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根据梁的配筋和跨度反算力
Ⅰ 如何根据PKPM梁配筋验算图进行配筋
G0.5-0.5 代表计算配筋,间距范围内箍筋截面的面积。尚应符合规范抗震要求
8-0-8 两端支座面筋计算值,可以配3条20
4-6-4 底部跨中钢筋计算值,可以配2条20
Ⅱ 请问已知梁的配筋怎么,反算梁受到的弯矩弯矩
简化计算方法
梁弯矩配筋可先计算出矩形梁的截面系数a,按此系数查得配筋系数的第一行,第二行对应的就是配筋系数值。
式中:m为梁的弯矩设计值)(mkn
b为梁的宽度)(m
0h为梁的有效高度)(m
as为配筋面积)(2cm
公式中括号内为单位不参预计算,对于t形梁和板只需取前几个系数即可。配筋系数表第二行的第一个数为最小配筋率,最后一行为受压区高度为0.550h。当精度要求不高时,对于t形梁和板采用ⅰ级筋时可直接取配筋系数为0.050;ⅱ级筋可取配筋系数为0.035。精确计算的公式在此不再细述,可参见混凝土结构教科书或钢筋混凝土结构计算手册。
Ⅲ 请问怎样根据配筋简图选取梁配筋
一般来说结构设计人员对计算结果会有个初步的判断,如果正确的就会按计算结果进行选配钢筋。
在选配钢筋时,首先要注意梁截面尺寸,梁面钢筋必须保证净距不小于30与1.5d(所用梁面钢筋直径最大值)的大值,以住宅为例:240的梁,梁面第一排最多放4根22,如果是25的钢筋就只能放3根。3根25是1473,4根22是1520,这样就会有区别了,如果是0-7-14那两个都没错,但是显然用25的安全储备少,而且裂缝方面没有用22的好,拉通筋用大直径也会比用小直径的浪费。不管是同直径还是多种直径的钢筋,并不是钢筋根数越少越好。
在选配钢筋时尽量使用同直径的钢筋,方便施工,同一根梁里不宜出现多于3种直径的钢筋。一般来说能用一排钢筋的解决的尽量不要用2排钢筋,如例二,如果是240的梁,我更倾向于用4根20,一来安全储备有了,二来一排钢筋就可以解决问题,3根18+2根16实际上是放成两牌的,这样在计算时取合力点位会减小内力臂,程序只有在配筋率超过1%时才考虑两排钢筋的合力点位置,否则全是按保护层加直径的一半计算As。
Ⅳ 已知跨度,怎样设计梁的高度和梁钢筋大小
需要配置钢筋的数量与混凝土构件受力大小有很大关系。
需要先计算受力大小,然后按照国家颁布的规程计算钢筋数量。
如何计算可以到网络上搜索“钢筋混凝土结构配筋计算”关键词,可以找到设计规程、设计教程、和设计软件。
图集上是已经设计好的成品梁的截面、砼、钢筋……不再阐述梁的高宽比、高跨比!
一般情况下,梁高是梁的净跨度的1/12~1/10,比如净跨度是9米,那么梁高就在750mm~900mm之间!
但是特殊情况下,也可以通过增加钢筋、增加牛腿等方法来降低梁的高度,以满足场地的限制!
(4)怎么根据梁的配筋和跨度反算力扩展阅读:
跨度中间有没有柱子,如果有柱子的话梁高设计为200*600就可以了,如果跨度中间没柱子,是通跨的话梁设计高度为200*1500cm,并且采用双枯筋,梁内设两排腰筋,腰筋用对拉勾拉住。
还要设计4根弯距筋,上筋采用6根25号钢筋,下筋同样。
弯距筋也是25号钢筋.枯筋10号钢筋。对拉勾8号钢筋,腰筋16号钢筋。枯筋间距18cm.梁两端加密区间距5cm。
梁的设计1.梁尺寸确定。该工程定为纵横向承重,主要为横向承重,根据梁尺寸初步确定:主梁高h:(1/8—1/12)L,宽b(1/3—1/2)h连系梁高h:(1/10-1/15)L,宽b(1/3-1/2)h次梁高h:(1/12-1/18)L,宽b(1/3-1/2)h2我这里引用一些梁设计的经验:
梁上小柱和水箱下,架在板上的梁,不必加附加筋。
可在结构设计总说明处画一节点,有次梁处两侧各加三根主梁箍筋,荷载较大处详施工图。
Ⅳ 梁配筋图几跨多少跨是怎么看的啊
根据其上直接注明梁代号、断面尺寸B×H(宽×高)和配筋数值进行查看。
平面注写方式为在梁的平面布置图上,将不同编号的梁各选一根,在其上直接注明梁代号、断面尺寸B×H(宽×高)和配筋数值。
梁平法施工图在梁的结构平面布置图上,采用平面注写方式或截面注写方式表达的梁配筋图;施工人员依据平法施工图及相应的标准构造详图进行施工,故为梁平法施工图。
(5)怎么根据梁的配筋和跨度反算力扩展阅读:
梁配筋图的相关要求规定:
1、所选用结构材料的品种、规格、性能及相应的产品标准,当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时,应说明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锚固长度、搭接长度、接长方法。
2、预应力构件的锚具种类、预留孔道做法、施工要求及锚具防腐措施等,并对某些构件或部位的材料提出特殊要求。
3、所采用的通用做法和标准构件图集;如有特殊构件需作结构性能检验时,应指出检验的方法与要求;施工中应遵循的施工规范和注意事项。
Ⅵ 如何根据柱子的配筋反算梁的配筋
可以这样试试:
1、根据柱子配筋及Nu-Mu曲线计算柱子所能承受的最大弯矩设计值
2、然后根据梁、柱的线刚度的关系,以及梁柱弯矩平衡关系,根据反弯点法或者D值法,计算梁的弯矩设计值。
3、根据梁的弯矩设计值计算梁的配筋。
Ⅶ 梁跨度如何确定
梁支座处,次梁与主梁支座负钢筋相互交叉,使主梁负筋位置下移,计算主梁负筋时,单排筋h0=h-(50~60)mm,双排筋h0=h-(70~80)mm。
主梁的截面宽度不小于200mm,次梁的截面宽度不小于150mm。如果主梁下部钢筋是单层配筋的这种情况,就一般而言,主梁至少应比次梁高50mm。框架扁梁的截面高度除了要满足表中规定的数值,还需要满足刚度的要求。
截面高度与跨度是有一定关系,跨度较大的时候截面高度h取得较大值,跨度较小的时候截面高度h就取得较小值。同时扁梁的截面高度h最好是不小于2.5倍板的厚度,梁的横截面高度H跟梁的跨度L有关。
(7)怎么根据梁的配筋和跨度反算力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1、斜拉桥的零截面是梁的初始截面,一般在托臂和托臂上浇筑。
2、设计中采用非塔梁加固时,施工中必须采取临时的塔梁加固措施。
3、吊篮用于主梁浇筑时,吊篮和主梁浇筑的设计应考虑抗风振的刚度要求。
4、采用悬臂法施工主梁时,预制梁截面应选择长线平台或多段连接平台。
5、采用悬臂法施工主梁时,预制梁截面应选用长线或多段连接线台架。
6、在大跨度主梁施工过程中,应尽快将一端固定,以减少风振的不利影响。必要时应采取临时防风措施。
Ⅷ 主梁的跨度和配筋
位置
最简单的鉴别方法:主梁支承在柱或墙上,次梁支承在主梁上。
次梁在主梁的上部,主要起传递荷载的作用,而主梁是承重且传递荷载。
有些建筑对空间有要求时,一般只有主梁,不设次梁。
简单的说就是次梁以主梁为支座,主梁以柱子为支座,次梁的力传给主梁
-------------------------------------------------------------
1、从梁的位置和直观来说,凡是与同框架柱相连,并作为其它梁的支点的梁为主梁;凡两端均与主梁连接的其它梁为次梁;
2、从受力角度来说,传力路径总是次梁传至主梁;承担竖向力又承担水平力的梁为主梁,只承担竖向力的梁为次梁;
3、从刚度来说,刚度相对较大的梁为主梁,刚度相对较小的梁为次梁。
4、主梁需考虑抗震,次梁不需考虑抗震。反映在梁的刚度、延性、强度上的要求不同.
主梁承担次梁,一般情况下,主梁高度大于或等于次梁高度,主梁支于柱或墙上,次梁支于主梁上。有时候分不出主次梁,如井式梁。告诉你个简单办法:主次梁相交处都要加附加筋(吊筋或箍筋),有附加筋的是主梁。
Ⅸ 已知悬挑梁的跨度,截面尺寸,配筋和混凝土等级,怎样计算出能承重多少吨
不考虑安全系数,单根挑梁可承受约10.3.吨,这里没有考虑倾覆的情况,如果不是顶层,大概没问题。
Ⅹ 如何根据SATWE的计算结果对梁进行配筋
根据SATWE计算结果手工配筋
一、SATWE梁的计算结果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