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算力简介 » 要做船去中心湖心亭图片大全

要做船去中心湖心亭图片大全

发布时间: 2022-02-26 12:32:53

Ⅰ 湖心亭看雪图片

崇祯五年十二月,我住在杭州西湖。下了好几天的大雪,湖中游人全无,连鸟声也都听不见了。这一天初更以后,我划着一只小船,穿着毛皮衣,带着火炉,一个人去湖心亭欣赏雪景。冰花一片弥漫,天、云、山、水,上上下下一片雪白。湖上能见到的影子,只有西湖长堤在雪中隐隐露出一道痕迹,湖心亭是白雪中的一点,我的船像一片飘在湖中的芥叶,船上的人像两三粒小小的米粒罢了。 到了湖心亭上,有两个人铺着毡席,面对面坐在那儿,一个小书童烧着火炉,炉上的酒正在沸腾。(那两个人)看见我,十分惊喜地说:“想不到湖中还会有这样痴情赏雪的人!”便拉着我一同喝酒。我尽最大力地喝了三大杯告别。问他们的姓名,(他们回答)是金陵人,在此地客居。等我到达自己船的时候,船夫喃喃自语地说:“不要说先生痴,还有像你一样痴的人。”

Ⅱ 湖心亭看雪

张岱往往以清淡天真之笔,写国破家亡之痛。《湖心亭看雪》[1],把一个“痴”字写透,解读本文,笔者试透过痴行痴景来触摸张岱这位痴人之痴心。

文章的题目就很美。标题为什么是“看雪”而不是“赏雪”呢?透过“看”字,破析文字,才能体察到作者的内心。作者做此篇的目的为的是追忆往昔的梦,故国的梦,寄寓对故国的一种幽深的眷恋,同时抒发隐逸与感伤的情怀。“赏”好像有备而来,显得自命清高似的,而“看”则显得更随意,也就更符合作者当时的心境。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张岱在回忆录中说:“陶庵国破家亡,无所归止,披发入山……因想余生平,繁华靡丽,过眼皆空,五十年来,总成一梦。……偶拈一则,如游旧径,如见故人,城郭人民,翻用自喜,真所谓痴人前不得说梦矣。”[2]

作者写作本文的时候是在明亡后,为什么开篇所写的时间依然是“崇祯五年十二月”?这是作者对如梦如烟的往事的追忆,作者心系故国,字里行间传达着自己对明朝的无限哀思和对往事的无限怀恋。“崇祯”是明朝的年号,开篇就敷上了一层怀旧的色彩。提及“崇祯”,心中不免隐隐作痛,作者不甘承认明亡,还不能从这一情感中走出,在作者的心中明朝始终是没有灭亡的。作者仍旧使用明代的纪年,以示不忘故国,作者借用这一时间表达了自己的心声,同时也用于警醒自己:我大明未亡人誓与清朝不共戴天。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作者看雪有太多的不寻常:不寻常的天气,不寻常的时间,不寻常的行踪,还有后面不寻常的际遇。这些不寻常正是张岱遗世独立高洁傲岸不随波逐流的精神体现,不寻常的行为塑造了一个不寻常的张岱。张岱这种奇异的行为实际上是由于他当时的“悠闲”,他见证了明朝的灭亡,也由此引发了许多感慨,此时的他已毫无牵挂,心如止水。作者冒寒深夜赏雪是对自己情怀的一种释放,释放自己于自然之中,使自己的感情找到寄托,以此来掩埋一切的悲哀。

作者说“独往湖心亭看雪”,可事实上还有舟子相随,为什么说是“独往”呢?

一个“独”字映衬出环境的幽静、空旷,同时更写出了作者与众不同的心态与情趣。

一方面,封建社会等级森严,舟子之类的仆人佣人自然是算不得人的。古代文人如张岱者更是独来独往,孤傲清高,舟子是进不了作者的内心的,他的眼中只有自己的心,舟子对“相公”的行为和心中所想是不理解的,也是不可能理解的。作者眼中无人,视舟子而不见,并无轻视之意,不过是文人雅士的孤傲罢了。作者去赏雪,带着闲情雅致去了,在作者心里,这里只有他自己,他忘乎所以,忘记一切俗念,只想着赏雪,这是一种脱俗的想法,当然会有人为他撑船,所以“舟中人两三粒”。

另一方面,“独往湖心亭看雪”是就情感而言,是说除了我张岱之外,没有有心赏雪的人或者说没有一个理解自己志趣相投的朋友。“独”是指张岱内心很孤独,而不是独自一个人的意思。“独往湖心亭看雪”,一个“独”字表达了作者内心深处漂泊无根的孤独、茫然无奈的伤感和孤芳自赏的情怀,暗示了作者的“痴”。此字似画龙点睛般,一个字点出了一个人的个性节操,一个字体现了一个人的内心情怀。

可是张岱为什么选择在晚上看雪呢?张岱还活在自己过去的世界中。作者所以要夜深独往,大约是他不想见人,也不希望被人看到,这其中包含了作者避世的幽愤和孤傲的情怀,这是不被世俗凡人所理解的高雅情调和对故国的一颗痴心,一颗赤心。

流传下来的《湖心亭看雪》一文有不同的版本:

“是日更定(矣),余挐(拿)一小舟(船)……”

有人认为这个“矣”字多余,理由是不用“矣”字,句子干净利落,意思也一样表达得很清楚。其实不然,由言揣意,读“是日更定矣”给我们的感觉好像比“是日更定”夜更深了似的,并且“矣”字还有舒缓语气的作用。

舟(船)怎么“拿”得动呢?“拿”字看似不通,然而细加品味,却又有说不尽的妙处。一个“拿”字,流露出作者去看雪的迫不及待如痴如醉的急切心情。而且,“拿”还给人一种随意的自然而然的感觉,张岱去湖心亭看雪没有刻意准备,是突然涌现的一种发自内心的情不自禁的冲动。

“船”和“舟”哪个字更好呢?“船”给人一种很庞大很笨重的感觉,而“舟”小巧玲珑,给人轻松、悠闲和洒脱的感觉,正可以衬托出张岱深夜泛舟西湖的闲情逸致。“船”多别扭啊,在语音上就没有美感,“船”还给人一种很热闹的感觉,与文意也不谐调,如果乘船去看雪,那还是失意的张岱吗?而“舟”更有一种象征意义,茫茫天地间一叶扁舟正是作者孤寂的心。而且“舟”这个字眼在中国文学中有独特的内涵,它给人的感觉有点风雨飘摇的味道,和作者当时的孤独寂寞正相称,而“船”则没有这样的审美感觉。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张岱乘一叶小舟夜访西湖,映入作者眼界的是怎样的一派景观呢?作者先是站在天地无我的角度,极写上下一白恢弘壮阔的全景,然后以我的视野来看远处的长堤和湖心亭,又寄眼身外以天地的视野来看“我”,来看舟看舟上的人。这是作者观察大自然后从心里出来的大自然。“而已”一词用得好,美丽的西湖仅几个痴人而已,足见当时看雪的环境、时间是多么的不寻常,同时也和前文“独”相照应,把作者不随波逐流遗世独立的高洁傲岸和对西湖美景的“痴”充分展示了出来。

作者随意挥洒几笔,就点染出西湖雪景的神采,天与云与山与水,湖与堤与亭与舟,共同构成了一幅恬淡的山水画卷,给我们以清新雅致之感,悠远脱俗是这幅画的精神,也是作者所推崇的人格品质。

先来看前一句,去掉这三个“与”字,行不行?

叠用三个“与”字,使四种景物一下子全都活动了起来,营造了一种天人合一的痴迷的境界,给人天地之间茫茫一片浑然一体的感受,更能衬托出上下一白水天一色磅礴浩渺的壮观之美和天地苍茫的浩大气象。而且浑然天成,衔接更自然,语气更连贯,有一种音韵之美。如果去掉这三个“与”字,“天云山水”就好像有了明显的界限似的,读起来也一顿一顿的,语气生硬,不如原句读起来顺畅。可见,这三个“与”字并不多余。

也有人这样标点: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这显然不妥。“天云山水”是浑然一体的,若加顿号,则成了四幅分开的画面,破坏了水天一色苍茫迷朦的整体画面,表现不出磅礴浩渺宏阔的气势。

(古人的文章本是没有标点的。文中涉及的标点和断句,这只是后人“读”的问题,并不是作者“文意”的问题。)

再看看后句话,我们把文中的量词换一下,看看表达效果上有什么不同。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条、湖心亭一座、与余舟一艘、舟中人两三个而已。

在“更定”时分“雾凇沆砀”的“湖上影子”自然是模糊的,此种场景似有若无,依稀恍惚,将人带到一个梦幻世界。而改句景物过于清楚,画面过于清晰,不符合西湖夜雪的实际情景。“一痕”写出了作者视野的开阔,“一点”显得亭子在湖中小巧玲珑,“一芥”让人耳目一新,“粒”字更让人眼前一亮。这些夸张之语显得贴切自然,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天地的空旷,人物的渺小。而改了之后则显得意境散乱,了无新意,读来平淡无味。而且,最主要的,原句那种好像作者要把自己融进苍茫天地的味道也没有了。

这一句除了描写景致的蒙眬之美外,也似另有意义,以“一痕”“一点”“一芥”突出西湖乃至天地之大,进而又以西湖乃至天地之大来衬托“堤”“亭”“舟”的“小而孤”“孤而独”,这样“独”的意境又表现出来。真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也。
那么,改变一下句序,行不行?

湖上影子,惟舟中人两三粒、余舟一芥、与湖心亭一点、长堤一痕而已。

原句镜头是由远及近,由大到小,把顺序这样一改,镜头就变成了由近及远,由小到大了。作者的视角好像在高处在远处。由“痕”到“点”到“芥”到“粒”,量词一个小似一个,给人一种天地之大,人物之小,人生天地间茫茫如沧海一粟的深沉感慨。缩小夸张,以细小反衬阔大,使两者构成了鲜明的对比,更能突出天空云层山峦湖水举目皆白宏阔雄浑的气势,同时也使人体会到简单语言背后的震撼力。

也有人这样标点: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逗号使得景物给人一种孤立感平面感,它改变了上下一白天山共色的立体画面,破坏了若有若无依稀恍惚如梦如幻的境界。把顿号改成逗号,好像拉大了长堤、湖心亭、舟与人之间的距离,而用顿号则有一种浑然一体混沌难辨的意味。而且,从句法上看,全句为单句,“而已”总束之,句中并列成分也不应用逗号。

“一白”“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作者用字实在是奇妙,我们丝毫撼动不得。可是,这样的语言华丽吗?相反,文字简练朴素,不加渲染,不事雕琢,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一幅绝妙的湖山夜雪图,这种写作手法就是白描。

对于简练而凝重的语言,常规的品味方式并不能开掘它所蕴涵的意义和价值,而通过增、删、移、换等手段,先颠覆语言,通过对语言的比较和揣摩,可以使语言内在的韵味充分凸现出来,“辨字句于毫发之间,析义理于精微之蕴”[3],从而感知到经典文本在用语用词上不可替换的精妙。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独往湖心亭看雪”,却不意“湖中焉得更有此人!”“焉得更有”者,正言其人之不可多得。

在这冰天雪地里,铺毡对坐的金陵人,正沸的酒炉,让作者感到了一丝的暖意。然而,天涯遇知音的愉悦并没有化解作者心中的淡淡愁绪。作者的心中寒冰一片,举杯销愁愁更愁。“强饮”者,本不能饮,但对此景,当此时,逢此人,却不可不饮。作者饮酒并没有多少欢欣愉悦之意,从“拉”字就可以看出,是情非所愿,身不由己,只是碍于情面才勉强而饮。

“问其姓氏”,却又妙在语焉不详,只说“是金陵人,客此”,便戛然而止,简练之极,却又意蕴隽永,给我们留下了想象的空间。

他乡遇知音,似乎给冷寂的湖山增添了一分暖色,然而骨子里依然不改其凄清的基调,这是易代之际前朝血性文人被主流社会与自我意识抛向边缘时心底的悲凉。茫茫世界,知己难逢,人生如梦,聚散无常,有缘相聚实非易事,此刻一别也许就难以再见,岂不令人怆神!张岱深夜独往,悄怆幽邃,不知能将这凄神寒骨的冰雪西湖消解成几般滋味。去湖心亭看雪,张岱的心醉了。

吴战垒先生说:“张岱出身于官宦之家,明亡以前未曾出仕,一直过着布衣优游的生活。明亡以后,他曾参加过抗清斗争,后来消极避居浙江剡溪山中,专心从事著述。《陶庵梦忆》和《西湖梦寻》即写于他明亡入山以后。书中缅怀往昔风月繁华,追忆前尘影事,字里行间流露出深沉的故国之思和沧桑之感。”[4]

作者一直背负着对故国的难解之思。“问其姓氏,是金陵人”,作者为什么只写“是金陵人”,而不写是别的什么地方的人?作者心中有波澜啊,同开篇的“崇祯”一样,这里也表现了他幽幽的故国之思,金陵是故国之都,故国不堪回首,我何曾不是客居之人!明亡后张岱立誓不仕,只愿入山著书以终。故国在张岱的生命意识里,是永远的痛。《陶庵梦忆》,《西湖梦寻》,他梦故国,梦故园,梦故人,梦故事,痴情说梦,成了经挤压扭曲的未亡人精神上最终的皈依。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好像也有一丝疑问在里面,想不到还会有这样的人,客人像是问自己,也像是问别人。教科书上为什么用感叹号而不用问号呢?“独往湖心亭看雪”,却没想到亭上已有人先我而至,“湖中焉得更有此人”,这一声惊叹虽发之于客人之口,其实这也正是作者的心声。用感叹号有一种知音难觅的感慨,表现了他们相互之间的赏识,用问号则显得有些鄙夷,体现不出作者见到志同道合的朋友的那种惊喜。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相公的痴在舟子看来是不可理解的,但更有人早煮酒赏雪于湖心亭上,这在舟子看来,更是“痴”。兴尽须归之时,将离开仙境之地,步入凡尘,所以又用舟子的一句话作结,回到现实世界。“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只此一句,就令张岱和金陵客的痴态跃然纸上。“喃喃”两字,把舟子和作者情感上的隔膜,把作者孤高冷寂的性情生动地表现了出来。文章结尾作者借舟子的话点出了一个“痴”字,这个“痴”字似贬实褒,对作者这一不寻常的行为给予了肯定和赞扬。“痴”字乃一篇之骨。

那么,“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一句,教科书上为什么要用感叹号而不用句号呢?用句号就好像舟子对相公之痴习以为常,见怪不怪了似的,文中显无此意;而用感叹号,则包含了舟子对相公痴行的惊异和感慨,显露出他们心灵的距离。

如果说柳宗元“独钓寒江雪”是寄情于山水的话,那么张岱“独往湖心亭看雪”则是痴情于山水。与张岱同时代的名家祁彪佳这样评价张岱的文章:“余友张陶庵,笔具化工。其所记游,有郦道元之博奥,有刘同人之生辣,有袁中郎之倩丽,有王季重之诙谐,无所不有;其一种空灵晶映之气,寻其笔墨,又一无所有。为西湖传神写照,正在阿堵矣。”[5]

作者以恬淡的笔触融入了山水小品,得意处、感慨处相互交融,文情荡漾,余味无穷,颇有诸多可赏玩之处。读罢《湖心亭看雪》,只感到胸口好像被悄然敷上了晶莹的寒冰。孤舟一寒士,独品满湖冰。曹雪芹在《红楼梦》写到:“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张岱,这位天仙才子,他幻化无方,意出尘外。他总在一些地方吓着我们,而等我们惊魂甫定,便会发现,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雾淞沆砀,上下一白。我们的视界为之一开,我们的俗情为之一扫。痴行痴景,他永远有着我们不懂的地方,深杳朦胧,清高拔俗;痴人痴心,他永远有着我们不曾企及的境界,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Ⅲ 湖心亭看雪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中心思想:通过描写在湖心亭赏雪遇到知己这件事,表现了作者孤独寂寞的心境和淡淡的愁绪。表达了作者遇到知己时的喜悦心情与分别时的惋惜,体现出作者对故国的思念,同时也反映了作者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不愿意随波逐流的品质以及远离世俗,孤芳自赏的情怀,寄托了对人生渺茫的一种慨叹。

作者:张岱(1597年~1679年)又名维城,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天孙,别号蝶庵居士,晚号六休居士,汉族,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明末清初文学家、史学家,其最擅长散文,著有《琅嬛文集》《陶庵梦忆》《西湖梦寻》《三不朽图赞》《夜航船》等绝代文学名著。

(3)要做船去中心湖心亭图片大全扩展阅读

文章:《湖心亭看雪》明代:张岱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翻译:

崇祯五年的十二月,我那时住在西湖边。大雪接连下了好些日子,湖中行人、飞鸟的声音都已经没有了。这一天晚上八点左右,我撑着一条小船,穿着毛皮衣,带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去看雪。湖面上冰花弥漫,周围都是白茫茫的一片。湖上的影子,只有一道长堤的痕迹,能看出湖心亭的轮廓,我的一叶小舟,舟中的两三个人影罢了。

湖心亭上已经有两个人铺好毡子,相对而坐,一个小孩在热酒。看见我后高兴地说:“想不到在湖中还会有您这样的人!”他们拉着我一块喝酒。我尽情的喝了三大杯,然后和他们道别。打听之下知道他们是南京人,在此地客居。下船时,船夫喃喃地说:“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相公您一样痴的人啊!”

Ⅳ 湖心亭 的来历

湖心亭的来历:因为这个湖位于西湖的中心,所以叫做湖心亭。
浙江杭州西湖湖心亭:在西湖中央,是“中国四大名亭”之一。小于三潭印月。大于阮公墩,合称“湖中三岛”——湖心亭为“蓬莱”,三潭印月是“瀛洲”。阮公墩是“方丈”。但是历史非常悠久,是西湖三岛中最早营建的岛,“湖心平眺”在清代的时候被列为“钱塘十八景”之一。在宋、元时曾有湖心寺,后倾圮。明代有知府孙孟建振鹭亭,后改清喜阁,是湖心亭的前身。在湖心亭极目四眺,湖光皆收眼底,群山如列翠屏,在西湖十八景中称为“湖心平眺”。清帝乾隆在亭上题过匾额“静观万类”,以及楹联“波涌湖光远,山催水色深”。岛南又有石碑,不伦不类地题着“虫二”,据说也是乾隆御笔,这是将“风月”二字的外边部分去掉,取“风月无边”的意思,这种文字游戏是文人痼疾,看来连帝王也不能免俗。值得一提的是胡来朝作《湖心亭柱铭》:“四季笙歌,尚有穷民悲月夜;六桥花柳,浑无隙地种桑麻”。这副铭文虽有些煞风景,但游人读了未必没有好。”亭前有乾隆皇帝手书“虫二”石碑,正好是繁体“风月”去掉周边笔画后所剩的字,寓意此处风月无边之意。湖心平眺被列为清西湖十八景之一,环岛皆水,环水皆山,置身湖心亭,确有身处“世外桃源”之感。
景点
湖心亭
新西湖十景之一,位于西湖中一座绿色小岛。
湖心亭在外西湖中心。清雍正《西湖志》卷九:“亭在全湖中心,旧有湖心寺,寺外三塔,明孝宗时,寺与塔俱毁。”聂心汤《县志》称:湖心寺外三塔,其中塔、南
湖心亭雪景
塔并废,乃即北塔基建亭,名湖心亭。复于旧寺基重建德生堂,以放生之所。据此,则旧湖心寺乃今放生池,而今之湖心亭,乃三塔中北塔之基地。”《湖山便览》 卷三:明“万历四年按察佥事徐廷裸重建,额曰‘太虚一点’,司礼监孙隆叠石四周,广其址,建喜清阁,但统称曰‘湖心亭’。国朝重加葺治,左右翼以雕阑,上 为层楼……。”清乾隆二十七年乾隆帝御书“光澈中边”额。抗日战争后,喜清阁旧址先后改建为财神殿和观音大士殿。1980年在岛上刻置“虫(异体字,为繁体字“风”的中间部分)二”太湖石碑一块,意指“风月无边”。

Ⅳ 西湖湖心亭现在开放吗手摇船大致要什么价位

你好!先对你的孝心赞一个,后欢迎你到我们杭州来耍子儿(杭州话来玩的意思)
西湖的湖心亭现在开放的,门票是含在电瓶船的船票联票里面的,建议你乘坐电瓶车游西湖,费用省而且玩的地方也多,也很自由,但是你要注意的是坐船的位置,因为西湖周边有五个码头如果你要上湖心亭岛坐船的位置就要做一个选择了,最好是在岳庙码头上船,因为从岳庙码头开往三潭印月的船一定要路过湖心亭的,船也一定会靠上去放下或带上在湖心亭停靠的游客。
所以你最理想的坐船线路是:岳庙--湖心亭--三潭印月--花港观鱼,买一张45元/人的联票,保管妥当不要遗失,三程船费和门票都包含在里面了,船不是固定的就象公交车一样。
手划船不建议你坐,这个问题有点难说,因为手划船的管理和组织部门都是西湖水域管理部门,也就是老子管儿子你说管的好吗?我是本地人在旅游界别人也要尊称一声“二姐”但我也被坑过,所以........
祝你和爹妈在杭州玩的开心!

Ⅵ 在杭州旅游,如何到西湖里的湖心亭去

坐船游西湖,但现在湖心亭在维修,只能远眺。
你可以在一公园、三公园、少年宫、中山公园、岳庙、花港观鱼码头坐船,船票45元/人,回来可以在任一码头上岸。

Ⅶ 西湖湖心亭、阮公墩2个景点开放吗,怎么去,上面都有什么

这二个景点现在都在维修,暂不开放,湖中游现在只游三潭印月。

Ⅷ 西湖游览,在那个位置坐船去湖心

西湖差不多各个方向都有去湖心的,只不过各个方向去湖心的位置不一样,如果想去三潭印月的话可以从苏堤那里坐船,如果想去湖心亭的话可以从音乐喷泉附近坐船……

Ⅸ 杭州,从少年宫码头坐游船游览湖心亭和三潭映月大约需要多少时间

看季节而定,平时坐船应留出2小时以上的游览时间。但旺季光排队等船也需要半小时或者更多时间。。。另外,湖心亭如今仍处于关闭整修中。。。不对外开放。。。
这里有乘西湖游船的详细信息:http://blog.sina.com.cn/s/blog_5ead09880101fy5b.html

热点内容
收到假eth币 发布:2025-10-20 08:58:16 浏览:973
暗黑破坏神2eth打孔 发布:2025-10-20 08:42:58 浏览:105
BTC和CBT是一样的吗 发布:2025-10-20 08:42:57 浏览:233
华硕trx40Pro供电 发布:2025-10-20 08:33:26 浏览:432
晒人民币编号的朋友圈 发布:2025-10-20 08:25:32 浏览:687
doge格式 发布:2025-10-20 08:02:00 浏览:382
以太坊会爆发吗 发布:2025-10-20 08:01:59 浏览:772
一台比特币矿机的功率 发布:2025-10-20 07:39:24 浏览:925
trx辅助带 发布:2025-10-20 07:35:29 浏览:48
比特币哈希值有多少位 发布:2025-10-20 07:31:20 浏览: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