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中心化搜索引擎
『壹』 怎么样才能在在搜索引擎里面找到值得信赖的医疗机构
虚假不实医疗药品广告想要推广,购买某搜索引擎广告位根本不是唯一手段,冗长的电视广告、整版的报纸宣传、相关病症病房分发的宣传手册、甚至花钱请病患当托现身说法、和医院内部有利益关系......病房混迹两年多这些东西几乎天天接触,目前的医疗手段根本对恶性肿瘤晚期束手无策,大多只能保守治疗,但是绝望的病患和家属总是希冀着奇迹发生,这种情绪和心理总归是会被良知丧尽的恶毒商人利用。我们谴责这些帮凶的同时不要忽略这些现象背后的根源。真正谋财害命的是假医假药。互联网本质上是工具,就好比淘宝购物,排名在前未必物美价廉,也未必图物一致,参考价值最高的评论就好比各类论坛,本应该是体验者的切身感受、如实反馈,却也不乏造假弄虚。监管不严,法规不全,造成财产甚至人身安全的损失,绝对不应容忍。但是承担这恶果的代价,有些时候却是无可挽回的。我们发声谴责搜索引擎监管不严,唯利是图和互联网信息混杂的同时,也别忘记保持对所得信息的敏感和质疑的态度。我们的相关法制还不够健全,我们发出声音,我们奋力斗争,我们期待有一天真正的被法律保护正当权利不受侵犯,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也要睁大眼睛,提高警惕,保护好自己和自己所爱之人不受伤害。
『贰』 明白的说说BitDNS与市面上去中心化“域名系统”相比,优势在哪
操作界面更加通俗易懂,任何人都可以创建自己的域名。而且BitDNS域名系统实现的不光是域名功能,更是浏览器、联网PC软件、联网APP连接互联网网站和后台服务的关键步骤,是网站导航、搜索引擎和APP应用市场的核心入口。
『叁』 计算机系的学生,大学毕业后想去创业。
兄弟,我也是学计算机的,我们都知道要想创业,互联网是是最好的选择,李想,戴志康等许许多多的80后在互联网创业成功激励这我们,不过随着对互联网的了解,我不得不说,互联网创业容易,但正因为这样,竞争才激烈,如果你要有一个好的想法,还没等你将它实现,就已经被别人复制,我们不仅要看到互联网的财富神话,更要看到它的残酷性。
至于什么能力,什么课程之类的,我没办法说,如果你想在软件方面有所作为,像戴志康那样,那你就得有普通程序员几倍的努力才行,如果想在网络方面有所发展,有些能力不是靠什么课程学来的,要坚持,一定要有恒力,有开阔的眼光。
我现在也是个学生,还没有什么实际经验,还在摸索之中。也只能说和你相互交流一下。
下面是我摘的一篇文章,多看看一些别人的经验挺不错的。
人生大梦,事业大博,成败大赌。《赢在中国》的播出,激荡了不少热血男儿,雄性基因天生激荡着创业的血性。创业必须有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勇气,狭路相逢勇者胜。但创业并不再是无畏者无惧的莽撞,赌之前也需要考虑一下把握多大?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但如果智者不虑,就有千失,必然壮怀激烈。
互联网因为创业成本最低,同时随着传统平面媒体的萎缩,互联网广告暴发增长的拐点已到来,所以许多人把创业的基点放在互联网。许多人只看见互联网众多IT新贵的造富神话,却没看见无数个人站长,因资金之困无以为继。天堂在左,站长在右。
行成于思而毁于随。在互联网创业之前,自己好好想想:是否合适去做互联网?互联网创业的基础知识与资本储备都准备好了嘛?
1. 项目方向是否正确:
项目的方向非常重要,你所创业的这个行业是否已被垄断?是否出现寡头?创业在起点不能错误,否则南辕背辙,事倍功半。互联网的地区化、行业化、海外化至少是目前的共识。蔡文胜来重庆时就共鸣这几个观点,后来他在DONEWS也发表了相应的文章。与腾讯的高层交流,他们也预见了互联网的地区化,所以才在重庆发展大渝网,目前势头相当不错,同时腾讯也在发展西安与成都的地区网站,从而由地区包围全国,从农村包括城市。落伍者的鱼是浙江人,他的思想就是如果像义乌的商人,不管做一个口红,还是一个别针,只要是中国的No.1,就有比较大的市场。
所以创业的方向至少应该避开已形成寡头的市场,寻找利基市场(Niche Marketing),在巨头之间的缝隙之间寻找垂直性行业的蓝海。
2. 创业的成本:
办公室租金、人员工资、服务器与带宽费用、程序开发费用、推广费用。这些成本加起来也有不小的开销。互联网的高风险,慢收益,如果没有充足的后备资金,红旗难扛太久。
3. 搜索引擎优化:
搜索引擎优化不是搜索引擎作弊,SEO的真谛是帮助搜索引擎找到你网站合理的信息呈献给用户。合理的搜索引擎优化,会带给你不断的流量,对GOOGLE与网络的优化,包括整站的合理优化,懂的人不会太多。
关于网站的一些知识包括:
a) DMOZ的收录:
b) W3C标准:目前主流的网站都采用W3C标准,而不是单纯的平面美工,会W3C的美工,在中国并不是特别多。网站采用W3C标准,合理架构,从而做出网站最佳的UI与UE。
c) 人脉资源:在创业初期PR低,流量低,交换基本的友情连接都成问题,包括网站合作,流量交换,这些都需要相应的行业人脉。
d) 页面假静态化处理:
4. 合理运用网站统计工具:
有许多免费的网站统计工具,每天需要监测流量来源。每次改版,都要统计PV与IP的变化,不能就是想当然,拍脑袋,瞎改版,从而损失巨大的流量与客户。合理运用网站统计工具,随时观察网站流量的增长情况。
5. 精准的广告营销:
网络营销,初期没有充足的资金,一定要花在最有效的地方。对推广成本一定要有精确的控制,关于各种媒体的广告价值,我前几天刚写一篇:营销王道:鉴真广告价值,请朋友们看看。
6. 生活的去娱乐化:
个人的去中心化,生活的去娱乐化。每天夜以继日地辛劳,牺牲无数的休息娱乐时间、陪护家人时间,自己有这个心理准备嘛?
7、资本资源:
资本是魔鬼,也是天使。如果没有雄厚资本的介入,到后期也很难做大做强。而资本也是需要人脉的,不是你给VC发几封EMAIL,在会议上交换一下名片就可以的。而要有一定的人脉与信任感,能与VC一起深入探讨,不断修正自己的项目。就算是讨论得很好,也不一定能得到投资。即使拿到投资,死的互联网项目比比皆是。就像前二年的WEB2.0,成为VC的最痛。
8、非常好的运气:
创业需要吃苦,坚持,方向正确,还有非常不错的时运。成功没有金手指,更多在运气。就像中化网的孙德良说:成功80%是运气,10%是努力,10%是天资。“大风来了猪都会飞”,前SOHU副总李善友的话,此言得之。丁磊99年还在念叨“生活就像手榴弹”,马化腾01年200万就想出手腾讯,有时大志在创业之初并没有,人生的运气非常重要。
『肆』 现在是中国互联网最好的时代还是最坏的时代
如果你跟一个北京之外的出租车司机聊天,他知道马云、马化腾、雷军这些科技大佬的概率应该比王健林、许家印等地产大鳄们要大,对中国普通人近年来生活改变影响最大的行业,不是房地产,而是互联网。
互联网服务正在渗透到每一个行业,因为人口、经济和政策诸多红利,中国上演着世界独一无二的“互联网+”现象,出行、餐饮、支付、零售诸多传统行业凭借于此弯道超车。
互联网的黄金时代
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上市互联网企业总营收突破一万亿元,同比增长41.5%,行业规模持续扩张,增速远高于同期GDP的6.7%和基础电信业的5.6%,互联网成为名符其实的朝阳产业。
高速增长的互联网行业具有附加值高、竞争公平透明、绿色环保、服务民生等特性,所得到的官方支持越来越多,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均已被列入国家战略,互联网行业的增长还在进一步加速。
极速增长的互联网行业让资本纷至沓来。仅仅是今年二季度,中国互联网行业融资金额就达到了135亿美元,环比增长86.2%,就连“煤老板”们的热钱也涌入到这个行业,做起了类似于共享单车这样的新兴项目。
互联网行业还成了人才的“黑洞”,不论是就业还是创业,互联网都成为最受青睐的行业。中智发布的报告显示,2017年受访的毕业中20%期待进入互联网行业,远超过第二名金融的10%,这个行业不只是多金,竞争还相对更公平,且看上去比传统行业门槛更低、更有活力、还更有趣。
产业成就企业,中国互联网的顶尖公司正在越来越多,最近两年中概股纷纷刷新股价的历史记录,5月腾讯市值首次突破3000亿美元,进入全球市值TOP10之列时,已经超出多数人的预期。然而正如我在《腾讯市值首破3000亿美元!要开香槟的却不只是鹅厂员工和股东》一文所言,互联网行业的好时代才刚刚开始。
5个月后,阿里最新市值已达到4571亿美元,距离全球电商老大亚马逊距离不足1%;腾讯市值4088亿美元,距全球社交老大Facebook的5010亿美元还有近1000亿美元的差距,但赶超同样是大概率事件——且阿里和腾讯市值均已跻身全球市值TOP10之列。表现卓越的不只是阿里和腾讯,网络股价也即将创造历史新高,微博市值已是Twitter的近两倍……中国互联网公司,正在不断创造新的可能。
而且,互联网行业到今天为止都还没有衰老的迹象,移动互联网、互联网+、内容创业、人工智能……新的产业浪潮接踵而至,不断创造新的可能性,可以说,今天是中国互联网的黄金时代。
互联网的最坏时代
有光明的地方就有黑暗,表面上光鲜无比、活力四射的互联网行业,却从来不缺乏负面新闻。甚至一定程度可以认为,今天也是中国互联网最坏的时代。
就在阿里巴巴市值即将超越亚马逊之际,就有两家创业者先后站出来指责阿里旗下的阿里健康某团队涉嫌通过合作的方式抄袭创业者的想法,阿里巴巴第一时间对此回应表明,文案抄袭的事实确实存在,阿里立即下架相关功能、向合作伙伴道歉、对涉事员工进行处理。
在阿里巴巴之前,中国互联网公司、创业者之间互相抄袭的新闻就不绝于耳,比如腾讯就曾因抄袭问题而倍受外界指责,《计算机世界》一篇《狗日的腾讯》更是给腾讯戴上了互联网“全民公敌”的帽子,直到3Q大战后启动开放战略,腾讯才将之脱下。不过,互联网行业抄袭的步伐却未曾因此止步,每隔一段时间就有关于指责抄袭的口水战上演——一些确有其事,也有不少碰瓷营销。
产品、模式、文案甚至代码的抄袭只是一处不和谐而已,同一天,今日头条广告销售人员通过恶意点击网络广告要挟某企业主的录音被传出,同样让行业震惊:原来今天中国互联网广告销售人员从业水平都如此低下且无知无畏了?然而,这不过是个案罢了,恶意竞争已出现在几乎每一个有利可图的互联网行业,且愈演愈烈,一些人甚至不惜冒违法风险。
互联网曾经最重视的开放特性,在今天已经越来越罕见,互联网之父蒂姆·伯纳斯·李曾经构建的那个基于超链接的互联互通、去中心化、可协作可分享的网络正在被超级App们瓦解。国外苹果AppStore们各自构建自己的封闭内容生态,国内阿里和腾讯互相封锁已有几年历史,微信、今日头条、网络、UC们正在建设自家的“篱笆”,努力将内容、流量、数据和用户都留在自家的围墙之内。超级App们各自为阵让基于开放式互联网的搜索引擎愈发难以获得数据和内容,感受到深刻危机的网络启动了信息流战略,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内容生态体系。
中国互联网产业取得有目共睹的成就,然而它距离互联网被设计的初心“开放、平等、协作、分享”已渐行渐远,抄袭、恶意竞争、封闭正在成为中国互联网的通病。
谷歌“不作恶”的价值观被视作是互联网公司自我要求的最高准绳和行业的普世价值,然而又有多少企业能做到“不作恶”?逐利的企业,都是在法律之上、道德之下运转。可以说,中国互联网行业已处于最坏的时代。
正是因为此,阿里巴巴因文案抄袭事件而道歉、今日头条将行为不当的销售直接开除,在我看来已经是不错的表现了,他们这样做表明自己还是有道德底线的,今日头条表示他们对于销售要挟广告主的行为深感自责,更是表现出它的“企业良心”,毕竟,许多公司遇到类似情况往往会做起鸵鸟——人家只要不违法,你除了骂它两句,能拿它怎么办?
互联网的创新时代
中国互联网行业今天所取得的成果,可以说是来之不易。
一方面,中国互联网能壮大到今天的程度不易。与许多传统行业不同,中国互联网是自下而上成长起来的行业,自由市场下草根创业群体主导着产业发展,二十年后还充满着活力,不断产生类似于微信支付、芝麻信用这样的创新,一路走来可以说是步步惊心,网络媒体、移动支付、微信、互联网电视……许多细分互联网行业都是随时可能被扼杀在摇篮,最终壮大到不可替代。
另一方面,中国互联网的全球地位形成不易。众所周知,中国互联网在过去几十年走的是C2C(Copy to China)的路,几乎所有知名互联网应用都可以在美国找到它的影子,后来还有人造出“微创新”这样的词来美化抄袭的行径。然而,近年来中国互联网已成功摘掉了“抄袭”的帽子,正如曾经被诟病抄袭的腾讯掌门人马化腾所言:现在流行的是CFC(Copy From China)。微信、共享单车、陌陌、菜鸟…中国互联网商业模式和产品功能的创新越来越多,受到全世界瞩目,中国互联网公司正在通过全球化扩张将这些创新模式复制到全世界。
不过,从阿里巴巴“抄袭门”来看,只投入真金白银是不够的。互联网巨头要有尊重创新的意识,对原创和知识产权的敬畏,将这种意识和敬畏贯彻到公司的业务流程、管理制度和企业文化中。
在“抄袭门”事件后,阿里巴巴CTO张建锋在内网发文表示,“阿里巴巴将排查平台上所有第三方合作开发的产品和功能,重新梳理、设计与所有外部开发者合作的商务流程及产品设计规范。”
需要这样做的不只是阿里巴巴,而是所有互联网大公司、创业者甚至互联网投资人,因为犯“抄袭”错误的不只是阿里,对整个互联网行业而言,尊重保护原创、鼓励推动创新,都已是迫在眉睫。
同时,互联网巨头还应更加开放,而不是不断编织“篱笆”将用户、数据、内容、流量圈在围城之类——腾讯音乐和阿里音乐达成版权互相授权协议,算是开了一个好头。
第三,尊重原创、推动创新,从你我做起
互联网的创新环境,不只是软件的创新,还有内容、服务、商品等方方面面。当你在指责阿里巴巴抄袭创业者、某某企业不尊重原创时,是否有检讨过自己的硬盘里是否有盗版电影?手机上是否有盗版App?家里有没有某个仿牌家具?如果有,你的做法与企业不尊重原创没本质不同。
音乐市场发达的国家为什么盗版很少?不是因为没人做盗版,而是因为大多数用户会觉得盗版是偷窃,是可耻的,而不是理所当然。
今天中国消费者正在意识觉醒,对原创和创新越来越尊重,原创环境正在变好,视频、音乐等行业已迎来春天,相信文化内容领域的原创之风将会蔓延到软件、设计等领域,让整个互联网创新大环境越来越好,最终让中国互联网产业引领世界。
『伍』 区块链的去中心化将对互联网有何影响
谈论区块链,就像90年代的人们谈论互联网。谁也不知道互联网会带来如此深刻而广泛的影响,就如同现在,没有人能够说明区块链又将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一切都方兴未艾。我们能做的,就是不断去了解它,不断去思考,不断去尝试。
去中心化的区块链技术也许在那时发挥真正的价值,对人类社会共同的互联网巨头进行监控和监督,也就是说在需要对社交网络,搜索引擎,电子商务等巨头的重大事项进行投票决定时,区块链技术是最佳的选择。因为这是防止投票被大规模控制的唯一方式。
对这种中心化的一个反应是对大型互联网公司施加政府监管。这种应对措施的前提是假定互联网与过去的通讯网络如电话、广播和电视网络相似。但过去基于硬件的网络却与基于软件的互联网不同,一旦建立了基于硬件的网络,它们几乎不可能重新改写,但基于软件的网络却可以通过企业创新和市场力量进行重新改写。
去中心化是一个通常被误解的概念。例如,有时候有人认为加密网络提倡和赞扬去中心化的原因是为了抵制政府审查制度,或者是因为自由主义的政治观点。但是这并不是去中心化的主要价值。
让我们来看看中心化平台存在的问题。中心化平台遵循着一个可预测的生命周期。当它们开始运行时,它们会尽一切努力来招募用户和第三方人员,如开发者、企业和媒体组织。他们这样做是为了使他们的服务更有价值,因为平台(根据定义)是具有多方面网络效应的系统。随着平台采用呈现 S 曲线增长,他们对用户和第三方的影响也在稳定上升。
当他们到达s-曲线的顶端时,他们与网络参与者的关系降低到接近于零。而中心化平台想要继续增长的最简单的方法是从用户中提取数据,并在受众和利润方面与对手竞争。
这方面的历史例子有:微软对网景、谷歌对 Yelp、脸书对 Zynga, 推特对第三方客户端。操作系统如 iOS 和安卓表现得更好,尽管仍需缴纳30%税款,但出于看似任意性的原因拒绝应用程序,并随意纳入第三方应用的功能到自身平台。
对第三方来说,从合作到竞争的转变就像是一种诱饵。随着时间的推移,最优秀的企业家、开发商和投资者都开始对在中心化平台上进行创建变得谨慎起来。我们现在有几十年的证据表明,这样做最终会令人失望。此外,用户只能任由平台来收集自己的数据,没有任何办法能够保护自己的隐私,而中心化平台又经常发生因为安全漏洞而遭到攻击的事件。中心化平台存在的这些问题在未来可能会变得更加突出。
互联网是完全基于软件的网络,由一个相对简单的核心层组成,连接数十亿个完全可编程的计算机。软件只是人类思维的编码,因此具有几乎无限的设计空间。连接到互联网的计算机大体上可以自由运行其所有者选择的任何软件。无论你想到的是什么,只要有合适的激励措施,都可以通过互联网迅速传播。可以说,互联网架构是技术创新和激励设计相交融合的平台。
现在互联网仍处于发展初期,在首次引入比特币以及以太坊时提出,底层的互联网协议将在未来几十年内通过加密算法重新改写。分布式网络融合了前两个互联网时代的最佳特征,通过社区式管理和去中心化的网络,其功能最终将超过最先进的集中式服务。
链乔教育在线旗下学硕创新区块链技术工作站是中国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开展的“智慧学习工场2020-学硕创新工作站 ”唯一获准的“区块链技术专业”试点工作站。专业站立足为学生提供多样化成长路径,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产学研结合培养模式改革,构建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
『陆』 国内电商适合做独立站吗
很多卖家转型跨境电商,同样能做的风生水起,当然首先要面临的问题就是独立站的搭建。目前比较知名的建站工具包括Ueeshop、opencart和magento等。比如Ueeshop采用SaaS模式,不需要外贸企业配备技术团队,安全高效的搭建外贸网站,国际化网站模板不仅可自由更换,无需重新上传资料,还能定制个性化网站页面,功能设置齐全。而后两者则属于开源系统,需要企业自身有足够的技术团队才能完成开发并需要长期投入技术人员去维护。好处是可以随时根据企业自身的功能需求去开发。点击可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要运营好一个营销型网站,除了在保证速度、安全性、稳定性等网站本身性能之外,在内容布置上需考虑以下几点:
1. 以目标客群的需求和习惯分层。从客户角度出发,划分客户类型,并根据不同类型客户的需求准备客户真正关心的内容。
2. 覆盖基础内容板块。从产品、服务、解决方案和案例四个维度切入,结合行业特性规划网站内容。
3. 本土化表达。尊重目标地文化和客户语言习惯,在体现专业度的同时,采用客户习惯的表达方式,呈现访客看得懂、有吸引力的内容。
4. 注意内容统一。由于B2B交易存在反复沟通确认的复杂环节,网站作为企业内容重心,需保证内容与销售、广告投放等渠道传递的内容高度吻合,否则将带来强烈的不信任感。
5. 保证更新频率。及时上传企业最新信息,并根据网站数据分析结果,不断调整内容策略,持续优化网站和推广效果。
『柒』 为什么很多中小型互联网公司要靠知乎活着
因为知乎的内容比较优质,各大搜索引擎网络,搜狗,谷歌,微信,360等都愿意抓取知乎的内容。在网站排名广告除外的情况下知乎的内容经常出现在首页面对这样高权重下,经常可以在各大搜索引擎曝光,所以这块流量对中小型公司固然重要。知乎和头条的算法机制很相似,都是根据赞,收藏,评论等指标来进行推荐。
知乎号被封绝对是丢了公司流量的半壁江山。百分之九十的公司是靠知乎起家,很多创业公司初期为了节省成本,是不会花费高额投一些信息流,SEM这种类型的付费渠道,一般首选是新媒体运营或者内容运营方面,关于渠道引流最好的效果莫过于问答类平台。提到问答国内首选的就是”知乎“
『捌』 dese是什么意思
如果是英语,我想也没人无聊到会联想到镶嵌式数据库搜索引擎这个缩写。除非你是用电子词典点出来的。所以根据个人经验判断,这是一句拼音。 “得瑟” 应该这样翻译。得瑟你懂吧? 至于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
『玖』 发出去的多多视频为什么没有浏览量
书航 4 月 24 日发于北京
本周,网络网盘第三方客户端 Pandownload 被查,开发者被“跨省追捕”;网络网盘“用户激励计划”在未充分告知用户的情况下,利用用户自己的电脑做 P2P 上传节点。这两件事再度引发了对网络网盘的巨大争议。
自媒体“回形针”曾经做过一期视频《中国的网盘为什么这么难用?》介绍了网络网盘的运营成本构成。它资料详实,论证充分,但并没有让众多网民停止持续的抱怨和吐槽。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Ex411f7r4
现在,航通社收集和整理公开信息,并访谈业内人士,试图对这两件事以及网络网盘的近况做一个全面的梳理,并解答一些热点疑问。
本文目录:
1、Pandownload 事件始末
(1)涉案金额为何是“上千万元”
(2)Pandownload 怎样泄露用户隐私
(3)隐私泄露后,求助者反遭网络暴力
(4)被查后,现有网盘用户或将提速
2、“用户激励计划”事件始末
(1)功能默认开启,且未明确告知
(2)启用 P2P 加速的得失
3、有关网络网盘的其它问题
(1)现有的商业模式
(2)安全和隐私问题
(3)版权问题
(4)前景展望
1.Pandownload 事件始末
4 月 16 日,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警方前往广东,逮捕了网络网盘第三方客户端 Pandownload 作者蔡某。此事被定性为“侵入、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程序、工具”。Pandownload 可以以非会员权限突破网络网盘官方设定,实现高速下载。
https://www.jiemian.com/article/4260774.html
①涉案金额为何是“上千万元”
警方估算此软件给网络公司造成的损失为上千万元。假设 Pandownload 自 2017 年推出至今的几万名用户都以全价购买会员,产生的收入差不多就是这个数字。
虽然在此期间网盘会员偶尔打折,但正如近期爱奇艺被做空时的业界分析所示,折扣后的价格不应在财报中直接算作商品售价,而应该以原价计算营收,将打折幅度视为营销成本。
https://www.jiemian.com/article/4231722.html
警方认定该软件接受捐赠,同时开发者蔡某建立 QQ 群,“向进群人员收取 1 至 10 元不等的进群费,群内提供更稳定的内测版本”。蔡某三年多一共获得 30 多万元。
捐赠渠道被算作营利可能还有争议空间,但收取“进群费”如果属实,想要脱罪是比较困难的。所以在软件下方写明“本软件完全免费,仅供学习交流使用,禁止倒卖”可能是完全没用的。
另外,此类案件的定罪量刑一般都是看造成实际损失多大,而不是看获利多少。近期某智慧医院系统的外部运维,直接在生产环境误操作,给医院造成当日收入损失约为 800 万元,被判了 5 年半。
https://mp.weixin.qq.com/s/5DnToow7lVjSvnQZ-r777w
②Pandownload 怎样泄露用户隐私
警方称受害人“刘某”发现 Pandownload 会在其未授权的情况下,将自己的网盘数据共享出去,导致隐私照片和文件泄露。
除了不限速下载之外,Pandownload 还有一些附加功能,最值得一提的是“分享链接共享”和“资源搜索”。
“分享链接共享”即提取码查询功能,始于 2018 年 11 月的 2.0.5 版。即使只有分享链接但没有提取码,Pandownload 也可以查询其他用户共享的提取码,如果有匹配就自动解开。
http://pandownload.com/index.html
该功能类似 WiFi 万能钥匙,使用时要同意把自己输入的提取码自动共享出去,所谓“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别人解锁时,无需看到你分享过的提取码具体是什么,就能随便转存下载。
新用户第一次打开 Pandownload 时,会有一个是否开启“分享链接共享”的提示,之后该功能可以在设置中关闭。但这一提示并没有明示泄密风险;在设置中关掉再打开时,也没有再出现提示。
网络网盘曾教育用户为分享内容设置提取码和有效期。但鉴于提取码“共享”的存在,所以更重要的是设置分享链接的短有效期,以及将内容本身打一个加密的压缩包再上传。
https://weibo.com/2952668222/ID1Ht6kSh
“资源搜索”是在 2018 年 9 月的 2.0.3 版引入的,其结果的丰富程度远远超过用网络等通用搜索引擎查找。开发者也提供第三方接口,社区为其开发了搜索动画片、QQ 音乐专辑等多个插件。
输入关键字“照片”后的结果,包含一些图像处理软件的“破解版”,但也有些一看就知道是私人文件的,例如“我的照片”、“婚礼照片”等等。
点进去以后,这些私人图片都可以一键转存和下载。它们如何出现在搜索结果里不得而知,而一旦不是当事人主动公开的,想要撤下结果的时候,根本不知道该找谁。
需要指出的是,这些资源搜索引擎在 Pandownload 开通此功能之前就已存在。问题在于 Pandownload 为它们提供了简单的入口,让很多原本没听说过这些查询渠道的人也用上了。
③隐私泄露后,求助者反遭网络暴力
2019 年 8 月 27 日,有人在知乎发问求助:“Pandownload 上看到我的照片,竟然还有人下载,我该怎么办?我真的好绝望无助啊,还有我的个人信息,我好害怕啊”。当时 Pandownload的上述“分享链接共享”和“资源搜索”功能都还没有上线。
https://www.hu.com/question/343005760
提问者是一个21 岁的女生,她在非官方渠道买了一个多人共用的网络网盘账号,这是导致其个人信息流失的主要原因。
这种所谓“合买账号”的行为也违反了网络网盘的用户协议:“帐号不得有偿或无偿提供给任何第三方使用,同一帐号仅允许在6台设备上使用,且同时使用的设备不得超过2台。”
令她意想不到的是,随着 Pandownload 作者被抓,这个问题一夜之间被翻出来,她被怀疑是举报者“刘某”,其知乎账号遭遇了大批不友善言论的攻击,让她濒临崩溃。
“我长这么大第一次感受到了网络暴力的可怕,原来这种东西离我们竟然可以这么近。……我还是很委屈,特别难受。虽然知道大家针对的不是我,但是我还是会不断的受到陌生人的回复,我就觉得很痛苦。”
我们大概可以从中看到一部分“忠实用户”的内心取态。这些人咒骂“刘某”的举报毁了一款“好软件”,对其是否有隐私泄露漠不关心,甚至还希望进一步“人肉”出当事人。
④被查后,现有网盘用户或将提速
截至 4 月 21 日,Pandownload 官网已恢复访问,Windows 版可正常使用,但网页版和 Android 版失效。
Github 有用户发布了名叫 ShengDownload 的项目,宣称将成为 PanDownload 的替代品,获得大量 Star(星标收藏)。随后其删除了项目,说这仅仅是一个玩笑。
https://news.mydrivers.com/1/683/683987.htm
但并非玩笑的是其它同类网络网盘“下载辅助工具”闻风而动,纷纷暂停服务保平安。其中包括一些长期挂在浏览器脚本分享网站前列的脚本。
PanDownload 是网络网盘“破解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在此之前,很难说有什么破解方式能同时做到简单、稳定和被封号几率低。它们大都基于 ARIA2 下载引擎,但有的没有封装好,需要用户自行配置,有的还需要在命令行中操作,“小白用户”用得很少。
PanDownload 用户量达到数万人,同时让破解网络网盘的手段也出现“中心化”,逐渐集中到这一种上面。这也是它被查之后激起很大反响的原因所在。
航通社就此询问了不具名的云存储业内人士。该人士称,虽然网盘数据中心一般都是自建的,但在服务器和用户端之间往来传输内容,还需要不断从电信运营商手里购买带宽。由于成本压力,网盘只能向运营商购买固定量的带宽再分配给用户,而不是无限量地按需购买。
一般来说,网盘方会设定一个资源分配方案,保障每一位用户的下载体验,但 PanDownload 及同类软件的出现打破了这种平衡。
举个例子,网盘方向运营商购买了 100M 带宽分配给 100 位用户,若他们的级别相同(如都是超级会员,或者都不是会员),则每个人都能获得良好的下载体验。但其中有 1 位用户不满于现状,使用 PanDownload 抢占了 80M 带宽,这样一来分配给其余 99 位用户的带宽就仅剩下 20M。使用 PanDownload 的用户越多,其他用户分配到的带宽就越少。
该业内人士指出,在高额成本压力下,网盘的速度分配本就捉襟见肘,突破限制无异于雪上加霜,严重影响了正常用户的下载体验。预计如果从 PanDownload 释放出来的带宽资源能被网盘方重新分配,那么过大约一周左右的时间,全体用户的下载速度都可以获得明显的提升。
2.“用户激励计划”事件始末
在 PanDownload 作者被抓之后,网络网盘“用户激励计划”成为新的热点。网络称该计划使用 P2P 传输技术提升用户的下载速度。但用户必须贡献出最高 1MB/s 的上传带宽,用于给其他用户传输文件。
①功能默认开启,且未明确告知
网友的不满在于,网络网盘 PC 端设置中这个选项是默认打开的,同时没有告知用户。网络网盘已经更新了一个版本,取消对“用户激励计划”的默认勾选,但仍然保留入口。
https://www.cnbeta.com/articles/tech/969865
目前在网络网盘官方的问答页面,也确认现在是可以完全关闭掉 P2P 功能的:“开启有积分奖励,如需关闭可到 PC 客户端设置页面编辑”。
使用 P2P 为下载加速是一项成熟的技术。Windows 10 在 2015 年刚刚发布时,就加入了开启 P2P 互传的功能,以便用户更快获取 4 个多 GB 的安装包。
http://tech.sina.com.cn/it/2015-03-16/doc-iawzuney0770730.shtml
但这里有一个问题:众多 P2P 用户都只想下载而不想上传。实际上,在 2000 年代 BT、ed2k、emule 等 火爆一时,就是因为一些修改版客户端(俗称“吸血驴”)去除了上传功能,导致下载的人多而上传“做种”的人少,最终谁都下不了,大量卡在 99.9% 的情况出现,P2P 下载也日渐式微。极小一部分守规矩的用户只能蜷缩在 PT 圈子里。
完全去中心化的BT等技术无法阻止“吸血驴”等导致上传/下载不对等的情形,而由商业公司在私有协议下主导的P2P协议,更有可能驱动足够多的用户成为上传节点。“用户激励计划”显然就是这样的一种尝试。
在知乎有人忍不住为网络支招:
https://www.hu.com/question/389378065/answer/1168168254
“可以说,如果先做用户灰度测试,改为内测+邀请制,现在知乎上的问题可能就是如何加入网络网盘的用户激励计划了。”
②启用 P2P 加速的得失
前述业内人士告诉航通社,由于传输特性的缘故,难以量化判断 P2P 为用户当前的下载速率贡献了百分之多少。即使完全关闭上传(例如利用外部防火墙等“物理屏蔽”),用户下载时同样会获得基于 P2P 的速度提升。
当前来自运营商的带宽量平均下去,根本无法让非会员达到标称 120KB/s 的下载速度,所以如果用户实际达到了这一速度,就说明其中肯定含有来自 P2P 贡献的速率。在不限速的情况下,P2P 贡献的平均下载速度在 1MB/s 以上。
换言之,并不是说 P2P“不会给用户下载带来任何提速效果”,而是如果取消 P2P,或没有连接到可用节点,那么速度会进一步掉到接近于 0。这就是非会员用浏览器直接下载一个 5 MB 以内的小文件时可以感受到的。
在“用户激励计划”之外,网络网盘还与海康威视合作推出 NAS 产品“闲小盘”,在挂机过程中可以将闲置带宽贡献出来,获得积分。两者以及手机签到等多个活动,应该是共用一个积分池的。
普通用户参与“用户激励计划”需要付出网络带宽和电费,由于可以在半夜闲时完成分享,因此电费支出是大头。但“用户激励计划”被指让利太少,挂一个月可以兑换一个月爱奇艺会员,相当于奖励 10 元左右,甚至难以抵消用户付出的电费;此外还有积分跨年清零等问题。
相信如果“用户激励计划”未来想获得成功,公开透明和力度足够的激励机制是关键。
3.有关网络网盘的其它问题
今年 1 月 8 日,有媒体曝光网络内部消息显示,2019 年网络移动产品付费用户数突破 5000 万,付费用户增量首先来自于网络网盘,其它则有网络文库、网络知道、百家号和智能小程序等。Questmobile 数据显示,网络网盘的市场份额超过 85%。
https://tech.sina.com.cn/i/2020-01-08/doc-iihnzahk2808592.shtml
用户针对网络网盘的批评从未停止,但一边骂着,一边也从未真正“用脚投票”过。在 RayFile、DBank、115、UC 网盘、新浪微盘、金山快盘、360 云盘、网易云盘等老对手纷纷退出,腾讯微云、坚果云、蓝奏云、天翼云盘、和彩云网盘等均未出现用量飙升的情况下,网络网盘是国内个人网盘领域的唯一玩家。
①现有的商业模式
为什么会这样呢?知乎的一个答案概括得比较清晰:
https://www.hu.com/question/388330931/answer/1162857982
“网络网盘其实现在很大的一个问题,就是大量的用户根本不是来‘用网盘’的,而是拿网盘当做一个一次性工具。有人在论坛/贴吧/微博/迅雷里贴了个网盘的路径,一大群人跑去点下载,下完了网页一关连根毛都不留下。” “这种资源特殊之处在于很多都是稀缺资源,全网独一份儿,不下不行的那种。例如一些烂种了/迅雷不让下的‘里番’,带版权的影视和音乐作品,个人开发的工具程序,ROM,固件,论文等等。”“这些用户在实质上占用了大量的服务器带宽,但是对网络来说却无法从其身上收回任何成本,只能是任由这些免费用户的各种 10KB/s 就吃掉很大一部分本应该用于会员的带宽,但是服务器的总出口带宽终归是有限的啊!这就造成了连买了 SVIP 都跑不满下载速度的状况。”
去年 10 月,网络网盘在原来的会员基础上增加了单日、单次收费模式:5 分钟不限速下载最低收费 1.9 元,24 小时全天不限速下载收费 5.9 元。这给网络网盘带来了大量新增付费用户。
此类大文件的分享虽然构成了网络网盘营收的“核心竞争力”,但也造就了如今谁都用着“不痛快”的尴尬局面。
②安全和隐私问题
在服务器远端完成的任何操作,都会比下载到本地对带宽的要求低,例如下载视频和流媒体观看视频需要的带宽量根本不可同日而语。
未经过压缩的 4K、60 帧视频,传输一秒钟影像使用 1.74GB 的数据流量,需要约 14Gbps 的带宽。将 4K 视频使用 H.265 编码,可将带宽需求压缩到 15-25Mbps 左右。
https://news.mydrivers.com/1/624/624361.htm
4K 视频播放在家庭宽带只需要占用总带宽的一部分,而人们对下载的天然要求就是跑满速;下载的也多半是无压缩的原盘,或尽可能高的分辨率。
用户对大文件的热衷,也迫使网络网盘不得不考虑如何减少对空间的重复占用。其开发的浏览器本地上传控件和网盘客户端,通过计算 MD5 值,将服务器已有的文件“极速秒传”,有效节省了空间占用。
对比国外网盘,大多数在遇到重复文件时候,只能采取机械的对比文件名的办法。换言之,将不同大小的文件改成同样文件名,上传过去就会被判定为重复,有的甚至不打招呼直接替换了事;但同一个文件改名以后却可以蒙混过关。
https://pictureecho.com/blog/how-cloud-storage-platforms-deal-with-plicate-photos/
相比之下,“极速秒传”肯定更有效一些。但也就到此为止,更高级的比如穿透文件内部对比查重,这是完全不敢用的。
计算 MD5 值还方便了网盘方依据法律法规,直接删除违规文件。这就是有些人辛辛苦苦收集的“稀缺资源”被替换成 8 秒小短片的原因。这一过程并不需要网盘方面“偷窥”你的隐私;如果你用剪辑软件添加或删除几秒钟,它就会被识别为一个陌生的文件。
国外网盘产品也同样面对越来越强的监管需求,以打击恐怖主义、儿童色情等社会顽疾。2009 年,微软开发了一项叫做 PhotoDNA 的技术,根据描述图像中颜色强度变化的直方图判断图片是否涉及儿童色情,并结合每个图像的数字签名,跟踪已知的虐童图像在网上的传播。
https://www.theregister.co.uk/2014/08/07/ms_tip_off_child_abuse_arrest/
微软将其 PhotoDNA 技术捐赠给公益组织,并转授权给 Facebook 等公司。OneDrive 和 Dropbox 两个网盘都曾根据此算法提交的数据报告警方,进而逮捕了两名参与儿童色情犯罪的嫌疑人。
https://fortune.com/2015/12/01/dropbox-child-porn/
如提到的,Zoom 被指责没有使用最安全的“端到端加密”。国外评测机构对三大主流网盘 Dropbox、Google 云端硬盘、OneDrive 的横向评测说明,三大网盘都没有提供端到端加密,这一定程度也是为了满足执法要求。
https://www.cloudwards.net/dropbox-vs-google-drive-vs-onedrive/
网络企业网盘曾披露其应用的主要安全技术,包括 AES256 加密技术,以文件切片方式存储,采用应用于网上银行的 SSL 加密技术,以及异地多重容灾。个人版网络网盘的安全技术与之基本相同,只是可能缺少灾备等进阶保障。
③版权问题
在“稀缺资源”发布方面,网络网盘由于上传时的极高便利性,成为资源发布方的首选。有字幕组就在公告中表明为何他们坚持用网络网盘发布资源。
https://t.me/s/VisionarySub
网络网盘也曾开发名为“网盘小飞机”的随机文件分享功能,可以看作是文件版的“漂流瓶”,用来增加会员用户之间资源分享的活跃度。
https://www.hu.com/question/319768945
但活跃在网络网盘上的“稀缺资源”,已不止一次让网络卷入侵权官司。《匆匆那年》《我在大理寺当宠物》的版权方搜狐视频、《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的版权方优酷,及《战狼2》《金陵十三钗》等多个热播剧的版权方都曾持续多年对网络网盘发起诉讼,网络网盘也总以“通知删除”规则进行回应。
搜狐和网络持续 6 年的侵权官司,一审认定网络网盘败诉,但二审却认定一审判决有误,网络网盘无需承担任何侵权责任。
https://www.36kr.com/p/1724954509313
法院认为,用户单纯的作品上传、存储、下载行为本身不代表同时有传播意图及行为,网盘服务商不存在直接或间接侵权行为。法院还驳回了要求网络网盘阻止用户上传涉案作品及删除已存储内容的诉求。
这一标志性判决意味着法院认可网络网盘作为用户封闭性私人空间的地位,认为用户拥有自主搜索、分享网盘资源的权利。此后,《人民的名义》《流浪地球》《庆余年》等影视剧维权的主战场转移到打击提供片源的源头方面。
在处理版权争议的过程中,网络网盘自身也体会到了合理处置站内版权内容可能带来的好处。
2018 年 10 月,网络网盘内容商城试运营。2019 年 6 月 5 日,内容商城定名为“度小麦”平台,盘活网盘用户存储的数据资产,让优质内容以“个人数字出版”的方式流通。
“度小麦”首批入驻合作方有樊登读书、多多老师的设计库、落水神韵、悟者教育等,内容主要面向学习干货类、健康美容类、旅行潮玩类、原创影音类等领域。它的设计与网盘相互独立,创作者需要手动上传或者从网盘导入文档,消费者通过网页或手机客户端购买和查看,已购资源不占用网盘空间。
网络网盘推出内容商城是迈向真正良性增长的一步,如果做得好,甚至可以从个人网盘业务中逐步退出。
④前景展望
个人网盘业务收费模式单一,盈利空间有限,又面临上述版权和带宽问题,运营、审核成本巨大,竞争对手基本都打道回府;唯一坚持下来的网络网盘,恐怕也难说能坚持多久。
网络网盘目前采用的“送空间,卖速度”模式,跟国外同步盘的“不限速,卖空间”模式相反。国外网盘产品的单位空间定价都高到了国内用户无法接受的程度,而且亚马逊网盘、微软 OneDrive 又先后取消了最高一级的无限容量,因为只要有“无限容量+无限速度”的组合,走到世界上哪个角落都会有人滥用。
https://www.informationweek.com/cloud/cloud-storage/microsoft-kills-unlimited-onedrive-storage-blames-user-abuse/d/d-id/1322976
但“送空间,卖速度”模式是由网盘行业打价格战的竞争历史决定的,已经无法改变。同样形成思维定势的,还有网络网盘的界面与客户端都很少有广告位,也没有明显的跟网络产品矩阵联动导流。
支持网络将网盘项目坚持至今的,恐怕是它和贴吧、知道、网络、文库等产品一同带来的用户账户粘性。网络网盘产生的用户登录行为,有效地将一部分本来是“用完即走”的用户纳入网络用户账户体系,其在生态内的各种动作也可以产生更精确的用户画像。
由于将文件从服务器下载到硬盘的过程极不经济,所以,一个可行的方法是让完全在服务器上进行,不涉及本地操作的应用流行起来。
以同步盘功能为主的 Dropbox 积极将自身集成到几乎每一个个人、企业常用的第三方服务中,比如微软 Office、Slack、Zoom 等等。Dropbox 和 Google 云端硬盘都开发了 Office 插件,用户可以选择这两个网盘作为自动保存位置。
https://www.groovypost.com/howto/add-google-drive-dropbox-save-locations-microsoft-office-2016/
因为跟 Zoom 集成,Dropbox 甚至看不惯 Zoom 对安全隐私漏洞修补的速度缓慢,主动为 Zoom 义务“捉虫”。
http://tech.sina.com.cn/csj/2020-04-21/doc-iirczymi7537865.shtml
可以想象,在微软 Office 或 WPS 直接保存到网盘、在 iOS、安卓和 PC 间跨设备中转文件、在智能硬件上直接访问网盘的照片和视频……这些操作一旦成为现实,都避免了直接下载对流量的巨大消耗,一旦流行起来,网盘就可以在保证活跃度的前提下大大降低成本。
去年 7 月,网络网盘提出了“个人云服务操作系统”的定位,加强与打印机、路由器、汽车、智能家居等物联网设备交互。例如,打印机可以直接打印网络网盘照片,无需用户手动下载传到 U 盘再交给打印机。
https://tech.sina.com.cn/t/2019-07-24/doc-ihytcitm4243343.shtml
网络自家的智能音箱小度可以播放用户存储在网盘上的相册或视频。接入网络网盘的汽车智能后视镜“度小镜”可以做到“视频永不丢失”。
https://tech.sina.com.cn/roll/2020-04-15/doc-iirczymi6415935.shtml
综合来看,逐步增加非纯下载业务收入,提升网盘手机客户端使用粘性,增加第三方应用场景,都有助于网络网盘减少现有对个人网盘业务的依赖,走上更良性的发展道路。而 5G 时代的用户,也需要逐步适应自己存储的内容并非下到硬盘才算“落袋为安”,而是可以随时串流访问的新习惯
『拾』 值得长期持有的数字货币有哪些
、KNC Kyber
项目简介:KyberNetwork将打造一个支持多种数字资产即时交易和转换的新系统。 为了实现所有用户在不同代币之间的无缝支付,我们将提供丰富的支付API以及新一代的合约钱包,来扩展KyberNetwork的整体交易能力。此外, 用户还可以通过我们的衍生品交易来减少加密货币世界中的价格波动风险。
项目路线:2017年8月,发布测试网络;2018年第一季度,发布主网第一版,支持代币和以太币之间的交易;2018年第二季度,支持任意两种代币间的交易;2018年第三季度,支持更高级的金融衍生品交易;2019年初,支持跨链交易。
2、BAT 注意力币
项目介绍:注意力币BAT全称Basic Attention Token,是Java创始人,Mozilla和Firefox浏览器联合创始人Brendan Eich创办的一个用于在广告商和用户之间进行流通的数字资产,是一个基于以太坊网络的代币(token),用于解决浏览器中的广告展示和用户激励问题。
项目路线:2017年5月31日开始爱西欧,同日完成爱西欧。
3、ABT 区块基石
项目介绍:ArcBlock(ABT)是全球第一个专注与开发和部署去中心化应用的区块链服务平台和生态系统。并采用云节点的方式去进行。其主要架构包括:开放链访问协议(OCAP)、基石程序(Blocklet)、基石构建(Blocklet Components)、分布式订阅网关、应用市场和令牌经济。
项目路线:2018第二季度与开发合作伙伴一起构建基于ArcBlock的第一个去中心化消费级应用程序。使用开放链访问协议部署Hyperledger适配器,代币上交易所;2018第三季度,开放链访问协议(RC1)的第一个公开测试版本诞生。开放链访问协议及其资源部署到以太坊和超级账本上;2018第四季度,正式发布开放链访问协议和以太坊及超级账本的适配器。ArcBlock平台搭建完成,向大众开放。
4、BTM 比原链
项目介绍:Bytom Blockchain Protocol(简称比原链:Bytom)是一种多元比特资产的交互协议,运行在比原链区块链上的不同形态的、异构的比特资产(原生的数字货币、数字资产)和原子资产(有传统物理世界对应物的权证、权益、股息、债券、情报资讯、预测信息等)可以通过该协议进行登记、交换、对赌、和基于合约的更具复杂性的交互操作。
项目路线:2017年1月,比原链项目启动;2017年6月,完成私募及爱西欧;2017年Q4,比原链上线测试;2018年Q1,比原链章程发布,第一次持有人大会;2018年Q2,比原链1.0版本发布。
5、RUFF
项目介绍:Ruff尝试开发新的公有链,即RuffChain,结合物联网和区块链的架构,开发出一个包含分布式操作系统和开放式主链的公链,从而将虚拟世界的点对点网络及共识机制扩展到线下,实现信息流推动原子流,构建出新的物联网生态。在这个生态中,将采用DPoS 作为共识算法,并将用Ruff币作为Ruff公有链生态系统内激励、消费和交易的代币,消费者在物权或是数据交易过程中都会消耗代币,提供相应的节点资源,参与验证、记账等行为的生产者,将会获得Ruff 币作为奖励。
6、NAS星云链
项目介绍:是全球首个区块链搜索引擎,发掘区块链价值新维度。通过定义区块链世界的基本价值尺度,帮助用户更高效地发现和使用区块链上日渐丰富的的价值信息。星云链团队通过公开售卖“星云币”进行爱西欧。
项目路线:预计2018年第二季度星云链主网上线,正式投入研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