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王庙去河城购物中心
⑴ 泰国十大必去景点有哪些求推荐。
泰国十大必去景点有:攀牙湾、玛雅湾、芭东海滩、双龙寺、湄南河、皇帝岛、大皇宫、苏梅岛、华欣、普吉岛。比较推荐的是攀牙湾。
一、攀牙湾:泰国南部的攀牙湾是一处风景优美的地方,波光粼粼。呈淡绿色的海湾水面上,石灰岩奇峰怪石星罗棋布,有的从水中耸起数百米。许多岩岛看上去像驼峰,有些则像倒置栽种的芜菁。
四、双龙寺:双龙寺是泰国著名的佛教避暑胜地,是一座由白象选址、皇室建造,充满传奇色彩的庙宇,传说有位锡兰高僧带了几颗佛舍利到泰国,高僧们为了怕让人抢走,便决定将舍利放在白象上,由白象选择一处可以建寺供奉舍利的福地,白象随意游荡,便在双龙寺的现址趴下,人们就建了舍利塔,又由于山路两旁有两只金龙守护,所以便叫做“双龙寺”。
⑵ 求泰国自由行旅游攻略!
泰国自由行我之前跟众信的团去的那边,
⑶ 我想知道郑州有哪些好玩的地方,旅游类的
郑州近郊一日游景点
1、 郑州国家森林公园。位于郑州东北郊,占地面积3500亩。这里有连绵起伏的沙丘,郁郁葱葱的林木,波
光涟漪的水塘,芳草萋萋,野花遍地。环境幽静,树木参天。火车站乘39路、21路公交车到森林公园门口,
然后向东(里)走,到大众生态园(门票10元), 园内有经营烧烤,环境好,价格偏贵。烤炉押金50元,
租金10元(含炉、碳、调料等),如果补加碳,另收费(5元/次)。销售食品:鱼、土豆、平菇和袋装羊肉
串等,食品另外收费(也可以自带)。出了大众生态园向北约1.5公里,还有个烧烤园(无门票),烧烤炉免
费,只收碳钱,按公斤了,盐什么的5快钱就够了, 还可以钓鱼。*森林公园里*成片的森林、草地、鱼塘,空气清
新,鱼塘边、草地上都是自助烧烤的好地方。(自带炉具、注意防火)
2、金鹭鸵鸟游乐园(门票20元)。从紫荆山(黄金周期间)或商品大世界(日常7:30,9:30,11:30)乘
51路;或从火车站银基商贸城乘307路公交车直达,这里有专门的抓鱼烧烤区,鱼10元/条(鱼不大)。
3、 黄庄黄河大堤(当然无门票)。火车站或紫荆山乘305到终点站黄庄,向北上黄河大堤,左转1公里即到
(下车后约走30分钟),在黄河大堤上烧烤,黄河边有渔家卖鲜鱼,20元/斤,环境清静、秀美、游人少,
此处正在建黄河二桥,车难行,驾车勿去。
4、 尖岗水库(门票3元)。在医学院乘301路直达,在水库边上烧烤,还可以玩脚踏船。
5、 常庄水库(门票不祥)。位于郑州西南郊须水镇常庄村,距西环道2公里,水库周长8公里,环境清静、
别有情趣。在二七广场或医学院乘302到,水边烧烤,别有情趣。
6、 洞林湖(原泗河水库。无门票,钓鱼3元/天),位于郑州市西南15公里,因始建于汉唐的洞林寺而得名,
湖的面积很大,湖水清清,波光粼粼,寺内古塔高耸,碑碣林立,建筑富丽堂皇,气势雄伟。古刹虽然破败
,却依然透出世外桃园的清净。河医坐301路,40分钟一班,车票2元,终点站即到,最晚返乘车18:10。
游人不多,有脚踏船、汽艇,边钓边烤,更有乐趣。
7、 西流湖(门票不祥)。在医学院乘31路、76路或在火车站、绿城广场乘68路直达,是老牌的旅游区,烧
烤也不错。
8、 花园口黄河游览区(门票10元)。在二七广场或紫荆山乘310路到终点站到花园口生态旅游区,上大堤向
西、向东(有小的滨河公园)都是烧烤的好地方。
9、 邙山黄河游览区(门票25元)。在二七广场、大石桥乘16路公交车即到,是老牌的旅游区,在河滩上烧
烤也不错
10、思念果岭山水(原黄河大观,无门票),位于郑州黄河南岸3公里,占地7600亩,以丘陵、沟壑、河流
、湖泊、湿地等地质地貌构成。有专门的烧烤场地,节日有经营烧烤,日常可自带炉具自助烧烤。吃烧烤,
还能游览风景呦。
11、梅山(门票5元)。在医学院乘318路公交车直达,下车即是山脚,山不高,游人少,是个烧烤得好地方
。
12、黄河鲤鱼场(无门票)在紫荆山乘308直达,鲜黄河鲤鱼,烤起来鱼肥肉嫩。
13、黄河迎宾馆(无门票)在二七广场、新通桥或建文乘309即到,院内鱼塘边上有经营烤鱼的,非自助烧
烤。
14、荥阳王村孤柏垛景区(无门票)。(高速公路上街出口向北4公里)景色悠悠,那里有汽艇还有渔家船
只,可以边吃边坐船游览黄河景色,黄河柴鱼作熟每斤25元,还有柴鸡,柴鸭,凉菜每盘5元。滩地上可尽
情烧烤。
15、岗里水库(无门票),原是黄河水利枢纽工程,始建于1958年,1960年大水时被迫炸开,仅余十八孔
闸桥、消力池和河中一段神奇般残留至今的残坝。水域面积为461亩,水质清澈透明,可垂钓岸边,可泛波
湖中,尽享大自然的情趣。①(花园口景区门票10元)在二七广场或紫荆山乘310路到终点站花园口,沿河
梯西行约1.5公里即到;线路 ②(无门票)北环路陈寨花卉市场向西第二个路口,向北到头上河梯向东500
米,水很美,游人少,畅所欲烤。
16、 唐岗水库(无门票)。在荥阳市的广武乡境内,可以走北环,拐到去邙山的路,至古荥乡后,西拐广武
乡,到广武乡后,问唐岗水库,水库距离广武乡只1华里左右。从郑州北郊到这个水库顶多一个小时,水库
很美,野鸭很多,也是烧烤的好地方。
17、 荥阳丁店水库(无门票)。向西走往上街的郑上路,到太和路口向左(南)约5公里即到。能钓鱼,鱼挺
多(按鱼人收费5元/人),烧烤就随便了。
18、 金沙湖(门票20元)。从医学院、东西大街乘35路终点即到,夏季有经营烧烤。
19、 雁鸣湖 (门票20元)。郑汴公路到中牟城,大转盘,向左拐(向北),10公里后,向东有一小路既是
,有经营烧烤,也可自助烧烤,水边烧烤别有风味。新东站好像有直达车。走新的郑开大道向东到雁鸣湖指
示牌左转即到。
20、 巩义青龙山(即蝴蝶谷,无门票)。西站坐去巩义的车,小关镇下车(55公里,车票7元),然后乘去
狄坡方向的中巴,到峡谷口的扬树洼村即到(3原每人)。此后步行进山游玩,全程都在峡谷里穿行,一路上可
边走边玩。到营地(一水库的上游)后,游泳,钓鱼,烧烤。需住一宿,第2天步行出山(1小时),在青龙山
景区慈云寺停车场包车(昌河约35元/车)出山(约半小时),到国道大峪沟镇等长途车返郑(此景点需准备帐篷
睡袋)。
21、 新郑杨庄水库(无门票,钓鱼5元/人天,58公里)。在南站坐往平顶山、叶县、禹州方向的长途车,
杨庄下车即到,车票6元。
22、 老观寨水库(无门票,35公里)。南站乘至新郑的长途车,老观寨下车后步行1公里,车票3.5元。
23、 老观寨河(无门票,35公里)。南站乘至新郑的长途车,岗时下车,步行1.5公里即到,车票3.5元,或
五里口下车坐三轮(2元)到老观寨河。
24、 毕河水库(即小魏庄水库,无门票,钓鱼5元/人天)。在紫荆山路三分院乘323到终点站下车。
25、 五虎赵水库(无门票,钓鱼5元/人天)。南站乘车到新郑(4元),在新郑乘4路车即到。
26、 五星水库(无门票,钓鱼5元/人天)。南站乘到新郑的车,芦沟下车(4元),乘机动三轮(5公里)
到达。
27、 渠梁水库(无门票)。客运总站(航海路)乘到柳集的班车(4元)直达。
28、 河西水库(无门票)。客运总站(航海路)乘到柳集的班车,下牛站下车,乘机动三轮向北4公里就是
。
29、 张湾水库(无门票)。客运总站(航海路)乘到柳集的班车,终点站下车乘三轮即到。
30、 李湾水库(无门票,60公里)。在总站乘郑州至登封的长途车,到李湾水库,车票6元。
31、始祖山,古称具茨山,位于新郑市西南15公里处的千户寨境内,面积约12平方公里,山青水秀,风景
如画,黄帝文化遗迹遍布山野。始祖山主峰远远望去,好似一尊轩辕黄帝像,伟岸挺拔,眉眼毕现,蔚蔚壮
观,令人肃然起敬。悬崖峭壁,奇峰怪石林立,构成高峻雄伟的山岳风景。山坡上丛林密布,山半腰的青岗
庙水库,水平如镜,清澈见底,西坡的黑龙潭、玉女池,溪水潺潺,波光潋影,妩媚动人,形成山、水、泉
、林融为一体的秀丽景色。郑州客运南站乘车至新郑(车票6元),然后转车至始祖山(车票4元)。
32、黄帝故里。郑州客运南站乘车至新郑(车票6元),下车后步行1000米即到。
33、北宋皇陵。全国文物保护单位,分布在巩义市的西村、芝田、市区、回郭镇4个镇区,占地约30平方公
里。从郑州市乘68、72等到新郑州大学,10元乘坐至巩义大巴,1个小时后到车站下车,乘3路、6路、1路
公交车永昭陵园下车即到。
34、河洛文化发源处。是黄河和伊洛河的交汇处,也是河洛文化的发源地,这里有神秘的河图洛书传说,大
王庙。从郑州市乘68、72等到新郑州大学,10元乘坐至巩义大巴,到巩义收费站下车,往北步行10分钟即
到。寺庙收费2元(人多可以搞价)。
35、邙山古树苑。位于天河路与开元路交汇处,占地600亩,栽植树木3723棵,其中古树880棵,树龄在千
年以上的3棵,500年以上的数十棵,100年以上的850棵。还有林间小道、两块60—80吨重的巨石、人工湖
、假山。在市内乘坐78、90、91路车到惠济区政府下车即到。
36、丰乐农庄(门票20),郑州市郑邙公路(江山路)与黄河大堤交叉口向东800米。广场大门两侧为白鸽
广场、蚂蚁王国、孔雀乐园、笨猪乐园、松鼠乐园、锦鳞乐园、葵花迷宫等组成的娱乐互动园。农庄自南向
北分布着荷塘、木屋别墅区、人工湖、丰乐桃园、美国引进的优质葡萄园、观景台、野兔园,最北部的草原
风光牧场养殖有南阳小黄牛和海南东山羊。有宾馆会议室等,这里的烤全羊不错。交通方式:河医立交桥下公
交旅游1号线可乘车直达。
37、黄河富景生态园(门票20),位于郑州市惠济区花园口镇北黄河滩,东临京珠高速,西接107国道黄河
公路大桥,沿黄河蜿蜒8公里,占地面积1.5万亩。 景区地址:郑州市黄河东滩区新乡原阳黄河岸(107国道
黄河大桥和京珠高速黄河大桥之间的黄河两岸)。118路河医立交桥下乘旅游公交 2号线 。
38、凤凰山:上郑少高速从新密下,向南走500米见钉子路口向西一直走,到米村有个小转盘然后继续向西
(有路标)5公里就到了,主要是吃农家饭、爬爬山、顺着小溪走走。
39、皇帝宫:时间太长了忘了怎么走了,大概是走郑密公路,不到新密市有条向皇帝宫去的公路可以直达,
到时问当地人都知道怎么走的,主要是看看风后摆的石人阵,还有一个小湖几个小山洞、窑洞和一处宫殿。
40、环翠峪:走郑上路过收费站后走新310国,道快到上街有条到刘河镇,庙子镇的公路到刘河镇后向西走有
路标,主要是吃庙子卤肉和农家饭对了那里的橡子面凉粉一定要尝尝在郑州是吃不到的,景点是林彪洞,古城
堡千米滑道,二廊庙古.
41、神仙洞:走郑上路过收费站后走新310国,到荥密路口向南到尖山乡,也可走郑少高速到新密下向北到尖山
乡,路旁有景区指示牌,主要就看神仙洞别的没什么看的.
42、雪花洞:走310到巩艺新中镇,路旁有景区指示牌,主要是吃山韭菜饺子,景点小龙池,万年僵树,雪花洞,老庙
附近的庙宇有时间了可以爬将军寨.(环翠峪,神仙洞,雪花洞三个景区是相连的,进一个就可以到其余两个)
43、康百万庄园:走连霍高速到巩义西下,向北走南河渡到康店就到了,顺便可以到石窟寺和宋陵看看.
44、嵩阴风景区:走连霍高速到巩义西下,向南到夹津口走巩登公路,主要是原始次生松树林景色挺好的站在山
上可以看到郑少公路,可以吃到野味.
45、青龙山慈云寺:走310过巩义大峪沟,路旁有路标向南有条公路,快到景区门口是条石头路也就几百米不好
走,景区没什么吃的,慈云寺里的石刻很是精致
46、龙湖(龙泊圣地,无门票), 龙泊圣地座落于郑州东南新郑市龙湖镇,距市中心约25公里。占地面积
逾5000亩,其中水域面积逾1000亩,森林面积逾2000亩,是政府公布的中原首家原生态自然资源保护区。
1000亩原生湖泊,生态体系自然天成;湖畔数十万株野生树木郁郁葱葱,数十种野生动物跳跃在湖区之间, 更有大面积的林木果园,毗邻湖滨道路。
47、樱桃沟, 郑州樱桃沟距离郑州约15公里,在郑州西南方向,从医学院坐317路公交车可以直达。每年五 一期间对游人开放,郑州医学院乘坐317路公交车直接到樱桃沟,个别果园门票3-5元不等,免费随便吃,带 走的论斤两按时价付款。
48、侯寨乡红花寺的万亩葡萄基地 ,侯寨乡以红花寺村为中心覆盖周边7个村的万亩葡萄近日披红挂绿,喜 迎八方宾客。万亩葡萄基地位于侯寨乡东部,距市区10公里,以红花寺村为中心,包括周边铁三官庙、南岗 刘、郭家咀、大田垌、东胡垌、张李垌、荆寨等行政村,总面积超过10000亩,方圆10余里。品种有50多个 ,“美国黑提” 、“大红球”、“美人指” 、“绿翠”等一批新引进品种成为葡萄新贵,大路品种“巨峰”、红富士”通 过改良,以其味美甘甜、口感醇正吸引外地客商纷至沓来,葡萄成熟季节,个个晶莹剔透,串串姹紫嫣红, 微风吹过,果香四溢,沁人心脾。乘车路线:222路公交车直达葡萄基地;自驾车走嵩山南路、大学南路可 到达。
⑷ 泰国曼谷的奇特景观,铁路为何修在“天上”
⑸ 郑州有没有游玩的好去处~~~~~
推荐 河南中岳嵩山旅游
嵩山自助游攻略
http://www.51766.com/img/sssl/
简介
嵩山位于河南省西部,地处河南省登封市西北面,是五岳的中岳。1982年,嵩山以河南嵩山风景名胜区的名义,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名单。2004年2月13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地学部评选为“世界地质公园”。2007年5月8日,登封市嵩山少林景区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地理
嵩山世界地质公园位于河南省登封市,总面积450平方公里,东依省会郑州,西临古都洛阳,北临黄河,南靠颍水。由太室山和少室山组成,最高峰(峻极峰)1491.7米。东西绵延约60余千米。古名为外方、嵩高、崇高。五代后称中岳嵩山,与泰山、华山、恒山、衡山共称五岳。这里山峦起伏,峻峰奇异。历史上根据山峰坐落方位,形状外貌和名人遗迹等,分成太阳、少阳、明月、玉柱、万岁、凤凰、悬练、卧龙、玉镜、青童、黄盖、狮子、鸡鸣、松涛、石幔、太白、罗汉、白鹿等72峰。嵩山顶又名峻极峰,是嵩山的最高峰,古有“峻极于天”之说。
嵩山属伏牛山系,是中国五岳之一,通称为中岳。它东西横卧,雄峙中原,海拔最低为350米,最高处为1512米,环山地跨新密、登封、巩义、偃师、伊川等市县。嵩山地区古代文化积淀甚厚,据《中国文物地图集·河南分册》介绍,各类文物古迹共956处。其中,有重9处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8处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899处属于县(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嵩山先后经历了“嵩阳运动”、“中岳运动”、“少林运动”等几次大的地壳运动,逐渐形成了山脉。在嵩山范围内,地质史上的太古宙、元古宙、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的地层和岩石均有出露,被地质学界称为“五世同堂”。
嵩山古老的岩石系形成于23亿年前,此前,嵩山是一望无际的大海,据中外地质学家考察,嵩山岩石发育完整,在地球发展历史上,历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五代,习称为“五世同堂”。嵩山地区的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的出露,构成了中国最古老的岩系,登封群的“登封朵岩”。据中国地质界测定,这里是世界上稀有的自然地质宝库。据地质学家考察,经过23亿年的“ 嵩阳运动”,8亿年前的“中岳运动”,5、6亿年前“少林运动”,才结束了地质史上的元古代,进入了古生代的寒武纪和奥陶纪。又经过约两亿年,此处地壳上升至海平面以上,因其受风化和剥蚀作用,形成了嵩山地区的含煤地层。两亿三千年前后,中国的版土上,又发生了一次延续很长时间的地壳运动,南北广大地区的“燕山运动”,嵩山地区受到南北方向的推挤,形成了今天的山势地貌。
嵩山古生物化石十分丰富,在嵩山既有海象生物化石,也有陆象生物化石,还有古脊椎动物化石。这些古生物化石是地质和古生物演化的宝贵资料,嵩山奇特的地质构造,使它蕴藏了丰富的煤、铝、铁、麦饭石等矿产资源。
中岳嵩山,群峰挺拔,气势磅礴,景象万千。由峰、谷、涧、瀑、泉、林等自然景素构成的“八景”“十二胜”。八景是:嵩门待月、轩辕早行、颍水春耕、箕阴避暑、石淙会饮、玉溪垂钓、少室晴雪、卢崖瀑布。唐代光启年间(885年~887年)进士郑谷游中岳时,为登封八景同赋诗以赞:
月满嵩门正仲秋,轩辕早行雾中游。
颍水春耕田歌起,夏避箕险溽暑收。
石淙河边堪会饮,玉溪台上垂钓钩。
余雨少室观晴雪,瀑布崖前墨浪流。
嵩山除“八大景”以外,还有“十二胜景”即:
龙潭贯珠琼将流,嵩阳洞天景色幽。
少室夕照垂金钱,御寨日落苍谷口。
石池高耸云崖畔,石僧迎实站山头。
石笋闹林柏涛滚,珠廉飞瀑震山吼。
高峰虎踞云天啸,猴子观天盼解咒。
熊山积雪稍奇观,峻极远眺天地悠。
这些自然景观或雄壮魁伟、秀逸诱人,或飞瀑腾空、层峦叠嶂、多彩多姿。嵩山林木葱郁,一年四季迎送风雪雨霜,生机昂然。峻极峰上松林苍翠,山风吹来,呼啸作响,轻如流水潺潺,猛似波涛怒吼,韵味无穷。嵩山秋色,少室红叶更是迷人。少室山山势陡峭险峻,奇峰异观,比比皆是。登上山顶环顾四周,群山碧绿,林海荡漾,雪雾飘渺如临仙景。灵霄峡、大仙峡、响潭沟、挂冰崖、水帘洞、回音楼,景物天成,引人入胜。
嵩山中部以少林河为界,东为太室山,西为少室山,有太阳、少阳、明月、玉柱等72峰。
太室山,位于河南省登封市北,为嵩山之东峰,海拔1440米。据传,禹王的第一个妻子涂山氏生启于此,山下建有启母庙,故称之为“太室”(室:妻也。)。太室山共有三十六峰,岩幛苍翠相间,峰壁环向攒耸,恍若芙蓉之姿。主峰“峻极峰”,则以《诗经·嵩高》“峻极于天”为名,后因清高宗乾隆游嵩山时,曾在此赋诗立碑,所以又称“御碑峰”。登上峻极峰远眺,西有少室侍立,南有箕山面拱,前有颍水奔流,北望黄河如带。倚石俯瞰,脚下峰壑开绽,凌嶒参差,大有“一览众山小”之气势。山峰间云岚瞬息万变,美不胜收。古人吕守曾(字待孙,河南新安人。雍正甲辰进士,授完县知县,历官山西布政使)有诗曰:“三十六峰如髻鬟,行人来往舒心颜。白云蓬蓬忽然合,都在虚无缥缈间。”道出了嵩山之奇美和游人心境的愉悦与宁谧。
少室山,东距太室山约10千米。据说,夏禹王的第二个妻子,涂山氏之妹栖于此,人于山下建少姨庙敬之,故山名谓“少室”。少室山山势陡峭峻拔,也含有三十六峰。诸峰簇拥起伏,如旌旗环围,似剑戟罗列,颇为壮观。主峰御寨山,海拔1512米,为嵩山最高峰,山北五乳峰下有声威赫赫的少林寺。少室山顶宽平如寨,分有上下两层,有四天门之险。据《河南府志》载,金宣宗完颜列与元太祖成吉思汗交战时,宣宗被逼出京,曾退入少室山,在山顶屯兵,故称“御寨山”。御寨山西有水柜一处,人称“小饮马池”,水量能供万人食用,传说明末李际遇起义即在此处驻兵。
太室山和少室山,两座高山层峦叠嶂,绵延起伏于黄河南岸。自古以来,它们引起了许多诗人的遐想,吸引了无数游客的关注,于是历代的墨客骚人、僧道隐士以及帝王将相,根据这些山峰的形态和面貌。差不多给每一座山峰都起了美丽的名称,遂有七十二峰之说。在这些群峰的环抱里以至峰顶之上,逐步盖起了无数的梵宇琳宫、道院僧房。
嵩山世界地质公园区内居住有汉族、回族、普米族、白族、彝族、苗族、维吾尔族、蒙古族八个民族,形成了多民族的大家庭,在各少数民族节庆之日,地方政府与汉族同胞共同庆贺,充分展示其民习、民风等民族文化,享受少数民族的习俗乐趣。
名胜
嵩山除优美的自然风光外,更以星罗棋布的名胜古迹、亭台楼阁著称。著名的有北魏嵩岳寺塔、汉代嵩山三阙、元代观星台、少林寺、中岳庙、会善寺、法王寺塔、初祖庵、嵩阳书院、刘碑寺题刻等。少林寺位于嵩山少室山北麓五乳峰下。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495年)。唐贞观年间(627年~649年)重修,唐代以后僧徒在此习武,禅宗和少林寺名扬天下。现存建筑有山门、方丈室、达摩亭、白衣殿、千佛殿等,已毁的天王殿、大雄宝殿等已修复。千佛殿中有著名的明代“五百罗汉朝毗卢”壁画。壁画约300多平方米。塔林在少林寺西,为历代和尚墓地,自唐到清1000余年间的砖石……
嵩山属伏牛山系,史书对伏羲和黄帝在伏牛山作为活动的中心,有许多记载。《孟子》中说:“禹避舜之子于阳城”;“益避禹之子于箕山之阴。”箕阴即阳城,在嵩山南麓,《大记》云:“伯益旧政,就国于箕山之阴,是箕山为益封国也”。今舜墓嵩山之马峪川,启母墓在嵩阳书院之左,许由、巢父墓均在箕山之颠。“尧舜遗风”,“尧天舜日”之语流传至今。《庄子》云:“尧让天下,许由遂逃箕山,洗耳于颖水”。现在还有“挂瓢崖”“洗耳泉”,据说许由在山泉之下正在为牛饮水之际,大尧与之商谈禅天下,许由听说此事,马上把饮牛喝水的瓢挂在山崖上,把自己的耳朵用此水洗了洗,以示去其污秽之言,逃入深山林去了。这个事情,嵩山脚下童叟皆知。
据古书《竹书纪年》和《世本》记载舜十五年命禹主祭嵩山,舜禅位禹后,“禹居阳城”。历代历史学家都认为阳城即今嵩山附近的阳城(在今告成镇西三里)。夏代自禹至桀,共传十七王、十四世,历四百三十二年,王都自阳城数迁,但均在嵩山周围。大禹治水三过其门而不入的故事至今在嵩山广为流传。
“嵩山天下奥”。嵩山是历代帝王将相封禅祭祀、文人学士游宴讲学、高僧名道及骚人墨客等游历、著书讲学或悟禅、隐居之地,山上名胜古迹众多,居五岳之冠,被誉为文物荟萃宝地。在嵩山可以领略中华八千年历史进程。仰韶文化、龙山文化、三皇五帝、夏都阳城在这里都有遗址。全山有72峰,峰多寺也多,有“上有七十二峰,下有七十二寺”之说。嵩山儒、释、道三教荟集,拥有众多的历史遗迹。其中有中国六最:禅宗祖庭——少林寺;现存规模最大的塔林——少林寺塔林;现存最古老的塔——北魏嵩岳寺塔;现存最古老的阙——汉三阙;树龄最高的柏树——汉封“将军柏”;现存最古老的观星台——告城元代观星台。此外,太室山黄峰盖下的中岳庙始建于秦,唐宋时极盛,是河南现存规模最大的寺庙建筑群;嵩阳书院气宇恢宏 、古朴高雅,宋时与睢阳、岳麓和白鹿洞书院称四大书院;加上苍翠清幽的法王寺,回环险绝的轩辕关、慧可断臂求法的立雪亭等等,皆为中国人文风物的瑰宝。登立嵩顶峻极峰极目远眺,黄河明灭一线;鸟瞰山麓名胜古迹星罗棋布。
“日出嵩山坳,晨钟惊飞鸟,林间小溪水潺潺,坡上青青草……”。一曲悠扬的《牧羊曲》依然让人心如潮水。少林寺的秀丽景色早已从这首优美的歌里栩栩如生地萦绕心怀。
嵩山被誉为我国历史发展的博物馆,儒、释、道三教荟集,拥有众多的历史遗迹。其中有中国六最:禅宗祖庭——少林寺;现存规模最大的塔林——少林寺塔林;现存最古老的塔——北魏嵩岳寺塔;现存最古老的阙——汉三阙;树龄最高的柏树——汉封“将军柏”;现存最古老的观星台——告城元代观星台。此外,太室山黄峰盖下的中岳庙始建于秦,唐宋时极盛,是河南现存规模最大的寺庙建筑群;嵩阳书院气宇恢宏 、古朴高雅,宋时与睢阳、岳麓和白鹿洞书院称四大书院;加上苍翠清幽的法王寺,回环险绝的轩辕关、慧可断臂求法的立雪亭等等,皆为中国人文风物的瑰宝。
嵩山上道、儒、释三教皆有,道教兴起较早;相传周灵王太子王子晋在此升仙;西晋道士鲍靓曾于此山石室得古《三皇文》;北魏寇谦之曾从成公兴入此山学道,自称遇见太上老君,要其清整道教;唐代茅山宗十一代宗师潘师正曾居山中逍遥谷修道二十余年,唐高宗和武则天均曾向其参访道要,高宗曾为其诏建崇唐观,又别立精思院于岭上;唐道士李筌曾隐于此山之少室山上,研究道教经典,相传于山中虎口岩得《黄帝阴符经》。山中著名的道教宫观为中岳庙,此庙现为道教全国、重点开放宫观之一,属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嵩山是佛教胜地,少林寺便是它最引人的地域了,在去少林寺的路上(当然,这条路线是早上从洛阳出发直达登封的),可以顺便先去六个地方去转一转的。观星台院落幽静,周公测景,郭守敬观星,从此奠定中国天文学之基业。台东壁日军炮击留下的弹坑,又让我想起芦沟桥畔宛平城上同样的伤痕。中岳庙峻极嵩高,林木荫森,镇库铁人威武雄壮,两廊彩塑中,包拯、海瑞、关羽、岳飞均是仙班有名。嵩阳书院内,“大将军”得意忘形笑歪了身体,“二将军”愤愤不平气炸了肺腑。嵩岳寺塔挺拔雄伟,法王寺彩绘阴曹气氛恐怖。一切给人留下了终生的印记!
古时,嵩山名为“外方”,夏商时称“崇高”。《国语·周语》称禹之父鲧为“祟伯鲧”,“崇高”之名缘结于此。据东汉班固《白虎通》曰:“中央之岳,加嵩高宗者何?中岳居四方之中而高,故曰嵩高也。”西周时称“岳山”,周平王迁都洛阳后,定嵩山为“中岳”,五代以后称“中岳嵩山”。
大禹,名文命,是夏朝的始祖。夏未建立前,禹是帝舜臣下的一个部落酋长,居住在嵩山与箕山之间。《史记·封禅书》称:“昔三代之君,皆在河、洛之间。”因此,对于大禹治水的神话传说是以嵩山为基础的。据《史记》记载:“禹之父名鲧,鲸之父名曰颛项,颛项之父名曰昌意,昌意之父名曰黄帝。”可见禹是黄帝的后裔。而今人们以“炎黄子孙”来赞誉中华民族的后代。从黄帝到大禹都生活在嵩山一带,他们常游于嵩山之巅。
据传说,上古时炎帝族从西北迁入黄河中游后,曾长期居住在嵩山附近的伊水洛水流域。其中一支举伯益为部落首领,以崇拜山岳为特征,号称四岳。相传黄帝于嵩山之上,大合鬼神,作清角乐。殷周时,崇拜嵩山的有申、吕诸国,即四岳的后裔齐、吕、申、许四个姜姓国。《诗经·大雅·菘高》有云:“菘高维岳,峻极于天。维岳降神,生甫及申。维申及甫,维周之翰”。按“申”“甫”即申氏、吕氏。据《史记·周本纪》和《逸周书·作雒篇》记载:周武王初灭商,曾计划建城邑于伊、洛,以近“天室”,定保天命。“天室”即古人认为能够沟通人与天神的嵩山太室。后来周公在嵩山附近建造了洛邑,作为周朝的统治中心,西周灭亡后,洛邑遂成为东周都城。是时,嵩山如同关中终南山一样,是人们心目中的神山。如《左传》昭公四年云:“阳城、太室、荆山、终南,九州之险也。”
秦汉以降,嵩山中岳大帝的雏形逐渐形成,并不断趋向人格化,虽然其在宗教方面的特殊地位让于五岳之首的岱宗,但仍是国家祀典的五岳之一。据史称,秦始皇笃信神仙,曾在嵩山上立伺祭祀岳神。汉武帝元鼎元年(公元前116年),方士公孙卿利用大鼎的被发现,向武帝授成仙之道,遂被拜为印官,去嵩山太室事供神仙。三年后,汉武帝亲临太室山,礼祭太室神祠,封太室山为篙高山。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三月,汉武帝再至中岳太室山,亲率群臣,礼登嵩顶。据传,当武帝登山时,随从官员听到山间有呼“万岁”之声,“问上,上不言;问下,下不言。”“以为有神,令祠官加增太室祠,禁无伐其木,以山下三百户为嵩高县,作为奉邑”。又在山上建为万岁亭,山下建万岁观,名此峰为万岁峰,以应山呼之奇。汉宣帝神爵元年(公元前61年)颁布诏书,正式确定嵩山为中岳,要求历代祭祀。又据《史记·孝武本纪》称:“今上封禅,其后十二岁而还,遍于五岳、四渎矣。”汉代有方土入嵩山寻仙采药,或存思诵神以治病驱邪。《后汉书·刘根传》云:“刘根者,颖川人也,隐居嵩山中。诸好事者自远而至,就根学道。”因此随着神仙家和方士在嵩山的开拓,中岳大帝的人格化更为明显了。
嵩山也是道教名山,《白虎通》谓“岳居四方之中而高,故曰嵩高山”。道教称第六小洞天,名其岳神为中天王。山有七十二峰,嵩顶名为峻极峰。相传西晋道士鲍靓于元康二年 (292年)曾登此山入石室得古《三皇文》。北魏寇谦之早年曾从成公兴入此山修道。唐道士潘师正居此山之逍遥谷,高宗诏建崇唐观,又别立精思院於岭上,修道二十余年。唐道教学者李筌曾隐於此山之少室,研究道教经典,传于虎口岩得《阴符经》。
《道藏辑要·岳渎名山记》谓中岳嵩山岳神中天王,领仙官玉女几万人,治理其地。汉末魏晋,道教的形成进一步扩大了中岳神的信仰。北魏太武帝于大延元年(435年)在嵩山立庙,凡遇水旱,即命官员来山祈祷。太平真君三年(442年),太武帝还亲至山道场,受符录,备法驾,旗帜皆青,以从道家之色。自后诸帝,每即位皆至。
唐宋时期,道教十分兴盛,神仙信仰体系已经趋于完备。中岳大帝作为道教的崇拜神之一,在帝王的奉祀下正式定型。唐武后垂拱四年(688年),武则天祭把嵩山,改为神岳,封其神为天中王,封天中王之妻为天灵妃。万岁通天元年(696年),又尊天中王为帝,天灵为天中皇后。改嵩高县为“登封县”,阳城县为“告成县”,以寓其登嵩山、封岳神、大功告成。自此中岳神正式成为神帝而被后世崇拜。道经称,中岳神君服黄袍,戴黄玉太乙冠,佩神宗阳和印,乘黄龙,领仙官玉女三万人,主治山川陵谷、山林树木之属。唐开元十八年(730年),玄宗李隆基依据汉武帝加增太室祠的故事,仍封岳神为天中王,将庙迁建于黄盖峰下,扩大规模,重新整饰。当时,登封县令李方郁奉河南府银十万,将庙宇、台阁大加扩修(《升中述志碑》、李方郁《修中岳庙记》)。
宋乾德元年(963年),宋太祖赵匡胤下令为中岳大帝制作衣冠剑履,以与道经之称相吻合。从此中岳大帝衣着冠戴一直沿袭至今。次年又“重修中岳庙行廊一百余间,饰以丹青,绘以壁画,遍栽松柏百株。”据《宋史》记载,宋太宗太平兴国八年(公元983年),赠五岳封号,中岳大帝为“中天崇圣帝”,帝后号“正明”,并命翰林、礼官详定仪注及冕服制度,祟饰神像之礼,至时派遣礼官祭之。乾德二年((964年),河南留守侍中,曾差军将孙和登封镇将郭武等,监修中岳庙。大中祥符六年(1013年),增修殿宇,并创造碑楼百五十间,塑神像及装修新旧功德画壁等四百七十所,这可谓中岳庙史的鼎盛时期(陈知微《增修中岳中天祟圣帝庙》)。靖康年间(公元1126—1127年),庙观殿宇多为塌废。金大定十四年(1174年)至十八年(1178年),花钱一万四千九百六十四两,用工四万八千三百六十二个,重修殿宇二百三十八间,逐渐恢复了庙院状貌。元初尚存殿宇七百五十余间,元末多毁于兵火,仅余殿宇百余间。
明成化十八年(1482年)进行了重修。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清顺治十年(年)、十三年(1656年)、乾隆十五年(1750年)、十五年(1760年)、四十四年(1779年)、五十一年(1780年)、五十四年(1789年),都曾规模不同地进行过重修。今日中岳庙基本上保留了当时的宏伟规模,具有明清官式建筑规模格局和风格特点。
世人称嵩山处处有圣迹,世代隐机。据《嵩高志》载,汉武帝曾于“遇圣峰”会九嶷仙子,于“会仙峰”会八洞散仙。又据《嵩山志》载,唐高宗游于凤凰峰,乾隆帝开辟登嵩御道。嵩岳的“鬼谷宅”、“白鹤观”、“仙游门”、“寻真门”、“祟福宫”都留有仙迹。据《说嵩》称,战国时期有王栩,号曰鬼谷子,自幼入云梦山采药得道,鹤发童颜,相貌怪丽,久慕嵩山之名胜,欣然前往,后就地传道。位于观星台东北的鬼谷子住过的山洞,后称之为“鬼谷宅”。
据《云笈七签》曰,蜀人李仙曾在太室山三鹤峰炼丹,莫知其名,历世见之,时人计之已八百岁,因之名李八百。其仙去后建观曰“白鹤观”。《云笈七签》卷五《中岳体玄潘先生》曰:“中岳道士,前有天师,次称潘先生,先生名师正,赵州赞皇人。少丧母,庐于墓侧,以至孝闻”。“隋大业中入道,王仙伯尽以隐诀及得以符相授,栖于太室逍遥谷,积二十年,但嚼松叶饮水而已”。“高宗皇帝每降銮辇,亲请精庐,先生身不下堂,接手而已。及问所须,答言松树清泉山中不乏。帝与武后敬之,流连信宿而返。寻敕所居,造崇唐观,岭上别起精思院以处之。敕置奉天官,令于遥谷口,特开一门号曰仙游门,复于苑北面置寻真门。”
据《嵩山志》记载:北魏寇谦之,唐朝李道合,宋朝董道坤,金代丘长春均在嵩山“崇福宫”主持过道场。另外,魏成公兴,晋鲍靓,唐司马承帧、吴筠、李筌等都曾在嵩山修道,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北魏寇谦之、唐李筌。寇谦之(365一448年),字辅真。祖籍上谷昌平(今属北京),后行居冯翊万年(今陕西潼北)。早年倾心幕道,研习张鲁之术,后随成公兴入山,修道七载,声名渐着。其时,北方天师道组织涣散,科律废弛,民间道教起义不断;佛教逐渐在中国扎根、兴盛,佛道斗争日趋激烈。为了维护道教的社会地位,并与佛教抗衡,革除一些被攻击的弊端已迫在眉睫。寇谦之首当其任,决心改革天师道,其在《云中音诵新科之戒》一书中,宣布新科,清整道教;在《录图真经》一书中,则召鬼神,传授弟子。在北魏太武帝的支持下,其对道教的改革取得成功。
除此以外,嵩山还是《三皇经》、《五岳真形图》和《阴符经》的发祥地,而这三部经在道教经籍史上的地位是十分重要的。据《云笈七签》卷四《三皇经说》记载:上古三皇所授之经分为天皇、地皇、人皇共合三卷。关于《三皇经》的行世,《三皇经》说:“晋武帝时,有晋陵鲍靓,官至南海太守,少好仙道,以晋元康二年(292年)二月二日登嵩山,入石室清斋,忽见古《三皇文》,皆刻石为字,尔时未有师,靓乃依法以四百尺绢为信。自盟而受,后传葛稚川,枝孕相传,至于今日。”鲍靓,字太玄,东海人,为葛洪岳父。据《广弘明集·二教论》曰:“晋元康年间,鲍靓造《三皇经》被诛。”可见《三皇经》实为鲍靓所着。《三皇经》的主要内容是“劾召鬼神”的符图及存思神化的“真形”之术。
关于《五岳真形图》的由来,据《汉武帝内传》记载:汉末方士鲁女生采药于嵩山,遇一神女,自称为三天太上侍官,以《五岳真形图》授之,并告以施用节度,据称其图“可以威制五岳,役使众灵。”其实,此图系方士实地考察山岳的鸟瞰图,为入山之指南,后经配以老君符文,而被神话化,认为具有护符保身之功能。
《阴符经》又称《黄帝阴符经》,据《骊母传阴符玄义》一卷注云:李筌,号少室山达观子,于嵩山虎口岩壁得《黄帝阴符经》本,题云:“魏道士寇谦之传之名山”。“阴符”的含义为暗合天道,天人合一。全书分为三篇,上篇《神仙抱一演章》以阴阳五行学说阐明“天人合发,万变定基”之理;中篇《富国安民演法章》指出天地盗取万物,人人盗取万物的三者“更相为盗”的关系,强调必须天机,足时而动,固躬养命;下篇《强兵战胜演术章》说明学道须戒目收心,合乎天道,“自然之道不可违”,如此方可长生久视。李筌遂着《阴符经注》,他在注中用阴阳五行阐述道教的教理教义,含有朴素的辩证思想,不仅在道教思想史上,而且在中国哲学史上都有一定地位。
另有三教文化典型代表的嵩阳书院,位于太室山南麓,它那集儒、集释、集道于一体的典型建筑掩映于茂林修竹之中,素有“山环水抱之区,无地不染梵尘”之美称。阳书院前身为佛教寺院,曰嵩阳寺,创建于北魏孝文帝太和八年(484年),拥有僧徒数百人。公元七世纪初,隋帝改梵刹为道观,名叫嵩阳观。道教在融合佛教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唐天宝初年(742年),唐玄宗又在此建天封观。后来因道教活动场所的转移,儒教又在此安家落户。五代周时,将嵩阳、天封二观合建成书院,称为“太乙书院”。宋太宗时称“太室书院”。宋仁宗景佑二年(1035年)易名为“嵩阳书院”,并设院长在此掌管事务,拨给学田一百亩,以充学费。自此,嵩阳书院成了亦佛、亦道、亦儒的典型代表,是文人相互影响,彼此融合的历史见证。
嵩阳书院的规制完全不同于寺观。书院虽不突出供神像的大殿,但吸收了道教对祖先的崇拜,大殿中供奉着与书院有关的先贤圣师。现存建筑大体上保存了清代建置。如今这里已成为历史胜迹,在这里可以见到历经数百年乃至上千年的珍贵文物古迹,如汉代将军柏、唐代石碑之类。西汉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汉武帝游山至此,见三株柏树高大茂盛,犹如威武挺拔的将军,于是兴致大发,封三株柏树为大将军、二将军、三将军。今存大将军柏和二将军柏,三将军柏毁于明末大火。明人陈斐《三将军古柏歌》颂道:“扶疏掩映嵩阳宫,仙跸曾经汉武封。溜雨霜皮合六抱,凌霄秀色辞群峰。”
石碑是嵩山分布较广的文物。现存于阳书院西南草坪上高达九米的《大唐嵩阳观纪圣德感应之颂》为其中最大的一块石碑。碑制宏伟,结构紧凑。此碑由碑首、碑身和碑座组成。碑首分三层,上层为素面的束腰带座宝珠,各有一只卷尾石狮位于宝珠两边。石狮前爪把持宝珠,后脚盘蹬于宝珠的基座上,嘴唇吻于宝珠,甚称奇妙。这不仅是装饰,使碑首不致于显得单调,而且起着平衡碑顶重心的实际功用,使碑身牢固稳当。碑首的中层比上、下层和碑身都要宽大,四面较碑身突出六十厘米,从上往下逐渐收缩,略带弧形,上边有大朵云气图案的浮雕;碑首的第三层上下平直,正面中间篆刻额文,额文两边有浮雕的双龙飞舞,两侧是浮雕的麒麟。这种碑首较那种盘龙式或半圆顶的碑首要别致得多,象征着升腾的云气和天上的巨龙,气势特别宏敞。碑文由李林甫撰写,字体为徐浩八分古隶楷书,字态工整,刚柔适度,堪称一绝。欧阳永叔和游人的题记则撰于碑的背面和两侧。碑座为长方形,四面刻有石,前后各三个,两侧各两个,共十个。每个内有一尊浮雕武士像,一手高举扬舞,一手抓住动物,有鱼,有蟾,有蛇,各像不一,但都鼓目凸腹,开档丁字步,或作对阵欲斗姿势。这座碑雕刻于唐玄宗天宝三年(744年),石质坚硬细腻,雕工极为精致,是我国唐碑的优秀代表作之一。嵩山碑刻,作品多达2000余件,颜真卿、苏东坡、黄庭坚、米芾、蔡京等历代的大书法家,都在山上留有墨宝。
⑹ 去泰国旅游曼谷和清迈哪个地方更值得去呢
泰国曼谷最值得去。
⑺ 明天去郑州,不知郑州有哪些可游玩的地方
旅游观光
郑州的历史源远流长,是国务院批准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早在3600年前,这里就是商王朝的重要都邑。曾有夏、商、管、郑、韩5次为都,隋、唐、五代、宋、金、元、明、清8代为州。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给郑州留下了丰富的人文景观,全市拥有国家和省
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73处,其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6处28项。以少林寺、中岳庙和嵩山国家森林公园为主的嵩山风景名胜区,以黄河风景名胜区和大河村原始村落遗址为主的黄河历史文化风景名胜区,以及北宋皇陵、北魏石窟寺、康百万庄园、轩辕黄帝故里、杜甫故里等名胜古迹,以其独有的魅力,吸引着八方来客。1999年,被评为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2005年,全市旅游总收入178亿元,增长28.4%。接待国内旅游者1771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9.3%;接待港澳台同胞7.9万人次,外国游客20.9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7769万元美元,增长39.5%。
商城遗址
位于郑州市区东部,具有3600多年的历史,是一座以城墙为主体的商代都城遗址。总面积25平方公里,城垣周长近7公里,呈纵长方形,城墙的夯筑体宽约20-30米,最高达10米。在城内发现有巨大的宫殿建筑遗址;在城外出土大量珍贵文物。
大河村遗址
位于郑州市区东北郊、107国道和310国道交汇处东南隅,面积40多万平方米,是一处包含仰韶、龙山和夏、商四种不同时期考古学文化的大型古代聚落遗址。出土的大量文物和先人居住的房基遗址备受世人注目,其中1-4号仰韶文化房基为目前我国发现的同时期房屋建筑中保存最好的一处,距今5000多年。
中岳嵩山
位于登封市区西北郊的中国五岳之一的嵩山,海拔1512米,主要由“太室”,“少室”二山组成,共有72峰,蜿蜒70公里,层峦叠嶂,景色壮美异常,为世界地质公园和国家森林公园。在这里既可看到“五代同堂”的奇特地质风貌,又能观赏由峰、谷、洞、瀑、泉、林等构成的嵩山二十景。
少林寺
坐落于嵩山少室山下,始建于北魏太和19年(公元495年),历经九朝,时逾千载,为禅宗祖庭和少林武术的发祥地,文物古迹众多,享誉海内外,有“天下第一名刹”之称。
中岳庙
位于登封市区东3公里处,始建于秦(公元前221-前206年),是中国最古老的道教庙宇之一。经历代扩建、整修,中岳庙成为五岳中现存规模最大、保存较完整的古建筑群,素有“小故宫”之称。
观星台
坐落在登封城东南15公里告城镇北,为中国元代著名天文学家、数学家郭守敬(公元1231-1316年)于元朝初年创建,距今700多年,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天文台,也是世界上现存较早的观测天象的建筑之一。郭守敬通过在观星台的实地观测,掌握了地球运转的规律,准确地测出了二十四节气,并于公元1280年编制出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历法《授时历》。
嵩阳书院
始建于北魏孝文帝太和八年(公元484年)。位于登封市区北2.5公里嵩山南麓,背靠峻极峰,因坐落在嵩山之阳而得名。嵩阳书院是中国古代四大书院之一,著名高等学府,在历史上以理学著称于世。北宋诗儒学大师程颢、程颐、司马光、范仲淹、朱熹等曾在此讲学。打虎亭汉墓
位于新密市城西8公里处,由一座画像石墓和一座壁画墓组成,距今有1800多年的历史,是全国已发掘的最大汉墓之一。汉墓墓壁上丰富多彩的画像石刻和彩色壁画为研究东汉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提供了珍贵资料。
黄帝故里
史书记载,传说中的黄帝生于新郑市区北关的轩辕丘。为纪念中化民族人文始祖黄帝在此诞生,自汉魏以来建有拜祖广场、牌坊、大殿等。黄帝故里是海内外炎黄子孙寻根问祖的圣地之一。
黄河风景名胜区
黄河风景名胜区位于郑州市区北30公里,占地面积约17平方公里,建成开放有五龙峰、岳山寺、骆驼岭40处景观,是远眺黄河,欣赏大河风光的好去处。