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中心化社交媒体应用
⑴ 社交电商是什么具体有哪些模式
简单地说,就是在互联网上,通过社交关系进行电子商务活动。
社交电商的本质是零售
社交电商既属于电商,又是一个全新的物种,以往传统的游戏规则不再适用了。社交电商将商品、信息和用户三者真正连接起来,让电商销售终端无处不在,连通消费者生活的所有角落。
从运营维度上可分为:
A.100%自营型社交零售平台。
B.开放型社交零售平台(纯第三方入驻货源)。
C.混合型社交零售平台(既有自营,又有第三方入驻货源)。
从货品维度分为:
A.跨境商品社交零售平台。
B.综合商品社交零售平台(跨境+国产)。
C.国产商品社交零售平台。
社交零售并非中心化的零售平台型生意,而是去中心化的零售渠道生意。
跟传统线下实体零售一样,社交零售的基本盈利点仍然是商品的渠道分销利润。只不过线下是实体店面作为渠道载体,而社交零售是以个体自然人作为渠道载体,而且用互联网技术升级了渠道运营系统,提升了渠道运营效率。
所以,从这个层面上来讲,它是一种非常先进的商业模式。
⑵ 如何理解电商中的中心化和去中心化
摘自:YiShop电商系统
眼下中国最好的电商都是“中心化”模式。所谓中心化模式就是一个电商平台集中了所有商家和眼球/流量,成为消费者购物的第一入口。消费者通过这个入口找商品,平台通过这个入口做利益分配,雁过拔毛。
去中心化,这个概念在这两年炒的沸沸腾腾,高潮出现在去年十二月张小龙详细阐述微信公众平台的八大观点,其中一点是说“微信要打造一个真正的去中心化系统,不会提供一个中心化的流量入口来给所有的公众平台方、第三方”。
⑶ 社会化媒体营销具有哪些特点
社会化媒体营销的特点就是:
1、炒话题,制造事件,这样就可以造成较大的关注效应,提高知名度;
2、借势,追热点,四两拨千斤;
3、因为信息传递的源头发生了变化,信息的质量及真伪都良莠不齐。所以,内容为王的概念被了出来。用内容去获取关注及持久地品牌互动。
社会化媒体营销就是利用社会化网络、在线社区、博客、网络或者其他互联网协作平台和媒体来传播和发布资讯,从而形成的营销、销售、公共关系处理和客户关系服务维护及开拓的一种方式。一般社会化媒体营销工具包括论坛、微博、微信、博客、SNS社区、图片和视频通过自媒体平台或者组织媒体平台进行发布和传播。
(3)去中心化社交媒体应用扩展阅读
优势
第一,准定向目标客户。
社交网络掌握了用户大量的信息,抛开侵犯用户隐私的内容不讲,仅仅是用户公开的数据中,就有大量极具价值的信息。不只是是年龄、工作等一些表层的东西,通过对用户发布和分享内容的分析,可以有效的判断出用户的喜好、消费习惯及购买能力等信息。
第二,社会化媒体的互动特性可以拉近企业跟用户的距离。
互动性曾经是网络媒体相较传统媒体的一个明显优势,但是直到社会化媒体的崛起,我们才真正体验到互动带来的巨大魔力。在传统媒体投放的广告根本无法看到用户的反馈,而在网络上的官方或者博客上的反馈也是单向或者不即时的,互动的持续性差。
⑷ GAP如何应用社交媒体
在新兴巿场更如攻城占地,单是中国巿场,短短三年时间内已经开了五十家分店,成绩有目共睹。到底它做对了什么,令顾客重新拥抱这个品牌,又可以在众多竞争对手(ZARA, H&M等)中脱颖而出,交出这么亮丽的业绩? Gap Inc.的多品牌发展模式 总结各项报导,在Chief Executive, Glenn Murphy的管理下,GAP做了几个重要的决定。 在纽约设立全球创意中心(global creative center),重新整合产品设计、巿场推广和顾客体验,在产品未设计出来前已经充分考虑如何营销以及消费者在各touch points的体验。 重新肯定GAP作为美国精神的核心价值。CMO, Seth Farbman初上场时打造的”1969: L.A. and Beyond”活动,以牛仔(Denim)系列的创作重温了GAP 1969年时的人、事和设计理念等,深化本土和美国梦的价值观。对于GAP在新兴市场的扩张,“美国梦”和“美国精神”更加被强调又强调,是品牌 differentiate其他竞争者的一大板斧,更是GAP在新兴市场可以快速发展的其中一个重要因素。 重新拥抱时装潮流。潮流并不单由品牌创造,GAP的活动整合时尚潮流的群体、影响以及利用社交媒体将消费者变成内容创造者,为品牌打造口碑,深化“GAP=时尚”的形象。 重组生产链,将产品设计到上架的时间缩短1/3,快速响应“顾客”口味的变化以及减低库存的压力。 多品牌管理,由平民品牌(Old Navy)到奢侈品牌(Intermix),发挥各品牌在各自市场的优势,再配合不同的商业模式(例如outlet/franchises等 ),在不同市场攻城略地。 重视顾客体验,尤其用户在实体店和网购的交互体验。目前网上销售占了GAP整体销售额的14%,趋势已形成。GAP投资了不少在促进后台信息的透明化、网购信息的呈现以及改善物流作业和信息交流。他们相信用户在实体店和网购的交互体验得到改善,有助网上销售,也有助实体店改善库存积压的问题,达到货如轮转的目的。 三方面重新凝聚顾客:Social + Digital + Consumer Experience 在营销方面,GAP又是如何重新拥抱时装潮流呢?对面日渐老化的品牌和主要消费群(GAP的平均顾客年龄是39岁),它又如何使得消费者重新接受GAP的呢?另外,面对青年一代的消费群(millennials),GAP又是如何和他们沟通和互动,甚至促进他们消费的呢? 作为GAP的 Global Lead, 负责与消费者之间的互动策略与媒体创新,Tricia Nichols在一个论坛上谈到GAP如何促使母亲们和品牌(GAP Kids和 Baby Gap)互动,协助传达品牌信息时,透露了一些做法。另外,GAP的CMO, Seth Farbman也在不同的场合,总结过一些经验。再加上负责数字和社交媒体的全球指导Rachel Tipograph的分享和其他的媒体报导,我总结出“Social (社交)+ Digital(数字) + Consumer Experience(消费者体验)”这简单而有效的策略,并分析和整理出以下几招: 1. 回归品牌创立时的价值,重燃顾客热情 GAP的平均顾客年龄是39岁;虽然品牌老化、顾客也成为中年的消费者了,但他们的购买力没有消失,只是需要再次激发他们的消费热情而已。GAP通过一系列的活动重温GAP当时创立的人、事和设计理念等,深化主消费群和品牌的情感,例如Seth Farbman一上场时推出的”1969: L.A. and Beyond”活动,就重温了当时创立牛仔服饰潮流的人和事,非常触动人心。另外,他们还专门找人到位于洛杉矶Denim工作室的设计师和采购员,访问他们,拍摄他们的工作情况和感受,将员工放在这次活动的中心,甚至在GAP的店中也放有设计师的相片以他们的感言。一如Farbman在访问中所言,社交媒体改变了企业和顾客沟通的方式,由单向走向双方,而且要“Less Corporate”,要“Real、True和Authentic”,以这次”1969: L.A. and Beyond”活动为例,完全突破以往GAP的做法,开始实验这种开放性的互动和宣传。另外一方面,GAP不定时重推当年引领潮流的产品,例如卡奇其系列(khakis)等,强化行业领导形象之余,也重燃主要顾客群的购买热情。 2. 引导优秀的内容创作者为GAP创造口碑,以“真实”吸引消费者 GAP善于通过网上平台鼓励和引导优秀的内容创作者自发的为GAP创造内容。在放大online buzz和经营口碑方面,执行的出常出色。 案例:“Be Bright”,传递正面的价值 去年“Be Bright”为主题的大型活动, GAP通过“Styld.by”企划案和六个与时装和时尚生活为主体的网站包括Refinery29、WhoWhatWear、FabSugar、 Lookbook、Rue 和MOG合作,鼓励在它们的博客以自己的时尚观点为GAP的产品例如Always Skinny Cropped Jean、Broken-in Straight Khakis等建议时尚配搭。以Refinery29为例,就邀请了四位博客参与“GAP Styld.by”的创作。由于这些平台拥有众多对时尚有兴趣或有心得的用户,加上流浏量强劲,参与者又有不少粉丝,GAP的online buzz一下子增强了许多,也成功带动网上销售。 Pinterest 上的 Styld.by 板 为甚么选这几家网站合作呢?先让我们来看看Refinery29的介绍,就可以比较容易了解。Refinery29是提供城市导读服务,最初以介绍在家具、音乐、时尚和设计领域的优质但冷门的品牌为主,吸引了不少对时尚有相当品味的用户,之后慢慢发展,如今已经成为一家每月独立访问550万次(公司内部数据)的公司,每月1,000万访客,月度8,000到9,000万次页面浏览,而且使用者高度集中(Demographic concentration),用户的轮廓清楚(以28-34岁的女性为主,占了近85%),GAP和它合作显然可以影响到这些目标群众,达到创造口碑的目标! Refinery29 PS: Demographic concentration 是PandoDaily 作者Bryan Goldberg 提出的一个观察网站的指标,建议估算一个网站的投资价值时除了要看网站流量,也要了解用户demographic profile的集中度,并不是流量越多越好。 3. 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令内容创作者创造更有爆炸力的原创内容 “Be Bright”Campaign借助平台的力量,利用Blogger(内容创作者)创造口碑,结果非常成功。如何鼓励Blogger创造出更具爆炸力的内容?如何引导内容创作者的创作方向?甚至鼓励一般人们成为内容创作者?GAP和Diane von Furstenberg (DVF)品牌的第二波合作系列做了这个尝试。 案例: DVF×GAP :人人都可以做摄影师 DVF×GAP :人人都可以做摄影师 借着上一次合作的成功,DVF和GAP于今年四月份再次合作,推出新的GapKids 和babyGap系列。这次他们找来为拍照App提供SDK的Aviary,为这个系列开发一个名叫“DVF×GAP“的mobile editing suite,里面包括相框、滤镜、贴纸各种和这系列服装配合的玩意。为什么找Aviary合作?因为原来很多受欢迎的拍照Apps(例如Muzy、Tango, PicStitch等)都是用Aviary的SDK来开发的,借力它可以让一众用户直接使用「DVF×GAP」,不需要另外学习或下载另一套新的拍照App。此外,只需一点宣传,就可以让购买了GapKids× DVF等系列的父母,拿起手机、下载DVF×GAP,帮他们的子女拍摄沙龙并分享给朋友们(一般这些拍照App都有社交媒体分享功能)。这招非常高明,找Aviary而不是找拍照App,通过它可以以一个格式供所有Apps使用,省下不少开发成本。另外,不用吹灰之力,将购买GapKids x DVF的消费者变成内容创作者,为新系列创造口碑,厉害! 4. 鼓励人们以“乐观主义”、“个人主义”和“民主”等GAP的品牌核心价值创造内容 有历史的品牌一般有一些围绕着品牌的文化和价值。品牌以此为桥梁,配搭不同产品和主题,和消费者互动,从而影响和加深他们对品牌的认知和归属感。“乐观主义”、“个人主义”和“民主”是GAP的价值体系,GAP在和消费者互动沟通、建立互信的联系,并鼓励他们传递这些正能量。在目前美国人们最需要重新振作时,需要的正是这些正面的价值观。
⑸ 区块链的去中心化将对互联网有何影响
谈论区块链,就像90年代的人们谈论互联网。谁也不知道互联网会带来如此深刻而广泛的影响,就如同现在,没有人能够说明区块链又将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一切都方兴未艾。我们能做的,就是不断去了解它,不断去思考,不断去尝试。
去中心化的区块链技术也许在那时发挥真正的价值,对人类社会共同的互联网巨头进行监控和监督,也就是说在需要对社交网络,搜索引擎,电子商务等巨头的重大事项进行投票决定时,区块链技术是最佳的选择。因为这是防止投票被大规模控制的唯一方式。
对这种中心化的一个反应是对大型互联网公司施加政府监管。这种应对措施的前提是假定互联网与过去的通讯网络如电话、广播和电视网络相似。但过去基于硬件的网络却与基于软件的互联网不同,一旦建立了基于硬件的网络,它们几乎不可能重新改写,但基于软件的网络却可以通过企业创新和市场力量进行重新改写。
去中心化是一个通常被误解的概念。例如,有时候有人认为加密网络提倡和赞扬去中心化的原因是为了抵制政府审查制度,或者是因为自由主义的政治观点。但是这并不是去中心化的主要价值。
让我们来看看中心化平台存在的问题。中心化平台遵循着一个可预测的生命周期。当它们开始运行时,它们会尽一切努力来招募用户和第三方人员,如开发者、企业和媒体组织。他们这样做是为了使他们的服务更有价值,因为平台(根据定义)是具有多方面网络效应的系统。随着平台采用呈现 S 曲线增长,他们对用户和第三方的影响也在稳定上升。
当他们到达s-曲线的顶端时,他们与网络参与者的关系降低到接近于零。而中心化平台想要继续增长的最简单的方法是从用户中提取数据,并在受众和利润方面与对手竞争。
这方面的历史例子有:微软对网景、谷歌对 Yelp、脸书对 Zynga, 推特对第三方客户端。操作系统如 iOS 和安卓表现得更好,尽管仍需缴纳30%税款,但出于看似任意性的原因拒绝应用程序,并随意纳入第三方应用的功能到自身平台。
对第三方来说,从合作到竞争的转变就像是一种诱饵。随着时间的推移,最优秀的企业家、开发商和投资者都开始对在中心化平台上进行创建变得谨慎起来。我们现在有几十年的证据表明,这样做最终会令人失望。此外,用户只能任由平台来收集自己的数据,没有任何办法能够保护自己的隐私,而中心化平台又经常发生因为安全漏洞而遭到攻击的事件。中心化平台存在的这些问题在未来可能会变得更加突出。
互联网是完全基于软件的网络,由一个相对简单的核心层组成,连接数十亿个完全可编程的计算机。软件只是人类思维的编码,因此具有几乎无限的设计空间。连接到互联网的计算机大体上可以自由运行其所有者选择的任何软件。无论你想到的是什么,只要有合适的激励措施,都可以通过互联网迅速传播。可以说,互联网架构是技术创新和激励设计相交融合的平台。
现在互联网仍处于发展初期,在首次引入比特币以及以太坊时提出,底层的互联网协议将在未来几十年内通过加密算法重新改写。分布式网络融合了前两个互联网时代的最佳特征,通过社区式管理和去中心化的网络,其功能最终将超过最先进的集中式服务。
链乔教育在线旗下学硕创新区块链技术工作站是中国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开展的“智慧学习工场2020-学硕创新工作站 ”唯一获准的“区块链技术专业”试点工作站。专业站立足为学生提供多样化成长路径,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产学研结合培养模式改革,构建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
⑹ 什么是社交电商
创业开始了,有不错的产品,但如何快速的营销呢?这次,麻博士主要和大家谈谈集客式营销和推播式营销。
集客式营销是指,在网络时代,你需要投入目标内容来将消费者吸引或拉入到你的网页和社交渠道,以令人信服的内容和价格来建立受众群。换言之,你希望自己在网络上“被发现”,并通过自身的权威性、内容和价格来留住这些受众。
懂得充分利用互联网工具,也是互联网创业生存必备的技能,以前我们都说“智商”,后来又热捧“情商”现在悄然兴起了一种“商”,叫“器商”,就是懂得寻找到得力的工具,并且充分利用这种工具变现的能力。麻博士点到为止,其余大家脑补吧。
当然,这只是其中拓客的一种方法,到贴ba,论坛里装着自己很厉害的样子,建立权威,再引入到社交中来,也是经常用到的办法。
⑺ 去中心化的区块链社交,会颠覆现有社交网络吗
目前的社交网络是中心化的结构,由用户创造内容,由社交网站设定规则、存储内容、分发内容。用户之间的交互通过中心化的社交网络实现,利用社交网络进行人际关系的沟通与维护、获取朋友动态、热点内容等信息,而作为服务提供方的社交网络则掌握了用户产生的数据,并通过分析这些数据,进行精准的广告推荐,从而获益。
本来无可厚非,但这也引起了一部分用户的不满,尤其是对自己的隐私安全敏感的用户。
为了让社交网络控制权从中心化的公司(如等)转向个人,创业者想到了区块链的技术,试图通过区块链实现由中心化向去中心化的转变。
全新的社交媒体平台开始萌芽了:利用区块链分布式技术构建平台,让用户自己控制数据。
如何理解区块链社交网络?
区块链从技术上是一个分布式账本的解决方案,不可篡改记录,保证了真实可信。但是对于普通用户而言,它本质上就是一个可信任的无中介网络平台。而运用到社交网络上,就是可信任的点对点的对等社交平台。以色列特拉维夫有一家名为Synereo的公司,试图挑战中心化社交网络现状,挑战的方式就是通过区块链技术,形成点对点网络。
Synereo社交网络跟Facebook和Twitter刚好相反:
一是无法记录、存储任何个人信息;
二是不会向用户推送精准广告。
Synereo社交网络允许用户在自己设备上运行节点接入网络,节点与节点之间实时互连,用户信息以加密形式存储在网络节点上,形成一个分布云。按照区块链技术,数据是冗余存储,数据只有掌握了秘钥的人才能查看。网络会向做出存储和算力贡献的用户提供补偿。此外,也会向创建和维护内容的用户提供奖励。
通过这样的方式,它建立了跟传统社交网络完全不同的运作模式:把用户资料和信息的控制权归还给个人,并为有贡献的用户提供激励。这样的模式一是保证了个人数据安全,二是通过系统机制刺激大家做更多的贡献。网络在这个时候,不再是中央枢纽,而是单纯的平台,一个用户完全可以点对点进行交互的平台。
这就是Synereo的创始人Dor
Konforty 一直强调的,要创建一个“不通过收割用户信息进行变现的社交网络”
。用户之间的交互,比如发消息、发文章、发图片、发视频,都是点对点进行,用户还可以发布收费的内容,并通过AMP(本地加密货币)收费。AMP是一种替代币。
去中心化的社交媒体平台还有Steemit、Yours。其中Yours更加专注,想做基于比特币的内容创造者社交媒体平台。它的口号是很简单:你负责创造或发现好内容,Yours负责帮你赚钱变现。(Yours
is a way to earn money by creating or discovering good content.
)
Yours的开发者StevenMckie曾在博客中写到:互联网自身就是网络,Yours的点对点网络是基于互联网这个大的网络,它可以让所有其他网络内容变现。Yours平台把内容控制权完全交给用户自己,用户可以创建频道,获得创作收入。
跟Syner使用替代币AMP不同,Yours的变现货币采用了成熟的比特币。
区块链的技术让沉寂的社交媒体创业开始有了新的希望。原来的社交媒体,主要是在交互层面的创新,比如Twitter的广播式的信息发布,Snapchat的阅后即焚等。但今天的基于点对点的社交网络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它能够成长成为主流社交网络吗?
Synereo的CEO Dor Konforty对区块链社交网络的未来非常乐观。他认为由于区块链社交网络的对等性,用户可以更自由、更放松、更随心所欲,比中心化的平台更有优势。
有一个很重要的场景就是信息的分层化。因为所有的用户都是点对点网络,用户可以创建基于个人需求的不同身份的社交群组。比如同事、父母、同学、兴趣等不同的身份网络。这样不用担心自己昨晚聚会照片会让父母或者公司领导看到。谁可以看,谁不可以看操作非常方便。
在可以预见的未来,点对点的社交网络对一些用户有很强的吸引力,比如对个人信息隐私安全要求高、对商业化广告反感的用户。尤其是当用户深入了解到Facebook和Twitter这些社交网络对于他们个人数据的使用方式,通过分析用户偏好来推送广告等。他们对于由自己控制,通过分布式网络来掌控个人的信息和内容的需求会越来越强烈。
但如果大多数用户,尤其是年轻用户对于隐私和商业化持开放态度,那么,区块链社交网络会面临瓶颈。用户需求、使用场景才是驱动它发展的关键,技术是满足需求的重要手段。另外,在原来的平台上已经形成了惯性,让用户转移的成本也非常高。
即使点对点社交网络希望通过奖励措施来驱动发展,比如Steemit用户在成功发布内容后可以获得社区的加密货币Steem
dolloars,跟美元挂钩的加密数字货币。Synereo的机制是奖励给任何有贡献的人,包括开发代码、创造内容,甚至包括传播内容的人。这一套激励措施逻辑很完美,照顾到了各个贡献者,但最终能否发展成为大的场景,不取决于这个激励体系,而是核心的需求本身:是不是更高效,更有意思的社交网络。
总言之,基于区块链的社交网络本质上就是去中介化,打破现有社交网络的规则。区块链社交网络的前景取决于用户对这个中介化是否介意,用户对中心化控制、安全、隐私是不是真心介意,如果大多数人并不介意,那么,区块链社交网络本质上很难在短期内有所作为。如果很介意,那么革命就要来了。一切取决于社会价值的变化,技术的变迁会起到加速或者延缓作用。
⑻ 社交电商有哪些模式和特点
社交电商是指通过社交网络平台,将关注、分享、讨论、沟通互动等社交化元素应用到电子商务的购买服务中,以更好地完成交易的过程。
发展模式
1、平台型-对供应链跟流量两个方面进行控制
这个模式比较的复杂,主要是对供应链跟流量来搭建一个平台,不过如果平台能够把这两点给一起做大的话,以后就会有很好的成长空间,而平台主要可以分成B2B2C跟B2C的平台。
2、导购型-只做流量,不提供供应链
在社交电商平台发展初期,利用好的内容来吸引用户,然后再引导到其它的电商平台里,只把流量端控制好,供应链跟货源不提供,而这种平台,就需要一个持续的优质内容的输出,这样才不会出现用户的流失,最后把这些粉丝给转化成消费者。
社交电商的特点
1---准确识别用户
用户细分,商家掌握用户信息,精确分析,识别、挖掘、从而培养用户购物行为,实现精准营销
2---深度互动
社交电商具有鲜明的社交特质,通过人与人之间更深度的互动,以内容为载体,玩法为工具,有效提升现有用户粘性,建立信任,提高用户认可度和忠诚度
3---快捷传播
通过社交行为快速传播,实现人群裂变
分享好友
社交电商时代所以人都可以成为消费者和销售者(双重身份),为什么呢?
因为在无中心化的社交电商流量场景中,每个用户都可以通过社交空间作为销售场景,因为每个人都有不同数量的好友,以及在不同社交媒体平台的粉丝。
这对于商家意味着,在获取流量和销售的时候,要用分享经济的思路,每个人都可以分享自己的碎片时间和自己的社交流量,通过分享带动流量和销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