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算力简介 » 去中心化媒介的意思

去中心化媒介的意思

发布时间: 2021-04-19 04:14:57

㈠ 怎么看待传奇今生等社交电商去中心化的模式

社交电商是依赖电子商务衍生而来的一种全新的销售模式。它依靠于人际关系网络,以社交媒介作为传播途径,通过社交互动手段来促成商品交易。相较于传统电商平台,社交电商的服务更全面,经营成本更低,再加上分享式的消费模式,更容易得到消费者的信赖,而社交电商之所以可以成为市场上的黑马,和它的去中心化经营模式是分不开的。电商的本质都是零售,那零售就势必需要人、货、场这三个维度的去维持,社交电商的去中心化就可以让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从原来的有目的消费,转向即兴消费和被动消费。传奇今生等社交电商采用去中心化的模式,刚好符合当下人们购物追求个性化、标签化的诉求,既让商品质量得到了保障,也降低了运营等一系列成本。

㈡ 什么是新媒体

新媒体,重点在于“新”,同时,这也是一个时代,人人都可以是生产者,人人也都是传播者。
先说传统媒体,一般来说以报纸、杂志、电视、电台为代表。这个时代,一般生产内容的都是编辑、作家、记者等等专业人士,我们普通大众只能是被动接受他们给我们的信息,很难产生双向的互动,话语权基本上都被牢牢地把控在他们手里。
到了新媒体时代,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去中心化”,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内容的传播者。我们可以借助微博、朋友圈、知乎、豆瓣等传递自己的观点和思想,如果你觉得好,还可以给作者点赞或者评论,顺便转发分享给其他人。作者和读者之间的界限开始模糊。
自媒体,其实就是一种“去中心化”的传播形式。

㈢ 网络与新媒体是去中心化还是再中心化

网络属于新媒体。确定的。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传统媒体是指
纸媒,广播,电视等大众媒体。所以网络当然是新媒体了。

㈣ 新媒体到底是什么

我们在理解什么是新媒体的时候,一般要从时间,技术,社会这三个角度来“新媒体”:

  • 时间:时间上更近的可以被称为较「新」的媒体。网络相对于电视是新媒体,电视相对于报纸是新媒体;

  • 技术:价格更低廉,传播更广泛,应用更普遍的革新技术的媒体都可以被认为是新媒体;

  • 社会:新媒体之所以新,最重要的是社会作用的革新。也就是你们可能会常常听说的「去中心化」。人人都可以是生产者,人人也都是传播者。

㈤ 自媒体什么意思什么叫去中心化

也就是说每个人都是可以发表这样的文章,作为这样的媒体出现,应该是可以的可信的

㈥ 平面媒体是指什么呀

通常把报纸、杂志等传统媒体称为“平面媒体”。这里的“平面”是广告界借用了美术构图中的“平面”概念,因为报纸、杂志上的广告都是平面广告。 以纸张为载体发布新闻或者资讯的媒体,比如报纸、杂志等等,正面临着来自网络媒体的强大挑战。 目录 [隐藏] 1 概述 2 发展趋势 3 相关词条 4 参考资料 平面媒体-概述 平面媒体上个世纪以来,随着艺术杂志的逐渐增多,艺术媒体的样式也更趋多元化。网络媒体是平面媒体面临挑战的第一大要素,但并不是全部。 传统专业媒体是一个复合概念,一方面,它限定了媒体的表现形式,即传统的纸质媒体;另一方面,它限定了媒体的学术定位,以区别于一般意义上的公共媒体或大众媒体。网络媒体逐渐兴起以后,更是对于艺术传播产生了颠覆性的影响。一方面,网络平台以其公共性、及时性、互动性的特点为艺术传播提供了更快捷的平台,从理论上讲,这个平台无论是信息量、传播范围还是受众群体都是传统媒体所无法比拟的。另一方面,网络平台、尤其是基于web2.0技术为基础,以博客为代表的网络交互平台更是将后现代的边缘化、去中心化色彩展现的淋漓尽致,伴随着丹·吉尔默提出的“我们即媒体”的口号日益成为现实,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个人时代逐渐展开,而信息传播的途径也由过去的自上而下的“广播”发展成为互相传递式的“互播”。一方面削弱了传统媒体在话语权上的天然优势(媒体未来学家曾经预言,到2020年,超过50%的新闻将由公众提供),动摇了传统媒体,甚至包括采用传统传播方式的网络媒体(如艺术门户网站)的哲学根基,另一方面也更新了我们的接受经验,进一步加强了艺术批评的可能的价值分离,将其带入既更加自由同时更缺乏约束的境地。对于传统媒体而言,他们一方面不得不面对网络媒体带来的从传播方式到范围的全方位挑战,另一方面又不得不参与这一传播过程,甚至利用传统媒体的公信力与体制优势来为网络媒体的信息提供事后追认,从而尝试开创一个网络与传统共存的新局面。平面媒体语音互动增值平台是一种提供于平面媒体的增值服务,它能提供独有的语音互动服务。手机、座机、小灵通用户只需拨打特定号码,就可获得所需信息参与平面媒体互动,例如:名人在线采访、评论、留言、调查、统计、在线投票等等。

㈦ 第一、二、三、四媒体分别指什么

以纸质为媒介的报刊为第一媒体,以电波为媒介的广播是第二媒体,以图像为媒介的电视是第三媒体,而以比特(字节)为媒介的电子媒体如网络媒体是第四媒。

第一媒体报刊等纸质媒体

在我国1200多年前的唐初,便有最早的官报《邸报》,据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报纸。1622年,英国最早的报纸《伦敦周报》开始发行。美国独立前便有了第一家报纸《波士顿新闻通讯》,到1820年时,美国已拥有报纸532家。每次广播、电视、网络的出现,都曾有人预言纸质媒体将死,但事实证明,这种空间性的媒体仍有不小的生存空间。

第二媒体广播

1844年美国工程师塞缪尔·莫尔斯发明了电报,次年即用来传递新闻。1906年世界上第一座广播电台在美国建立,开始播音。1922年美国创建了第一座商业无线电台,1924年美国人埃尔创建了第一个无线电联播网,每年,收听奥斯卡颁奖典典礼便成了全美国人民的盛事。我国于1922年开始创办电台。

广播的本质为以通信技术为主要运用方式,通过电子调频,使人们在比较方便合适的时间和地点能收听到传媒信息。其传播模式为以广播员为中心,以电子调频技术为手段,向外界灌输式地传播信息;收听者则只能统一地、单向地、被动地接受这种灌输。

第三媒体电视

电视兼有报纸、广播和电影的视听功能。世界上最早的电视台于1929年在英国试播,1936年正式建成开播。电视的大规模商业化是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事。1953年第25届奥斯卡颁奖典礼实现第一次电视转播,美国大众终于接受了电视这种更丰富的表现方式。我国于1958年建成第一座电视台,1973年开始试播彩色电视。

和广播一样,电视也是单向传播的,并且由于高门槛,是媒体垄断时代的产物。

第四媒体 网络

第一、二、三媒体是单向的信息交流,而从第四媒体开始出现了双向的信息流。

互联网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商业化运作后,在全球得到迅速发展和空前普及。2005年全球互联网用户数量将达到10亿。随着网络在中国的发展,1997年后很快被约定俗成为“第四媒体”(thefourthmedium,即报刊、广播、电视之后新兴的媒体)。互联网融合了媒体传播和通信(包括即时通信),也融合了大众传播、分众传播、组织传播、个众传播等几乎所有的介质传播形态。

网络作为一种新兴媒体,它还具有媒体传播的新特性:网络媒体新闻和信息传播具有信息海量、形态多样、迅速及时、全球传播、易于复制、便于检索、超文本链接、自由、交互、易逝性、易改性等特点。同时,网络技术的发展为网络传播所能达到的境界不断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一般认为,互联网的出现,使文化传播呈现了一个由“中心化”到“去中心化”的态势,这正是后现代的典型特征。

㈧ 媒介素养的内容

第一,了解基础的媒介知识以及如何使用媒介;
第二,学习判断媒介信息的意义和价值;
第三,学习创造和传播信息的知识和技巧;
第四,了解如何使用大众传媒发展自己。”媒介素养不仅包括接受媒介产品的能力,而且包括用独立的批判的眼光看传播媒介的内容和建设性地利用媒介的能力;媒介素养不仅是使用媒介的需要,还应该是一个现代社会公民素质的一部分。也有学者指出,“媒介素养就是指人们正确地判断和估价媒介信息的意义和作用,有效地创造和传播信息的素养。”
“第二媒介时代”的概念是由美国媒介文化研究学者马克.波斯特首先提出的。他认为“在电影、广播和电视中,为数不多的制作者将信息传送给为数甚众的消费者,播放模式有严格的限制,但随着信息高速公路的先期介入以及卫星技术与电视、电脑和电话的结合,一种替代模式将很有可能促成一种集制作者、销售者、消费者于一体的系统的产生,大众媒介的第二个时代正跃入视野。”第二媒介的本质特征就是双向沟通和去中心化。以网络为例,互联网“博客”“播客”的开通为公众发布信息提供了平台,每一个公民既是受众,也可能是传者,现代社会的每一个个体成员都是媒介公民。近几年,各种虚假新闻,搞笑文字,恶搞图片在网络上愈演愈烈,许多专家学者提出了规范网络行为的新要求,政府发布了相关法律政策,然而对公众自身内在媒介素养的提高是关键。

㈨ 论述题   1.论述网络媒体时代受众从“去中心化”到“再中心化”的原因

您好,你的问题,我之前好像也遇到过,以下是我原来的解决思路和方法,希望能帮助到你,若有错误,还望见谅!千万不要在非法平台上进行任何交易,非法平台上的风险太大了,一旦跑路会让你血本无归。非常感谢您的耐心观看,如有帮助请采纳,祝生活愉快!谢谢!

㈩ 如何理解媒介"去中心化"的理论

“媒介中心”论与“社会中心”论的激辨 媒介理论的一个特征,就是各种观点的广泛歧义性.在媒介与社会的关系上,争论的一个焦点即为“媒介中心”(Media-centric)与“社会中心” (Social-centric)的理论激辩.两种理论的分歧基于不同的立足点,从不同的分析模式出发,强调自身的“宰制性”.其一,“媒介中心”的观 点,偏重于媒介本身的活动领域,认为大众媒介受到传播科技发展不可抗拒的驱动力影响,已经形成超越于社会运动规律的自主力量,大众传播具有自身的运作方式 和逻辑,突出强调了媒介的自主性和影响力;“社会中心”的观点则将大众媒介视为政治、经济力量的反映,认为媒介正像它的本意一样,只是资讯传播的载体,因 此,媒介理论只不过是更宏大的社会理论的特殊应用而已.其二,“媒介中心”理论认为,大众媒介具有“涵化”和“培育”社会的能力,并且将大众媒介视为社会 变迁的主要策动者;“社会中心”理论则认为媒介始终处于社会力影响的范畴内,它隶属于社会,并对社会负有特殊责任.①不难看出,由于立足点不同,理论之间 的分歧不可调和.

热点内容
1千万shib 发布:2025-07-13 15:57:43 浏览:943
买区块链应该上哪个网站 发布:2025-07-13 15:41:34 浏览:493
2019年比特币以太坊会反弹吗 发布:2025-07-13 15:33:13 浏览:76
以太坊经典货币 发布:2025-07-13 15:10:30 浏览:993
公司发工资比特币 发布:2025-07-13 15:10:25 浏览:446
BTC交易确认多久 发布:2025-07-13 15:06:49 浏览:216
为什么元宇宙要在区块链上运行 发布:2025-07-13 15:06:08 浏览:138
美国关闭比特币吗 发布:2025-07-13 14:52:19 浏览:905
以太坊签名过程 发布:2025-07-13 14:42:21 浏览:686
最新一个比特币值多少人民币 发布:2025-07-13 14:40:01 浏览:3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