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辊轴的最大轧制力q怎么算
『壹』 (轧机)最大轧制力
我是用12辊轧机的,轧的是普碳钢.要说最大安全轧制力应该是250/250T,在大轧出的钢就是垃圾了.轧制力分为显示轧制力和实际轧制力.在轧制力显示为200/200T的时候,有可能是800T也不一定.轧制速度与轧板材的道次有关.最快不要超过9.5米/秒,太快容易断带以及暴辊.卷取电机1500KM.传动主机用2500KM就好了.
『贰』 轧制工艺参数包括哪些
轧制参数:轧制变形过程,厚度方向的压缩是主导变形。当轧件厚度方向受到轧辊压缩时,将使金属发生沿纵向和横向的流动,但是纵向的延伸变形总是大大超过横向的扩展量,这是因为辊面摩擦力对宽向流动的阻碍总是大于纵向,也就是说,相对纵向而言,横向的宽展总是比较小,轧制时的变形指数主要为:
1)绝对压下量:表示轧制前后轧件厚度绝对的变化量,便于生产操作上直接调整轧辊的辊缝值。
2)加工率:用于记录近似变形程度。
3)宽展:生产现场用于表示宽展的绝对增加值。
生产现场涉及到得最基本的参数就以上几个,其它的比如伸长率,延伸系数等只是为了理论的分析。所以在现场用的最多的就是根据金属塑性变形的体积不变条件计算轧后的长度、加工率等。
『叁』 什么叫轧制力
好像轧制力的种类没有这么分的,轧制力通常分为静态轧制力、动态轧制力、和稳态轧制力几种,最小轧制力随着轧制张力、材料性能、轧制速度、润滑能力、钢带厚度、加工率等因素变化而变化,接触轧制力估计有一定的特定条件,所以无法给出定义
『肆』 轧制力大小靠调整轧辊两端,弯辊力大小的调整也靠调整轧辊两端,怎么区别呢,是不是弯辊力属于轧制力一部
如果你画出任何一根支承辊工作辊的受力分布就可以明白了,另外有个简单的判断方式,轧制力的反作用力受力体是连接压下缸的轧机牌坊,而弯辊力受力体是辊系鞍座或辊颈;轧制力作用于辊系鞍座或者支承辊辊颈,对于辊系来说是外力,而弯辊力是辊系之间的内力,区别就在这里
『伍』 轧制功率与轧制力矩如何计算
轧制力矩:轧制时垂直接触面水平投影的轧制压力与其作用点到轧辊中心线的距离(即力臂)的乘积叫轧制力矩。轧制力矩是驱动轧辊完成轧制过程的力矩。
计算方法:
1.按轧件给轧辊的压力计算 M1=Pa
M1 传动一个轧辊需要的力矩。
P 垂直接触面水平投影轧制压力
a 轧制压力P的作用点到轧辊中心线的距离 (太专业了,我抄不来,要就找我 我扫描过去 呵呵)
。。。。。。。。。。 [email protected]
『陆』 轧机在生产过程中,什么叫压下量
一次轧压下过程中,用工件在轧辊前的厚度减去辊轧后的厚度之差就是压下量。
在制定粗轧压下规程时候需要得到道次最大压下量,保证设备、轧制工艺正常进行。最大压下量是在满足咬入条件下,以轧机许用最大轧制压力计算获得的,同时要根据这个最大压下量来效核轧辊强度、电机能力等限制条件,如果计算得出的最大压下量超出轧辊强度或电机能力,那么就以轧辊许用强度或者电机许用能力来计算轧机的最大压下量。
『柒』 轧机轧制力怎么计算
通常轧机的工作辊直径差异非常小,由于直径250mm的工作辊,偏差在3mm已经是非常大了。但是相对于轧辊直径来说几乎可以忽略,我想对于导致的轧制力增大或者减小可以忽略不计;另外如果工作辊直径本来就很小,比如直径40mm,偏差1mm,那已经是比较大了,但是在实际生产中,轧制力的变化基本不会感觉到。我们在实际生产中,比如弗若林12辊轧机工作辊直径79-85mm,新旧辊子混合使用,换辊时没有人去测量直径,轧制也没有什么特别不同。但是我们不建议使用直径偏差特别大的工作辊轧制,因为会对板型有影响,会对传动有影响,尤其是现代高精度轧机,建议适当减小偏差,尤其是传动辊。被动辊问题不会太大。
『捌』 已知辊子线速度,怎么计算辊轴的扭矩
看输入功率咯,如果已知机器的效率,计算得到机器的输出功率,然后用T=9550*P/n就可以计算到扭矩,T单位Nm,P单位kW,n单位为rpm(知道线速度应该很容易计算得到)。
『玖』 轧机轧制力怎么计算
轧制总压力(简称轧制力),轧制力矩和电机功率这三个力能参数是标志轧钢机负荷的主要参数。在设计新轧钢机时,为了计算零件强度必须知道这些参数。在合理安排工艺,安全使用设备,以及充分发挥设备能力来满足扩大品种和强化轧制过程时,也要正确确定各种具体生产条件下的轧制力,轧制力矩和电机功率。因此,对于设计新轧钢机或在生产中充分发挥轧钢机潜力,精确确定这些参数是十分必要的。
轧制压力的确定方法有三种:实测法,经验公式计算法,理论公式计算法。
轧制压力是由于轧件通过轧辊时产生塑性变形而生产的作用力。
1实测法
在轧钢机上放置专门设计的压力传感器,将轧制力的是信号转换成电信号,通过放大或直接送往记录仪表,将其记录下来,获得轧制力实测数据。这样测量所得的轧制力是作用于轧辊上总压力的垂直分量。
2经验公式法
根据大量实测数据,采用统计方法,归纳成能发硬一些主要影响因素的经验计算公式。
3理论公式法
根据塑性力学原理分析变形区内应力状态于变形规律,首先确定接触弧上单位压力Px的分布规律及大小,求出接触弧上平均压力Pm后,下式即可计算出轧制力。
P=PmF=PmBmL
公式中:
F=轧件于轧辊的接触面积(实际接触弧形状面积的水平投影)
Bm=轧制前后的轧件平均宽度
l=接触弧长度(即变形区长度)
希望回答对您能有所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