本书,强烈推荐。

❷ 学前心理学论述题:论述皮亚杰对儿童思维发展的四阶段

幼儿的思维发展表现出三种不同的方式:直觉行动思维、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的萌芽。幼儿早期的思维以直觉行动思维为主,幼儿中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幼儿末期抽象逻辑思维开始萌芽。

1.直觉行动思维

0~2岁幼儿的思维主要是直觉行动思维。直觉行动思维是指主要利用直观的行动和动作解决问题的思维。例如,幼儿通过拖动桌上的布来获得他不能直接拿到的玩具。直觉行动思维离不开幼儿对客体的感知和动作,是幼儿早期出现的萌芽状态的思维。皮亚杰认为这个阶段幼儿思维的发展有两个明显的标志:一是幼儿有时不用明显的外部尝试动作就能解决问题;二是产生了延迟性模仿能力。所谓延迟性模仿是指模仿的对象或动作在眼前消失一段时间后对行为或动作的模仿。

总体上说,幼儿大致获得了以下能力:幼儿通过伸手和抓握等动作,开始注意到物体的空间关系,这使幼儿逐渐超越了直接的感知和运动,开始理解周围的世界;幼儿突破了直接经验的限制,发展起了具有先后的时间维度的概念,出现了对因果关系的初步理解;幼儿开始逐步理解目标和手段的关系;幼儿可以模仿不在眼前的行为并表现出明显的目的性等等。

在皮亚杰看来,这一阶段的幼儿思维发展的最大成就之一就是获得了“客体永久性”的概念,即幼儿明白了消失在眼前的物体仍将继续存在。皮亚杰认为,幼儿在没有直接感知物体时却相信物体仍然存在是一个逐步学习的过程,贯穿整个感知运动阶段,其典型的表现就是婴儿出现藏猫猫的游戏行为。直觉行动思维是贯穿人的一生的思维方式。幼儿的直觉行动思维离不开幼儿对实际物体的感知和动作,因而缺乏行动的计划性和对行为结果的预见性,思维具有明显的狭隘性。



(图:客体永久性)

2. 具体形象思维

2至6、7岁幼儿思维的主要形式是具体形象思维。具体形象思维是利用事物的形象以及事物形象之间关系解决问题的思维。这一阶段的幼儿虽然摆脱了对动作同步性的依赖,但仍受到具体事物的形象和动作的影响。皮亚杰将这一阶段幼儿的思维称为前运算阶段。

皮亚杰又进一步将这一阶段分为两个阶段:前概念阶段和直观阶段。前概念阶段幼儿思维的特点表现为幼儿普遍存在的泛灵论和自我中心主义。幼儿的泛灵论是指幼儿将一切物体都赋予生命的色彩。例如,幼儿认为在采摘植物时植物会受到伤害,植物也会感到疼痛。在以下的一段皮亚杰和一位前概念阶段的幼儿的对话中,可以看到幼儿明显的赋予太阳以生命的色彩。


皮亚杰:太阳会动吗?
幼儿:会动,你走它也走,你转它也转。太阳是不是也跟过你?
皮亚杰:它为什么会动呢?
幼儿:因为人走动的时候它也走。
皮亚杰:它为什么要走呢?
幼儿:听我们在说什么。
皮亚杰:太阳活着吗?
幼儿:当然了,要不然它不会跟着我们,也不会发光。

自我中心主义的幼儿完全以自己的身体和动作为中心,从自己的立场和观点去认识事物,不能认识到自己的思想可能与别人的思想不同,因而不能从客观的、他人的立场去认识事物。

皮亚杰证明幼儿自我中心主义倾向的著名实验是“三山实验”。在三山实验(如图)中,把大小不同的三座山的模型放在桌子中央,四周各放一把椅子。幼儿被带着围绕三座山的模型散步,使幼儿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这三座山的模型。散步之后,让幼儿坐在其中的一把椅子上,将三个玩具娃娃放在其他椅子上,然后问幼儿放在其他位置上的玩具娃娃看到的是什么。

实验结果显示,不到4岁的幼儿根本不懂得问题的意思。4~6岁的幼儿不能区分他们自己和娃娃所看到的景色,不管观察者看到了什么景色,他们总是选择他们自己所看到的景色。能够区别不同观点的第一个信号出现在大约6岁时,这时幼儿表现出他们知道了区别所在,但是却不能指出来。在8~9岁,他们能够理解他们自己与娃娃的观测点之间的某些联系。在这个经典的范例中,8岁以下的幼儿被认为是自我中心者。因为他们是基于自己的立场,不能想象出他们自己以外的任何立场。不过,最近的一些研究认为皮亚杰的任务对于幼儿来说是困难的,可能皮亚杰低估了幼儿的能力(Donaldson,1978;Siegal,1997)。




(图:守恒实验)

3. 抽象思维的萌芽

抽象思维是指利用抽象的概念或词,根据事物本身的逻辑关系解决问题的思维。在幼儿末期即幼儿6~8岁这一时期,幼儿开始出现抽象思维的萌芽。

第一,幼儿开始获得可逆性思维。例如,幼儿开始认识到如果在一堆珠子中减去几个,然后增加相同数目的珠子,这堆珠子的总数将保持不变。

第二,幼儿的思维开始能够去自我中心化。所谓去中心化是指幼儿认识到他人的观点可能与自己的有所不同,幼儿能站在他人的立场和角度考虑问题。例如,幼儿开始能够解决“三山问题”。

第三,幼儿开始能够同时将注意集中于某一物体的几个属性,并开始认识到这些属性之间的关系。例如,幼儿开始认识到一个物体可以有重量和大小等几个属性,并且认识到这些属性是可分离的。

第四,幼儿开始使用逻辑原则。幼儿获得的重要逻辑原则是不变性原则,即一个客体的基本属性不变。另一个原则是等价原则,即如果A的某种属性等于B,B等于C,则A必然等于C。

❸ 心理学中去个性化现象和责任分散

群体行为中很容易见到。社会心理学中讲的最多。

❹ 如何用心理学去解释坚持

是想证明自己的一种途径,证明自己是对的。

❺ 去中心化,请问是什么意思

直译:去中心化就是不要中心,

引申义:随着主体对客体的相互作用的深入和认知机能的不断平衡、认知结构的不断完善,个体能从自我中心状态中解除出来,皮亚杰称之为去中心化。

节点之间彼此可... 这种开放式、扁平化、平等性的系统现象或结构,我们称之为去中心化。

❻ 为什么很多人去考心理学研究生

首先,对心理学要感兴趣。一个本身都觉得心理学不靠谱的人是学不好心理学的。再者,要有洞察力,比如和容易看出别人的心理变化,善于发现细微的表情。如果只是用来开导自己,可以当做兴趣。觉得自己容易和人打交道,并且能开导别人,那就可以以此为专业。
如果只是喜欢一些微表情之类的,建议还是当做兴趣吧。心理学学的不止这些,你可能会感到枯燥。你要靠这生活,不是简简单单的兴趣就可以的。要是特别喜欢,学习理论是就不会枯燥了。

❼ 到哪里去学心理学比较好

在我国的高等院校中,北京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的心理学专业都比较好,还有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的心理学专业,也有一定的专业实力。心理学专业,近年来就业非常好,发展前景广阔,考生可以到公,检,法,司相关部门从事心理矫正,心理疏导等工作;也可以到医院的相关科室从事心理诊疗工作,还可以到相关的培训机构,个体心理诊所工作,也可以考取国家公务员或者参加事业单位的考试,到国家行政机关工作,还可以,到相关的融媒体的相关心理学的栏目,从事编导,记者,节目制作等工作。

咨询更多高考问题,请关注有着40余年丰富高考志愿填报经验且无一例考生滑档的金牌高考志愿填报专家,或者关注陕西省目前为正规注册的,经国家有关行政机关审批的专业权威机构一一西安市户县金牌高考志愿填报咨询服务中心(网络可以查询,辨别一切真伪)。

现将我国高等院校中,心理学专业实力比较强大的院校推荐如下;

北京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华南师范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西南大学,
天津师范大学,
南京师范大学,
浙江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
陕西师范大学,
首都师范大学,
辽宁师范大学,
上海师范大学,
山东师范大学,
空军军医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
浙江师范大学,
江西师范大学,
中南大学,
湖南师范大学,

❽ “去中心化”是什么意思

直译:去中心化就是不要中心,

引申义:随着主体对客体的相互作用的深入和认知机能的不断平衡、认知结构的不断完善,个体能从自我中心状态中解除出来,皮亚杰称之为去中心化。

节点之间彼此可... 这种开放式、扁平化、平等性的系统现象或结构,我们称之为去中心化。

❾ 去中心化是什么意思

去中心化(英语:decentralization)是互联网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社会关系形态和内容产生形态,是相对于“中心化”而言的新型网络内容生产过程。

去中心化,不是不要中心,而是由节点来自由选择中心、自由决定中心。简单地说,中心化的意思,是中心决定节点。节点必须依赖中心,节点离开了中心就无法生存。在去中心化系统中,任何人都是一个节点,任何人也都可以成为一个中心。任何中心都不是永久的,而是阶段性的,任何中心对节点都不具有强制性。

(9)心理学的去中心化扩展阅读:

内容

从互联网发展的层面来看,去中心化是互联网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社会化关系形态和内容产生形态,是相对于“中心化”而言的新型网络内容生产过程。

相对于早期的互联网(Web 1.0)时代,今天的网络(Web 2.0)内容不再是由专业网站或特定人群所产生,而是由全体网民共同参与、权级平等的共同创造的结果。任何人,都可以在网络上表达自己的观点或创造原创的内容,共同生产信息。

随着网络服务形态的多元化,去中心化网络模型越来越清晰,也越来越成为可能。Web2.0兴起后,Wikipedia、Flickr、Blogger等网络服务商所提供的服务都是去中心化的,任何参与者,均可提交内容,网民共同进行内容协同创作或贡献。

之后随着更多简单易用的去中心化网络服务的出现,Web2.0的特点越发明显,例如Twitter、Facebook等更加适合普通网民的服务的诞生,使得为互联网生产或贡献内容更加简便、更加多元化,从而提升了网民参与贡献的积极性、降低了生产内容的门槛。最终使得每一个网民均成为了一个微小且独立的信息提供商,使得互联网更加扁平、内容生产更加多元化。

热点内容
比特币核武器运算 发布:2025-08-26 12:41:05 浏览:835
数字货币平台通证 发布:2025-08-26 12:39:43 浏览:234
哪些区块链平台能注册 发布:2025-08-26 12:32:30 浏览:30
世界各国对区块链发展 发布:2025-08-26 12:20:30 浏览:596
宇宙网和神经元 发布:2025-08-26 12:11:50 浏览:290
公羊皮卡trx能不能来到中国 发布:2025-08-26 12:10:23 浏览:884
即将开盘的区块链 发布:2025-08-26 12:06:07 浏览:776
库神冷钱包送50积分 发布:2025-08-26 12:01:40 浏览:992
比特币合约收益计算 发布:2025-08-26 12:00:49 浏览:492
trx训练带怎样练胸肌 发布:2025-08-26 12:00:08 浏览: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