坡屋顶算荷载时力怎么传
1. 求风压荷载标准值时坡屋顶上风荷载体形系数有正有负,再代入计算时为什么有的负号变成正号了
那是因为要考虑两坡面的水平力的方向,不是负的变正,正的变负,而是省去了一些步骤,看不懂而已
对于屋面坡面上的风荷载本身是垂直于该坡面的,对于双坡屋面,w=F2-F1=(迎风面风载体系系数-背风面)*风压高度变化系数*风振系数*基本风压,如果考虑力的方向,(F1,F2为坡面上风荷载的水平分力,)风的方向为正,那么迎风面F1与风向方向相反为负,则F2为正。前面考虑了力的方向 所有风荷载体型系数直接带入其绝对值计算。 假设迎风面为-0.6,背风面为-0.5,那么w={|-0.5| - |-0.6|}*……所以有时负的会变正的,
而对于墙面上的,迎风面墙受压为正,而背风面则为负压面(为负),迎风面为+0.8,背风面为-0.5,那么W={|+0.8| - |-0.5|}*……
例如:一双坡面单厂房,坡面迎风面为-0.6,背风面-0.5,墙正面+0.8,背面为-0.5,那么有 W={(0.8+0.5)h1+(0.5-0.6)h2}*.......
全手写输入,希望对你有用
2. pkpm复杂 坡屋顶恒荷载怎么算
嗯,计算厚度时,板厚要除以倾角的余弦。再依照厚度算重量就是了。
荷载的取值大致差不多就可以了,不用精确到小数点的,这点误差对于计算受力的影响忽略不计。
3. pkpm坡屋顶荷载怎么传到同一层梁上
知道要建两层坡屋顶至于平屋面坡屋顶倒见
说白想梁立柱嘛构造要求比较高托梁托梁所框架柱按照转换构件处理即框支柱转换梁计算要放设计内力、调幅用PKPM计算特殊构件补充定义梁柱设置转换梁框支柱些程序自考虑托梁梁主梁要设置转换梁
构造转换梁柱箍筋要全加密并且注意配筋率限制托梁宽度要比立柱边至少5cm难满足局部加腋立柱所节点应该拉梁与托梁相交强化双向约束拉梁必按照转换梁考虑
立柱没任何特殊要求注意锚固即
具体参考混凝土规范GB50010-2010抗震规范50011-2010关框支构件要求事实真框支结构要求更高遇情况毕竟受力较立柱层高(某些部位)所构造强化般
4. 坡屋顶的平房,雨棚挑出长度为1440,在PKPM中怎么建模,荷载输入多少啊
雨棚如果是纯挑板,可以不建到模型中去,把荷载考虑足了就可以了,如果有悬挑梁,可以建到模型中去。坡屋顶可以按照上节点高来拔高节点,布置梁,然后布置斜板来建。不过PKPM推荐的是在PMSAP或者SPASCAD中补充建模计算。至于荷载,当然按照正常的来考虑,坡屋面恒载按4或者5,活载看上不上人,上人就是2.0,不上人0.5
5. 基本雪压比较大的建筑坡屋顶坡度怎么取
GB50009-200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上有全国各地详细的基本雪压,用它来计算雪压标准值。在这里不可能详细介绍。只要你把该荷载规范第6章读懂就一定解决问题。
6. PKPM 有阁楼的坡屋顶怎么建模好
建入模型,升降节点。刚度按一半高度计算。
7. ((截面250*500跨度5500的梁,能承受3300(顶层)+1250(坡屋顶)的墙体和两层楼板的荷载吗(两边开间为各
有图就好了,可以帮您算算
8. PKPM坡屋面如何建模
PKPM坡屋面用结构平面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PMCAD)进行建模。
用简便易学的人机交互方式输入各层平面布置及各层楼面的次梁、预制板、洞口、错层、挑檐等信息和外加荷载信息,在人机交互过程中提供随时中断、修改、拷贝复制、查询、继续操作等功能。
自动进行从楼板到次梁、次梁到承重梁的荷载传导并自动计算结构自重,自动计算人机交互方式输入的荷载,形成整栋建筑的荷载数据库,可由用户随时查询修改任何一部位数据。由此数据可自动给PKPM系列各结构计算软件提供数据文件,也可为连续次梁和楼板计算提供数据。
绘制各种类型结构的结构平面图和楼板配筋图。包括柱、梁、墙、洞口的平面布置、尺寸、偏轴、画出轴线及总尺寸线,画出预制板、次梁及楼板开洞布置,计算现浇楼板内力与配筋并画出板配筋图。画砖混结构圈梁构造柱节点大样图。
作砖混结构和底层框架上层砖房结构的抗震分析验算。统计结构工程量,并以表格形式输出。

(8)坡屋顶算荷载时力怎么传扩展阅读
工程界在分析设计一个新系统时,通常先进行数学仿真和物理仿真实验,最后再到现场作实物实验。数学仿真比物理仿真简单、易行。用数学仿真来分析和设计一个实际系统时,必须有一个描述系统特征的模型。对于许多复杂的工业控制过程,建模往往是最关键和最困难的任务。
对社会和经济系统的定性或定量研究也是从建模着手的。例如在人口控制论中,建立各种类型的人口模型,改变模型中的某些参量,可以分析研究人口政策对于人口发展的影响。
9. 砌体结构中坡屋顶怎么建模
在PMCAD建模时,屋面斜梁不能直接落在下层柱的柱项,斜梁下应输入100mm高的短柱,短柱通常只传递荷载和内力,而没有设计意义。 TAT和SATWE只能计算斜粱,对斜屋面的刚度不予考虑。
要注意:坡屋面部分计算层高为其坡高的一半, 当坡屋面下有平屋面搁板时,只需注意规范对 总高的限制,若无平屋面搁板,应注意其顶层层高为坡脚下层高+坡高/2)<3.6m(多孔砖限值) ,无搁板时要设双层圈梁,其水平圈梁与坡屋面圈梁分开浇筑。
坡屋面梁不宜采用梁平法表示,其梁加密区长度,负加筋长度,梁钢筋锚固做法应采用梁 详图表示。
屋面折角为应力复杂处,两边板上部钢筋应锚固于折角处梁或暗梁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