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高铁站去游客中心
1. 从三亚高铁车站下车后要怎么去三亚火车站
你说的这两个站其实是同一个站--三亚火车站。高铁三亚站就建在原来三亚火车站的旁边,现在新的三亚火车站即是高铁站也是普速列车站,两站合并,原来的火车站停用。售票厅左边为普速列车售票窗口右边为高铁售票窗口,候车室一楼为普速列车二楼是高铁候车室。
2. 三亚高铁站在哪
三亚高铁站位于海南省三亚市育秀路10号。
三亚站位于中国海南省三亚市,是中国铁路广州局集团有限公司管辖的一等站,为粤海铁路、海南东环铁路、海南西环铁路的始发终到站。
三亚站站房总建筑面积为16200平方米,站台总面积为27800平方米,主站房面积为14991平方米,站台雨篷面积为47680平方米, 三亚站站房面积东西长160米,南北宽48米,高27.2米。
三亚站途经线路为海南东环铁路、海南西环铁路、粤海铁路;站台规模4台8线,其中正线2条,到发线6条。

(2)三亚高铁站去游客中心扩展阅读
三亚站所属海南东环铁路的线路走向和沿线站点:
海南东环铁路:北起海口市海口东站,南至三亚地区新三亚站,包括海口、三亚配套工程,途经海口、文昌、琼海、万宁、陵水和三亚,该铁路在走向、沿途站点设置上均尽量多考虑重要的城市、景区,如琼海的博鳌、万宁的兴隆等。
东环铁路全线计划设10个站,建设站点:既有海口东站、美兰站、文昌站、琼海站、博鳌站、万宁站、神州站、陵水站、亚龙湾站(原田独站)、新三亚车站。
3. 三亚动车站在哪
三亚动车站在海南省三亚市育秀路10号。
三亚站,位于中国海南省三亚市,是中国铁路广州局集团有限公司管辖的一等站,为粤海铁路、海南东环铁路、海南西环铁路的始发终到站。
三亚站站房总建筑面积为16200平方米,站台总面积为27800平方米,主站房面积为14991平方米,站台雨篷面积为47680平方米,三亚站站房面积东西长160米,南北宽48米,高27.2米。
三亚站一层为行包房、出站口、普通候车大厅、VIP候车厅、售票厅和管理区域,二层为后勤区域、普通候车大厅和VIP候车厅。

(3)三亚高铁站去游客中心扩展阅读
三亚站的历史沿革:
民国32年(1943年)3月,伴随榆林至北黎铁路(含三亚支线)建成,三亚站投入使用。民国37年(1948年)8月23日及9月3日,先后两次遭台风袭击,榆林至北黎铁路全线路基、轨道、桥涵、房屋及通信设施再遭严重毁坏,已无法行车,三亚站废弃无法使用。
1957年,广州铁路管理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转发的广东省人民政府的委托书,决定由地方投资改建安游至黄流铁路。1978年6月,三亚站改由黄流车务段管辖。1985年,三亚至八所全线开通,正式改称海南西环铁路,三亚站为起止站点。
1987年,三亚站升格为三等站。1990年2月,黄流车务段搬迁到三亚站,改名为三亚车务段。同年,三亚车务段设立。2005年10月,海南西环铁路提速改造工程动工,老三亚站停止营业。
2005年1月7日,粤海铁路开通,三亚站营运。2007年4月18日,海南西环铁路开通运营,三亚站从市区天涯区胜利路搬迁至荔枝沟育新路,同时开办三亚至广州和上海、北京定期旅客列车。
2010年11月30日,三亚站主体完工;同年12月31日,海南东环铁路开通后,新三亚站建成,坐落在原火车站的左侧,同时开通了海南海口至三亚间东环动车组客运业务办理。
4. 请问从三亚动车站到三亚哪些旅游景点比较近
离三亚动车站比较近旅游景点有鹿回头公园、大小洞天风景区、亚龙湾热带天堂森林公园、分界洲岛、蜈支洲岛。
1、鹿回头公园
鹿回头公园坐落在三亚西南端鹿回头半岛内,1989年建成开放,总面积82.88公顷,有大小五座山峰。公园三面环海,一面毗邻三亚市区,是登高望海和观看日出日落的制高点,也是俯瞰三亚市全景的唯一佳处。
鹿回头位于三亚市南3公里处,是海南岛鹿回头半岛最南端的山头。这座山三面临海,状似坡鹿,高275米,登上鹿回头山顶,三亚市全景尽收眼底。

2、大小洞天风景区
大小洞天风景区位于海南省三亚市区以西40公里的南山西南隅,总面积为22.5平方公里,景区已有800多年历史,是著名的道教文化风景区。
大小洞天风景区以其秀丽的海景、山景和石景号称琼崖第一山水名胜。风景区内仍有“小洞天”、“钓台”、“海山奇观”、“仙人足”、“试剑峰”等历代诗文摩崖石刻。山、海、林泉是构成一个旅游名胜必不可少的条件。
3、亚龙湾热带天堂森林公园
亚龙湾热带天堂森林公园位于中国唯一的热带滨海城市海南省三亚市亚龙湾国家旅游度假区。总面积1506公顷,是按照国家森林公园规范要求开发建设的三亚市第一个森林公园,是海南省第一座滨海山地生态观光兼生态度假型森林公园。
园区定位于国际一流的滨海山地生态观光兼生态度假型森林公园,植被类型为热带常绿性雨林和热带半落叶季雨林。
4、分界洲岛
分界洲岛位于海南岛的东南海面,距海南岛最近海岸约1.2海里,乘船过渡单程约15分钟。小岛以东北向西南长条状横卧在蓝色大海中,远看呈马鞍型,面积约0.41平方公里,海拔最高为99米。
分界洲岛属陵水黎族自治县管辖,距离三亚约70公里,距离海口约180公里。
5、蜈支洲岛
蜈支洲岛坐落在三亚市北部的海棠湾内,北面与南湾猴岛遥遥相对,南邻美誉天下第一湾的亚龙湾。蜈支洲岛距海岸线2.7公里,方圆1.48平方公里,呈不规则的蝴蝶状,东西长1400米,南北宽1100米。距三亚市30公里,凤凰机场38公里,紧靠海口至三亚的高速公路,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5. 三亚高铁站到南山寺的行程
动车站乘坐30路公交去南山寺。
南山寺地处三亚南山文化旅游区,南山寺位于三亚市以西40公里的南山南麓,占地400亩。南山高500多米,山上终年云雾缭绕。南山寺的地理位置非常好,左右有山丘环抱,面向南海万顷碧波。
内部交通:公交,在市区乘至南山的中巴车,或乘坐新国线双层观光巴士直达。售票处大门的“不二法门”是您必观第一站,继续往前行可见金玉观音和长寿谷,走过湖区是慈航普渡园和吉祥如意园,直达南山寺,最后折回前往小月湾和海上观音。

(5)三亚高铁站去游客中心扩展阅读
海南省三亚市以西40公里南山文化旅游区内的“佛教文化公园”中。据史志所载,三亚南山即菩萨长居之“补怛洛迦”,有“大光明山”之称,三亚南山寺占地400亩,仿唐风格,建有仁王殿、大雄宝殿、东西配殿、钟鼓楼、转轮藏、法堂、观音院、悲田院等,依山就势,错落有致,庄严肃穆,清净幽雅。
入其境若入真观音菩萨说法之道场,南山寺是一座仿盛唐风格、居山面海的大型寺院。南山寺是已故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亲临选址,经国家宗教局批准,于1995年11月11日奠基,1998年4月12日建成。现有仿唐建筑仁王殿、天王殿、钟楼、转轮藏、东西爬山廊、东西配殿、金堂等建筑群,总建筑面积5500㎡。
6. 三亚高铁火车站旁边有什么旅游景点啊
没什么景点,离天涯海角,亚龙湾沙滩比较近些
现在三亚逐渐进入旅游的淡季了,价格都恢复了淡季的价格了,预订有个更多选择了,主要是多做做功课
三亚自助游,主要是要找适合的酒店,选择性价比比较高的,还有行程也要多做做功课,找一个熟悉三亚旅游的专业人士专门设计行程的,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可以Q俺
7月,8月份一般穿夏天的衣服就可以了,带些鲜艳的衣服在海边拍出来照片比较漂亮,7、8月份以后以晴天为主,下海游泳是没有问题的
去海南自由行首先要注意三点
一、机票一定要要提前预定往返的团队票价格便宜
二、酒店找海南当地的旅游公司预定价格也会便宜些,住宿可以选择两晚靠近市区的两晚亚龙湾好好休闲度假区
三、行程可以先确定一个大概的,然后根据自己玩的情况再决定后面的行程
自己要多做做功课,有什么不明白的可以Q俺或者去俺空间里看一下
我推荐几个线路,南山和天涯海角一天时间,南田温泉和蜈支洲岛一日游一天,热带雨林一天,坐游艇户外深海潜水一日游,还有亚龙湾天堂森林公园,槟榔谷,西岛和大小洞天,亚龙湾沙滩等等
祝您有个开心的假期
7. 三亚高铁站坐哪路公交车到大东海旅游度假区

公交线路:城际1号线,全程约11.2公里
1、从三亚站步行约150米,到达三亚火车站
2、乘坐城际1号线,经过4站, 到达夏日百货站
3、步行约680米,到达大东海旅游区
8. 在三亚怎样坐高铁
你的目地的是哪儿啊?三亚有两个火车站,三亚站和亚龙湾站。都有高铁。三亚站在市区,而亚龙湾站离市区较远。
9. 三亚高铁站在哪里 三亚有几个高铁站
崖州高铁站
地址:海南省三亚市市辖区G225
10. 三亚高铁站到天涯海角怎么搭车
公交线路:55号线,全程约16.6公里
1、从三亚站步行约20米到火车站。
2、乘坐55号线,经过1站到天涯海角站(也乘坐29号线)。
3、步行约90米到达天涯海角和海角。
三亚高铁站到天涯海角或者也可以坐火车先到南山寺,然后再去天涯海角,
三亚火车站到南山北站每天有5对绿皮火车—K9162/1 、K9164/3、K9166/5、K9168/7、K9170/69 ,单程票价:14.5元,中间不停靠,车程23-25分钟,每逢周三:K9167、K9169、K9170次、每逢周四K9162次停运;
车票只能去火车站购买,车次时间如下,南山北火车站下车步行1.6公里大概17、8分钟就到景区售票处了,想坐这个车的话要注意周三、周四停运的车次。

(10)三亚高铁站去游客中心扩展阅读
三亚站屋顶的3个制高点覆盖了主要的公共空间(进站大厅、出站大厅和售票大厅),所有大厅空间均为双层通高,从面使得热空气自然集中并上升至屋面制高点并通过可开启的电动排风天窗排出建筑,形成顺畅的循环。
顶曲线的设计在很大程度上参考了三亚降水量的丰沛,其波峰波谷不仅呼应了三亚的临海自然特征,更成为水的自然流向收集器,使雨水自然地流向低处并且作为中水得以利用。
此外,浅色的金属屋面板能够反射太阳光并减少热量的积累,同时整个金阔屋面的蓄热低,陶热性能好,从而减少热量传入建筑的内部。这一系列技术策略不仅化了形式的逻辑,也非常自然地促成了生态节能的使用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