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算力
⑴ 如何提高数学计算能力
如何提高中考数学的计算的正确率,以下有四种方法以供借鉴:
第一,要对计算引起足够的重视。
很多同学总以为计算式题比分析应用题容易得多,对一些法则、定律等知识学得比较扎实,计算是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因而在计算时或过于自信,或注意力不能集中,结果错误百出。其实,计算正确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例如计算一道像37×54这样简单的式题,要用到乘法、加法的运算法则,经过四次表内乘法和四次一位数加法才能完成。至于计算一道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式题,需要用到运算顺序、运算定律和四则运算的法则等大量的知识,经过数十次基本计算。在这个复杂的过程中,稍有粗心大意就会使全题计算错误。因此,计算时来不得半点马虎。
第二,要按照计算的一般顺序进行。
首先,弄清题意,看看有没有简单方法、得数保留几位小数等特别要求;其次,观察题目特点,看看几步运算,有无简便算法;再次,确定运算顺序。在此基础上利用有关法则、定律进行计算。最后,要仔细检查,看有无错抄、漏抄、算错现象。
第三,要养成认真演算的好习惯。
有些同学由于演算不认真而出现错误。数据写不清,辨认失误。打草稿时不能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竖式,出现上下粘连,左右不分,再加上相同数位不对齐,既不便于检查,又极易看错数据。所以一定要养成有序排列竖式,认真书写数字的良好习惯。
第四,不能盲目追求高速度。
计算又对又快是最理想的目标,但必须知道计算正确是前提条件,是最基本的要求,没有正确作基础的高速度是没有任何价值的。所以,宁愿计算的速度慢一些,也要保证计算正确,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⑵ 弹弹堂怎么测屏,测屏我会了就是不会算力度,求高手告诉下
测屏,就是要看右上角的方框,里面有个白色半透明小方框,一个小方框就代表一个屏幕,屏距就是看白色小方框的横向距离,估计楼主在问之前查过不少资料了,一屏等于10距,我就不做详细解释了,若是真不明白,就请追问。大于一屏的距离时(战斗时有红色和蓝色小点,代表自己和敌方的人物)可以拖动白色小方框,方框的左面对着红色小点,然后估算蓝色小点和白色小方框右面的距离,加起来就是屏距。不会估算,就拖动白色小方框在进行测量。
力度的话,有公式表,一一背下来有点多,说一个简便方法,就是记住。1距,5距,10距,15距,20距的力度,然后去推算,比如65度的公式,力度变量一般是3.,10距力度是55,11距是58.12距是62,13距是65.所以很好把握。
再说看风,怎么看风,都知道逆风减,顺风加。我以65度为例,简单说一下。都是10距,也就是1屏的距离,顺风1.0,怎么打呢?(其实很简单,65度,半抛,高抛都一样)这个时候力度用55不变,变得是角度,顺风就打67度,55力。(1风等于2度)要是逆风1.0就打63度,55力。逆风1.5就打,62度55力,逆风2.0就打61度55力。所以公式很好记,力度做一个不变量,看风变角度,打击来就舒服多了。希望能帮到你(官方给的力度表好像是1屏55.6力或者56力,这个都是小问题,卡尼自己去把握,我只是想教你方法)。
⑶ 如何提高初中生的数学计算能力
很多的学生对于数学都感到头痛,因为数学的分数每次都不高,并且很多的知识点都不太懂,那么初中数学怎么样学才可以有效的提升分数?
初中数学怎么样学可以有效提高分数?
知识框架图
相信只要做到以上的几点基本上这个科目的分数就会有一些改变,当然在学习当中计划是必不可少的,无论复习还是学习都需要制定一个专业的计划来帮助自己学习,在加上以上的几点,数学分数会有相当大的进步,在学习当中如果遇到了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需要及时的像老师或者比自己好的同学求教,以便于自己可以解决难点,不会对以后的学习有影响,以上就是初中数学怎么学的内容,相信你做好这几点,各个科目整体的分数都会出现上涨.
⑷ 怎样提高数学计算能力
话说姐高三那年也有类似的情况,症状比你稍微轻一点,我也是要写在纸上算的。当时也特头疼
最重要的是要克服心理障碍,不要给自己不好的暗示,不要总是想着自己很容易算错,这样考试的时候一紧张,就真的算错了。可以换种想法,比如告诉自己,我只要细心一点就可以算对的
练习方面,不跳步骤是对的,要坚持,我当时是稍微减慢一点点计算的速度,时间允许的话,算两遍。算对的时候要给自己鼓励,相信自己也可以算对。慢慢的练习就好很多了。还有就是细节上可以注意一下,比如我当时就是减法和等式两边约分容易算错,这样练习的时候有针对性。
我觉得这个还是心理问题,做题不要求快,求稳求准,正确率慢慢上升了,自己就有信心了,速度什么不是问题。
加油吧亲~保持好心态~
⑸ 如何提高数学计算能力
1、 重视对口算能力的培养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要重视基本的口算训练,口算既是笔算、估算和简便运算的基础,也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口算能力强,才能加快笔算速度,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2、重视对估算能力的培养
在平常的课堂计算学习中,在计算前可进行估算,使学生合理灵活地运用多种方法去思考问题。在计算后对结果也进行估算,可以使学生获得有价值的检验。
3、注重计算方法,思想的教学
有些计算学习对于学生来说其实很简单,就算老师不教,大部分学生也会算。但是作为教师,决不能只满足于学生会算,而是让学生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明白算理,总结出法则,参与到知识形成的整个过程中。
⑹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计算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师的教学质量,学生的学习的质量。因此,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也就成了小学数学教学中要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为了有效的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就要采取多种措施和方法。本文从加强计算教学,激发学生兴趣,组织多样化的练习,重视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等几方面入手,就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进行阐述。我分析了学生的作业,学生在计算中的错误可以归纳为一下几点:
一、 感知不准确
1、不看清楚题目下笔。
小学生尤其是中低年级学生感知事物比较笼统,不具体,往往只注意到一些感觉上的、孤立的现象,不去仔细观察事物之间的特征和联系。所以在抄写数字、符号的时候,没有看清楚就下笔,抄写的数字就会出现牛头不对马嘴的情况,比如:把“3”写成“8”,将“26”写成“62”;把“+”写成“×”等。在很多时候,脱式计算中上一行的数字到下一行就写错了,或者将不同的数字写成同一个数字。
2、容易被假想迷惑。
有些运算顺序尤其是简便运算方法的错误,除上述的原因外,还非常容易出现被假想迷惑的情况,以为能够进行简便计算,将运算顺序搞错。比如:75+25×3=100×3=300;12×5÷12×5=60÷60=1;
二、 注意力不集中
1、以偏概全。
小学生不善于分配和转移自己的注意力,造成计算中不少的错误。学生在学习新的计算方法的时候,重点注意新学的方法,往往造成口算的错误,或者注意新学的知识点,在计算的过程中忽略了原来的知识点。比如:初学竖式除法,试商的时候往往出现忽略余数比除数小的知识点。
2、丢三落四。
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决定了他们做事的时候经常会出现遗忘的情况。比如:学习乘法计算的时候,经常出现忘记加上进位“几”的情形;计算出发的时候,前一位的余数常常忘记移下来。
3、心不在焉。
学生计算中的错误,很多时候是由不用心造成的。比如:草稿纸上的得数计算是正确的,但抄在作业本上就错了;三步的脱式计算有时只算了两步便以为万事大吉,不再往下计算。
⑺ 如何提高初中生学习计算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学生计算的正确率一直是影响学生成绩的主要问题.很多学生总以为计算题比分析应用题容易得多,对一些法则、定律等知识学得比较扎实,计算是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因而在计算时或过于自信,或注意力不能集中,结果错误百出.在今年教学过程中,我特别重视了计算练习.加强计算练习,提高计算能力,从而提高20%学生的成绩.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涉及计算内容的题目在一份试卷中约占55%以上.从这个意义上说,加强计算教学,有效地提高计算的正确率是初中数学教学的一个非常重要方面.
一计算的意义和重要性.
1、计算是学习数学的基石,掌握了计算,便打开了通向数学王国的大门.在教学实践中有这样一个现象:许多学生虽然掌握了计算方法,却往往还会计算错误,计算的准确率很低.这不仅直接影响到对文字题,应用题的学习效果,而且还严重地阻碍了学生数学成绩的提高.为此,必须切实提高学生计算的准确率
.2、数与计算将伴随人的一生.一个人在成人以后所需的数学知识,基本上在中学阶段就学全了.因此,在中学阶段学好数与计算的基础知识,并形成一定的计算能力,是终身受益的.
二,计算正确率低的原因.
1、在让学生自我分析错题原因时,比较常犯的错误有“题目看错抄错”,“书写潦草,写得模棱两可”,“计算时不打草稿,一位数加、减计算错误导致整题错”,“做作业时思想不集中”等.分析原因,似乎大多是由:"粗心"造成的,“粗心”的原因又是什么?不外两个方面:一是由于学生的心理素质尚不够成熟,另一方面则是由于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提高计算正确率的前提
2、同时,一些同学计算正确率不是很高,也反映了这些同学的计算能力还有待提高(比如乘法口诀不熟、进位加法不熟等);可能缺少一种良好的计算习惯如验算的习惯等,许多学生在计算时,忽视了“估算”的作用.这一点可能与我们平时教多练有的关系.
三、提高计算正确率的措施.教师方面:
1、及时采取灵活多变的方法,做到因材施教:补缺补差及答疑辅导,并分清情况,矫正计算错误,提高计算正确率,对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和计算习惯,进而提高教学质量是十分必要的.
2、做好示范,言传身教.教师是学生的榜样.课堂上,板演符合规范,做到既言传又身教.讲评、作业和试卷批改等都要做好学生的表率,要求学生做到的老师一定要首先做到.
3、经常鼓励,持之以恒.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要使严格要求能够坚持下去,还必须经常激励学生,使他们对教师的严格要求给予认同,并对执行计算规范保持持久的兴趣,这样才能逐渐形成习惯.学生方面:1、按照计算的一般顺序进行.弄清题意,观察题目特点,确定运算顺序.2、要养成认真演算的好习惯.数据清楚,草稿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3、不能盲目追求高速度.宁慢勿错,宁少勿滥.
四、具体方法:
1、严格计算过程,规范演算草稿 计算规范是提高计算正确率的保证.要求学生做到计算格式规范,书写工整正确,作业和试卷整洁.草稿是正确进行数学计算的必要手段,许多计算错误都是因草稿潦草、杂乱所致.在教学中,草稿同样要求学生书写整洁、有序,能口算的尽量口算.测验时,要求学生按平时要求打草稿,可将卷子对折,草稿与题对应.这样做有利于学生有条有理地自我复查,不必再费时重写草稿,直接对照检查,省时省力,有利于培养学生严谨、细致、诚实、认真的作业习惯,克服乱写乱丢草稿的坏习惯,有利于教师寻找并分析错误原因,帮助学生订正及调控以后的教学.
2、严格要求,抓实抓细 要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必须严格要求,抓实抓细,持之以恒.严格要求,严在抓实抓细上,严在持之以恒上,作业中计算不规范的错误,一定要纠正,书写不工整,老师一定要及时指出;测验时出现的计算不规范错误,在课堂上要详细讲评,教给方法;对重复发生错误的学生开“小灶”.对计算规范执行情况,进行自查和互查,时时处处培养学生严谨的学风.培养学生正确打草稿的习惯,开始时,要像批改作业一样详细批改草稿,对草稿中的错误同样要求学生认真订正,当学生逐渐养成习惯后,变详改为简改,变简改为抽查,把重点集中到习惯不良的学生身上.综上所述,学生良好计算习惯的形成,一是要严格要求,严格训练.二是要教会学生一些使计算正确有效 的方法.三是要积极地教育与鼓励在学生心理上树立定能计算正确的信心,行为上也力争计算正确,这种学习心态的形成,必能促使学生计算正确率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