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中心化的推荐机制
1. 今日头条的推荐机制是怎么算法的
今日头条是属于机器算法推荐机制的平台,也就是说,即使你没有粉丝来到头条上发表内容,也可以获得比较大的推荐,一个刚来头条不久的新人创作出10万百万阅读都是有可能的。
但要想创作出阅读量高的内容,就需要了解清楚今日头条的推荐机制:
每一个使用今日头条APP的用户,都会被系统打上各种类型的标签,比如你经常看体育看足球,今日头条就会认为你是一个体育爱好者,那么当有头条号作者发布足球相关的内容时,就会优先推荐给你。
所以说要想让你的文章获得比较大的推荐量,首先你需要在文章的标题和内容中,体现出来你的领域和人群,以方便系统判定你的类型,帮你推送给精准的用户。
如果你的标题和内容中都没有体现出来相应的关键词,那系统就不知道要把你的内容将会给推荐给谁,很有可能会造成阅读量,推荐量都不好的结果。
除了上面这个最基础的人群和关键词匹配外,用户的行为动作也是影响头条号推荐的关键因素。
评论,收藏,转发点赞和读完率,这些都决定的,你的内容是否会获得比较高的推荐。
一篇文章发布后会经过一轮这样的推荐:初审、冷启动、正常推荐、复审。
初审是一般机器审核,通过内容判定出你是否有违规行为,初审通过后,将进入冷启动阶段。
冷启动就是系统把你的内容推送给一小批可能对你内容感兴趣的人群,然后根据这个人群的反应,比如说读完率、点赞互动评论的整体情况,对你进行下一轮的正常推荐。
如果这些互动都比较好,读完率很高点赞,评论都很好,收藏量也很多,那么系统就会给你加大推荐,推荐给更多的用户。
当推荐到一定程度后,系统会给用户的反馈情况进行复审,比如说有人举报,或者负面评论过多,如果在复审种,发现你属于标题党或者内容过于负向,将系统将会不再推荐。
这是今日头条的推荐机制和推荐流程,弄懂这个推荐流程后,会对你的头条号运营有很大的帮助。
2. 去中心化有几种实现方式
三种:
1、中心化的在线支付;
2、中心化的计算机点数或互联网积分;
3、去中心化的电子现金。
“去中心化”是一种现象或结构,其只能出现在拥有众多用户或众多节点的系统中,每个用户都可连接并影响其他节点。通俗地讲,就是每个人都是中心,每个人都可以连接并影响其他节点,这种扁平化、开源化、平等化的现象或结构,称之为“去中心化”。

基本性质
去中心化,不是不要中心,而是由节点来自由选择中心、自由决定中心。简单地说,中心化的意思,是中心决定节点。节点必须依赖中心,节点离开了中心就无法生存。在去中心化系统中,任何人都是一个节点,任何人也都可以成为一个中心。任何中心都不是永久的,而是阶段性的,任何中心对节点都不具有强制性。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去中心化
3. 抖音短视频的推荐机制(或者说算法)是怎样的
抖音的算法是很厉害的,让很多人刷抖音成瘾了。抖音的流量分配是去中心化的,也就是说每个人刷到的抖音内容都不一样。所有的抖音的用户,你拍的任何一个视频,无论质量好还是质量坏,发布了之后一定会有播放量,从几十到上千都有可能。这个叫做流量池,抖音会根据算法给每一个作品的人分配一个流量池。到了流量池之后,抖音根据你在这个流量池里的表现,决定是把你的作品推送给更多人,还是不再推送。因此,抖音的算法让每一个有能力产出优质内容的人,得到了跟大号公平竞争的机会。想更深入的去了解抖音的运营知识,还得去学习一下,除了算法、还有内容、用户、拍摄、剪辑、数据分析、变现等等,把这些弄明白了,自然也就会了,我一个朋友是做健身教练的,后来在黑马程序员学了短视频之后,每天拍自己的健身方法,吸引了很多粉丝,开直播变现,收徒弟了。
4. 抖音上的推荐机制是怎样的呢
抖音是一个去中心化的算法平台,这就意味着任何一个账号都有机会拥有百万粉丝甚至千万粉丝。即便我们没有一点流量,只要我们的内容受欢迎,就会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所以只要你用合适的方法做好内容你也可以在抖音赚得第一桶金。还有什么不懂得可以私信问我
5. 去中心化都有哪些特点及内容
“去中心化”是一种现象或结构,其只能出现在拥有众多用户或众多节点的系统中,每个用户都可连接并影响其他节点。通俗地讲,就是每个人都是中心,每个人都可以连接并影响其他节点,这种扁平化、开源化、平等化的现象或结构,称之为“去中心化”。
同时“去中心化”是区块链的典型特征之一,其使用分布式储存与算力,整个网络节点的权利与义务相同,系统中数据本质为全网节点共同维护,从而区块链不再依靠于中央处理节点,实现数据的分布式存储、记录与更新。而每个区块链都遵循统一规则,该规则基于密码算法而不是信用证书,且数据更新过程都需用户批准,由此奠定区块链不需要中介与信任机构背书。
去中心化的特点:
去中心化首先体现在多样化上,在网络世界不再是有几个门户网站说了算,各种各样的网站开始有了自己的声音,表达不同的选择,不同的爱好,这些网站分布在网络世界的各个角落里张扬着个性。
去中心化其次体现在人的中心化上,去内容中心化成为趋势,人成为决定网站生存的关键力量。以缺乏互动的个别人建站变成了以圈子的形式来聚合人才贡献自己的智慧,这是一个巨大的变革。即用户为本,人性化。
去中心化的内容:
去中心化是互联网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社会化关系形态和内容产生形态,是相对于“中心化”而言的新型网络内容生产过程。
相对于早期的互联网(Web1.0)时代,今天的网络(Web2.0)内容不再是由专业网站或特定人群所产生,而是由全体网民共同参与、权级平等的共同创造的结果。任何人,都可以在网络上表达自己的观点或创造原创的内容,共同生产信息。
随着网络服务形态的多元化,去中心化网络模型越来越清晰,也越来越成为可能。Web2.0兴起后,Wikipedia、Flickr、Blogger等网络服务商所提供的服务都是去中心化的,任何参与者,均可提交内容,网民共同进行内容协同创作或贡献。
之后随着更多简单易用的去中心化网络服务的出现,Web2.0的特点越发明显,例如Twitter、Facebook等更加适合普通网民的服务的诞生,使得为互联网生产或贡献内容更加简便、更加多元化,从而提升了网民参与贡献的积极性、降低了生产内容的门槛。最终使得每一个网民均成为了一个微小且独立的信息提供商,使得互联网更加扁平、内容生产更加多元化。
6. 我开始领会到大型任务如何通过去中心化的方法并借助最少的规则来完成
。我开始领会到大型任务如何通过去中心化的方法并借助最少的规则来完成;我懂得了并非所有的事情都要事先计划好。印度街道上车水马龙的画面始终浮现在我脑海里:熙熙攘攘的人群,伫立不动的牛群,钻来钻去的自行车,慢慢悠悠的牛车,飞驰而过的摩托车,体积庞大的货车,横冲直撞的公交车——车流混杂着羊群、牛群在仅有两条车道的路面上蠕动,却彼此相安无事。亚洲给了我新的视角。
7. 抖音短视频的推荐机制(或者说算法)是怎样的
抖音属于字节跳动旗下产品,和头条系产品一样,抖音的推荐机制(流量分配)是去中心化的,也就是说,每个账号都有机会爆红。
抖音,是由字节跳动孵化的一款音乐创意短视频社交软件。该软件于2016年9月20日上线,是一个面向全年龄的短视频社区平台。

2019年1月18日下午,中央电视台与抖音短视频举行新闻发布会,正式宣布抖音将成为《2019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春节联欢晚会》的独家社交媒体传播平台,会上公布了2019年央视春晚“幸福又一年”的新媒体行动,抖音将同央视春晚在短视频宣发及社交互动等领域展开全方位深度合作,调动广大年轻群体,面向全球华人,以参与代替评论,用参与引导关注,助力春晚传播 。
2020年7月30日,北京互联网法院作出宣判,认定抖音App有侵害用户个人信息的情形。9月14日,国家网信办发布消息称,抖音APP中存在大量诱导未成年人参与应援打榜、大额消费、煽动挑拨青少年粉丝群体互撕谩骂的不良信息和行为。
9月,北京市市场监管局召集抖音等6家互联网企业负责人,召开落实“长江禁捕打非断链”工作电商平台行政约谈会。
2021年1月,“抖音”平台被行政处罚。2021年6月,抖音因提供含有禁止内容被罚 3 万元;2021年1月26日,抖音与央视春晚联合宣布,抖音成为《2021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春节联欢晚会》独家红包互动合作伙伴。
这是继2019年春晚后,抖音第二次与央视春晚达成合作; 6月21日,抖音正式上线了网页版内测,其官网页面也进行了改版;9月1日,抖音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饭圈”乱象专项整治的公告。
8. 抖音热门推荐机制是怎么计算的
抖音的算法是怎么回事?——天津欧思创科技有限公司
简单地说:抖音的算法,其实是一个漏斗机制,跟今日头条的去中心化的推荐算法原理基本一致。
它分为三个步骤:
第一,冷启动流量池曝光
假设每天在抖音上有100万人上传短视频,抖音会随机给每个短视频分配一个平均曝光量的冷启动流量池。比如,每个短视频通过审核发出后,平均有1000次曝光;
第二,数据挑选
抖音会从这100万个短视频的1000次曝光,分析点赞、关注、评论、转发等各个维度的数据,从中再挑出各项指标超过10%的视频,每条再平均分配10万次曝光。然后再去看哪些是点赞、关注、转发、评论是超过10%的,再滚进下一轮更大的流量池进行推荐。
第三,精品推荐池
通过一轮又一轮验证,筛选出来点赞率、播放完成率、评论互动率等指标都极高的短视频才有机会进入精品推荐池,用户打开时,看到的那些动辄几十上百万点赞量的视频就是这么来的。
接下来分享的所有干货和技巧,都是紧紧围绕着最核心的一点:通过提升点赞量、关注量、评论量、转发率等指标,获得更大的官方精准推荐,赢得更大的曝光。
9. 如何理解媒介"去中心化"的理论
“媒介中心”论与“社会中心”论的激辨 媒介理论的一个特征,就是各种观点的广泛歧义性.在媒介与社会的关系上,争论的一个焦点即为“媒介中心”(Media-centric)与“社会中心” (Social-centric)的理论激辩.两种理论的分歧基于不同的立足点,从不同的分析模式出发,强调自身的“宰制性”.其一,“媒介中心”的观 点,偏重于媒介本身的活动领域,认为大众媒介受到传播科技发展不可抗拒的驱动力影响,已经形成超越于社会运动规律的自主力量,大众传播具有自身的运作方式 和逻辑,突出强调了媒介的自主性和影响力;“社会中心”的观点则将大众媒介视为政治、经济力量的反映,认为媒介正像它的本意一样,只是资讯传播的载体,因 此,媒介理论只不过是更宏大的社会理论的特殊应用而已.其二,“媒介中心”理论认为,大众媒介具有“涵化”和“培育”社会的能力,并且将大众媒介视为社会 变迁的主要策动者;“社会中心”理论则认为媒介始终处于社会力影响的范畴内,它隶属于社会,并对社会负有特殊责任.①不难看出,由于立足点不同,理论之间 的分歧不可调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