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力怎么算
『壹』 怎么计算出扭矩,求详细公式。
有公式,你的问题可能是指分析:
电机功率:P = 1.732×U×I×COSφ
电机转矩:T = 9549×P / N;
力矩电机功率= 9550 *输出功率/扭矩输出转速
= 9550 *输出功率/输出速度
P = T * n/9550
公式推导电机功率,扭矩,转速的关系
功率=力×速度?
P = Fv * V ---公式1
扭矩(T)=扭力(F)*作用半径(R )推出F = T / R ---公式2
线速度(V)=2πR*第二速度(ns)=2πR*每分钟转速(n分)/ 60 =πR* N / 30 ---公式3 2,3公式代入公式1得:
P = Fv * V = T / R *πR* n分钟/ 30 =π/30* T * n个点
----- P =功率单位W,T =力矩(Nm),N =旋转单位转/分钟的速度
如果P单元更换千瓦,那么计算公式如下:
P * 1000 =π/30* T * N 30000 /π* P = T * N 30000/3.1415926 * P = T * N
『贰』 电机扭矩如何计算
该这样计算:
计算公式是 T=9550 * P / n 。
P是电机的额定(输出)功率单位是千瓦(KW)
分母是额定转速n 单位是转每分 (r/min)
P和n可从 电机铭牌中直接查到。因为P n都是电机的额定值,故T就是电机的额定转矩了。
电机的“扭矩”,单位是 N·m(牛米)
拓展资料:
电机输出的扭矩与电动机的转速和功率有关。
P=T*ω(功率=扭矩*角速度)
T=9.55P/n 此公式为工程上常用的:扭矩;功率;转速三者关系的计算公式。
式中:T--扭矩(单位:N.M) 9.55-把它当作一常数吧(不必追究其来源) P--电机的功率(单位:KW)
n--输出的转速(单位:转/分)
常数9.55的来历:T完成的功也就是电动机输出的功。
T=FR①
P=FV②
V=2πR*n/60③
把③带入②得
P=nπRF/30④
公式①÷④(扭矩除以功率得到什么?)
把公式④转换一下 F=30P/nπR ⑤
把公式⑤代入公式①中可以得到T=30P/nπ=9.55P/n (图中应该扭矩单位N.M )
所以T=9.55P/n
其中: r为机轴的半径
F为机轴对负载的力
2πr*F机轴转动一周所做的功
T=r*F
电机扭矩即电动机的输出扭矩,又称电机转矩,和电机的输出功率有关,常用单位是N*m(牛*米),
其它还包括:mN*m(毫牛*米)、KN*m(千牛*米)、Oz*In(盎司*英寸)、kg*cm(公斤*厘米)、Gr*cm(克*厘米)、Lb*Ft(磅*英尺)、Lb*In(磅*英寸)、Oz*Ft(盎司*英尺)
100 Oz*In = 0.706 N*m
1Lb=0.4536kg
1Ft=0.3048m
1Ft=12In
1Lb*Ft=0.13826kg*m
1Lb*In=0.1129N*m
参考资料:网络-电机扭矩计算
『叁』 怎样算一台电机的扭力啊
专业主语应该叫 电机的“扭矩”,单位是 N·m(牛米)
计算公式是 T=9549 * P / n 。
P是电机的额定输入功率单位是千瓦(KW)
分母 是额定转速 n 单位是转每分 (r/min)
P和 n可从 电机铭牌中直接查到
『肆』 扭矩和力的关系怎么计算
扭矩是使物体发生转动的一种特殊的力矩。发动机的扭矩就是指发动机从曲轴端输出的力矩。在功率固定的条件下它与发动机转速成反比关系,转速越快扭矩越小,反之越大,它反映了汽车在一定范围内的负载能力。外部的扭矩叫转矩或者叫外力偶矩,内部的叫内力偶矩或者叫扭矩。
扭矩也称为转矩,在物理学中就是特殊的力矩,等于力和力臂的乘积,国际单位是牛米N·m
『伍』 怎么计算扭矩
大多是不行!!!
如果是非伺服电机的情况,应该是这样算的
T=9550×P1×η/n2
其中P1为输入功率(单位KW)(你现在的电机功率0.75KW)
η为传动机构总效率(你现在的40%,好像蜗轮蜗杆传动的效率一般为:0.9,除非ZN型才为0.5-0.8)
n2为减速后的速度(单位r/min)(你现在的涡轮转速n2=n1/i=1000/200=5r/min)
好了自己算一下就知道答案了,建议你多看看机械设计手册相关的书籍,几乎每本机械设计手册里面都有相关甚至基本相同的详细介绍!!!
『陆』 怎么计算扭力
转矩(扭力)=功率(KW)/转速*9550=7NM左右
因为你是通过电机只有一个,所以功率不变,经过变速齿轮后转速变为原来的1/10,那么你的转矩也得为原来的1/10才对,大概在0.7NM左右了,
个人意见,小学文凭,若有帮助,还请谢谢!
『柒』 请问扭矩怎么算
扭矩计算方法
将扭矩除以车轮半径即可由引擎马力-扭力输出曲线图可发现,在每一个转速下都有一个相对的扭矩数值,这些数值要如何转换成实际推动汽车的力量呢?答案很简单,就是除以一个长度,便可获得力的数据。举例而言,一部1.6升的引擎大约可发挥15.0kg·m的最大扭力,此时若直接连上185/60R14尺寸的轮胎,半径约为41公分,则经由车轮所发挥的推进力量为15/0.41=36.6kg的力量(事实上千克并不是力量的单位,而是质量的单位,须乘以重力加速度9.8m/s²才是力的标准单位是牛顿)。
36kg的力量怎么推动一吨的车重呢?而且动辄数千转的引擎转速更不可能恰好成为轮胎转速,利用不同大小的齿轮相连搭配,可以将旋转的速度降低,同时将扭矩放大。由于齿轮的圆周比就是半径比,因此从小齿轮传递动力至大齿轮时,转动的速度降低的比率以及扭矩放大的倍数,都恰好等于两齿轮的齿数比例,这个比例就是所谓的齿轮比。
举例说明
以小齿轮带动大齿轮,假设小齿轮的齿数为15齿,大齿轮的齿数为45齿。
当小齿轮以3000rpm的转速旋转,而扭矩为20kgm时,传递至大齿轮的转速便降低为1/3,变成1000rpm;但是扭矩反而放大三倍,成为60kgm。这就是引擎扭矩经由变速箱可降低转速并放大扭矩的基本原理。
在汽车上,引擎输出至轮胎为止共经过两次扭矩的放大,第一次由变速箱的档位作用而产生,第二次则导因于最终齿轮比(或称最终传动比)。扭矩的总放大倍率就是变速箱齿比与最终齿轮比的相乘倍数。举例来说,手排六代喜美的一档齿轮比为3.250,最终齿轮比为4.058,而引擎的最大扭矩为14.6kgm/5500rpm,于是我们可以算出第一档的最大扭矩经过放大后为14.6×3.250×4.058=192.55kgm,比原引擎放大了13倍。此时再除以轮胎半径约0.41m,即可获得推力约为470kg。然而上述的数值并不是实际的推力,毕竟机械传输的过程中必定有磨耗损失,因此必须将机械效率的因素考虑在内。
若论及机械效率,每经过一个齿轮传输,都会产生一次动力损耗,手动变速箱的机械效率约在95%左右,自动变速箱较惨,约剩88%左右,而传动轴的万向节效率约为98%。整体而言,汽车的驱动力可由下列公式计算:扭矩×变速箱齿比×主减速器速比×机械效率/轮胎半径
公式计算
公式
驱动力=扭矩×变速箱齿比×主减速器速比×机械效率÷轮胎半径(单位:米)
计算
为什么引擎的功率能由扭矩计算出来?
功率P=功W÷时间t功W=力F×距离s所以,P=F×s/t=F×速度v
这里的v是线速度,而在引擎里,曲轴的线速度=曲轴的角速度ω×曲轴半径r,代入上式得:功率P=力F×半径r×角速度ω;而力F×半径r=扭矩
得出:功率P=扭矩×角速度ω所以引擎的功率能从扭矩和转速中算出来
角速度的单位是弧度/秒,在弧度制中一个π代表180度
定义:φ-------截面间相对转角;
γ-------切应变;
τ--------切应力;
T----------扭矩;
r-----------半径;
l-----------材料长度。
扭矩是使物体发生转动的一种特殊的力矩。发动机的扭矩就是指发动机从曲轴端输出的力矩。在功率固定的条件下它与发动机转速成反比关系,转速越快扭矩越小,反之越大,它反映了汽车在一定范围内的负载能力。外部的扭矩叫转矩或者叫外力偶矩,内部的叫内力偶矩或者叫扭矩。
扭矩(Torque,也称为转矩)在物理学中就是特殊的力矩,等于力和力臂的乘积,国际单位是牛米Nm,此外还可以看见kgm、lb-ft这样的扭矩单位,由于G=mg,当g=9.8的时候,1kg的重力为9.8N,所以1kgm=9.8Nm,而磅尺lb-ft则是英制的扭矩单位,1lb=0.4536kg;1ft=0.3048m,可以算出1lb-ft=0.13826kgm。在人们日常表达里,扭矩常常被称为扭力(在物理学中这是2个不同的概念)。例如:8代Civic 1.8的扭矩为173.5Nm@4300rpm,表示引擎在4300转/分时的输出扭矩为173.5Nm,那173.5N的力量怎么能使1吨多的汽车跑起来呢?其实引擎发出的扭矩要经过放大(代价就是同时将转速降低)这就要靠变速箱、终传和轮胎了。引擎释放出的扭力先经过变速箱作“可调”的扭矩放大再传到终传(尾牙)里作进一步的放大(同时转速进一步降低),最后通过轮胎将驱动力释放出来。如某车的1挡齿比(齿轮的齿数比,本质就是齿轮的半径比)是3,尾牙为4,轮胎半径为0.3米,原扭矩是200Nm的话,最后在轮轴的扭矩就变成200×3×4=2400Nm,再除以轮胎半径0.3米后,轮胎与地面摩擦的部分就有2400Nm/0.3m=8000N,即800公斤力的驱动力,这就足以驱动汽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